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9575223311
作者:藍博洲
页数:400页

作者简介

五○年代的台灣歷史,因著政治禁忌而籠罩在重重迷霧中。作者花費大量時間、心力,進行人物專訪、資料整理、史實釐清,一磚一瓦為我們辛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被湮埋在當權者苦心經營的煙幕裡的真相。那些曾經活生生存在過的生命,一一被召喚回來,重現在讀者面前:簡國賢、呂赫若和藍明谷在死亡面前所展現的高潔人品;懷抱壯志東渡大陸卻落得徘徊兩岸三地寂寞落魄的宋非我;被迫分離半生猶鶼鰈情深雷石榆與蔡瑞月;還有隱遁偏遠寒村中過著無聊憂悒生活的吳濁流。陳映真先生特別讚許本書對釐清一般台灣文學論中許多刻板論說所做的貢獻,值得對台灣文學感興趣的讀者、學者參考;而動人的生命所鋪陳的動人故事,更是一般讀者所不能錯過。


 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那天的马场町纪念公园里挤了不少社会精英,学者、律师、资深社运工作者聚在一起发表声明,持续强化公民社会的力量,向执政者提出警示。听说都是长期合作的盟友,却实在是对道德标准及法律标准的认知不同,终于还是分道扬镳。说是历史的嘲弄并不过分,马场町曾经是白色恐怖时期不少台湾菁英命丧黄泉的处所,被无情夺去的热血豪情,无端消逝在新店溪畔。而今曾经伴随民间力量为民主携手并进的伙伴,选择在这里发表象征反省的声明,是向历史取暖,是向逝去的菁英灵魂的宣示,在迈向民主自由的路上,不容许丝毫的背叛。曾有段时间台湾社会是对政治噤声的,无论对时局有多大的不满,或是对当权者有多深的抱怨,为了顾全性命,为了保有全家仅存的幸福和乐,能隐忍就隐忍。从日本统治台湾的高压胁迫的苍茫历史中走来,能够重回祖国的怀抱,无非是怀有许多浪漫的想象的。中国,那遥远的中国,丰厚文化渊源及熏陶下的泱泱大国,正从二次大战的胜利中重新抬起头来,尽管衣衫褴褛,当稀落的脚步重新踏在台湾的土地上时,憨厚的子民们并没有想到后来所发生的族群冲突会如此剧烈的伤害对祖国的想望。历史顿时陷入了深层的迷雾中,全面噤声是社会普遍的举措。当越来越多的社会菁英在动乱中消声匿迹,渐渐的大家对未来不再有多余的想象。在一份份重新考掘的二二八事件真相的研究报告里,逐渐看清楚在历史迷雾里到底消逝了些什么。责任的归属只是其中牵动人心的关键之一,更重要的是让人明白在之后的整肃及迫害的过程中,对台湾社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这是历史里曾有的巨大动荡,却也因此而有机会重新检视在已成过往的巨浪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早已不是思想控制的威权时代,人们重新对政治充满热情,谈论时政都有了自己的主张。台湾在经历了政党轮替之后,对于民主的定义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民主的体验也有了全新的认知。对于执政者已经不再像过往充满尊崇的想望,知道那也不过是藉由一票一票选出来所赋予的权力,也自然觉得更有监督与制衡的权利。这其中的转折当是解除戒严及总统民选的民主进程所写下的记录,在民主自由的空气中成长茁壮的集体意识,已经渐渐有能力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楚曾被覆盖如谜般的过往险恶的惨害事件。也因此,重读《悄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就更有反思的意义。蓝博洲从史料的翻读及实地的踩踏中重新建构的「罪行史」(陈映真的说法),从民众史的角度探查了台湾文化菁英消逝的前因后果,蓝博洲谦虚的说这是「在历史的迷雾中所能看到的他们的模糊身影;虽然模糊,终究还是能够让我们约略窥见他们精彩生命的轮廓,进而能够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生命史,更多地认识那段被人们湮灭与刻意遗忘的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家或诗人的身上,都能明显感受到因为爱国而来的热血赤忱,引领着台湾剧运的宋非我与简国贤,小说家吕赫若,诗人雷石榆与蓝明谷,甚至是文学家吴浊流,或是为了实践自我的理念而投身革命终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或是不见容于当局而流落他乡,抑郁一生,那全是在错误的历史时刻中以他们所相信的爱国主义奉献出他们仅有的一切。以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菁英地位,总希望能引领出一股力量,相信未来的社会终会充满公理与正义,为了那理想而前进。只是用爱国主义来指涉他们或许显得保守,但在他们心中确实有个美丽的图像,实现公义的美丽国度,他们所爱的也就是拋却陈腐守旧的反动势力而大步向前的进步力量,让台湾在走出殖民主义之后,避免落入另一个腐败政权的统治,而奋力追寻理想的实践。只可惜政治势力的反扑是如此巨大,在滚滚洪流中他们又显得如此渺小,各自坚持的英灵终究还是敌不过肃杀的统治者残暴的追剿,英年殒折。湮没在滚滚红尘中的是他们早逝的身躯,不曾损折的却是他们高贵的灵魂。在一张张模糊的相片里,共同拥有的特征都是那烱亮的眼神,彷佛看清楚历史的闹剧背后真实的意义。时移事往,我们究竟在这消失的模糊身影中学到了什么?在这崇尚权位,你争我夺的乱局里,是否还有搜找高贵灵魂的奢望?从马场町发出的呼喊,又试图唤回些什么?无尽的伤逝,更显寂寥了。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那天的马场町纪念公园里挤了不少社会精英,学者、律师、资深社运工作者聚在一起发表声明,持续强化公民社会的力量,向执政者提出警示。听说都是长期合作的盟友,却实在是对道德标准及法律标准的认知不同,终于还是分道扬镳。说是历史的嘲弄并不过分,马场町曾经是白色恐怖时期不少台湾菁英命丧黄泉的处所,被无情夺去的热血豪情,无端消逝在新店溪畔。而今曾经伴随民间力量为民主携手并进的伙伴,选择在这里发表象征反省的声明,是向历史取暖,是向逝去的菁英灵魂的宣示,在迈向民主自由的路上,不容许丝毫的背叛。
      
      曾有段时间台湾社会是对政治噤声的,无论对时局有多大的不满,或是对当权者有多深的抱怨,为了顾全性命,为了保有全家仅存的幸福和乐,能隐忍就隐忍。从日本统治台湾的高压胁迫的苍茫历史中走来,能够重回祖国的怀抱,无非是怀有许多浪漫的想象的。中国,那遥远的中国,丰厚文化渊源及熏陶下的泱泱大国,正从二次大战的胜利中重新抬起头来,尽管衣衫褴褛,当稀落的脚步重新踏在台湾的土地上时,憨厚的子民们并没有想到后来所发生的族群冲突会如此剧烈的伤害对祖国的想望。历史顿时陷入了深层的迷雾中,全面噤声是社会普遍的举措。当越来越多的社会菁英在动乱中消声匿迹,渐渐的大家对未来不再有多余的想象。
      
      在一份份重新考掘的二二八事件真相的研究报告里,逐渐看清楚在历史迷雾里到底消逝了些什么。责任的归属只是其中牵动人心的关键之一,更重要的是让人明白在之后的整肃及迫害的过程中,对台湾社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这是历史里曾有的巨大动荡,却也因此而有机会重新检视在已成过往的巨浪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早已不是思想控制的威权时代,人们重新对政治充满热情,谈论时政都有了自己的主张。台湾在经历了政党轮替之后,对于民主的定义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民主的体验也有了全新的认知。对于执政者已经不再像过往充满尊崇的想望,知道那也不过是藉由一票一票选出来所赋予的权力,也自然觉得更有监督与制衡的权利。这其中的转折当是解除戒严及总统民选的民主进程所写下的记录,在民主自由的空气中成长茁壮的集体意识,已经渐渐有能力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楚曾被覆盖如谜般的过往险恶的惨害事件。
      
      也因此,重读《悄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就更有反思的意义。蓝博洲从史料的翻读及实地的踩踏中重新建构的「罪行史」(陈映真的说法),从民众史的角度探查了台湾文化菁英消逝的前因后果,蓝博洲谦虚的说这是「在历史的迷雾中所能看到的他们的模糊身影;虽然模糊,终究还是能够让我们约略窥见他们精彩生命的轮廓,进而能够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生命史,更多地认识那段被人们湮灭与刻意遗忘的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这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家或诗人的身上,都能明显感受到因为爱国而来的热血赤忱,引领着台湾剧运的宋非我与简国贤,小说家吕赫若,诗人雷石榆与蓝明谷,甚至是文学家吴浊流,或是为了实践自我的理念而投身革命终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或是不见容于当局而流落他乡,抑郁一生,那全是在错误的历史时刻中以他们所相信的爱国主义奉献出他们仅有的一切。以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菁英地位,总希望能引领出一股力量,相信未来的社会终会充满公理与正义,为了那理想而前进。只是用爱国主义来指涉他们或许显得保守,但在他们心中确实有个美丽的图像,实现公义的美丽国度,他们所爱的也就是拋却陈腐守旧的反动势力而大步向前的进步力量,让台湾在走出殖民主义之后,避免落入另一个腐败政权的统治,而奋力追寻理想的实践。
      
      只可惜政治势力的反扑是如此巨大,在滚滚洪流中他们又显得如此渺小,各自坚持的英灵终究还是敌不过肃杀的统治者残暴的追剿,英年殒折。湮没在滚滚红尘中的是他们早逝的身躯,不曾损折的却是他们高贵的灵魂。在一张张模糊的相片里,共同拥有的特征都是那烱亮的眼神,彷佛看清楚历史的闹剧背后真实的意义。
      
      时移事往,我们究竟在这消失的模糊身影中学到了什么?在这崇尚权位,你争我夺的乱局里,是否还有搜找高贵灵魂的奢望?从马场町发出的呼喊,又试图唤回些什么?无尽的伤逝,更显寂寥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