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书评

出版日期:2014-10-1
ISBN:978712124215X
作者:万维钢(同人于野)
页数:262页

懂不懂道理,都要过一生

书名叫做“万万没想到”,和某部网络热播剧相同,加上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勾起了很多读者的好奇心,当然也包括我。书是作者博客的合集,整体上没有很强的逻辑性,每篇都是一个独立的观点,非常适合离散时间阅读。虽然不能做到每篇都让我“万万没想到”,但是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章节,让我长知识,懂道理。有趣的章节例如“桥段会毁了你生活”,讲的是我们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桥段,基本都是被重复过无数次的,而且还有人做了一个网站,专门分析各种电影剧情,总结桥段。在熟悉各种桥段人的眼里,已经没有剧情的乐趣可言了。还有“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讲的是你看一篇文章,作者思考成书的时间越长,这个作品的思维密集度越高,你的收获也越大,文中还讲这个理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高大上了一把。咋看起来觉得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其实仔细一想,这不废话吗,你看个《史记》和《小兵日记》,收获能一样吗。作者花的心思多,读者的收获也越多,仅此而已。读完后我也有思考,也有收获。书中讲到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在于意志力。意志力简单来说就是该干什么的时候要去干什么——该吃饭吃饭,该学习学习,该睡觉睡觉。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很难。首先难得是控制住自己不受偷懒放松的诱惑,不和自己妥协,这点通过锻炼应该能做到。更难的是,你要知道你该干什么。该学习就要去学习,我能做到,可是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我靠意志力没有办法做到。懂要靠意志力,自己也锻炼了意志力,却没有办法过的更好。书中还讲到,要去冒险,冒险最终的收益要大于保守。这个我了解了,可是什么是冒险?我至今没有办法准确理解这个定理。我上班的时候要冒险?没有什么险能给我冒啊!和风险投资有关的算是冒险,我决定去试试,看看有什么结果。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鸡肋,一种浅层次的科学性读物。也是有一定科学的依据,但是却没有学术性的严谨。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些道理,不过懂不懂这些道理,我都可能会混沌过完这一生。

思维破冰

《万万没想到》这本书,是万维钢多年博客文章的合集,在集结成书的过程中,选择了其中一部分精华,总结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和霍金的答案。本文也遵循这三个部分,就看书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和想法结合书中的观点,做一些浅显的阐述。读完这本书的第一观感,如同这本书的副标题一样——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但事实上,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理工科思维,或者说不全是理工科思维——而是实证思维。这种实证思维从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看待与评价一件事情的标准。一、 反常识思维在第一部分反常识思维中,作者通过若干篇文章来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论证一些反常识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和逻辑。例如第一篇文章里的“Trade off”取舍思维;第二篇文章中的“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误)等,都从科学的统计学意义上纠正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识性的认知偏差。在这些与大众常识认知相反的理论中,trade off取舍思维实际上已经在很多相对较为理智的人群中得到认可。原文关于取舍思维是这样描述的: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工作和休息,我们还要娱乐、参加社交活、学习和发展以及随时对遥远的公众事物发表意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最基本的一个结果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取舍思维,英文有一个形神兼备的词可做解释:“Trade 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从生活过程的实际来讲,大多数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感到痛苦的根本原因,不是不满足选择后能够得到的东西,而是舍不得选择后被牺牲的东西。而trade off原则则要求我们在每一个不论大小的选择中,都清晰地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通过分析每件事情的利弊,做出衡量利弊之后的选择,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妥协。而很多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在逐渐经历的过程中,很痛苦的过程之一,就是承担不起选择的代价,我们很多时候在选择的过程中,只看到了能够得到的那一面,而对自己即将要失去的那一部分则不加任何考量,才导致很多人在选择之后悔不当初,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个理智的人,如果能够经过这样的tradeoff原则来衡量自己的选择,无疑对自己即将失去和即将得到的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从而最大程度上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反常识思维一文中提到:consume deliberately,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对个人而言是一个及时且振聋发聩的提醒。虽然从现实来讲,“屁股决定脑袋、认知决定思维”,每个人的想法和角度,首先为自身利益服务,其次受经历和眼界的限制。虽然身处互联网时代,甚至有些人称为“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获取大多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这并不代表在看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需要的信息点的全部信息。在sns大行其道的今天,尤其能感到信息的某种屏蔽性。比如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叫“白衣山猫”的微博账号,了解了很多从医生角度的医患关系的诠释,但微博系统会自动推荐你去关注“烧伤超人阿宝”、“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等微博账号,这些微博账号阐述的观点是及其类似的,在不断地关注这样的关注的过程中,这些人代表的关于医患关系的观点在不停地强化,这甚至加剧了我拒绝接受医患关系这一命题中其他观点的程度。并且,在sns环境中,关注的领域也会得到不停的强化,这会导致每个人关注的领域逐渐越来越集中,越来越窄。比如我有天随手关注了一个口红试色美妆微博账号,然后微博系统在随后的半年中,在首页推荐了至少10个同类型的账号,假设我跟随这样的推荐,无疑会导致我每天在有限的刷微博的时间里,看到的关于口红试色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无疑减少了我了解其他领域的其他内容的时间。因此喜欢看心灵鸡汤的人会发现sns里写心灵鸡汤的人越来越多,喜欢抨击社会现状的则会发现和自己同样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沉迷于这样的问题和领域。从这两个方面来讲,互联网确实会加剧这种“回音室效应”。但事实上,这世界无比广大,观点也好、领域也好,都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突破这种回音室效应,才能真正使大脑越来越灵敏,思维越来越缜密,认知越来越丰富,我将作者建议刻在IPAD上的那句话,写在了记事本的第一页,这确实是一句无比重要的话。这样的回音室效应,与作者后文中提到的舒适圈带来的诱惑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对认知领域的不断探索,和不断突破回音室效应的过程,也是保持自己在学习区始终挑战自己的一种过程。在《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一文中,作者介绍美国新上线的一个网站——TV Tropes。这个网站能够将电影、电视剧、动画、小说和游戏中出现的剧情进行分析和列举,作者介绍,在“TV tropes”的眼中,没有哪个作品真是特立独行的,几乎所有剧情都是对已有剧情的重新排列组合。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感觉,电影、电视剧、小说、动画这种艺术形式,近些年在情节的创新性上确实越来越差了。这种艺术形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观众的泪点和笑点逐渐变高。比较典型的是90年代韩剧第一次风靡大陆时,赚走千千万万观众的“三宝式”剧情——车祸、癌症、治不好,到今天已经成为陈词滥调的代名词。甚至如果仔细去观察豆瓣网上的影评和书评,只要出现这样的桥段,有很多观众就会认为编剧/作者没有新意,恶俗,廉价煽情。但问题是,电影/电视剧/小说/动画这种艺术形式,在欣赏和享受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TV tropes这样的网站或许终有一天能将所有的桥段都编上号,但作为一个伪电影爱好者还是认为,电影艺术这种形式,与理工科思维相当不同的一点是,它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并不能用拆解的方法给它一个分数。一个电影好看与否,可观与否,与它的剧情当然有莫大的关系,但更大程度上,演员的演技、电影编剧通过这些桥段的有机组合对社会、人情、人性和关系的探讨、镜头的风格、演员的演绎和诠释,这些元素也对一个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相信,尽管像《连线》杂志的Scott Brown说的一样,原创剧情濒临消失边缘,但电影艺术仍旧可以在这些元素的穿梭和组合中,焕发百万次千万次新的生命,产生新的创造,创造独特的美感。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韩国电影,是典型的绝症型剧情,但它通过独特的讲述方式和镜头,让观众在这种一开始的“不就又是癌症么”到最后的“天哪竟然是这样”心情变换中看完整部电影。虽然单独看桥段也许确实非常老套——一对恋人,一方得了癌症,却不想让对方知道。但仍旧不影响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好电影。小说艺术也是一样,虽然桥段越来越少,但讲述故事的方式、角度和文笔依然是小说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也仍旧相信,也许以后流于烂俗的情节越来越多,作者仍旧可以通过视角、文笔和故事节奏与调性的把握完成一部令大部分读者都能够沉迷其中的好作品。写到这里,不由得感叹,用理工科思维去分析一些艺术形式,或者去分析一些社会科学现象时,虽然无限接近理智,但也将很多本身丰富多元、有趣有味道的事情,变得枯燥乏味了起来。我还是愿意将这样的艺术形式理解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可贵模式,不支持将这样的艺术形式变成一个机器、一种理论模型,让他可以量产,可以精确控制——诚然,这样的改变会让商业电影的质量在某一程度上得到保证,但电影艺术/电视剧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无疑也就流失大半,只剩皮毛了。同时,个人还是相信,一个人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小说越多,就越不会被流于表面的桥段所打动,但一部电影/电视剧/小说能够打动人,并且得到较好评价的最终秘诀,仍旧是对人类最朴素的感情的踏实和细致的表达。2015年,一部20集的韩剧《请回答1988》风靡韩中两地,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韩剧。在这部电视剧里没有创新的桥段,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无数观众仍旧被电视剧里朴素的邻里情、亲情、友情和爱情深深打动,很多人问为什么中国人80后的童年记忆,被韩国人生动又温柔的搬到了电视屏幕上,而我们自己却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许答案正是我们在追求桥段创新和剧情吸引人的过程中,丢失了对这种朴素感情的探索的初衷,所以那些看起来一点儿都不流俗的情节,反而变得流于表面起来。二、 成功学的解药在这一部分中,印象最深的有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是《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在这个篇幅非常长的章节中,作者通过若干个步骤,阐述了一个通过练习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过程和要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不断地重复练习;3.在整个联系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地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这样的一篇文章,可以说是这一部分的另外一篇文章《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中提到的可复制的、科学的励志文和启示文。这四个内容有机的限定了练习一万小时的内容、方式和机制。在这篇文章中对中国足球失败的原因的剖析中,我意识到一个事实:在学习区不停地练习十分重要,而练习的内容,需要能够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有关此领域的主要知识和技术结构,才能保证在这一万小时的练习中,你确确实实的掌握了必须的、全面的知识和技术。并且,这样的合理的知识和技术结构,在你反复练习的过程中,由于逻辑的关联性和知识的联合性,事实上能够带来1+1大于2的效果。例如,在多年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听说读写记(单词)就是十分有机的知识结构。当你达到一定阶段时,练习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能给对其他几项产生正向影响,从而整体提高英语水平。而在脱离舒适区这一小节中,关于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的描述,则让人有种真正的被打鸡血的感觉,这样两位生命随着时间只会越来越丰沛的人,对人要尽可能长时间的呆在学习区这件事情,给出了最生动也是最温暖的范例。而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早已明白学习是一件绝对需要单纯重复很多次并且一定程度上只能枯燥无味的事情,寓教于乐从根本上是一句谎话,在做了老师之后,真正明白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归根究底都是重复不够。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刻意练习不好玩。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的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个零和博弈——你想赢就意味着有人要输,你拿到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有人拿不到这个位置。这是个残酷的游戏。在《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这篇文章中提到,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恰恰是明知道很可能失败却还要干。提到损失厌恶这种心理定式,不知是社会长期以来的环境影响,还是男女本身的性别差异,我想起了现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的Sheyrl Sandverg,她在她的书《lean in》中,提到:某高层leader纽约的办公室内没有女性洗手间,每次高层开会时,举手提出问题的人中女性寥寥无几,在面试中争取更高薪资水平的人中,男性比女性多将近40%个百分点,似乎女性天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更进一步的是,Sheryl Sandberg自身作为女性,在演讲的过程中,也习惯性的忽视了女性。在一场演讲中,当Sheryl使用各种数据和案例鼓励女性多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有一个女性举手说,在数次提问的机会中,Sheryl都忽视了举手的唯一的女性,而选择了男性。这种缺乏自信和缺乏进取的趋势,也许是导致女性在职场,尤其是职场管理层中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并且是重要原因之一。敢于自信的表达意见和争取自身的利益,并不只是创业者的通行证,而是每一个人在职场生涯中重要的武器,引以为戒也引以为励。三、 霍金的答案第三部分《霍金的答案》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实证思维。从《怎样用统计实验验证灵魂转世假说》到《科研的格调》,无不在强调实证思维和理性思维对科研和生活的重大作用,在《摆脱童稚状态》一文中,提到的相关性思维对摆脱童稚状态的作用,同时如果能够从整篇文章中提取一个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应该是,对事实的强调和对真理的追求,重视这种相关性思维和实证思维,决定了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的逻辑顺序。正如书中所说,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到能推广使用的机制,这个过程中的一小步。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不是完美的,但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摆脱童稚状态。在读这样的一本书的过程中,思考的顺序会逐渐发生变化,甚至会改变你思考的逻辑。这样的逻辑改善帮助你能够看清大多数问题的症结,更好的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认清自己,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一直认为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只要在道德和法律准绳之内,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但每个人的性格、天赋、环境、背景、能力所限,能够适应或者能够生活的幸福的方式和道路本身都不多。更好的认清自己,更好的认清世界,更好的思考问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在人逐渐变成熟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当然是大脑的逐渐完善,思维方式的逐渐改善,认识的密度和广度不断增加的过程。大脑逐渐进行这样的改善的过程中,人能够渐渐忽视肉体的日渐萎缩和老去,让大脑逐渐发光,这也是每个人能够选择的好好变老的最好的方式。篇幅所限,书中其他也很有意思的章节就不在此一一赘述,比如《科学的励志》一文中提到关于意志力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笔记本就是力量》和《用强力研读书》两节中对读书这件事做事方法的改善等,都给人带来了新的角度和思考的火花,令人印象深刻。

另眼看理工科思维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被“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几个字吸引住了。本人也是工科生,不禁好奇,理工科的理解世界还有什么独特之处?遂借来翻阅一番,不禁被吸引住了。的确,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剖析社会事务,处处流露理科生的理性思维,更加注重推理论证,强调论据的严谨和科学性,所以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参考文献。这相比以往对一事务的浅显理解,显然是更加有说服力的,会有一种拨云见日焕然一新的感觉。比如谈到核电,对核电与患癌之间的关联列举了许多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其安全性进行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当然,对大部分民众而言,此类文章科学性十足,但趣味性少了,能看到的很少,能理解的就更少了,现实生活中往往易被谣言或恐慌所惑,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本书作者万维钢(同人于野),物理学家兼科学作家,书中内容比较繁杂,涉及人性、思维、励志、读书、物理等多个方面,有不少印象十分深刻,以下摘录并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之。1.反常识思维:有些凭自觉的印象或观念,经过理性的分析,得到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通过一个募捐的试验,同样是募捐,一个公布群体受难的统计数据,一个是展示具体的某受难者,试验者更愿意捐钱给一个具体的受难者,说明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具体的人。这个在日常生活比较常见,比如单次残忍的交通事故常令人震撼,而统计出来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是惊人,却容易被人忽略。毕竟人都是感性的,更容易被一些活生生的人或事所触动。新闻媒体报道灾难往往寻找最悲惨的典型重点报道,也可以从这解释。在作者看来,这是文人的具体思维表现。文人具体思维和理工科思维的区别,前者首先从道德考量,要能区分善恶美丑,后者要求的是量化输入和输出,更强调计算推理能力。举了个例子,伦敦奥运会15万个奥运会五天即用完,经计算每天平均六次的水平,显然不是常人所想用于性事,合理的解释大部分被当做纪念品拿走了。再如,雷电致人死亡的概率远比鲨鱼、恐怖袭击高。2.取舍思维:英文解释是tradeoff,意味着取与舍的掂量,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帕累托改进(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大多数情况下是兴一利必生一弊。例如有机农业产品质量好,但单产不高,消耗大,对环境破坏更大。类似的有电动汽车,虽然是新能源,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但所有的锂电池的生产及回收都对环境危害较大。还有光伏能源,生产其核心部件晶硅组件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关键是怎么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而减少不利的一面。3.别想说服我:用一个天堂门口问答的例子说明人接收信息是有门槛的。人做判断时两种机制,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和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找证据)。多数人是后一种,先认可某观点,然后寻找或支持对该观点有利的证据(相对的是反对或漠视支持相反观点的论据,即使它合理),而不是多去考虑该观点是否科学合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一些媒体或大V行为,其实是在取悦于读者或粉丝,是读者的潜在取向引导了媒体去做能印证读者思维的事情(给观众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事实),媒体的根本的吸引读者眼球而赚钱。全美收视率第一的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就是如此。类似的应该还有鸡汤文,往往能占住热文排行榜前几名,但实际有多大作用呢?不过屌丝喜欢,粉丝追捧,写手则投其所好,乐此不疲。提到确认偏误,类似律师机制,相信某类信息后再主动寻找相关支持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这会导致,偏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严重的形成严重对立的阵营,错误观点一旦占了大多数,正确的做法就可能不会被执行。在互联网时代会加剧回声室效应,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文中引述他人观点,要避免进入信息误区,需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4.练习一万小时成为天才?练习一万小时成为领域的顶尖天才已广为所知,但关键不在于训练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训练的方法。强调“刻意练习”,有以下四个特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且要持续(人脑三区,舒适区,恐慌区和学习区,多挑战有难度的)、(2)要把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重复+针对性)、(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通过测验,老师或同行点评),(4)练习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受干扰的环境单独练习,是决定水平的关键)。需注意,学习与娱乐不能共存,刻意练习必然意味着辛苦,不好玩。兴趣和基因,学习技能初期智力是决定因素,但后期由兴趣主导,并决定是否能坚持。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什么,基本都是天生的,关键是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基因发扬光大。5.强力读书法:笔记的力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重视记笔记,用笔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如钱钟书,达尔文等。书收藏得再多,看得再多,不通过笔记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就作用不大。强力读书法:特点是不好玩、用时少、不求快。读书的关键技术,是对不同的读物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读书人的秘密: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新书读两遍,第一遍正常通读,第二遍跳读,专注于脉络和思想并做笔记。强力研读的核心是要求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十分重要);②带走书中斫有的亮点;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举例,芒格和巴菲特都是手不释卷之人。6.创新的故事: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分权思想)源于通用汽车,却在日本汽车工业应用;朱兰的质量管理思想源于美国贝尔电报公司,也在日本得到真正应用,产生质量革命。美洲杯帆船赛未能保住132连胜,仅因船长不敢跟随一个对手异常的航线。仅仅有思想不叫创新,敢于用这个思想才叫创新。提出后来者创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小公司或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和冒险精神,大公司反而更保守。7.励志的科学:成功的案例很多,教成功方法也无数,但成功最可贵的品质是自控,但这要很强意志力,也需要消耗能量的。做选择也需要消耗能量,叫决策疲劳,所以人在疲劳饥饿的时候,意志力会薄弱,容易作出不当的选择。8.匹夫怎样逆袭:举了3个例子,高盛CEO寇恩从失读症患者成为巨子,马丁路德金助手沃克寻找机会成功,劣势有时候反而转变成优势。类似的有,当年红军期间,红军艰苦但严明的纪律和风貌博得百姓的同情,后逐渐强大。倒U曲线(财富和培育的关系),可用于解释很多事情,存在一个合理区间。

万万没想到书单

这里说的万万没想到是一本书而不是一部剧集,这本书是2014年中国好书榜获奖图书,第十届文津奖获奖图书,去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七次印刷的畅销书。作者万维钢老师,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这本书是其各类文章和书评的精选集。聊人性,谈成功,讲科学,读起来很受益。引用的各类书籍很多,为了更好让大家扩展阅读,因此整理了这份书单供参考。当然最后也会有自己的一点点心得分享。简单注释一下,每本书都包含了书名,作者及其在书中作者对其简单的引用上下文(有些句子可能比较突兀,建议阅读原书),按照书籍的章节顺序排序,重复不计。英文书籍包含英文书名和书中翻译的中文书名,如果没有中文翻译就略去。由于篇幅问题,分为两次发出,这是第一部分:Part One反常识思维“反常识”思维乡土中国(费孝通)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的本质是熟人社会Thinking, Fast and Slow(Daniel Kahneman)思考快与慢人脑思维系统分为系统1和系统2别想说服我The Grand Design(Stephen Hawking, Leonard Mlodinow)大设计说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恰好适合人类生存的宇宙Subliminal(Leonard Mlodinow)潜意识该书的作者完全了解读者想看什么The Information Diet(Clay A. Johnson)信息食谱福克斯新闻的成功秘密Future Babble (Daniel Gardner)未来乱语关于确认偏误实验真理追求者The Big Questions(Robert C. Solomon,Kathleen M. Higgins)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理性人进行古龙对话就可以达成一致坏比好重要The Why Axis (Uri Gneezy,John List)行为经济学家实验集How We Decide (Jonah Lehrer)我们如何决策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负面感情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The Bed of Procrustes(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鹅语录体育是商品化,甚至是卖淫化了的随机性重来Rework( Jason Fried,David Heinemeier Hansson)重来讲公司创业和管理之道The Drunkard's Walk(Leonard Mlodinow)醉汉的脚步伦敦大爆炸的小数定律一颗阴谋论的心The Unnatural Nature of Science(Lewis Wolpert)反常的自然科学想要摆脱童稚状态搞科学,就必须首先抛弃目的论Why the West Rules(Ian Morris)西方将主宰多久中国之所以没有自然科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认为天道是有目的的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Fearful Symmetry(徐一鸿)可怕的对称笑话编号的段子健康的经济学The Logic of Life(Tim Harford)谁赚走了你的薪水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但这个风险不是无限大的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s(Richard A. Muller)关于核电站后面的物理知识Part Two成功学的解药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低智商的社会(大前研一)日本的励志类畅销书比较强调品格,似乎是武士道精神一脉相承Blink(Malcolm Gladwell)决断2秒间曾经被视为新思想的代表,如今在科学家的著作里却经常被当作反面教材引用Willpower(Roy F. Baumeister,John Tierney)意志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励志,又是励志的科学匹夫怎样逆袭David and Goliath(Malcolm Gladwell)大卫与歌利亚如果你是一介匹夫,你打算怎么跟巨人竞争The Tipping Point(Malcolm Gladwell)引爆点学术界引用最多的畅销书。 作者写的不是小说,但他借鉴了文学手法,把学术研究成果穿插在巧妙的叙事之中。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Outliers(Malcolm Gladwell)异类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K. Anders Ericsson,Neil Charness)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一本九百多页的论文合集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Talent is Overrated(Geoff Colvin)哪来的天才The Talent Code(Daniel Coyle)天才的密码以上两本都是剑桥天才研究的扩展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Norman Doidge)人脑到底是怎样掌握一个技能的The Invisible Gorilla(Christopher Chabris, Daniel Simons)发现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测验得分提高9分Decisive(Chip Heath,Dan Heath)决策直觉只有在环境友好的状态下才好使The Idea Factory(Jon Gertner)贝尔实验室和美国的创新时代专门介绍贝尔实验室是怎么回事的Don't Be Such a Scientist(Randy Olson)不要当这样的科学家电影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教育工具,哪怕是纪录片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Neil Postman)娱乐至死你看完任何一个纪录片后都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是错觉Playing for Keeps(David Halberstam)为万世英名而战真正使得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The Philosophical Baby(Alison Gopnik)哲学宝宝介绍了现代认知科学对人类想象力的研究成果接续上一篇的书单。在这本书中引用到最多的单本书是Think Fast and slow,这本书中的很多理论也被书单中很多书所借鉴和引用。本书中引用最多作者作品的是Malcolm T.Gladwell,不仅包括了其最早的引爆点也包括了最新的大卫和格利亚(这本书在之前也有书评发过)。作者除了在书中引用了很多书籍的内容以外也参考了很多论文和文章,这里不一一列出,只是专门记录了作者推荐的“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索下该文章阅读。本书中最长的一章就是“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涉及到的书籍也很多,当然对于我这个定位于kindle阅读的账号来说,“用强力研读书”一章是更有参考意义的。大家阅读愉快!Part Two成功学的解药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The Black Swan(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鹅 作者在书中说,他已经决心再也不看报纸和杂志,只看书了,因为新闻都是垃圾The Age of Turbulence(Alan Greenspan)动荡的世界 The New Asia Hemisphere(Kishore Mahbubani)新亚洲半球The World Is Flat(Thomas L. Friedman) 世界是平的 书中的很多细节都是秘书提供的,作者只提供思想上网能避免浅薄吗?The Shallows(Nicholas Carr)浅薄 上网者才是真正的奴隶Create Your Own Economy(Tyler Cowen)达蜜经济学 提出廉价必然导致低俗流行笔记本就是力量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请百度搜索此文章此文非常值得一读用强力研读书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Tim Harford)亲爱的卧底经济学 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Undercover Economist(Tim Harford)卧底经济学 此书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 稀缺How to Read a Book(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如何阅读一本书 有很多人总结过读书的技术,总结的最好的大概就是这本。此书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任何特殊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的故事The Starfish and The Spider(Ori Brafman,Rod A. Beckstrom) 日本如何把分权管理的思想创新的使用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Peter F. Drucker)公司的概念 GM成功的秘密The 80/20 Principle(Richard Koch) 80/20法则日本如何引领质量革命潮流Quality Control Handbook(J.M. Juran ,Frank M. Gryna) 朱兰质量手册 传世经典,解决导致质量损失问题最多的20%的错误就能解决80%的质量问题Thinking Strategically(Avinash K. Dixit ,Barry J. Nalebuff) 面对落后者创新领先者怎么办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Adapt(Tim Harford)适应 汽车工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美国大约有两千家汽车企业,其中存活下来的只有1%夺魁者本色Top Dog(Po Bronson,Ashley Merryman)夺魁者:关于输赢的科学 这本书中关于竞争的研究结果会大大出乎你的预料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Getting a Job(Mark Granovetter) 由博士论文扩展成一本如何找到工作的书SuperConnect(Richard Koch,Greg Lockwood)超级人脉 大谈弱联系的用处Part Three霍金的答案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Richard P. Feynman, Ralph Leighton)别闹了,费曼先生 很可能每个学物理的大学生,乃至任何一个想增长点智识的人,都看过了这本书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 ) 只谈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却又往往视而不见的科学现象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Life Before Life(Jim B. Tucker,Ian Stevenson)前世生活研究儿童回忆起自己前世的案例所取得的成果The Demon Haunted Word(Carl Sagan,Ann Druyan)魔鬼出没的世界 这本强烈批评迷信的书中,也承认儿童转世回忆也许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怎样才算主流科学Super Freakonomics(Steven D. Levitt ,Stephen J. Dubner)超级魔鬼经济学 洗手解决产褥热的故事What Technology Wants(Kevin Kelly)科技要什么 早在哥伦布去美洲之前,美洲大陆就已经有人发现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说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呢科研的格调Feynman's Rainbow(Leonard Mlodinow)费曼的彩虹 盖尔曼这种纯理论物理学家看其他学科,就如同站在曼哈顿往西看整个美国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Quirkology(Richard Wiseman)怪诞心理学 关于积极心理暗示效应的实验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延伸

1、用了一天的时间看了这本书,验证了高强度以及高注意力的做一件事情是很累的,确实不太可能。2、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书籍的介绍,主要涉及到心理学和物理学;明显能看出是一个不断实践着做一个读书人的人。3、认知心理学,认知偏差、相关性和因果性的误用、概率性的认知模糊等等,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些实验还挺有意思的。4、关于读书笔记,以前就有看过类似的讨论;关于知识的保存、提取以及知识数的构建,这些无不和大脑神经科学相关;相比于福尔摩斯的记忆宫殿,这里更倾向于反复的练习;当然也强调练习的方法。关于学习区这个还是第一次发现,不知道这个模型是否有效,有待以后验证。5、科学实验的方法。6、以上是本书的我认为的核心内容,以下是读书笔记。7、超越本能,理性行事,不被自已的杏仁核绑架。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不轻易纵容它。8、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没有原因和目的,充满不可控的偶然;大多数事情并不是完全的随机事件,却都有一定的随机因素;偶然和必然如果结合在一起,就没有那么容易理解了。体育是商品化的随机性。9、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关键再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心理学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我们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舒适区,我们暂时无法学会技能的恐慌区,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10、练大脑比练身体更容易获得大成就,因为大脑神经元是能沟改变的,你可以让自已的大脑长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网络形状。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简直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体语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11、本身毫无艺术性可言的练习曲,确是通向艺术自由的必经之路。若想把一个动作、技能、生活习惯或是一中心态,长在大脑中,唯一的方法是不断重复。很多通常呗认为是心理疾病的症状是可以通告练习得到根治到。军事学院的模拟站,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乃至丘吉儿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高效低成本的重复训练。12、直觉,只有在环境友好的状态下才好使,其中有短期的反馈,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你就能培养出专家的直觉,就能眨眼判断。好的教练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能够特别专注的干一件事情才是最酷的。13、达芬奇笔记本;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材能主见掌握。知识是分层的,必须完全理解基础的一层,才能看得动上面的一层。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带走书中所由的亮点,有大量自已的看法和心得,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书或文章的联系。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已思维的那些亮点。

走出思维舒适区

PART1 常识是个什么鬼?一年内,遭受恐怖袭击丧生的人和被鲨鱼攻击遇难的人数,谁更多?现在的空难和十年前相比,是更多还是更少?经常研究彩票的人中奖几率一定会高?如果你是一个经常看新闻的人,那么你也许在媒体上会经常看到恐怖袭击/空难和各种研究彩票中奖规律的文章。但是,我们身边的世界真的充满了空难/恐怖袭击吗?如果彩票中奖有迹可循,那岂不是人人皆可中奖?因为自己之前是学新闻传播的,所以知道媒体人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会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重大/新近发生/新奇/接近(地理和心理)。也许正是这种选择标准,导致我们经常看到附近或者自己的国家时不时就发生离奇或重大的事情。而恰巧媒体又有一个“看门狗”的职责,所以更多选择报忧不报喜(当然这只针对商业化程度高的媒体),致使我们看起来似乎真的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茶余饭后,我们热衷讨论“转基因”,讨论福岛核电站泄漏,讨论伊斯兰国,讨论雾霾,讨论西方大国如何阻止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大道,讨论癌症村,讨论那些媒体告诉我们的信息,然后颇有见地的选择一种倾向,和大爷大妈一起担忧未来可能只有万分一几率发生的事情。也许以上种种从大众媒体获得的信息,皆可成为我们炫耀自己“有常识”的谈资。如果换个更科学的角度看,他们大都只是臆测和假说,有些未被证实,有些经过媒体夸张和放大,很多看似真实的新闻,其实都是“失真”的信息。但是受众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信息?新闻学虽一直标榜报道客观中立,一直意图不受个人偏见的影响,但视觉冲击的图片,耸动的新闻标题,煽情的报道,充满攻击性的犀利评论却在各种媒体屡见不鲜。舆论可以左右大众的思想,媒体可以放大原本听不见的声音。所以有时,我们也许是为了让一个声音能够被听到,而故意夸大了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有些言过其实。我们为了让政府选择核电站更谨慎,时不时的拿出切诺贝利,因而大众对核电站谈而色变,几乎与癌症划上了等号。我们相信每一次的危机背后都是大国之间利益的争夺的阴谋,而忽视其实政治只是影响的一个方面。我们所有接收的信息,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我们觉得应该成为“常识”的东西(这个部分可以拿出去吹牛逼),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印证我们认为的常识是对的证据。其实,我们在信息上也是挑食的人,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意相信的。至于,这个信息到底对不对,是不是这样,也许只有科学家们会关心。PART2 JUST DO IT——走出思维舒适区常识并非都有错,只是我们听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曾经朋友圈盛传一个论断,即只要坚持学习10000小时,你就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from 异类)关于这个论断,真的要做到,也要保证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你5天所有时间都是全心全意扑在这个方面的;其次,学习这事儿不能硬来,要有方法的针对训练自己不熟练的部分;再次,要随时检验成果并有所反馈,然后改进不足;最后,还得在五年内牢记自己的目标,不能“常立志”,这才能做到“专家”。关于第一条,我们谁都不敢说现在能够在一个网页上浏览5分钟而不跳转。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让我们的注意力大大降低,也许我们现在应该在一周的几个小时里,放下手机,通过更长时间的阅读和逻辑的思考,改变碎片化的阅读思维惯性,让思考更深入一点。第二条,在有选择的可能下,我们更愿意做已经学会的事情,因为再学习新的,会让我们觉得“累”。但事实是,如果我们想进步,就必须去学习我们之前不会的东西或者做不好的东西。也许做不好会带给我们挫败感,也许做不好会被骂,也许我们只是单纯的害怕做不好。恰恰是,做不好的东西,反复做,反复做,反复做,慢慢也会变成你的“拿手好菜”。第三条,既然反复做了,就一定要有结果反馈。我们必须在错误和总结中学会成长,学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向前走。同时,我们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角度,告诉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错误,即使再不愿意把“糗事”展示给别人,也要走出心理的“舒适区”,获得更好的承压能力。其实,最后一条真正才是最难做到的,五年,保持自己的想法,一直走下去,要做到真的不容易。之前看《寿司之神》,讶异小野二郎的执着和坚定,数十年如一日的对寿司的钻研和极致的工匠精神,让东京地下的小店获得了米其林三星。PART3 创意并非无迹可寻几年前被一篇如何用程序写宋词的论文吸引,这篇论文通过分析《全宋词》,把句子打碎成词语,并归纳出宋词中的高频词汇,再按宋词格式“创作”而成。点绛唇:人静风清,兰心蕙性盼如许。夜寒疏雨,临水闻娇语。佳人多情,千里独回首。别离后,泪痕衣袖,惜梦回依旧。——一台计算机本书也提到了,美国非常科学的写作训练。 之前看过严歌苓在《一席》里面讲到的美国科学写作训练方法,特地翻了出来,写在下面:“我当时就感觉到他们的训练方式是非常科学的。上课时,我们的同学都是坐成一个圈,十二个同学,老师坐在中间,然后他就说,某某某,你出一个词儿。被点名的同学先出一个名词,然后老师叫第二个人说你接一个动词,接了一个动词以后他就说,用任何一个你想到的最最独特的一个动词来让这个名词动起来。这样一种训练就是首先是他告诉你什么能使文章变得非常有活力的、非常有动作的、非常往前走的,走得比较快的是动词而不是形容词。如果没有东西happen,老师就说Let it happen,就让你脑子里的那个画面再往前走。所以这种训练也形成了我写作会有一种画面的感觉,如果我写不下去我就对自己说:See it,You know。老师老是教我们看着它,直到看见它,看见它的形状,Do you smell anything?你闻到了吗,你嗅到了吗?调动的是你所有的感官,来把这个故事往下进行。写一个东西要有质感。这段文字你写出的一个场景,要有质感,最好还有触感,就是说有六种感觉都有,六种感官都有。这种职业训练对我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因为它还有第一人称写作、第二人称写作、书信式写作、嘲讽小说、各种各样的小说的体裁的训练。”大众文化创作其实是个很精细的东西,小说有草蛇灰线的伏笔,戏剧有高潮和冲突,文案要打动人心使得你愿意掏腰包拿出钱买东西,娱乐可以让你重拾对某些事物的兴趣,甚至新闻现在也比较推崇精确新闻和数据新闻,这一点从普利策现在的获奖报道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和书里讲到的“桥段库”一样,大众文化的创作其实很多时候也可以归结为一些“套路”。港片的争家产,韩剧的车祸癌症治不好,美剧的平凡人变英雄等等,每个国家的影视其实都有自己的惯性和特点,但是在这些特点里又融入了不同的人,也使得我们还是心甘情愿把钱和时间花在了大银幕上。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以后看这些东西,还是要仔细多研究“门道”。PART4 几个有用的小指导1高效“冲浪”的办法——新闻分类:toss(翻翻)/skim(跳读)/read(精读)2强力研读——不好玩(认真读)/用时少(注意力)/不求快(理解)3好的读书笔记——清晰的表现章节的逻辑脉络/带走书中所有亮点/有大量的自己想法和心情/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其他书的联系

随机、赌徒谬误、小数定律,概率论

作者:万维钢来源:选自《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转自:罗辑思维这是一个学物理的理科生,用理性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各种谬论,从科学角度解释这些现象的起因。就像文中所写:我们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哪怕加上家人和朋友的经验,去对事物做出判断。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我认为人人都应该学一些概率知识,它现在是公民必备知识。现在的世界比过去复杂得多,其中有大量不确定性,是否理解概率,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开化程度。一、随机:有些事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这个思想对我们的世界观有颠覆的意义。古人没有这个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果的,甚至可能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曾经认为世界像一个钟表一样精确地运行。但真实世界不是钟表,它充满不可控的偶然。更严格地说,有些事情的发生,跟他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因果关系。不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能让它一定发生,也不能让它一定不发生。一个人考了好大学,人们会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一个人事业成功,人们会说这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可是如果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原因,这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总会有人买彩票中奖,而这一期彩票中奖,跟他是不是好人,他在之前各期买过多少彩票,他是否关注中奖号码的走势,没有任何关系。若一个人总是买彩票,他中奖的概率会比别人大点吧?的确,他一生之中中一次奖的概率比那些只是偶然买一次彩票的人大。但是当他跟上千万个人一起面对一次开奖的时候,他不具备任何优势。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对他在这次开奖中的运气没有任何帮助。一个此前没有买过任何彩票的人,完全有可能,而且有同样大的可能,在某一次开奖中把最高奖金拿走。中奖,既不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不是“上天”对他有所“垂青”;不中,也不等于任何人与他做对。这就是“随机”,你没有任何办法左右结果。理解随机性,我们就知道很多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没有太大可供解读的意义。我们不能从这件事获得什么教训,不值得较真,甚至不值得采取行动。再完美的交通工具也不可能百分百安全,我们会因为极小的事故概率不坐飞机吗?我们只需要确定事故概率比其他旅行方式小就可以了。甚至连这都不需要,只需要确定这个小概率事件我们能够容忍就可以了。二、赌徒谬误假如你在赌场玩老虎机,一上来运气不太好,连输好几把。这时候你是否有种强烈的感觉,你很快该赢了?买股票、期货、彩票都是一样。连续好几把上来就亏损的情况下,是不是觉得下一把挣钱的概率很大?这完全是一种错觉。赌博完全是独立的随机事件,这意味着下一把的结果和以前所有的结果都没有任何联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会影响将来。“大数定律”说,如果进行足够多的抽奖,那么各种不同结果出现的频率就会等于他们的概率。人们常常错误地理解为,随机就意味着均匀。如果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均匀,人们就错误的以为未来的事情会尽量往“抹平”的方向走。如果连输几把,那么下一把就应该会赢。但大数定律的工作机制不是和过去搞平衡,它的真实意思是说如果未来进行非常多次的抽奖,你输非常多次、赢非常多次,以至于他们此前的一点点差异就会变得微不足道。有个笑话说一个人乘坐飞机时总带着一颗炸弹,他认为这样就不会被恐怖分子炸飞机了,因为一架飞机上有两颗炸弹的可能性非常小。战场上士兵有个说法,如果战斗中炸弹在你身边爆炸,你应该迅速跳进那个弹坑,因为两颗炸弹不大可能打到同一个地方。这都是不理解独立随机事件导致的。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理解了随机性和独立随机事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彩票分析师,相信中奖号码存在走势,相信其中的规律,所以近期多次出现的组合可能会继续出现,或者按照这个趋势可以预测下一个号码。但这里根本没有规律,是完全随机的现象,即便存在缺陷,也需要大量的开奖后才能发现,而且缺陷的结果也很简单,无非是某个特定号码出现的可能性略大一些,完全谈不上什么复杂规律。明明没有规律,这些彩票分析师是怎么看出规律来的呢?也许他们不是故意骗人,而很可能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找到了彩票的规律。发现规律是人的本能。春天过后是夏天,乌云压顶常下雨,大自然中很多事情的确是有规律的。我们的本能工作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我们在明明没有规律的地方也能找出规律来。人脑很擅长理解规律,但是很不擅长理解随机性。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忽略所有不符合你这个规律的数据。而且如果数据够多,我们可以找到任何我们想要的规律。有人拿圣经做字符串游戏,声称这是圣经对后世的预言。问题是,这些预言可以完美的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在预测未发生的事情时就不好使了。关键是圣经中有很多很多字符,如果仔细寻找,尤其是借助计算机的话,总能找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把圣经换成毛选也一样,你会发现毛选也早就预言了中国后世发生的所有大事。未来是不可被精确预测的,这个世界也并不像钟表那样运行。四、小数定律现在我们知道,数据足够多的话,人们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重要规律,只要他不在乎这些规律的严格性和自洽性。那么在数据足够少的情况下又会如何?如果数据足够少,有些规律会自己跳出来,你甚至不相信都不行。人们抱着游戏或者认真的态度总结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各种“定律”。比如——“巴西队的礼物”:只要巴西夺冠,下一届的冠军就将是主办大赛的东道主,除非巴西队自己将礼物收回。这一定律在2006年被破解。“1982轴心定律”:世界杯夺冠球队以1982年世界杯为中心呈对称分布,这个定律在2006年被破解。还有一些未被破解的定律,比如——凡是获得联合会杯或美洲杯,就别想在下一届世界杯夺冠。中国队的“王治郅定律”:只要王治郅参加季后赛,八一队必然得总冠军,以及“0:2”落后无人翻盘定律。如果仔细研究这些定律,会发现不易破解的定律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王治郅和八一队都很强,0:2落后的确很难翻盘,而获得世界杯冠军是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同时获得联合会杯、美洲杯和世界杯。但不容易不等于不会发生,他们终究会被破解。那些看似没有道理的神奇定律(正因为没道理,所以显得神奇),则大多数已经被破解。之所以神奇,是因为纯属巧合。世界杯总共才进行了80多年,20多届。只要数据足够少,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没有破解的规律。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非常整齐,感觉好像真有规律一样。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要想均匀分布,必须要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一旦不均匀,人们就认为其中必有缘故(阴谋论),而事实却是这可能只是偶然事件。iPod最早推出“随机播放”功能的时候,用户发现有些歌曲会被重复播放,他们据此认为播放根本不随机。苹果公司只好放弃真正的随机算法,用乔布斯本人的话说,就是改进以后的算法使播放“更不随机以至于让人感觉更随机”。如果统计数据很少,就很容易出现特别不均匀的情况。这个现象被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戏称为“小数定律”。卡尼曼说,如果我们不理解小数定律,就不能真正理解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我们从统计数字中推测真相的理论基础。大数定律说如果统计样本足够大,那么事物出现的频率就能无限接近他的理论概率——也就是他的“本性”。而小数定律说如果样本不够大,那么他就表现为各种极端情况,而这些情况可以跟他的本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只有二十人的乡村中学某年突然有两人考上清华,跟一个有两千人的中学每年都有两百人考上清华,完全没有可比性。如果统计样本不够大,就什么也说明不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哪怕加上家人和朋友的经验,去对事物做出判断。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有的人听说两三个负面新闻就敢写文章把社会批得一文不值,这样的人非常无知。

《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2015-01-25 18:01:33 这是我从一堆书中一眼相中的一本书,抢了就飞奔离开。某人心痛地大叫:“你干嘛抢我最喜欢的书?你怎么那么会挑书?”哈哈,书非借不能读也,别那么小心眼。书若不好,立马归还。书若好,加倍送还。真正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我在三十岁以前,对所谓的硬科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思维方式简单粗暴,是典型的文人思维。“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我则连低端都不够。恰巧在三十岁时,我调入到上海国泰君安总部工作,在这个高手云集的大平台中,我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改造优化自己。天资愚钝,我像乌龟一样缓慢前行。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都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渐渐的,我不再自固封闭,我开始喜欢上学习享受思维的乐趣。《万万想不到》这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反常识思维”。赵南元教授总结说是谈人性。其实就是通过认知科学的实验研究,得出我们自身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往往造成我们的错误认识。了解我们自身思考过程中陷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很多常犯的错误,学会用理性审查直觉。我自己在读这部分内容时,联想到了许多我喜欢的书,比如《穷查理宝典》中的“人类误判心理学”、“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专业人士需要更多的跨学科技能”等等精彩篇章;再比如02年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2,锚定效应、因果关系等的生动讲解。“反常识思维”中有篇文章《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还解决了我现实中的一个困扰,我一直想去做日本做一次PET-CT的检查,但是国内的医生朋友都说你好好的,又没有什么症状,干嘛去自找辐射?通过阅读,我终于知道,原来核辐射致癌的数学是在20%的基础概率(所谓基础概率,是指美国权威机构发布的一个人患癌症的几率,哪怕生活方式再健康,食物再有机,环境再清洁,远离各种辐射,一个人也有近20%的可能性死于癌症)的基础上,增加人死于癌症的概率。具体说,每受到25雷姆的辐射,得癌症的概率增加一个百分点。而100雷姆以下的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唯一的可能就是长期看来得癌症的概率增加了4个百分点。所以,无论雷姆还是西弗,都不是科学衡量辐射剂量的好单位,只有癌症增加概率才是正确的描述单位。那么做一次PET-CT的辐射量是多少呢?答案是10毫西弗,也就是1雷姆。呵呵,难怪我查阅了日本的体检,PET-CT早已是最常规项目。而在中国,确实还存在太多的认识误区。看来,多读书多增加知识确实能提升认知能力。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成功学的解药”。从篇幅看,是本书的重头。在我看来,这一部分文章的编排逻辑其实可以调整地更加顺畅。虽然作者万维钢在书中告诉了读者,科学界的共识是,先天因素远远大于后天因素:首先,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即先天是主要的,后天是次要的。但是作者仍然写下了《匹夫怎样逆袭》,《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高效“冲浪”的办法》、《用强力研读书》等等好文章。本来,我这周并没有写读书笔记的计划。但是,当我读到作者说:“记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时,我就决定,这次必须得写。我一直喜欢读书,年纪越大,越喜欢。作者在本书中写出的读书观点我都极其认同:“读书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真正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套体系就如同长在他们心中的一棵不断生枝长叶的树,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他们都知道该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的什么位置上去。有知识体系的科学家,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方向重要,什么不重要。这些告白,实在是高手的告白呀。正如本周投资大鳄84岁的索罗斯宣布退休时所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试想,如果没有一套过硬的体系,如果不懂得方向的重要,怎么可能认清,又怎么可能提前退出呢?回顾我平时观察到的人,绝大多数是不知不觉的,我有时看某些名流的投资报告或者看某些投资组合,都有想要吐血的感觉,但是又无从说起,只好任其随意从不加以评论。对于没有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和没有思维密集度的东西,我已丧失兴趣,不想浪费宝贵时间。第三部分是“霍金的答案”。这一部分的文章,涉及的具体科学知识不多,但是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大有补益。我比较喜欢《摆脱童稚状态》和《科研的格调》这两篇。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科学家强调事实。科学放弃了从一套最基本的哲学出发推导所有结论的尝试,改为在每一个领域内就事论事地搜集事实。只有运气好的时候,科学家才能在大量事实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以至于可以向形成科学理论的目标前进一步。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的真正关键在于发现机制。科学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一篇论文都是我们从个人感觉到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到推广使用的机制。这个过程每一步都不是完美的,但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摆脱童稚状态。这个总结的实在太给力了!而且,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作者本意就是以文章标题纪念王小波的。我开始还以为只是巧合。原来喜欢王小波的人如此多。哈哈,我这个读者和作者也算是同道中人呢。不仅如此,读到《科研的格调》时,我发现我和作者居然还都是《生活大爆炸》的粉丝。我平日几乎从不看电视,但是,周末在家陪两个小姑娘时,她们一个看《生活大爆炸》,一个看《最强大脑》,我都必须陪看,然后就此产生话题,和她们闲聊。我也喜欢《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他实在非常极品但又非常可爱。正如作者在本文中总结的,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科学家都是主观的。最好的科学家甚至可能是极度主观的。有爱恨,才是真正的科学家。敢说不,才是真正的科学家。我的模仿如下:投资本身是客观理性的,但是投资家都是主观感性的。最好的投资家甚至可能是极度主观感性的。有爱恨,才是真正的投资家。敢说不,才是真正的投资家!我最崇敬的投资家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都是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呵呵,看来,我得趁我在变成两条腿的书之前,至少保持视力的基本健康。

读书笔记

《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一.反常识思维1.反常识思维——你的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的。要批判地看问题。人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几千年以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留下的直觉和本能。比计算机强大得多。谷歌在2012年才让计算机学会如何识别猫的脸。系统2—迟缓的判断能力远不如计算机,工作时需要复杂的计算。前者是文人思维,后者是理科生思维。伦敦奥运会给一万名运动员发了15万个避孕套,竟在开幕后5天被用完。于是三个文人在腾讯视频上发表围绕性与运动与精英的一番见解。反常识思维是计算每天每人用3个,不科学。最后找到的理由是很多被运动员作为纪念品拿走了。还有有机蔬果的争论。有机的东西确实是比无机的农药少。但是这样就能说明它比无机食品更保护环境吗?有机食品的致命问题是它产量实在太低了。生产同等质量的有机食品需要消耗的水资源和泥土是无机食品的好几倍。成天为有机食品辩护的环保主义者是真正的爱护环境吗?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所以灾难报道常以声泪俱下的场景赚取大家的同情。自五四运动起 我们的德先生赛先生喊了一个世纪,然而仅限于科普知识并不是科学的本质,应当教会的是大家用科学的思维去探寻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知半解。2.别想说服我——想要证明你正确,必须拿出科学的逻辑缜密的证明。人有两套逻辑,法官逻辑——先有证据再出结论——不符合我们的观点的东西我们要求对方拿出严密的证明。律师逻辑——先出结论再找证据——符合我们思维定式的事件我们会对证据很宽松。人们的争论很多都毫无意义,只是代表着人们不愿意被说服的观点而已。就好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所以电视台的新闻出现很多带有主观情绪的报道,不是他写不出客观的文字,只是因为人们爱看罢了。确认偏误:一旦你确认这个是对的,所搜寻的信息就会朝这个方向靠拢。(全球变暖主义:看你们家门口的池塘不是不结冰了吗?)逆火效应:一旦你认定这个这个东西是对的,你就会给否定它的东西挑刺,从而更坚定你的观点。——政府造化工项目、核电站等听起来似乎很危险的东西往往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抗议。(全球没变暖主义:仅仅靠家门口的池塘就想说服我?可笑!)固执己见者难以被说服,所以去争取中间派可能是个比较好的做法。3.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tvtropes.org一个专门统计和分类归纳电影经典桥段的网站。比如抓人这个场景一共有57个桥段:逃跑的人逃到一个地方,那里正好经过了一大波人,而他刚好穿着和人群一样的衣服等等。只要你组合一下你就能写出吸引人的剧本。拍出卖座的电影。编剧也可以给桥段编号。那样讨论剧情的时候就会说:这里加一段A89,25分钟后用B21……原创剧情的匮乏必将给观众带来疲乏。所以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如果没有发明出触屏,电影里出现的都是按钮。在相对论之前,也没有谁拍过穿越剧。4.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1)核爆核电站反应堆的链式反应一旦失控,就会自动停止。燃料会继续变热,所以日本要灌冷水。核电事故的有害性在于辐射。最坏情况工作人员在几周内死亡。但这是事故的情况下,任何工厂都会有事故。核电站没什么特别。人们望而生畏的是他们不熟悉的事故。(2)癌症每受到25雷姆的辐射,癌症的概率增加1个点。rem是对人体有效的辐射计量单位。1rem=10毫西弗=10000微西弗。2011年新华网报道:在地震后10天,离福岛最近三个县中茨城县所受辐射最高。每小时0.169微西弗。如果在这个剂量下要让一个人的癌症增加一个点,他需要在茨城住25*10000/0.169/24/365=168年。这个数字不是核辐射初期的,所以会小的多。那么看看历史上的三个事件: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1945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美国三里岛(THREE MILE ISLAND)事故(1979年)一个辐射量超标但空气清洁的城市是否比一个辐射量达标但空气污染更易患癌症?公众害怕的不是辐射,而是对国家标准的践踏。这正如公众恐惧的不是癌症,而是因为奇怪的原因导致的癌症。假设我们每10年发生一次切尔诺贝利的大事故。那就是说每10年有4000人死于因核电站导致的癌症。我们有权为了能源每年让400人牺牲吗?答案是我们早已选择了更残酷的方式。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以万计,但是我们仍然该开车还是开车。从来没人禁止汽车!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矿工死于矿难。(2011年我国矿难人数首次低于2000,为1977人)火力发电的污染,PM2.5的影响,开采煤矿的不人道等等这些对健康的危害,对生命的迫害,被我们忽视。相比之下,核电真的不怎么坏。二、成功学的解药1.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科学的励志书说:成功者有强大的意志力。亚裔靠的就是意志力,中国孩子从2岁起自控力就比美国小孩要好了。尽管亚裔只占美国人口的4%,但亚裔学生占到斯坦福等顶级名校的比例高达25%。可惜意志力是有限的。你用在了A上那你就会在B上缺乏自控,而且做选择也会消耗意志力。这就是为什么推销员会一开始和你说很多繁复的选项,你晕了以后再听到他推荐什么就只会点头了虽然可以用补充糖分来增加一点意志力。但想要意志力越来越强大,还是要磨练它。如何做?跳出舒适区,做自己不习惯的事情。(所以平时有机会我就会开车,硬着头皮倒车。也跟着姑姑去了乡下的菜市场,看当场放血杀鹅的过程。这些是第一步,意在培养尝试新东西的心态。自己也有在学素描和理财。这些都是不安于现状作出的改变。)2.匹夫怎样逆袭意指在客观条件上不占优势的一方如何取胜。①利用规则:篮球比赛找到其中的规则漏洞。一方进球后另一方必须在5秒内从底线把球发出。在己方半场拿球后必须在10秒内把球运过中线。靠压迫别人犯规制胜。②把自己的缺点变为优点—黑人民权运动者的照片。③搏一把 美国帆船比赛 落后者改变风帆 领先者没有及时跟着改变 最后被弱者超越。毛泽东的游击战战胜国民党正规军。美国靠游击队打赢了独立战争,之后geoge washington想组建一支英国正规军,就没赢过。法国打越南,越南用游击队一直打赢法国。直到1951年越南用正规军,立即遭遇惨败。3.练习1w小时变成天才⑴只在学习区练习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熟练掌握一项东西后要马上进入更有挑战性的部分。即由易到难。练习的精髓就是持续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中国足球一直练习下底传中,这种不断重复的套路把人练废了,应该模拟比赛时各种不同的站位,队友站旁边时怎么传,对方站旁边时怎么传给队友。马克扎克伯格 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2010学习中文,2011年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年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年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乔布斯在接受了肝移植手术之后要在家中静养。但是他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每天走得更远一些。有一天一位朋友来访,他们一起去附近的公园,途中乔布斯身体突然不适,朋友劝他回家。他笑笑,“停了一会儿后,他继续走向公园。”世界上有些人一天不进步就难受。我开始做月计划—9月计划完成过半,还要加快。每天的三件事和感恩日记有时会停滞,还需要坚持。每天给自己设立目标然后完成它也是赋予日子意义的一种方法。至少对我而言很适用。⑵分成小块,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分为:①掌握套路长期记忆有高度的结构性。下一盘棋,高手看到的是块(chunks),门外汉看到的就只是一个个单独的棋子。所以高手可以下盲棋。因为套路都熟记于心。医生要经常看X光片,否则诊断能力还没毕业生的强。这也是我们很多人英语的最高水平是在高三的原因。画画就是需要知道暗面的部分是一个整体,线条要一起打。成语、公式定理、定式都是脑中的快捷方式,背它们是捷径,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②高度针对性和重复训练训练人脑会改变脑内的神经网络结构。理论一:神经元不断被触发,会连在一起。理论二:神经元(元器件)伸展出去的神经纤维—轴突(导线)外面包裹着一层髓鞘(包在电线外的胶皮)防止电脉冲泄露,会使得电信号更强,传输得更快,更准确,练习会让髓鞘越来越厚。电信号越来越快、强。髓鞘把小道变成了高速公路。所以我们要把技能长在身上。③分块练习练曲子不能连起来练,要分成一个个小块,每块都要慢练,反复练,感知内部结构,知道自己的错误。其实还是要练基本功。作家也是可以培养的。美式写作就会强调基本功:听到的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感觉。画画你先练线。线画的不好结构就打不好,结构打好了你再研究明暗。锻炼敏锐的观察。再磨练细腻。④针对性每次训练要有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功夫在诗外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很多人去游山玩水陶冶情操但是就是不动笔。那你就算修养再高又有什么用?这句话是陆游说的,正确与否就看你理解的角度是什么的了。在一开始的学习阶段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功夫就在诗内,不停的写就对了。到一定高度可能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就需要停一停做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情,说不定就悟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就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问题。磨练技能,一定要有输出才行。输出就是针对和重复。画画你听老师讲一遍理论你以为懂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不会,所以要勤练。⑶及时反馈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错在哪,你一个劲儿瞎练完全无益于进步。一定要有老师告诉你你哪里错了,然后你立马纠正才能进步。就好像我画素描,左看右看觉得很满意了,老师一眼就看出了大问题。这样你才能朝正确的方向去努力。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老师的作用:学徒制而非填鸭教育。学生自己调研相关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项目,企业实习,学以致用,写论文(理论—实践—总结)做得最好的:贝尔实验室。可以像各种大牛提问,自己动手做丰富多样的实验。⑷注意力高度集中你根本不必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高密度学习2个小时就足够。练手指可以练习一天,练习脑子2个小时已经觉得受够了。所谓刻意练习就需要单独练习,精神高度集中。图书馆里听耳机学习到半夜的学生,关掉音乐集中学习2个小时可能考出的成绩一样。人都是集体动物,一帮人一起练习有一种滥竽充数的侥幸和轻松。可是想要进步,一定要单独练习。(结伴写作业也要当心别互相打扰)所谓的练习1w小时也是指刻意练习—至少是单独练习的时间。真相:娱乐和学习永远矛盾。《舌尖上的中国》很好看,可是看完你记住了什么?导演知道人在看纪录片的疲劳周期只有8分钟,所以他确保所有的故事在8分钟内讲完。如果你想学知识,拿本书(跳出舒适区),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看,反复看(重复),做笔记(记住套路),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学习很辛苦,那么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孤注一掷的人——体育音乐表演这些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事情。所以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越是去冒这个风险,因为高风险高回报。4、兴趣与基因决定一个人成绩好坏的三个因素: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学习方法。外在动力包括家长的奖励,但不能长久地提高成绩,只是起到把学生本来的粗心改进一下的作用。但真正影响一个人进步的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也就是“我要学”。先天基因的影响远远大于后天环境。一个人绘画的天赋、体育、幽默感都是天生的。即使不同家庭环境能够使同卵双胞胎表现不同,但他们会在长大后越来越像,越发地趋于天性的释放。基因的喜好就是我们愿意刻意练习的东西。一个理论认为:上天给了人不同的基因,那我们就应该去寻找基因喜欢的环境。寻找自己兴趣适合的环境,把基因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5.最高级的想象力都是不自由的同《创新者的基因》。西游记、魔兽世界想象力丰富但是同时要和创造的背景逻辑自洽,人物的能力也要互相制衡。6.思维密集度和牛人的反击:如果我花1年的时间写了本书,你花一天看完了,那么这本书的思维密集度就很大。看起来你也战胜了思维密集度,但是这里思维密集度还要乘以内容的传播面。我花1年的时间写的书,假如有365个读者,每个读者平均花的时间超过1天,那么就是我赢了思维密集度。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棋子。牛人把每一步(每一分钟)都花在最高效率的地方。你能做到不看电视不看娱乐新闻吗,牛人可以。(10分钟为一个生命计算度,不要浪费)6.强力研读笔记完全抛开老师的重点和课本的顺序,按照自己的框架整理——从厚读到薄。再补充题目,心得灵感和应用。——从薄读到厚。钱钟书在oxford图书馆养成的笔记习惯: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远保存。中英文大概各178册。那是一种怎样量级的博闻强记。如何强力研读一本书:目的:理解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方法:1、新书读两遍。一遍通读,第二遍每章记笔记,越过例子,专注于脉络。2、脉络的写法:①清晰地表现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亮点③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此书和其他书的联系3、读书人的武功:会嫌电子书翻页速度太慢了。听书,复述精华部分和自己的心得。录音整理成笔记。比尔盖茨、巴菲特、芒格都是两脚书橱。“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7.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试,你永远不会赢,试一试,说不定没人和你抢你就算弱也能赢。8.夺魁者本色决定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睾酮水平。表现为无名指长度比食指长。决定一个人的抗压能力——comt基因人兴奋时会产生多巴胺,前额产生一种酶去清楚多巴胺。快酶就清除得快,慢酶就清除得慢。comt基因就是这种酶的编码。快酶就会让人保持镇定,变成战士(warrior),慢酶则会让人惊慌失措,变成颤士(worrior)。战士在平时也会表现得比较平淡,不容易兴奋。可能不如颤士表现得好。而颤士平时发挥得好,碰到大考试就不行。9.打游戏的三个境界好玩,陷入正反馈系统不能自拔,获得更大的乐趣或痛苦,用搞科研的精神对待,研究招式,计算公式,写技术性论文。三、霍金的答案1.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不数数妻子的牙齿?科学可以让我们用已知探询未知。比如我现在拿绳子把地球围绕起来,如果我把绳子拉高一米,那么绳子要加长几米?用周长=2兀R 的公式,答案就是加长6.28米。但也有情况是科学尚未解的问题:像为什么有的蛋壳好泊有的不好玻,为什么小鸟会一边走一边点头等等。这个世界的问题如果都在维基百科上就能找到答案就太无趣了。好在我们的世界还有待破解。破解世界两种方法:用已知推未知,用原理推导。——动脑不动手。还有就是动手——在地上把自己弄得一身脏。作者说亚里士多德不知出于什么计算得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的结论,他结过两次婚,怎么不数数自己妻子的牙齿。事实上正是基于观察亚里士多德才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作者在驳斥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有没有数一数自己老婆的牙齿呢?如果没有,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自己也是个高高在上的纯脑派。如果数了,那么他就会知道亚里士多德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对,那这个例子也没必要了。而且作者最后也没承认亚里士多德是对的。只是说感谢网友指正。不对,那么就更要说了。所以作者最后无异于打脸。2.怎样用统计试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ABtest简单否定和肯定都不符合科学精神。科学的态度是检验。3.别被数据误导要证明网瘾者容易犯罪,必须有A.网瘾者的犯罪率B.非网瘾者的犯罪率C.犯罪者的网瘾率D.没有犯罪的人的网瘾率“中国80%的少年犯罪都与网瘾有关(C)。中国20%的网瘾少年都有犯罪行为(A)看完上面的数字就会想说:so what?错误1:缺乏对比,你永远不知道这个数字的含义。比如中国有80%的少年都有网瘾,然后其中20%的人会犯罪。那么我可以把网瘾替换成缺空气。但是缺空气和犯罪有关吗?错误2: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80%的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也有可能是和家庭、学校有关。网瘾并非独一无二的原因。得到因果性不是科学家的目标,必须要发现后面的机制。比如你说吸烟会导致肺癌。到底是因为吸烟会让肺变黑,变黑的肺容易得肺癌,还是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癌症。有很多论文都是写了一些微弱联系的东西,可能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但科学就是这么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一篇论文都是从我们的个人感受到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到机制,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稚童状态。思维书单:思考,快与慢决断两秒间异类天才密码引爆点大卫与歌莉娅谁赚走了你的薪水黑天鹅重来娱乐至死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哲学宝宝别闹了,费曼先生

你未必同意此书的所有观点,但依然会为此书的推演方法喝彩

作为一本书,开头几行是关键,好比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初见钟颜值,此书的魅力真是刚看个开头就深深勾引我迫不及待翻下去。这本很像《数学之美》的开头,其开篇就用文字和数学的完美对接彻底吸引了我,不过后面有点不懂,这本翻到现在每篇都很深入浅出,文科生丝毫没有理解难度,每篇独立,一篇翻完时间刚刚好,不必有排毒养颜久坐担心有隐疾的顾虑。其实它更适合随身带上飞机,在起飞下降的半个小时你不能打开电子设备给自己的自拍磨皮修图的空隙。每个章节都令人脑洞大开,关于认同感知和损失厌恶,概率等等,通俗的讲关于星座血型性格,慈善,迷信科学,有机食品,伦敦奥运5天用完15万只t,网络骂战等等,抽丝剥茧,不鸡汤不阴谋论不以惊悚标题搏眼球,握手《货币战争》是胡扯,有些观点未必认同,但这种认知方法很推荐。

思维方面,国内难得一见的好书

出于对国内书籍质量的不信任,加上书名有点不太严肃,差点错过了这本好书。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其实文中倡导的思考是每一个理性的、崇尚科学的人都该具备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一共有三部分,分别是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和霍金的答案,除了第三部分有点难懂,其余内容都很吸引人。兼顾了趣味性和严谨性,书中提到了很多之前就比较关注的内容,比如统计学的思维误区、一万小时理论、成功学理论、读书方法等等。其中很多观点都值得深入思考。如果非要说些缺点,很多观点都是二手的,如果有时间精力,其实可以去读原书,比如作者常提的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比如书中一部分实验都可以在《决策判断》《影响力》(记不太清楚有没有这本书中的例子了)中找到;还有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讲解的一万小时理论,可以去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异类》;其中的阅读方法,可以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根据这本书再去延伸出一个书单,这样的阅读效果更好,当然那样可能会有点枯燥。所以对我而言这本书是为了巩固我之前就有的知识,对于没有阅读过类似书籍的人,这本书会让你有新的思维方式。喜欢这本书的人,我想也会喜欢李末鹏的《暗时间》,这本书更偏向于方法论。而《万万没想到》则是偏向于思维方式。二者均值得一读。

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在作者开门第一篇“反常识思维”中,就提到了《思考,快与慢》中出现的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2的产物”。对于这个提法,在石勇的书里也有提及,心理构架和大脑构架之间的差别,为了在这个险恶的社会生存,需要大脑转起来。相比这下,这本书在第二部分“成功学的解药”里面,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试图做一些统一,毕竟,需要大脑时时刻刻的转起来,也不是很现实,那么如何强化心理构架,也就是系统1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第三部分给人的感觉是为了整合成一本书出版而把一些科技方面的发现和观察拿了进来,相比前面的两个部分,分量轻了很多。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推荐一下来读读的!

书摘&思考

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tradeoff蒙洛迪诺《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科学家机制律师机制没有人爱看客观中立的东西《花刺子模信使问题》王小波确认偏误:一旦有偏见,再难更改;《未来乱语》回音室效应:只和“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只听一种声音,观念将会越来越极端;避免立场说服式文章,看第一手数据;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的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2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if two people have same priors,, and their posteriors for an event A common knowledge, them these posteriors are equal;允许被别人改变思想;损失厌恶——negativity bais ——负面偏见;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 higher than 正面感情;进化心理学本能归本能,有些人可以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他们不轻易纵容这种情绪。他们看到好的冒险机会敢上,遭遇损失却不放在心上。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能保持淡定。朝三暮四的心理学手段对他们没用。这样的聪明人,这样的聪明人不会被子的杏仁核绑架。概率最基础的思想,有些事情就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就是一件事,发生了,完了,别纠结。误差 不是所有的结果都百分百精确 that‘s why科学实验要反复进行赌徒谬误 赌博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下一把的结果和上一把完全没有联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会影响未来。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 未来是不可以被精确预测的, 世界不像钟表一样运行。如果统计数字很少,就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 小数定律 ——丹尼尔 卡尼曼(表现为各种极端状况 这种状况可能和本性一点关系都没有)大数定律 如果统计样本足够大,那么事物出现的频率就能无限接近它的理论概率;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看大规模数据,不要看个例;更新中... 实在是不想提笔抄~

不冷静的世界,冷静的小我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仔细想了下,符合哪些标准会让我定义为好书:1、跟作者有共鸣,读书的过程很兴奋很烧脑,像两个人在对话,比如喜欢的Malcolm Gladwell的各种书以及当时在美国学消费者行为学时候课外读的好多其他书目,怀念那段回不去的时光以及感激得到的很多影响颇深的思维方式的教导~或者是那种有禅定的安宁的好故事;2、书里面有些我之前不了解的新的内容;3、激发思考的,甚至想去当面辩一辩的;4、让我顺着reference 又想列书单看其他的书或者资料的。Kindle虽然能加note,但是打字速度好慢;就还是象纸质版可以在留白处写点儿小感受;看到个钱钟书的例子,说做笔记是读书时间的一倍,但就我现在这个贪量的心态…可咋办…最近还看了设计师推荐的10款笔记本,能找到的貌似只有MUJI的,moleskine纸太不吸水,不知道该换什么笔…

“差评”了啦

这哥们儿真是一博学以及思辨能力很好的哥们儿。然而,一开始我是奔着那句“化埋头抒情为理性思考,用数据说话”的目的来读这本书的。然而读完后,我还是会悲伤,还是会埋头抒情以及矫情,所以“差评”!好吧,整件事情不是它的错,而是我目的不纯,所以,怪我咯!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五颗星赞!全书一直引导读者用理性的思维去看问题。很巧的是,和我读的上一本书的作者一样,指名道姓地对《货币战争》这本讲述阴谋论的作者进行了批判。阴谋论很可能仅仅就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总是希望能给这个复杂混乱的世界找到简单的解释。几乎所有阴谋论的共同的思维模式都是不承认巧合的存在,偏执地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目的。想要对任何事情的真伪做出判断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评估每件事情的可能性。 科学的标志,是对世界运行给一套纯机械的机制。风怎么吹,石头怎么落下来,并非是有个什么目的,背后有个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决定了它就会这么做。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纯属自然。比如艾滋病毒在黑人中传播最多,你可以去分析它的传播机制,但是这种传播并不一定有什么目的。 more is in vain when less will serve.解释自然界的一切,应该追求使用最少的原理。比如牛顿力学很简单,但足以解释各种现象!

跳出“理所当然”

基本上整本书可以浓缩成以下几点:1. 警惕“本能”,警惕“先入为主”,理性思考,跳出思维局限2. 成功可以是通过“科学指导”获取的:掌握基本规则,不断练习强化;跳出“舒适区”,挑战新的领域,保持饥渴和大脑的活跃;通过交流获得反馈,打破“思维局限”;不畏艰难,刻意练习3. 科学不仅能解释现在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预测未来首先,通读下来,书写的不错,不少都能给人很好的启发。有些概念可能读者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较为粗浅的概括,而书中则给出了更好的介绍。不过本书的一些问题也比较明显。首先是由于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作者的博客,只不过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因此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有拼凑质感;第二,部分章节并不是十分契合其主题,因此导致阅读时章节之间的断层感比较明显;第三,部分例子其实有失恰当,以奥运村避孕套为例,告罄不意味着就是5天内全用完了,所以次数计算并不合理。这本书和刘未鹏的《暗时间》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其实更多地从心理、认知科学等角度来强调科学地认识我们自己以及现实世界,而本书中心理学方面涉及并不多,即原理层面讲解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方法论的内容。总体来讲还是值的推荐的。现下其实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丰富,而科学素养正是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遇到一个问题,不是想当然的给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应当不断去寻找那些被忽略的,被认为是“显然应该是这样的”节点,思考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样。

万万没想到

本书的中心思想告诉我们,想问题的时候不要盲目听从于感性,要更多诉诸于理性。我想我没办法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读书笔记,其实对于框架性的东西我也不是太在乎,还是更在意能够使自己有所启发的东西。“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具体的一个案例,往往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博得广泛的同情。如果这个案例发生在你周围,效果会更明显。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要牺牲一些东西,这就是所谓取舍。比方说我现在在写读书笔记,不仅自己累的不行,还牺牲了打游戏或是睡觉的乐趣,但我得到了思维的乐趣,能够切实的感到自己处于一种进步的状态下。对于一个产业或是app来说,不必去取悦所有的人,只需要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就可以,有客户有流量就能有钱。我们总是容易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事情。对于我们赞成的,我们会放松对论点的要求,只去找迎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对于我们不赞成的,我们会去吹毛求疵,想方设法找漏洞。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真的很难改变。人们穿的衣冠楚楚想必在自娱的同时,也为了第一印象。当还没能力又没资源的时候,只能去适应规则在框架内行事,想方设法为己所用。其实阴谋论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骗人的,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无论褒贬,追求的更多是一种曝光度和关注度。人人讨厌损失。在面对收益时,追求确定性收益。面对损失时,偏好不确定性而愿意赌一把。“概率论智慧:1 有些事情就是无缘无故发生的。2 对于单次试验,误差总是存在,事情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可能。3独立随机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增加细节可能会增加合理性,但一定会降低可能性。所以不要去对所有事情去建立所谓的因果关系,更不应该用阴谋论去进行最无畏的揣测。“刻意练习”的方法,只在“学习区”学习;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留在舒适区内,这是生活。留在学习区内,这是进步。不要让自己活的太过舒适,沉溺在过去的进度中会使人太容易满足,丧失动力。找份能不断给自己成就感,需要不断的学习的工作。财务工作会把人变呆变傻,就是因为东西每年就那么回事,第一年学的新东西每年都能用,人太容易蜷缩在舒适区内。如果没有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情容易不知所措。相反,多经历事情的人,脑子里自然可以建立起一套应对类似事件的思考模式。在我目前阅历尚浅的时候,要多想想当你面对同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日后可能还有些想法,再补充吧。

如何科学的围观人世

--------反------常-----识------思------维-----------【反常识思维】“具体思维”做各种选择的首要标准是道德。文人思维,伦理纲常,贴道德标签,自居扬善惩恶义不容辞,成为民意的代表。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成为“常识”,然后这些判断来自本能、原始的思维,在现代社会是“反常识”的。我们不得不做出各种取舍(tradeoff),而烦恼来自不愿意或不知道取舍。文人思维代表的是未经tradeoff的原始民意。用理工科思维取代文人思维,而不是谁的声音大就听谁的。(eg. 有机农业:纯天然方法种植-保护环境-取消人口控制-每个人温饱。funny:)【别想说服我】判断的两种机制:科学家机制(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律师机制(结论--找支持的证据)。每个人都爱看能够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不爱看且直接忽略不符合已有观念的证据。对立阵营双方觉得对方是弱智:我反对这个结论,所以对这个结论的支持性文章会用更高标准去考量,并得出否定结论;而你支持这个观点就会认为这个文章很好。于是我就觉得你是弱智。因为没有人爱看中立的东西,所以媒体不中立。成功的新闻理念:1 媒体渠道这么多,不可能取悦所有观众,只要迎合特定群体就可以。2 要提供强烈主观观点的新闻。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观众想要娱乐和确认,需要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你以为媒体为了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其实她只是为了赚钱。观点生产者是“肯定贩卖者”:各种观点鲜明的文章和报道,骂的犀利,捧的动人,看得过瘾,但并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没有可以修正现有思想的新信息。只是迎合和肯定已有的观念而已,因为它们的生产者知道不需要取悦所有人,只要取悦“粉丝基本盘”。政治辩论即娱乐。品牌忠诚度和政治意识形态没什么区别。苹果新品发布会和美国大选前两党集会,两者都伴随狂热的粉丝关注和激动专家的评论。也许是为了表明身份,也许是为了归属感,肯定不是个人理性推理的结果。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是用来追求真理的,而是用来说服别人的,天生的“律师思维”,大脑就是争论设备。也许因为进化奖励那些有说服力的人,而不是发现真理的人。要主动刻意的去吸收有可能修正已有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现有的肯定。consume deliberately. 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as of political election)人们的关注集群不是按照政治立场划分而是按照视野大小来划分。网上民意的系统偏差(更加极端)。改变已有成见如此困难,也许真正值得做的只有争取中间派。【真理追求者】agreeing to disagree:如果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结果必然是达成一致。如果不欢而散,必然其中有一方是虚伪的。成年人很少主动承认错误,但科学家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因为他们追求真理。(噗)【坏比好重要】人怕的不是损失,而是损失带来了的负面感情。negativity bias: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正面感情损失厌恶: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失去的害怕程度>获得的喜悦程度。决策者:超越负面偏见,控制情绪,敢于冒险,笑对损失,主动夸人/事,对坏消息保持淡定。【最简单概率论】随机:有些事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不是有目的、有原因发生的。大多数事情不完全是随机事件,但有一定的随机因素,偶然和必然结合在一起,就容易用错误的必然去解释偶然。没有可供解读的意义。偶然错误不值得深究,成绩也不值得深究。没有规律,不可预测。误差:多次测量接近真实值。忽略误差范围内的波动。赌徒谬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无法预测。因为每一次的结果都没有任何联系,每个结果都不会影响未来的结果。大数定律:如果样本足够大,事物出现的频率就能无限接近理论概率(本性)。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均匀只有在样本总数非常大时候才有效。各种不同结果出现的频率等于概率,但不表示均匀发生。未来趋势不会往“抹平”方向走。在没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只要数据足够大就可以发现规律,只要硬想要找规律就能找到规律,只要你愿意忽略所有不符合这个规律的数据(严格性、自洽性)。可能发现规律是人的本能。小数定律:数据少看上去“很不随机”,让人误以为有规律。不容易破解的定律一般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保证意外不发生。看似没道理的神奇定律则容易被破解,因为神奇纯属巧合。样本很小的情况下表现出各种极端情况,很可能和“本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一颗阴谋论的心】阴谋论的共同思维模式: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合理性与可能性:增加了描述的合理性,但降低了可能性(概率上更低)。增加细节可以增加和理性,但一定会减少可能性。目的与科学:儿童成长阶段的世界观有两个基本点:animism-万物有灵,一切都是活的。artificialism-人为主义,一切都是人为基于某种目的被造出来了。中国没有自然科学,是因为中国传统人为天道有目的,上天有道德观。认为凡事皆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根本区别之一。【健康经济学】越有钱的人,健康越值钱,就越可能用健康还钱。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人在健康出问题以后应该愿赌服输——重来也还是这样选。【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核爆:纯度不够、维持链式反应不容易辐射:辐射会导致癌症,但不辐射也可能癌症。活得越长癌症可能性和致死率越高。25rem辐射提高癌症概率1%,1rem=10mSv=10000μSv,所以要提高1%患癌几率需要接受25万μSv辐射=在茨城生活168年。哲学:“有权为了取得能源而牺牲多出的%患癌致死人口么?”别的事情难道不致死人口?交通、火电,但人类都选择了发展,也就是选择了“杀”。和火电相比,核电就像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但是“最不坏”的。----------------成------------功-----------学-------解-------------药----------------【科学励志和励志科学】喜欢暗示读者是贪婪又懒惰的傻瓜。中国讲人脉,日本讲品格,美国讲积极思维、重视自尊自信。排除智力因素,不管成功定义为个人成就、家庭幸福、人际关系,最大的决定因素是“自控”。(以下部分观点已遭到反驳,认为是研究者的“律师思维”导致研究偏向)意志力是生理机能,每次使用都像肌肉一样消耗能量,用多了会疲惫。喝含糖饮料会增加意志力。可以想锻炼肌肉一样,锻炼意志力容量。以先易后难的选择顺序,能更好诱导受众。意志薄弱的法官作出风险最低的判断。自我监视,比如在房间里放镜子,能让自控力增加不少。【匹夫逆袭】失读症:阅读速度慢,识记单词慢。被迫慢速阅读,于是深入思考,反而记忆力很好,能用最小阅读量把事情搞明白,善于抓住本质和要点,还能跟别人解释清楚。1知道自己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有利条件。而对手的有利条件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不利条件。2不能用对手的玩法,有时要采取非常规手段。Disagreeableness特立独行:有创造性的人物,做一些社会上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追求取胜,而不是追求喜欢。维护规则是现有leading group的规则。改变规则是underdog的崛起特权。【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没天赋可能再怎么练也差不多。训练关键不在训练时长,而是方法。刻意练习Deliberat Practice:1、只在学习区练习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精髓是持续的做自己做不好的事。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留在舒适区的诱惑。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停止“自动化”并思考。不断制定目标测试自己的意志力。2、掌握套路——把训练内容拆成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块重复联系-基本功:磨刀不误砍柴工。本身毫无艺术的练习是通向艺术自由的必经之路。-以量取胜:大量重复练习,有高度针对性。-重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针对性:想打好球就自己上场打,而不是看录像。3、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反馈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差异很大——用考试来检验是否理解。peer-review:反馈者不见得水平比你高,但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你。-立即反馈:有快速反馈的领域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专家,再加上长期训练就能培养出专家的直觉,做出“眨眼判断”。-老师的作用: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应付了事不会变好,还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对错误敏感,对错误感到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学徒制:121获得及时反馈,动手实践用上知识。4、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刻意联系不好玩预测成绩中有效的自变量就是学习环境。在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娱乐和学习不相容,只要在娱乐,就不是在学习,可以用娱乐号召去学习,但娱乐本身不是学习。5、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输在起跑线上,就意味着以后永远追赶不上孤注一掷:成为举行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强烈的目的性。传统中国文人不喜欢谈论,把运动当做兴趣、责任感、集体荣誉、修身养性、交友、赏心悦目的比赛,而不是“想赢”。每个成功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万个失败的。奖励机制:奖励学习的过程,比奖励结果可能更好。可以帮助养成习惯。兴趣与基因: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追求。长期来看,内在动力、学习方法带来的进步幅度>外部动力(竞争、家长满意)。外部刺激有短期作用。一点兴趣都没有是无法长期玩命苦练的。早期教育应该培养兴趣。先天因素远远大与后天因素。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反之则是环境影响大。【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想象基于知识。自由的想象,背后都有借鉴的来源。初级的想象力:what if的游戏。搞基的想象力:自洽的世界self-consistent“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人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一旦跳出就能有重大突破。这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解释。困难不在于产生怪异想法而是产生疯狂而正确的想法。【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思维密集度=创造时间/阅读时间【上网能避免浅薄么】网络阅读为什么使阅读效果变差:是否点击要做选择。读书时和决定时动用不同脑区。上网可以促进决策和结局问题的能力,有利老年人头脑年轻,但牺牲了深度理解。多媒体阅读影响理解力、记忆力,无关信息导致短期记忆过载,难以把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大量的信息不能自动带来深度理解。期待和尝试的乐趣:信息获得容易,就会倾向短小轻快的内容。期待-常识-发现,能带来快乐。人更喜欢工作的开始和结束,而不是工作过程。网络带来的立即满足的小刺激。技术能改变思维,地图加强了抽象思维能力,互联网用各种小信息去干扰人的思考。多任务阅读是训练大脑为废物分散注意力。一个盯着屏幕看的用户不会带来任何广告收入,必须不停的搜索和点击。【高效冲浪方法】随便翻翻toss-略读skim-精读read。在不同的框架下,相互比较,得出优劣。宽框架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笔记本就是力量】记笔记,把知识长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体系。知识网络,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矩阵matrix。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不同点和共同点。【用强力 研读书】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学习高水平思维方法。对一个大惊小怪的新闻,读过相关的书就会指出:1没啥有比这更xx的事;2那个专家意见是xx流派,其实已经过时了,更好的是xx理论;3我估计此事件将朝x方向发展。阅读的三个档次:为了娱乐,为了信息,为了理解。只有为了理解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强力研读:不好玩,(强度大所以每天)用时少,不追求快。新手读两遍,读完马上再读一遍。第二遍做笔记,专注于思想脉络。第一遍陷进去,第二遍跳出来。好的笔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书中的亮点;自己的看法;发现联系。【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彼得德鲁克:GM成功的关键是分权。GM部门经理有很大决定权,决策独立性,否决权,富有,不会为了决策时涨工资去取悦高层。高层扮演催化剂和协调的角色。松散的联邦而不是中央集权制度。GM:我们是最好的公司,我们的经验被证明是正确的,为啥还要改革?有思想不叫创新,敢于应用这个思想才是创新。改变游戏规则、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创新具有历史意义,一旦成功会有很多后来者学习,不是创新图存,而是引领风气之先。这种创新的特点,不是“头脑开放”的优秀品质,而是风险。质量把控80/20法则:质量损失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所有环节的。绝大多数质量损失都是由于少数几个最常见错误造成。把带来损失的问题排序,造成最多的损失的错误排在前面,最终会发现只要改正20%的错误,就能解决80%的问题。不是落后者学习先进者,而是领先者学习落后者。特大公司并不以特别能创新而闻名,最大的能力是把别人证明是好东西的技术迅速普及和产业化。【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人生的风险悖论:谨慎一世,生活差不到哪去;勇担风险尝试,可能特别失败,也可能特别成功。过度自信: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的事情,往往能侥幸成功。即,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有没有枣先打一杆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争,就白白赢了一回,就算有人争,也可能不如我。有自知之明的还在苦逼计算得失概率,过度自信者已捷足先登。【夺魁者本色】竞争激素:睾酮,更加敢于冒险、乐于比赛、无私、关心队友、抗议对手犯规、理性。赛前跟对手聊天会让睾酮不升高。基础睾酮水平:无名指长度/食指长度。战士/颤士:基因决定。有限博弈/无限博弈:finite game适合战士/男性 ; infinite game适合女性/颤士【打游戏的境界】好玩:体验:现实感,超现实感。做梦。随机(掉下的宝物,赌博本性)。玩家:快乐的,玩游戏,轻松,不深入。追求成就感:即使正反馈-游戏上瘾动力学。从管理角度建立即时回报系统,但容易连续高强度,比较适合简单体力劳动。体育和科学的境界:可以训练、研究,追求技艺水平、艺术。【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有用”的人脉都不在当前的社交圈里。弱联系的真正意义在把不同的社交圈连接起来,从圈外提供有用的信息。经济地位越高:社交网络多样性越明显(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但电话时间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弱关系理论:关系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传递”,最熟悉的交流最多、最接近,没有新意。最有效、激发新想法的交流来自不太熟悉的对象。大部分知识来自弱联系从弱联系那里获得想法,乃至合伙创业,可以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最佳的风投合作伙伴:从不是一个大学、一个公司、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霍---------金---------的---------答---------案-------科学家的工作,不是实用科学知识,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判断一个物理理论的好坏,不在于是否符合直觉、是否够漂亮,而在于能否做出预言。e.g. 如果神创万物,为何万物年龄不同且超过创始时代?因为神可以创造各种年龄的万物。无法从逻辑上质疑正确性。靠这个理论或的内心平安。可见获得内心平安是容易的事情,如果相信上帝无所不能、安排了一切,就能解释任何现象、我们这个宇宙太幸运了,差一点都不行。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y:纯粹的被动调查。收集事实,统计,发现相关性。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所能使用的最科学办法。回顾性问卷调查(retrospective)--找到病人并询问、比较他们生活方式。前瞻性(prospective)--干净的初始数据,长期跟踪【摆脱童稚状态】绝学与证据: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 未必正确;不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 未必错误。文人思维是按经典获得理论上的指导;科学家的方法是用事实验证,甚至都不用知识、不用逻辑推理。科学强调事实,放弃了从基本哲学出发推导所有结论的常识,改为在每一领域内就地、就事论事搜集事实,不迷信任何理论,集邮是的收集事实。用证据反驳一个理论非常简单,用证据建立一个理论则非常困难。相关性思维:大量科学新闻本市上都是相关性研究,是科研的初级阶段,已经超越人类的思维本能。很多“描述统计”的错误在于,没有建立对照组。调查只是对真实世界的管中窥豹。科学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每篇论文,是从个人感觉-客观事实-因果关系-能推广使用的机制。每一步都只是一小步,都不完美,但只有如此累积,人类才能摆脱童稚状态。【主流科学】对的理论一出来,别人不会马上承认。是一个说服的充满争论的过程。高效严谨,经得起任何时间地点的重复。不需要使用者道德高尚、人格完美、掌握心法。【喝一口 vs 喝一瓶】心理学实验是喝一口,而现实生活是喝一瓶。学术论文的结论,推广为真实世界的真理,是危险的。科学结论不是绝对真理,科学研究并不全是为了生产日常决策的答案。不应该“仰望”科学,而是“俯视”科学,像下棋,像玩玩具。【真空农场球形鸡】科研针对的是科学家选择的模型,而不是“真实世界”本身。所有物理定律乃至科学理论都是主观模型。物理学革命就是用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把世界简化为模型,有时候不得不过分简化。没搞清楚原理、机制,做的简化和真实世界太遥远,这个模型还有意义么?观测事实,调参数,凑答案(parameterization),模型很大程度基于经验。科学的“业务方式”,是不直接追求最后的、真实的现实,而是不停用不同模型去模拟现实。科学史有效/有限的真理,哲学才研究绝对真理/天道。不求天道,但求有效。全球金融危机:小模型无法预测大规模事件,科学家各自为政、难以对一个世界规模的研究对象发挥“集体想象力”collective imagination。用小模型解决小问题、发现证实小机制。都知道自己模型的局限性,所以一般不随便预测。多个模型取平均值的方法也是发挥集体想象力(投票选举真理)。

常常想起之前学物理的时候,所有的物理模型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理你妹啊…毛用!!!

书的反常识思维到成功学的解药——笔记本就是力量这一部分写得还可以,值得一看,不是全部的东西都赞同。书提到最多的就是统计,统计的东西都是随机的,但是别忘了,统计本身就是随机的。PS:这种书也是看完就可以扔的那种。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

跑去甘肃青海玩了一圈。风景之美毋庸置疑,真正吸引我的则是莫高窟,属于有“厚度”的风景。只要你愿意,莫高窟背后还有很多文字值得你去阅读,眼睛吃饱了,脑袋也可以吃个六分饱。大家有机会要去看看。旅行一路,边听边看了百家讲坛系列的东西。听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历史上的和珅、秦始皇,新读水浒等等。百家讲坛确实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特别是在精神疲倦又不想睡觉的时候。因为百家讲坛的实质就是替咱们读古书。将古书里的东西按照讲者的观点系统编排。通俗轻松又言之有物,确实是行路居家必备啊。等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读后感。今天要介绍的书是万维钢(同人于野)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个作者是有博客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直接到他博客去看最新的文章。这部书是他的文章集子。我按照目录顺序挑选着给各位读下来。第一篇 “反常识”思维这一篇文章开篇讲到,发生灾害的时候,记者刻意报道哭泣和死者的画面,受到过于煽情的批评。但是,煽情更能抓住眼球,打动人心,获得更多的捐款。文章提到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看一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而这封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列举了一些详实的统计数字,比如马拉维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三分之二的人口也就是四百万人被迫远离家园等等;第二个版本提到了一个叫诺奇亚的七岁女孩,家里很穷,时常挨饿,而你的捐款可以改善她的生活。聪明的读者们也许能猜到,哪一封募捐信会得到更多的捐款吧。第二封募捐信更具体,更鲜活,更“煽情”,相比第一封冷冰冰的数据触动了更多的受试者,得到了更多的捐款。作者将这种“煽情”归为文人思维的体现。作者由此要推出的,是理工科思维,学会“tradeoff”,也就是学会权衡利弊,做出取舍。文人思维习惯于夸大自己的情感,而理工科思维应该学会权衡。以下引用文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以下这四件事是许多人想要的:(1)用纯天然方法种植的有机农业;(2)保护环境;(3)取消人口控制;(4)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穿暖。可是这四件事不可能同时做到,你必须放弃一个。有机农产品上的农药残余的确更少,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有机农业的低产量,其生产一单位食物所消耗的水和地都比化肥农业高很多,综合起来的结果是有机农业更破坏环境。产量低是个致命缺点。事实上,在没有化肥的时代,人类养活不了很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再怎么大声疾呼有机农业也没用。”通过以上内容,我想读者们应该大概能理解作者所说的“理工科思维”是什么了,说到底,就是“好事儿不能都占尽了”。总要有选择,而这种选择,应该基于理性的分析,包括对科学收集数据和解读数据,包括用实验来观测效果,包括民主的讨论等等,而不是仅凭“好恶”判定一件事的“善恶”,然后就作出决定。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建议可以找书或者找博客看一看。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只要你关注过竞选,你就会知道演讲者“诉诸情感”会更容易拉拢水平不一的选民。因为很多民众,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是情感,而不是理性分析。费孝通《乡土中国》提到,中国社区就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相处,靠道德和礼治。生活在熟人社会,我们的首要技能,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现在熟人社会已经逐渐瓦解(你会听到抱怨钢筋水泥冷漠无情的声音,熟人社会给人感觉人情味儿更浓),但这种思维,在民众对公众事情判断上,还有所反映。“道德先行”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直接被性侵害的女性“自己穿得骚”,这个“骚”,其实就是一种道德判断。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变成“有能之人”,最关键的品质则是:自控。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摆脱情感对自己理性判断的影响是很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诉诸情感的指责和骗局会此起彼伏。比如民粹,比如把没有实效的保健品卖给空巢老人。同时,你也会发现,时代发展对这种思维有一种纠正。比如,我们在微博上,既可以看到从情感出发,站在道德高地指责当事人的评论,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如“只要不违反法律,不伤害他人,这是私域的自由”这样的观点。反过来,以前情感上能够自然接受的事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法律和科学的角度进行质疑。比如,某大报官博发了一条新闻,内容是四岁的女孩照顾双脚不能行走的残疾父亲的感人故事(这让我联想多年以前知音的文章《义薄云天,女孩撑起四个哥哥的大学梦》),但是网友却不再轻易吃下这一份“感动中国”,而是质疑母亲哪里去了?看到母亲是智障人士,加上报道的细节,网友们发现,这个“父亲”非法囚禁智力残障的女人,生下了文中的女儿,却没有能力给她良好的教育和幸福的童年。感动背后是赤裸的欲望和恶,人们已经不再轻易被“煽情”。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善女人柳妈”的放生行为已经遭到“引入外来侵略物种”,“放生野兽会伤害民众”等质疑,“放生”这一行为已经不是天然跟“善”联系起来了。为什么善不再必然为善?因为有了“真”的干预。如果这件事是“善”的,但不是“真”的,那么民众也不买账了。这里的“真”,是符合法律,符合科学,(不可避免地)符合普世价值的。但是作者要提倡的思想,却不是止于避免情感的喧扰、从法律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更进一步地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那些并不是“是非分明”的问题?如果我们面对的事情只是类似于“把陆龟放生到海里”这样的问题,我们从科学角度做出是非判断是比较容易的。但世界发展纷繁复杂,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更多是“权衡”之后的“有舍有得 ”。讨论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双方都只抓住问题的某一个点拼命攻击, 自然都认为自己有理,肯定是有理的,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呀。“理工科思维”可以让我们通过讨论和科学实验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但是这种思维并不是“想要”就可以“拥有”,这种思维对民众提出了比文人思维更高的要求。 我们对一些问题必须有基本的认识,最好还能看懂数据分析表,或者知道应该从哪里去寻求相对权威的解读,幸而现在有已经很多团队致力于科普。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可以讨论和“权衡取舍”的环境。是的,也就是民主的环境。民主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的本质就是各方势力的博弈,权衡各方需求,取舍出一个当下看来,“相对好”的路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强调警惕“多数人的暴政”,那是因为民主强调各方力量均衡,如果有一个极大的力量让你提建议,这不是民主;有一个微弱的力量想要享受民主,也不可能。所以少数人的声音才需要“特殊照顾”。诸位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掌握更多“理工科思维”所需要的“常识”,至少可以让自己家里的长辈免受谣言侵害呀。同时,要提醒自己,情绪是个需要约束和掌控的东西,不然放纵其吞噬我们。最后,要学习权衡利弊和民主讨论的正确方法,至少,不要一上网就跟别人骂架,骂完感受到情绪上的痛快,见识和思考能力却毫无长进。文章本来就此结束。但我还是想从情感上跟各位说几句,随着越来越多人用“理工科思维”去思考,你会感受到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是的,没有人情味儿,因为强调“各回各家”,但请你相信爱永远不会消逝,只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你也会感受到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你要相信,道德的力量不会消亡,只是在当下,道德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位、塑造,会有一些混乱。而正如上文所说,理解一些问题,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如果我们现有的知识没办法让我们透彻理解一些事情,那么选择不去伤害他人,始终怀有善意,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式了。与诸位共勉,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

物理学家的读书笔记和科学原理的科普

本书是物理学家@GK同人于野 的读书笔记和科学原理的科普。读书笔记部分侧重概括了几本比较严肃的书对于成功、励志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原理部分重点说常人容易误解的部分,比如统计学的思想,比如对待医学论文的态度。五星推荐成功励志类读书笔记中,有几个重要的观点(都是引用其他书中引用的研究成果而非作者拍脑袋):决定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性格特征是自控能力;刻意的针对不熟悉的领域的训练是决定是否成为高手的关键;是否愿意去做刻意的非常枯燥的训练,跟基因有比较大的关系。推荐还在上学的朋友,有小孩在上学的朋友,看看这本书。

一步赶不上就意味着步步赶不上

####常见思维误区这个平时看心理学书都基本提到过####如何逆袭 改变规则 disagreeableness ####Willpower - 可训练的肌肉 - 美女- 口头禅 ####1W 小时 老虎伍兹一旦被打扰,立即中断动作,这在高手看来无疑是惊骇的 刻意的训练无疑是枯燥的,我之前认为的可以**玩中学**其实是在比较肤浅的阶段,即:娱乐还好下面又说道:**兴趣** 可以抵消这种枯燥 并且基因有着: >Experience Producing Drive theory目前《自私的基因》看了小半本,原来还有个理论 书中有段话,解释了我一直来的困惑,因为我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和很小就开始的人有很大的差距,即我已输在了起跑线上:>到 18 岁,第二组比第一组少练了 2000 多个小时——现在他们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音乐如此,体育(编程)也是如此,一步赶不上就意味着步步赶不上。####科学- 有限制的想象- 解释 + 预测####思维密集度 = 准备时间/阅读时间####读书- toss skim read - narrow | broad framing - 笔记 其实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后,就打算把书看两遍,但是一直没有实施,幻想着自己都能记那种感觉(很多时候看书不是记住知识)了这本书决定开始实施,果然第二遍又发现不少遗漏点####[夺魁者本色](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829)- 竞争- 睾酮 - 无名指长 - Warriors - Worriers- 压力 - COMT(快|慢酶)- finite - infinite game - The evolution of overconfidence这个之前在博客上看到过 很明显我是 Worriors,比较适合无限回合制游戏,不适合打爆发 平时应该尽量压着打,关键时刻减压 ####其他 体力 - 及时反馈脑力 - 自由空闲别和熟人合伙?(Youtube 为雅虎重聚,是个反例,不过红杉确实是弱联系)转世处于科学无法解释的状态集体想象力

这是一本精华和糟粕并存的书

先说精华1、作者是一个科学素养非常深厚的人。书中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都采取非常客观的标准去评论,用数据说话,总是刨根问底地挖掘问题的本质,这一点很难得,很多人做不到。2、书中的一些思考方法很有启发性,能够引导读者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大多数人看问题都是带有色眼镜的,喜欢接受自己喜欢的观点,反对自己不喜欢的观点,这是正常的,思考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闭自我模式。3、大部分内容论述严谨。书中引用了不少其它的文章和书籍,很有刘未鹏的风格,通过这些引用可以间接看出来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推导问题的过程,同时还能学到一些知识,一举多得。再说糟粕1、本书一大特色就是用各种统计数字和逻辑学说话,但这也恰恰成为了它的一个缺点,数学可以解释很多事情,但并不能代表事情的全部,用这种纯理工思维去思考世界太单纯了,作者把一切情感、社会学、心理学、金融学都用数学去解释,简直像个孩子。2、想要证伪一个命题必须先要彻底的了解它,有时候甚至需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大师才有资格发表评论。所谓没了解问题之前,是没有发言权的。作者对于一些领域一知半解,只考虑了简单的几个方面,言语没有说服力。比如书中关于围棋的部分,计算机下不过职业棋手并不是因为职业棋手的知识或经验比计算机多,也不是因为职业棋手背过多少定式,这个问题至今都在研究,我只从生理学一个方面简单说一下,人脑的神经元都是“万亿“级别的并行处理结构,对于处理”棋形“,"势"这种抽象的东西非常擅长,不是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或者简单的知识堆积就能掌握的。再说关于灵魂、转世等问题,作者试图通过”既然无法证明这个问题,所以它是不存在的“和一堆统计数字来证伪这个问题,显然太幼稚了,何况很多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它们的存在呢?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理工科和文科,各自思维会有什么不同?你如果问我,作为本科工科、硕士文科,我能说上大把的段子:比如,研二时,本班男生宿舍从校园西边搬到了东边,某天我拎着水壶去打水,远远看到几个文科男生或站或坐,排成一排在抽烟,我走近一问,他们说搬走了就看不到这边的夕阳了。当时,我震惊到差点把水瓶摔了。想到,如果是理工科男生,在搬宿舍时,大概只会想到以后距离打水、上课、约妹纸,是近了还是远了吧……虽然我学理科的时间远超过文科,但是认识我的人,都对我的理工科思维抱有怀疑,这也没办法,谁让我感情充沛,想象力超乎常人呢,都被文科光芒装满了~- - 好吧,其实我暗下决心要好好锻炼自己的理科思维。所以,读《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本书,也不算是偶然,虽然我确实是随便抓来看的=_=作者万维钢(同人于野),原谅我,虽然他貌似很知名,但是我真的第一次知道,直觉上应该会是个闷骚的人,会扣死理但不死板,下次他再写东西,我还愿意看。这本书分为三章: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霍金的答案。第一章反常识思维,举了很多例子,用理工科的思维重新打量一些“常识”,额,是时候该仔细想想你不假思索就认同的事情了,“别想轻易说服我”。在他理解中,理工科思维起源于: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根本方法是“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所以用理工科思维看世界,先别急着被表象所说服,得先学会做计算!第二章成功学的解药,有较多触动我的地方,果然我热爱成功更甚过热爱生活……比如其中对于学习和读书的观点,我觉得很受用:“一万小时练习”并没有用,必须要“刻意练习”1、只在学习去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认真看的书要做笔记,强力研读的读书笔记包括:1、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3、有大量的自己看法和心得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如你所见,我现在连前两点都做不好,这也是我开始认真写读书笔记的初衷。第三章霍金的答案,野心比较大,企图让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凭借理论推导来破解世界。最喜欢的一章是“摆脱童稚状态”,科学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从个人感觉到客观事实(集邮),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思维转变),从因果关系到能推广使用的机制(可验证的)。消化成我的话就是:只有事实,大量的事实去验证你的想法才可靠,而得到验证不是最终目标,找到是什么原因致使的,最终能预测(甚至改变)未来,才是理工科思维给世界的敬意。大到世界,小到事情,皆是如此。可能由于维钢同学写惯了专栏,所以衔接和顺畅度上欠佳,但不影响观点的说服力,比如我在看书时会时时想到“别想轻易说服我”!(・ω・)ノ

《万万没想到》:有些问题,很重要

“如果是两个理想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不可思议的结论吧?但如果仔细想想,回顾你曾经所有跟人吵架的经历——是否都是以不理性结束,而最后争吵的焦点,都不是刚开始的问题本身呢?这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讨论所谓“真理追求者”的陷阱。这可不是那个前段时间有点火的网络剧和电影,而是一本集合科技、心理学、社会学的有趣读物。本书的作者是万维刚,笔名同人于野,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看过他在各类期刊杂志上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无疑是他观点的集大成。书的方面,30多篇短文,每一篇讲到一个“万万没想到”的道理,作者学识渊博,能从国外一些名家论点中提炼出精华,并且“外为中用”。我也曾经借用他的观点,在《魏则西事件后,搜索引擎何去何从?》一文中提到,大众都有一种“确认偏误”的心理——如果你已经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甚至不顾事实。所以在那个事件中,大部分人只是对莆田系和百度喊打喊杀,却没有去深究其中的问题和改善机制。这一现象体现在很多方面,拿我自己来说,喜欢的球队获胜了,就会在花更多的时间搜索相关的新闻,去强化这种感觉——球队实力很强,赢球很应该。但如果球队输了,或者不看,或者去满世界找裁判、伤病、球场等外界问题,或者在论坛上找志同道合之士发泄一番。良性的、有认同感的信息会促进人们更多的关注,而负面的信息却更能加深印象。书中提到另一个例子,可能做HR的朋友都知道:2010年的一期《经济学人》报道了一个实验,多伦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跑到中国的一个电子产品工厂,找了两批中国工人做实验。告诉第一批工人,如果能够完成本周的工作,就能获得80元的奖金;而另一批工人则被告知,本周有80元奖金,但如果完不成工作,将失去这笔钱。结果呢?第二批工人的表现远远高于第一批工人,原因就是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类似的实验还很多,例如:你是直接拿20块钱走,还是掷一枚硬币,一半的概率获得50元?记得以前读书,班级里一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似乎他们除了学习,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有些教育理论会说,这是因为好学生容易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不过我一直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做得不好而影响了好学生的形象,所以在各方面都会竭力表现——通常刻苦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而大部分好学生又都很刻苦,这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可是一旦踏入了社会后就不同了,社会生活的评价体系更加多样化,也更少了一些客观性。大家身处不同的岗位,成绩没得比;比人际关系?附庸在周围的人未必真心实意;财富也远比不上公司里那个托关系进来的小富二代。这种认同感、存在感像是“学霸”们的精神支柱,失去了这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原来我也不是那么优秀”的潜意识,而变得无所谓,没有了“损失厌恶”的激励,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好吧,作为一个学渣,这么说有点酸葡萄心理。切换一下,我是研究传统企业转型的,我发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也是生活在“损失厌恶”的情绪中。很多人早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支撑着这些企业不断突破的,不是更多的金钱和荣誉,而是失去某些东西的恐惧感。越说越远,再下去就是另一个主题了,就此打住……深度思考,是读书的价值。推荐这本可以让人深度思考,又不失有趣的《万万没有想到》,有书陪伴,祝大家周末愉快。原文链接:《万万没想到》:有些问题,很重要!徐而道来微信公众号:无知而动,有道而为,互联网时代的“无知经济论”者,为您带来最

读后感

连续看了两遍还想看的书。用科学家思维,剖析纠正了33多个大多数人碰到或者听到,但容易误解的topic。例如“一万小时成天才”的规律总结:1.只在“学习区”练习。2.要把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性练习。3.在整个联系过程中,随时能够获得针对性反馈。(师徒制)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就打破了之前简单的理解为啥都在这个行业干了10年,一万个小时了,还不是高手?对应到最近和**交流的能力提升精髓,buddy&sponsor制度,神似。其他主题都也都非常精彩。推荐一看。

读书笔记

chapter 9underdogs胜利的关键:1. 转换利弊条件,使自己的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2.用非常规手段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劣势也可以促进人的进步,一味促进优势也可能过犹不及。特立独行disagreeableness:做别人不敢做之事,而不是去适应社会,追求取胜而不是别人喜欢。

很好的批判性思维习题集

这种开拓思维甚至影响价值观的书,首先读到的是批判性思维那套书,但是不得不说,道理讲的明白,但剩下的靠悟性了…除了悟性之外呢?其实还可以通过更多例子来丰富对方法的掌握,还可以通过更灵巧的述说来加深对道理的理解,说到底,除了靠悟性就是靠练习,而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习题:有料,而且有趣。这又让人想起“罗辑思维”的广告词,人家就是商人,广告语就这么切中痛点,不得不服。

成功学的解药

一、夺魁者本色1、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或冒险,取决于睾酮的分泌水平。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与食指的长度比上。2、决定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状态取决于COMT基因。人在兴奋时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促进神经元传递脉冲。多巴胺多,就容易兴奋。多巴胺少,就不那么兴奋。压力大时,多巴胺太多容易导致过度紧张,影响发挥。COMT基因可以编码COMT酶,但有快酶和慢酶两种。快酶迅速清除大脑皮层中的多巴胺,使人冷静。慢酶则相对缓慢,导致多巴胺过多,使人惊慌。3、竞争有两种,一种是有限博弈,适用于战士。一种是无限博弈,适用于颤士。二、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1、中国大学生首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4%。美国创业公司中,五年后没有倒闭的是48.8%,十年之后是29%。2、人都有损失厌恶。3、成功的必要条件,过度自信,运气!

带着怀疑的态度思考

书在电子阅读器上看完的,刚开始看了几章就被吸引了,很有意思。特别是作者的思维方式很值得学习,带着怀疑的态度看问题,找出证据,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解释。这是我特别赞同的地方,有时候为什么更喜欢看国外作者写的科普类书就是基于书中的观点都有着严密的证据论述,但是表述都特别简单,不故作深奥,很符合科普的态度。本书还是值得推荐的,虽然觉得第三部分的观点有些零散,没有前两个部分的连续性好,但思维的闪光点还是很能让读者会心一笑的!

只是记录

新知快消集锦。作者把平日积攒的阅读,思考和学习经验写成文章分为三大类:反常识思维, 成功学解药,霍金的答案。每一篇有一个主题,配以很多论文,书籍和报道支撑。personal taking: 第一章,关于各类“反常识” 或者“常识” 的章节,知道了就好, 有一些有用,助于理解世界理解他人, 比如有一段说人生而就是律师思路,喜欢和人辩论。我是在一次争的不可开交之后看到的,立刻就理解对方了。还有说意志力的有限,在一些事情上很专注坚持,在另一些事情上就会放松任性,还特地说道有些特别有意志力的人在吃上一点都不自律,完全就是某人,也就理解了。但是大部分说法可能看过就忘,因为没和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关联上。并且也都是阶段性的研究观点,看看就好。 第二章,关于如何学习, 尤其是如何读书,记笔记的几章很有启发。若按照toss, skim,read分类,这本书可以skim, 有部分段落read. 第三章,不少段落和STS相关,所以我自然带入了批判角色。类似于作者讨论理论物理是否高于其他一切学科话题的话:不同意,但可以理解。

两篇好文

其中两篇文章特别好 第一篇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练习的方法,技巧,以及练习的时间的分配,写的都挺不错的。对想把一个技能深入学习练习的人特别有帮助。读完以后去时间应该有不错的效果。第二篇 “用强研力读书”关于读书的方法,对于喜欢读书,或者有兴趣读书的人,作为指导性的方法还是不错的。

好奇之心 需要糖分

科学的好奇之心——读《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知道这本书是别人推荐,读了这本书后,我时不时去翻一番作者的博客,也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几个朋友。能把它推荐为不同的人,因为本书属于杂文随笔,文章多数短小有趣,可读性强,比较容易读下去;而推荐的原因是本书读了之后多少可以让人有些改变,多些反思,增加了一些对于世界的好奇之心。书是博客文章精选,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一些平时被我们误解的常识。比如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具体的人,新闻中选择煽情更容易让人捐款捐物;大部分都听信一些阴谋论;人很多时候都是先有结论再求证据,忽略不适合这个结论的论点论据。第二部分讲述了努力的方式方法,包括一些适合现在的网络阅读方法。第一篇文章就讲了一个成功的核心要素——自控。认为自控需要意志力,但意志力像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要消耗能量,是一种有限资源,用在了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做选择决策、冒险、集中精神都会消耗意志力,但可以通过糖分等补充意志力。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用到很多的意志力,回家以后很难再用,双职工家庭很容易为了小事吵架等。本部分后面讲到如何练习,如何高效阅读,如何高效上网等。我通过了解的核心要点有:1.学习提高是辛苦的,一般有所收获的东西都花了作者更长的时间完成,吸收这些知识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思考,好玩的学习是不存在的。2.做笔记很重要。3.有效的练习是需要反馈的。4.选择要在宽框架下进行,也就是不是对每一篇文章做选择,而是集中这些文章后抉择那些文章值得精读。第三部分主要讲研究未知世界的方法。作者讲到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连小鸟为什么一边走路一边点头的原因我们也不知道,科学就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但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奇之心,而有限的生命也让每个人有更高效的利用自身的动力,这本书介绍的是一些技术和方法,只是科学方法的冰山一角。但我非常欣赏的是其中讲到科学松鼠会研究科学、讨论科学的方法,我相信研究本身并不有趣,工作就是反复的试验,繁杂的数据整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多次的论文投稿,但科学松鼠会形成了“热闹的”争论,彼此之间相互反馈,形成了轻松活泼的研究氛围。书中讲到的读书学习方法和我们自己所处的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否能有一个“热闹的”氛围让我们也得到想要的反馈,让我们觉得自己的读书、努力、辛勤工作是值得的?如果有这个反馈,就是提高我们意志力的糖分,就是我们继续学习、努力的动力。

关于“科学”

本质和 读书分享差不多的书。作者分享了很多研究的结论和科学思维辩证,来实现作者对科学思维的传播意愿第一章,讲的是大众思维的谬误,不过这类书我看多了,本质上还是异曲同工的,不要太相信感觉就是了。 第二章,讲认知,作者转载的一些研究结论,很有启发也有颠覆性,比如:如何成为专家。比如不是靠时间积累,每天有效时间其实就2个小时,真正的是时间质量。娱乐和重复练习不一样第三章,讲科学,最大感受,心得就是,发现科学很严谨,但正因为严谨,导致滞后性很后。实践家就在于很多错,但是总能碰到对的。他们也说不上为什么是对的。科学家就是宁愿不做,也要保证是对,也要保证做之前就知道为什么是对的思路。

当理性战胜感性,会是怎样的?

如果说理科生和文科生在思维上有什么区别?你会怎么回答?请看上图:理科生更理性,文科生更感性,在学习中会是怎样的呢?再来张图来感受一下,有没有中枪?(请忽略韩语,因为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有要黑文科生或者理科生的意思,只不过,有时候,理科生的思维严谨,面对一些事情会更理性和客观。这本书是一本博客文集,是作者写了很多文章然后聚集起来的一本书,思想比较杂,今天我们就摘其中有趣的一篇来说说吧!我们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或者小说的时候,经常会被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伤春悲秋,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所有可能在影视剧里出现的剧情,似乎已经都被编剧们发现并使用过了。只要看得足够多,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似曾相识,所有的桥段都是俗套。比如有人总结了“香港TVB剧集俗套大全”,大结构无非是女人间的争斗,争家产和江湖恩怨之类。小桥段也都是反复使用过多次的,比如掉下悬崖一定死不了,好人躲进府中坏人一定搜不到,女扮男装会被发现,世界上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等等,其中大多数都是传统评书和武打小说用烂了的。但俗套绝不仅限于中文世界,美剧翻来覆去拍普通人成为超级英雄,犯罪分子则必有悲惨童年经历;日本少女漫画中两人一旦发生一夜情,早上起来床上一定会少一个人。一部影视作品,一本小说,甚至是一段广告,无非是由多个大小不同,互相嵌套连接的剧情桥段组成。好多桥段都是被反复使用了的,也许所有已知能用的桥段总数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干脆把所有被用过的桥段分门别类,像笑话俱乐部一样,不计细小的差别,全部列举出来?这件事已经有人做了!这就是“TV Tropes”(tvtropes.org)。这是一个维基百科式的众人合作贡献内容的网站,它的主题是分析列举各种流行电影、电视剧、动画、小说和游戏中出现的所有剧情。网站的参与者不是任何影评人,而是一群极客,他们看电影不是欣赏情节的好坏,而是本着理工科的精神把情节分解,识别并统计其中的桥段。在“TV Tropes”眼中,没有那个作品真是特立独行的,几乎所有剧情都是对已有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过《阿凡达》之后,很多人反映其画面一流但情节一般。《阿凡达》的情节有多一般?“TV Tropes”列举了片中使用的上百个“俗套”。比如,剧中杰克(Jake)第一次去森林探险,当他遇到一只雷兽,女科学家格瑞丝(Grace)告诉他不要动,然后雷兽自己走开了……但实际上雷兽走开的原因是杰克身后有一只更大的猛兽,这时候格瑞丝就大喊让他赶紧跑。这种把英雄从一个危险中拯救出来的拯救者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危险的桥段,在“TVTropes”中叫做“Always a Bigger Fish(总有一条更大的鱼)”。在这个桥段的条目下,网站列举了使用过它的多个作品,比如《侏罗纪公园3》。如果你想在一部动作电影里来一段追逐戏,“TV Tropes”会告诉你追逐戏一共有57种不同的桥段可供选择。如果被追的这个人比较笨,一个办法是让他往高处,比如说往楼顶上跑,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会被陷在那里,《金刚》就用了这个办法。如果被追的这个人很聪明,就必须给他一点难度,比如说他想消失在人群中可是身上穿着某种显眼的衣服不能换,然后再安排这时候正好赶上有一群人都穿着类似的衣服走过!比如《黑暗骑士》中的几十个人质就都被戴上了同样的面具。相比之下,追坏人的英雄随便拦下一辆出租车,让司机“跟上前面那辆车”这个桥段就实在是太俗套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几乎无限多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剧本中只有57种追逐方法?因为只有这些追法好看。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观众看电影追求的是好看,而不是真实。从有通俗文学那天开始,一代代的作家和编剧们绞尽脑汁,就只发现了57种好看的追逐。反过来说如果不用任何桥段,平铺直叙,就好像我最近看的一个网络小说一连三天连载都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开会,那还有什么意思?庖丁解牛到了一定的境界,眼睛里面看到的就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无形之中,剧情数据库把观众分为“会看电影的”和“不会看电影的”两类,只有不会看电影的观众才会被剧情感动,而会看电影的观众则永远失去了这个乐趣。真的没有说文科生不会看电影,理科生会看电影啊!不过理性思维太多了就太没趣了!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红楼们的主角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但是经过理性的程序员统计,全书中宝玉一词出现的最多,然而黛玉是排在贾母,凤姐,袭人之后的,这能否认黛玉的主角地位吗?当然不能。所以看书看电影,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和思维吧!这本书讲了还有很多,上边只是节选了一篇,猿宝们想开拓下思维的,不妨去看看!用理性思维理解也许这个世界更有趣,只不过,本书也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不要全信哦!(经评论区指正,封面图已经修改)

依然逃不过的“娱乐与确认”

这本书的书名对于我来说并不能算名副其实,因为有点理工科的基础概念之后,书里面的内容都谈不上“没想到”,更谈不上“万万没想到”。不过书名这个东西总是喜欢搏眼球,所以也不奇怪。似乎从这几年开始,有趣的科学变成了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就算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有鬼故事,转世和各种足以让朋友圈分裂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比过往地任何时代都更崇尚科学,而且很美妙地,我们也更容易获得相对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书里面最后20%我是忍着看完了,因为我对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转世或者是现在的经济学/心理学/气象学模型是多么不可靠没有太大的兴趣。前面的部分倒是让我有几点感触。最触动我的是关于有效学习的部分。其实这个理论并不新鲜,我自己就在不同的地方读过多次。当然,书中这部分的理论没有提供特别多的数据支撑,不过学习这种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就算是有实验,其实准确性,也就那样吧。有效的学习需要一直留在学习区,并且——刻意练习。学习区这个概念说通俗点就是去摘那个“跳一跳能够着的桃子”,这句话好像中学老师就提过了。现在随便一本励志书都会教你不要留在舒适区,舒适区的确留给了你荣誉和成就,但是却不会让你再成长。而如果跳一跳也够不着,就算你心智艰忍超出常人,长期达不成目标也不会气馁,也不算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你总是够不着,所以你的经验依然不变,还是在舒适区学会的那点东西,更不要说,作为一个社会人,好像你也不太有一下子进入“恐慌区”去学习的机会。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各种书籍都在鼓励人们走出舒适区,却很少提别走得太远的事情。而刻意练习和掌握套路这个部分,实在是作者和我自己意见一致的地方。大脑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去联结事物,我们的记忆力,我们的能力,并不是像一篇文章一样平铺直叙而下的,而是一张网,而且不仅是3维的,可以说是多维的。两个知识点之间在某个点上就联接了起来,突然间就融汇贯通了。最后贯通的结果就是灵活地运用,比如你可以从摩擦力的物理知识,明白今天家里面地板打过蜡了所以狗狗跑得各种打滑。但是在这之前是有很漫长的过程的,需要分解,需要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练习。所幸我们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帮助我们做好了框架。说到这里,就要说到书中让我反对的部分了。作为一本自称理工科思维的书,逻辑不自洽绝对是硬伤,哪怕只是在其中的一小部分。作者前几篇文章才说过现在因为科学的教育方法现代大部分的数学知识十几岁的学生就可以掌握,转过来就说觉得过去的学徒制才是更有效的,现在这样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的方法效率太低。我个人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方法的推崇者。现代的学校教育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而出现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批量快速地生产出大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生产者。对,学校教育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出天才,您要是要把天才替换成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行。至于再更个性化,或者是超过基础的研究和探索,那本来就不是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再说,对于后面的这部分,我们现在在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其实和以前的学徒也有相应的好处,只除了,没有当年学徒的那些劳动力剥削的成分了吧。整本书看起来,微笑点头处有,匆匆略过处有,但是击节赞叹处无。大概就如同作者说的,我不过是看了又一本给我“娱乐与确认”的书,学到的东西,倒是可惜有点了了啊。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

跑去甘肃青海玩了一圈。风景之美毋庸置疑,真正吸引我的则是莫高窟,属于有“厚度”的风景。只要你愿意,莫高窟背后还有很多文字值得你去阅读,眼睛吃饱了,脑袋也可以吃个六分饱。大家有机会要去看看。旅行一路,边听边看了百家讲坛系列的东西。听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历史上的和珅、秦始皇,新读水浒等等。百家讲坛确实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特别是在精神疲倦又不想睡觉的时候。因为百家讲坛的实质就是替咱们读古书。将古书里的东西按照讲者的观点系统编排。通俗轻松又言之有物,确实是行路居家必备啊。等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读后感。今天要介绍的书是万维钢(同人于野)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个作者是有博客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直接到他博客去看最新的文章。这部书是他的文章集子。我按照目录顺序挑选着给各位读下来。第一篇 “反常识”思维这一篇文章开篇讲到,发生灾害的时候,记者刻意报道哭泣和死者的画面,受到过于煽情的批评。但是,煽情更能抓住眼球,打动人心,获得更多的捐款。文章提到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看一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而这封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列举了一些详实的统计数字,比如马拉维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三分之二的人口也就是四百万人被迫远离家园等等;第二个版本提到了一个叫诺奇亚的七岁女孩,家里很穷,时常挨饿,而你的捐款可以改善她的生活。聪明的读者们也许能猜到,哪一封募捐信会得到更多的捐款吧。第二封募捐信更具体,更鲜活,更“煽情”,相比第一封冷冰冰的数据触动了更多的受试者,得到了更多的捐款。作者将这种“煽情”归为文人思维的体现。作者由此要推出的,是理工科思维,学会“tradeoff”,也就是学会权衡利弊,做出取舍。文人思维习惯于夸大自己的情感,而理工科思维应该学会权衡。以下引用文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以下这四件事是许多人想要的:(1)用纯天然方法种植的有机农业;(2)保护环境;(3)取消人口控制;(4)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穿暖。可是这四件事不可能同时做到,你必须放弃一个。有机农产品上的农药残余的确更少,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有机农业的低产量,其生产一单位食物所消耗的水和地都比化肥农业高很多,综合起来的结果是有机农业更破坏环境。产量低是个致命缺点。事实上,在没有化肥的时代,人类养活不了很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再怎么大声疾呼有机农业也没用。”通过以上内容,我想读者们应该大概能理解作者所说的“理工科思维”是什么了,说到底,就是“好事儿不能都占尽了”。总要有选择,而这种选择,应该基于理性的分析,包括对科学收集数据和解读数据,包括用实验来观测效果,包括民主的讨论等等,而不是仅凭“好恶”判定一件事的“善恶”,然后就作出决定。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建议可以找书或者找博客看一看。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只要你关注过竞选,你就会知道演讲者“诉诸情感”会更容易拉拢水平不一的选民。因为很多民众,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是情感,而不是理性分析。费孝通《乡土中国》提到,中国社区就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相处,靠道德和礼治。生活在熟人社会,我们的首要技能,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现在熟人社会已经逐渐瓦解(你会听到抱怨钢筋水泥冷漠无情的声音,熟人社会给人感觉人情味儿更浓),但这种思维,在民众对公众事情判断上,还有所反映。“道德先行”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直接被性侵害的女性“自己穿得骚”,这个“骚”,其实就是一种道德判断。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变成“有能之人”,最关键的品质则是:自控。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摆脱情感对自己理性判断的影响是很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诉诸情感的指责和骗局会此起彼伏。比如民粹,比如把没有实效的保健品卖给空巢老人。同时,你也会发现,时代发展对这种思维有一种纠正。比如,我们在微博上,既可以看到从情感出发,站在道德高地指责当事人的评论,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如“只要不违反法律,不伤害他人,这是私域的自由”这样的观点。反过来,以前情感上能够自然接受的事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法律和科学的角度进行质疑。比如,某大报官博发了一条新闻,内容是四岁的女孩照顾双脚不能行走的残疾父亲的感人故事(这让我联想多年以前知音的文章《义薄云天,女孩撑起四个哥哥的大学梦》),但是网友却不再轻易吃下这一份“感动中国”,而是质疑母亲哪里去了?看到母亲是智障人士,加上报道的细节,网友们发现,这个“父亲”非法囚禁智力残障的女人,生下了文中的女儿,却没有能力给她良好的教育和幸福的童年。感动背后是赤裸的欲望和恶,人们已经不再轻易被“煽情”。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善女人柳妈”的放生行为已经遭到“引入外来侵略物种”,“放生野兽会伤害民众”等质疑,“放生”这一行为已经不是天然跟“善”联系起来了。为什么善不再必然为善?因为有了“真”的干预。如果这件事是“善”的,但不是“真”的,那么民众也不买账了。这里的“真”,是符合法律,符合科学,(不可避免地)符合普世价值的。但是作者要提倡的思想,却不是止于避免情感的喧扰、从法律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更进一步地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那些并不是“是非分明”的问题?如果我们面对的事情只是类似于“把陆龟放生到海里”这样的问题,我们从科学角度做出是非判断是比较容易的。但世界发展纷繁复杂,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更多是“权衡”之后的“有舍有得 ”。讨论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双方都只抓住问题的某一个点拼命攻击, 自然都认为自己有理,肯定是有理的,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呀。“理工科思维”可以让我们通过讨论和科学实验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但是这种思维并不是“想要”就可以“拥有”,这种思维对民众提出了比文人思维更高的要求。 我们对一些问题必须有基本的认识,最好还能看懂数据分析表,或者知道应该从哪里去寻求相对权威的解读,幸而现在有已经很多团队致力于科普。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可以讨论和“权衡取舍”的环境。是的,也就是民主的环境。民主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的本质就是各方势力的博弈,权衡各方需求,取舍出一个当下看来,“相对好”的路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强调警惕“多数人的暴政”,那是因为民主强调各方力量均衡,如果有一个极大的力量让你提建议,这不是民主;有一个微弱的力量想要享受民主,也不可能。所以少数人的声音才需要“特殊照顾”。诸位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掌握更多“理工科思维”所需要的“常识”,至少可以让自己家里的长辈免受谣言侵害呀。同时,要提醒自己,情绪是个需要约束和掌控的东西,不然放纵其吞噬我们。最后,要学习权衡利弊和民主讨论的正确方法,至少,不要一上网就跟别人骂架,骂完感受到情绪上的痛快,见识和思考能力却毫无长进。文章本来就此结束。但我还是想从情感上跟各位说几句,随着越来越多人用“理工科思维”去思考,你会感受到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是的,没有人情味儿,因为强调“各回各家”,但请你相信爱永远不会消逝,只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你也会感受到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你要相信,道德的力量不会消亡,只是在当下,道德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位、塑造,会有一些混乱。而正如上文所说,理解一些问题,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如果我们现有的知识没办法让我们透彻理解一些事情,那么选择不去伤害他人,始终怀有善意,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式了。与诸位共勉,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

记笔记就是对一本书的最大敬意

章节内容一句话总结:Part One 反常识思维别想说服我--- 认知偏见真理追求者--- 科学从业者的行为坏比好重要--- 损失厌恶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商业制片函数库健康的经济学--- 健康对换的价值Part Two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意志力匹夫怎么逆袭--- 非常规手段竞争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合理的想象联系一万个小时成天才--- 正确的练习姿势高效“冲浪”的办法--- toss-skim-read用强力研读书-- 阅读习惯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匹夫的优势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竞争模型穷人和夫人的人脉结构--- 弱关系的实用性Part Three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实用型的知识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 物理学逻辑摆脱童稚状态--- 正确的研究方法从哪里得知本书:微博刘未鹏买书原因:脑残粉 偶像说好 我就买书本第一印象:书名完全没有让我读的欲望,外书皮我也不喜欢,拿掉之后纯黑色感觉好极了。浏览目录后, 判断值得读,值得买。--------------------------------------------------------------------------------

把自己刻意练习成为一个高手

前几天听了罗辑思维的一期分享《如何成为高手》,推荐了这本书,针对性重复练习加持续地做不会做的事情是成为高手的不二法门。有很大的感触。为什么?因为自己也想成为高手,却像追求美女一样,深陷于苦苦追寻但始终追不到的痛苦困顿中。自己喜欢看书,也看了一些书;经常参加培训,也时不时去听一些名人讲座:喜欢听冬吴相对论,冬吴的全部473集,至少听了2遍以上,根据冬吴相对论而出版的《欢喜》和《无畏》2本书,也读了好多遍,并且对每一篇都做了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记忆;罗辑思维也整整听完了185期,罗胖写得4本书,也全买了,时不时也会拿出来看一下。但一个困惑是?看得东西和听得东西也不少了,但为什么记得的东西,真正留在自己心中的内容很少,好像都忘记了,更不要说成为那个高手了。一直在苦苦思考是什么原因?也很苦恼呢?是自己太笨、太傻吗。直到听了罗胖的分享,才发现自己的方法存在重大的问题。吴伯凡、梁冬、罗振宇,这些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给我们打造了一套广博的知识服务体系。但我得到它基本上是在路上,在运动时,在家搞卫生时。我会非常轻易的把它消耗掉,打开视频或挂上耳机, 看罗胖歪嘴的吹嘘,听梁冬的哈哈大笑,以及吴伯凡的娓娓道来。这种学习方式,罗胖把它定义为:这不叫学习。只是把自己当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当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 ,知识的学习是你要不断地跟他互动的。是的,要互动,只有互动,你才能跟它发生联结,才能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说跟你自身的知识发生做爱,才会产生其它新的知识。不记得有多少次、多少时间,一集一集的听下去,听过感觉,惊感罗胖们讲得真好,就完了,也没有其它表示了,真有点儿跟团欧洲游,10天8国,上车睡睡觉、下车拍拍照、回家全忘掉。也有一些感兴趣的,也是马上拿出手机,叫李彦宏的度娘来帮忙。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联结,所以的知识都会轻易、直接到你的面前。听罗胖的声音,罗胖的幽默,一直让自己处于一个很爽的流程当中,自己没有进入非舒适区,这是一个问题。就如文中提到很多人说学英语太苦,我们能不能看美剧学英语啊,你看美剧的字幕组通常都是一句英文字母,下面还有中文字幕。这样我不就天天在学英语吗?罗胖向毛主席保证了,这样是绝对学不会的。那么,怎么回事是好的学习方法。每天听完之后,遇到好东西马上就摘下来,然后批注一些自己的心得。这种方法其实是在做一件工作,就是不断把新的信息,和我原来的信息结构做一种缝接,它是在编一个密不可分的网。所有的高手的特点,就是他看到任何新的东西,马上就和自己脑子当中已经长期存储的那些记忆,它是一个群,能够迅速同时激活,所以高手眼里的世界和你不是一回事。罗胖还提到收藏问题,记得吴伯凡也提到过,我们都有贮积欲,殊不知这是一种病。我一旦看到网上的文章之后,我觉得挺好,立即把它存入,跟大家的体验一样,往往收藏的文章永远不会去看。罗胖提出光这个动作是不行的,需要给自己下一个标准,就是我存的一篇文章,哪怕写一个字,都得写一个心得,这个心得不是为了出版将来是什么样,是为了跟这个知识形成一次互动,说白了就是把这个新东西,缝接到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上,这才完成了学习。 我也就如罗胖形容的那个人,相信这种只要勤奋苦练就能得到结果,不断的重复、重复,花时间,自己跟自己死磕、自虐,坚信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为不断的听个1万小时,就会有收获,就一定能成为高手。问题就在于,自己也从没有去思考这里面是否有问题,但听了之后才发现这个理论,是有缺陷的。因为缺少四个字 :“刻意练习”。 我从小喜欢打乒乓球,主要是小时候没有其它什么娱乐活动,而且乒乓球也是最低成本的活动。从一副光板、一块门板当球桌开始打起,到有皮的乒乓球板和水泥板球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打,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同事之中有几个也有这个喜好,工作日基本上每天中午打一个小时的球,自己曾经住的小区架空层有乒乓球桌,有一阵子,有两个固定的球友,时不时去玩两把。但打了这么多年,一次参加街道举办的比赛,连别人的发球都不会接,可以想象水平不在同一等级。按理说,练习的时间也不短了,如果按照一万小时理论,也应该达到了,可现状是,我不仅没有成为高手,也业余也还是在初级水平。因为错了,这种练习只能叫傻练。罗胖说什么叫真正的练习,是把大的那个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这叫练习。打乒乓球是如此,读书也是如此,其它也是如此。 暑假的时候,带着两个小孩去学滑冰,教练就是把滑冰的动作分成了站立、走路、提腿、单脚、绕圈、S弯等,每天半个小时内只教一个动作,最后一天才把前面的几个动作合在一起,结果两个小屁孩划得还挺不错。相反我却有一个失败的案例,旱冰我会滑一点,所以有一次到北海道,去滑雪场滑雪的时候,操作前几天,还看了好几遍理论指导的视频课,结果上去滑得时候,直接想边滑边学,来达到目标。可没想到,上场没过多入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重重摔了个跟头,右手大拇指斜插入冰雪中,立即肿成了像个馒头一样。到现在还有后遗症,如果一用劲,拇指根部还有丝丝痛感。当然我这样说还是在练习基本功,是属于初级入门,而罗胖提倡的是套路练习。就是把前人已经搞明白的东西,抽象为一个非常简洁的东西,然后我们拿来就用,这就叫套路学习。这跟我有什么关系,目前自己在杭图举办每月一书活动,这是一个自虐的活动,每次为分享内容痛苦,为什么不能学学罗胖的,他的脱口秀做得这么么么哒,我拿来做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吗?不至于临场重新去思考 所以从今天开始要认真研究,罗胖是怎么开场?开头怎么引起大家兴趣?结构怎么搭?中间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毁三观,他的价值观是怎么传达的,最后又是怎么结合实际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和启发。这是这行的罗胖前辈给我们总结出来的,很值钱的经验,所以自己去做最普遍的练习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跟高手把这些东西要能够学来。怎么提升还差最后一步,那就要靠自己了,这时罗胖可帮不上忙了,就是针对性的重复、重复、重复练习。学罗胖成型的套路,把他的演讲拆成开场、结构、内容、结尾一个一个的砖头去训练这样。虽然这个学习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但学习这件事情,从来不存在什么轻松、省力的捷径。不能天天读一些心灵鸡汤,看看说的好,发泄我的情绪,我也就是这么想的。那只能叫图个爽,一辈子阅读再多的字,也都不是一个读书的高手。阅读需要找一些对自己来说有挑战的书来看,这样读书才真正是有效的。不让自己处在自己的舒适区,而是去往非舒适区,持续地做不会做的事情,让自己不停地在痛苦中挣扎进步。这就是罗胖如何成为高手给我的启示。

有惊喜

各位豆瓣的书友好!助家生活App2.0即将上线,你可以用它来找保洁阿姨,找家装工人。目前我们正在做APP上线活动,从即刻起,关注“助家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回复“豆瓣读书”,即可送69元话费!!赶快拿起你的手机,轻松得话费。

读书笔记之《万万没想到》20160411

静静&追追 的日记2016-04-12对于静静这样一个文科生,《万万没想到》大大颠覆了静静的三观。以下把此书的相关书摘摘录出来:1.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2. 艾尔斯有最先进的新闻理念:第一, 有线频道这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取悦所有观众。你只要迎合一个特定观众群体就可以了。第二, 要提供有强烈主管观点的新闻。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观众想要什么呢?娱乐和确认。观众需要你的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3. 不都是完成任务多拿80元钱么?但是有区别。在第二组工人看来,80元钱已经是自己的了,关键词是“失去”。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定律叫做损失厌恶。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实验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我不知道这个实验在学术上有什么新意,也许工厂获得的教训应该是全面提高员工工资,一但完工完不成任务就扣钱。4. 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来说,该做什么早就有人设计好了,你就算有损失厌恶也用不上。但是又一类工作却要求我们必须超越本能,这就是做决策。大到领导一个公司,小到买卖股票,只要你的工作要做很多决策,你最好能够理性行事。5. 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6. 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7. 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与科学家思维的根本之一。科学家会科学思维,但科学家也是普通人脑子里有时候也会冒出目的论来。8.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要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9. 据大前研一《低智商社会》的介绍,日本的励志类畅销书比较强调“品格”,似乎跟武士刀精神一脉相承。世界上最大的励志书生产国当属美国,美国最爱谈的则是“积极正面的思维”,特别重视自尊和自信。10.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意志薄弱的时候不愿意做选择的原因。此书提到,商家非常理解这个被称之为“决策疲劳”的原理。买新车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升级配置的选项,而聪明的销售总是让你刚来的时候先对一些花钱少的配置进行选择。等你连续决策到选累了以后,他再向你介绍价格贵或者根本没用的选项,比如要不要来个防锈?而这时候,你的意志力已经没办法对抗他的推荐了。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采取这种先易后难的选择顺序,顾客对购物体验的评价往往还更高。11. 除了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和消耗外,作者提到另一个重要的自控手段是自我监视。12. 格拉德威尔说,想要战胜歌利亚,关键在于两点。第一, 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第二, 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13. 尼采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14. 可是如果你去考察那些能够进入《大英百科全书》的历史名人的身世,会发现其中有1/4的人在10岁以前失去了父母双亲中的一位。在15岁以前,单亲比例是34.5%,20岁以前是45%。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也有远超于常人的比例在其很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一个家长。所以单亲家庭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困难,可是对那些没有被这个困难击倒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更早地自立而且也真的自立了,他们反而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15. 既然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就不应该一味地追强加强某一方面的优势,正所谓过犹不及。格拉德威尔《大卫与歌利亚》提出一个叫做“倒U曲线”的概念。意思都是一样的:在一个东西成长的初期,你每增加一点投入都能或得一点回报;然后它会进入一个平台期,继续增加投入并不能或得更多的回报;而过了平台期再投入,回报反而是负的。16. “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Outliers)一书。17. “刻意练习”(deliberable practice), 总结成以下四点:1) 只在“学习区”练习;2)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 练习是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18.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19. 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这就是正如世界排行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比你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20. 比如听一堆夫妇之间的交谈15分钟,专家就能判断他们在未来15年会不会离婚。专家在这里看的最重要的指标不是他们怎么争吵的,而是看他们是否蔑视对方。吵架不可怕,一旦出现一方蔑视另一方的情况,这婚姻就快完蛋了。21. 最后,一个针对两岁儿童的研究发现,越是社会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越是社会地位低的家庭,环境会孩子的影响越大。这大概完全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发展的环境,他们被环境给压制了;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却可以天高任鸟飞。当然,这个研究说的是两岁的小孩,根据前面的结论,成人以后所有孩子都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22. 他们贪图时间,惊险小说作家哈兰. 科本(Harlan Coben)(在一本小说中)说,无法想象会有人去看那些记载博主衣食住行的博客。默多克坐拥新闻帝国,但他每天只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而且只看头版。《黑天鹅》作者塔勒布(Nassim N. Taleb)在书中说,他已经决心再也不看报纸和杂志,只看书了:因为新闻都是垃圾。我猜这些人是肯定不会去刷微信和脸谱的了。接受信息的效率是可以量化的。本书剔除一个概念,叫做“思维密集度”。比如一个人正常的思维速度边想边说一个小时,那么听他说这一个小时话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思维密度就是1;然而写文章就完全不同,它可能需要经过修改和润色,一个小时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别人5分钟就看完了,那么这片文章的思维密集度就是12.思维密集度 = 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 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写一本好书可能需要作者从搜集材料开始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读者两个晚上看完,那么这本书的思维密度可能达到几百。23.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 : 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并不是因为他走得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执行这样的效率需要钢铁般的意志,谁能做到不看无聊的文章,谁能做到不去刷新闻网,谁能做到不看电视新闻?牛人都能做到。24. 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25. 1951年朱兰出了一本书,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这本书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传世经典。这本书说质量控制的办法在于把所有导致质量损失的问题排序,造成最多问题的错误排在最前面,然后你就会发现只要你改正其中20%的错误,就能解决80%的质量问题。26. 所以不是落后者要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要学习落后者。比如你是一家股票走势预测的公司,你们公司的业绩取决于你预测的准确率的年度排名。十个月过去了,你现在排第一。为了保证年底的时候你还排在第一,这时候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直接抄袭其他人的预测。27. 马克思曾经引用过托. 约.登宁于1860年在《工联和罢工》一文中的一段话,他说:资本有了20%的利润变会活跃起来,有了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50%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28. 所以,决定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睾酮水平。而决定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状态,是COMT基因。29. 55.6% 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是偶然能见到,即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27.8% 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得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30. “弱联系”的真正一起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据弱联系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的多少,与他的社交网络结构很有关系。如果你只跟亲朋好友交往,或者认识的人都是与自己的背景类似的人,那么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什么人都认识的人机会多。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到多少圈外的人。这样来说,岂不是从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结构,就能判断这个人的经济地位如何了吗?31. 这意味着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联络,而且阶层多样性要比地区部多样性更重要。32. 也就是说,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许多领域,不管你是仅仅想薛点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你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33. 已经有统计表明,从弱联系哪里获得想法,乃至于与弱联系合伙创业,有利于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34. 历史就好像非诚勿扰台上的女嘉宾。你离着很远看,和把他领回家细看,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但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作者 静静&追追“心里时常有些小想法,所以找到豆瓣这个出口。2016年的小愿望是,某一天不经意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分享的文章,出自自己的小手,然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码的字,被推送到豆瓣首页。嘻嘻,有点小虚荣心,对不对?不过这,就是真实想法! 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饱含真性情的平铺直叙,如果赶上有一篇,大家觉得还不错,欢迎转载,以便让静静找点动力和小成就感。回复 2大橙子4 个月前最难的还是知行合一静静&追追4 个月前大橙子最难的还是知行合一是的写回复喜欢这篇日记的人也喜欢读书笔记之《追风筝的人》 20160803静静&追追 的日记读书笔记之《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20160730静静&追追 的日记记二十六岁人生第一套不动产静静&追追 的日记终于入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静静&追追 的日记要回家了,好激动,期待一切都顺利静静&追追 的日记

刷一下三观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同人于野的文集。作者同人于野是科普读物的专栏作家,喜欢寻找有趣的研究和论文来写文章,擅长用数字讲道理。读罢他的文章,感觉什么都可以讲理,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得出结论,稳定性更高。虽然很多结论都可能被新研究推翻,甚至经不起重复验证,但正是这种没有永远绝对的属性使得科学可以不断进步。作者有个担忧,许多人可能把科学研究神圣化了,经常用来作为生活准则,什么不能吃,什么相克,把很多暂时性的结论撇开实际情况就拿来绝对执行,这样反而对生活有坏的影响,因为科学是经常会有错的,很多东西没有定论,同一时间不同派别会有相反的观点,你觉得哪个观点是对的,很多时候只取决于你只接触到哪个观点。有一篇文章提到随机不代表平均。这两个概念我以前有时会混淆。有时听歌选随机播放,然后在相隔较短的时间里会随机到同一首歌,接着就会觉得这播放器的算法有问题,未能做到真正随机。而事实上是即使连续随机到同一首歌也是真随机。文章中举的栗子是苹果推出随机播放之后被投诉了上述问题,于是乔布斯把真随机改为倾向平均播放的伪随机╮(╯▽╰)╭。有篇文章讨论了如何面对恐怖势力的游击战,这种去中心化组织的成员并不是通过领导人联系中一起,而是通过共同的理念或需求,类似宗教或生存利益等。这样的去中心化组织很难被一网打尽,因为组织的智慧和力量分散在各个成员处,也就实现不了“擒贼先擒王”。不过这样的组织也干不成大事。作者提到了三种方法消灭这种去中心化组织:改变环境,淡化意识形态;用实权或金钱之类的利益使各分散组织聚合,集权化后就好下手;把自己去中心化,借鉴分布式智力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分散打击。塔勒布在一书中有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想赢,一种人想赢得争论,他们从来不是同一种人。同人于野在一文章中作了对“舌战群儒”的技术分析,蛮有趣的,网络互喷中可以看到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到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追求的核心不是证明对方结论不对,而是证明对方这个“人”或者所代表的势力,不行。一共三招,按优先级排序:举例论证,暗示对方能力不行,一般来说中国传统对个人道德要求更高,但知识分子靠学问吃饭,你可以骂他人品,但不能侮辱智商。比不过事实,就比境界。按战略标准或道德标准来说都应该能赢,最后却输了。这说明即使知道很困难,我们还是去办了,虽败犹荣啊!吵到最后像是在讨论哲学了。虽然我如何如何不堪,某著名英雄曾经也这么不堪啊。这时候平常看来的名人轶事就用得上了。科学研究中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真正的技术含量在于发现其内在机制。探索未知最基本都科学方法是证据第一,然后谋求建立因果关系,然后提出机制。从个人感觉到客观事实,再到因果关系,最后到可推广使用的机制,为了摆脱童稚状态而前进的每一小步,都需要巨大的努力。作者还提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人不能控制技术的出现,技术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出现,当时候到了,在几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人发现同一技术。世界十分精确,以至于不能被上帝“创造”,因为每样事物都有其规律原理,“创造者”的发挥需要讲理,因而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经济发展与变化带来一系列问题,而解决的办法是更多的变化,就像一直前进的自行车,停下来就会倒下。人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大于正面感情,损失规避也是负面偏见的一种,所以一个陌生人的优点和缺点,你会更倾向于记住缺点。同国同乡同校或其他归属形式成为人们选择同伴的重要标准,这已经进入潜意识中,甚至成为原始冲动的一种。所以“不转不是中国人”。

普通人怎样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怎样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出自于作家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1, 成为顶尖高手的真正公式可是,知道了一万小时定律这条“武林秘籍”,却并不是意味着我们都能够成为高手。你看,每天工作工作8小时,一周5天(除去节假日)我们一年的工作时间是(8x5 )x 52 = 2080小时。仅仅5年左右,工作时间即可累积到1万小时。可是,大部分工作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人都没能成为高手。为什么呢?因为“一万小时的锤炼”并不是我们平常所以为的打卡上班打卡下班中间还聊聊天逛逛淘宝,甚至不是我们效率低下时候的超时工作。这“一万小时”和“训练方式”有关。而另一方面,一万小时是“从平凡变位超凡的必要条件”,而不非充分条件。这意味着如果你是高手,那么你一定都有至少一万小时的锤炼,但是即使你锤炼了一万小时,未必就一定可以成为高手。所以,“非凡”除了和“一万小时”有关之外,和天赋也有关。所以,除了知道“一万小时”之外,我们也需要知道这“一万小时的适用范围”,不要在你完全没天赋的事情上一鸣惊人。我们也需要知道,“一万小时”绝非仅仅只意味着时间长短,还蕴含着内在条件。看到这里,猫偷偷告诉你,一万小时练就为顶尖高手正确的公式是:天赋 x 10000小时刻意训练(训练效率 x 训练时间)2 靠天赋还是靠后天努力?天赋究竟有多重要?有研究发现,一对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用同样的方式练习音乐,他们的练习时间相差2万多小时,但他们的音乐水平竟然是差不多的。所以,无论我们怎样肯定努力和训练的价值,我们都无法否认天赋在某些方面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但是呢,根据二八定律,世界上大约80%的人都处于智商/天赋差不多的普通人,所以我们也不用太担心天赋问题。大部分人天生的起跑线都差不多,你只是天生不能比别人跑的快很多而已,你也没有天生注定比其他人更慢。所以努力达到一万小时的训练量,尤其是尽可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训练,就是我们能让自己和他人拉开差距唯一可做的事情了。3,普通人怎样进行“刻意练习”?回顾一下公式,除开天赋这个因子不谈,“10000小时刻意训练 = 训练效率 x 训练时间”训练效率和训练时间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乘积关系。所以如果你采用了无效的训练方式导致训练的成果很低,那么即使你训练了1万小时,最后的训练结果也是零。因此,在大家都有投入训练时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升“训练方式的有效性”就是高手和普通人之间最关键的差别。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个行业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大师级别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棋手,医生,数学家等等,希望找到其中的共性。这些研究结果汇总后形成一个概念 -- “刻意练习”。而通过梳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刻意练习”的概念总结为四个关键点:* 第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第二、找到“套路”并将“套路”分解为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第三、在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好玩)根据这四点,我们如何来理解“刻意练习”从而做到让自己每一分钟的训练都有效呢?3.1 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们的知识技能分成3个区域,最里面的一层是“舒适区”,就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面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而中间一层则是我们需要克服一定的不适感后能着实取得进步的“学习区”。持续进步的关键就在于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但是“只在学习区学习”,这很难。对我们来说,停留在”舒适区”几乎就是一种本能行为。即使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挑战自我”的心,而事实则是,当我们把一件事情熟练以后,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当你学会以及熟练以后,你几乎就是下意识地去行动,而不再需要去思考启动或者转向时候的步骤。我们所说的“刻意练习”就是有意识地去抵抗“自动化”的行为,严格地执行“待在学习区”的教条,决不允许自己“太舒服”。比如普通人打高尔夫很容易就进入“自动化”-- 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甚至打不到球。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他们一旦发现自己已经对一项技术掌握得可以,就会立即进入下一个更难的项目,绝对不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了。训练不是一场演出,你不需要总是显得游刃有余。你需要逼着自己持续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这才是真正训练的精髓。3.2 找到“套路”、分解步骤,反复练习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在于高手掌握的技能更为高超,那么高手究竟是怎样掌握到更多强的技能的呢?答案其实已经有了,通过“刻意练习”。可我们或许还不明白,高手是怎样通过“刻意练习”掌握到更多更强的技能的。首先,我们得来认识一下这些知识和技能。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非是零散的信息或者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有迹可循,具有一些“结构特征”,而这些“结构特征”就是我们俗称的套路。比如下棋用的定式,变成用的固定算法。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能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能力与我们的智商更有关系。但长期工作记忆就是我们通过“刻意训练”累积到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也就是大量的“套路”。专家做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超丰富的长期工作记忆,然后更有效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我们的长期工作记忆并非杂乱无章,它往往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得以储存。所以,“刻意练习”就是我们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认知学习和记忆”的过程,还还有理解,实践和内化为自己“自动化”的“套路行为”。我们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转变成我们的长期工作记忆呢?答案 是:* 分块练习* 大量重复如果我们观察体育和音乐训练,我们会发现很多“分块练习”的痕迹。比如学一首舞曲,你需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接下来一块一块反复练习。当你把每小块熟练掌握之后,再将整首曲子或者舞步进行连贯的练习。事实上在很多技能上,都是同样的方式。将一个复杂的技能分解,将每一个环节训练到位,再将这些环节重组 -- 这是一个将复杂技能结构再组建的过程。没有对小块组分的充分了解,相信你很难将这个技能真正有效地掌握和使用。所以,知道套路的重要性以及主动去识别和理解“套路”是迅速掌握技能,构建自己长期记忆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就是将这些套路分解为一个个细小的组分,然后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价值虽然好像微不足道,但相信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懂得。这段时间正好有小朋友和我说,有些事情自己做起来有点怕,怎样可以不怕。我说,提前开始练习,当你对一个自己感到紧张的事情进行大量的重复之后,一般紧张的情绪或许就不再太过影响你的行为了。比如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空中险情,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这些都是高效低成本的重复训练。回想一下上一次你紧张地做演讲,上场之前究竟排练过几次?下一次,不如试试多练习几次。记住了,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 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3.3 想尽办法获得即时反馈很多时候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知识,以为自己知道,但其实不知道。比如,我们有时候把一本书看了很多遍了,每次看都看的明白,认为自己全都掌握了,但一旦考试或者说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其实和我们以为的“掌握”不一样。把书看很多遍,只是让我们对书里的内容“熟悉”,而“熟悉”并不等于完全理解,理解也并不表示可以足以全面地实践和达到了内化。所以,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实际的情况,很可能会非常不同。我们需要得到一些“旁观”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得到更全面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以及更及时地进行判断,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行动是顺着正确的方向在不断地前进。3.4 练习一点也不好玩关于重复练习,既然是“刻意”的,既然是“非舒适”的,既然是“非自动化”的,那么它一定是不好玩的。你的每一次重复,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时间投入都必须是带着一个清晰的目标,通过这30分钟,我要达到什么目标。刻意练习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么你就不是在刻意练习。比如,你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读完一本小说,你可以在空暇的下午打一场球。这样的活动都十分令人愉悦,但是你做十年也成为不了阅读高手或者球场达人。因为你不知是在刻意练习,你是在享受乐趣。所以,我们说练习的“一万小时”里,时长真的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还得看你的“练习效率”是多少。4,你是否愿意成为高手吗?说了那么多,好像成为高手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既要有“一万小时”的训练时长,每一次训练还必须是“毫不舒适”的刻意练习。但是呢,既然这件事情这么难,那么也就注定了大部分人其实都不会那样去做,即使我们假设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成为高手需要这样去做。所以,如果你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这就是一条光明正大的“捷径”啦。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达到世界级大师的水准,也未必需要成为某个领域的稀缺专家。作为学生党和职场新人来说,学会按照这样的“有效训练”去练习100小时甚至是1000小时,我们足以能够胜任一些事情。而持续下去,成长便能够更快了。或许得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初步具备了“考虑是否要成为高手”的资格。当然,谁说我们一定要成为高手呢?享受愉悦地喝着咖啡看小说,不也是挺美好的生活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一句话,“愿我能有力量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并有智慧区分这两者的区别”。希望我们也一样,能够无怨悔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最后的最后,给大家万维钢老师 的《万万没想到》,今天的高手理论就出自这本书里。

科学成功学

反常识思维:人做判断的是有两种机制:1. 科学家机制,现有证据再下结论; 2. 律师机制,现有结论再找证据。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电视台不过给了你想要的东西。确认偏误,已经开始相信某个东西,就会主动找到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在儿童的世界中,不存在随机现象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认为凡事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和科学思维的根本区别之一。成功学解药:真正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自控需要意志力,意志力不是品德,是一种生理机能,消耗多了,就会变少。补充能量,比如含糖饮料可以增加意志力。做选择消耗意志力,汽车销售让你做选择。美女照片消耗男人意志力。减少意志力消耗的手段是自我监视,房间里面加镜子,网站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一万小时定律误导人,真正关键的不是时间长度,而是训练方法。刻意练习:1. 只在学习区练习,练自己不会的。 还有舒适区和恐慌区。2. 训练内容分为小块,对小块重复练习。3. 练习过程,随时得到及时反馈。4. 练习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要掌握套路,基本功。音乐,体育,写作都可通过套路来学习。很多心理疾病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根治,口吃通过大量训练可根治。同卵双胞胎分开养大,成人后兴趣非常一致。所以对兴趣,先天因素远大于后天因素。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是天生的。toss(随便翻翻),sikm 略读,read 精读读书笔记就是力量:1. 清晰表现每一章节的逻辑脉络;2. 带走亮点3. 自己看法和心得,批注4. 和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夺魁者本色:人是否喜欢冒险或竞争是由激素睾酮决定的。男性睾丸分泌,肾上腺和卵巢也分泌。睾酮水平相对雌性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食指就越长。COMT基因是快酶,就容易在压力面前保持平常心,是战士,适合强调爆发力的博弈。是慢酶,就面对压力多巴胺容易过多,导致惊慌,是颤士,适合长期博弈。游戏境界:1. 好玩,超现实,可以做现实中做不了的砍人,随机产生快乐。2. 成就感,关键是正反馈,打赢就马上有回报。3. 体育和科研,训练,研究游戏。人脉,弱关系更重要,即不是经常联系,因为在不同圈子,阶层信息差异大。社交网络多样性越强,经济排名就越高。创业过程中信息网络由弱关系构成,创新能力是强联系公司的1.36倍,干脆不考熟人,直接从媒体和不认识的专家那里取得信息,创新能力是强关系公司的1.5倍。没法做实验,直接采取搜集案例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做“流行病学”。

理性思维;差点错过的好书

第一次读,发现是博文汇集,没读几篇就搁下了;后来偶然翻起重读,发现每篇都很有意思,且汇集得很有逻辑性,差点错过此好书附读书笔记:Part One 反常识思维:第一部分重点是在说Tradeoff。“常识”往往是原始思维,现代社会需要“反常识”,需要Tradeoff的理工科思维。* 反常识思维:开宗明义,比较文人思维和理工科思维,文人思维是《思考、快与慢》的“系统1”、自动起作用、感叹式的,理工科思维是“系统2”、需要计算、需要Tadeoff、量化输入和输出* 别想说服我:人做判断两种机制,一种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找证据。“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如果已经相信一个东西,就会主动寻找增强这个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 真理追求者如果两个理性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科学家是真理追求者* 坏比好重要“损失厌恶”: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negativity bias”负面偏见: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随机误差赌徒谬误:连续输很多把,很快就会赢?战场上跳到旁边刚才爆炸的弹坑安全吗?(答案都是否定,是“独立随机事件”)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独立随机事件”没有规律、不可预测,比如彩票、未来预测学小数定律:如果统计数字很少,就很容易出现特别不均匀的情况* 一颗阴谋论的心合理性和可能性的区别: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一定会减少可能性目的与科学:儿童世界没有随机现象,一切都有目的,想摆脱童稚搞科学,就必须抛弃目的论。这里引用《西方将主宰多久》的一个观点,认为中国所以没有自认科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认为天道是有目的的。但这个说法我有异议,因为西方更相信一切是上帝安排的,怎么解释呢?*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提到 tvtrops.org 把各种电影中常见桥段总结出来,有点类似设计模式* 健康的经济学工作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权衡分析的结果,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合理性、无需置疑*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重点还是在说权衡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科学励志才有普遍意义*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经过对大学生成绩研究,人的各种品质中唯一真正影响成绩的是“自控 /意志力(Willpower)”(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8975JJS?keywords=%E6%84%8F%E5%BF%97%E5%8A%9B&qid=1453304903&ref_=sr_1_1&sr=8-1)意志力会消耗能量,所以补充能量(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提高意志力;“常立志”可以提高意志力,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比如有意识用左手;* 匹夫怎样逆袭《大卫与歌利亚》(http://www.amazon.cn/%E9%80%86%E8%BD%AC-%E5%BC%B1%E8%80%85%E5%A6%82%E4%BD%95%E6%89%BE%E5%88%B0%E4%BC%98%E5%8A%BF-%E5%8F%8D%E8%B4%A5%E4%B8%BA%E8%83%9C-%E9%A9%AC%E5%B0%94%E7%A7%91%E5%A7%86%C2%B7%E6%A0%BC%E6%8B%89%E5%BE%B7%E5%A8%81%E5%B0%94/dp/B00AME6B2K/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53305207&sr=1-1&keywords=%E5%A4%A7%E5%8D%AB%E4%B8%8E%E6%AD%8C%E5%88%A9%E4%BA%9A)1. 要知道自己的不利、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而巨人的有利、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利2. 不能按多少打法和他玩,有时要使用非常规手段毛泽东的辩证法;改变规则,是屌丝的特权*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此文是本书篇幅最长、可能价值最大的一篇;科学的练习方法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1. 只在“学习区”练习“舒适区”已经掌握的技能;“恐慌区”无法学会的技能;“学习区”在中间;2. 把训练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掌握套路,让套路“长在脑子里”,必须大量重复、高度针对性3.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反馈同行评审,老师的作用,学徒制4.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刻意练习不好玩;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反对“寓教于乐”;要孤注一掷,有奖励机制兴趣和基因关系很大,往往与生俱来,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让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初级想象力:”what if“,以郑渊洁为反例高级想象力:”自洽(self-consistent)“,如《西游记》《指环王》《哈利波特》《魔兽世界》*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思维密集度 = 准备此读物的时间 / 阅读此读物的时间好书的密集度最高* 高效”冲浪“的方法三步:随便翻翻(toss)、略读(skim)、精读(read)《思考快与慢》”窄框架“(一事一议)不如”宽框架“(所有选择、集中决策)* 笔记本就是力量* 用强力研读书不好玩,用时少(集中精力),不追求快新书读两遍:第一遍正常阅读,第二遍写读书笔记好的笔记,要理出作者的逻辑脉络,主动的理解/质疑,发现书与书之间的联系读书快不是”速读技巧“、而是读过很多书后能迅速识别重点*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领先者学习落后者,才最有可能保持领先*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平均而言,过度自信者比正确评估自己的人更容易成功;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夺魁者本色战士:战时临危不惧颤士:平时比战时表现好一个人是否适合竞争,和COMET基因有关,可体现在无名指比食指长*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好玩-->追求成就感-->体育和科学的境界*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弱联系“的强度更高,把不同社交圈联系起来,从圈外获取有用信息别跟熟人合伙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这一部分主要是集中讲科学方法,比如实验/统计分析等,别的书也常见、故心(新)得不多*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不数数妻子几颗牙破解世界两种方法:从已知推未知(动脑不动手),直接动手(实验)*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判断一个理论的好坏,在于能否做出预言* 摆脱童稚状态相关性(感受到客观事实) --> 因果性 --> 发现机制(科学的目标)

跨界之美

作为一个典型文科生,长期以来对理科生的世界不感兴趣,每次遇到理科信息都会自动跳过。而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对理科的认知。文科感性,习惯从情感出发;理科理性,偏好摆事实讲道理。二者没什么孰优孰劣之分,文科生换个角度看看理科的世界,会发现用理科的思维解读世界,很多麻烦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理科生试试文科生的逻辑,能提升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人理解。 书里提到的“回声室效应”,大意是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比如在互联网这样的“回声室”中,人们只需链接到他们喜欢或意见相同的人,只会阅读他们热爱读或完全同意的东西,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偏激,不接受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回声室效应”也可以用在文理争端上,如果文理科生继续缩在自己的圈子里,拒绝对方的世界,他们只会变得愈加浅薄。我一直觉得,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广博的知识和谦卑的美德缺一不可。对知识谦卑,知识宝库无穷无尽,任何天才与之相比都渺小如蝼蚁;对人谦卑,尊重每一个人,不因自己比别人多知道点东西就倨傲狂妄,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才是真正的大家。以好奇之心为指引,打破狭隘偏见,广涉各领域知识,以谦卑之心治学,才是正确的提升方式。

【反常识思维】

1)对待大众,科学的说理、翔实的数据不如煽情的个例有效果——“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2)帕累托改进,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至少一个人的生活变好。 3)“天子不与小民争利”,不以动作的输出后果,拿道德作为借口,不尊重知识尊重姿势的谈话氛围 。4)人做判断有两套机制:1、“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 2、“律师机制”,先下结论再找证据 。 5)埃尔斯的先进新闻理念:1、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取悦所有的观众,只要迎合一个特定的观众群体就可以了。 2、要提供强烈主观观点的新闻。 6)损失厌恶,100%损失50元,和50%损失100、50%不亏损,人人们倾向于后者赌一把,股市止损是一个道理。 6)赌徒谬误,人们错误的理解了大数定律——如果统计样本足够大,实物出现的频率就无限接近于它的理论概率,连续赌输了,下面赢的概率就大多了,错误! 7)小数定律:只要统计样本不够大,就会有稀奇古怪的规律。

从薄读到厚,从厚读到薄

《万万没想到》除了第三部分介绍科学较多的部分没读完外,前两部分都拜读了,对本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我很欣赏此种做法。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用强力研读书”应该是目前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介绍了一些有科学依据作者个人也比较推荐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对于记笔记也有独到见解,更是推荐了杨绛先生的《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引用作者摘自此文的段落:l 他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l 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远保存;l 外文笔记共有178册,中文笔记与此数量相当;l 凡读书笔记,必有数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论文笔记则记下刊物出版时间(这样显然可以方便日后写作时引用);l 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新手读书要读两遍,第一遍要读进去,感受作者的思想,第二遍要跳出来,做笔记,吸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对于学习作者总结的科研结果有四点:1. 只在“学习区”练习;2.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对于每一点作者也都花费相应的篇幅做更进一步的说明,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作者同人于野,有自己的博客专栏等,此书也是博文编撰而成。人的一生不可能学到所有的知识,而每个人拥有的知识组成了这个世界,使世界进步,对任何事物再抱着功利心态耽误的只是自己,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在于价值与价格的交换利率,知识就是力量,课本知识专业技能缺一不可。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书摘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万维钢(同人于野)“反常识”思维2016-05-21 23:25:59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别想说服我!2016-05-22 08:06:06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2016-05-22 08:06:12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2016-05-22 08:11:03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2016-05-22 08:13:06人们更愿意看到说的跟自己一样的地方,并忽略不一样的地方[3]。注: 星座 运势?2016-05-22 08:20:08这个实验大概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星座与性格”的理论经久不衰。真理追求者2016-05-22 08:21:23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2016-05-22 09:52:44人们曾经认为世界像一个钟表一样精确地运行。但真实世界不是钟表,它充满不可控的偶然。更严格地说,有些事情的发生,跟它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因果关系。你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让它一定发生,也不能让它一定不发生。2016-05-22 09:56:07体育是商品化,甚至是卖淫化了的随机性。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2016-05-22 12:30:07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2016-05-22 12:30:14候才有效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2016-05-22 14:23:32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用在这里就没法用在那里。匹夫怎样逆袭2016-05-22 14:37:00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2016-05-22 14:50:38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2016-05-22 14:59:14这里我把我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总结成以下四点:2016-05-22 14:59:30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2016-05-22 14:59:35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2016-05-22 15:02:15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2016-05-22 15:06:06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2016-05-22 15:06:00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2016-05-22 15:06:14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2016-05-22 15:25:53•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2016-05-22 15:25:59•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2016-05-22 15:33:03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决策。2016-05-22 15:34:06对练习来说,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工夫就在工夫上。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2016-05-22 16:08:19刻意练习不好玩。伟大的成就需要放弃很多很多东西笔记本就是力量2016-05-23 00:08:14这种人需要想想为什么计算机下围棋赢不了人注: 事实已经赢了用强力研读书2016-05-23 07:33:06这种精神认为阅读有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和为了理解而读。用强力研读书2016-05-23 07:36:46以下是强力研读的具体做法,它的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用强力研读书2016-05-23 07:37:24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2016-05-23 07:38:16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用强力研读书2016-05-23 07:38:41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2016-05-23 07:39:17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2016-05-23 07:39:28的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2016-05-23 07:39:36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2016-05-23 07:40:07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2016-05-23 07:42:33…阅读要求的是理性思考2016-05-23 07:43:03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用强力研读书2016-05-23 07:54:01The best way to read quickly is to read lots. And lots. And to have started a long time ago. Then maybe you know what is coming in the current book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2016-05-23 13:33:03马克思曾经引用过托·约·登宁于1860年在《工联和罢工》一文中的一段话,他说:资本有了20%的利润便活跃起来,有了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2016-05-23 13:33:08300%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2016-05-23 13:41:05而运气,本来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打游戏的三个境界2016-05-23 14:02:04这是因为有两件事只存在于游戏之中:第一,“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回报是即时的。2016-05-23 14:05:00玩游戏实在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你随便玩,你只能体验一点小小的快乐情调。如果你陷入即时正反馈系统不能自拔,你会获得更大的乐趣或痛苦。只有当你进入更高的境界,你才可能成为游戏界的泰格·伍兹,甚至是矩阵(Matrix)里的尼奥。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2016-05-26 19:06:53所以这个研究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告诉人们:哪怕你关心的是“灵魂转世”这样的问题,你唯一正确的判断办法仍然是科学方法。--------------------------------------------------------------------------------多看笔记 来自多看阅读 for Kindle

还是比较好的科普书

当初听同事的推荐,买的这本书作为员工生日礼物,当时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宣传是比较幽默风趣的,当时我正好比较抵触很一本正经的成功学,就买了这个。实际买回来看,也是很口头,幽默的就想段子手,但是观点的话,其实很正,三观很正,没有可以的去显摆,用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来炫耀,书中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实在教人好好读书,踏实工作,也说了很多很实用的技巧,其实还是比较良心的,比较不好的话,是可能还是幽默风趣,有些地方还是不严谨或者说还是比较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和偏见吧,还有就是我本来预想是,实在通过这个学习些理工科基础知识的,这个就没有啦。

万万没想到-我读到的方法论

在我的理解中,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用科学的眼光和方法去面对我们这个世界,作者将这种思维模式带入到三个不同的领域:生活常识;成功学;科研。其中在成功学部分,重点介绍了意志力、一万小时理论本质和核心、笔记本和强力研读书,这个部分是我比较关心的方法论部分。一、反常识思维其实这个地方将的内容和《怪诞心理学》、《清醒思考的艺术》、《影响力》等地方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的常识有可能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很多是进化过来的,在远古时期或许有效,但是现在不一定有效。这个观点和刘未鹏的《暗时间》、李笑来的不断升级我们的系统是一样的道理,而克服这种偏差的一个重要的一点是概率论和科学思考的方式方法,比如大数定律和小数定律等。二、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1)科学的励志 作者是个物理研究员,凡事讲求科学和证据。于是对于现在泛滥的成功学,作者的观点让我想起了马斯洛和Tal,他们都是提倡去研究一些杰出者身上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作者的观点很务实,就是利用科学方法(比如分组对比法)去找到那些真正能够提升我们普通人的方法,而不是研究个案以及简单的打鸡血式的豪言壮语,这个对我们自己的实践和成长没有太大的好处。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意志力对个人成长的科学研究,其中提到的例子在《幸福课》中也有讲到。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我认同Tal的原因是他的讲解中提到了很多实证的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搭起了象牙塔和实际生活的一个桥梁,他用详细的研究的成果来说明运动、冥想、目标等的好处。我突然想到其实获得真理有两种方式:①严格的逻辑推理;②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比较法。同样的道理,稍微靠谱一点的方法论至少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说服我们,要么你能讲清为什么,让我心服口服,要么你有对比的试验数据说明这一点。本书中提到了影响人们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意志力“,其中通过各种试验研究来证明这一点,同时给出了使用和培养意志力的方法,如果想知道详细的方法,最好体检看看《自控力》这本书。2)一万小时理论只要提到个人成长方法论的书,稍微有点含金量的都会提到这个理论,因为它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其实么有太多新颖的地方,无非是强调了一万小时的核心是”刻意练习“,其实这个在很多地方也都有相关的提及。只是作者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四个方面:①只在学习区学习②分解成有针对性(重点)的组块,小块重复练习③高度集中精力④及时的反馈其实这四个方面我们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都可以看到,而且很详尽。但是就我的理解,作者点化我亮点是关于科研方面的应用,而且作者的解读包括了如下的亮点:亮点①:查理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这句话让我虎躯一震,因为这也是我这么年来不断研究如何高效学习的原因,我相信一定有方法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学习,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笑来的公共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学习的方法再学习,我认为这个里面包含了”复利“的思想,也是稻盛和夫提提到的每天进步一点(精进),其实不只是量上的,更重的是方法上的。亮点②:套路。这是作者对分块练习意义的理解。我们总是看到高手出奇制胜,总以为这是随机应变,其实这是最笨的方法。而高手都是记忆套路。将定式和典故变成我们的快捷方式。书中提高了水平的高低关键看掌握了多少套路,对于工程师而言就是要多积累实践的案例和多看论文,同时要重视记忆的总要性,很多时候记忆是思考的基础,比如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中提到的记忆力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我们思考的基础,同时也是快捷模式。亮点③:高度的针对性。这是针对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其实我仿佛感到了自己过往中的误区,因为在读书期间听到杨叔子讲到要提高人文素养才能促进发明创造,于是我读了很多人文的书,而现在想来反而没有把该学的专业课和基础打好。其实本书中的观点很直接,提出功夫就在功夫上,比如你想要学习好微积分就是去好好学,做习题集,而不是打磨好脑子再去学习。要掌握技能就要像运动员一样不断的练习,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亮点④:反馈。这里针对反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一定要有反馈。用书中的话,一个人在有即时反馈的时候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你看一本书籍很多遍,可能只会让你更熟悉,而不是理解,要想真正地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试;另一方面就是反馈要快速,即要有即时性,其实这个地方要注意和另外的一个概念区分开,就是推迟满足感和即时回报,吴伯凡在古典的微信课程中提到了穷人思维的一条是要获得即时的回报,和这个不太一样。亮点⑤:好的教育系统的必备要素:自己调研相关的知识;独立或者和人合作完成项目;到相关的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写论文。亮点⑥:学习一个知识的最好方式:找本书(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的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人没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的地读,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3)笔记的力量和强力研读书我认为这是本书最精华以及我认为在我看过其他的书籍中没有详细论述的,那就是做笔记的方法,其实强力研读书的核心也是这个,再加上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精华四问。在谈论这两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个主题:如何高效冲浪。本书对我们启发是:先读标题(toss)——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文章快速阅读(skim)——精华文章重点精读(read至少两遍) 。在精读的部分,引用了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提到的两种概念:“窄框架”和“宽框架”,前者是遇到一个东西就做一次决策,一事一议;而后者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桌面上计划中做选择,作者将这个应用到阅读中,典型的应用就是将感兴趣的书做成一个列表,每次要看新书的时候总是从列表中选出最想读的一本,这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因为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和吃葡萄不一样,在那个地方我们可以推迟满足感的概念,但是在看书的或者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反而是从最好的东西开始。为什么要做笔记?我认为作者提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构建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储存别人的知识,而是通过做笔记的方式,让知识之间不断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新的知识,从而让知识在自己的脑子中不断地生长。这里作者提到的另一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真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的时候,都知道把这个知识放到哪个地方,有了这个体系才可以对相关事务做出出神入化的“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直觉。一个有知识体系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说明方向重要,什么不重要。要想做到这点,一个最基本的功夫就是知道这个领域都有谁,他们现在在做什么。首先多看论文,其次要去参加各种会议,将文章按作者的名字添加标签。只有你把他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他们才真正地属于你。怎么做笔记?(或者是怎么强力研读书)前面也提到过,作者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套方法。亮点①:书读两遍。第一遍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这里两遍的前提是好书,读一遍就觉得不怎么样的书就没有必要读第二遍。第一遍主正常通读,第二遍则是重点读思想脉络,对于例子就可以跳过,而且是读一章就记录一章的笔记,直至读完。这个读书的方法和我的方法略微不同,我是读完后总体做笔记,而且总是做一遍的笔记就可以了。做笔记到什么程度?最好是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因为笔记的目的是便于我们回顾全书。亮点②:强力笔记四涵盖:a、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b、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c、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d、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者文章的联系其实我们我们发现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四个问题是一一对应的。亮点③:大量阅读的意外收获。a、有时会无意间解答你一直困惑的问题b、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便于写论文哦!你会发现同有个主题,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观点不同,同一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当你了解了双发,甚至发现他们都不对的时候,你就可以表达出你的观点。c、读书是除了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最好的办法。三、霍金的答案关于知识和科学的一些观点:1)能把知识活学活用才是真本事2)科学知识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有个很酷的性质:只要学会一般的原理,就能解决无穷无尽表面看起来千奇百怪的问题3)破解世界的两大办法:①从已知推未知,对于现在很多复杂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②动手,实际地流汗4)相关关系只是科研的初级阶段,有相关未必是因果关系(SQ研究让我们自己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5)科学的目标是什么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研的真正关键是发现机制。而且一个机制被提出后,每一步必须可以验证,到了这一步才能算是超越了集邮的阶段,也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谈得上把各种机制综合起来去预测未来。每一小步即使不完美,也可以作为成果体现出来。

精华导读

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使得信息沟通如之前人们预想的那样:通过充分的信息交互、辩论、证伪形成一个统一的阵线,反而加剧了分裂。源于确认偏误:如果先入为主的相信某个理论,会主动寻找增强这种理论的信息,甚至不顾事实。搜索引擎会根据人的浏览喜好推送对应的信息,使用者对违背理念的言论直接屏蔽、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只与同观点的人群交流,形成回应室效应强化自己的观念使其越来越极端。所以接收新的观点和信息是需要努力和勇气的,但是会有助于客观的评判。2、 损失厌恶可以认为是负面偏见的一种。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负面感情,进化心理学认为恐惧源于保护本能、冒险源于求偶本能。做损失厌恶前先幻想恐怖情节会加剧损失厌恶,如果幻想浪漫情节则减轻。而恐惧优先于浪漫。杀一个人要救25个人才能抵消罪过给人的带来的负面。3、赌徒谬误: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错误的诠释了“大数法则”的平均律,被戏称为“小数法则,而以赌徒未能认识到独立事件的独立性这一“赌徒谬误”为基础的。现在假设,我们已经连续四次抛出正面。犯赌徒谬误的人说:“如果下一次再抛出正面,就是连续五次。连抛五次正面的机会率是(1 / 2)5 = 1 / 32。所以,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只有1/32。”以上论证步骤犯了谬误。假如硬币公平,定义上抛出反面的机会率永远等于0.5,不会增加或减少,抛出正面的机会率同样永远等于0.5。连续抛出五次正面的机会率等于1/32(0.03125),但这是指未抛出第一次之前。抛出四次正面之后,由于结果已知,不在计算之内。无论硬币抛出过多次和结果如何,下一次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机会率仍然相等。实际上,计算出1/32机会率是基于第一次抛出正反面机会均等的假设。因为之前抛出了多次正面,而论证今次抛出反面机会较大,属于谬误。这种逻辑只在硬币第一次抛出之前有效。4、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统计样本过少就容易出现不均匀,即小数法则。一旦出现不均匀,人们会误以为其中必有因果缘故,而事实上他们只是偶然事件。样本不够大什么问题都说明不了。5、成就、幸福、人际都取决于自控。自控需要意志力,意志力薄弱时不愿做选择因为选择也会消耗意志力,称为决策疲劳,所以应对重要事项先做决策。美女也会降低意志力增加冒险概率,或许源于第二点说的进化心理学。提高意志力的办法是常立志,做不习惯的事。6、科学练习方法:只在学习区;分块针对性训练、刻意练习;常反馈成果,如同行评议;高度集中;掌握套路、不断重复,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没有寓教于乐,还是要吃苦。兴趣是最终的也是最持久的源动力,先天因素占主要位置。7、记笔记要注重逻辑性,最好变成自己的语言更容易记忆8、二八理论:八成利润来自二成项目、二成的人掌握八成财富、改造二成的错误可以解决八成质量问题等。但是长尾理论可以反驳二八理论。9、世界属于冒险者的。过度自信者失败更多,但只要没失败继续尝试,成功可能性大得多、成就也大得多。冒险币不冒险好,只要收益够。如果恰好没有竞争那白赚、如果有竞争那么过度自信者认为自己更聪明、如果没对方聪明过度自信者还可以认为自己运气比较好。10、决定一个人喜欢竞争与否在于睾丸酮水平,决定面对压力时状态取决于COMT基因,快酶迅速清理兴奋时分泌的多巴胺、适合当战士,慢酶则容易惊慌,适合持久力。女性通常不爱竞争原因在于此。大多数人同时具有这两种酶。女性面对压力要减压,男性要加压刺激。11、游戏容易让人上瘾是因为第六点说的即时正反馈。12、弱联系信息总量不比强联系多,但是价值更大。合作成功率更高,别和亲朋友合伙做生意。13、物理定律必须普遍适用、且可预言。14、流行病学:论证某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又不能做实验,只能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15、相关未必因果。问题青年八成有网瘾,那我还可以说中国贪官100%都看过新闻联播,难道看新闻联播导致贪污么?16、回忆经常出现偏差,或者为了迎合结论而扭曲,主观干扰因素多。因此前瞻性调查好,在出现时先取样数据,到未来再跟踪反馈结果,这样初始数据不会出错。17、佩戴附身符等带来积极地心理暗示在于新鲜感。过了就无效反而成为累赘,万一没带还起到反效果。

世界观与观世界

一个资深理科男,用朴实的文字来告诉他们是如何观世界的。对世界的三个部分进行了观察,一篇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理想主义的B格,但是却很实际,用数据,用论文,用实验,去告诉我们科学的观察这些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么观察。如果能够与周濂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块看,就十分有意思了。都是高手,但是一个文科一个理科。文科有理想,理科有实验,文科有情怀,理科有理性。对于文科生而言,看完之后首先觉得有意思,其次是有收获,再次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让自己观察世界多一个维度,以理性之观点,科学之态度,去观察,去审视,去做,去行动周遭的一切。

干了这碗科学的鸡汤

全书分三个部分——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和霍金的答案。在我看来,这三部分分别是——用逻辑和数理的思维来认知世界,可操作的成功学以及大众认知的方法论。第三部分的方法论,我个人不太感兴趣。作者写的也不是很有趣味,按下不表。因为所学专业(统计)和所事工作的关系,对第一部分的内容比较熟悉,塔勒布、卡曼尼等前辈的著作就在眼前,看这部分属于温故知新。贵国人民一直以来长于感性思维,弱于形式逻辑(本书这一部分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进化论上的阐述),无论讨论什么问题最后都走向了“水平不够,情怀来凑”的终点,在当下互联网环境如此喧闹的今天,多读读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在眼花缭乱的信息的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自己陷入“大佬动动情怀,我就跑去买单”的屌丝境遇。第二部分内容比较有意思,成功学的书满山满谷,人脉、品格、意志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很好都很对,可从来不曾见到任何一本成功学,有理有据的告诉你到底该怎么执行,告诉你该去怎么读书该去怎么训练该去怎样取得成绩,而不是靠着意淫“功夫在诗外”来提高专业技能。我也依照这部分的教导,短时间内读了两遍本书,并做了读书笔记,结果就是我把本书的评分从四星半降到了三星半——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值得推荐。无论是理性的世界观,还是可操作的成功学,也都是一碗鸡汤。幸好我们正处在这个满腔热情无处挥洒急于献给情怀的年代,多读读鸡汤总不会是坏事。早喝晚喝,鸡汤总是要喝。那何不喝一碗科学的鸡汤?

很强大的一本书,收获很多

干货很多的一本书。书的内容和书名一样很吸引人,作者也很会说故事,正如序言说的,作者的阅读面很广,很大。其实一翻开书,看了序言就觉得是本实实在在的难得一见的好书。其中的心理学部分总结了很多书的内容,很有意思。我一字不落的从头看到尾,收获颇丰。只要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也很开放思维的人,愿意去接受有悖常理的想法,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学到很多。另外感慨一句,理工科人的思维的确比文科好太多了。

《万万没想到》摘抄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反常识”思维==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小部落和小村庄生活方式造就了“具体思维 ”,也可以称作“文人思维 ”,文人思维评价事物首要考虑的标准是判断其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社会的选择的增多,需要不停做取舍的“取舍思维 ”,而取舍思维就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现代社会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的理工科思维。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捐款实验证明,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受试者对远在天边的国家的抽象数字没有多大兴趣,而他们对一个具体人物——哪怕仅仅听说了她的名字和最简单的背景——则更乐于出手相助。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审美观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就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感觉,改为欣赏愁苦了。文人对事物的议论是感叹式的。有时候他们赞美,有时候他们唾弃;有时候他们悲愤,有时候他们呼吁。他们说来说去都是这个XXX怎么这么YYY啊!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事情是“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所谓“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情况下兴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Tradeoff”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这也是理工科思维的最根本方法。==别想说服我==人们的决策很大一部分是“律师机制 ”,就是先有结论在去找证据,也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对信息的判断会有不同的门槛,媒体会利用大众的这种决策机制来为自己牟利。他独立完成的《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Subliminal)这本书来看,蒙洛迪诺是个非常会写书的人。他完全了解读者想看什么。看完《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我也知道读者想看什么了。在书中蒙洛迪诺讲了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天使让进天堂的人拼写的小故事,“GOD”,“捷克斯洛伐克”当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他们具体的表情。在这些具体例子的训练下,我们的潜意识早就学会了快速判断人的真诚程度和事件的紧急程度: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认为别人弱智和被别人认为是弱智,其实也没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媒体也参与到观念的战争之中。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观众想要什么呢?娱乐和确认。观众需要你的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乔布斯接受采访时说: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就会想,这里面一定有阴谋。电视台想把我们变傻.可是等你长大一点,你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电视台的业务就是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给什么。这个想法更令人沮丧.阴谋论还算乐观的!至少你还有个坏人可以打,我们还可以革命!而现实是电视台只不过给我们想要的东西。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观念的两极分化并不仅限于政治,人们可以因为很多事情进入不同阵营,而且一旦选了边就会为自己的阵营而战。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人们的观念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我们必须避免那些有预设立场的说服式文章,尽可能地接触第一手资料,为此甚至要有直接阅读数据的能力。真理追求者在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完全正确,很少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争论双方是真诚的,争论的结果是肯定会达成共识的,而科学家不同,因为科学家是真理最求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事不对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争论过程中是真诚的。是吗?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最后一点题外话。很多人认为搞科研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但真正的科研工作也包括人与人的斗争——不是说官僚主义或办公室政治,而是科学家跟科学家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而开打。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场争论之后没人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这种允许别人改变思想的氛围可以刺激人在审稿的时候采取更为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场争论之后没人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这种允许别人改变思想的氛围可以刺激人在审稿的时候采取更为大胆的态度。 为什么?因为科学家是真理追求者。实际上,搞科研的一大乐趣就是被别人改变想法!remark:如果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争论时,要提醒自己,是否生气了,是否有必要继续争论下去。大部分的争论变成不是说服对方而变成赢了对方。==坏比好重要==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也叫损失厌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自由媒体的实事版上全是负面消息。例子1:中国工人对都是完成任务拿80元不同表现的事例这些损失厌恶实验告诉我们,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心理学对这个更一般的现象也有个名词,叫“negativity bias”,我不知道这个术语的标准翻译是什么,姑且称之为负面偏见。损失厌恶可以认为是负面偏见的一种。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感情。据2010年的一个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脑中的杏仁核受到损害,他就不会有损失厌恶!让人在做损失厌恶实验之前先幻想一个恐惧情节,他会变得更加厌恶损失。让人先幻想一个浪漫情节,他会变得不那么厌恶损失。恐惧使人害怕损失,浪漫使人热爱冒险。本能归本能,有些人可以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他们不轻易纵容这种情绪。他们看到好的冒险机会敢上,遭遇损失却不放在心上。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理解概率论的几个思想能让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发生改变,这几个思想就是,随机,误差,赌徒谬误,在没有规律的地方找规律,小数定律。* 随机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 这个思想对我们的世界观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古人没有这个思想,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甚至可能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曾经认为世界像一个钟表一样精确地运行。但真实世界不是钟表,它充满不可控的偶然。在我看来此书《重来》一个亮点就是它强调不要一看有人犯了错就为此大张旗鼓地制定政策来纠正错误。那样只会把错误变成伤疤,而且会让公司越来越官僚主义。正确的办法是告诉犯错的员工这是一个错误,然后就完了。失败者没必要妄自菲薄,成功者也应该明白自己的成功中是有侥幸的。* 误差多次测量确实是一个排除偶然因素的好办法。国足输掉比赛以后经常抱怨偶然因素,裁判不公、主力不在、不适应客场气候,草皮太软、草皮太硬,等等。关键是,如果经常输球,我还是可以得出国足是个弱队的结论。* 赌徒缪误概率论中的确有一个“大数定律”说如果进行足够多次的抽奖,那么各种不同结果出现的频率就会等于它们的概率但人们常常错误地理解随机性和大数定律——以为随机就意味着均匀。如果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那么均匀,人们就错误地以为未来的事情会尽量往“抹平”的方向走,用更多的“2”去平衡此前多出来的“6”。但大数定律的工作机制不是跟过去搞平衡,它的真实意思是说如果未来你再进行非常多次的抽奖,你会得到非常多的“2”和非常多的“6”,以至于它们此前的一点点差异会变得微不足道。* 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人脑很擅长理解规律,但是很不擅长理解随机性。发现规律任何时候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理解随机性却是只在现代社会才有意义的一个技能。未来是不可被精确预测的。这个世界并不像钟表那样运行。* 小数定律现在,我们知道,在数据足够多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规律,只要你不在乎这些规律的严格性和自洽性。那么,在数据足够少的情况下又会如何呢? 如果数据足够少,有些“规律”会自己跳出来,你甚至不相信都不行。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非常整齐,感觉就好像真有规律一样。如果你曾经被河南人骗过,如果你恰好听说自己的一个朋友也被河南人骗过,如果你进一步发现网上也有个人被河南人骗过,你是否会得出结论河南骗子多呢?即使考虑到河南是个人口大省,而清华这样的名校的媒体曝光率比较高,这两个地方的坏消息似乎也比相同量级的省份或相同知名度的大学高了一点。所以,结论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如果骗子是在中国各个人口大省随机分布的,如果抄袭者是在中国各个名牌大学随机分布的,那为什么恰恰是河南和清华大学“脱颖而出”?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当初iPod最早推出“随机播放”功能的时候,用户发现有些歌曲会被重复播放,他们据此认为播放根本不随机。苹果公司只好放弃真正的随机算法,用乔布斯本人的话说,就是改进以后的算法使播放“更不随机以至于让人感觉更随机”。一旦出现不均匀,人们就会认为其中必有缘故,而事实却是这可能只是偶然事件。如果你的统计样本不够大,你什么也说明不了。正因为此,我们才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哪怕是加上家人和朋友的经验去对事物作出判断。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有的专栏作家听说两三个负面新闻就敢写文章把社会批得一文不值,这样的人非常无知。 所以,理解随机现象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会再轻易地大惊小怪了。==一颗阴谋论的心==人们会有一种思维本能,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我曾经兴冲冲地买过一本《货币战争》,而且真的被书中的阴谋故事所吸引,一直看到罗斯福才把书扔了。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们总是希望能给复杂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某个强大的力量,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控制一切。所有这些阴谋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就是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搞不清“合理性(plausibility)”和“可能性(probability)”的区别。“热衷于女权运动”增加了对琳达描述的合理性,但是却降低了可能性。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我的理论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证据,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进一步的证据,但是我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些看似“自然”其实“不自然”的事件,我发现其背后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解读,就是阴谋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股市中。我们看讨论各个股票的论坛,股民们非常喜欢把股价的任何波动归结于庄家的操纵。但实际上,给一只股票“坐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仅限于市值和交易量小的冷门股。科学的标志,是对世界的运行给出一套纯机械的机制。风怎么吹,石头怎么落下来,并不是它有什么目的,背后有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决定了它就会这么做。【在选择书读时一定要注意其他人的反馈,现在个人的能力还直停留在汲取别人的观点方面,还不能够达到有一种能够发表鲜明和建设性的观点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相比较而言,一套科学理智的方法更加适合这个世界】==健康的经济学==工作重要还是健康重要?这个问题不是心灵鸡汤问题,而是经济学问题。 只要换的值还是有很多人用健康换钱的,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里,跟高的风险必须给人跟高的价格,而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多人都别无选择的接受自己健康的价值,一个选择了高风险高回报的人在健康出问题以后应该愿赌服输--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很可能还是这样选工作重要还是健康重要?这个问题不是心灵鸡汤问题,而是经济学问题。而且统计表明那些工作很轻松,生活无压力的人反而不如努力工作的人长寿。所谓“健康无价”,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次出行都冒着交通事故的风险,但我们还是决定冒这个险。所以对待健康和工作的正确态度,不是一味地强调某一端,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计算。一个选择了高风险高回报的人在健康出问题以后应该愿赌服输——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很可能还是这样选。经济学大概解释不了邓稼先和蒂尔曼的行为,而且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钱来衡量。但不管算什么,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工作是做了计算的。某些事业会使人完全忽略任何形式的计算,人们为了完成这个事业可以什么都不顾。邓稼先不是不知道核辐射,也不是不知道他的健康对国家的重要性,但他仍然选择亲自去查看核弹碎片。【经济学给人另外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不总是主观的想当然】==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公众会根据主观臆断来判断核电站的危害性,然而在最坏的情况下核电站的危害都是小于火电站,其实在现实中大众最终还是选择了牺牲掉一部分人来提高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比如因为为发电而产生的矿难,和烧煤产生的污染,导致的各种病症的增多与其说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是对核电这种能源前途的考验,不如说是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考验。“核爆不可能发生核爆在最坏的情况下,哪怕有一帮科学家彻底疯了,要自爆核电站以报复人类,核电站也不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你可能会获得一次常规当量的爆炸,像动作电影里那样,几个房子被炸毁,但绝不是原子弹。因为原材料纯度远远不够。核电事故的危害性在于辐射维持核电站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很不容易的,以至于如果失控,链式反应会立即停止。核电站泄漏对公众的真正危害是癌症。所有人都知道辐射导致癌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不辐射也可能得癌症。癌症第一个例子是长崎和广岛的两颗原子弹。据估计,在10万幸存者中,平均没人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是20雷母,也就是说没人被增加的癌症概率是0.8%。这相当于10万人中有800个本来不应该死于癌症的人最后死于癌症。这10万人中本来应该有至少20000人死于癌症,现在变成了20800人。第二个例子是切尔诺贝利。齐尔诺贝利和电站的设计非常之差,甚至没有一个有效建筑把反应堆隔离一下。这导致被事故直接影响的3万人平均受到的辐射剂量是45雷母(高于原子弹),他们被增加的癌症概率是1.8%。这意味着3万人中有500人得了不该得的癌症。公众害怕的不是辐射,而是对国家标准的践踏。这正如公众恐惧的不是癌症,而是因为“奇怪”原因导致的癌症。要知道切尔诺贝利的上限才4000人。哲学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以十万计,可是我们该开车开车该坐车坐车。从来没有人提议禁止一切汽车。更重要的是,我国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矿工死于矿难。更不用说因为烧煤产生的污染,导致的各种病症的增多。===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励志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靠什么心灵鸡汤,自控才是对成功最重要的,自控是可以被损耗的,并且自控也是可以锻炼的。我不是文艺青年,可是如果你非让我在公共场合拿一本《克林顿教我5天成功的秘密》或者《30天迅速拥有超级人脉》,我也会感到极端不好意思。这些励志流派的问题在于它们或者是某个成功人士的个人感悟,或者是某个记者搜集的八卦轶事,甚至某个作家臆想出来的心灵鸡汤 — 它们都不是科学理论。在个人传记里成功人士往往拥有传奇经历和突出个性,在八卦轶事里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耍嘴皮子,在心灵鸡汤里成功是因为他有正确的价值观是个好人。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些道理是不是可重复和可检验的呢?也许这帮人只不过运气好而已!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复制”。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些道理是不是可重复和可检验的呢?也许这帮人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励志书,它们不再依赖名人轶事,而是借助实验和统计。这些书中的理论的背后都有严肃的学术论文作为依据,它们是几十年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进步的结果。想要知道什么品质对成功最重要,科学的办法不是看名人传记,而是进行大规模的统计。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把所有可能有用的品质都列举出来,找很多人进行测试,看看每个人都有些什么品质,然后看看哪些人是生活中的成功者。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都有而不成功者又没有的品质,我们就知道决定成功的可能品质是什么了。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不但大学生如此,在职场上也是自控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他们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更不容易出现偏执和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 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 不但大学生如此,在职场上也是自控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他们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更不容易出现偏执和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研究者普遍认为,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自控需要意志力。一般人可能认为意志力是一种美德,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的境界来培养。然而实验表明,意志力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它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且用多了会疲惫。双职工夫妇很容易为了小事吵架,因为他们懒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低血糖症患者的意志力就比较弱,研究发现,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有很多葡萄糖,可是他们不能合理运用所以意志力也薄弱,作者形容糖尿病患者就好像一个人守着一大堆柴火却没有火柴一样。这样看来,当一个人没有意志力的时候,我们似乎不应该指责他的“人品”— 正如你不应该指望瘦小的人拿重物,或者让跑累了的人爬楼梯。但这并不是说意志力是完全客观不可控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想办法合理支配这种资源,甚至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加意志力的容量。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意志力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我们可以想办法合理地支配这种资源,甚至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加意志力的容量。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意志力的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意志薄弱的时候不愿意做选择的原因。此书提到,商家非常理解这个被称之为“决策疲劳”的原理。除了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消耗外,作者提到另一个重要的自控手段是自我监视。本书提出的一个有效的练习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匹夫怎么逆袭==需要辩证唯物的看待一件事情,改变规则使用非常规方式是匹夫逆袭的一种可能方式格拉德威尔说,想要战胜歌利亚,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 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尼采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所以单亲家庭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困难,可是对那些没有被这个困难击倒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更早地自立而且也真的自立了,他们反而因此而变得更强大。 劣势的好处还包括精神上的。困境不可怕,优势也不见得都好。一所比较好的大学和一所顶尖大学同时录取了你,你应该选择哪个呢?一般人可能立即说当然要去顶尖大学,去好大学可以获得好的教育,而去顶尖大学在教育之外更能获得名望。但对很多人来说去顶尖大学未必是个好主意。同学之中高手如云!也许在别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并顺利毕业,获得自己理想中的科学家职位。但是在这里你很容易丧失自信甚至最后根本毕不了业。有些本来想在哈佛学物理的人一看物理系牛人实在太牛干脆转到法学院去学法律,学的还是税法——哈佛把物理学家变成律师。最关键的是,有人统计各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后的论文发表情况,发现在顶尖大学排在班级最前列的学生毕业6年内平均发表6篇论文;排在四五名的学生平均发表一篇论文,而排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则一篇都没有。对比之下,普通大学排在班级最前列的学生却也能确保至少一篇论文。鸡首,胜于牛后。既然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就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加强某一方面的优势,正所谓过犹不及。格拉德威尔《大卫与歌利亚》提出一个叫做“倒U曲线”的概念。意思都是一样的:在一个东西成长的初期,你每增加一点投入都能获得一点回报;然后它会进入一个平台期,继续增加投入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过了平台期再投入,回报反而是负的。 不但“强大”并不总值得刻意追求,那些已经非常强大的力量,也未必值得畏惧。这很难说。什么叫匹夫,什么叫巨人,什么手段才叫非常规手段,这些都不可能找到通用的严格定义,所以这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学术理论。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disagreeableness)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一万小时理论==如果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毫无意义。“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Outliers)一书。各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式的练习和专业选手的训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行往往只看到专业选手是全职训练的,而且练得挺苦,却忽视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坏消息是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好消息是各个领域的不同训练方法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九百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干事业不是靠拼命就行,不但证明数学定理不是拼命得出的,就连打仗也不是仅靠拼命就能取胜的。其次,干事业就是干事业:想去世界杯赢两场球,你研究足球就可以了,没必要先把官场文化和春秋以来的儒家思想都研究、批判和改造一遍。哲学与搞科研好坏的关系?这是典型的从名人传记里悟出来,而不是科学地调研出来的道理。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查理·芒格有句话说得好: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掌握了科学训练法,他就可以带出顶尖高手。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一个看过迈克·华莱士“谈笑风生”的人都会对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就退化到了8岁。这就是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马克·扎克伯格作为脸谱网(Facebook)的创始人和CEO,可能是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富豪之一。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脸谱网做好,从这个角度看,他目前似乎没必要不断挑战新领域,但是他仍然害怕留在舒适区。扎克伯格的做法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来测试自己的自制力。这些目标跟公司的运营没有什么关系,简直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年是学习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所以,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它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这么走,我应该怎么应对,如果他再那么走,我又应该怎么应对,这些计算如果每次遇到都现场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在生活中跟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的道理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都做不到,现在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即理解你的意思。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磨刀不误砍柴工,基本功就是这么重要。不但体育和音乐需要练基本功,就连那些人们认为不存在基本功的领域,也要练基本功。第一课,舒尔茨教学生怎样“听”。他让学生描述一个刚才听到的声音,不断追问下去:那个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很多通常被认为是心理疾病的症状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根治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乃至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高效低成本的重复训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宁可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小事不做一心就想玩个大的,不是专业的训练方式。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地练习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从刻意练习角度,这就是即时的反馈(immediate feedback)。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如果一个学生把教科书里的东西看过好多遍,每次看的时候都感觉看得很明白,他会认为已经掌握了,可是一旦考试就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这就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比你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吵架不可怕,一旦出现一方蔑视另一方的情况,这婚姻就快完蛋了。1.你研究的东西所在的环境必须非常规范,以至于这个东西是可以预测的; 2.通过长时间练习,人可以掌握这些规范。是:直觉,只有在“环境友好”的状态下才好使。所谓“环境友好”,就是其中有短期的反馈(short-term feedback)。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好教练,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更进一步,哪怕这个学生以前的成绩很差,只要在这一个学期他做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单独学习,那么他的成绩将在这一个学期获得提高。多上课和少去聚会,似乎就没有同样的效果。有个著名的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2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1.5小时,每天最多4~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女球迷们可能认为像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整天就知道耍酷,她们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找一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得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很多人每周都打一场网球或者高尔夫,打了25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他们不是在刻意练习,他们是享受打球的乐趣。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找一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得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很多人每周都打一场网球或者高尔夫,打了25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他们不是在刻意练习,他们是享受打球的乐趣。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散漫的风格,干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这是非常愚蠢的。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所以我们再次发现所谓“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哪怕你每天的练习时间跟那些将来要成为演奏家的同学一样,如果不是单独练习,你也只能成为音乐老师。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一帮人在一起合练可能很有意思,也相对轻松一些。但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如果你坚持不了8分钟,你不适合学这个。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教育哲学家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它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吃苦已经过时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幼儿。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但显然我们平时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的原因。每一个神童背后,都有一个能豁出去让自己的孩子猛练的父亲。莫扎特、马友友、朗朗,这些音乐天才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从小就在父亲的监督下学音乐,甚至可以说父亲是他们成长中起到最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没错,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的确如此,小时候应该寓教于乐,年轻时代应该充满阳光地挥霍一下青春,中年以后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但是对于某些不想当普通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输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加后面的比赛了。刻意练习需要学习者的精神高度集中,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练习,人的精力只能做到这么多。但是第一组是为将来做职业演奏家培养的,而第二组的学生只不过比将来要做钢琴教师的学生好而已。决定这两个组学生实力差距的,是他们的历史总练习时间。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的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个零和博弈——你想赢就意味着有人要输,你拿到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有人拿不到这个位置。像这种博弈对社会有没有好处对你来说不重要,你关心的是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这个博弈没有双赢。想要成功,就得练习一万小时,但考虑到机遇因素,即使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能成功,这其实是一场赌博。传统的中国文人非常不喜欢谈论名利,传统的中国文人非常不喜欢谈论名利,认为做事业最好是为了兴趣、责任感和集体荣誉,甚至最好把从事的运动当成修身养性的机会。而我们看到的高水平运动员恰恰不是这样。他们上场不是为了跟对方球员交朋友,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甚至也不是为了打出赏心悦目的比赛。他们上场是想赢!一个可能的结论似乎是奖励学习的过程,比只看学习的结果效果更好。研究人员访问纽约和芝加哥参与实验的学生时发现,这些学生都很想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提高。这个研究似乎再次说明练习方法的重要性。既然兴趣是如此重要,最好的早期教育就应该是先慢慢培养兴趣。我曾经听说,如果你统计那些钢琴大师的授业恩师,他们当然都是顶尖名师;可是如果你统计这些大师的启蒙老师,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位钢琴老师,你会发现这些老师往往并没有什么名气。这些启蒙老师并非都是钢琴高手。但这些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动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他们能让孩子一上手就爱上这个乐器。因为环境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也就是说即便你的DNA里有绘画的天赋,但是如果你没遇到这个环境,你的天赋也完全表现不出来。更复杂的是人的任何一个特点都不是由一条基因决定的,它往往是很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基因可以跟基因互相影响,互相构成各自的环境,这就使得我们几乎不可能单凭查看一个人的DNA来判断他有什么天赋。==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通过否定郑渊洁的想象力和知识冲突开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低级的想象力就是what if 式的,而高级的想象力是要自洽的,所以需要相当的知识。可以说明的例子是书籍《西游记》,《指环王》《阿凡达》等等,作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才能够自洽还有就是《魔兽》游戏的设计,如果仅仅只靠画面是留不住玩家的我,还要有自洽的系统,比如需要专门的经济学家来设计金钱和装备之间的购买关系来防止游戏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思维密度与牛人的反击==作者自己提了一个思维密度说,也就是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越大说明对作者越有利,书中提出大多数还是牛人取胜,因为牛人用20%的时间来完成书的80%部分,剩余的20%由其秘书团队花费80%的时间来完成。比如《世界是平的》==上网能避免浅薄吗?==上网是一种特殊的阅读,上网者更倾向于微博之类的短小的信息。高质量的读书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的地方反复看,甚至还要记笔记。阅读超文本时不时的需要对点不点超链做判断,还会干扰记忆力,这样会牺牲深度理解。在心理学上的解释就是如果获取信息很容易,我们就会倾向于短小轻快的内容这也叫期待和尝试的乐趣,就像打开礼品盒,另外,很多时候完成一个工作的乐趣集中在开始和结束,而不是漫长的中间过程,我们喜欢不断的开始和不断的结束,我们在网上追求能够立即满足的小刺激。知识是有等级的,能够以不同的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是最有用的阅读技术,高效上网应该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平静的深入思考。一个例子就是对读超文本和纯文本阅读有效性的测试,结果是读超文本的效果更差。==高效冲浪的方法==网上文章大多数是鸡肋信息。这些信息的价值不大却都很有趣,吸引我们一条一条地读过去。处理方法的关键是要分层,一层一层的选。一种高效看新闻和论坛博客文章的方法:1,随便翻翻,2,略读,3,精读。随便翻的目的是用一种低门槛快速淘汰绝大多数候选者。略读这一步就是把大部分鸡肋信息处理掉。精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品味。好东西很多,我们不可能都选。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款框架思维,把所有的好项目放在一起,从中选择最值得支持的一个。==笔记本就是力量==很多牛人都有一大堆笔记本。真正的好笔记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想的纪录。比如达芬奇,钱钟书的笔记。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的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都需要笔记。真正的专家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或矩阵模式,有了这套体系,你才能对相关事务作出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直觉。记笔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 写笔记,要把一本书融会贯通,要记下自己的感想,甚至要跟作者对话,这个工作非常不简单。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为什么超链接使阅读效果变差?因为我们必须随时对点与不点一个链接做决定。一个人读书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对链接做决定则要时刻调动大脑的额前叶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验表明,网上冲浪可以增进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老年人保持头脑年轻有好处,但坏处则是牺牲了深度理解。神经科学家发现,网上阅读从硬件层面改变了人的大脑。一个没上过网的新手只要每天上网一小时,五天之后他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可观测的改变!多媒体,超链接,时不时蹦出来的聊天信息和新邮件通知,还严重干扰记忆力。只有有意识的短期记忆,称为工作记忆,才有可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过去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容纳7条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最多只有2~4条。如果获得信息很容易,我们就会倾向于短小轻快的内容。这有一个心理学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尝试的乐趣。比如说我们收到一个的礼品盒,打开这个盒子的过程本如果获得信息很容易,我们就会倾向于短小轻快的内容。这有一个心理学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尝试的乐趣。比如说我们收到一个的礼品盒,打开这个盒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很愉快的经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爱看最新电子产品的开箱视频。另外,很多时候完成一个工作的乐趣集中在开始和结束,而不在漫长的中间过程,我们喜欢不断地开始和不断地结束。相对于一本600页的书,我们可能更想读两本300页的书。我们在网上追求能够立即满足的小刺激。我们必须明白一点:我们没有任何义务去看任何一篇文章,哪怕是我们付费订阅来的文章。你点击它就是看得起它,文章的作者应该“感恩戴德”。如果我们居然下工夫仔细研读这篇文章,那么作者应该感到非常荣幸。我们的时间十分有限,实在不可能把这种荣幸赐予更多的作者。好东西很多,我们不可能都选。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宽框架思维,把所有需要你捐款的项目都摆在一起,你从中选出最值得支持的一个。我把所有可能感兴趣的书做成一个列表,每次要看新书的时候从列表中选择最想读的一本。如果找对象也能用宽框架就更好了……总之,宽框架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记笔记,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你现在甚至不用自己记,印象笔记(Evernote)之类的工具可以让你在几次点击之内记录下任何需要记下来的信息。但真正的好笔记却是主动的,它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但笔记本的作用绝不仅限于存储,它还能帮助我们思考。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如果你的全部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你凭什么拿比农民工高好几倍的工资?我完全抛开课本和老师的讲述顺序,而使用逻辑顺序重新归纳要点。这种笔记的关键是抓住重点,而细枝末节都能被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来,这样自然就把一本书从厚读到薄。你还要写上自己的心得、灵感、其他书对同样问题的补充、同一个知识的其他应用等等,真正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套体系就如同长在他们心中的一棵不断生枝长叶的树,又如同一张随时变大变复杂的网。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他们都知道该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的什么位置上去。有人管这套体系叫做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有人管它叫矩阵(matrix)。有了这套体系,你才可能对相关事务作出出神入化的“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者“直觉”。想要做到这点,一个最基本的功夫是知道这个领域内都有谁,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也许这仅仅是钱钟书最初记笔记的情形,但我们可以想见钱钟书记笔记绝对不是因为图书馆的书不外借。杨绛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钱钟书记笔记的情形: •他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远保存; •外文笔记共有178册,中文笔记与此数量相当; •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论文笔记则记下刊物出版时间(这样显然可以方便日后写作时引用); •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看钱钟书的书,每个人都会感慨他在完全没有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时代,到底是怎么做到能够在文章中旁征博引到那样的地步的,这是一种什么量级的博闻强记!我读到好书,也会做点读书笔记。往往是到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才发现很多读第一遍没有读出来的意思。写笔记,要把一本书融会贯通,要记下自己的感想,甚至要跟作者对话,这个工作非常不简单。如果有空闲的读书时间,我有三件事可以选择:读一本新书、写篇文章、写读书笔记。其中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写读书笔记,这是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相比之下,反倒是科研笔记[2]更容易写。 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人善于发现新事物的不同点,而真正的高手则善于发现共同点。一旦发现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共同点,这个知识就彻底“长”在我们身上了。而且这样带来的类比和联想,特别能刺激创造性思维。世界上有很多藏书和爱书的人,他们买本书就精心包上书皮供起来。而真正的高手只藏笔记。把一本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不等于拥有这本书。把PDF文件存入硬盘确保能够被搜索到,不等于拥有这个文件。把好文章收入印象笔记(Evernote),不等于拥有这篇文章。只有你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 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理解知识需要笔记,使用知识也需要笔记。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书,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的每一章都能让人迸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它突然就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会想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用强力研读书==读书可以不断的提高个人内力,但读书需要技巧,而一个好的读书技巧就是读两遍和做笔记,一个好的笔记需要反映每章清晰的脉络,能够带走书中的亮点并且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能够发现这本书和以前看过的书和文章的联系但是一个人的见识却可以达到以一当百或者更高的境界。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他的“内力”之高,你上再多俗人也没用。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另一种人读书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力。我们专门研究怎么读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哪怕是错觉)的非小说类的书。第一,大多数人不看这种书;第二,如果真看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完。第三,如果看完了的,很多人没看懂读书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它也需要技术。有会读的,有不会读的,不是爱读就行。《如何阅读一本书》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任何特殊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此书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任何特殊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认为阅读有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和为了理解而读。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读书千万不要追求数量啊,注意深度和效率】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读书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于对不同的读物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娱乐性的小说,纯粹信息性的新闻,读得越快越好。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著作,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得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技术性细节实在太多了,直接导致自己对使用的恐惧 】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为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我看过很多平庸的笔记,有些就如同小学生给课文概况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样。网上有很多人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这种方法的意义也不大。流水账式的读书笔记就好像用胸围、臀围、腰围这三个数字来描写一名美女一样无趣。【美女似乎不能用数字来描述,这个例子可以用来反驳哪些纯粹的崇拜数字的人】一个优秀的读书笔记应该有的四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线性读法就是只记书中的结论真正的高手读书不能用这种线性读法,而应该是“一惊一乍”的。作者的哪句话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的每一章都能让人迸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它突然就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会想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重要的事。在做事和读书之间,做事优先。但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我停车之后几乎从不立即下车。我打开手机中的印象笔记应用,对着耳机线把刚刚听过的这段书的笔记录下来。找到时间,我再把这些录音笔记录整理成文字。查理芒格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光脚不怕穿鞋的,因为如果只是学习别人,那么自己将只会处在不利的地位。而由于领先者已经有领先的优势,也就不会选择大的冒险方式。而落后者如果只按照领先者的方法来做那么就会只是落后,创新可能领先,而不变必然失败,所以创新最终是落后者的特权,作者用了日本创新通用公司管理方法并最终领先通用的例子,和美国提出的日本引领的日用品质量革命的例子,和美洲杯帆船赛中弱队使用创新最终战胜强队的例子来说明弱者创新特权。我们要说的是那种改变游戏规则,改变商业模式,“根本性”的创新。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领导者,你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各种号称可以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你们公司的“新思想”。这些思想逻辑上都无懈可击,但实施的过程是有风险的。上面的两个故事中的新思想都要求对企业运行方式做一次彻底的改革。企业不能每年都搞一次这种彻底改革。对于领先的企业,更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谚语说,If it works, don't fix it[5]!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这个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如果你要创业,请不要用创业成功的概率来考量,明知可能会失败,仍然一意孤行。在外人看来,最理性的预测就是你创业会失败,因为创业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作为创业者本人,就需要有过度的自信,无论外界怎么看。那么平均而言是应该更理性点还是跟冒险点呢?《自然》杂志上的观点是冒险更好。据统计,中国大学生首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4%。我没有办法查到这个统计中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公司能盈利就叫成功,还是公司能上市才叫成功?如果你要创业,尽管我内心充满良好的祝愿,我的最理性预测却是你将会失败。而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恰恰是明知道很可能失败却还要干。这帮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善于计算概率,而是因为他们过度自信。马克思说的是非常高素质的资本家。一般人但凡有点稳定收入,是不会为50%的利润而铤而走险的。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谈创业只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心理学家对人性有一个基本认识,叫做“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这个原理指出,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人生面临着一个风险悖论。如果你一辈子谨慎小心,干什么事情都谋定而后动,你的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去;而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大胆尝试,你可能会特别失败,但也可能特别成功。那么平均而言,我们到底应该更冒险一点好,还是更谨慎一点好呢?根据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4],答案是冒险更好。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吗,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当那些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苦逼地计算得失概率的时候,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最后落在了各方面条件非常一般的男生手里。它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输给野蛮的少数民族。如此算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它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会死得非常快,但只要他们没死,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乔布斯的创业决定根本不是精心计算出来的,而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冒险而冒险。这种玩法居然没死,这似乎不能说明乔布斯的目光远大,而只能说明他运气好。 而运气,本来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苹果教主乔布斯小时候第一次开公司要卖电路板,他的合伙人沃兹尼克表示反对,因为他合理地判断根本没有那么多人会买,公司不可能赚钱。但是教主说[5]“好,就算赔钱也要办公司。在我们一生中,这是难得的创立公司的机会。”换句话说,乔布斯的创业决定根本不是精心计算出来的,而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冒险而冒险。这种玩法居然没死,这似乎不能说明乔布斯的目光远大,而只能说明他运气好。 而运气,本来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夺魁者本色==本章主要讲竞争对人的影响,女人和男人对待竞争的态度也不竞相同,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人体的激素睾酮决定的,而无名指对于食指的长短可以反映一个人在胎儿时期睾酮的分泌量的大小。进而可以推断出其是否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在竞争中我们可以争先恐后地做一些平时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也可能因为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很多证据显示,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或冒险,是由一种激素——睾酮,这个天然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男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长,女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短。人脑高速运行(兴奋起来)时要分泌多巴胺,它的作用是帮助神经细胞传递脉冲。研究者认为生理因素大约只能解释40%到60%的竞争力,后天教育和文化传统仍然有作用。==打游戏的三个境界==一般人认为沉迷于游戏的人都是loser,作者认为打游戏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好玩,第二个境界是成就感,第三个境界就是体育和科学的精神。最背鄙视的是第二种,因为他们陷入一种即时反馈的系统,而第三个境界才是熟人敬仰的。他们研究战法,研究背后的算法,达到一种科研的精神!游戏为什么好玩?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关乎游戏,更关乎我们对事业的追求。打游戏有三个境界。人们沉迷于这种随机性,热爱这种小意外,好赌,真是人的天性啊。这是因为有两件事只存在于游戏之中:第一,“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回报是即时的。打赢一场仗,经验值立即上升,战利品立刻到手。这个规则看似简单,但现实生活中非常少见。即时回报会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能够更投入地继续工作,这种正反馈一旦运行起来,只有人的生理极限才能限制他的工作强度。我们看到一个政府职员上班喝茶看报纸,而一个小商贩却在工资更低的情况下拼命加班加点,根本原因是这个小商贩的每一个动作都可立即转化为收益。 即时正反馈,就是游戏上瘾动力学。玩游戏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假如你随便玩,你只能体验一点小小的快乐。如果你被即时正反馈系统俘获,就会得到更大的乐趣(或者痛苦)。只有当你把游戏当艺术去追求,才能成为游戏界的泰格·伍兹或矩阵(Matrix)里的尼奥。==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弱联系给人的信息比强联系要大,由于在强联系中,别人能给得到的信息你也能够得到,反而是弱联系给你的是你不经常接触到的,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富人和穷人的人际复杂度,另外一个是Facebook中大部分信息转发的都是弱联系。而通过对创业成功率的调查发现以能力导向而合伙的成功率大于以同学,同事,和同种族关系的合伙。所以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就是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而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你恐怕就发现不了。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了任何新消息或者新想法,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成熟圈子中的“强联系”,而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些人愿意跟什么样的人搭档呢?能力是一个参考因素:如果两个人都是从名校毕业,他们发生合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5%。但更大的参考因素是关系:如果两个人是同一个大学的校友,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0.5%。而关系亲还不如种族亲!如果这两个人是同一个种族的,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 22.8%。那么不同类型的搭档关系,对投资成败有什么影响呢?两个风险投资者中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其投资的这个公司将来能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9%。如果他的搭档也是名校毕业,则提高11%。所以按能力选搭档,哪怕你把能力简单地用学历代表,都的确能增加成功概率。可是如果选一个以前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干过的同事搭档的话,会让风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如果选校友,降低22%。如果选“族人”,降低25%。看来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所有人都喜欢强联系,哪怕是风险投资者和斯坦福MBA也是如此。我们愿意跟他们在一起混,我们愿意给他们打电话,我们愿意转发他们的微博。但是熟归熟,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很有趣的世界身边的很多事物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答案。使用科学的方法更能够发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学习科学是为了通过某个考试乃至于最终找个什么好工作。有的人学科学是因为科学很有用。还有为数很少的一帮人,他们学科学纯粹是出于好奇。他们惊异于这个表面看来复杂多变的世界背后很可能是由一系列简单而神秘的规则所支配运行的。他们未必想要利用这些规则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他们很想知道这些规则是什么,并以此来看懂世界。就好像一群面对一台构思精巧的服务器的黑客一样,科学是对这帮人的一个挑衅。他们想要破解这个世界。而破解世界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看书,一个办法是直接上手干。科学知识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其有一个很酷的性质:只要学会了一般原理,就能解决无穷多表面看来千奇百怪的问题。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可以一听你的问题,不必亲临现场,完全凭借逻辑推理就能告诉你答案。有时候他们推理出来的答案可能出乎意料甚至违反常识,然而你却不得不服其完全正确。比如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要用一根绳子紧贴地面绕地球一周,可以想象这是必然一根很长的绳子。现在如果我们想把绳子抬高到距离地面一米,请问绳子要加长多少?不会算的人可能会被地球这种大尺度给蒙住,而会算的人会立即指出绳子只需要加长6.28米就够了。再比如说防洪的时候想要用铁板把河岸临时增高一米,请问这个铁板需要多大的抗水压能力?不懂的人可能会设想一个非常厚的铁板,而只要你知道水压只跟深度有关,你就会明白铁板其实用不着比水桶厚多少。这个世界比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对它所知甚少。我们不但不知道宇宙为什么加速膨胀,甚至不知道小鸟为什么一边走路一边点头。与宇宙问题不同的是小鸟的问题就算将来得到确定的答案,这个答案恐怕也不会向我们揭示有关世界的什么重大秘密。但是“尚无答案”这个情状本身,已经足够让人感到安慰了。试想要是不管谁提个什么问题,你都明确知道尽管你不能解答,维基百科上却总有现成的答案,这样没有悬念的世界岂不是毫无乐趣可言。我们仍然幸运地生活在剥个鸡蛋都能写篇论文的时代。这个世界仍然在等着被破解。破解世界大概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从已知推未知,只要掌握基本原理,似乎在理论上你就应该能推导出所有现象,只动脑而不动手。但《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这本书中的几个例子恰恰告诉我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有的科学原理远未完备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复杂现象涉及的数学计算和各种相关因素多到根本不可能用理论推导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动手”才是更直接了当的办法。当动脑的人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时候,动手的人很可能正蹲在地上满头大汗地摆弄。而且他们完全不怕把手弄脏。人类自古以来敬重动脑的人,用动手的方法理解世界则是近代科学兴起才有的习惯。古代中外各路哲人全都热爱说理胜过热爱事实。他们或者引用神话典故,或者引用先贤明言,而完全不屑于对照一下实验结果。据说亚里士多德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理论计算,认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他结过两次婚为什么就不数数自己妻子的牙齿呢?==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作者通过霍金的《大设计》来提出物理理论必须不但能解释已知现象,还能对未知现象作出预言,而大设计做到了第一点,第二点能不能做到就不得而知了。【第三部分其实都是书评,是作者读过相关的书籍之后的一些思考,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可以学到怎么来写一篇书评和读后感。】可见获得内心的平安是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相信上帝无所不能,上帝安排了一切,你就可以解释任何现象,你就获得了内心的平安。可是物理学家对自己有比“内心的平安”更高的要求。我对这个牧师说,我的理论不但能解释各种化石的年龄,我还能对尚未发现的化石做出预言,你的理论也能解释,可是你的理论能预言么?物理定律必须处处管用,以至于上帝就算存在也无事可做;而一个好的物理理论必须不但能解释已知的现象,还能对未知的现象作出预言。这就是物理学的两个逻辑。霍金的学说显然符合第一个逻辑,只是不知道它能不能符合第二个。==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作者通过假想控制人的流动性生产小孩和对猪进行控制实验来反驳灵魂的存在,看似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实验,但是却很显然的说明了灵魂的不存在性。==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关于人死后是否具有灵魂,有很多案例证明似乎有,但这些案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并且不可以重现,有悖于科学的认知更加有悖于宗教的认知,然而对这些灵异事件的研究仍然是用科学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整个研究还有一些别的可供吐槽的地方。一个重大弱点是美国的案例太少,相当多的案例来自亚洲国家。可能是因为只有20%左右的美国人相信转世,所以他们不怎么报告,甚至有可能转世不怎么在美国发生。但也有一种可能是亚洲人因为过于相信而自觉不自觉地夸大了案例。这些研究也许会使有些读者更加相信转世的存在,但它们远远不能“证明”转世。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机制可以让意识脱离肉体存在,这件事完全不能用现有的任何科学理论解释。流行病学研究通常不涉及机制,但这些案例数目就算按流行病学的标准也不够强。也许更重要的一点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现有的科学理论对世界的解释已经相当不错了。一个没有转世现象的世界观并没有让任何科学家感到不安。我觉得如果转世存在,那么就应该无处不在,就算有“孟婆汤机制”,我们也应该能够是用什么手段测量出来“普通人的转世”。更进一步灵异现象也应该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时刻都有一些使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而事实是灵异现象都比较罕见。==摆脱童稚状态==通过对“能找到一个理论解释,当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科学的标准”的反驳提出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其中最初级的阶段就是找到相关性,而有相关性还不能够推出因果性,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对照组。并且相关性结论并不能指导实际生活,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相关性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的真正关键在于发现机制。==怎样才算主流科学==通过三个故事来说明主流科学的正确性,大陆漂移学说,纯晶体的发现和要求医生洗手的故事恰恰说明主流科学的真确态度,这样的态度才能建立一个高效而严谨的学术体系。也只有这个体系才能确保实验结果可以经的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复,一个技术可以随便复制使用,既不要使用者到的高尚、人格完美,也不要求他掌握什么不可言传的心法。科学要求解释。 你不能说“我看到这个现象,而你们解释的不对,所以它一定是个新东西”。全世界的实验室中可能每天都会产生一些看上去不太对的实验结果,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不对的。一个有个人荣誉感的科学家不会看到什么都发文章,你得给一个理论。科学家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质疑,恰恰是因为证据还没有达到“超乎寻常”的地步。如果“经络”和“气”能用实验证明,诊脉能机械化,阴阳运行能用数学方程描写,一直到《伤寒论》能出一个基于现代医学的解释版,那么中医就可以成为主流科学。将来谁能做到这些,谁就“发现”了中医。也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抛开掌握绝学的少数老师傅,变成像青霉素那样任何一个医院都能随便使用的有效技术。==科研的格调==通过比较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 Cooper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来说明科学家都是有自己的格调的,比如盖尔曼认为理论物理是最高级的科学,而费曼的格调和盖尔曼又大不相同。这些说明科学本身是客观的而科学家都是主观的。《费慢的彩虹》这本书生动地形容道,盖尔曼这种纯理论物理学家看其他学科,就如同站在曼哈顿往西看整个美国。新泽西地区相当于其他的理论物理工作,中部相当于实验,而再往西一直到加州,则到处都是中国城之类完全没格调的东西,相当于各种应用科学,比如说半导体之类。其实这种格调也许并不存在。盖尔曼在加州理工的对头,费曼,就不赞成这个态度。费曼对所有物理领域都感兴趣,他从来不认为量子光学是比量子色动力学低一等的科学。其实盖尔曼和费曼对其他学科态度的不同,一个原因是二人的科学理念有不同。盖尔曼这一派的物理学家追求逻辑和数学的完美,在他们眼中所有学科是以理论物理为核心的金字塔型。而费曼则有一点实用主义,他最关心的是怎么解释自然现象,而不怎么追求数学上的完美。实际上,费曼说,为什么非得追求一个统一理论?也许自然就是给四种力四个理论。我想费曼眼中的科学世界不是金字塔,而是是一个互相平等的网络结构。但费曼的确认为物理学比小说要难。因为小说的想象不需要负责,而物理的想象有一个实验判决。不管你多么喜欢你的理论,跟实验不符就是不行。实际上,费曼鄙视很多东西。费曼极度鄙视哲学,连他的秘书都知道千万别跟费曼谈哲学。费曼还一度强烈鄙视超弦(但在最后时刻还是跟盖尔曼学了一点超弦)。另外,我们已知的还有费曼鄙视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全是扯淡。我的问题是,既然所有学科中都有“道”,盖尔曼的格调论,和费曼的鄙视,是合理的么? 我认为它们是不客观的,但是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他将无所适从。也许要想干好一行,就必须爱这一行。而爱这一行,就意味着“不爱”其他的行。所以一个科学家应该学会从心理上“鄙视”自己专业以外其他学科。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科学家都是主观的。最好的科学家甚至可能是极度主观的。有爱恨,才是真正的科学家。敢说不,才是真正的科学家。所以欢迎化学家们给自己找一个充分的理由来鄙视物理学。==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通过心理学的几个试验来说明一些试验的不准确性,有些试验是只做一次并且是只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由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稍甜一点,那么在只喝一口的情况下就会感觉百事可乐好喝,而喝一瓶的情况下就不一定了。现在大多数的心理学实验都是喝一口的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理学。这些实验的弊端在于只做一次,而且还是在实验室里。如果让那些受试者每天都来参加这种考试,每天都是用幸运球比赛,积极心理暗示还有用么?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这两种可乐的味道非常接近,但如果你仔细品的话,会发现百事更甜一点,而可口可乐略带一点酸味。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做过实验,在不公布品牌的情况下把这两种可乐倒在小杯里,找一帮受试者品尝。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百事可乐更好喝。在实验结果的刺激下可口可乐决定改良配方,使得味道更像百事可乐,结果是惨遭失败!消费者抗议新配方。怀旧因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实验室里喝一口喝拿回家去喝一瓶,感觉是两码事。其实如果只喝一口的话,可能很多人认为汽水比茶好喝。目前大多数的心理学实验,是“喝一口的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理学”。佩戴护身符的第一天也许会充满正面的情绪,第二天可能就不好使了,时间长了反而成为累赘,一天不戴可能还会恐慌。所谓“积极心理暗示”,其关键也许就在于让受试者感到新鲜想不到。==医学研究能当真吗?==作者通过埃尼迪斯的论文关于90%的医学研究不靠谱来说明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与一般常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论文不严谨,甚至很多都是错误的,这并不表明科学中没有正确答案,它只表面得到和判断真确答案并不简单。==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科学的方法是建立在一个一个的模型上的,物理学革命就是用一个模型取代宁一个模型,一个模型如果具有现实意义就必须能够预测未来。导弹拦截,将探测器送往火星,都是不完美模型的完美表现。而经济预测和气候预测是一个大的模型,这么个大模型预测未来的复杂度是相当大的,而且目前来看预测的都不正确。【从这几篇文章中,能够对科学研究思维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次跟新,跟新对以往科学的认知,也有种将科学拉下神坛的感觉】一个农民发现自己养的鸡都出问题不下蛋了,找一个物理学家帮忙。物理学家做了一番计算之后宣布我已经找到了一个解!但是这个解只对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有效。这个笑话的意思是物理学家使用了一个过分简化的模型去模拟真实世界。任何科学研究中的任何计算都是针对科学家选择的模型的,而不是针对“真实世界”本身的。霍金和 Leonard Mlodinow 在《大设计》这本书里讲了一个金鱼的故事,说意大利 Monza 市禁止在弯曲的碗状鱼缸里养金鱼,因为从弯曲的鱼缸往外看会看到一个扭曲了的现实,这对金鱼“太残酷了”。对此霍金提出一个庄子式的问题:我们又怎么知道我们看到的现实不是扭曲了的?金鱼仍然可以对鱼缸外部的世界总结一套物理定律。也许因为坐标系弯曲,金鱼总结的物理定律会比我们总结的要复杂一点,但简单只是个人品味,金鱼的物理学同样正确。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物理定律,乃至所有科学理论,都只不过是主观模型。托勒密的理论说地球是静止的,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的理论说太阳是静止的,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两个模型其实都可以用,只不过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好用一点。物理学革命其实就是用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我们可以把力解释成一种波动的场,或者空间的弯曲,或者一堆粒子的来回传递,或者又把各种粒子解释成弦的震动。当物理学家发明这些模型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并不是“真实的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超弦理论符合我的世界观么?”这种哲学问题,他们想的是什么模型有效就用什么模型!不要特别相信那些复杂的模型对未来做出的复杂预测。问题是新闻记者总是比科学家更相信模型科学家也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不想玩大的。科学家玩模型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解决小问题,是想通过模型来发现和证实一些小机制。所有玩模型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模型的局限性。

我读

1.人做判断有两种思维:一是“科学家思维”,从论据推结论。二是“律师思维”,从结论找依据。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律师思维,都喜欢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对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取向的,往往忽略甚至避开。 一个例子,当今媒体获取收视率的手段是,给大众提供娱乐➕确认。即观众需要你的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 方法论:主动刻意得去获取能修正完善自己价值观的信息。2.心理学理论,损失厌恶,人们喜欢获得而厌恶失去。3.概率论的重要性:一是随机性。随机的事物不值得深究。二是误差。确定的事物也会有差错。缩小误差的方法是大量重复同一个实验。三是赌徒谬误,即认为随机性造就了均匀性,导致前一个独立事件的结果会影响后一个独立事件。四是轻易总结规律。容易犯“小数定律”,缺乏足够多样本支持。五是“大数定律”。当样本足够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等于出现概率。了解这些知识后的收获:一是心态平和。万事万物都是隐喻,但大部分不值得深究,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值得做的事。(喜欢一句话: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步,牛人也走一步,牛人获胜不是因为他走的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二是忍受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因为随机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充满变数和不确定。三是学会质疑。对一切总结性的规律要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分析规律基于的样本是否充分,用数据说话。4.区别合理性和可能性。增加细节会增加合理性,但会减少可能性(这是普遍容易误解的)。例如给定事物A的两个描述B、C,当B、C同时成立的概率一定小于A成立或B成立。5.我认为成功学的本质:高度的自控力(意志力)对意志力的三点理解:一是意志力是消耗品,在某一方面自控,另一方面就会松懈(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有的科学家生活能力很差)。二是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行为消费学中,将涉及金额巨大的选择放置于金额小的选择之后,例如买车选配置)。三是提高意志力的手段。①适当增加葡萄糖摄入。②自我监视。③做自己不习惯的事。6.优势劣势。落后者追赶领先者的方法,并不是沿着前人脚步埋头追赶,而是认清前人错误得失,采取“非常规手段”,创新新的“捷径”。反过来,领先者要经常向追赶者学习,改进发展方向和方法。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7.有效练习,不是为了在舒适区惯性地完成工作量,而是持续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有效练习的三个要点:一是保持在“学习区”练习。二是练习要有方法。基本功训练+阶段性重复训练。三是即时反馈很重要。(同时,激励机制、学习环境也很重要)观点:·求学的过程是艰苦而孤独的,要守恒心和静心。·练习不是娱乐。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去号召别人学习,但娱乐本身不是学习。如果你想享受快乐,你的位置在观众席。·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是让个体能获得更有利的基因表达。8.廉价会导致低俗流行。9.《怎样阅读一本书》中说到,阅读分三个层次,为了娱乐、为了信息、为了理解。做读书笔记四个步骤:一是概况。二是摘录亮点。三是写下心得体会。四是融会贯通,寻找知识联系。10.自信很重要,要有“争”的意识。三种情况,你选择争,一是没有人和你争,你赢了。二是有人和你争,但能力不如你,你赢了。三是你输了。而选择不争,最好的结果是零和。11.一种现象,在竞争中我们可以争先恐后的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甚至做不好的事情。更有冒险精神的人,体内基础睾酮水平较高,生理表现在无名指和食指的差异越大。12.即时正反馈,促进人持续做某件事的有效手段。例如打游戏。13.弱联系(联系不多、联系人涉及各类行业)很重要,更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14.科学方法:收集证据---总结相关性(考虑整体和部分)----找到因果关系(有相关性不等于有因果关系)---提出解释机制。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读书笔记,算不上评论,只是把本书的这篇文章《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提炼了一下大纲。这也是我现阶段所能做的。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如何才能成为天才,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总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只在“学习区”学习;二、把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三、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四、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1. 只在“学习区”学习练习的精髓就是持续的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把不熟练的做熟练,养成习惯,然后追求更高的难度再做不熟练的事情。即将学习区的事情通过持续不断地做变成舒适区,然后脱离舒适区,进入下一个学习区做事。你的舒适区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场修炼。(人性使然,进化论使然)2. 有针对性的分小块内容重复练习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基础训练。练的是套路,学的也是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比方说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将基础训练分成小块,一块一块的反复练习。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通过重复和高度针对性的练习,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作者不同意“工夫在诗外”,认为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工夫就在工夫上。如果训练不具有针对性,就是浪费时间,就是缘木求鱼。我们追求的是把这个特殊技能的神经网络“长”在大脑中,别的都不必管。3. 随时获得反馈为什么要有反馈?因为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对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主观性过强,只会从自己的思考角度看自己,而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有即时反馈会有什么效果?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在此部分,作者还提到老师的作用。老师和教练的作用就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即时的反馈。4. 注意力高度集中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怎样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练习(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的练习时间才是有效时间。作者反对“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娱乐和学习不相容。练习需要重复,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5.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人。体育、音乐和演出,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有兴趣的人。在学习技能的初期,智商可能是决定性因素。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的作用越来越大,兴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可以坚持多长时间。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的基因所喜欢的环境,也就是那些能给我们“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复制机会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难道不就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吗?【想了一下,在高中生涯,这四项内容除了第一条只在“学习区”学习不是很符合外,剩余的都很符合。那时候是外界的压力逼迫你这么做,自己没有意识也没有思考,只是纯机械的照做,最后也没能形成习惯。高中毕业后,更是荒废了。】

理工科思维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反常识”思维“反常识”思维文人思维和理工科思维(tradeoff)别想说服我!科学家机制 和 律师机制)(确认偏误)Consume deliberately. 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真理追求者科学家: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坏比好重要损失厌恶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随机、误差、赌徒谬论(随机不等于均匀)独立随机、没有规律、小数定律&大数定律性质和规律一颗阴谋论的心合理性和可能性凡事都有目的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健康的经济学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20%死于癌症“头疼问题”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自控、意志力(有限)——》决策疲劳好习惯、自我监视匹夫怎么逆袭underdog——》优劣势转换、非常手段马丁路德金造谣(要求证,正如,这本书,不知道多少真假)改变规则练习一万小时成为天才?刻意练习: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套路:重复、针对性)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老师、试错)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练习就不能娱乐)兴趣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世界观自成体系思维密集度和牛人的反击上网能避免浅薄吗?能够以不同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是最有用的阅读技术。高效“冲浪”的方法翻翻、略读、精读窄框架、宽框架笔记本就是力量吃进信息,生产笔记本用强力研读书逻辑脉络、自己的看法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丰田经验、质量革命、美洲杯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运气、冒险夺魁者本色竞争:睾酮——无名指压力下状态:战士和颤士——COMT基因打游戏的三个境界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追求弱联系(个人看法:这是多样性)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亚里斯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科学知识:解释WHY?比如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要用一根绳子紧贴地面绕地球一周,可以想象必然是一根很长的绳子。现在如果我们想把绳子抬高到距离地面一米,请问绳子要加长多少?不会算的人可能会被地球这种大尺度给蒙住,而会算的人会立即指出绳子只需要加长6.28米就够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处处管用、预言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学说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灵魂转世摆脱童稚状态相关性、因果关系科学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证据——因果关系——提出机制怎样算主流科学?科研的格调科学是客观的,科学家是主观的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医学研究能当真吗?不能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模型也许有些科学家的确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但科学研究从来不涉及绝对真理。哲学才研究绝对真理。科学研究的是“有效的真理”,是“有限的真理”书评: 有干货,重新看待世界 用科学思维部分不认同:比如向落后者学习

理工科思维&怀疑主义——读《万万没想到》第一天

在看《万万没想到》。非常喜欢这本书。他的叙述结构和曹老师的讲课方式很像。实验心理学的曹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龙老师,都是上课喜欢带大量例子的老师,都属于发散性强的树状思维的老师,都是我第一堂课就喜欢上了的老师。但是,几堂课下来,曹老师更令我信服,而龙老师的支撑太单薄,我不认同她基于纯经验的推断方式。龙老师说每一句话都充满自信、笃定,不说“我认为”,特别“客观”,但她用于例证的都是个案——“我朋友”、“我朋友的儿子”等等,仿佛无法反驳。曹老师却不强调结论的显而易见,用的例子是科学证据,说的话是“研究表明”,是可证伪的。而卡尔·萨根说:“不能检验、无法反证的断言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无论它们在激励或激发惊奇感方面有多大价值。”这就指出了科学理论的基本属性——可证伪性。无疑,按万维钢的说法,两位老师分别算是典型的文人思维和理工科思维。我才疏学浅,不清楚怀疑论的确切定义,故虽自诩怀疑主义,却一直不曾查证。今天,在刷了知乎上大量迥异的回答后,我反而更难肯定了——一个学术名词,往往在未明确公认的解释时就开始了运用,然后,它就广义狭义的说不拎清了。于是我决定终止寻找最确切的真理,而转向寻找最合我心意的定义。我看到了科学松鼠会登载的一篇节选自图灵新知系列丛书《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的文章。按卡尔•萨根的描述,我大概能算作“真正的怀疑主义者”:"在我看来,似乎要求的是两种相互冲突的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对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所有假说进行最具怀疑性的审查,与此同时对新思想最大限度地保持开放心态。如果你……没有一丝怀疑,那么就无法分辨有用的思想与没有价值的思想。如果所有思想都具有同等的有效性,那么你就失去了自我,因为那样……根本没有任何思想是有效的。”我赞同作者的说法,怀疑主义——至少,我的怀疑主义——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立场。这样,它就不必非得与可知论不可知论挂钩了。事实上,我自己觉得,知乎上一部分人的解释我是认可的(我只是从我自身的选择来看,而不从哲学范畴上讨论,毕竟我未曾研习与考证):“无论是笛卡尔的怀疑论论证,还是休谟对于因果关系的怀疑,其实都是指出,原有的信念总是存在着一个相反的有效命题的可能性,而作为判断者的我们,无从断定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这与不可知论的结论似乎相同,但实质有很大差别。不可知论认为,知识从根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怀疑论论证的目的只是说明这些信念本身没有确定性,我们仍然要去寻找确定的知识。”我想,我是这样一个怀疑论者:开放是因为怀疑,保守是因为怀疑,“不知道”是因为怀疑;趋近于完美是因为反思,不可能完美也是因为反思。——2016.05.03

自我认知、成功学和科学思维

本书是由作者在博客上发表的杂文集结而来,总的来说很有可读性,与一般的文章相比,文中的观点大多旁征博引,虽然作为这样一本闲时为打发时间阅读的作品没有在意脚注(特别是在kindle上阅读更加没有什么耐性),但翻到每一章之后都有作者引用或是文献或是网站的脚注,这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和认真吧。博客文章集结成书的很大问题,是文章和文章之间没有进一步的联结,有的时候前面和后面还会有矛盾之处,一篇篇看过来很爽,但看完后不能很快地形成全书的脉络和逻辑层次,这点令人遗憾。根据序文介绍,全书的三部分分为人性,励志和科学。以下简单介绍下这本书在这些部分里讲了什么:一、自我认知(人性): “反常识”思维:例子:煽情的灾难报道对人群的鼓动作用胜过具体数字。中国人的“具体思维” 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结论:要用理工科思维取代煽情的文人思维,做决策要靠数字。“Tradeoff”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有的时候得出的结果不是常识性的。别想说服我:例子:《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蒙洛迪诺有关不同人种进天堂的故事 。媒体其实不能客观中立,FOX电视台成功秘密就给观众想要的东西。全球变暖议题的争议两极化。结论:每个人都爱看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互联网可能加剧观念阵营的划分。真理追求者:如果两个人是诚实的真理追求者,那么终将达成一致。科学家的优点是能够接受被他人改变想法。这一篇很短。坏比好更重要:例子:损失厌恶实验,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感情。用负面偏见可以解释很多事情。结论:要做不被杏仁核绑架的聪明人,要超越本能做理性决策。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1.随机:有些事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没有太大解读意义。偶然的错误和成绩都不值得深究。2.误差:学会忽略误差范围内的任何波动。3.赌徒谬误:理解独立随机事件。4.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5.小数定律:个人的经验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一颗阴谋论的心:例子:人们相信马航是美国的阴谋。结论:阴谋论共同的思维模式是不承认巧合,认为一切背后都有联系都有目的,阴谋是有限度的。科学家的思维是反目的论的。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例子:笑话俱乐部。TV Tropes对所有桥段的列举。健康的经济学:例子:超时工作会有更高的健康风险,但是为了工作宁可冒险的人也是相当理性的,只要换的值。墨西哥妓女将安全套作为议价手段。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用数据表示不论是核爆和辐射都出不了什么大事。实际上,火力发电导致的矿工死难和污染伤害更大。二、成功学的解药: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自控。自控需要意志力,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做选择、冒险甚至美女都会损害意志力,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消耗。提高意志力的方法是“常立志”,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做一些日常小事提高意志力,然后将其用在其他事情上。匹夫怎样逆袭:格拉德维尔新书《大卫与歌利亚》:匹夫战胜巨人的法则: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 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格拉德维尔的书《异类》提出这个概念,作者认为真正的关键不是训练时间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写大著作,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自洽”(self-consistent),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接受信息的效率的量化程度,作者提出叫“思维密集度”,思维密集度=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上网能避免浅薄吗?:知识是有等级的,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要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所左右。高效“冲浪”的方法:第一步,随便翻翻toss, 第二步,略读skim,第三步,精读read。学会宽框架,将所有东西摆在桌面上集中选择。笔记本就是力量: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需要笔记,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务的眼光。可以把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用强力研读书:最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在一本书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不好玩,用时少,不追求快。具体做法是读两遍,做笔记。要求读书笔记有四个方面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认为中国要当领导者就必须引领潮流创新。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比一般人更多,但是只要没死,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得多。夺魁者本色:竞争,是对人的提升。比较了男女不同的竞争意识。打游戏的三个境界:好玩。追求成就感。体育和科学的境界。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强调弱关系理论,别跟熟人合伙。三、科学思维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破解世界一是看书,二是上手干。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介绍了霍金新书《大设计》,认为物理定律有两个逻辑:解释已知现象,对未知做出语言。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摆脱童稚状态:强调事实和证据,科研中的相关性研究,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联系。怎样才算主流科学:科学研究是充满争议的过程,得用现有理论解释新理论,科学研究是新思想逐渐变成主流的过程。科研的格调:盖尔曼的故事。科学家有的时候可能是主观的。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积极心理暗示可能是暂时的。医学研究能当真吗?把学术论文结果推广为真实世界的真理,是危险的行为。科研不是在生产日常生活的答案。真空农场的球形鸡:谈到了科学模型的简洁性。

一本脑补的书,慢慢看懂某个人

这是一本脑洞大开的书,作为文艺份远超理性思维的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开始理解理工男为何总是会在你兴高采烈分享观点时驳斥你其中某个信息点的真实性;或是在你需要帮助时只采取教你怎么解决问题而坚决不采取同情的办法的原因。一些引发我思考的:1、取舍思维,理工科思维的起源。tradeoff(牺牲一个,换取一个)“tradeoff”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事情是“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所谓“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情况下兴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可是文人思维仍然停留在有点好东西就高兴得不得了的时代,习惯于无限夸大自己的情感。(ps:文科思维更多是从主观上去感受事物,带有很强的倾向性,价值观中认为好的东西,会极力被渲染、包装得更好;而价值观中认为差的东西,却会被无底线践踏。 理工科思维的出发点就是中立、客观的,不带有色眼镜,也没有像文科思维那样的想象力。而客观中立就势必造成“有利有弊”,会看到事物的两面,而不是只针对’喜欢‘或’讨厌‘的某一面。)2、文人思维天生喜爱耸人听闻的消息,这会刺激他们的神经;理工科思维一切以客观事实、调查数据为基础,喜欢用数据说话。(ps:文科思维的人一般会选择文字、创意、写作等工作,他们需要的是新鲜的事物,刺激的观点,耳目一新的创意,而不论是否真实存在或符合客观。求虚,想象力的思维路径。比如这本书,就很吸引我,第一次,一字一句的阅读并记录!理工科的人一般从事研究、分析、数据统计等工作,他们需要的是客观事实,他们认可的是权威性、被普遍认可或有说服力的观点。求实,经得起验证、批判性的思维路径。)3、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ps:从市场的观点来说,提供服务一定要以满足需求为基础,哪有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4、“回音室效应”:当我们有权力选择接受什么观点、接受什么喜好、接受什么服务时,最终就俄国是人人都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形成“回音室效应”,导致人们的观点变得越来越极端。(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敢于接受新信息、新观点,而不是一层不变的固执己见。)5、“损失厌恶”“:一个测试:”一批工人,第一组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奖金;第二组被告知,本周你们有80元奖金,但是如果生产任务完不成,就会失去这笔奖金。“最终结果,第二组完成情况明显更好。原因:人在说”损失“这个词的时候,大脑中的”杏仁核“(amygdala)兴奋,产生了负面情绪。 现实生活中,如果向你介绍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同时告诉你一条他的优点(踏实、有能力)和一条他的缺点(头大),你更容易用缺点去记住这个人。(赞同!)你曾多次帮助一个人,但某一次没有帮,他就会记住你的拒绝。(反过来,我们对别人的拒绝也一样。)6、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是否理解概率,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开化”程度。第一,随机。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比如“中彩票”。偶然的错误不值得深究,成绩也不值得深究。第二,误差。承认误差真实存在,不要太看重这些小概率的误差。第三,赌徒谬误。“赌博输了很多次,下一次就该赢了”。其实,每次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第四,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时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7、“合理性”和“可能性”。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概率论常识:A、B同时成立的概率是低于A成立概率的。)8、很多新作品是旧作品的重新组合。TV tropes 对各种流行电影、电视剧、动画、小说和游戏中出现的所有剧情进行分析列举、编号。但庖丁解牛到了一定程度,看电视剧就只会看到一堆库函数。9、健康经济学。人们会理性分析风险后,以小概率的冒险换取他认为更大的利益。比如,妓女不用套不是不知道她的危害,而是评估后,患艾滋病概率远不及她换得的可治疗艾滋病的利润。10、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核电站出事的比例比交通事故小得多,波及的人(按切尔诺贝利4000人来计算)也远没有想象的大。癌症本身也有一定的发病率,不能一味归于核辐射。看待问题要辨证、全面,而不是偏执。11、格拉德维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特立独行(disagrreeableness)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12、未完待续……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反常识”思维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文人把弘扬真善美和鞭挞假恶丑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把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称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2根本不是计算机的对手,系统1却比计算机强大得多。系统1却比计算机强大得多,直到2012年谷歌用了1.6万块处理器,才让计算机学会识别猫的脸[7]——而且它肯定还不会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分辨表情。别想说服我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坏比好重要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发现规律任何时候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理解随机性却是只在现代社会才有意义的一个技能。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当初iPod最早推出“随机播放”功能的时候,用户发现有些歌曲会被重复播放,他们据此认为播放根本不随机。苹果公司只好放弃真正的随机算法,用乔布斯本人的话说,就是改进以后的算法使播放“更不随机以至于让人感觉更随机”。一旦出现不均匀,人们就会认为其中必有缘故,而事实却是这可能只是偶然事件。一颗阴谋论的心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们总是希望能给复杂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某个强大的力量,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控制一切。林肯说“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人们搞不清“合理性(plausibility)”和“可能性(probability)”的区别。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励志类书籍的流行,也许是一个国家全面进入现代化,都市白领变成普遍职业的必然结果。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人的意志力能量来自血液中的葡萄糖。匹夫怎样逆袭?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disagreeableness)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刻意练习】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这就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比你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培养人才的有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徒制。师父带着徒弟参与一个实际的项目,徒弟在试错中提高。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一帮人在一起合练可能很有意思,也相对轻松一些。但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对于某些不想当普通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输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加后面的比赛了。如果你想享受快乐童年,你的位置在观众席。奖励学习的过程,比只看学习的结果效果更好。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仅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找到。找不到,未必是这个人不行,更大的可能性是整个环境都不行。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思维密集度=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笔记本就是力量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人善于发现新事物的不同点,而真正的高手则善于发现共同点。一旦发现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共同点,这个知识就彻底“长”在我们身上了。而且这样带来的类比和联想,特别能刺激创造性思维。用强力研读书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得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藏书人认为书的干净最重要,所以他们不看书;低水平的读书人会在看完的书上画满了重点线;而高水平的读书人会在看完的书上写满了批注。历史上,牛人读书都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批注。据说人们一般不爱把书借给毛泽东看,因为他看完之后别人没法看了,书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他的批注。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强力研读要求慢读,但是我们知道很多著名的读书人的读书速度却都很快,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武功。他们读得快,是因为对他们来说一般的书里,新东西已经非常有限了。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按照提姆·哈福德(Tim Haford)的《适应》(Adapt)这本书的说法,汽车工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美国大约有两千家汽车企业,其中存活下来的只有1%。夺魁者本色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同时受到睾酮和雌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影响胎儿大脑的同时,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那些最成功企业家的无名指要比食指长10%,甚至20%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这样来说,岂不是从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结构,就能判断这个人的经济地位如何了吗?弱联系那里获得想法,乃至于与弱联系合伙创业,有利于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物理定律必须处处管用,以至于上帝就算存在也无事可做;而一个好的物理理论必须不但能解释已知的现象,还能对未知的现象作出预言。这就是物理学的两个逻辑。摆脱童稚状态好的科学除了能证明因果关系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机制,得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怎样才算主流科学?卡尔萨跟说,“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超乎寻常的论断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一个论断想要被科学界全面接受,除了要求超乎寻常的证据,还必须有一个机制。医学研究能当真吗?(a)以最权威科学家,比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自然》上的论文的意见为主。 (b)科学家中的“主流意见”(如果“主流”真的存在的话)为主。 (c)以最新发表的意见为主。 (d)别当真,科学新闻可以当娱乐新闻看。医学研究根本不靠谱。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世界的复杂性并不是我们必须使用模型的本质原因。 我们必须使用模型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是主观的。所有物理定律,乃至所有科学理论,都只不过是主观模型。托勒密的理论说地球静止,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的理论说太阳静止,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两个模型其实都可以用,只不过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好用一点。物理学革命其实就是用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我们可以把力解释成一种波动的场,或者空间的弯曲,或者一堆粒子的来回传递,或者又把各种粒子解释成弦的震动。当物理学家发明这些模型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并不是“真实的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超弦理论符合我的世界观吗?”这种哲学问题,他们想的是什么模型有效就用什么模型!科学研究从来不涉及绝对真理。哲学才研究绝对真理。科学研究的是“有效的真理”,是“有限的真理”。

诺兰:让“理工男”嗨爆的文艺男

最近因为电影《星际穿越》,又让“理工男”得瑟了一回。有网友调侃说:“看电影的时候就听他们小嘴叭叭的跟老娘们嗑瓜子似的,根本没有停下来过,嗷嗷直叫嗨满全场,幸亏电影不是3D的,这要是在他们面前浮现出个虫洞黑洞啥的,感觉他们能当场给操了。”“文艺男”与“理工男”的争论其来有自,但比较两者的书却很少,因此,万维钢这本《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算是及时雨。什么是“理工科思维”?作者借用了卡尼曼《思考,快与慢》里对人脑“系统1”和“系统2”的划分,即前者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对眼前事物进行第一判断,后者则须集中注意力进行缓慢费力的计算分析。他认为,文人思维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理工科思维是系统2的产物。接下来,作者就以理工男的优越感列举了无数文人乱担心、瞎议论的事例,比如伦敦奥运会15万个避孕套仅开幕5天就用完了,文人蒋方舟大谈“优秀基因花心”,殊不知1万名运动员5天用掉15万,就是每天6次(两人用一个,所以是6次,呵呵),这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大部分避孕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除了打击妄下断语,理工科思维的用处在于通过试验数据纠正“常识性偏见”。比如,媒体为什么喜欢煽情?有个呼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试验:公开信的一个版本是列举数据,另一版本是通过一个叫诺奇亚孩子的挨饿故事,结果是第二个版本收到的捐款多,可见,煽情是传播的必需。理工科思维还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历史疑惑,比如,作家章诒和的回忆性散文里大量对话记录让人诟病,章先生却信誓旦旦,孰真孰假?有试验表明回忆会受“暗示感觉性”影响而歪曲:我们看到一只小黑狗,随后被问到狗的项圈是什么颜色,很多人会自信的说出一种颜色,哪怕这只狗实际未戴项圈。再比如,鲁迅祖父,因为手贿买乡试关节,刑部批牢冲充军,而皇帝批示斩监侯,一反拟罪较重,俟朱笔轻减,以示恩出自上的惯例,刑名老吏亦为之错愕。高阳揣测,清制十二月二十五封印,此案结于当天,皇上待批奏折过多,情绪不好乃有重罪。这揣测就与《美国科学院报》“损耗对判决的影响”调查吻合:在以色列,每次用餐后,约有65%的保释申请获得批准,在保释官下次用餐的前两小时内,获批率又开始下降,总之,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容易否定保释申请。理工男的肱二头肌鼓起来了,是否就意味着文人思维穷途末路了呢?作者这方面的偏见比比皆是,“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苏格拉底、孔子都研究道德,是低端文人吗?既然作者借用的是卡尼曼的概念,就要承认,卡尼曼可不是贬低“系统1”,而是认为“系统1”和“系统2”要配套使用。作者自己也说:“我们的系统2根本不是计算机的对手,没人能在百分之一秒内计算111.61872的平方根。而系统1却比计算强大得多,直到2012年谷歌用了1.6万块处理器才让计算机学会识别猫的脸——而且他们肯定不会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分辨表情。系统1这么快,显然是它在漫长的进化史中非常有用的缘故。”文人思维的妙用可多了,你比如,作者花了好几页的篇幅谈“强力研读”,还罗列解释“不好玩;用时少;不追求快”的共同点,就差找只戴眼镜的猫来做试验了。可人家文艺男一句话就说完了,“不就是读‘磨脑子’的书嘛!”朱子说得更精妙:“读书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学者叶航说了个更有趣的事:经济学家杨小凯和汪丁丁在香港时都喜欢炒股,都下功夫研究过K线分析技术,结果两人都输得一塌糊涂。而拯救他俩的都是自己太太。在丈夫铩羽而归后,她们都独揽了财政大权,靠投资房产积累起雄厚的家产。所以,有时候容易“理性自负”的恰恰是接近理工科思维的人。总之,“系统1”和“系统2”要配套使用才行,“文艺男”与“理工男”真没必要强分高下,别忘了让理工男嗨到爆的《星际穿越》导演诺兰就是一名文艺男啊,片尾令人炫目的五维空间设计,就是借鉴了现代主义大师杜尚名画《走下楼梯的裸女》……刊于12月1日《南都周刊》

有点言过其实

简介和评价似乎都有点过高,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纠正与一般常识相悖的科学知识,没有太过于出众和让人印象深刻的知识,第三部分更多探讨的是纯科学方面的知识,也不足以足够吸引眼球,反倒是第二部分,关于学习,关于创造力以及关于想象力的内容值得一看,可能是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一些方法论的东西来指导自己吧。譬如想象力分高级和低级的,低级的不区分逻辑,而高级的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逻辑和科学的严密性,比如学习分舒适、学习和难度区(第三个区域不记得名字了),学习要摒弃舒适区,尽量扩大自己的学习区,缩小难度区的范围。至于上网获取信息的方法,读书笔记的做法还有创新的本质,说的只能算作有道理,真正践行起来也许并非那么一回事。

万万没想到让你开始去想到

万万没想到让你开始去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句话是万维钢(同人于野)的第一本书的副标题。整本书读下来,理解了作为副标题的意义,整本书的一个作者的主要的观点就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可以练习用一种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作者的这本书是他的博客文件的集结出版的,没有像之前读到的很多专栏文章的集结出版书那样特别散的问题。整本书作者都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态度在认真写文章,这点可以从每篇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中看出来(笑)。参考文献这个点让我想到唐诺在“阅读的故事”中提到过的一个有趣的观点,你要阅读的下本书就在此刻读的这本书中。想了解优秀的近年英语地区受关注的非虚构类书,可以参考同人于野提到的书。这里又想到去年曾被讨论的优秀的绵羊讲大学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讨论,那篇文章就是出自同人于野,提到的书应该也值得一读。同人于野是一个物理研究员,严谨又高效的理工科思维,点醒我的一个点就是虽然受了多年的理工科训练,但是阅读的选择还是多为虚构类为主。像是同人于野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的传统其实是文人思维,这是读书时候的一个“啊哈”一刻。整本书分成了三个部分。PART ONE 反常识思维、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和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其中前两部分阅读的很是顺畅,很多点醒的观点。第三部分的阅读很是艰难,科研的格调这一篇是个例外,推荐喜欢the big bang theory但是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笑)。作者在今年新出了“智识分子”,和万万没想到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非常值得一读。有篇实用主义者的英语学习方法蛮有趣的,夏天的阅读时光可以做一下尝试哈哈哈。记得有人提到过,概率论应该是现今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科学之一。同人于野也有一篇文章专门来讲概率论的智慧。“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3月的一场抽审,中了那二分之一的概率。一直给自己做的心理建设是,你是一个多次认真学习过概率论的现代青年,要相信并理解这个随机性。同时心理的那个文人思维在告诉自己,要知道福祸相依,被抽中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恩。最后安利一下同人于野的书,想要清楚明白的生活,可以读读看,说不定新世界的大门会打开哦。

我读《万万没想到》 启发的方法论

在我的理解中,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用科学的眼光和方法去面对我们这个世界,作者将这种思维模式带入到三个不同的领域:生活常识;成功学;科研。其中在成功学部分,重点介绍了意志力、一万小时理论本质和核心、笔记本和强力研读书,这个部分是我比较关心的方法论部分。一、反常识思维其实这个地方将的内容和《怪诞心理学》、《清醒思考的艺术》、《影响力》等地方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的常识有可能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很多是进化过来的,在远古时期或许有效,但是现在不一定有效。这个观点和刘未鹏的《暗时间》、李笑来的不断升级我们的系统是一样的道理,而克服这种偏差的一个重要的一点是概率论和科学思考的方式方法,比如大数定律和小数定律等。二、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1)科学的励志 作者是个物理研究员,凡事讲求科学和证据。于是对于现在泛滥的成功学,作者的观点让我想起了马斯洛和Tal,他们都是提倡去研究一些杰出者身上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作者的观点很务实,就是利用科学方法(比如分组对比法)去找到那些真正能够提升我们普通人的方法,而不是研究个案以及简单的打鸡血式的豪言壮语,这个对我们自己的实践和成长没有太大的好处。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意志力对个人成长的科学研究,其中提到的例子在《幸福课》中也有讲到。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我认同Tal的原因是他的讲解中提到了很多实证的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搭起了象牙塔和实际生活的一个桥梁,他用详细的研究的成果来说明运动、冥想、目标等的好处。我突然想到其实获得真理有两种方式:①严格的逻辑推理;②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比较法。同样的道理,稍微靠谱一点的方法论至少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说服我们,要么你能讲清为什么,让我心服口服,要么你有对比的试验数据说明这一点。本书中提到了影响人们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意志力“,其中通过各种试验研究来证明这一点,同时给出了使用和培养意志力的方法,如果想知道详细的方法,最好体检看看《自控力》这本书。2)一万小时理论只要提到个人成长方法论的书,稍微有点含金量的都会提到这个理论,因为它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其实么有太多新颖的地方,无非是强调了一万小时的核心是”刻意练习“,其实这个在很多地方也都有相关的提及。只是作者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四个方面:①只在学习区学习②分解成有针对性(重点)的组块,小块重复练习③高度集中精力④及时的反馈其实这四个方面我们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都可以看到,而且很详尽。但是就我的理解,作者点化我亮点是关于科研方面的应用,而且作者的解读包括了如下的亮点:亮点①:查理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这句话让我虎躯一震,因为这也是我这么年来不断研究如何高效学习的原因,我相信一定有方法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学习,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笑来的公共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学习的方法再学习,我认为这个里面包含了”复利“的思想,也是稻盛和夫提提到的每天进步一点(精进),其实不只是量上的,更重的是方法上的。亮点②:套路。这是作者对分块练习意义的理解。我们总是看到高手出奇制胜,总以为这是随机应变,其实这是最笨的方法。而高手都是记忆套路。将定式和典故变成我们的快捷方式。书中提高了水平的高低关键看掌握了多少套路,对于工程师而言就是要多积累实践的案例和多看论文,同时要重视记忆的总要性,很多时候记忆是思考的基础,比如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中提到的记忆力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我们思考的基础,同时也是快捷模式。亮点③:高度的针对性。这是针对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其实我仿佛感到了自己过往中的误区,因为在读书期间听到杨叔子讲到要提高人文素养才能促进发明创造,于是我读了很多人文的书,而现在想来反而没有把该学的专业课和基础打好。其实本书中的观点很直接,提出功夫就在功夫上,比如你想要学习好微积分就是去好好学,做习题集,而不是打磨好脑子再去学习。要掌握技能就要像运动员一样不断的练习,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亮点④:反馈。这里针对反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一定要有反馈。用书中的话,一个人在有即时反馈的时候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你看一本书籍很多遍,可能只会让你更熟悉,而不是理解,要想真正地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试;另一方面就是反馈要快速,即要有即时性,其实这个地方要注意和另外的一个概念区分开,就是推迟满足感和即时回报,吴伯凡在古典的微信课程中提到了穷人思维的一条是要获得即时的回报,和这个不太一样。亮点⑤:好的教育系统的必备要素:自己调研相关的知识;独立或者和人合作完成项目;到相关的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写论文。亮点⑥:学习一个知识的最好方式:找本书(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的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人没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的地读,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3)笔记的力量和强力研读书我认为这是本书最精华以及我认为在我看过其他的书籍中没有详细论述的,那就是做笔记的方法,其实强力研读书的核心也是这个,再加上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精华四问。在谈论这两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个主题:如何高效冲浪。本书对我们启发是:先读标题(toss)——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文章快速阅读(skim)——精华文章重点精读(read至少两遍) 。在精读的部分,引用了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提到的两种概念:“窄框架”和“宽框架”,前者是遇到一个东西就做一次决策,一事一议;而后者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桌面上计划中做选择,作者将这个应用到阅读中,典型的应用就是将感兴趣的书做成一个列表,每次要看新书的时候总是从列表中选出最想读的一本,这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因为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和吃葡萄不一样,在那个地方我们可以推迟满足感的概念,但是在看书的或者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反而是从最好的东西开始。为什么要做笔记?我认为作者提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构建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储存别人的知识,而是通过做笔记的方式,让知识之间不断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新的知识,从而让知识在自己的脑子中不断地生长。这里作者提到的另一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真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的时候,都知道把这个知识放到哪个地方,有了这个体系才可以对相关事务做出出神入化的“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直觉。一个有知识体系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说明方向重要,什么不重要。要想做到这点,一个最基本的功夫就是知道这个领域都有谁,他们现在在做什么。首先多看论文,其次要去参加各种会议,将文章按作者的名字添加标签。只有你把他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他们才真正地属于你。怎么做笔记?(或者是怎么强力研读书)前面也提到过,作者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套方法。亮点①:书读两遍。第一遍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这里两遍的前提是好书,读一遍就觉得不怎么样的书就没有必要读第二遍。第一遍主正常通读,第二遍则是重点读思想脉络,对于例子就可以跳过,而且是读一章就记录一章的笔记,直至读完。这个读书的方法和我的方法略微不同,我是读完后总体做笔记,而且总是做一遍的笔记就可以了。做笔记到什么程度?最好是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因为笔记的目的是便于我们回顾全书。亮点②:强力笔记四涵盖:a、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b、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c、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d、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者文章的联系其实我们我们发现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四个问题是一一对应的。亮点③:大量阅读的意外收获。a、有时会无意间解答你一直困惑的问题b、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便于写论文哦!你会发现同有个主题,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观点不同,同一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当你了解了双发,甚至发现他们都不对的时候,你就可以表达出你的观点。c、读书是除了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最好的办法。三、霍金的答案关于知识和科学的一些观点:1)能把知识活学活用才是真本事2)科学知识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有个很酷的性质:只要学会一般的原理,就能解决无穷无尽表面看起来千奇百怪的问题3)破解世界的两大办法:①从已知推未知,对于现在很多复杂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②动手,实际地流汗4)相关关系只是科研的初级阶段,有相关未必是因果关系(SQ研究让我们自己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5)科学的目标是什么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研的真正关键是发现机制。而且一个机制被提出后,每一步必须可以验证,到了这一步才能算是超越了集邮的阶段,也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谈得上把各种机制综合起来去预测未来。每一小步即使不完美,也可以作为成果体现出来。

对一万个小时的感悟

比较喜欢的名言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么多博文中,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先理下整篇文章的框架。1.练习,主要是做自己不擅长的事,2.方法,注重基本功,分块练习,重复且有针对性,获得反馈后,纠错。3.反馈,可以来自老师,直觉,统计结果,微表情。反馈是一个获得循环再生的过程。如老子之”生生不息“4.目的,在为了天才或者专家。5.时间,一万小时是指在正确方法下有效单独练习时间。6.天才,是由努力+方法+运气得来的。7.花一万小时的初衷,外界(父母,经济,生存等)内因(兴趣)深刻认同的一个理念是,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的基因所喜欢的环境,也就是那些能给我们”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复制机会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值得点赞的结尾”寻找适合自已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难道不就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吗?“对于初衷的例证有很多,如Jobs, "follow your heart". 摩西妈妈”做你喜欢的事就对了“牧羊少年的追寻之路.....寻问任何一个成功(自己觉得过得幸福,内心充盈)的人,相信大部分都能归结到这一个原因。就算是做风投的生意人,他对本身的项目是不感兴趣,但是他对钱,的兴趣绝对是支持他做下去的理由。从老板娘身上学到的一点,学了就得用一下。学了这样一个方法,就得去实践一下。不然口说无凭,学而无用,浪费了满满的心情。精神固然重要,但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有以下目标,1.每天花1个单独有效刻苦的小时学习俄语,自己录音,在Skype上找人聊天~2.每日一小时反思,从每一单生意中总结5条改进策略~当然,文中再往下写,就是要怎么寻找兴趣了。怎么找呢?以我自身的经验就是从听心的安排,根据身体反馈,多尝试,通过书与旅行,找到兴趣点。如果真的找不到,但至少也要尝试下吧~还没打战就认输怎么行呢?14.12.20 星期六 晴

如何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一章我把书给扔了!

这本书总是在引用其他文献里的统计数据用来说明一些问题,先不考虑这些统计数据的准却性,就单从人主观的角度来看作者提出的因果关系很多都不太令人信服!现在在大数据统计技术还很不成熟,作者引用的文献给出的理论数据采样基数都不够,就这样下结论也只能是推测,然后作者就把这些推测总结出书!逻辑还是不够严谨!

有好多事就是你没仔细琢磨

《万万没想到》是万维刚的一系列博客合集,不过这个中译名翻得令人有些。。。呃呵。。。还是英文版的的名称(UNCONVENTIONAL WISDOM)更贴近全书的核心:用之前少有人思考的科学视角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世界、破除迷思。全书没有一个很强的逻辑线索,粗略分成三个部分: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霍金的答案,分别以统计+概率等方式驳斥传统思维误区、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现象及成功、对于尚未能完全解释的一些现象从科学角度进行最大限度的解释。作为一个前物理学家,万维刚用一种理工科的思维角度来解读世界,让我们也涉猎了甚少接触的物理学家们的世界。在物理学家眼中,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迷信,只有经过反复验证归纳的统计结果,或者进一步能揭示出的现象。在纯粹理性的思维空间里、逻辑、统计、模型才能更好地诠释世界。我们并未要像纯粹的物理学家那样生活和思考世界,但是偶尔借用一下他们充满了逻辑化科学思维的脑子来看看这个世界,好好琢磨一番,进而给自己洗洗脑,也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毕竟,谁知道你是不是曲形鱼缸里的鱼呢?你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真实么?里面的好多例子有正规的出处,可以作为写文章或者演讲时的例证,值得整理收集一下。

我读《万万没想到》 启发的方法论

在我的理解中,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用科学的眼光和方法去面对我们这个世界,作者将这种思维模式带入到三个不同的领域:生活常识;成功学;科研。其中在成功学部分,重点介绍了意志力、一万小时理论本质和核心、笔记本和强力研读书,这个部分是我比较关心的方法论部分。一、反常识思维其实这个地方将的内容和《怪诞心理学》、《清醒思考的艺术》、《影响力》等地方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的常识有可能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很多是进化过来的,在远古时期或许有效,但是现在不一定有效。这个观点和刘未鹏的《暗时间》、李笑来的不断升级我们的系统是一样的道理,而克服这种偏差的一个重要的一点是概率论和科学思考的方式方法,比如大数定律和小数定律等。二、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1)科学的励志 作者是个物理研究员,凡事讲求科学和证据。于是对于现在泛滥的成功学,作者的观点让我想起了马斯洛和Tal,他们都是提倡去研究一些杰出者身上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作者的观点很务实,就是利用科学方法(比如分组对比法)去找到那些真正能够提升我们普通人的方法,而不是研究个案以及简单的打鸡血式的豪言壮语,这个对我们自己的实践和成长没有太大的好处。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意志力对个人成长的科学研究,其中提到的例子在《幸福课》中也有讲到。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我认同Tal的原因是他的讲解中提到了很多实证的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搭起了象牙塔和实际生活的一个桥梁,他用详细的研究的成果来说明运动、冥想、目标等的好处。我突然想到其实获得真理有两种方式:①严格的逻辑推理;②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比较法。同样的道理,稍微靠谱一点的方法论至少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说服我们,要么你能讲清为什么,让我心服口服,要么你有对比的试验数据说明这一点。本书中提到了影响人们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意志力“,其中通过各种试验研究来证明这一点,同时给出了使用和培养意志力的方法,如果想知道详细的方法,最好体检看看《自控力》这本书。2)一万小时理论只要提到个人成长方法论的书,稍微有点含金量的都会提到这个理论,因为它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其实么有太多新颖的地方,无非是强调了一万小时的核心是”刻意练习“,其实这个在很多地方也都有相关的提及。只是作者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四个方面:①只在学习区学习②分解成有针对性(重点)的组块,小块重复练习③高度集中精力④及时的反馈其实这四个方面我们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都可以看到,而且很详尽。但是就我的理解,作者点化我亮点是关于科研方面的应用,而且作者的解读包括了如下的亮点:亮点①:查理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这句话让我虎躯一震,因为这也是我这么年来不断研究如何高效学习的原因,我相信一定有方法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学习,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笑来的公共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学习的方法再学习,我认为这个里面包含了”复利“的思想,也是稻盛和夫提提到的每天进步一点(精进),其实不只是量上的,更重的是方法上的。亮点②:套路。这是作者对分块练习意义的理解。我们总是看到高手出奇制胜,总以为这是随机应变,其实这是最笨的方法。而高手都是记忆套路。将定式和典故变成我们的快捷方式。书中提高了水平的高低关键看掌握了多少套路,对于工程师而言就是要多积累实践的案例和多看论文,同时要重视记忆的总要性,很多时候记忆是思考的基础,比如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中提到的记忆力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我们思考的基础,同时也是快捷模式。亮点③:高度的针对性。这是针对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其实我仿佛感到了自己过往中的误区,因为在读书期间听到杨叔子讲到要提高人文素养才能促进发明创造,于是我读了很多人文的书,而现在想来反而没有把该学的专业课和基础打好。其实本书中的观点很直接,提出功夫就在功夫上,比如你想要学习好微积分就是去好好学,做习题集,而不是打磨好脑子再去学习。要掌握技能就要像运动员一样不断的练习,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亮点④:反馈。这里针对反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一定要有反馈。用书中的话,一个人在有即时反馈的时候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你看一本书籍很多遍,可能只会让你更熟悉,而不是理解,要想真正地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试;另一方面就是反馈要快速,即要有即时性,其实这个地方要注意和另外的一个概念区分开,就是推迟满足感和即时回报,吴伯凡在古典的微信课程中提到了穷人思维的一条是要获得即时的回报,和这个不太一样。亮点⑤:好的教育系统的必备要素:自己调研相关的知识;独立或者和人合作完成项目;到相关的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写论文。亮点⑥:学习一个知识的最好方式:找本书(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的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人没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的地读,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3)笔记的力量和强力研读书我认为这是本书最精华以及我认为在我看过其他的书籍中没有详细论述的,那就是做笔记的方法,其实强力研读书的核心也是这个,再加上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精华四问。在谈论这两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个主题:如何高效冲浪。本书对我们启发是:先读标题(toss)——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文章快速阅读(skim)——精华文章重点精读(read至少两遍) 。在精读的部分,引用了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提到的两种概念:“窄框架”和“宽框架”,前者是遇到一个东西就做一次决策,一事一议;而后者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桌面上计划中做选择,作者将这个应用到阅读中,典型的应用就是将感兴趣的书做成一个列表,每次要看新书的时候总是从列表中选出最想读的一本,这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因为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和吃葡萄不一样,在那个地方我们可以推迟满足感的概念,但是在看书的或者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反而是从最好的东西开始。为什么要做笔记?我认为作者提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构建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储存别人的知识,而是通过做笔记的方式,让知识之间不断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新的知识,从而让知识在自己的脑子中不断地生长。这里作者提到的另一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真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的时候,都知道把这个知识放到哪个地方,有了这个体系才可以对相关事务做出出神入化的“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直觉。一个有知识体系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说明方向重要,什么不重要。要想做到这点,一个最基本的功夫就是知道这个领域都有谁,他们现在在做什么。首先多看论文,其次要去参加各种会议,将文章按作者的名字添加标签。只有你把他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他们才真正地属于你。怎么做笔记?(或者是怎么强力研读书)前面也提到过,作者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套方法。亮点①:书读两遍。第一遍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这里两遍的前提是好书,读一遍就觉得不怎么样的书就没有必要读第二遍。第一遍主正常通读,第二遍则是重点读思想脉络,对于例子就可以跳过,而且是读一章就记录一章的笔记,直至读完。这个读书的方法和我的方法略微不同,我是读完后总体做笔记,而且总是做一遍的笔记就可以了。做笔记到什么程度?最好是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因为笔记的目的是便于我们回顾全书。亮点②:强力笔记四涵盖:a、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b、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c、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d、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者文章的联系其实我们我们发现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四个问题是一一对应的。亮点③:大量阅读的意外收获。a、有时会无意间解答你一直困惑的问题b、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便于写论文哦!你会发现同有个主题,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观点不同,同一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当你了解了双发,甚至发现他们都不对的时候,你就可以表达出你的观点。c、读书是除了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最好的办法。三、霍金的答案关于知识和科学的一些观点:1)能把知识活学活用才是真本事2)科学知识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有个很酷的性质:只要学会一般的原理,就能解决无穷无尽表面看起来千奇百怪的问题3)破解世界的两大办法:①从已知推未知,对于现在很多复杂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②动手,实际地流汗4)相关关系只是科研的初级阶段,有相关未必是因果关系(SQ研究让我们自己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5)科学的目标是什么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研的真正关键是发现机制。而且一个机制被提出后,每一步必须可以验证,到了这一步才能算是超越了集邮的阶段,也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谈得上把各种机制综合起来去预测未来。每一小步即使不完美,也可以作为成果体现出来。

有人喜欢冷冰冰

谷歌关键词“理工科思维”,搜到的绝大部分信息是指向万维钢的书的。何谓“理工科思维”,其实很少人讲。前几天打优步,司机说我选的路线路况很不错,我说这条路的红绿灯设计比其他可选路线更合理,如果你在一个红灯处等的时间偏长,那么接下来的几个红灯你需要等待的时间都不会特别长。司机说,你肯定是理工专业的。我说是,你呢?她说,跆拳道。我想,可能这位跆拳道运动员的意思是:一件直观感觉就可以判断的事情,如果你试图用一种(准)量化的思路去理解,就有点理工科思维的意思。全书开篇有一个奥运村的例子,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的15万个避孕套5天内被用完。几个文人就此发表角度各异的高论,但是却没人简单计算一下安全套的人均日使用量每天6个是否合理。万维钢将之归因于文人思维方式,可是,在错误的事实认定前提下发言,以文人思维的标准看也是不应该合格的,基本的求真精神和能力是对所有知识分子的一般要求。万维钢写的很难说是理工科思维,更多是如何用科学思维认知世界(社会),而科学不是理工科人士的专利。我们通常感觉文理学术背景的人思维方式差异巨大,更多是因为我们欠缺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而更好的理解世界,我希望是由科学素养确认事实,由人文素养选择立场。万维钢所强调的,是科学理性,用数字站队。像科学一样,他的文章可以证伪,如果你能驳倒他的观点,他很可能把你的观点变成他的一部分。他喜欢引用新的事例,即那些尚未被推翻的有时效性的信息,他很少像常见的公知那样,把历史曾如何、大牛怎么说作为文章支撑点。因为历史和现在的外部条件依已然不同,大牛的话则有历史语境。用万维钢的话来说,“当X射线图像一出来,不管那个诺奖大牛怎么说,‘主流’立即就接受了”。尽可能剔除掉外部条件、历史语境等等不好比较的东西,剩下的就是简单有效的视角。简单有效,出发点是实用主义,它要求言论约束在可控边界内。比如谈读书,他说:“我们专门研究怎么读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哪怕是错觉)的非小说类的书”。这并非说小说不能使人智慧上升,而是说读小说的进境难以外部测量,作者讨论不清楚所以暂时搁置。这种定义域的注明,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慎重。接受这种实用主义,有时就得忍受它所附带的冷漠。谈到塞梅尔魏斯医生因为发现不洗手才是产褥热致病因而被当时主流医学界所不容,最后精神失常的故事。他的评论是:主流科学没有做错,谁说对的理论一出来别人就得马上承认?万维钢式的冷漠,读读刘慈欣的小说,会觉得似曾相识。其实万维钢的观点未必让人万万没想到,但确实结论时有与直觉相悖之处。有一些相悖,是因为作者比读者了解到更准确的事实,但更多源自视角差异。正如凯恩斯认为节俭对经济发展来说起负面作用,但是对于个人却是美德一样,宏观与微观的规则本不相同,基于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结论并不意味着要非此即彼。读他的文章,大多不必纠结于绝对的正确谬误,学会微观与宏观视角的切换才是收获。成为所谓“十大图书”自然有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它接近中性。作为一本讲如何理解社会的书,它不涉及意识形态,自然也无批判。我想在未来一些年,科普向的知识分子可能会继续蚕食人文向知识分子的思想市场份额。这一方面是读者需求,另一方面,在这个并非自由竞争的思想市场,如果一些人文向知识分子不得不退场,那让谁来填补空缺?至少我想不出更合适的选择。

暴力打击文科生

假设下面的问题:你努力复习一年参加高考,结果名落孙山,摆在你面前的想法:(A)我不行,我不是读书那块料;(B)这个制度不行,我的出身环境导致了不适应这个制度;(C)不够努力;(D)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也可能是这次运气不好,再来一次。记得以前大学上毛概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大意是当你听到国家有一项巨额的科研投入时你的反应,答案包括:没有反应、赞同、询问科研的目的与产出等,以此来粗暴测评我们的思维处在哪个社会阶段。这里,作者也是这样的简单粗暴:作者认为典型的文科生会选A,代表看什么都极端简化,或者选B,代表什么都给你扣一个文化不行、基因缺陷;而一个理工科生会选C,就事论事,遇到失败就分析失败,有针对性;一个具有理工科思维的人会选D,不仅就事论事,还能理解概率,理解随机——我什么也没做,它就是发生了——运气是存在的。整本书内容上天南海北,唯一的联系就是作者自诩的上述理工科思维。在作者眼里,理工科思维就是:不搞简单化,不搞复杂化,遇到问题就是干,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科学,一切以实际出发。至于怎么干才能效果良好,作者花了很长一个篇幅来讲。概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翻阅书籍,发现日本、中国、美国每个国家的成功学都不同;人物传记、八卦传说、心灵鸡汤里面的成功学也各有千秋。这种小样本观察现象倒推原因毫不科学,科学的方法是大量统计成功人士来观察共同点!统计之后发现成功只与自控有关,自控的决定因素是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能量,会损耗,做决定、冒险都会损耗意志力;利用的办法一方面是节流,关注自己的行动减少意志力损耗;另一个方面是开源,通过平时有意思的训练提高!成为高手的决定因素是刻意练习,要领包括:只在学习区练习,掌握套路,高度针对性,及时反馈!刻意练习、立即反馈、记录事件及其时间开销这几个方法在近期阅读的《暗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精进》里面都有提到,不知道是真理天下一样,还是天下文人本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不管怎么样,理论就是理论,学习一个,然后去实践应用,内化成技能。作者的姿势还是很谦虚的,明确表示:科学最宝贵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只是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最接近真相的东西,它完全有可能是错的。在质疑自己的同时,也质疑别人,对于知识的由来,心存疑问,始终把实践放在第一位。“我没有说科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你们啊,不要想搞个大新闻,然后把我批判一番。”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inaryTree”,交流读书、思考心得!

感觉在看别人的读书笔记

像是在看读书笔记,有自己的观点和加工,可以看看,还是有一定启发,而且可以少看几本书想《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翻来覆去其实就是几句话,时间+分解标准训练+及时纠正。作者总结的不错,看过原著,觉得这个不需要看原著。

一些常规概念的反思

● 选择的取舍你想用下班后的时间读书,就不能看电影。你不能又读书又看电影又加班又饭局,还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距离工作地点近的房子通常更贵,你不能要求这个房子又大又便宜又方便。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 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可以选择进一步阅读《选择的悖论》。● 判断的两种机制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的观念的东西,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如果人人都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就会形成“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人们的观念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我们要避免那些有预设立场的说服式文章,尽可能接触第一手的资料。可是有多少人能亲自研读各项经济指标再判断房价是否过高呢?● 随机性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没有太大可供解读的意义。我们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不值得较真。管理者有个常见的思维模式,一旦出了事就必须全体反思,制定相关政策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但极小概率事故其实不值得过度反应。2010年《重来》Rework,它强调不要一看有人犯错就为此大张旗鼓地制定政策来纠正错误,那只会把错误变成伤疤,而且会让公司越来越官僚。现在概率论的奠基者之一雅各布.伯努利,甚至认为我们根本就不应该基于一个人的成就去赞美他。失败者没必要妄自菲薄,成功者也应该明白自己的成功中是有侥幸的。赌徒谬误: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在没有规律的地方硬找规律是个相当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忽略所有不符合你这个规律的数据。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仅在样本足够大的时候才有效。● 科学思维没有目的自然没有目的,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往往也没有什么目的。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很少有人问“上天是否真的会故意考验人”。● 科学的励志想要知道什么品质对成功最重要,科学的办法不是看名人传记,而是进行大规模的统计。有一项研究,对大学生三十多项品质进行了统计,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幽默,有的人严肃,这些人学习的好坏纯属偶然,真正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自控需要意志力。一般人认为意志力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的境界来培养,然而实验表明,意志力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你用在这里就没法用在那里。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商家称之为“决策疲劳”,聪明的销售总是在连续决策到选累了以后,再向你推荐价格贵的选项。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的消耗。通过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 一万小时“一万小时”来自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Outliers。天才不是天生的,需要练习一万小时。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天赋,而是练习*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都是零。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的时间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刻意练习重要有4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训练的内容分成针对性的小块,针对每一个小块重复练习;3.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的则是“学习区”。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有关,跟智商非常有关,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能的影响非常有限,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因素是次要的。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什么,能死心踏地的在什么方向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也许兴趣就是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仅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找到。● 人生就是一场冒险人生面临着一个风险悖论。如果你一辈子谨慎小心,干什么事情都谋定而后动,你的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如果你用于承担风险、大胆尝试,你可能会特别失败,但也可能特别成功。怎么选择?根据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答案是冒险更好。这个世界是属于爱冒险的人,他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死得更快,但只要他们没死,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人脉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人脉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物理学是巧合如果地球轨道是椭圆, 哪怕“ 椭”的不是特别厉害, 其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温度也将会非常不同,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年四季相差不算太大的环境。地球的另一个幸运支出在于这个距离与我们这个太阳的质量正好搭配合适,哪怕太阳质量有20%的不同,地球也将因为过冷或者过热而不适合生存。如果把强相互作用的强度改变0.5%,或者把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改变4%,碳和氧这两个对生命至关重要的 元素就不会出现;哪怕把质子的质量增加0.2%,它就会迅速衰变从而使得宇宙中根本不会有任化学现象。另外,空间还必须是三维的,否则行星轨道就不会稳定。现代物理学无法从逻辑上解释为什么这些物理参数是这样的,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玩家不能用物理定律解释某些超强boss的武力值一样。

然而仍然有许多理工科思维很难涉及的。

书确实是蛮像关于生活与科学的科学/理性思维短篇集+书单list,不得不说其中一点些还蛮有用。1,确实很像是博客的合集,有些是即时评论,其中蛮多像是读书笔记加上其感悟的读后感(比如《自控力》《大卫与歌莉亚》《费曼先生》《决断两秒间》等等);2,如果是由1的而成,那作者还是蛮有功夫坚持的,但如果从一本书的要求来看,思维的体系性显然也是不够的;3,从内容来看,特别是成功学的解药一段还是有不少具备参考价值的点,比如……(貌似不够长了,转书评)比如关于自控力(显然此篇为作者看《自控力》后成文),意志力是一种资源,常立志可以扩大资源池等比如“强力读书”(基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好的书要读两遍,第一次通读,第二次好好写笔记。特别是读成功学的解药这一段,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受追捧或者说我越来越倾向的一种“成功学”,其实是反心理鸡汤式,而是基于科学的非常实操式。比如最终能做成某件事情,核心关键是意志力(我也理解为脑力),而意志力是可以训练,当然如何训练也是有法可依的。又比如比如深度学习,一万小时理论是如何被肢解而挖掘出核心是有针对性重复训练以及即时反馈。这种有科学依据且实操性强的方法不仅给人一种可依赖感,且有一种可掌控感。大概为理性上进者所青睐,包括25分钟蕃茄钟方式,其相应的工具也会被顺带被争相使用。这种理论,成功的核心关键是意志力,而意志力与自控力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训练及增强的。一万小时的针对性重复训练加即时反馈方式,或加上强力学习方法,可以让你成为某个领域专家。一切一切,似乎让人觉得,只要你想做,通是可以做成的!只要我有足够的意志力,只要我不断学习,加强投入。然而,然而,当然从自身出发的体验强加了以下这个疑问,然而没有遇到方式告诉你你应该把这个意志力及方法投入到哪个领域去。更重要是,如何下定决定投入到哪个领域? 也就是如何选择?也许当意志力(脑力体力精力充沛)时人做决策或为做决策做准备也是更为容易的,但仍然没有涉及到核心关键点,即人为何去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甚至这种足够意志力+学习能力带来的“你很多东西都能做成”的成功学给人带来了更多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从而让事情变得更多艰难。一方面我不断吸引学习着“科学的成功技能学”想像着我能做成什么什么,另一方面我面对着众多的选择无所适从,再怪罪于自己没有能“更成功”地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可做到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去选择去聚焦的问题越来越迫切,简直像是期待可达到与实际达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落差,大概是最打败人吧所以呢?……我是应该去找一些科学地做选择的书来看看?……还是说毕竟先把这些东西当作工具,先把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调整好,起码给自己些空间来自由思考。用作者的话说,最起码制造出较为从容的环境,让我的基因可以找到发挥的空间,然后让基因去决定吧,哈哈

读过此书,锻炼思路

这本书怎么说呢,只说内容的话,不是所有的自己都赞同。但是这本书本身就是在讲一个思路,一种思维。读过后,自己更能够理解一种思路就是不论别人说什么,都不要上来就肯定,也不要上来就否定。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屈于权威,有时候压于弱小,这都是不可取的。弱小未必就是错的,权威也不一定全对。真正的方式是要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如何去做对自己该做的,而不是人云亦云,这都是不对的。

看到世界的真相——《万万没想到》教你用理工科思维睁开双眼

第一个问题,以下的哪种死亡方式最值得担心:1. 海滩被鲨鱼攻击2. 恐怖分子袭击3. 闪电击中事实上,美国平均每年死于鲨鱼之口的还不到一人,鹿都比鲨鱼厉害,每年开车撞上鹿的人数是前者的三百倍!一个美国人在过去五年内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只有两千万分之一。然而,一年内死于闪电击中的概率则是一千万分之一——闪电比恐怖分子厉害十倍!第二个问题,多少人想要以下的四件事:1. 用纯天然的方法种植有机农业2. 保护环境3. 取消人口控制4. 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穿暖可如果你稍微动用一点理性思维,你便会发现,这四件事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很多舆论提倡环保健康,想要降低工厂排放,让城市,尤其北京的天空回到 30 年前的样子,可他们是否想过,如果真的禁止工厂的污染排放,清洁设备需要成本,成本提高,供给必然下降,那么经济同样会倒退到 30 年前,这真的是你想要的么?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最大的区别就是,文科思维存在所谓的“价值观”,为了所谓的价值观,他可以认为一个东西必然比另一个东西更为重要,比如友情,比如人性品质。不同的是,理科生思维追求的是一种世界的真实情况,是一种 tradeoff 的状态。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抉择。有的时候,人必然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妥协的选择。这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思维并不是指的某个人真实学习的科目,而是指两种思维。换句话说,它指的很像丹尼尔 · 卡尼曼的书中《思考,快与慢》讲述的系统一和系统二,一个负责大脑的快速思考,感性思考,一个负责大脑的缓慢思考,理性思考。很多人反对核电站,认为核辐射的危险过大。然而理工科思维,却能给出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假设切尔诺贝利事件每隔十年发生一次,每次造成 4000 人死亡,相当于每年造成 400 人死亡,那么我们是否要为了核电每年杀死这 400 人呢?很多人肯定会反对核电,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亲手杀死了别人,却还享用着美好的资源。然而事实上,我们早就杀死了这些人了,比如交通工具,每年因为交通工具死亡的人数是数以万计的,可人们依旧开着汽车。同样的,如果我们不使用核电,使用火力发电,每年同样会因为矿难杀死数以千计的矿工。抽象化思维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何为抽象化思维,即既然有些事情本身是一样的,我们就应该相同处理,这与电车难题的问题同样有很多交集(为何人们愿意作为旁观者杀死一个人拯救五个人,却不愿意作为行刑者做出行为相同、结果一样的事情)。真实的世界不是一个我们认为什么事情有负面因素,我们就要全力排斥它,这就是为何要做出折中的选择。我们不仅要看实际的数据如何,更要看它在当前选择中是否是最好的。翻到书背,建议上架写的是“认知科学”。何为认知,认知即是一个人大脑理解世界的方法。这本书可以真正的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万维刚(同人于野)的博文,如果你真的不想买这本书,也值得去他的博客上看看这些文章。这本书带给你的,是一个新的世界,也许你不喜欢新的世界的某些事物,但你不能否定这个世界的存在。就像媒体人土摩托所说,“你可以不同意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但绝不能忽视作者所采用的,基于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很多书中的观点的确骇人听闻,可正是因为我们世界的决策者们,科学家们,真相发现者们,坚持自己的理性思维,不依靠为所欲为的想法来做决定,我们这个世界才能正确的运作,否则,可能我们的交通工具早就被禁用了,只是因为人们觉得交通事故实在是太多了。“文人思维仍然停留在有点好东西就高兴得不得了的时代,习惯于无限夸大自己的情感,一边说金钱如粪土,一边说朋友值千金,一边说生命无价,一边说爱情价更高。 ”

读后记录

反常识思维: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章节1.反常识思维:人文思维——道德,做各种选择的首要标准;理工科思维——tradeoff2.关于争辩与说服:人做判断时的两种机制(1)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2)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人们习惯接受那些已有观念的证据。确认偏误:如果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就会主动去寻找能够增强这种信息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星座测试)回音室效应: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3.损失厌恶: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大脑特定区域——杏仁核——兴奋会产生负面情绪。人们对负面情绪的重视程度要超过正面感情。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冒险来自人的求偶本能。人一出生就有自我保护本能,而求偶本能是在长大后才有的。进化使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浪漫4.阴谋论: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总是希望能给复杂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某种强大的力量,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控制一切。这种思维方式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增加细节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会减少可能性成功学1.关于励志:自控——意志力——葡萄糖做选择、冒险会消耗意志力好习惯、自我监视可以减少意志力的消耗2.刻意练习:——只在学习区学习(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分小块重复练习(掌握套路,神经元经常被一起激发,最终它们会连在一起)——随时反馈——高度集中3.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4.用强力研读书:读书笔记 四个方面(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2)带走书中所有亮点(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5.创新使落后者的特权:日本汽车利用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方法赶超美国GM;中国的高铁、磁悬浮列车6.夺魁者本色:(1)竞争激素睾酮,让人在竞争中更敢于冒险,更乐意投入比赛,在比赛中更无私,更关心队友,更多的诉诸于理性认知而不是感情冲动女性基础睾酮水平是男性的七分之一。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的同时受到睾酮和雌性激素的影响,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雌性激素越高,无名指相对与食指越长。(2)COMT基因COMT基因负责在大脑的前额皮质中清除多巴胺;决定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睾酮水平,而决定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的状态,是COMT基金。7.打游戏的三个境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平庸无聊,而在游戏中却可以呼风唤雨、横扫千军。好玩、追求成就感、体育和科学的境界。霍金的答案(觉得不有趣,没有仔细看)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

买这书好像是有论坛某人推荐,花了三个晚上把它看完,还真是兴趣盎然。作者是一个严肃的物理学研究员,这本书算是朝花夕拾之类的作品,应该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全球科学科普类畅销书的萃取精华,按照作者的观点,这应该算是思维密集度非常高的,值得这个价钱,我算是赚了。要对我说,整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如何真正读懂一本书,读到肚子里,我先复述出来: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2、带走书中的所有亮点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文章或者书的联系按照这个观点,先讲本书的逻辑脉络:part one:讲的是普通思维有什么问题。包括认知偏差,包括概率的使用和印象等等,其实话到最后,就是有了数据之后,先不要马上下结论,这样很有可能是错的,最好的方法是放到环境中检查、对比、分析。part two:讲的是如何成功,各类成功的方法和读书的方法。看完之后,觉得读书的方法比成功的方法意义更大。特别是成功的方法中提到的异类法,又和最后科学认识的融入论存在着明显的理念打架。那么如果在物理学方面成功,要做个异类,完全不按现有的方法来,但是完全不按照现在的方法来,又无法融入现有的体系,也不是科学的。那么按照这个例子,任何异类成功的实例,都不应该作为商学院的教案,因为它是不科学的。part three:讲的是科学是怎么样,科学是个过程,是对真理的逼近。科学既在于合理的解释过去,也需要合理的预测未来。稳定的预测了未来,才是科学。而用现有的成绩,是不能说明未来的问题的。因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很浅薄。这也是为什么丁院士对于柴静的环境问题及计算机模拟嗤之以鼻的原因。接下来放些自己觉得蛮有用的东西:1、好东西虽然多,但是你不能都要,要学会tradeoff。2、新闻标题可以使用多变量测试来提升注意力。3、逻辑推理能力不是用来追求真理的,是用来说服别人的。4、搞科研的乐趣是被别人改变想法。5、概率的核心思想,有些事情确实是无缘无故发生的。6、偶然的错误不值得深究,成绩也不值得深究。7、搞科学研究,首先必须抛弃目的论。8、TV trops是一个好网站。9、能够左右成功的只有:自控。最好的方法是“常立志”10、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11、阅读最重要的是形成知识体系。12、读书一定要记笔记,而不只是画线。要有眉批、旁批、尾批。13、DEVOthink是个好工具14、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15、好书读两遍就是为了心得、灵感和联系16、爱不爱竞争,靠的是睾丸酮。发挥稳定不稳定,靠的是COMT基因17、好的物理理论必须不但能够解释已知的现象,还能对未知的现象做出预言18、科研几个阶段:相关性研究,因果性研究,机制研究。即发现证据,寻找逻辑关系,提出行程机制。19、怎样才算是主流科学?必须可以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你的新理论。不可能用用你的某段树干推翻整棵大树。20、有个好问题,科学到底是金字塔式的,还是网格式的?21、现有的理论研究方法,就是“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model-dependent realism)".由于这本书算是一本精华萃取书,延伸着还能看的书单如下:《未来乱语future babble》《why do human reason》《思考,快与慢》《反常的自然科学 the unnatural nature of science》《意志力》《大卫与歌利亚》《引爆点》《异类》《哪来的天才》《天才的密码》《浅薄shallows》《达蜜经济学》《卧底经济学》《如何阅读一本书》《超级人脉》《别闹了,费曼先生》《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魔鬼出没的世界》《难以忽视的真相(纪录片)》《科技要什么》《费曼的彩虹》《怪诞行为学》作者看来,是个超级爱读书的人。而且这本书要写完,花的时间还非常非常多。值了,值了。

时时提醒自己保持科学思维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受过理工科教育的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面对问题时时提醒自己独立思考,科学地思考。最喜欢里面关于学习、读书的部分。其他的短篇,按照书中的概念,知识密度低了一点。关于成功、励志,作者认为最关键在于“自控能力”。关于“匹夫逆袭”,作者任务最关键在于“不守常规”,因为守常规必然斗不过巨头们。关于练习以及10000小时理论。作者认为关键在于:- 只在“学习区”练习,也就是当一个区域成为了“舒适区”时,马上离开,来到新的“学习区”- 有快速反馈,老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快速反馈- 有激励,不过激励只在短期有效,对于长期,靠的是“兴趣”、“热爱”- 把过程分块,每一段时间只练习一小部分,在学习区不断重复,有针对性,学习基本功,或者叫套路- 高强度,对于每次的持续时间则没那么重要-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关于读书和读书笔记,对于好书,要强力研读。读两遍,第一遍通读,跟着作者走,第二遍写读书笔记,跟着自己走。第二遍之后你就应该把这本书读懂了。读好书最关键的两点,一是慢,二是想。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把书变成自己的,或者说把书读薄的过程,就是写读书笔记的目的。作者建议一章一章地写笔记。首先写出这一章要表达什么东西,然后写自己的认识想法。读书笔记写完之后,你应该直到这本书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作者觉得用思维导图写读书笔记没用。我想这是指那种仅仅用思维导图描述书本身结构的情况。如果脑图以自己的思路复述或再创造,那也是很好的读书笔记了。不过思维导图只适合于整理的过程,最终形成为文会更系统方便一些。

关于罗辑思维 .《万万没想到》.怎么读书的一些个人看法!

应某位读者所邀。今天咸鱼来说说万维刚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反正咸鱼第一次听到万维刚这个名字是在有一期罗辑思维的节目上。隐约记得罗胖那期的节目主要推荐的也是这本书。以前咸鱼不怎么读书的时候是很喜欢看罗辑思维的,基本每期必看。觉得节目上的观点新颖,有种,有趣,有料。但是当咸鱼自己开始阅读整本的著作时。且阅读到一定的量以后,现在基本对罗辑思维的态度是有心情就看看,没心情就拉倒的态度了。因为觉得也就那么回事,节目上说的基本都是书中的内容。所谓的新颖观点基本上也就是拿一段以前的事实来套一个看起来新,请注意,是看起来新!并不是真的新!的观点。把所谓的新观点解构出来,其实本质上还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换个包装再和你说一遍罢了。扯远了,现在扯回来。一开始,读这本书我是拒绝的。因为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虽然罗辑思维的节目我看。但是他推荐的书,我是一本都不读的,看过卖的最好的魔鬼经济学后。我就觉得,推荐的其实真的只是流行书,或者说畅销书,营养真不大。一味追求所谓的颠覆创新以及所谓的新理念。对人的实际帮助其实很小。因为这个世界上,理念这种东西有没有“新”一说。咸鱼都是存疑的。所有所谓新的东西。你自己解构出来,就能发现也就是以前上学时候,老师教过你的道理。只是你没记住罢了。不说书,再看看罗胖的预测,他以前推崇的马佳佳的创业,现在如何了?当初认为王石必胜,相信一个老企业家的智慧而今又如何?这里有少年可能要说,你举得只是反面例子。也有很多对的例子呀!对呀!但是请注意这是个概率问题少年,你猜硬币正反面如果条件公平的话都能到百分之五十呢!喂!咦!又扯远了。嘛。这里再强调下,我这里并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我不否认罗辑思维是一个好节目。罗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我说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这些感想只是我自己的价值观,无所谓对错。我想表达的是,要辩证的看一个事物。不要盲从,不要看到大家都认为对,就认为对。真的要自己思考一下。多读读书。咦,今天我是怎么了。不好好说书,在这里装起哔来了!对不起各位看官老爷,现在回到正题。唔,再等等。前面所说罗胖的推测那里,咸鱼也陷入了目的论和结果论。这里做个纠正,表示歉意。我今天要说什么了?扯的我都忘了。现在正式回到主题《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是一本博文整理成的书。应看官老爷所邀,我完整的读了一遍。讲道理,这是不是一本有用的书。取决于阅读这本书的人以前的知识架构如何。反正对咸鱼来说,这书中百分之八十的理论,咸鱼都能很快的找出另一本比他写的更棒的书来!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理论,对我来说也并没有什么新意。都是以前听到过的。全书整体框架,就不说了,博文整理的,这不能太强求。与其说是一本书,还不如说是很多本书观点论证的大杂烩。标题所说的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所谓的什么是理工科思维,也没确定的答案。书中所用的是套用快与慢所说的系统1与系统2。把其分别解释为文科思维与理工科思维(这就是很典型的旧已知套新观点。但是本质还是原来那套。)。所引所论,按照一般标准是可以的。但是个人觉得如果纯粹的用数字以及逻辑说话而忽略人的本质。只用理工科思维来理解这个世界这效果实际上还不如文人思维呢。在加上作者本身只是物理出身。文章却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学科。在这些的论述上面。不管是观点还是论证。站在咸鱼的角度看来还是有些偏颇的。那到底该不该读!这真的要看个人。如果以前没有怎么读过这方面书的少年,比较推荐。因为这本书融合了很多的科学思考的观点。且所说说论虽然比较浅。但是论证整体来说虽然比不上学术的这么严谨。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平时阅读量比较多的少年,这就比较鸡肋了。因为书中基本上所有的观点。你都可以在其他书中找到。给我的感觉是,第一遍读的时候还是感觉很厉害的!各种新名词,新观点。说的读书方法与咸鱼我真是心有戚戚焉。但是当咸鱼解构以后就有这样的感觉。说科学论证思想.人性什么的比不上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基思•斯坦诺维奇 的《对伪心理学说不》.《机器人叛乱》等。说具体科学方法,比如概率什么的又说不过列纳德·蒙洛迪诺的《醉汉的脚步》 。硬要说励志部分,心法上面说不过《被讨厌的勇气》(唔好像书中并没有励志的心法。嘛算了,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具体上面又基本上是刻苦,努力专业练习,离开舒适区这种常见的老套路。最后的物理部分什么的也大体上是大样本双盲随机试验和这个世界是随机概率的例子汇编。可能真心作用比较大的是这本书有很多延伸的阅读推荐,比如《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等。这点个人觉得是比较有收获的。其他的也差不多就是那么回事了。但是问题又说回来,讲道理,内容既然不是首创。并且这个世界上很难有新东西产生。那对于知识的推广与传播是不是才是真的重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是真的厉害。但是想想这厉害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互联网时代,大家基本上都不读书。这样又突然觉得有些可悲。但是再想想,读书只是手段而并不是目的。获取知识才是目的,那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可悲的呢?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咸鱼现在还确定。这个问题以后再说。都写到这里了。书中的具体内容就留到下篇再介绍了。拜拜嘛,又想想,具体内容有点多怕明天讲不完,今天先做个引子讲点。个人认为对咸鱼来说最核心的部分下面说的都是咸鱼非常同意的。我不是很理解那些要读书,然后还有采用很多种什么读书思维导图什么的。各种花里胡哨的方法来辅助读书的人。咸鱼扯扯自己的感受。大家现在看到咸鱼写的每篇文。其实是咸鱼读了一遍书以后。在把个人认为精华的部分弄下来。这样书就差不多变成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然后再把这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再读一遍或几遍把这些东西在变成原来的几分之几,这些就是核心和亮点。然后确定下,到底要写什么内容。然后写内容的时候就会发现,所写的东西逻辑上是不连贯的。这样就又不得不看会原文,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整个过程就和下面的方法其实是暗合的。其实说这么多读书方法。个人认为最核心的就是你多读。然后在把这书说了什么,告诉别人。就这么简单!多读,是让你能快一点,辩证一点,然后在脑子可以形成像桥段一样的东西。这样可以省很多时间。知识之间也可以相互呼应。这毕竟是个套路的世界。就像书中说的针对性一万小时训练什么的专业基础练习。也就是分解把事物变桥段的一种!你要告诉别人这本书说了什么。就必须要经过了解作者行文逻辑,解构文章,找其亮点等等的过程。现在流行的告诉你读书方法的书。个人认为针对的是阅读量本身就少或者不怎么阅读的人。阅读多的人,反正咸鱼认识阅读得多的,基本上没人刻意按照什么方法来读的(看到没,这个说法就是不科学,不讲逻辑的例子。咸鱼在这里做了错误示范!)。读得多了,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东西。好了以上全部都是咸鱼自己的个人看法,并不是什么科学论调,个人看法随时改变。嘛!废话扯完了。看下面书中的引子吧!桥段是剧情的基本粒子。有一个“TV Tropes”网站,以桥段为单位分门别类的一一列举但“TV Tropes”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桥段百科全书”或“桥段数据库”,而是一个“桥段编程语言”!每一个程序员写程序都要调用大量现成的库函数,每一个做数值计算的科学家都有一本算法大全,“TV Tropes”就是剧本的库函数和编剧们的算法大全。如果你想在一部动作电影里来一段追逐戏,“TV Tropes”会告诉你追逐戏一共有57种不同的桥段可供选择。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几乎无限多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好看的只有之57种为了观众,你必须这么拍。“TV Tropes”网站的出现,把编剧从艺术变成了技术。生活都是套路庖丁解牛到了一定的境界,眼睛里面看到的就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一个人一旦熟知了“TV Tropes”上的各种桥段,再看电视剧就会只看到一堆库函数。想象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想象力很难脱离现实的事物而存在。而实际的现实往往比想象力更疯狂We are all agreed that your theory is crazy. The question that divides us is whether it is crazy enough to have a chance of being correct.“我们都同意你的理论是疯狂的。我们的分歧在于它是否疯狂到了足以有机会是正确的程度”。网上有很多人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这种方法的意义也不大。流水账式的读书笔记就好像用胸围、臀围、腰围这三个数字来描写一名美女一样无趣。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经济学家泰勒·科文他一晚上能看好几本书:翻书速度非常快,他看一页书的速度几乎是别人看一个标题的速度。你可能会觉得这么看肯定没看进去什么,但是我整天在看他的博客,我可以负责地说:他的确知道读过的每本书的关键之处。科文的秘密是什么?他专门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回答这个问题。他说,The best way to read quickly is to read lots. And lots. And to have started a long time ago. Then maybe you know what is coming in the current book.关键是你之前已经读过很多,很多书。而且你必须很久以前就开始读书了。这样当你读眼前这本新书的时候,你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预计作者在说什么。也许一个故事他刚开个头你就知道结局,也许很多理论你早就知道而不必再听作者讲一遍。你可以快速跳过很多基本内容,直达作者的新思想。

真正的「需求」——读《医患交流手册》

「医患交流手册」是一本指导医生与患者交流的书。与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此类书籍不同的是,从这本书并不是教医生如何采集病史,而是指导如何同患者谈话,理解患者需求,回到医患关系的底层结构,更多地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来谈医患交流。在「医患交流手册」这本书中,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健康动机、控制点等个体属性的不同,将患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即:内在控制型、外在控制型和强词夺理型(注意这里的分类名称是翻译过来的,本身不带有道德评价的情感色彩)。这个分类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判断他人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的一种努力。而这种努力,目的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实际上,在其他行业,比如IT行业,产品经理们也经常提到一个词:「用户需求」。发掘真正的「用户需求」和「痛点」,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回到医疗。为了更好地执行合理科学的健康方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作为一个医生,你必须发现患者的首要「需求」(注意,是患者本人主观意愿上的第一就诊需求)。必须指出的是,医疗方面的也好,其他任何行业也好,任何活生生的人的「需求」,都是立体的。困难的问题在于,有的时候,患者主观上的这种首要「需求」,以及其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并不符合医生脑中所做的对于病情的判断。医生可能会觉得,从专业的角度说,你(患者)说的这些问题、不适,确实存在,但不是目前病情中最值得关注、最需要首先处理的部分。更进一步,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的医生,可能会对患者对于自己病情的固执判断感到不屑(因为他认为患者的判断是不符合医学科学常识的)。这个时候,潜在的冲突就产生了。显然,这不利于医患之间的对话。可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医患之间的交流,本质上也是建立在人与人交流的关系基础上。那么,一切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效率的因素,都将影响诊疗的进程。也因此,仅掌握医学专业科学知识,对于当医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举个书中提到的例子(为了更便于理解,我将原书中的例子做了一些修改,文字表述上也有所改动)。一个患者在消化科门诊被诊断为患有肠易激惹综合征,医生会告知患者,情绪高度紧张是本病的诱因。然而,这个患者可能很难接受医生的这一判断,而认为自己的盆腔炎症才是真正的病因,并且不认为自己存在情绪紧张的因素,那么很可能,她将很难遵从医生接下来的治疗方式。那么,影响患者对自己疾病判断的具体因素是什么呢?原来,她身边也有盆腔炎的患者,并且那些患者似乎也有和她类似的症状,这让她更加确信盆腔炎是真正的病因,而不是肠易激综合征。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医生的你,该如何进一步与患者交流?如何制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说到这里,你一定也意识到了,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识别出患者真正的顾虑及其来源,将影响医生与其的交流方式。我在以前(现在有时也忍不住这样),倾向于将自己对于患者病情的科学判断,“灌输”给患者。这样做,很多时候效率高。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患者不接受呢?毕竟,医学信息是不对称的。这个时候该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反思自己?如何影响患者?同样没有标准答案吧。再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情形。如果医生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判断,患者却有着自己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的坚持(我们认为患者的判断是不科学的),但患者很坚持。通常来说,这个时候,单纯的、强硬地劝说,效果不仅不好,反而可能激化矛盾,造成不愉快的局面。那么医生该如何进一步与患者交流?如何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策略?恐怕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想一想,自己的性格特质是哪一种类型。面对的患者又是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将科学的医疗行为进行实施?如果以上我提出的这些问题,作为医生的你,也感到困惑。那么,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以上的内容,是书中的一章。书中关于问诊、交流的策略、技巧,自我评估诊疗过程等,都值得一看。医学绝不仅是科学和技术,而是还涉及到伦理、信仰、价值观。最主要的是,这本「医患交流手册」很薄,不会占用忙碌的你,太多时间。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医路有你」出品 微信号:linkmed出品人:新浪微博 @消化科秦少游医生

用理工科的思维过元旦

Google Reader 时代读 @同人于野 (万维钢)的博文,微博时代转他的140字,微信时代在朋友圈晒他新书《万万没想到》的封面。。。说是三个“时代”,其实只是这6、7年间的事,就在这2000多天的时间里,人类创造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可发布信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UGC时代(“UGC”是“用户产生内容 User Generated Content” 英文单词的缩写),作者所描述和展示的“理工科思维”便显得愈发重要——无他,我们做决策的方式本就“不理性”且常受多种先天性偏见的影响,现在面对近乎无限的信息,乱下判断的机率也随之大增。怎么破?书的副标题给出了答案,“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用文章结集而非专著的形式阐述这一主题,难度不小,于是作者开门见山,把最想说的话放在全书首篇“反常识思维”。除了把“理工科思维的最根本方法”概括为“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作者同时还用上了反证法,冒着得罪若干读者的风险,把“不爱算数”且喜欢先看“价值观”的“文人思维”拿来做参照——他以几个大众耳熟能详的文人为例,用了一般人本能喜爱的性话题作铺垫,再引用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做支持,一篇文章就把全书的核心问题提纲挈领摆出来。而接下来的3部分共32篇文章,也就成为各种“论据”,供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论述,谈如何才能“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以及怎样才可避免“天生不爱算数”和其他认知偏见。从全书构成看,第二部分“成功学的解药”分量最重,正文总计262页,这部分占了一半。对于我自己来说,这部分读起来也最过瘾,因为在看完事实和道理的What之后,难免想知道工具与方法的How,而在传统意义上,人们都知道工科的特质之一,正是“解决问题”。这部分有几篇重头文章(包括几乎占全书1/10篇幅的长文“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作者分享了一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并不只针对理工科思维的培养,但如真实施起来,其效果也不难预期:使用者在批判性接受外界信息、内化信息为个体记忆、或将信息转化为技能三个方面,多少都会有所提高,并至少有望摆脱“拍脑袋做决定”和“凭主观好恶下判断”的坏习惯。同时,这部分文章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状况也较为贴近,对媒体、出版界近几年常提到的认知神经科学、决策科学、以及互联网等领域的一些热门人与事,如上网会否变蠢、意志力的培养与想象力的自由、以及一些著名学者和作家(如卡尼曼和马克西姆.格拉德威尔)的研究等,也是多番提及。对于关注相关题材的读者来说,读这部分文章,就像是参加书友讨论,听一个会读书的朋友点评、分析自己熟悉的作品,其中收获的欢愉自然比一人啃完一本书来得更深刻。再具体的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买回来看完跟着做即可,评书即推荐 -- 当然,算法时代,网上综合评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肯定超过弱关系的个人化褒贬,综合大众+个人推荐信息才下单的方法,已是不少(无论文理)读书人的习惯,无需赘述——在我自己常用的亚马逊中国和豆瓣上,此书截止1月1日晚的评分分别是四星半和8.6,豆瓣评价人数是218人。有一整年没写过读书笔记了。元旦草就一篇点赞自己喜爱的书喜爱的作者实属刻意:在有意义的日子里做件有利于加深记忆的事,让自己的神经连接组放一下电,动起来,迎新年。

有惊喜

各位豆瓣的书友好!助家生活App2.0即将上线,你可以用它来找保洁阿姨,找家装工人。目前我们正在做APP上线活动,从即刻起,关注“助家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回复“豆瓣读书”,即可送69元话费!!赶快拿起你的手机,轻松得话费。

现学现用:用理工科思维写一篇书评

连着两天读完了这本书,可是刚放手十分钟,让我回忆书里说了什么就只记得“读书笔记”那部分。读书多年,自觉阅读能力不差,抓重点的功力还是有的,可为什么书里说了那么多,我就记住了一件事?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倒不是说作者讲的其他东西我都想到了,而是,那些东西,我或多或少都在其他书中、文章中读过。要知道,我是在找科学松鼠会的时候找到这本书的,那为什么突然找松鼠会呢?因为我在考虑“科学传播”的事情,恰好找到了松鼠会的“科学传播”公开课。那我好好的想什么“科学传播”?因为九月份就要去读研究生了,而我对未来的学术生涯还是一片模糊,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我找来了一大堆关于学习方法、自我成长方面的书籍文章在看,于是我同时在看《暗时间》和《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两本书,于是某天我灵光一闪想到“科学传播”,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串事情,还有更长的一串在继续……好了,我说这么一大串无非是想说,我差不多是在做一个主题阅读,所以这些书中有很多观点都是相似的。比如关于“厚书读薄,薄书读厚”这种显而易见所以常常被忽视的方法论,总是很容易在这些书中出现。我从小就听我爸说这八个字,但小时候不能理解,长大了也很少做到,主要是不明白做到了有什么明显的好处(此处就涉及“即时有效的反馈”问题)。结果后来,听大学老师讲这些,看文章里写这些,每次我的反应都是“我爸好神啊,卧槽,他怎么这么厉害”,然后就沉浸在这种崇拜的惊愕中反反复复,倒没做什么实际的应用行动。所以每一次看到这种类似的知识、观点,都会激活我上一次以及上上一次了解到它们的记忆,然后沉浸在回忆中,最新一次的记忆反而被压下去了,因此也就不那么明显,因此,我合上书十分钟就忘了。其次,关于读书,做读书笔记这件事情,我最近也接触了很多,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果照搬上面的逻辑,我也应该忘记才对呀。为什么实际效果恰恰相反呢?因为关于“如何读书”以及“如何做读书笔记”的相关知识,是我主动寻找的,这是我主动记忆的部分,不同于之前说到的其他知识——它们很多是我被动接受的存在于我的潜意识中。主动记忆的东西不断接触就会一遍一遍地加强,一堆砖码到一定高度就会变成一堵墙,在一片平地上,一堵墙要比墙边的小草醒目多了。还有一点就是,既然这是我主动搜寻的知识,说明我最近想在这方面做出一点改变,那反过来因为求变心强,所以碰到相关的知识都会异常敏感,因而印象也就更为深刻。说到这里就想到书中有一段黑实验心理学的:> 他们常常能以非常直观的逻辑,在大学里找一帮学生受试者做一些特别方便的“实验”,写成一篇简明易懂的论文,证明的不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然后还能经常发表在《科学》之类的顶级刊物上,并且被媒体和博客大肆报道。> 大多数心理学实验都是“喝一口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心理学”,实验的弊端在于只做一次,而且还是实验室里。但是人们就是喜欢心理学啊,作者自己也喜欢,我也喜欢,我甚至要把几本心理学的书当做人际交往工具书来用。我猜想,这大概是因为心理学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不是指操作上的,而是,它给我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让你觉得:哦,原来这种行为和反应科学家们研究过,是有据可循的,是可测量的,是预料之中的。这样,当某些东西发生的时候你就不会恐慌,有心理学家给你撑腰呢,怕什么。另外书中第一篇其实就是理科生对文科生的赤裸裸的鄙视。哈哈,我这么表达没有什么恶意,我是个文科生,有浓浓理科情结的文科生,所以我两边都不帮。不过,说到文科生和理科生论战,两队人马互相看不起,其实忽略了一点:每一方看见的对方其实都是刻板成见,而不是真正的客观的对方。比如理科生就觉得文科生喜欢感情用事,不懂数学也不喜欢用数学方式思考,说了一大堆看上去很美的话然而没什么用。文科生呢,就觉得理科生刻板无趣,不修边幅,哦,现在有不少理科生都有趣得不行不行地。评价一个人说的话,他的行为,不要站在他是个文(理)科生这个预设的立场上,造成人跟人思维方式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种,学文学理只是其中一种可能,况且,同一件事情本来就有很多解读的角度,自由发表意见不是件坏事,当然了,如果在科学专业问题上,明明一窍不通还各种长篇大论就不应该了。啊,摘录几个书中让我感觉拨开云雾的知识点: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只有在样本数足够大的时候才有效。(其实高中学过的呀,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把后面那句条件抛到九霄云外了)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还有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东西,等我单独写一篇。

一般般啦

关于《万万没想到》花了一个礼拜总算是看完了这本书,最大的几个感受是:P1的反常识思维基本上都看过;p2成功学那段很多都是套用“一万小时”的东西,感觉只是换了种说法。P3的内容不太感冒。本书大部分观点我都懂也都听过,只不过我欠缺很多引用和数据。当然就像我以前说过的,读书的时候两种感觉最爽,一种是“哎呀,我竟然读过类似的东西,甚至比作者知道的更多。“还有一种是“哎呀,我竟然没想到这么深,作者竟然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当然后者的快感超过前者。那么从这两个感受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虽然没有那么大吸引力,还是能给我快感的。当然本书我觉得最有用的莫过于读书笔记那几章,且作为一本简答的启迪心智的书还是挺好的。当然对于这种全部都是杂谈的书,应该是不需要去要求整体严谨的逻辑和架构的。

短评和书摘

木心教人在思想上站在高处,这本书教你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和方法。1.畅销书就比较强调“品格”,似乎跟武士道精神一脉相承。世界上最大的励志书生产国当属美国,美国最爱谈的则是“积极正面的思维”,特别讲自尊和自信。2.他们的意志力用在学习上了。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用到很多意志力,回家以后就很难再用。双职工夫妇很容易为了小事吵架,因为他们懒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过来说,如果让他们早点下班,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但是却会更少争吵。3.总统科学顾问更得有这个气质。哪怕最粗暴的判断,也比廉价的鼓励值钱。4.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一个上等人的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关于怎么做上等人的文化。5.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6.我发现新语丝等科教论坛有个普遍规律。特别喜欢谈科学家八卦,对于中国科学家则尤其是喜欢分一二三四流谈排名。很多本身号称科学工作者的人,对科学家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科学本身的兴趣。人们最关心的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行不行,而是一个科学家这个人。7.KIPP 就是公立学校改革的产物。在这个学校系统上学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自穷人家庭。然而 KIPP 却获得了超过80%的大学升学率,其各项成绩往往是所在州所有公立学校里面最好的。这种学校是如此热门,它的到了大量的社会捐款,而谁能入学必须抽签决定!8.在某些人眼中的完美穷人,是安分守己的,以贫穷为乐的穷人。一个中产阶级人士跑到乡下去玩,他希望看到的可能是那种乐呵呵地赶着牛羊去田野的穷人孩子。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个孩子最好还要对他的跑车表示一下鄙视,那样的话他会感动地把这个经历写在博客上。反过来,如果一个穷人孩子对他说,我要不惜一切代价考上你上的那个大学,将来也买一辆这样的跑车,那就一点诗情画意都没有了。9.在我们的眼中,别人都是俗人。这两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实,那就是在别人眼中我们也是俗人。10.一个是早期的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有些人曾经在比如说大学时代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一旦受到挫折,他的思想就会永远用来回忆大学时光。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一个人一旦开始回忆,他基本上就会停止进步。11.二个差异是女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生孩子是自己的,但史前男人无法确定自己女人生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正所谓 “momma’s baby, daddy’s maybe”. 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原因,导致男人特别不能容忍妻子的不忠。12. GTD 其实就是两点。第一,清空你大脑的内存。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分门别类,另外存放在一个逻辑性强而又可靠的系统中去。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事的。我们的大脑每天耗费太多时间提醒我们该做又没做的事情,应该把大脑从这种思维中解放出来。   第二,把任何任务和项目具体成 actions。树立“next actions” 的观念。不管是什么任务项目,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计划具体化,才能让我们随时把握该做什么。这样一来,在一个给定时间具体采取一个给定行动(action)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且对自己的行动选择有信心。13.在我国,常常是很多人因为感到数学不好学而去学社会科学,比如说去学法律。这样自然选择的 结果是产生了一大批像李银河这样感情充沛而不切实际的所谓学者。然而现在最领先的西方学者已经抛弃了过去那一套抱着悲天悯人的心态空谈理论的研究方法。如果你去读他们的论文,你会发现其中到处都是图表和数学公式;如果你去观察他们的工作,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编程。

万万没想到的笔记

文人和理工科思维邓巴数:150。大脑的演化过程中,人通过具体事件(表情)学会快速判断人的真诚和事件的紧急程序。从这种原始思维出发,文人研究道德(价值观)、美感(美感鄙视链:愁苦→快乐)。理工科思维起源于取舍(trade off)。绝大多数情况,兴一利必生一弊,理工科思维是权衡,文人思维是不管不顾,片面夸大一方面的变化。在整个社会制度上的trade off ,比如计划生育、万历年间是否要收商业税的争论,理工科的思维是在权衡利弊后分析最后的结果,而东林党人的理由是“天子不与小民争利”的道德标准。丹尼·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把人脑的思维系统生成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思考能迅速的做出第一印象的判断,而系统2的思考费力而缓慢,系统1对应的就是文人思维,系统2对应理工科思维。trade off 要求量化输入,预计输出。未经trade off 的常识常常是不科学的,比如有机农业在民意中很有市场,被认识是绿色环保健康的,事实上有机农业比化肥农业低效率,单位产量消耗更多的水和土地,更不环保,而且也不一定比普通食物更健康。【土摩托在三联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只承认有机农业并不更健康,但有环保的优势()。化肥的本质是用化学能把氮等元素矿化到肥料中,而有机肥是通过土壤中的细菌的作用把肥料中的氮(主要存在在蛋白质中)矿化成植物可以吸引的无机物。因而,生产化肥是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在施用化肥过程中也会有浪费现象,比如化肥被水冲走等。】Confirmation bias人更希望听到肯定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confirmation bias)。审视否定自己观点的论据标准要比肯定自己观点的标准高得多。因此一个人比较难被说服。在两面观点已经泾渭分明的时候,客观中立的媒体,两边都不讨好。能够取悦特定的观众,提供强烈主观观点的福克斯电视台能取得很大的成功。电视台只是给了受众自己想要的东西。损失厌恶负面偏见(negetivity bias),人看重负面信息的影响。损失厌恶是负面偏见的一种,厌恶损失的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本能,相反的冒险是出于进化出的求偶本能。【做一些决断,面临损失的时候,理性的人要超越厌恶损失的本能,比如股市中的止损行为。】《我们如何做决策》提到的实验:受试者有两个选择:1是参于赌局有40%机会获得50元;2是直接获得20元。42%的人选择1冒险。把第2个选择换成等价的“直接损失30元”。有62%的人选择1冒险。实验人员通过核磁共振观察到,受试者听到损失的时候,大脑中的杏仁核就活跃了。类似的实验还有,工厂中第一组受试工人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可以获得80元奖励;第二组工人没完成任务会被扣除事前到手的80元。仅管一、二组的条件是等价的,但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因为损失厌恶发挥了作用。关于概率论的5个认识1、随机:有些事情是完全随机的,比如中彩票。更多的事情是混合着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比如弱队也能战胜强队。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一个人未能摆脱童稚状态,凡事都要找它的目的或原因,就容易相信阴谋论。(另外:有些附加的解释增加了合理性但降低了可能性。人在未能充分理性思考的时候一般选择相信更合理的解释。)管理者的一个思维误区:公司一旦犯了错误,就要开始上下反思,而不管它是不是偶然造成的。(《重来》rework)。偶然的失误和成绩都是不值得深究的。2、误差:多次测量减少误差。要误差范围内的波动。13年新闻报道全国基尼系数0.473,而12年是0.474。如果误差范围就不止0.001,那这两个数据就不足以拿来比较。3、赌徒谬误:【一段时间炒股表现不太顺利,就认为下一段时间比较有可能更加顺利,这样平衡之前的不顺利,是一种赌徒谬误。前后的表现是独立事件。】4、人们常常爱发现规律,但是数量很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但事实上,这些规律并不严密。5、小数定律,统计样本足够多才有说服力。健康的经济学只要是合算的,健康和金钱的交易就会产生。比如,墨西哥妓女在加价24%的时候同意不使用安全套。并不是她们不注重自己的健康,而是她们清楚没有安全的性行为让她们受伤害的概率。1/800的墨西哥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而与病毒携带者不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被感染的概率不足2%。所以不使用安全套被感染病毒的概率不像公众认为的那么高,妓女们愿意用健康成本换取金钱收益。有些高尚的行为背后也是经过一些计算的,比如参与福岛核电站泄露的工作人员都超过60岁,被人视为英雄。就算被幅射产生癌症也需要二三十年时间,这些人的勇敢选择也有更改的成份。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每受到25雷姆的贴身,增加1%得癌症的概率。就算每10年发生一次切尔诺贝利的事件,按照上限计算,导致4000人死于癌症,也就是每年400人。然而,使用同样的火电的背后也会有更多的矿难和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数量。权衡之下,核电并不是最坏的选择。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增加在一方面的消耗,就会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消耗。使用意志力会消耗能量。做选择、冒险都需要使用意志力。美女名车图片会减弱意志力。提高意志力的有效方法是常立志。通过练习一些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提高的意志力用在需要的方面。中式教育强调自控力是有优势的。匹夫逆袭的关键点1、劣势和优势的相互转化拉纳戴夫使用全场紧逼打法,率领少年女子篮球队拿到冠军。顶尖大学排名靠后的学生学术表现并不比普通大学排名前列的学生更好。2、不使用强者擅长的打法小国和大国的战争如果采用游击战的胜率将比使用常规战法高很多。练习除了天赋因素,成败取决于科学的练习方法。因为练习方法的进步,现在的人比早前的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先进的方法,会使优秀者扎堆出现,中国不是花样滑冰的传统强国,教练姚滨凭一人之力摸索一套训练方法,带出了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这些冠军选手。“功夫在诗外”这想的观点,没有数据支持。4个关键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已经熟练掌握的领域成为自己的“舒适区”,年少成名或者上了年纪的人不愿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他们不能取得新的进步。而到“恐慌区”学习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知识,也是徒劳的。人应该在学会一样技能后又去学习新的技能,不停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每次长跑的练习应该给自己设定不同的跑量、不同的配速计划、不同的跑步环境。】2、把内容分成针对性的小块,对第一小块重复练习知识记忆的存储有高度结构性,成“块”分布。下棋高手记住的定式。大脑获得技能的两种神经学理论:1、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一些神经元同时被激发,多次同时激发后,这些神经元就可能连在一起。特定的技能需要激发的神经元不同,掌握不同技能的人的大脑有不同的网络结构。2、更重要的是包裹神经纤维外的髓鞘,正确的练习时,髓鞘被更厚地包裹,意味着更好的传输速度和准确度。不论哪种理论,都说明技能是以物质的形式长在大脑里的。学习的过程就是改造大脑结构的过程。中国运动员培养模式里“以赛代练”的观念不利于基本功的学习,一个高水平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一部分原因是怕受伤),大部分时间是用于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3、随时有效的反馈论文里的同行评议就是一种反馈。虽然一篇论文已经被几个作者反复修改过,仍然需要peer review。作者外的专家更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给出客观的修改建议。专家的模式识别(通过迅速找到关键特征作判断)和薄片撷取(thin slicing)。thin slicing是一种直觉,具体工作方式不明。需要在一种规范的环境中,通过不断地获得即时反馈掌握这个技能。比如,看一眼天空,预测天气,医生判断危重病人有没有希望抢救过来。老师、教练的作用就是以旁观都的身份提供反馈。John Wooden率领UCLA12年内10次获得NCAA冠军,观察表明他对队员发出的指令中,表扬、不满等内容只占很少部分,70%以上都是纯粹的信息。比较常见的是:演示一遍正确动作,再演示一次队员的错误动作,再演示一次正确动作。中国课堂大班授课缺点就是学生获得的反馈太少,仅有有限的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网络课程的缺点也是反馈太少。4、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习和娱乐常常是不相容的。纪录片只会介绍知识的有趣部分,不能提供给观众完整的知识体系。《舌尖上的中国》也是迎合观众的需求,保证在8分钟的审美疲劳期内讲完一个故事。而学习需要的是重复的练习,一定是不好玩的。因此,高水平运动员、演奏家不断提高自己需要强大的驱动力,有严厉的家长的要求,也有自己十分功利的相赢的欲望。奖励学习过程也能驱动力。先天因素远大于后天因素,基因决定兴趣,环境也影响基因的表达。想象力初步的想象常常是借鉴,比如,借鉴了手枪和能量,才在现代的武侠小说中出现“暗器”和“运功”的想象。仅有初步的想象是不够的,想象力著作需要一个能够自洽的体系。网络浏览不利用深度理解谷歌等网联网大公司更希望用户不停到打开新的页面,而不愿意让用户在长篇大论的内容上停留太多时间,这样用户就能有更多机率看到广告。用户打开新链接就像打开一个礼物,能愉悦人脑。判断一个链接点或不点是选择的过程,大量的选择激发的大脑部位和深度阅读使用的部位不一样,上网不利于深度理解却可以增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蜜经济学》提出:廉价必然导致低价流行。竹简时期的书本本本都是经典,而现在的书籍就需要甄别。【小众网站长大为大众网站,内容必然不能保持精致。】怎样作读书笔记好的笔记不仅记录客观的信息,还要记录自己的思想。真正的专家会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一棵有众多分支的大树。学到的新知识能安放到树上恰当的地方,和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就长在了树上。笔记的内容一是文章中的逻辑脉络,二是文章中的亮点,三是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四是和之前读过的书的联系和区别读过的书越多,读书的速度会变得越快,因为有大量的阅读基础,新书上有一些内容是重复之前的知识,就可以跳过。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大公司的思想是“if it works, don't fix it.”通用汽车公司拒绝采用进一步的分权管理方式,日本公司则敢于采用这种先进方式,从而后来居上。竞争激素人的睾酮水平决定一个人喜欢不喜欢竞争。女性的睾酮水平只有男性的七分之一,所以在风险投资人等需要冒险的领域,女性占比很小。通过手相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睾酮水平,睾酮水平越高,无名指相对食指的长度越长。通常,男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长,女性反之。而成功企业家(不管男女)普遍有更长的无名指。喜不喜欢竞争还和后天教育和文化传统有关。COMT酶快酶和慢酶。人在紧要时刻会分泌大量多巴胺,使人紧张。快酶能够快速清除人体内的多巴胺,不易紧张过度,但平时比较容易提不起精神。有快酶的人临场不易紧张,表现更好。只有慢酶的人反之。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灵魂是可测量的。如果存在灵魂的世界和不存在灵魂的世界完全一样,即灵魂不可测量,那用转世轮回假说去劝人向善就没有意义。根据灵魂定域性(一般就近转世)和继承性(继承上一辈子的某些特征)设计实验:从河南随机选取2000对适龄夫妇,平分成A、B组,一组坐标设在沙特、一组设在河南,通过两年时间获得下一代,其他条件完全一样。【再用双盲法,测量人员、受试者不被告知两组的坐标区别】。由定域性知B组下一代的上辈子大部分为中东人,再由继承性试图对比两组的下一代,找出可测量的不同,证明灵魂的存在。关于灵魂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吉姆·塔克的《前世生活:关于儿童回忆来前世生活的科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方法,搜集2500个案例,研究转世问题。摆脱童稚有相关性的不一定是有因果性。要确认因果性,可以做对照实验,或者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回顾性和前瞻性。前瞻性是先找好要调查的对象,然后对这些对象进行几年的跟踪。回顾性调查对象会有回忆不准确,不客观;前瞻性调查缺点是耗时长。科学的目标是在因果关系里继续找到机制。怎样才算主流科学超乎寻常的论断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然后找出这个论断背后的机制,才能被主流接受,不然只能称为假说。喝一口和喝一瓶的心理学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有的弊端,就是只在实验室做一次。比如关于积极心理暗示的效果,第一次用的时候是有效果的,但之后再用同一个暗示,效果就不再明显。之前的效果并一定是真的由心理暗示产生的,也许只是第一次暗示时候给人的新鲜感。医学研究能当真吗很多医学研究结论,会被后来的研究结论推翻。首先现在大部分的医学研究研究的效应比较微弱。不微弱的之前基本已经被研究完了。其次科学家是主观的,他们会无意或者刻意的去寻找有利于他们预先设定的结论的证据。【对这一点科学家其实是有认识的,所以新药实验需要采用双盲法。】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错进错出的过程,当科学家研究的结论被写成科学报道登在报纸上作为养生知识的时候就会误导公众,因为大部分公众认为科学研究的是绝对的真理。这是笔记啦。http://note.youdao.com/share/?id=215b3a43296f0ba35755286a1b4f1f24&type=note

笔记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①学习需要方法②学习环境很重要③需要重复练习④及时反馈很重要(他们参与督促)⑤实践比理论重要许多⑥娱乐化难以学习某事⑦学习兴趣很重要⑧先天基因>后天因素,基因喜好,决定我们的追求。没接触这样实用类的书籍,还是蛮通俗易懂。扩展新思路吧。

书中说一本书应该读两遍

一本足以让我 改变一些常规印象的书 从书里普及了很多的知识 书中的引例都很具体 详细 故事 描述的准确 作者应博览了许多丛书 书中喜欢 成功学的解药那一章节 走向成功循循渐进的讲了很多 怎么也能从中了解到一些 最后推荐文科生们也看看这本书 万万没想到 很多时候理性的思维 也是很神奇的 打破你一些原本的想法 你会觉得 话说有理

怎样把你读过的书转化为价值

1,记不住,才是常态最近做职场笔记分享时有朋友问到,怎样做笔记才能让读过的书转化为价值,而不是读过就忘了。这个问题让我回想到自己2年前的读书状态:* 刚刚读完的书,感觉已经要忘记书里讲的什么了。* 读过印象深刻的书,过了一周可能就想不起来了,这和没读有什么区别?* 读了那么多书,可感觉好像从来没有派上过用场。对比现在的读书方式,我才更加地意识到,“读书笔记”这种老土方式的巨大作用。读过的书,要记住,真的很难啊!我们连自己3天前一天吃的食物都想不起来,又怎么能期待自己将读过的书竟然记忆深刻呢?人的记忆力那么有限,记不住才是常态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掌握一个让你可以随时提取信息的核心技能:做笔记。2,读书笔记做什么?怎么做?每次说到记笔记,就显得十分不洋气。但事实呢,还这是如此。厉害的人不仅记好了读书笔记,还通过自己的笔记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打造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累积出属于个人的一套一套的武功秘籍。那么,问题来了。可以把读过的书转化为价值的笔记都做什么,怎么做?步骤其实也不复杂:书要至少读两遍。第一遍理解,划记号。第二遍做笔记。而一份有价值的笔记应该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梳理书中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的亮点* 记录自己的心得* 寻思关联大部分人做读书笔记只做了摘要概括,或者说一些句子。但事实上,只有做到全部四点,才能将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当然,如果你这么做了,尤其是持续这么做的,你会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人都是价值衡量的动物,当你能直接感受到这样做的价值时,你就会本能地这样去做。2.1 书要至少读两遍为什么说书要至少读两遍,这是因为当你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你是在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一遍读一遍去理顺作者的逻辑,搞清楚作者的论点和论证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随手划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但很难做出足够有完整价值的笔记。所以,做笔记不要着急,大可放在阅读和理解之后。当然,这也需要你不要偷懒,读书的过程中不要偷懒不去理解和梳理逻辑,读书之后也不要偷懒不做任何记录。2.2 记录什么内容?在我们好好地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该抽出一个完整的片段时间好好地做这几件事情:* 梳理书中的逻辑脉络:绘制全书的思维导图* 带走书中的亮点: 摘录书中的段落、篇章* 记录自己的心得:有什么想法、打算做什么后续行为* 寻思关联: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书或者文章的关联前两个部分 -- 思维导图和亮点的记录,就是将我们阅读的内容以逻辑框架和细节的方式分别呈现出来。这样当你回顾时,才能十分清楚,读过的一本书,究竟说了什么问题,怎么说的。事实上,一次次思维导图的构建也是对一本书里逻辑框架的重建。在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一本书里包含的内容,呈现的系统是比十分钟不到轻松读完的文章要丰富得多的。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去关注到了一本书的价值所在,我们才能更有意识地去捕捉它。而书中的段落,篇章,甚至是句子,只要是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亮点,我们也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或许正是某一句话,印嵌到生活的某个细节,就改变了你的行为,你的生活。或者让你在困境时豁然开朗。后两个部分 -- 记录自己的心得和寻思这本书与以前读过内容的关联,则是在费力将这本书的内容添加到自己的长期记忆里去。人的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记忆,一种是长期记忆。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牛人通过刻意训练累积的丰厚的长期记忆。然后在平时学习或者工作时,迅速地用自己的短期记忆调动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储备,快速地运作起来。长期记忆的打造原本也需要通过不断地相互关联和反复地逻辑梳理。而这本来也就是创建个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想要让读过的书创造价值,我们一定要记下书里的内容,也写下这本书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过去知识的关联。3 让笔记和你的人生发生关系?笔记不是做完就结束了,而是要拿出来用的。如果你只是将做好的笔记束之高阁,不再回顾,不尝试实践,即使有了以上四点,你很有可能依旧感受不到读书或者笔记的价值。因为人的记忆是很短暂的,记不住才是常态。不回顾,即使是精心记录的笔记,也没能真正和你的生活发生关系。 所以,每一份精心制作的读书笔记,你都该这样去做:* 将笔记储存在固定位置(文件夹或者印象笔记 )* 打印一份放在随处可见的范围内* 时常翻阅,找机会实践直至内化将笔记储存是一个仪式化的动作,也是将我们的笔记整合到一起的关键步骤。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回想起来你未必这么做了。而你感受不到记笔记的价值,也很有可能因为你的笔记总是这里几张,那里几张,一年下来你或许根本找不到一份完整的笔记。这样你又怎么能感受到笔记的价值呢?另外,当我们将笔记储存好之后,还需要打印一份,放在我们随处可见的地方,随时翻看。当我们第一次读到一些知识或者看法时,我们只是产生了印象。还远远达不到发生改变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无论你看了多少时间管理的书,只要你没能将书里的内容用于生活改进效率,你所读的书几乎都是无效的。所以,要让改变发生,我们首先需要让这些有价值的笔记随时可触碰。完成笔记之后反复查看,加深印象并积极地寻找机会付诸实践。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信息再印证再筛选再剔除的过程。无论我们笔记记录了多少,最终也只有那些被我们的实践所印证的内容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本事。读到这里,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当初读书的方式为什么总感觉不到读书的价值了呢?附上一篇以前的文章作为参考阅读:16133 消化一本有价值的书,究竟怎么做?对了,今天的文章依旧受启发于这本值得反复读的好书《万万没想到》。有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万万没想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