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220086809
作者:邢飞
页数:21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道教与绘画艺术  道教绘画其源甚早,有的学者将其追溯到中国文明的早期。无论是伏羲画卦,还是黄帝画五岳真形图以及这一时期绘画神荼、郁垒作为门神等,无不昭示着道教与绘画的渊源甚古,且相伴相随。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类神仙画的技法更加丰富,内容也更加完善,近代出土的楚帛夔凤美女图和驭龙图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看来中国以绘画形式,描绘神仙和神兽,要早于张陵西蜀创教。  道教草创之初,对于绘画亦是相当看重的。早期太平道经典《太平经》中就记载了诸如《乘云驾龙图》、《东壁图》、《西壁图》等绘画。《太平经》中的这三幅图画,不仅有图,还对图中尊圣,以及龙的色彩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如《乘云驾龙图》就日:“龙以五色装饰。”《东壁图》则有:“神将冠衣甲履,并红绿同金,取宜装饰。”《太平经》中的这些绘画和文字记载,已然是成熟的道教绘画。即使后世的道教绘画内容更加丰富,色彩更为艳丽,但是,其原则和宗旨并未超越这些道教早期绘画的范围。当然,后期的道教绘画形式变得比较丰富,发展出了壁画、水陆画、道教书籍中的版画等等画种。  道教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它的思想必然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文人画,从实践到理论无不深深地烙上了道教的印迹,以至于,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绘画——中国文入画,就不得不去读一点老庄,否则,无论怎样去品味,都难得其中三昧。傅抱石在他的《中国绘画史纲》中说:“传说黄帝就亲自在衡山写过《五岳真形之图》,这图似乎不可相信,而中国绘画自这以后的历史起,道家的思想即占了相当的位置,而为绘画思想最重要的一部分则是肯定的。”  ……

前言

  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叶的一天,驻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登高远眺,望见一团紫云自东向西缓缓移来。他赶忙整装出迎,但见一位高额深目、银髯飘逸的长眉老者,乘着一辆由青牛牵引的白舆从容而来。他应尹喜之邀停驻了数日,留下“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个慈祥老人,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这篇五千言,就是道家学派的立派宣言,也是东汉顺帝之际(公元125-144年)张陵在西蜀鹤鸣山开创道教的立教宝典-《老子》(又名《道德经》)。  道教是以“道”命名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道家结为表里,浑然一体,形成我们常说的道文化。它既是哲学,又是宗教;既道法自然,象宇宙运行之本,又贵人贵生,效社会和谐之力;既具士大夫君子的天国理想、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谋略,又有村野鄙夫、市井细民的人情世故、人世况味和自重自爱、自得自乐的方式方法。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从它那里汲取营养、获得关照而各取所需、各为所用。  ……

书籍目录

总论第一章 道教与绘画艺术第一节 道教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第二节 著名的道教画家第三节 道教壁画第四节 道教水陆画第二章 道教与书法艺术第一节 道教与书法第二节 魏晋道教世家与书法艺术第三节 敦煌道教经卷中的书法艺术第四节 道教符策与天书云篆第三章 道教与音乐艺术第一节 道教音乐起源及分类第二节 道教音乐的地域性第三节 青城山道乐的艺术特色第四章 道教与雕塑艺术第一节 道教雕塑艺术第二节 巴蜀地区道教石刻艺术第三节 青城山、都江堰道教造像艺术第五章 道教与建筑艺术第一节 道教宫观的起源第二节 道教思想对古代园林艺术的影响第三节 青城山建筑艺术后记

作者简介

《大美不言:道教与艺术》内容简介:道教是独具中国元素的宗教,它的本质必然烙上中国文化的印迹,而它的成长又深入中国文化的血脉,影响中国文化的品格,引导中国文化的走向,造就了中国文化中那种独有的逍遥、隐逸、无欲、恬淡之美。促成中国艺术超越写实,追求意境的艺术风格。道教艺术正是饱含这种审美气质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无论是绘画、书法、音乐、造像还是建筑,道教艺术都散发出它独有的审美意趣。这种审美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宝藏,影响着古代艺术,并照亮着中国艺术未来的进程。

图书封面


 大美不言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V型胡须”不是期望的内容,对于道教艺术各类都有提到,但是没有提到艺术欣赏的层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