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9882119437
作者:龍應台
页数:340页

内容概要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一九七四年畢業於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後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台灣、德國多所大學。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三年春為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台灣清華大學。著有《野火集》、《銀色仙人掌》、《百年思索》、《我的不安》、《孩子你慢慢來》等十多部作品。
龍應台近年常駐三個地址:香港沙灣徑二十五號濱於海、台北仰德大道白雲山莊藏於山,金華街月涵堂隱於市。寫作教書兼成立基金推動全球意識之餘,最流連愛做之事,就是懷相機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個人的攝影課。

作者简介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六十八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目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我没有那么喜欢龙应台。真的。但是比起她所谓檄文的嚎叫政府的不公正不公平却光会喊口号什么也做不来,以对大陆并不了解的态度而自以为是滔滔不绝的发言,这本《目送》真是让人觉得轻松得多。虽然在买的时候已经觉得,内地一定会出简体字版本,但是犹豫再犹豫,还是把繁体字面貌的它从香港一路拖回了杭州。忘记是不是在《造型的诞生》里看到,读竖行的字会比读横行的字累,因为前者需要触动6块眼周肌肉而后者只需要两块,反正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真的觉得眼睛比较累。又是繁体字众多的笔画又是竖行的排版,但,这也恰恰是觉得它令人喜欢的额外原因。读,距离买它已经过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港版的书总是最差的装帧质素,最好的设计。后来在宁波的枫林晚书店看到内地版初上市,看到书宽了,封面色泽一如既往灰掉,好吧,稍微觉得当时用两倍价格买来的书多少使人安慰些。对于台湾,总是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受,这感受来自大一艺术概论课上叶丹老师的描述,又由着表演工作坊和相声瓦舍的作品具象、浓郁起来。龙应台也是外乡人,所谓外乡当然是说她不是台湾的原住民。而她的母亲恰好就是杭州丝绸庄曾经的大小姐。后来几经辗转听到了龙先生自己的朗读录音,讲到羊坝头啊这些平时坐公交会路过的地名的时候很有触动。听到讲述台湾老人回家探亲那段的时候,虽然她的声音没有太多的煽情,而耳机这头,却渐渐泪湿。这一刻的那位飞机上坐在她身边的返乡老人,他是廖伟忠的父亲,他是金世杰演过的众多的老人,他是赖声川的揣摩,他突然变成很多很多个舞台上被演绎过很多次的充满了无根感的遥望大陆的台湾老兵的影像重叠。喜欢里头温馨甜腻的故事,作为一个女战士的她远没有作为一个女儿和一个母亲有说服力,至少感情是诚挚的,表达是温暖的。每一个人都会从被溺爱的孩子而去面对需要你溺爱的孩子和变成孩子一般的老迈的父母亲,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当龙先生讲起她母亲的点点滴滴的时候,极其在从前大陆出版过的她对儿子说过的“甜蜜的妈妈”,交关欢喜这个特别的定语。韩国的绘本《那座城,这份爱》里头一个小小故事,也因为一句“妈妈随风变成了小孩子”而淡淡铺陈出了当岁月风一样过去的时候儿女和父母角色的交换。每每这时就很想拥抱妈妈,甜蜜的妈妈,如果人在异地,那就会拿出手机,给那一头一定等待着你的号码的母亲,打一个电话。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想起现在的一个段子,大意是说:总有那么一天,离开家好久了,父母看不到你,也不听不懂你讲的话;他们只能在电话的另一头告诉你保证身体,然后心里默默地盼你回来看看。
  •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读到这里,我的双眼已经模糊,泪水哗哗的往下流,送走母亲那一天的情景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出现,妈妈,我好想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无幸亲眼目睹,还好听完了全本~
  •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的业障
  •     字里行间都是如假包换的真感情。
  •     思修老师力荐的文集。。后面几篇读起来没有前面几篇有味道
  •     曹媛的还是吴业勤的。。。
  •     温暖的文字
  •     感人
  •     安静的文字,深刻的感触
  •     作家龍應台與高官龍應台的確不一樣。
  •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过是一次次的目送,珍惜每次相遇。
  •     一翻开书就是一股浓浓的龙应台的味道~ 很喜欢她写她家里人的文章
  •     最终温暖人心的,往往是当初心酸的。
  •     应台大妈还是有一手的 煲得一大锅好鸡汤 絮絮叨叨真是有点不耐烦看 不过说的故事却在理又感人 果然天下的老妈子 都一样!
  •     二十岁看的时候,印象深刻。被亲情打动。
  •     专门托友人从香港买的港版,为了那篇被删掉的国家,结果大失所望。全本书只有关于父亲逝去的那几篇让我心动心痛,其余关于台湾和香港的一些事情不是无病呻吟就是无理取闹。原来,龙应台的文章也不是每一篇都得我所喜,所感同身受。
  •     看了开头几篇就胃酸得不行!还我钱!!!
  •     130814,看完《乱离》那篇好像不怕鬼了
  •     还行吧
  •     有的文章,读起来感到写作者的一些刻意,也许年龄和生活不同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满山遍野山茶花开》读起来触动了我对外婆老年的回忆,很有感触。
  •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再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温柔的人无限美
  •     亲情
  •     最后关于父亲的那部分,大概是不会看了,太难过了
  •     关于家人的点点滴滴 平淡朴实
  •     很温馨 话说龙应台不是很犀利吗
  •     很感人
  •     她寫對家人的情,於我心有慽慽然。
  •     我想说,有感人细节,但是也有让我不舒服的细节,貌似看到错别字了。。。一定是之前的印象还没转过来。。。P.S.香港的书虽然贵,纸质真是好,看得我舒心啊~啊~~~
  •     最经典的,还是同名的文章吧,全文淡淡的感情,也算是龙应台比较不同的路线吧。
  •     温和的智慧
  •     有点灰暗与啰嗦,觉得亲情要珍惜
  •     不是渐行渐远,我们终将重逢。
  •     觉得其中以《(不)相信》和《关山难越》两篇写得最好
  •     从大江大海开始总觉得略矫情
  •     点题句感受最深
  •     娓娓道来的文字。
  •     想起那时侯离家时,妈妈总说你进了车站就真的进去了,也不回头再看看,我一直在等你回头招手再说句再见。当时觉得矫情,现在细细品着,也许当自己有了孩子,他开始哭着要自己睡,才懂得吧。
  •     11年初讀。17年重讀。
  •     喜欢温柔的龙应台。
  •     人生的缘分其实很浅。
  •     出差在异乡的落寞感一半都靠这本书来缓解了。人的孤独和温情,人不可避免的衰节但在记忆里永存着色彩和细节,笔调淡而平静,每一篇都很打动人。
  •     购于2012年香港书展。对人生的理解是随着孩子长大,爱人离去,父母老去而慢慢透彻的。人生不经历这些,所能体会到的广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
  •     要一直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学着做一个好子女,找机会学着做好妻子或者好妈妈。额
  •     虽然被目送等几篇感动得用光一包纸巾,读下去以后非常确定一件事,我不喜欢龙应台。
  •     对孩子、父母、兄弟和国家的感情、反思。
  •     书里写作者给母亲拍照,“她穿着白衣黑裙,像一个中学的女生” 久久不能忘怀。
  •     作家龍應台與高官龍應台的確不一樣。
  •     不管是谁,都要学会一个人独自生活。
  •     人生就是各式的目送
  •     “香港所獨有,而大陸人和台灣人不太看得見的,還有一個無形的東西,叫做都會品味。在香港人的都會品味裏,sophistication是個核心的元素。”---这段话摘自裏面一篇散文《sophistication》,之前看沒感覺。現在回過來讀到這兒,發現真是這樣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