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05-08-04
ISBN:9789867174000
作者:蘇碩斌
页数:314页

内容概要

蘇碩斌,1965年出生於臺南,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偏好都市、空間、文化、媒體等議題,尤為關注現代社會的形成,目前正在進行臺灣的觀光社會史考察。

作者简介

作為一個城市,「台北」為什麼會有「看不見」與「看得見」之分?就常識而言,台北一直都是具體可見,怎麼會有看不見的台北?
本書精妙之處,就在作者提出一套不同的視角,由此看下去,會發現台北其實是從三個看不清、摸不著的「市街」──艋舺、大稻埕、內城,轉變成一個可清晰掌握的都市。
這麼神奇的變化究竟是如何發生?關鍵就在空間生產的技術。空間向來都不是自然存在,而是被社會所不斷製造出來的。傳統中國便擁有一套獨特的空間製造技術,它所製造出來的空間模模糊糊,國家的眼睛只能看到「縣」這個層級,縣級以下處在國家視線之外,自成半自主的「地方社會」。但就在日本殖民台灣時,一套全新的現代空間技術被引了進來,從此之後,任何遮蔽權力視線的障礙都要掃除,空間必須澄澈透明。於是都市亮起來了,三個模糊的「市街」逐漸浮現為一個清楚的「台北市」。
作者功力深厚在於,透過具體生動的歷史事例,抽象的分析變成活潑有趣的故事。在優美筆調下,全書訴說一個你我所不知道的台北「前世今生」。原來生物學、統計學、地圖、戶口名簿……,這些耳熟能詳的事物,竟密藏著眾多台北的身世!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现代台北的诞生深圳晶报 2011年01月16日 星期天"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在晚清的传统管治体制下执掌台湾,在财力匮乏的情况下从事改革及国防工作,还要面对强大的地方传统社会势力,自然无法成功地将台北变为现代城市。这也是晚清改革失败的结构性原因,不因刘铭传及其他杰出改革者而改变。"●彭砺青(图书馆职员,香港)“看得见”与“看不见”这 是一本探讨台北市如何出现的重要作品,作者是社会学教授,但视角是以城市研究及人文地理学为主。简单地说,读者应该从“看不见”与“看得见”两大概念入 手。那么,怎样辨别一个城市是“看不见”还是“看得见”的,其实这关乎观察者与缔造景观者,前者通常是旅客,不过真正构成城市主体的,是那些原住民和在不 同时期迁徙到市内定居的人。读这本书,其实也是阅读台北建构及定型早期面貌的这些人物及他们所生产的知识系统。作者在第一章引用段义孚 的《地方与空间》,区别“地方”和“空间”两者,“地方”指由人们经验赋予意义、感知上安全的封闭性处所,而“空间”则是未被赋予意义的、感知上危险的开 放性处所;从另一方面说,封闭的地方也就是不透明的,而开放的空间则是可穿透的、充满意义延展的无限可能性。作者认为清代台北社会就是封闭、不透明的地 方,而在日本统治下,就剥除了台北原有的地方意义,将三个传统市街成为可看见、可控制、可规划的台北市,使其变成无所牵绊的空间。如此说来,“看不见”与 “看得见”就不单是视觉经验,更是城市规划者任意塑造城市面貌的可能性,说明了城市视角与空间支配权的关系,无碍的城市视角就是城市空间的绝对支配。因 此,作者在第一章开首引用日治时期土木局营缮课长井手薰在昭和四年(1929年)广播放送中对“台北的城市美”的描述后,即引用治台大臣刘铭传在光绪十五 年(1889年)描述台北落后难治的奏折,让读者思考短短40年间台北所经历的变迁。当中固然有刘铭传在台北地区的经营,也有日治政府如何引入现代城市规 划让台北成为现代城市空间。作者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何日本殖民政府而不是晚清地方政府能够成功地将台北变为现代城市,作者认为,日本殖民政府的成功不 是单靠殖民暴力和知识。从刘铭传时代到日治时期台北是在日治时期诞生的现代化工程之一,在清朝甚至郑成功时期,台湾 南部是行政核心,康熙一统台湾后,在台湾中北部设立台湾府及诸罗县,台北地区粗略可分为艋■、大稻埕及台北城内三大市街。台北的荒芜,可说与清代历朝治台 政策有关,由于当时台湾属边陲化外之地,时有大大小小的叛乱,因其“易失易复”的特质,早期台湾各地建城防御的价值不大,清政府并没有在台北地区筑城,仅 以竹棚围城,三大市街各具强烈的地方色彩,地理上没有台北的概念。书中第二、三章描述了日治前的台北,其中第三章展现了清政府与地方社 会合作以维持管治权的状态,以及刘铭传治台时的措施和窘局。刘铭传在台北渐渐规划出台北市内的主要街道,设立使馆区等,他也进行赋税改革,但不成功,他左 支右绌,却肩负政务、税务、海防等重责。其实,晚清时期各省官员均面对类似问题,他们在传统管治体制下担任地方职务,却要在财力匮乏的情况下,从事改革及 国防工作,而且需面对强大的地方传统社会势力,这就是晚清改革失败的结构性原因,不因刘铭传或某些杰出改革者出现而有所改变。在日本进 入台湾前夕,以三大市街为主的地方社会仍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日本人占领台湾后,逐渐清除了地方社会,其中包括一系列现代行政措施,如将民办的保 甲制度纳入官方制度并渐渐以警察取代,将士绅纳入政府役员等,其过程为殖民政府将地方势力纳入政府制度下并要求他们遵守法律。日治之初,曾先后有本地仕绅 成立保良局、绅商公会及保甲局,以期达成官民合作,但在殖民政府眼中,他们都成为管治的障碍而逐一废除,尤其是殖民政府以保甲妨碍警察执法而颁令废止,更 说明日治政府要以现代政府直接管治取代传统中国前现代的官府与地方协商管治的局面,对于现代城市的诞生起了重要作用。在日治时期,日本 人以管辖市区秩序的文政警察,取代入台初期镇压游击队的军政警察,并扩充警察权力,使其变成无所不管的统治工具。当然,引入现代警察制度、直接行政管治, 还有进行完整户籍调查等。日治初期台北施行了诸多措施,如建立卫生的现代市街、拆除城壁、填平艋舺洼地、重新规划台北市街,将旧有障碍物拆除,改成整齐街 道及公园等,都可以说是实现台北“划一化”及“均质化”的主要措施。不仅仅是一部城市史不难发现,作者受大卫·哈维 的人文地理学说启发,也能在关于日本贯彻台北主权的论述中找到以哈维理论结合福柯“生命政治”的痕迹,作者似乎要像哈维的《巴黎:现代性之都》般写出一部 贯合人文地理及城市现代工程的专著。惟一不同的是,哈维在著作中除讨论空间外,对资金的流动亦有所注意,此书却集中讨论空间权力,主要讨论台北市街道怎样 在日治政府的城市工程下被“均质化”,以致被殖民权力塑造成“全景式敞视”的景观(这是“均质化”的极致)。全书更有意透过台北的透明化体现现代国家主权 对一切空间的操纵,正如作者在第一章和第六章里均提及安德森在《想像的共同体》里描述现代国家的话:“国家主权在法定领土上的每一平方公分之上平整、均等 地起作用。”作者认为,单靠知识和权力是不够令主权全面、平整且均等起作用的,必须根据二者进行空间的配置才能这样。这解释了日本在进行人口调查和警察制 度之后,再透过台北市的重建来实现全面的主权。作者也在此书中批判今日台湾独统两派对历史的扭曲:前者歌颂日本殖民政府促成的现代化贡 献,后者赞扬晚清改革先驱的努力,认为应该中性地看待历史,尤其是客观地评价日本殖民政府建设美丽及现代化台北的蓝图。另外,作者亦借用城市空间理论家亨 利·勒斐伏尔的“空间重现”概念,勒斐伏尔既认为“空间重现”取代了传统地方的“空间实践”,又认为“空间重现”可以为理性化空间重新加上感性色彩,这意 味着后殖民城市里的平民百姓可以重新诠释被殖民政府合理化的空间,令其绽放出崭新色彩。读到这里,读者也许会发现这不单是一部城市史,也是一种公共空间构 成的论述,从中可以思考我们怎样生活在都市,而城市规划者所缔造的景观怎样形塑出我们的思维,这也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http://jb.sznews.com/html/2011-01/16/content_1409248.htm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原本期待关于城市空间的哲理化论述,其实更多是本关于空间治理和清、日在台统治的、充满数字图表的社会学著作,倒也借此了解些社会学理论。作者态度显然有些矛盾:一面不能公开美化殖民历史,一面又叹清代统治之无能和落后(如在丈量土地、管理人口、规划城市、修建铁路等方面),日本人西式、科学化统治之“合理优雅”、“高明有效”,通过无所不在的警察系统打破传统士绅阶层构成的“第三领域”的灰色地带和自治权利,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打通,亦采用西方技术将城市空间“同质化”和“可见化”而更有效地进行殖民统治。而对民众的消极反响及统治目的、对待日本人与本岛人社区态度的不同及多种歧视政策及暴力镇压绝少提及。最终的结论虽然力图公正中庸,但给人感觉似乎是,对日本统治所代表现代nation-state之管理技术充满敬意而缺乏批判意识
  •     沧桑的变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