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小记》书评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511022715
作者:姚峥华
页数:244页

那些与书为伴的人们

在2015这个春节前的倒数第二个周六,天空在寒夜里北风的清扫过后变得不再那么灰蒙蒙了,蓝天白云的影子又随着太阳的如日中天而渐渐清晰了,我在家躺着读完了深圳晚报阅读副刊编辑姚峥华的《书人小记》,在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幅图的同时,还时不时地光明正大的笑出了声,忍不住地在心里无数遍地说:“原来这个人这么有趣,原来他还有这一面……”总之,这本书真的是一本特别好读而有趣的书,不信你也找来读读!说起姚峥华,我知道她的书绝对比知道她的人早。那是她的第一本书《书人•书事》出版时,记得是晶报的胡洪侠老师在微博发出来的(那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一家人哦),但是当时我也只是看了目录感兴趣而最终并没有下手,算是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过去了。而前不久,有人在微博里贴出了一篇文章《我们大家的小姚》,那是“上海帮”里文字以犀利见长的毛尖老师的作品,“不是夸张,要不是看在小姚的面子上,天皇老子似的胡洪侠早被大家拉黑了。不过这里我不多说胡洪侠,免得沾上他的坏习气,他能把任何场地变成他的主场。我要赞美的是小姚,我们大家的小姚”,如此一来我就对这个“我们大家的小姚” 更有兴趣了。又过了几天,有人(记不得具体是哪位了,也懒得再去翻了)跟着毛尖老师贴出了书影和目录,尤其是目录里那太多熟悉的名字不觉让人惊呼,这本就是海豚出版社出品的姚峥华的第二本书《书人小记》,于是果断下手再也不容错过了。《书人小记》是一本散文集,也是《书人•书事》系列的第二本,作者借用报纸阅读版编辑身份的便利,记录了以书为媒的与各种书人交往的各种事迹,真实的白描当时当事发生的场景而不增不减,不是单独的“你”而是“你和我”。在书里,每个被书写的人呈现出来的样子都是鲜活的,如您想从中找出一个类型化的人来,也许大概是从头到尾都找不到的,不过他们有一点是绝对而毫无疑义的相同的——那就是真正地爱书、读书、懂书(这个好像是废话哦,等于没说)。而鲜活在只属于姚峥华的纸上的这些与书为伴的人们,我以为无论从哪一点都是应该浓墨重彩的单独的介绍一下他们,如果您对书和书业但凡是有一点点喜欢和了解的话。沈昌文,一个自称为“学徒”的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原主编。人称“沈公”,出版界的牛人,“知道分子”,用我朋友的话说则是“文人界的乐人,编辑界的神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不但在旧岁又出版了自述随笔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过着“网上溜达网下背着书包到处探寻外面世界的‘学徒’生活”。说起沈公这个“学徒”,就不得不提到他特别的名片——“名片是用废纸做的,空白的一面是孙女画的漫画——一位老翁,身上背着书包,左手拎一兜书,右手也拎一兜书,憨态十足。旁白是‘废纸我买’,俨然就是一名学徒”,可谓是看一图而知一生了。而沈公在编辑行当里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废物利用”,不过这话可只有他才能讲的,其实他说的“废物”都是“宝贝”,都是施咸荣、吴祖光、张中行……这等重量级人物,他不过是正话反说的幽默罢了,你我这般小辈是根本就不敢望其项背的,只得无助地叹息再叹息吧。张昌华,拥有“徽骆驼”精神的江苏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他经常用毛笔字写信笺,再拍成照片发电邮给朋友们,其算是将传统和现代科技结合得天衣无缝了吧,既不失古典的雅情,又不失现代化的快捷,如此倒是两厢皆宜了。其字刚劲俊雅、灵动飘逸,其人则谦虚、有气度,真可谓是“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了。张先生在编辑任上曾策划了大手笔的“双叶丛书”“大家散文文存”等,更诸多名流释卷于其间,如季羡林、黄裳、夏志清、周汝昌、萧乾……而据说其更是当年“琼瑶热”的始作俑者之一,如此才有了那些风靡的台湾言情文学陪伴诸如我等小辈度过青涩懵懂少年时,且对宋词的推广普及之功当是得给琼瑶阿姨计上一点功劳的,我想这一点当是没有异议的吧。邓康延,转战过《深圳青年》和 《凤凰周刊》的纪录片爱好者。作者在书里给他贴上了一个“永远的青年”的标签,从“年龄”和激情上看都是完全正确的,不是有句经常说的话叫“联合国的标准是60岁才算中年”,所以自是没有理由再说三道四了,其实人家本来也是激情永远年轻的心态了。我知道邓康延是因为《盗火者》一书(由同名纪录片汇编而成的),然后才知道他出品了纪录片《先生》(民国教育大家)、《盗火者》(揭示教育困境与改革痛点)等,以及声名远播的汉唐阳光出品的《国家记忆》(中国远征军抗战史)一书。他其实是个真正有才华的文人,作者说他对于文字是“修改再修改,去肉剩骨,言简意赅”,总是有所指而意味深长,比如“不能正视史实,暗结新的恶果” “世界已是新春,中国仍在旧年”……但他自从爱上了纪录片,为了搜集资料经常上演“邓式买卖”,去欧洲考察时“对着人家标好价的货品,他会比划出自己认同的价,讨价还价,在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他强行将货品抱在身上,然后说yes,yes,yes,拿了就跑,弄得店家只能边笑边成交”,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你当也是无法忍心拒绝他的可爱吧。俞晓群,现海豚出版社社长,前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标准的出版人,人称“俞总”“俞社”。这些都是俞总公开的身份,其实自从他主持了“新世纪万有文库”“书趣文丛”等之后已经名副其实了,后来他到了“海洋动物出版社”(俞总自称的,不是我说的哦)之后更有了“海豚书馆”“幾米绘本”“董桥作品”“丰子恺作品”等,可谓声名是又远扬了千里万里了。但他“俞半仙”的隐身身份想必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吧,且听作者如是说——“他瞄准了身边的大侠,紧握其手,掏心掏肺地说,我在序中写了,大侠‘一眼高,一眼低,家中必定有贤妻’。握完大侠的手,他又转身朝张清望去,继续算命:张清今年运程嘛,那气势……”到此,俞社半仙的一面算是被彻底发现了,惹得我等看官都想寻找机缘找其算上一卦以问前程、吉凶或姻缘之类了,只是不知俞总是否有再造第三事业的打算呢?想来这倒是可乐的一件事了。薛原,青岛日报副刊编辑,《独立书店,你好!》系列的编者,朋友圈戏称“薛大师”。薛大师,当是这本书里我最熟悉的人了,于我是引路的“贵人”,鼓励之语不断且绝对有疗效。这还得从他编《如此书房》(现在已经编到第3季了)说起,也就是在这本书里见到了胡大侠那绝对“高大上”的书房。话说薛大师现在也是“圈子”里的名人了,不过可能你不知道的是原来他是跨界高手,人家原来是搞海洋地质科考的。他的《海上日记》一书是他在“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的生活日记整理而成的,在这本书里不仅可以一窥20世纪90年代海洋科考的现状,更可以了解那些漂泊海洋的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当然更主要的是你可以看到一个冷幽默频出且爱读文学书的海洋文学青年,这也为后来他的跨界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书人小记》里,姚峥华讲述了一个小细节:“……我在极短的时间信笔胡诌了一些文章,既随意又随性,而且还堂而皇之地付印成书了,说实话,就像一个半成品公然上架,自己的惶惑和忐忑,至今未消。薛原却在QQ上‘浪费时间’地与我闲聊,甚至探讨。……他说,‘有时候这样的记忆和印象反而是可贵的。我觉得你写下去,你的风格就出来了’。……当时电脑这头的我,对于他的鼓励,挺感谢的。”而这个细节于我却是有相同的场景再现和感受的,似乎也在这里和作者瞬间就心有灵犀了,如此这“往自己脸上贴金”之嫌我也无所畏惧了,人生难得喜相逢,即使只是在纸上。《书人小记》里还记录了很多人,比如汉唐阳光的尚红科(知道他的人太多了,知道他的书的人更多)、写球评的张晓舟、深圳商报的姜威(已于2011年英年早逝,当时晶报曾专版报道)、刘苏里的醒客张(万圣书园老板娘,绝对有领导风范)、尚书吧的扫红(久闻其名,一直想明白这个名字的来历而不得)……他们都是名人,而且都是跟书有关的名人,想必喜欢书的也都知道了,如此就不劳烦我再赘述他们的二三事了。倒是欣喜的是,姚峥华大笔一挥就在这纸上把他们都聚齐了,想必现场应该是不容易做到的吧,何况他们还那么的富有个性那么的丰富生动,所以总之读这本书当是欢乐的笑声多多,说不定还会有点什么意外的小收获呢,比如说八卦、关系网、人生思考什么什么的。哈哈,看我这想得多了不是,大家就让我任性这一回吧!2015.2.12于北京


 书人小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