兩岸統合論

出版社:生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0/08
ISBN:9789578181519
作者:張亞中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政治研究所博士,德國漢堡大學哲學暨社會學院哲學博士。曾任職外交部,派駐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漢堡、拉脫維亞等地,另於任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時參與大陸政策研究制定。現任教於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與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並任外交部外講所講座。

作者简介

本書為前瞻性研究,也可以算是作者對兩岸政府的「國是建言」。本書的獨特性在於為兩岸在「統」、「獨」、「維持現狀」之外找尋第四條路,主張兩岸以「統合」的方式迎向未來,是目前華人社會第一本從理論架構提出「兩岸統合」的專著,也完整地交待了作者對兩岸關係的整體系統思維。
本書的完整性在於作者從國際法、國際政治、兩岸政策、政治社會學的認同、現實主義的國家安全與政治經濟學的經濟發展、統合理論、歐洲統合經驗、民意表達方式等各個層面作了全面與詳盡的探討。本書的學術創見性在於提出了「整個中國」、「第三主體」、「重直性重疊認同」、「兩岸財」、「我群主義」等概念與理論基礎,並對兩岸未來的可能發展,包括簽署《基礎協定》、國際代表性、成立相關共同體等如何兼顧兩岸人民共同利益各方面提供出了具體而客觀的意見,值得關心兩岸未來人士參考。
亞太研究系列」總序
自 序
前 言
第一章 兩岸統合第一步:有關簽署《兩岸基礎協定》的思考
第一節 過渡性協議觀念的出現
一、兩岸對「結束敵對狀態」的呼籲與立場
二、美國對兩岸互動立場的轉變
三、過渡性協議的法律性質與重要內涵
第二節 對兩岸「現狀」認知的差距
一、美國對兩岸「現狀」的認知
二、國際間對兩岸「現狀」的認知
三、中共對兩岸「現狀」的認知
四、台灣對兩岸「現狀」的認知
第三節 他山之石:東西德《基礎條約》的經驗
一、《基礎條約》對解釋現狀的妥協性
二、《基礎條約》適用在兩岸議題的參考
第四節 《兩岸基礎協定》應有的重要內涵
一、台灣對過渡性協定的有關討論
二、重新建構對「整個中國」的思維
三、兩岸關係的相互定位表述:「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平等政治實體」
四、兩岸國際地位規範:「平等」與「不對稱」的並存設計
五、「整個中國」實體化
第二章 兩岸統合與認同:歐洲統合經驗的思考
第一節 兩岸間的認同
一、兩岸間的國家認同
二、兩岸間的民族認同
三、兩岸間的制度認同
第二節 重構垂直性重疊認同的選擇
一、機械式的重建認同
二、功能式的重建認同
三、歐盟統合式的重建認同
第三節 歐盟統合模式中多重認同建立的實踐
一、多重認同的解釋
二、「垂直性重疊認同」建立的成果
第三章 兩岸統合:台灣追求安全與發展的思考
第一節 台灣安全與發展的特殊性
第二節 以現實主義的思維來追求台灣的安全
一、命題一:台灣可藉多邊安全主義,尋求安全的國際環境?
二、命題二:兩岸可以CBMs方式來建立彼此互信?
三、命題三:台灣可依賴美國對保護台灣安全的承諾?
四、命題四:台灣可期望與美國建立虛擬同盟關係以保障台灣的安全?
第三節 以經濟自由主義的思維來追求台灣的安全與經濟發展
一、命題一:台灣可藉由全球經濟自由主義追求台灣的發展?
二、命題二:台灣可藉由APEC追求台灣的安全與發展?
三、命題三:台灣可藉由「亞太營運中心」與「南向政策」追求台灣的安全與發展?
第四節 兩岸的策略:以統合方式建構兩岸的安全與經濟發展
一、以兩岸統合來面對全球經濟自由主義的挑戰
二、「歐洲統合」經驗對兩岸的啟示
三、東西德在歐體內經貿關係對兩岸的啟示
第四章 兩岸統合之理論與實踐:歐盟經驗的啟示
第一節 統合理論的啟示
一、聯邦主義的啟示
二、功能主義的啟示
三、新功能主義對兩岸的啟示
第二節 兩岸統合方向的思考
一、兩岸目前有關共同體的討論
二、統合是「主權共儲與共享」
三、「整個中國」下的兩岸財
第三節 兩岸統合的可啟動實例
一、農業事務的統合
二、社會安全事務的統合
三、南海事務的統合
第四節 歐盟機構經驗對兩岸統合的啟示
一、歐體作為國際法人對兩岸的啟示
二、超國家主義機構的經驗
三、政府間主義機構的經驗
四、歐盟周邊機構的經驗
第五章 兩岸未來:民意表達的方式
第一節 以「自決」解決兩岸未來統獨的困境
一、自決的主體與驅力
二、自決權是基本權利與道德的範疇?
第二節 統合過程中的民意表示
一、「公民投票」的界定與在國際間的實踐
二、歐洲統合經驗對兩岸的參考
結 論
參考書目


 兩岸統合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要初步了解TW对于两岸问题的解决思路,本书绝对要读。可能是因为作者本身的研究专业关系,对欧洲模式很推崇,并极力强调其可供两岸参考的部分。比《两岸主权论》来,增加了对TW政治和安全困境的分析,表明与对岸和平统合是最佳选择。但针对PRC过分僵硬的要求,仍坚持其基本立场:“ROC的国家主体性和国际人格并没有消失,仅仅是因为政治原因在国际上不被承认”;“PRC是不是‘整个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不等于PRC‘就是’整个中国或PRC治下人民就享有整个中国的主权;整个中国的主权应该由两岸人民共享”。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以“whole China”代替“一个中国”,一方面适应TW民主化改革后所建立的新的认同,另一方面打破PRC对“中国”名词的垄断并区分政治意义上的与地域和文化上的中国意义。两岸关系定位:“whole China内部的两个中国人国家”或“whole China”内部两个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治实体,仿照东西德建立“特殊关系”。于是,就可以参照欧盟模式,签定和平协议并建立一个‘whole china’作为超越于两岸之上的第三国际法主体(类似欧盟成为超越各成员国 的主体),两岸除了加强经贸文化联系,建立共同的民族和国家认同,还可以在实践中有选择性地共同出现在国际场合,共同参与国际组织,但同时各自又有分别的代表团,各自发展自己的外交。考虑到特殊因素,TW应该考虑在某些国际事务上故意比大陆“低半级”(例如大陆同某国家建立大使级别关系,TW就设立公使或者总领事级别)。.................................如果不接受作者的最基本立场“一中两国”,那后面的东西当然都是废话了。但是,这可能已经是TW方面能接受的最低限度了。再继续僵硬下去,不仅问题久拖不决,而且TW民众对CCP徒增恐惧而已。为什么不听听TW的意见呢?从最近在TW举行的一系列研讨会来看,大陆方面已经意识到过去僵硬的统一政策已经不再可行,开始正视TW的状况和意见。今天刚刚参加拉两岸第一届国际法论坛,清华大学的老师表现开放,除了提到要务实解决TW参与国际事务的问题,还公开提到了两岸国际法学者可以在国家”统合“上作出贡献。这是好事。两岸的问题是双边的问题,不能掩住耳朵自说自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