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偏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8635323
作者:【英】塔莉• 沙罗特(Tali Sharot)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想象一下这种生活:你分辨不出谁是谁。当然,我们对人脸的识别并非十全十美。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声称以前见过我们,但我们却死活想不起来。然而,你去学校接小孩时,却从来不会接错人,即使他穿着新外套或者刚剪了一个新发型。其实,你做得比上述提到的都要好。你不但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自己的孩子,而且仅仅瞥一眼孩子的表情,就能知道他今天过得好不好。    人类很擅长察言观色。我们毫无意识地重复这一技能,利用各种迹象去观察,比如声调和步态。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靠观察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人的情绪。看到对方快乐的表情,我们就知道他(她)是高兴的;看到对方撇着嘴、睁大眼睛或者把眼睛慢慢眯上,我们就知道他是悲伤、恐惧或者愤怒。也许这些迹象很微妙,但是我们极其擅长辨别对方的情绪,因为我们已经成了识别面部表情的行家。无论是熟悉的脸庞、素未谋面的脸庞、来自同一国家的脸庞,抑或是外国人的脸庞,我们都能识别出来,因为所有人体现情绪时的表情都是一模一样的。    表现和体察情绪的能力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就拿分辨恐惧和愤怒的表情的能力举个例子吧:愤怒表情,面前这个人很心烦,也许就是冲着我们而来,或许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恐惧表情,周边环境中存在威胁,不过面前这个人并不是威胁的源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迅速扫视周边环境,看看危险来自何处,这样才能化险为夷。    准确地识别他人的表情和身份,对社交而言非常重要。大多数人可以分辨成千上万张脸。我们可以轻松区别玛格丽特·撒切尔和乔治男孩的脸(他们俩显然长得很像),也能分辨出皱眉和笑容。然而,如果把脸颠倒过来,我们就会变得极其无助,仿佛在漆黑夜空中飞行却没有导航设备的飞行员。    大脑习惯观察端正的面孔和表情,并且能同时分辨脸庞的各个部分(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换句话说,大脑并不是逐一区分,而是把脸庞和表情当作整体进行处理。现在,由于大脑不习惯见到颠倒的面孔,所以也无法像审视端正五官般作出高效判断。我们看见旋转过来的脸庞时,似乎就会分别辨识各个部位,而不是按照原先的方法。    让我们再来看看图1—2中旋转过来的女孩面孔。尽管她的脸颠倒了,嘴巴和眼睛却仍然保持原样,而且表情也很正常。我们的大脑单独识别了嘴巴和眼睛,分辨出它们表达的情绪。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图中的女孩在微笑。然而,如果把这张“撒切尔视错觉”的脸孔转过来,我们会发现图中嘴巴和眼睛的形状我们从未见过。女孩看上去变形扭曲,而我们的情绪反应成了恶心和恐惧。    不仅人类会被“撒切尔视错觉”的脸孔所迷惑,猴子也会被愚弄。埃默里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采取图1—2使用的技术,将一张猴子面部表情的照片进行“撒切尔视错觉”处理。然后,他们给一组猴子看4张照片:一张猴脸的正常照片,一张正常猴脸的颠倒照片,一张颠倒的“撒切尔视错觉”猴睑照片(如图1—2)和一张正着的猴脸照片(人类会觉得诡异的那种)。猴子对正常的猴脸照片不是很感兴趣——无论照片是颠倒的还是端正的,猴子不过草草地扫了一眼正常照片,就继续干自己的事情。那“撒切尔视错觉”的猴脸呢?照片颠倒时,猴子同样对“撒切尔视错觉”的猴脸没有太大兴趣,就跟正常照片一样。然而,照片正过来时,猴子看“撒切尔视错觉”的猴脸比看任何照片的时间都要长。猴子的反应表明,它们和我们一样,都觉得端正的“撒切尔视错觉”面孔古怪诡异,而旋转过后的“撒切尔视错觉”面孔和普通脸孔并无二致。如果猴子也对“撒切尔视错觉”敏感的话,那么人类导致错觉的脑部活动早在进化前就有了。似乎在很久之前,大脑就已经形成了识别端正睑孔的特殊偏差。    对于大部分错觉来说,了解和明白错觉的根源并不会消除错觉。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图1—1中的方块深浅度相同,但我们仍然会觉得方块B比方块A的颜色要浅。我们的知识不会改变洞察力;飞行员或许会承认自己出现了眩晕,因为仪表信息与他的感受不一致,但是尽管飞机已经朝下飞行了,他还是会觉得飞机在爬升。错觉总是那么真实,虽然知道自己的观察是错误的,但这种感受与所了解的知识(即便你已经掌握)无关。    谈到视错觉,当指出观察上的错误时,我们总能欣然接受。我们可以把书颠倒,或者用图片处理器软件移动图1—1的灰色方块,看看错觉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相比感觉错觉,要接受认知错觉则难了许多。    正如其他复杂系统一样,大脑也有其内在缺陷。这些缺陷影响力巨大,导致我们每天与之相伴却毫无察觉。我们很少会怀疑自己的感知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这个世界,事实上,大脑会让我们对现实的感受扭曲变形。当仪表(在眩晕的例子中)、演示(视错觉的例子)或者数据(在乐观偏见和其他认知错觉的例子中)呈现出不同情况时,我们才发现世界与自己所预期的天差地别。这时我们才明白,大脑并不是判断身边事物甚至体内状况的绝对权威。    不过,错觉也揭示了人脑的适应本能。错觉体现了神经系统进化的成功,而不是失败。但是,就好像眩晕,错觉有时候也会导致灾难。    P11-13

前言

半杯水的乐观我想告诉读者,我对乐观的研究源于对人性积极面的强烈兴趣。说起来也很有意思:“认知神经科学是探寻乐观灵魂的生物学根据。”虽然有意思,但遗憾的是这么说并不正确。我接触到“乐观偏差”这一概念纯属巧合,只是那时我们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而我正在研究大家对那次袭击的记忆。在此之前,我的研究兴趣更偏向于悲观的一面,主要研究灾难性事件如何塑造我们的记忆。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大脑能够蒙骗我们,让我们相信自己能清晰地记得某件感触很深的往事,比如2001年9月11日那天发生的事情,就仿佛播放录像带一样。而实际上,大脑彻底地误导了我们。美国航空公司11号航班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75号航班以每小时688公里的速度冲向世界贸易中心时,我已经在纽约大学进行了一年的研究。震惊、困惑和恐惧是街头巷尾人们脸上出现的共同表情。如此强烈的感情恰恰会产生非同寻常的清晰记忆,这样的记忆不会随便消逝。由于这种记忆来得迅猛,画面感强,所以一般被称为“闪光灯记忆”。在第九章,我会详细讲述闪光灯记忆——我们如何记住突如其来的事件,大脑的内在结构如何修图,比如它如何提高对比度和分辨率,增加和删除某些细节。我大惑不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创造一些极其清晰的记忆,却并非精确无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机制?大约在我和同事刊登有关“9•11恐怖袭击”事件记忆的科学调研时,哈佛大学的几位研究者提出了饶有趣味的答案——负责收集记忆的神经系统兴许根本不是为了这个功能而服务的。大家之前认为这一系统进化后的核心功能是保存记忆,然而,它的功能恰恰相反,是畅想未来。大脑成像研究表明,我们畅想未来时所调动的大脑部位与回忆过去时的大脑部位如出一辙。这两种人类的基本思想活动都凭借相同的大脑机制,依赖类似的信息和基本过程。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象即将前往的巴巴多斯之旅,就需要大脑系统灵活地重组前所未见的场景,而这一场景正是取材于过去记忆的点滴细节(比如上一次去温暖的某国度假,伴侣穿着泳装在沙滩上晒太阳),然后再把这些细节融合成新的场景,即还没发生的事件(下个月,你和爱人戴着草帽,漫步在巴巴多斯的沙滩上)。由于我们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使用的是相同的神经系统,最后,回忆也会变成思绪重组的过程,而不是像放录像一样将往事一一呈现,所以回忆是否准确值得怀疑。这个理论是否正确?为了找到答案,我采取了如下方法:在人们想象未来事件时,记录下他们的脑部活动,然后与他们在回忆过去时的脑部活动作比较。这个计划简单易行。然而,当我要求志愿者想象未来事件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即使想象再单调不过的具体事件(比如拿到证件、玩棋盘游戏),志愿者都会勾勒出美妙的场景:他们不断地给枯燥无味的灰色事件抹上亮丽的颜色。你会觉得,想象自己在未来理发这件事显得有点无趣,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今天去理发可能真的很无聊,但在未来,理发却成了值得庆贺的理由。参与我的计划的人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想象去理发,然后把头发捐给“一绺关爱”(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为失去头发的孩子提供假发)。我得再花好几年的时间才能长出这么长的头发。理发那天,朋友陪在我身边打气庆贺。我们去了布鲁克林我最喜欢的那家理发店,之后又去了我最喜欢的那家餐馆共进午餐。我又要求另一位参与者想象坐渡轮的场景。她讲述道:一年或者两年后,我坐着渡船去看自由女神像。天气很好,风有点大,头发随风飘扬。仅仅是过了一两年,在想象中,这个世界一下子就成了适宜生活的美好世界了。我和自己的学生艾利森•里卡尔迪花了几个小时才想出一些极其平淡的事件,绝对不会让参与者感觉高兴或值得庆贺。但事与愿违,一旦大家开始想象了,哪怕是最稀松平常的生活小事也突然变得多姿多彩,让生活显得没那么平淡无奇。这一系列反应点亮了我脑中的五彩灯。我惊诧不已,这些人竟然都强烈地、似乎还不由自主地去想象光明美好的未来。如果所有的参与者想象未来时都倾向于积极的一面,那么这种现象肯定能用神经生物学加以解释。于是,我们把原先的项目放在一边,开始研究促成我们乐观倾向的神经机制。大脑如何让我们觉得满怀希望、如何哄骗我们不断前进、失败了会怎么样、乐天派和悲观派的大脑有什么不同?尽管乐观对我们的幸福安康至关重要,对经济也有巨大的影响,但数十年来这些问题还没人能够解答。我在本书中提及,一个人不会因为读了很多自我安慰的书籍就变得积极向上。相反,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乐观是如此重要,它已经深深扎根于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无论是当今的金融分析师、世界领导人、新婚夫妇、洛杉矶湖人队队员,还是鸟类,乐观都会让这些人类和非人类的思想产生偏差。乐观挟持了理性思维,即便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乐观也能指引我们对未来持有更美好的预期。你不妨闭上眼睛,畅想5年后的生活。头脑里冒出了怎样的场景和画面?个人在职场上的发展如何?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怎么样?虽然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但我们还是更乐于想象自己工作成功、人际关系和谐、经济安全有保障、身体健康无恙;失业、离婚、欠债、老年痴呆症和其他不幸遭遇则很难闯入我们的脑海。对幸福未来的理想预测,是否只局限于能够改变人生的重大事件?比如,结婚或者升职?或者,这样的乐观幻想可以涵盖更平淡的日常事件?我们会期待这周比上周完成更多的工作吗?我们会期待明天比昨天更好吗?我们会设想下个月大约会遇到更多愉快的事情,而不是麻烦的问题吗?2006年夏天,我着手研究这个复杂问题中更枯燥无味的部分。前往伦敦大学学院开始新工作前,我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工作过几个月。不管天性里有多少乐观成分,我并不指望去了英国后还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所以我决定去伦敦之前都尽量沐浴在阳光之下。魏茨曼研究所距离熙熙攘攘的特拉维夫约20分钟车程。研究所就是这个国家中心的科学绿洲,悉心照料的绿植不禁让人想起加利福尼亚州的校园。尽管研究所内静谧平和,但以色列动荡不安的政局总是让人忧心忡忡。魏茨曼研究所的大部分学生是服完军役后才来到这里,这样的经历可不会把人变成乐天派。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一点,所以也怀疑他们的乐观偏差会达到什么程度。我找了一些人组成实验组,询问他们对下个月的预期。最无聊的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有时会遇上交通堵塞吗?约会迟到的时间可能超过半个小时吗?也有稍微值得期待的问题,比如:你有多大可能经历一次让自己后悔的或者很享受的性爱?你会想象自己烧一顿可口的饭菜,或者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吗?——我向他们提出了100个类似的问题。不得不说,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期待更积极的经历,而不是消极的甚至全无情绪色彩的经历,两者的比例是50:33。还不止如此:学生们觉得好事会比坏事,抑或是平凡无奇的事情更快发生。他们通常预期未来几天就会和同伴共度美好夜晚,而就算真的想象和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大吵一架,那也是这个月月底的事情了。我怀抱一线希望,觉得参与实验的学生可能真会过上美妙的生活,所以请他们一个月后再回来告诉我这100件想象的事情有哪些确实在此期间发生了。结果,无论是消极的、积极的,还是平淡的日常事件,几乎都没有差别地降临在他们头上,大约都占了33%的比例。魏茨曼研究所的学生并没有无意中发现人类快乐的秘密,他们不过是体现了再平常不过的乐观偏差。思考这个例子时,读者可能会怀疑乐观究竟是不是主导大多数人的主要力量,说得更明白点,乐观是否只是年轻人特有的错觉。这是一个好问题。你会觉得,我们越来越老,也就越来越明智。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越能准确地了解世界——能够区分满怀希望的错觉和冷冰冰的现实。我们应该这样,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是8岁还是80岁,我们都戴着玫瑰色眼镜看世界。据报告指出,9岁学龄儿童对成年生活的预期十分乐观。2005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老年人(60~80岁)更会采取知足者常乐的态度,这一点与中年人(36~59岁)和年轻人(18~25岁)一致。在每一个年龄层、种族和社会经济层面中,乐观都普遍存在。我们大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乐观倾向。其实,乐观偏差的力量非常强大,因为如同其他错觉一样,下意识地思索没法察觉到乐观的存在。然而,数据表明:大部分人高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成就;他们期待孩子天赋异禀;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寿命(有时高估了20年或者更多),觉得自己比一般人更健康,比同事更成功;他们低估了离婚、患上癌症以及失业的可能性,总觉得未来的生活要比父母经历的更加美好。这就是所谓的乐观偏差——即高估在未来遇见积极事情的可能性,同时低估经历消极事件可能性的倾向。很多人相信,是美国人发明了乐观——有些人认为这是巴拉克•奥巴马想象力的副产品。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尤其是在欧洲和中东讲课的时候。“你说得对,”他们这么说道,“庆祝未来的某次理发,想象在灿烂的阳光下坐渡船,低估债台高筑、患上癌症和遭遇其他不幸的可能性确实体现了乐观偏差,但你描述的这些情况都只发生在纽约人身上。”对,我第一次研究乐观的对象确实是曼哈顿居民(为了以后能调研愤世嫉俗的英国人和以色列人,我也作了特殊的努力)。如果认为纽约市是研究乐观的绝佳地点,那也情有可原。虽然我没有确凿的数据来证实这一说法,但是流行文化足以说服我们:纽约市吸引了那些心怀美梦并且自信能够实现梦想的人。无论是凝视自由女神像的新移民,还是艳羡第五大道蒂芙尼橱窗里珠宝的霍莉•戈莱特丽,纽约都是一切希望的象征——那里车水马龙,每个人都为了出人头地而奔波忙碌。然而,乐观这个概念却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思想:乐观的哲学思想并不诞生于美国,而是诞生于法国。笛卡儿是第一批表达乐观主义理想的哲学家,他相信人类可以掌控自己的宇宙,从而享受地球的果实,保持健康的身体。不过,说起把“乐观”当作术语来介绍,通常还得归功于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众所周知,他认为我们居住在“尽善尽美的世界”。对未来产生乐观偏差是相当危险的——血腥的战争、经济崩溃、离婚以及不完美的计划(见第十一章)。是的,乐观偏差有时候是致命的。不过,我们很快会发现乐观也具备适应能力。如同人类思想的其他错觉一样(比如第一章提到的眩晕错觉和视觉错觉),乐观错觉的发展也事出有因,因为它具备一种功能。乐观偏差让我们无法精确地感受到未来所蕴涵的痛苦和艰险,这或许也能让我们毫无拘束地看待人生的选择。所以,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减少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同时行动和追求成效的动力也增强了。为了取得进步,我们需要想象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不是发生过的情况,而是更好的情况,我们得相信这些更好的事情会在未来发生。我认为,思维倾向于把预期转化为现实。大脑具备这样的功能,即用乐观的信念改变我们看待万事万物的方式,同时与身边的世界相互作用,让乐观成了自证预言。如果没有乐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可能永远无法升天,中东和平永远无法实现,再婚率会变成零,我们的祖先可能永远不会走出自己的部落去探险,而我们或许仍是穴居人,蜷缩在一起,幻想着光和热。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这样。这本书探讨了人类思维最具欺骗性的能力——乐观偏差,并且着重研究这种偏差什么时候有适应性,什么时候有破坏性。本书提供了例证,证明一般情况下乐观的错觉可以提升幸福水平。本书主要着眼于大脑的具体结构,正是这样的结构导致了不切实际的乐观,改变了我们的看法和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乐观偏差,我们必须明白大脑是如何创造以及为什么创造出相对于现实的错觉。我们需要打破陈规,你会发现,世界并不是我们原先所认识的那样。

名人推荐

本书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具有创新性的神经科学研究,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乐观”。强烈推荐给每个人!——特里•瓦格霍恩 《福布斯》当我一打开这本书,就爱不释手地读下去了。——路易莎•朱厄尔 积极心理学新闻日报如果你阅读了本书,你将知道大脑是如何运作并产生记忆的。我对此非常乐观。——理查德•史丹格 《时代周刊》真棒!这是一本有魅力又容易理解的好书,作者真的是一位会讲故事的科学家。——理查德•泰勒 《助推》作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太好看了!就算你之前特别不以为然,读完本书,你也会恍然发现自己的大脑正戴着一副玫瑰色的眼镜——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好看,读起来非常有趣!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BBC聚焦》这本智慧的书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对生活持乐观态度 ,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对自己及未来充满希望。——《纽约日报》大多数读者翻到最后一页时,他们不仅是因为内心的希望,而且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种希望的源头及其对人生的益处。——《书目报》

内容概要

塔利•沙罗特(Tali Sharot)
纽约大学心理学及神经学博士,TED大会著名演讲人。目前为伦敦大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她关于乐观、记忆、情绪等研究内容已被《新闻周刊》、《波士顿环球报》、《华尔街日报》《新科学家》杂志、《华盛顿邮报》、BBC等多家报刊、媒体推荐。

书籍目录

序 言 半杯水的乐观//VII
第一章 乐观偏见的危险性:大脑错觉会导致坠机?
恐怖的“死亡螺旋”//005
诡异的微笑女孩//008
别和总统一起打野鸭//014
第二章 思维时光穿梭与人类进化:动物也有时间概念吗?
穿梭时光的林鸟//029
拥有特异大脑的伦敦“的哥”//032
豪华鸟笼里的小鸟更乐观//037
第三章 乐观与自我证言:是大脑将预言变为现实的?
湖人队的神奇预言家//044
会做算术题的超级聪明小马//047
说你聪明你就不笨//051
吓死自己的悲观主义者//056
第四章 公众悲观与个人乐观:奥马巴与秀兰• 邓波儿一样?
奥巴马释放的催生素//064
信任希望//066
让英国人担忧的“全球第一犯罪率”//069
有比较才有满足//073
第五章 乐观偏见与幸福感:幸福的因素并非你想象?
打理花园最快乐//078
结婚生子与幸福无关//080
比熟人有钱才会开心//085
情绪影响记忆//087
美好想象防止抑郁//090
第六章 基因决定乐观:乐观是天生的?
失恋后的态度决定未来//098
“电击”实验中的悲观狗//100
被去掉基因的老鼠//104
初春的番红花//109
第七章 期待的价值:星期五比星期天好?
令人疯狂的黑啤泡沫//116
失业以后更健康//118
期待中的汉堡更美味//120
荒岛上,限量的米饭怎么吃//125
你更关心未来的自己,还是现在的“你”//128
第八章 选择喜欢的,喜欢选择的:自己选中的就是最好的?
小猴喜欢的巧克力豆//136
层层选择后的苹果最好吃//142
决定影响喜好//146
服用左旋多巴的妙用//148
第九章 被情绪篡改的回忆:真实还是虚构的“9•11”?
闪光灯记忆下的谋杀//156
脑组织上的那道“疤”//160
梅内塞斯的枉死//168
第十章 改变态度,改变生活:大脑里有块点金石?
环法自行车赛冠军与癌症幸存者的较量//176
虱子还是湿疹//181
消失的恶狗//183
椰壳胸罩水果帽实验//186
被1 美元打败的20 美元//187
第十一章 乐观的黑暗面:过度乐观也有风险?
两败俱伤的苏德之战//194
我才不会得癌症//198
一天一杯乐观的红酒//202
迟到10 年的悉尼歌剧院//204
结 语 乐观预期的魔力
美丽的少女还是悲伤的老妪//211
盲目幻想导致的金融泡沫//214
致 谢//217

编辑推荐

《乐观的偏见》探讨了人类思维最具欺骗性的能力——乐观偏差,指人们通常都理所应当地认为未来会更好,会高估在未来遇到积极事件的可能性,并低估经历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大部分人会高估自己未来的职业成就,觉得自己会比其他人更健康、更成功,并且低估了离婚、患上癌症或是遭遇失业的机率。这种乐观偏差的力量非常强大,并且不易被察觉到。作者塔利•沙罗特作为著名的认知心理学专家、TED著名演讲人,着重研究了这种偏差何时具有适应性,何时具有破坏性。同时书中大量翔实的案例也证明了在一般情况下,乐观偏差的确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仍要重视乐观偏差可能带来的危险性与破坏性,更加智慧并清醒地认识世界,把握人生。

作者简介


风靡全球的TED大会著名演讲人塔利•沙罗特《乐观的偏见》首登中国

三人行,必有我师: “锵锵三人行” 窦文涛等众名嘴热议”乐观的偏见“

揭露“乐观的陷阱”,合理利用“乐观偏见”避免危机意识缺失
人类自认为是理性动物,但研究显示,人类其实更倾向于乐观看待未来 - 英神经系统科学家沙罗特
乐观主义者比其他人更善于储蓄,尽管离婚率或许不比其他人低,但再婚比例相对较高 -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员约翰逊
为什么宁愿负债累累,却还是想买房?
为什么明知股市有风险,却还是要投资?
为什么结婚的时候都认为自己不会离婚?
为什么有关“9•11”的回忆不见得都真实?
为什么自己选择的东西会越看越喜欢?
更重要的是——
为什么我们永远坚信明天会更好?
我们知道大多数人都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乐观偏见”这种现象,即人们总是认为未来比过去和现在更美好。乐观偏见正是大脑进化的结果,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行为,有益身心,提升幸福指数,最终让我们梦想成真;但重要的是,乐观偏见也有可能会因危机感意识缺失而造成“盲目乐观”的恶果。所以,全面、长远地考虑问题,提高风险意识,未雨绸缪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深度解读了“乐观偏见”这种人类特质,揭秘了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的“乐观”;同时结合大量有趣的案例分析,将乐观的外衣层层剥去,呈现给读者一个立体、深刻的新“乐观”。


 乐观的偏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玫瑰色的眼镜载《国际教育交流》9月刊我一直以来都是个乐天派:小时候我居然认为只有自己是不会死的,因为童稚的我坚信自己是上天的宠儿;长大一点后,我依然本性不改,总觉得自己的前路会一帆风顺,考试、读书、恋爱、就业莫不如此。就拿屡次考试来说吧,无论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我都高估了自己的成绩,结果落榜不期而至。盲目的乐观让我屡屡碰壁,当冷酷的现实浇灭了我青春的狂想之后,我一度悲观厌世,可之后的我依然会乐观积极地看待世界,然后整理好情绪重新上路。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吗?读罢《乐观偏见》(The Optimism Bias),我顿感释然。本书告诉我们,不着边际之乐观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思维倾向于把预期转化为现实。当我们宁愿负债累累却还是买房时,当我们明知股市有风险却还要投资时,当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好时,是“乐观偏见”——即高估在未来遇见积极事情的可能性,同时低估经历消极事件可能性的倾向——让我们做出并不客观的抉择。乐观偏见让我们无法精确地感受到未来所蕴含的痛苦和艰险,因此像我早先那般荒诞的判断就在所难免。然而同时,它也会让我们毫无拘束地看待人生的可能性,还会减少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提高身心的健康指数;随之而来的是:追求成功的动力和效率也更强了。《乐观偏见》并不是那种“打了鸡血”的成功学或励志书,恰恰相反,作者刚一开篇就给我们一记当头棒喝,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盲目乐观所遭致的灾难:曾有数次空难均系驾驶员出于“乐观偏见”而漏查导航系统,只依赖大脑错误的导航系统引发操作失误而导致的。阅读此章时,我正裸辞了工作,冷不丁冒出一身冷汗。到底是何种信心让我如此“勇敢”?又是什么力量让我觉得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工作呢?作者告诉我,是大脑,或者说是思维所产生的“乐观偏见”决定了我的勇敢或愚蠢。此书作者塔利•沙罗特乃NYU心理学及神经学博士,她对心理、记忆、情绪以及乐观有长期研究。全书凡十一章,从奥巴马就职到德国入侵苏联,从穿梭时光的林鸟至阿姆斯特朗的睾丸癌,无数鲜活的案例与独到的分析构成一幅对于人类乐观偏见的全景地图。对于乐观之研究,虽应无者不必尽无,而应有者却已尽有:于“乐观”之生理基础、进化原因、优势缺陷以及其不可避免性皆有一番缜密的分析与灵活的延展。假使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作者并没有将“乐观”的讨论置于形而上的高度,亦即缺乏对这个概念的历时分析与思辨考量。不过这样说,却有刁难沙罗特博士之嫌,因为我们从来只听说过“悲观主义哲学”——例如叔本华哲学——而不曾听说过“乐观主义哲学”。莫非是因为乐观这种情绪太过肤浅,以至于无法构成一种深刻的思想?或是因为乐观只是凡夫或佣人们的思维倾向,而哲人总会审慎地考虑问题,因此绝不容将“乐观”之观念上升到主义之话语?以笔者之浅陋,对此不得而知。倘若翻一翻西方哲学史,我们便可知道,乐观这个概念可追溯至17世纪的法国。笛卡尔是第一批表达乐观主义理想的哲学家,他相信人类可以掌控自己的宇宙,从而享受地球的果实,保持身体的健康。不过,将“乐观”当作术语来使用的,通常得归功于莱布尼茨,而他的乐观主义也是最为著名的。例如,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以及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他们都对人类通过理性而实现至善的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若非莱布尼茨对人类理性与“人工语言”的“乐观偏见”,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的诞生恐怕还要晚半个世纪呢!但是,即使如此,笛卡尔、莱布尼茨以及其他理性主义者仍然没有被归入“乐观主义哲学”这一流派中。与西方哲学相对,中国哲学的底色恐怕即是乐观主义的:儒家曰“人人皆可成尧舜”,佛家曰“众生皆可成佛”。君不见,整部《论语》中关于“乐”与“悦”就提到数十次;或曰儒家之义理核心,一言以蔽之,“孔颜之乐”也。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中国人普遍是乐天知命的。而根据此书中所援引之统计而言,不只是中国,大部分人类皆是乐观主义者。这样看来,“乐观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似乎过于普遍,也太过本能,因此它很难被哲学家提升至理论高度。而乐观的反面,即悲观或抑郁,则成为一种非正常或病态的反应,需要予以干预和治疗。就这样,“乐观主义”退出了哲学家的视野,逐渐变成了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用来对峙抑郁或重拾人生信念的法宝。在此种背景下,沙罗特博士关于“乐观偏见”的研究成果可谓应运而生。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些年来(尤其是数月以来),我们这个社会也忽然开始流行“乐观主义哲学”来,各种宣扬乐观主义的成功学、励志学书籍、论调与文艺节目大行其道,一时间乐观精神似乎“感染”了所有国民。然而与此同行的现实却是冷冰冰的:房价不断飙升,股市转牛为熊,社会上升空间缩小,就学就业就医难上加难……。于是我们不禁问道:为什么现实的冷酷反而加剧了乐观主义的传播?是新一届的领导班子鼓舞了整个民族还是持续增长的GDP可以掩盖其他危机?《乐观偏见》告诉我们说,当社会越是陷入低谷时,人们就越是会关注并接纳积极信心,相反,在政局稳定、经济健康的时期,人们又会退回到集体悲观的状况……。为何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沙罗特博士以乐观偏见所导致的危险作为开始,引领读者跨入探寻乐观偏见之本质的大门。经过精密的分析和详尽的论证,她指出:首先,乐观偏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人类能征服其他动物乃至大自然,是因其自知之明与展望未来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乐观偏见。至于乐观偏见的产生则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当然也与我们所选择的态度有关。但不管怎么说,大部分正常人本质上都是乐天派,只是乐观程度有所差别。其次,乐观偏见能够让我们“自证预言”,这是指对形势的错误见解激发新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却让原本错误的见解成真。湖人队卫冕成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这说明,成功离不开对未来的乐观偏见。当然,这一点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真正厉害的人,起先往往是装出来的。再次,乐观主义或乐观偏见总体上是好的,它帮我们减少焦虑,而且能够以更好地调整心态直面压力事件,比如堕胎、生孩子、换上癌症或艾滋病。统计甚至表明,提高乐观水平可以增加收入。而且,当我们寄托了满心希望的与其落空后,我们也会吃一堑长一智,然后重新再来。沙罗特博士还说,如果我们还未得到我们想要的,那只是因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然,很多悲观主义者会对沙罗特博士的结论不以为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会主张一种“期望越低,失望越小”的哲学。然而,利用事实和实验,沙罗特博士再次证明,降低期望并不能减轻失败的痛苦。消极的预期不仅会导致糟糕的结果,而且当不期望的失败或灾祸降临时,消极预期也不会免除我们的痛苦。李敖在论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时,曾有过一段精彩的发挥。他说道:“当祸本身一至的时候,凡夫俗子本身就配上另一至,另一至就是苦恼自己。凡夫俗子遇到祸事,立即做直接的苦恼自己的反应,于是祸上加祸,自然就双至了。我的办法是:我遇到祸事,第一就告诉我自己:‘我决心不被它打到,相反的我要笑着面对它’。这样一来我就先比别人至少少了一祸。绝不配合祸,这还不够,我要把祸本身给‘值回票价’,这才满意。……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低手对于不如意的事是唉声叹气;高手对不如意的事,却能化成对自己有利。人要修炼到这一段数,才算炉火纯青。炉火纯青的人,不论在八卦炉里、在八卦炉外,都是一样逍遥。”——然而,根据沙罗特博士的发现,当我们遭遇不幸事件后,大脑最正常的反应就是立刻想到一些积极的事情。因此,李敖大师的“本领”或“逍遥”丝毫没有胜过凡夫俗子的自然反应。这种自然反应其实只是一种人类避免痛苦的自我保护机制而已,它是千万年来进化的产物,本无须任何人为干预。但是,当我们过于乐观而忘记了它仍然是一种偏见时,它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没错,我们的乐观情绪会扭曲我们对事实的认知和记忆;而且由于我们对未来的乐观,我们也很难明白能够持续带来幸福的因素绝非与婚姻、生儿育女、高收入或获得学位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然而,乐观偏见仍是保持快乐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摘掉了玫瑰色的眼镜,把一切看得更真切,那么我们反而更容易变得抑郁。沙罗特博士提醒我们,极端的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都是有害的,而适度的乐观偏见则是有益的。正如丘吉尔所言:“我本人是个乐天派,因为不这样也没什么用。”是啊,我们活着,除了乐观,还能怎样?[美]塔利•沙罗特, 《乐观偏见》, 孙成昊译, 中信出版社, 2013。
  •     本来对这本书挺满意的,觉得很多地方很有道理。但是说到环法自行车冠军阿姆斯特朗的时候,居然说他得冠军是因为乐观。其实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很多年前就被查出了比赛中服用禁药,被取消了冠军,但这本书的作者居然还不知道,还以此作为乐观的证据。我很怀疑这位作者研究的严谨性。
  •     [GSS:“乐观写作法”就是一噱头。。。笔者不过总结了一下这本书某些特色。。。]因为,特色总结+摘抄的太长太长太长。。。所以,不得不弄个目录,好让自己看清楚。。。~~~~~~~~~~~~~~~~~~~~目录一、学术素养丰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脑科学技术、心理学规律以及社会文化现象 (一)脑科学技术、心理学“重要格言”信手拈来1.“负责收集记忆的神经系统,主要是为了记忆功能服务的”,真的么?2.悲观不仅仅是有害,更是致命3.“关联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4.“期待一件美事比真正去经历更愉快”5.“不同的时间里我们永远不会看到一模一样的景致,感受到完全相同的刺激”(二)脑科学实验、理论描述简明、扼要1.简短篇幅清晰再现抗抑郁药物发生作用,以及引起大脑生化反应的机理2.在健忘症患者身上验证“选择影响喜好”的试验3.选择影响喜好的条件之一——“亲自做出选择”4.左旋多巴胺的药理和心理学机制5.盲目乐观的脑科学、心理学机制及相关实验(三)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脉搏把握精准1.第一次研究乐观,对象定位为曼哈顿居民2.论述目标、追求、希望、乐观和成功的结果,不仅用了逻辑推理,还用到了社会通常认同的谚语,论证全面、有力3.阐述金钱与幸福感、快乐的关系时,介绍了一种社会通常心理机制4.准确把握并阐述了“人是明知故犯”+“自觉深陷乐观的错觉而不愿自拔”的物种二、写作技巧高超——科技类语言文字以准确、简明见长,但又不乏具象化描写,轻松、幽默、诙谐的文学性表达得当,深得人心+可读性强(一)注重从科普角度,把每一个可能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专业词汇,用最简明扼要的普通语言予以解释,同时不忘选用轻松愉快的语言表达,搭配有趣的解释让人过目不忘1.解释“死亡螺旋”时,不忘扫清“空间定向障碍”2.“撒切尔试错觉”3.“优势错觉/优势偏差”4.“偏向盲点”5.“内省错觉”6.“选择盲视”7.“乐观”8.“抑郁”、“抑郁现实主义”9.“防御性悲观主义”10.用脑科学术语,简洁+精准论说了“提升”这种感受的心理学+脑科学机制11.“聚焦错觉”12.“悲观解释风格”VS.“乐观解释风格”13.“习得性无助理论”14.大脑结构中的“杏仁核”与“恐惧消退”过程15. 分析“期待”的作用时,解释“效用”这个经济学术语16.本书最重要概念——“乐观偏见”17.论述乐观和期待时,阐释“时间贴现”概念18.阐发“选择是如何改变喜好”这一问题时,风趣的介绍了大脑中“尾状核”19.阐释决定影响喜好这一现象时,介绍了“认知协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20.“闪光灯记忆”21.“影响偏差”(二)发乎内心、真实感受的描述,最真实、最动人1.描述自己的研究环境2.讲“杰伊”的故事和克莱顿的鸟类行为研究时,顺便描述了自己研究的某个阶段3.写到奥巴马对美国乃至全球带来的希望——催生素时,引用奥巴马就职演讲的部分内容4.不仅注意记载自己诗情画意的一刻,也随时捕捉科技实验过程中,参与人员/被试的诗情画意(三)站在大众立场上,对某些共同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描写和调侃,风趣幽默1.不忘适时调侃一下英国和英国人2.适时调侃“科学界”专家、学者们“偶尔”呈现出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高调心态,或者是把他们幽默、搞笑的一面呈现出来3.不忘调侃人类普遍的“自信”,有时甚至是有些“伪善”的情绪4.即使假设人类是普遍美德的,也是可以找到吐槽点,机智、无害的调上一小侃(四)对历史、文化、经济事件的描写,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未囿于科技写作的各种限制1.描写埃及沙姆沙伊赫坠机事件2.写实验小鸟/杰伊的故事,采用了出其不意+生动活泼的拟人手法3.对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海马体结构实验的描写,既准确、简洁,又轻松愉快4.以田鼠为例,解释海马体结构改变现象,说明大脑结构会随着需求作相应变化5.以湖人队历史上2联冠为例,解释“预测”的激发人类能量+努力的功能6.以法学院学生乐观程度和收入水平相互关系为例,解释乐观对人的影响7.以迈克尔@杰克逊为例,解释期待价值和时间贴现的互动关系,并阐释该关系是如何影响人类关于“你是更关心未来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这个问题的认识8.以林肯、肯尼迪遇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911恐怖袭击等重大事件为例,解释“闪光灯记忆”这一心理机制的成因和特征9.闪光灯记忆机制导致了“证人证言不可信”这一现象10.以阿姆斯特朗为例,解释人类乐观态度的形成机制和重要意义11.以苏联间谍特雷佩尔的故事为例,解释过度乐观的风险12.以建造悉尼歌剧院、伦敦奥运会项目预算为例,解释极端乐观主义的危害(五)写作技巧运用得当1.理论和案例过渡、上下文关系处理的自然、流畅2.闪光灯记忆的发现(“挑战者”号爆炸),过渡到闪光灯记忆的错误(9@11恐怖袭击),自然流畅3.闪光灯记忆的错误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9@11恐怖袭击),过渡到日常生活细节,自然流畅4.结语部分,对全文核心内容进行超级总结归纳三、潜移默化“论”方法——“写你发现的”+“信你相信的”——作为一个乐观的人,其写作就是“现身说法”;作为一个有“信”的人,其写作无非就是把所信仰的东西一五一十的记下来(一)回忆因为被“PS”,所以更美好了1.作者描写其研究的背景和研究过程(二)遇到不能预见的情况,调整心态,变得更积极乐观,就可能会有具有价值、意义的意外之喜,这也是人类化不利为有利的重要创造性+能力(三)用自己双人跳伞的经历说明预期(好事VS.坏事)与真实感受的关系(四)“隐晦”提醒读者:方法不同直接导致结果不同1.传统社会通常文化告诉我们:结婚生子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真的么?2.讲到抑郁症的治疗机理,作者“隐晦”的提到了潜在的两种方法~~~~~~~~~~~~~~~~~~~正文一、学术素养丰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脑科学技术、心理学规律以及社会文化现象(一)脑科学技术、心理学“重要格言”信手拈来作者作为脑科学技术、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对学科内传统的重要格言谙熟于心,引用信手拈来;对例证的引用随心所欲、贴近生活。。。但是,作为创新研究的先行者,必然不能满足于过往的认识,和已知的领域。怎样有效的去质疑传统,进行有效的开创性、指导性的假设?是每个意图从事突破性研究的科研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作者在连接已知和未知、经验和假设的关系中,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正是这个方面,指导了作者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假设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丰富的认识。1.“负责收集记忆的神经系统,主要是为了记忆功能服务的”,真的么?(序言,PIX)传统认知神经科学认为,负责收集记忆的神经系统,主要是为了记忆功能服务的。但是,哈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负责收集记忆的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恰恰不是为了记忆功能,而是为了畅想未来。[GSS:负责“记忆”功能的器官,恰恰主要不是为了记忆,而居然是为了“胡扯”+“科幻”。。。]大脑成像研究表明,人类畅想未来时所调动的大脑部位,与回忆过去时调动的大脑的部位居然是同一部位。。。作者据此假设:由于我们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使用的是相同的神经系统,那么,回忆也将掺和着“幻想”,而成为一个“思绪重组”的过程,而不在是像镜面反射/“放录像”那样一一“如实”呈现,这个假设能否成立?作者为了研究这个假设,采用了一种脑科学技术手段/方法:在人们想象未来事件时,记录下他们的脑部活动/脑的那个功能区域活跃,然后,与他们在回忆过去时的脑部活动相比较。2.悲观不仅仅是有害,更是致命(第三章,P058)作者解释了乐观者与悲观者处事的差异,以及结果的差异。“乐天派从定义上讲是指对未来有积极预期的人:他们预期未来能表现出色,人际关系良好,生活过得充实、健康、愉快。”当面对疾病时,“乐天派活得更长久”“相反,悲观主义者早早就去世了。”[GSS:所以悲观主义不仅仅是有害,更是致命。。。]3.“关联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第五章,P080)作者在描述与快乐相关的因素时,引用调查数据,并提示读者关联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区别:“a.35%拥有高学历的受访者都觉得自己很快乐,而没有高学历的人中只有23%感到开心。b.一周去几次教堂的受访者中近50%的人很快乐,而从不去教堂的受访者中只有26%的人感到快乐。”引用这些数据的时候,作者不忘提示读者:“(许多数据)只能说明一种关联关系,并非因果关系。” [GSS:看到关联关系,就认为存在因果关系,这是一种“滥因果论”(笔者瞎编出来的词儿)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很普通、很常见的逻辑错误。。。错在:把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把表象和表象背后的原因,混为一谈。。。所以,作者适时的提示读者注意这种错误,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4.“期待一件美事比真正去经历更愉快”(第七章,P116)作者用若干现实生活中常见情况来说明一个尽人皆知,但未必所有人都注意到的道理——“期待一件美事比真正去经历更愉快。”“1994年11月,为了夸大酒客等待观看吉尼斯黑啤倒酒术的刺激感,吉尼斯黑啤想出了最成功的广告之一——/期待/……著名的宣传语/好东西交给等待的人/引发了巨大轰动……吉尼斯牌黑啤的营销人员抓住了人性一个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即玩味的快乐。”作者进一步举出一系列生活中“白日梦”的细节、片段,来说明这个“玩味的快乐”:“a.比如想象即将到来的假期……b.再想想马上就要赶赴期待已久的约会,内心激动万分,想象着各种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c.童年时还有几周就到万圣节,或者d.马上就要过生日了……”[GSS:这能不能被作为意淫的心理学基础。。。a.YY,比如对于约会的幻想,大约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吧。。。幻想各种可能本身就是兴奋、快乐的,在先发生的YY、期待,与真正约会中的索然无味,或者尴尬异常可以完全脱离。。。b.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最快乐的人就应该是那些最擅长意淫的人,比如孩子。。。长大,意味着人不得不变得越来越现实(这个往往被认为是被社会所接纳的一个条件,同时“被社会所接纳”往往被认为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人的条件。。。)。现实,就是拥有防止过度意淫、无休止白日梦的自控力,有能力随时提醒自己“别瞎想了,做点儿正事儿吧”。。。c.按照作者相关理论,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过度乐观之人,那么这种防止过度意淫的自控力,看起来就是必须的——用来平衡你那异想天开+没边儿没沿儿的YY能力;但是,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过度悲观的,甚至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人,那么最好的对策恐怕就是千方百计的拥有做白日梦,想美事儿的意淫能力,哪怕让医生在你脑袋上钻俩眼儿,通通电什么的。。。如果真是这样,防自杀、防抑郁的最有效非处方药恐怕就应当是意淫了。。。]5.“不同的时间里我们永远不会看到一模一样的景致,感受到完全相同的刺激”(第十章,P189)“……人类大脑总能找到最简单、最迅速的方法恢复平衡。只要改变态度,就能再次感觉良好。物理学中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然而)态度和价值观一开始就是很主观的,也容易随着环境、目的的改变而改变。……不仅想法、态度、价值观这些主观的东西可以改变,大脑甚至可以任意修改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以适应我们的需求。……”[GSS:这可不可以成为主观唯心哲学观念的心理学机制。。。](二)脑科学实验、理论描述简明、扼要1.简短篇幅清晰再现抗抑郁药物发生作用,以及引起大脑生化反应的机理(第六章,P105,原文略)2.在健忘症患者身上验证“选择影响喜好”的试验(第八章,P140,原文略)健忘症患者不记得之前的选择,那么选择还能不能影响这些健忘症患者的喜好?作者描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试验,该实验验证了即使已经不记得自己的选择,曾经的被遗忘的选择依然会影响健忘症患者的喜好。作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瞄仪器,揭开了上述试验过程中大脑的活动机理:“a.让参与者想象80个不同的度假场所,然后去评估每个地方的愉快程度。……b.拿出与参与者打分相同的度假地名卡,然后要求他们在两者中择一。……c.最后,我们要求参与者再次想象各个目的地的场景,然后打分。不出所料,参与者作出抉择后,选中地方的分数比没选中之前要高,而放弃地方的分数则变低了。”[GSS:这个关于健忘症患者的选择——即使不记得了——仍将影响其喜好的试验及其结论,反映了浪漫喜剧电影《初恋50次》的心理学机制。。。也就是说,选择本身就已经影响到了喜好,即使当事人自己并不知道,或干脆已经完全不记得了。。。]3.选择影响喜好的条件之一——“亲自做出选择”(第八章,P142,原文略)作者通过进行若干试验和列举若干例证,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在被试a.亲自做出选择,或b.“以为”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时,选择才能影响喜好。作者用生活中的咖啡店赠送牛角面包或苹果的真实例子,说明亲自选择的重要意义。作者还用了婚姻中的心理现象解释了上述理论。[GSS:选择权,意味着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大概可以算作自由至上的心理学基础。。。]4.左旋多巴胺的药理和心理学机制(第八章,P148,原文略)5.盲目乐观的脑科学、心理学机制及相关实验(第十一章,P199)作者介绍了盲目乐观的脑科学、心理学机制及相关功能性磁共振实验的数据,并得出如下结论性认识:“……额叶选择性地注意受欢迎的的错误,忽略了不受欢迎的消息,所以大家从好消息中获得的信息就比坏消息的信息更丰富。”(三)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脉搏把握精准1.第一次研究乐观,对象定位为曼哈顿居民(序言,PXII)“对,我第一次研究乐观的对象确实是曼哈顿居民。如果认为纽约市是研究乐观的绝佳地点,那也情有可原。虽然我没有确凿的数据来证实这一说法,但是流行文化足以说服我们:纽约市吸引了那些心怀美梦并且自信能够实现梦想的人。a.无论是凝视自由女神像的新移民,b.还是艳羡第五大道蒂芙尼橱窗里珠宝的霍莉@格莱特丽,纽约都是一切希望的象征——那里车水马龙,每个人都为了出人头地而奔波忙碌。”2.论述目标、追求、希望、乐观和成功的结果,不仅用了逻辑推理,还用到了社会通常认同的谚语,论证全面、有力(第三章,P059)“无论是源自内心还是外界的希望都会让人拥有目标,并且契而不舍地去追求。这种行为最终更有可能实现目标。/希望/能够a.帮助湖人队卫冕冠军,b.帮助/聪明的汉斯/(一匹马)掌握独一无二的技能,c.帮助彼得在心脏病突发后过上长寿的日子。当我们寄托了满心希望的预期落空后,……,我们也会吃一堑长一智,然后重新再来。有句老话说得好,/善始善终/。所以,不是不好,是时候未到。”[GSS:a.作者引用的谚语,是用来阐明希望、乐观之间的关系,很具有说服力;b.目标、追求的作用就是激发人的行动力、积极性。。。笔者总是说自己做事/无目的/,真的是这样么?如果真无目的,那怎么还会积极去做这件事呢?所以,看起倒像是,笔者的真实目的被有意或无意的隐藏起来。。。这就需要一种发掘机制,把ta弄清楚。。。]3.阐述金钱与幸福感、快乐的关系时,介绍了一种社会通常心理机制(第五章,P084)“如果银行账户里的钱越来愈多,却没法让我们更快乐,那为什么还要拼命赚钱?有几种可能的答案:a.当我们的要求越来越多时,……,我们一旦拥有了自认为梦寐以求的东西,就会迅速接受事实,已到手的一切也不再能让我们快乐。……我们很快适应得到某些东西的这个美好现实,……然而,一旦我们拥有这些,不出几个月我们就会适应,然后有再多的钱入账也不会提升幸福感。b.(略)。”[GSS:笔者想起来以前关注过的关于/浪费性消费/的社会心理机制的问题。。。浪费性消费,即炫耀性消费,可以带来优越感、满足感、幸福感,但是这些良好的感觉来得快,去得更快。。。]4.准确把握并阐述了“人是明知故犯”+“自觉深陷乐观的错觉而不愿自拔”的物种(第五章,P087,原文略)[GSS:明知不能实现,还乐观的期待ta实现,才是“真正”+“不可救药”的乐观。。。这是社会表现出来的一种通常的心理机制。。。]二、写作技巧高超——科技类语言文字以准确、简明见长,但又不乏具象化描写,轻松、幽默、诙谐的文学性表达得当,深得人心+可读性强(一)注重从科普角度,把每一个可能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专业词汇,用最简明扼要的普通语言予以解释,同时不忘选用轻松愉快的语言表达,搭配有趣的解释,让人过目不忘——专业术语也可以简单明了+轻松幽默,扫清道路,好让读者在理解的道路上跑得更快些1.解释“死亡螺旋”时,不忘扫清“空间定向障碍”(第一章,P005)——语言准确、层次分明“空间定向障碍又称眩晕,这将导致飞行员无法正确判断飞机相对地面的位置。能见度低时,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a.飞机在浓密的云团中飞行,或者b.飞过漆黑的海洋上空时。飞行员可能会认为:a.在笔直飞行,而实际上飞机正侧身转弯;或者b.飞机结束急转弯时,飞行员又会以为在急速俯冲。飞行员尝试纠正飞机的错误飞行,只会雪上加霜。在急剧减速时,飞行员有时会觉得飞机正机头朝下飞行。为了纠正这一错觉,飞行员可能会拉升机头,这常常会导致飞机灾难性的旋转,也叫做死亡螺旋。”2.“撒切尔试错觉”(P010,原文略)3.“优势错觉/优势偏差”(P015,原文略)4.“偏向盲点”(P016,原文略)5.“内省错觉”(P017)“内省错觉是指人们的一种强烈感觉,认为自己能够了解决定心理状态的心理过程。然而,大多数心理过程是无法用理性解释的,潜在的不利因素是大家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因此,虽然内省过后我们似乎觉得审视了内心动机,但这通常只是关于内心动机的推断,并非真实写照。”6.“选择盲视”(P018,原文略)7.“乐观”(第二章,P039)“乐观就是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持积极态度;如果没有乐观,展望未来的能力就会毁灭一切。”8.“抑郁”、“抑郁现实主义”(第五章,P092)“抑郁就是无法构建未来。……健康的人会产生乐观偏见,而抑郁的人就会过高估计未来的不幸。(其中)a.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杞人忧天,b.轻度抑郁症患者则能很好的预测近期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抑郁现实主义/。”[GSS:抑郁现实主义这个词填补了我对这个状态不能用一个词汇来描述的状况。。。]9.“防御性悲观主义”(第三章,P057)“/期望越低,失望越小/这种看法被称作/防御性悲观主义/。”10.用脑科学术语,简洁+精准论说了“提升”这种感受的心理学+脑科学机制(第四章,P067,原文略)[GSS:提升与催生素是爱情产生的脑科学+心理学+生化反映机制。。。所以,a.如果是感性的分析爱情,叫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b.如果是理性的分析爱情,叫做“刺激迷走神经,释放出催生素。。。爱是一种生化反应过程。。。爱是科学的、理性的”。。。能够把:a.复杂的脑科学术语连成一段简洁但不简陋的论说,b.还能让一个纯外行看懂,并看得津津有味的,c.还能激发一个纯外行从这些现有论说、理论联系到现实生活经验的论述,是聪明的+卓有成效的论述。。。]11.“聚焦错觉”(第五章,P085)指“当问及生活某个具体方面时,我们会过分夸大其重要性”的现象。12.“悲观解释风格”VS.“乐观解释风格”(第六章,P099,原文略)13.“习得性无助理论”(第六章,P102,原文略)14.大脑结构中的“杏仁核”与“恐惧消退”过程(第六章,P108,原文略)15. 分析“期待”的作用时,解释“效用”这个经济学术语(第七章,P119)“对某个事物:a.相对的渴望程度,或者b.能够获得的满足感。”16.本书最重要概念——“乐观偏见”(第七章,P123)“a.高估遇见积极事情的可能性,同时b.低估经历消极事件的可能性。c.相比消极事件,乐观的人会把未来的积极事件想得栩栩如生,细节更丰富多彩,而且觉得好事情比坏事情来得早。所以,大家越是乐观,就越会觉得近期就会好事临头,细节也越丰富,而且觉得好事发生的可能性比坏事大。因此,乐观也调节了影响期待价值的相同因素:a.预期的快乐、b.生动的细节、c.预期事件的到来时间及其d.可能性。”17.论述乐观和期待时,阐释“时间贴现”概念(第七章,P124)作者在论述乐观和期待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乐观者比悲观者更能从期待中发现快乐,他们会不会更有可能延迟好事发生的时刻,从而拉长期待的时间?”通过探讨这个问题,作者又阐释了“时间贴现”概念。“时间贴现指的是相对未来,人们往往更注重现在的感受。……乍一看,再一想,怎么都觉得时间贴现刚好和期待价值相矛盾,……期待价值和时间贴现把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拽,最终达到平衡。”[GSS:如果确实存在延迟好事发生时刻,从而拉长期待时间,这一心理机制,那么“好东西留到最后”、“先吃烂的”行为模式,是不是就可以解释清楚了?]18.阐发“选择是如何改变喜好”这一问题时,风趣的介绍了大脑中“尾状核”(第八章,P141)“大脑对奖赏……作出反映的相同区域也发生了变化,这块区域就是尾状核。尾状核是大脑深处的神经细胞群,是纹状体这一更大结构的一部分。尾状核:a. 能处理奖赏,并且b.发出对奖赏期待的信号。如果我们觉得马上就能:a.尝到多汁的牛排、b.得到1张百元大钞,或者c.享受鱼水之欢,尾状核就能指明这样的期待。不妨把尾状核想象成广播喇叭,可以把信息通知给大脑的其他部位:/准备好,好事要来了。/”19.阐释决定影响喜好这一现象时,介绍了“认知协调理论”(第八章,P146)、“自我知觉理论”(原文略)根据认知协调理论,“在差不多的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会引起心理的不适。这是因为做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落选选项的长处,而接纳入选选项的短处,从而与选择发生冲突。……根据已经做出的选择重新评估选项,会减少心理压力。”20.“闪光灯记忆”(第九章,P157,原文略)21.“影响偏差”(第十章,P179)“影响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会夸大困境对自身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产生影响偏差的原因:“a.当人们想象未来的某一件事、想象此事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时,总是关注非常狭隘的方面。……b.我们……也没法赞赏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作者指出,人类大脑功能极强:“a.人脑是极其灵活、适应性极强的结构。……b.为了更好地调整思维模式,大脑可以创造新能力来弥补所失去的。……c.最神奇的是,有时候还没遭遇逆境,你就已经对逆境重新评价了。”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大脑上述神奇功能的原因:“(大脑)运用人类最伟大的能力之一——想象力。……想象力是非常强大的工具。……想象这一功能非常重要,让我们可以模拟且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无数场景的结果。我们一直在想象,只不过自己毫无察觉。……”[GSS:说到想象力,生活中有无数的例子可以印证。不过,最让笔者“难忘”的是《黑客帝国》里面的一个极致想象力的场景,就是Neo在“想象”中练习武艺的这个片段,单是“想”就能让他能量大增。。。笔者戏称其为“意念学习法”,在网球练习中,笔者也曾经试图运用此方法,就是睡觉前不断想象某些动作要领,第二天早上练习时,便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二)发乎内心、真实感受的描述,最真实、最动人——科技文也可以诗情画意1.描述自己的研究环境(序言,PX)“魏茨曼研究所距离熙熙攘攘的特拉维夫约20分钟车程。研究所就是这个国家中心的科学绿洲,悉心照料的绿植不禁让人想起加利福尼亚的校园。尽管研究所内静谧平和,但以色列动荡不安的政局总是让人忧心忡忡。”[GSS:作者在动荡中感受静谧,并把这种感受真实的表达出来]2.讲“杰伊”的故事和克莱顿的鸟类行为研究时,顺便描述了自己研究的某个阶段(第二章,P027)——这个描写简直就是传记体,真实、细腻、可靠,让人一下子就闯进了她的研究生活,并潜入了她的内心。。。a.“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人克莱顿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有一天,她正在戴维斯分校绿草茵茵的校园吃午饭,发现林鸟在用餐学生的周围飞来飞去,搜集掉落的三明治残渣。仅发现这一点并不稀奇,但是奇怪的是,这些小鸟并没有马上吃掉收集来的食物。而是把/宝贝/藏在校园里,之后又会回来把食物重新藏匿在别处,然后在其他时候吃掉。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思索小鸟的行为,但是克莱顿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专业心理学家,她觉得这是/灵光乍现/的时刻。林鸟不仅展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空间记忆——准确地记得之前贮藏食物的地方,还通过藏匿食物体现了以备未来资源不足时的规划能力。最重要的是,它们重新藏匿食物的策略表明,它们担心同伴小偷小摸的行为。大约10年后,克莱顿用实验证明了这些假说。她的观察推翻了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假说,那就是除人类外,其他动物在思维上/受困于/时间——它们无法想象身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GSS:这段描述,虽然具象+简洁,还有点儿“树上掉落苹果”故事的意味儿,但是,正是这样充满偶然性,简洁但不简单的“故事”和描写,把科学研究的机遇、灵感、折磨、坚持、爆发。。。这一系列值得细细品味+反思的过程,真实的、感人的呈现出来。。。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描写,都能看到不同故事的精彩纷呈,看到不同人物的机智+坚定的动人的美,和对科学探索、未知世界、想象力+创造力的无限发掘的动力、信仰和科学情操。。。所以,笔者阅读的口号是——如果“闷”,就在闷里寻找平静+激动的美。。。最后,人类擅长自高自大——“在生物界,人类是唯一***”的句型是最不合逻辑的句型,证明唯一,不单单要证明人类有能力***,还要证明其他生物都没有能力***,此方构成唯一。。。]b.“现在刚刚入秋,但是天空飘着雨,外面灰蒙蒙一片,我坐在办公室里,哎,这真是典型的伦敦天气。2009年9月15日,虽然我人身处皇后广场的房间里,坐在电脑前,但心已经飘向了别处。几分钟前,我的思绪飘回到2005年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想起我也曾坐在那片草坪上,吃过许多顿午餐,却没有注意到身边的林鸟。记得大约一年前,我和尼基@克莱顿愉快地共进晚餐。我们去了伦敦博罗市场附近的牡蛎酒吧。克莱顿不吃肉,所以我们点了海鲜和白葡萄酒。”[GSS:但是,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本人推断,作者关于这段过往“回忆”的细节,恐怕也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经过作者潜意识“再加工”的结果,未必“属实”,哈哈。。。]c. “思想上的旅行,让思维穿梭于时间和空间,这可能是人类最卓越的才能。对于乐观而言,这个才能必不可少。如果我们没法想象未来的自己,或许也就无法想象美好的前景。大多数人觉得思想上的时间旅行并非特殊技能(如同语言或者算术),但我们不应该把这种能力认为理所当然。畅想不同的时空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第一,(ta能)让我们能够未雨绸缪,大大地提高我们在这个星球的生存机会。第二,(ta能)促使我们储备食物和资源,应对可能出现的短缺。第三,(ta能)让我们能够承受眼前的工作压力,因为内心期待着未来的犒赏,或者也会第四,让我们去寻找一个合适的长期合作伙伴。第五,(ta)会超越我们自身存在的时段,让我们能够预见当下的行为怎样影响未来的一代又一代。如果我们无法描绘100年后的世界,我们又何必关心全球变暖呢?我们还会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吗?”3.写到奥巴马对美国乃至全球带来的希望——催生素时,引用奥巴马就职演讲的部分内容(第四章,P065,原文略)——如同某个人的传记文学,读起来生动形象,增强了其关于乐观偏见、预期与积极向上情绪关系的说服力4.不仅注意记载自己诗情画意的一刻,也随时捕捉科技实验过程中,被试的诗情画意(第六章,P110)治疗重度抑郁症,有科学家曾采用过“深部脑刺激术”,ta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医生用金属框架固定住她(病人)的头部,神经外科医生在其脑部钻两个小洞(两边各一个)时,保证头部纹丝不动。患者此时完全清醒,她知道自己大脑里要装一个异样的东西,但是什么也感觉不到。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清醒至关重要,因为这样才能监视他们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医生必须确保患者:a.能够正常说话,b.可以识别医生的脸庞,还c.能摆动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医生还想知道:a.患者在想些什么,b.有什么感觉。外科医生会从脑部开口处塞进一个电极,放在亚属扣带皮层的白质处。然后,医生会开启仪器,释放微弱的电流。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刻:对白质的刺激:a.会不会改变患者的认识?b.会不会改变她的情绪?……患者什么也没感受到,但也不是毫无变化。……但是第二次刺激开始时,奇迹出现了。这一次医生适度加大了电流。/你刚才是不是做什么了?/患者问道。/我有一种强烈的镇静感,或者是解脱感。不太好用言语形容,就像初春第一天时雪地里绽放出番红花。/……/……我在努力想象一些场景,能够同样刺激出这样的感情状态,像这样平静和满足。/……一位患者表示,自己当时突然就有能力不再纠结于自身的惨痛经历,而是去关注外界的人和事。”[GSS:a.诗情画意的病人,和善于记载、引用诗情画意语言的科学家,真是读者的福音。。。b.李银河有一篇短文里说,想小事儿不开心,就想想大事儿。。。当关注点从自身引向外界,就可以从小我看到广袤外界,大概也可以算作李银河所说的往大处看的一种情形。。。当重度抑郁症患者可以这样看待外界了,ta的抑郁症状也就因此减轻了。。。治疗就产生了效果。。。](三)站在大众立场上,对某些共同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描写和调侃,风趣幽默1.不忘适时调侃一下英国和英国人a.“为了以后能够调研愤世嫉俗的英国人和以色列人,我也做了特殊的努力” (序言,PXII)[GSS:英国人的愤世嫉俗式幽默颇具特色,想想憨豆先生。。。作者在介绍自己研究过程时,不忘适时调侃一下愤世嫉俗式幽默的英国人,使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更使阅读变得充满抖机灵式的共鸣,这也让著作中的冷峻、缺乏幽默感的科学技术、规律看起来更可爱、更易接近。。。]b.“希望之火很快蔓延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甚至愤世嫉俗的英国也信心满满”(第四章,P063)c.调侃“让英国人担忧的/全球第一犯罪率/”(第四章,P069)“83%的英国人觉得,英国暴力事件的数量有增无减。其实,近10年来英国的犯罪率已经稳步下降……但是,对政府制止犯罪有信心的人数概率从1997年的63%滑落至27%,犯罪似乎成了英国民众的心头之患。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把犯罪看作英国亟需解决的三大难题之一。……各个国家每10万人口最新凶杀概率:(其中南美的)萨尔瓦多71、墨西哥15,俄罗斯15,泰国5.9,美国5,澳大利亚1.30,(欧洲的)法国1.31、意大利1.10、英国1.28,(最低的是)阿联酋0.92、日本0.50。(数据显示出)英国人似乎过分夸大了犯罪问题的严峻程度。”[GSS:没有合理依据的把环境幻想地如此险恶(并同时乐观的认为自己可以幸运的逃过一劫的想法,被本书证明了是一种通常心理机制),并不是为英国人所特有,但是作者偏偏举了关于英国人对犯罪率的不恰当/理解/,难道仍然是为了配合和说明英国人愤世嫉俗的风格么。。。哈哈]d. 用自己挑选工作地的实例论述选择和喜欢的关系时,也不忘对英国的食物和天气调侃一小下(第八章,P136)“我不得不承认,每年冬天度假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回家。……不过,我并不是优柔寡断的绝缘体。研究生毕业后,我花了好几年(大家没看错,是好几年)来决定从事什么工作。我在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大学来回斟酌,总是好几次/最后一次/改变主意,而最终我选定的却是个完全不同的大陆,落脚在一个以女王、雨天和平淡乏味的食物而闻名的过度。当然,现在我仍觉得选择这条路绝对是最明智的,而且要想说服我不该这么想,简直比登天还难。”[GSS:a.爱上的人都是最值得去爱的,b.买到手的东西都是买对了的,c.看过的电影往往是最好看+值得推荐的,d.读过的书也常常是最具启迪意义的好书,。。。如果再仔细考虑一下,没准儿能总结出250条。。。囧。。。笔者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信手拈来的“自高自大”的各种想法,正反映了作者阐释的那个理论——选择的机制难以解释,但是,爱上所选择的,确是必须的。。。此外,所谓的“选择障碍”,恐怕主要是在选择过程中发生作用,一旦选定,再障碍的人,也会沾沾自喜,偷乐着占了天大的便宜。。。]”e.阐释“选择对喜好的影响”并介绍尾状核时,又一次抓住机会调侃了英国一把(第八章,P142)“大脑成像的结果表明,参与者想象未来的假日时,尾状核的活动与他们对不同度假地点的期待有关。如果他们觉得度假地魅力无穷,比如希腊或泰国,那么想象这个度假地时,尾状核的活动就比想象其他不那么感兴趣的度假地时要活跃(比如英国的谢菲尔德,或者美国的俄亥俄州,只是举例而已,对这两个地方并无恶意)。”[GSS:作者竭尽调侃英国之能事,恐怕也是出于长期居住产生的熟悉、亲近和自然喜爱之感。。。a.想想看,母亲们是不是没事儿最爱唠叨唠叨孩子们小时,那些调皮捣蛋派杰作。。。母亲们会因为这些杰作“痛恨”孩子么?b.再想想看,情侣们互相娇嗔揭短儿,顺便秀一下打是亲骂是爱的天然派演技,“你个死人”,真的是要咒ta死么?c.再再想想看,如果你真的有一个很痛恨的人,会成天把ta挂在嘴上么?不一定。。。但是,一个乐观的人,常常念叨的人和事,恐怕一定是那些有点点儿囧,有点点儿可爱,有点点想掐一下顺便卖卖萌的那些/东西/——这些人和事就在乐观者左右,包围着ta,影响着ta,稀释着ta;再熟悉不过,再亲近不过;不能逃避,也根本不想去“逃避”——自觉自愿深陷其中,哪怕ta有那么一点点儿不便,就如同伦敦的阴雨天,你也许会因为ta而有那么一点点儿抑郁。。。]2.适时调侃“科学界”专家、学者们“偶尔”呈现出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高调心态,或者是把他们幽默、搞笑的一面呈现出来——原来科学家也可以这么“不着调儿”啊啊啊XPa.描写猴子不明白时间概念,不懂得“保质期”时,对科学家“有时”“可能”出现的过于自信,和缺少想象力+创造力,吐了一小槽(第二章,P031)“……林鸟明显:a.不会像人类那样精明地计划未来,b.也不可能像人类的计划那样具体。不过,它们也不会受困于当下,它们知道明天或许会和今天有所差别。你也许会认为,既然鸟类都能明白这个概念,那么我们的近亲猿类肯定也没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有不少人做过实验实验实验,想看看猴子能否规划未来,大部分实验都无法证明除人类外的灵长类动物有计划未来的能力。猴子得到食物后,会一直吃到饱,然后把剩余的食物扔掉。即使一天只喂它们一次,猴子明知几个小时后还会饿,但它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这么做。当让猴子挑选不同数量的食物时(比如2个枣子、4个、8个、10个或20个枣子),它们不一定挑选最多的那一组,而是常常挑选当时能吃掉的数量的那一组。一些研究者成功训练了猴子,让猴子表现出理解未来时间的行为。但大体上来说,a.要么猴子不具备对未来时间的成熟感知,b.要么科学家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实验方式。”[GSS:a.笔者宁愿相信,暂且不要假定猴子没有什么能力,立足于创新实验方法,千方百计的“企图”去寻找猴子有什么能力的证据,可能是一种更恰当的指导科学研究思路。所以,认为作者是很隐晦指出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实验方法的创造性不足。b.作者通过这种方法指出了科学实验应当抱持的基本思想——在并不完全确实的情况下,开放性结论好过定论。甚至极端一点儿说,一切定论都是有条件的,都是仅仅是“暂时性”的,而非“永久性”的定论。。。]b.解释选择与喜爱的关系时,提到机智、幽默、还有点儿“坏”的心理学家布雷姆及其著名的“自由选择范式”试验(第八章,P137)——第一次进行该实验的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机智、幽默“一旦作出决定,我们就非常有可能重新评估选项。在两个价值相当的选项中作出抉择后,……大家会觉得选中的那一个更有价值,而舍弃的那个价值较小。”作者指出,1956年,布雷姆通过自由选择范式试验第一次揭示该现象。“那时布雷姆刚结婚,一时冲动之下,他别出心裁地决定好好利用结婚礼物。他想看看单纯的选择行为如何改变人的喜好。布雷姆的新厨房用品和其他家具很快就要为理解人类思维作出历史性的贡献了。……布雷姆决定招募当时的主妇参与研究。一个明媚的早晨,他邀请一组家庭主妇来到实验室,向她们展示了最近收到的结婚礼物,然后要她们说说对每样东西的喜好。……然后,她们可以在两个评价相近的物品中选择一个带回家。……这些都很难抉择,但是必须下定决心选一个,于是主妇们照做了。……她们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布雷姆礼貌地要求参与者再评估一遍所有的东西。……确实变了。每个女人后来都觉得自己选择的东西比原先想的要好,而没有选择的东西最后也觉得没那么好了。……研究结束后,主妇把东西整理好准备带回家,高兴地讨论起该把崭新的面包机放在厨房的什么位置,……现在,该轮到布雷姆坦白了。他不能让这些主妇把自己的礼物带回家。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妻子肯定不会原谅他。他把实话告诉了主妇们,说自己还没有准摆好离婚呢。参与者得知真相后,当然会觉得很不开心。自此以后,布雷姆在当地女性群体中可能会不受欢迎,但他却收到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认可。他的试验就是总所周知的/自由选择范式/,被重复实践了数百次,因此大量数据证明了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变自身的喜好。”3.不忘调侃人类普遍的“自信”,有时甚至是有些“伪善”的情绪(第一章 乐观偏见的危险性,P015、P016、P021、P064)a.“我们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比一班人更有趣、更有魅力、更友好、更成功。有人问起时,我们表面可能不会承认,但是内心却对自己的判断笃信不疑。说实话,有些人确实比普通人更富创造性、更诚实可信、更风趣幽默,但是约有一半的人并非如此。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错觉。不过,虽然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偏见,但却能发现别人的偏见。”b.“我们实质上抱有这样的错觉:我们对错觉是免疫的,而这正是认知错觉的讽刺之处。”c.“……你完全承认这些都是错觉,但仍然心甘情愿地上当。每一次都是如此,无一例外。”d.“答案是错,错,错,还是……错。无论是财务稳定、经济腾飞、科技技术取得进步,还是世界实现和平,乐观情绪都没有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席卷全球。当我们身陷全球经济衰退时,乐观势头反而猛然上升,最为典型的要数美国。……2008年末,乐观主义达到巅峰,全世界的人都成了乐天派。”[GSS:作者分析是什么原因激发了全人类广泛和坚定的希望,是牛市么?是全球民主进程么?是世界和平么?是科技发展么?作者用了连续的“NO”表达关于乐观偏见的重大发现,对人类社会普遍乐观状态的影响。。。并最终归结为“奥巴马释放的催生素”,P064。。。]4.即使假设人类是普遍美德的,也是可以找到吐槽点,机智、无害的调上一小侃a.描写林鸟实验时,调侃人类的食物“保质期”制度(第二章,P031)“…………那些鸟似乎还懂得保质期。它们知道虫子比松果腐烂得快,藏好食物没多久后,就先把虫子找出来吃掉(如果还没到/保质期/的话),但是如果它们觉得虫子已经腐烂了,就会直接奔向贮藏松果的地方。这项技能令人赞叹,而其他动物如老鼠,就不知道时间对食物腐烂的影响。……”[GSS:人类受到自身无限牵绊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因+手段,就是设置“保质期”,并把保质期制度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直接用于人类自身。。。食物有保质期,水也有,卫生纸有,连塑料袋儿也有;电池有,化妆品有,家用电器也有;人际关系有,承诺有,债权有,连爱情也有保质期。。。所以,保质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发明之一。。。](四)对历史、文化、经济事件的描写,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未囿于科技写作的各种限制——符合读者快乐阅读的预期描写坠机、摇滚乐队、迈克尔@杰克逊、航天飞机爆炸、恐怖袭击、经济危机……能按照这些事件各自的“感人”特性,符合其特征要求的进行区别式描写,而一往无前的抛弃科技文写作的冷静、客观、理性等等冰、铁一般的要求,从各类描述中,能看到作者贴近读者阅读本能、需求的诚意。1.描写埃及沙姆沙伊赫坠机事件(第一章,P003,原文略)[GSS:细节描述清晰、时间感强,颇具报告文学风范]2.写实验小鸟/杰伊的故事,采用了出其不意+生动活泼的拟人手法(第二章,P025,原文略)[GSS:用拟人手法跟读者“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3.对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海马体结构实验的描写,准确、简洁,轻松愉快(第二章,P033,原文略)“一般情况下,司机平均得经受3年的高强度训练,最后还要通过12次考试才能拿到执照。只有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才能支撑下来,这些出租车顶尖高手就好像电影《壮志凌云》中的麦德林和汤姆。可能这也是伦敦出租车贵得吓人的原因。”[GSS: a.大脑海马体会随着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退休而变大、变小。看来大脑是能屈能伸的典范。。。b.关于大脑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问题,还可以参考《人格解码》,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294724/]4.以田鼠为例,解释海马体结构改变现象,说明大脑结构会随着需求作相应变化(第二章,P036)“田鼠有两大类:a.草原田鼠,在自然界属于单配制动物,……b.草甸田鼠,是多配制。我们都知道,拥有重要的另一半需要一定的记忆能力。我们得:a.记住他们的生日和各种纪念日,b.记住对方喜欢和不喜欢什么,还要c.记住对方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名字。想象一下,如果你有5个甚至10个伴侣会是怎样的场景。配偶越多,要记住的信息就越多;如果把信息错误地安在了错误的对象身上,那你的日子就比较难捱了。……海马体越大,就越有利于空间记忆,让田鼠可以更自如地游走在各个“情人”之间。……”[GSS:原来田鼠的恋情以及脑科学机制,也可以写得这么生动、吸引人啊,还不乏对人类行为模式的调侃。。。很风趣、幽默。。。让笔者想起那些关于多个情人尴尬事儿的被说烂的笑话(梦话、猜人)。。。]5.以湖人队历史上2联冠为例,解释“预测”激发人类能量+努力的功能(第三章,P044)“……莱利想张嘴回答,但话还没说出口,只见重达202斤的阿卜杜尔@贾巴尔就跃身跳了过来,这也是他史上最著名的跳跃之一。不过,这一次他可不是瞄着球过来的,而是冲着莱利的嘴巴——阿卜杜尔@贾巴尔的大手趁莱利还没做出承诺前就捂住了他的嘴。阿卜杜尔@贾巴尔后来解释说,如果下一年还要帮助莱利兑现承诺,那么自己就没法再支撑下去了。”[GSS:描写具体、有趣]“自证预言背后的道理在于这不是对未来的简单预测,而是推动事情发展的原因。……预言对事情发展的确有影响,因为人的行为由自身对现实的主观看法决定,而不是由客观现实决定。因此,相信事情会有好结果会增加实现理想结果的可能性。”作者还把自证预言的概念、特征、作用机理进行了必要的澄清:“自证预言指一开始对形势的错误见解激发新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却让原本错误的见解成真。自证预言具有似是而非的正当性,让错误无法得以更正。而提出预言的人会把事情的发展当作自己从一开始就正确的证据。”[GSS:感觉像是一种心理暗示。。。这段内容很贴近日常生活的理解,就是信念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成功,就更可能成功。。。]6.以法学院学生乐观程度和收入水平相互关系为例,解释乐观对人的影响(第三章,P059)“一个人在法学院学习第一年的乐观程度预示着10年后的收入水平。只要提高一点乐观水平,每年就能多挣33000美元。”[GSS:还有比这种列举更直观的例子么。。。说服力很强。。。但有个问题,这个例子并没有出处,没有说明是哪个实验验证的结果。。。]7.以迈克尔@杰克逊为例,解释期待价值和时间贴现的互动关系,并阐释该关系是如何影响人类关于“你是更关心未来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这个问题的认识(第七章,P130)“名为/就是这样!/的巡回演唱会事实上是想把杰克逊拉出经济窘境而举办的。其实,杰克逊去世前已经深陷债务危机。……过度消费,储蓄不足……杰克逊的顾问之一阿尔文@马尔克尼说道/……迈克尔任何时候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作者认为造成杰克逊债务危机的原因可能有:“a.过度乐观。……b.很难想象自己70岁时的样子。即使我们努力去想象自己老去的样子,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样的场景令人不快。……所以,我们干脆什么都不想了,许多人也因此不再制订未来的经济计划。”[GSS:对于MJ的经济情况,笔者并不了解。如果作者的表述与事实有出入,希望不要影响到MJ迷的情绪。。。]8.以林肯、肯尼迪遇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911恐怖袭击等重大事件为例,解释“闪光灯记忆”这一心理机制的成因和特征(第九章,P155)——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再现,好有纪实文学的风范。。。a.林肯遇刺与“闪光灯记忆”的初现“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华盛顿特区的福特剧院正在上演汤姆@泰勒的三幕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在欢声笑语、灯火辉煌中,谁也不知道此时命运正在暗处冷笑。今晚,玛丽和亚伯拉罕的幸福就将画上句点。22点15分,……林肯总统身受重伤,次日清晨便溘然离世。”b.肯尼迪遇刺与“闪光灯记忆”的发现“我们把时间快进到1963年11月22日星期五,地点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当天下午12点30分,……30分钟后,约翰@F@肯尼迪总统被正式宣布死亡。……”接下来作者引出了“闪光灯记忆”这一概念:“这些出人意料且影响深远的公共事件会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会把当时发生的一切定格保存下来,形成如同画面一般的图景再现,……这些清晰具体的回忆都异常地精确,但是,他们(提出闪光灯记忆概念的两位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布朗、库利克)无法评估这些回忆是否正确。后来的研究则证明,这些回忆都是错误的。”接下来作者又介绍了康奈尔大学的乌里尔克@奈瑟教授的相关试验,证实了闪光灯记忆很多是错误的。该实验主要是围绕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这一历史事件展开的。[GSS:这是个很自然的过渡]c.“挑战者”号爆炸与“闪光灯记忆”的错误“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73秒发生爆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直播了这次航天飞机发射,……由于大量媒体对这次事件的报道,85%美国人在惨剧发生后的1个小时内就知道了事情。a.事件发生还不到24个小时,奈瑟开始调查这次爆炸的闪光灯记忆。他采访了大学生……b.30个月后,他又进行了相同的调查。奈瑟拥有了能够检查闪光灯记忆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数据。奈瑟的发现让人大吃一惊。a.25%的受访者对得知灾难发生时的每一个细节描述都是错误的。……不是所有人的记性都这么糟糕。b.学生中有67%的回忆都是不准确的。c.只有7%的受访者表现不俗——在/挑战者/号事件发生30个月之后回忆当时的景象和最初的描述相符。更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自己的记忆非常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准确记住当时的场景。……这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回忆准确无误。不过,实验表明,记忆的准确性和回忆者的信心没有关系。”[GSS:a.对于科学家而言,一切生活都是在试验。。。对于思考者来说,一切过程都是提问和解答。。。b.保持时刻的警惕和好奇,就可能发现一个非同一般的世界。。。]作者形象的总结了上述研究的结论:“……闪光灯记忆仿佛是图片处理软件中修改过一遍又一遍的快照,而不是拍立得拍出的一次成像照片。……闪光灯记忆没有准确还原事件真相……”接着,作者又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闪光灯记忆是否比日常生活的记忆更准确地反映了事实?尽管记得不够准确,但我们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记忆是否比对昨晚饭菜的记忆更清楚呢?”[GSS:这也是一处很成功的过渡。。。]d. 闪光灯记忆对“9@11恐怖袭击”与日常生活琐碎小事的准确率并无显著不同(第九章,P161)作者区别了两个问题:a.日常琐事是否会忘得更快?——这是关于记忆的时间问题b.恐怖事件是否会记得更准?——这是关于记忆的准确率问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原因在于:人们对不同(重大事件VS.琐碎小事)的记忆,存在不同的主观感受。作者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观察到了回忆重大事件、琐碎小事的大脑活动区域,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回答前述两个问题的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回忆主观性与距事件发生地的距离直接相关,也就是说,a.当近距离经历事件时,人的回忆的主观性增强,b.当远离事件发生地时,回忆的主观性减弱。作者把近距离经历事件,并使记忆主观性明显增强这一现象,描述为:“在脑组织上留下一道疤痕”。并阐明,近距离经历事件,引起人情绪的剧烈波动,正式由于情绪的剧烈波动,才使得回忆清晰可辨(但并不意味着回忆会更准确。。。)。9.闪光灯记忆机制导致了“证人证言不可信”这一现象(第九章,P171)“……一旦想起最刺激情感的事情,即便我们对回忆的可靠性再有信心,也不能保证其准确性。这对法律体系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涉及证人证词的有效性时,虽然证人没有恶意,但证人的回忆确实常常不够准确。”[GSS:证人证言不可靠,不是因为证人的人品有问题,或想要故意陷害谁,而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记忆有误,并且非常自信自己的记忆是准确的。。。忘记是那部电影了,就探讨过这个问题。。。]接下来,作者提出一个至关重要问题:如果记忆这么不准确,那么记忆还有什么用?“记忆的功能是可以采用前车之鉴,指导未来的思想和行为(GSS:也就是预测)。如果某件事情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而且我们认为这件事是真实的,那我们就会从中吸取经验,无论正确与否,都会照着做。……(细节)都不再重要,(因为)大脑没有能力把所有的细节和信息都记下来。重要的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记忆信心十足,这样就能时常提醒自己……”[GSS:a.有时候,记忆失准,也是一种“自救”——只记得重要性,就足以救自己一命,准不准倒也无所谓了。。。b.没有细节,或细节失准的记忆,更像是形成一种“抽象感受”的过程。。。这是个性化的,是值得感受主体信赖的。。。]10.以阿姆斯特朗为例,解释人类乐观态度的形成机制和重要意义(第九章,P174)作者用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简要叙述阿姆斯特朗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兰斯@阿姆斯特朗于1971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12岁时,……20世纪90年代初……在随后的1996年环法自行车赛期间,……几个月后,他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诊断后还不到2年,阿姆斯特朗又重返职业自行车赛场,成绩比患病之前更优秀。1999年,他第一次赢得环法自行车总冠军,而且之后连续6年都卫冕成功。”作者从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阿姆斯特朗一生顺风顺水,没有碰上癌症这个挑战,他还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么?也许可以。或者他会是个天赋异禀的自行车赛手,但不会这么卓尔不群。不过谁知道呢,况且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阿姆斯特朗是怎么想的。”“我们的脑中似乎有块/点金石/,能化逆境为机遇。……然而,人类的大脑却能点石成金,而且效率奇高。这一过程是如此迅速,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我们的大脑都会找到并且接受最让自己心满意足的想法。虽然我们害怕陷入困境,……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从痛苦中走出来,但是这么想常常是错误的。经历不幸之后,大家几乎都能够立刻恢复到正常的快乐状态,速度快得惊人。……讽刺的是,当人们面对这样的不幸时,他们完全无法预测自己将来会有什么感受。……他们往往会夸大自己情绪反应的时长和程度。…………人类遇到痛苦时,大脑最正常的反应就是立刻想一些积极的事。……为了能继续生活下去,人们会重新衡量状况,调整评价,让自己能够支撑下去。”[GSS:事实上,就在本书英文版出版后不久,阿姆斯特朗就深陷兴奋剂丑闻,其职业生涯获得的包括7次环法总冠军在内的多项冠军头衔被撤销(还有一些被保留),并被终身禁赛。。。但是,这并不必然影响本书使用阿姆斯特朗事例的说服力。。。原因如下:第一,这本书在美国首次出版(这一点是通过书中对作者研究过程和相关时间节点的“暴露”推断出来的)是在2011年,Pantheon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New York——这个是本书中文版版权页上照抄上去的。。。第二,阿姆斯特朗事件,除去之前的各种“怀疑”,正式被调查、被处理是如下两个重要时间点:a.2012年6月,美国反兴奋剂局宣布即将对阿姆斯特朗使用兴奋剂进行正式指控[4]。b.2012年8月23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宣布剥夺阿姆斯特朗七个环法自行车赛头衔,并且终身禁赛[5]。10月22日,国际自盟认可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对阿姆斯特朗的处罚决定[6]。参见:http://zh.wikipedia.org/zh-cn/兰斯·阿姆斯特朗这都是发生在本书英文版+美国首次出版之后。。。第三,本书中文版,并没有作者专门的中文版序言,或其他什么表达,所以,/猜测/原作者恐怕也未针对中文版对原版进行专门的内容修订。。。第四,不知道这本书的翻译周期+出版周期怎样,不能推断翻译工作完成在上述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并且,即使翻译工作完成在上述时节节点之后,原文未变,翻译版未变也是合乎道理的。。。第五,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阿姆斯特朗被证实服用了禁药,这可以算个/事实/,但是一个癌症存活者,和环法N冠王之间,并不是仅仅用兴奋剂,这一种/因素/可以解释的清的。。。在大家对冠军、N冠/过于/关注的基础上(仍然是一种成者为王、赢者通吃的惯性思维),当冠军头衔被剥夺之时,其他的“真实”的情况也可能被一并忽略掉。。。http://book.douban.com/review/6190262/]11.以苏联间谍特雷佩尔的故事为例,解释过度乐观的风险(第十一章,P193,原文略)12.以建造悉尼歌剧院、伦敦奥运会项目预算为例,解释极端乐观主义的危害(第十一章,P204,原文略)(五)写作技巧运用得当1.理论和案例过渡、上下文关系处理的自然、流畅(第三章,P047)“自证预言是力量无比强大的现象。/期待/本身可以影响到万事万物,比如教育、种族偏见、金融市场、健康、幸福,甚至夭折。自证预言也可以把一匹德国种马变成数学天才。”[GSS:这段过渡写得真好!前面说了NBA连冠的自证预言的过程,又分析了自证产生作用及其机理,最后,又引入了另一个有点儿匪夷所思的种马变天才的例证。整个论证过程轻松、愉快、切题、论证清晰+说服力强]作者分析种马变天才的真实情况时,说:“汉斯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它不会复杂的数学运算,也不知道现在是1月还是12月,是星期一还是星期四。经过4年单调乏味的训练,汉斯只学会了如何响应主人的身体信号,好让主人开心。不过对于一匹种马来说,这个成就是不能被抹杀的。”[GSS:这样的一种表达在笔者看来,是非常有趣+幽默的,是不是笔者幽默点过低了。。。]2.闪光灯记忆的发现(“挑战者”号爆炸),过渡到闪光灯记忆的错误(9@11恐怖袭击),自然流畅(第九章,P158,原文略)3.闪光灯记忆的错误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9@11恐怖袭击),过渡到日常生活细节,自然流畅(第九章,P159,原文略)4.结语部分,对全文核心内容进行超级总结归纳(P209)作者用7页篇幅,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系统归纳:“……循规蹈矩般地走完这一路,只是为了说明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本书想要表达的观点比较简单:大多数人都是乐天派。…………第二个观点——我们的大脑进化成了这个样子,也就是过于积极地预测未来的快乐和成功。……乐观纵然有各种有优点,但也存在潜在的危险。……从个人角度看,乐观也会导致不希望的结果出现。对于极端乐观主义者来说尤为如此,在他们身上,乐观偏见弊大于利。…………大脑歪曲了事实,是的,这是一种欺骗。但是,大脑这么做绝对事出有因;与此同时,大脑也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每个人都会受到错觉与偏见的影响。”[GSS:在看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刚好看了《Before Sunset》(爱在日落黄昏时),其中有几段对白,很有趣(笔者将视心情好坏不断填充。。。但是笔者翻译的太烂。。。):女主角:Memory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you don’t have to deal with the past./回忆本来是非常美好的,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男主角:If you wrote a book about our night, that’s a good title./如果你把咱们的一夜情写成书,这是一个不错的书名。……男主角:I Guess a memory ‘s never finished as long as you’re alive./只要你还活着,就会不断回忆。……女主角:I have this memory from my childhood, I realized recently never happened./我有一段童年回忆,但是最近我发现ta从来没发生过。。。]三、潜移默化“论”方法——“写你发现的”+“信你相信的”——作为一个乐观的人,其写作就是“现身说法”;作为一个有“信”的人,其写作无非就是把所信仰的东西一五一十的记下来(一)回忆因为被“PS”,所以更美好了1.作者描写其研究的背景和研究过程(序言,PX)“2006年夏天,我着手研究这个复杂问题中更枯燥无味的部分。前往伦敦大学学院开始新工作前,我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工作过几个月。不管天性里有多少了乐观成分,我并不指望去了英国后还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所以我决定去伦敦之前都尽量沐浴在阳光之下。”(二)遇到不能预见的情况,调整心态,变得更积极乐观,就可能会有具有价值、意义的意外之喜,这也是人类化不利为有利的重要创造性+能力(第二章,P028)“写作的间隙,我订了张机票,准备参加在芝加哥举办的会议。我以前只去过芝加哥一次,那还是在2006年10月。当时我正准备前往洛杉矶,但错过了联运班机,所以只好临时在/风城/芝加哥过一晚。由于我只参考了洛杉矶的天气来准备行李,所以芝加哥的寒夜冻得我瑟瑟发抖。我也没办法去买外套或者毛衫,因为商店早就关门了。与我同行的朋友灵机一动,走进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买了一条羊毛毯。于是,我们裹着从美国连锁便利店买来的灰色毛毯,享受着芝加哥的夜生活。我开始计划未来几天的旅程。我得准备好会议发言,预订宾馆。我还得记住,这一次必须打包合适的衣物,或许下次就不用裹着羊毛毯在城里漫步了。不过,我怀疑是否有时间在城里闲逛。我开始畅想旅程会是什么样,虽然我制订了详细的计划,但很快会发现/人算不如天算/。我来到芝加哥后没能入住原先预定的酒店,身边的同伴也是偶遇结识,我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想学的知识。”(三)用自己双人跳伞的经历说明预期(好事VS.坏事)与真实感受的关系(第七章,P121)“朋友本来想把跳伞作为一份惊喜在生日当天送给我。不过他所思右想……于是提前3天公布了这个惊喜。……根据个人喜好,这72个小时我:a.可能在兴奋激动中度过,b.也可能是在恐惧害怕中度过——我属于后者,觉得仿佛大限将至,于是赶紧上网求助。……经过进一步调查,我发现双人高空跳伞(跳伞时与教练绑在一起……)中死亡或者重伤的人数微乎其微。这真是太鼓舞人心了……搜集的信息减轻了我的恐惧感。我可以更好地享受跳伞过程(是的,我承认肾上腺素飙升的那一刻快感如潮)。”作者接着说:“现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搜素引擎,事情会怎么发展……我可能会焦虑不安地度过这3天,脑子里描绘出最糟糕的情况。预期未来的消极事件肯定让人不悦,但是会不会也影响对这件事情的体验?…………一项神经成像研究表明,事实的确如此。”(四)“隐晦”提醒读者:方法不同直接导致结果不同[GSS:这个不知道往哪里归类,所以就放在了最后,但是,笔者非常喜欢+赞赏作者的这个特点。。。]1.传统社会通常文化告诉我们:结婚生子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真的么?(第五章,P080)作者通过发现一种不同的“方法”检验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离经叛道”的反传统的结论——不仅结婚生子与幸福无关,而且在这种方法下,生子直接“消灭”人类的幸福感。。。作者是通过引用丹尼尔@卡尼曼的实验+方法+研究结论来说明这个问题的。[GSS:卡尼曼,心理学家,获200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专著《思考,快与慢》,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85583/,已购+在读。。。]作者介绍卡尼曼法的与传统方法的重要区别:“……卡尼曼和他的团队……,为了能够衡量快乐的程度,他们采取了相对不传统的方法:a.(传统方法)询问参与者的总体生活感受b.(卡尼曼法)要求被试定时汇报自己的情绪状态。……卡尼曼法是/体验快乐的衡量标准/……(这种方法的原理在于)每天的体验总会影响幸福感……真正重要的是,我们什么时候会感到生气、焦虑、满足,还有这些情绪出现的频率。”[GSS:a.传统方法:回忆快乐法;但是,还记得么,人类大脑修改记忆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能把痛苦变成快乐。。。b.卡尼曼法:体验快乐法。。。作者根据其已经阐释过的理论——回忆是掺和进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所以回忆并不真实,所以认为,对于幸福感的衡量,“体验快乐法”,要优于“回忆快乐法”。。。笔者并不打算去评价到底哪种方法更“科学”。。。这无非是对快乐到底在于体验,还是在于回忆的不同层面的认识,是快乐的多重面向。。。]作者进一步总结到:“陪孩子玩耍、给他们念故事、喂他们吃饭,或者检查他们的作业无法带来多少快乐,同时这也很让人烦恼。研究结果不断证明,陪伴孩子不一定会带来快乐,这与我们的传统看法有着强烈的矛盾。”[GSS:更“匪夷所思”的是,根据卡尼曼的体验快乐法的测量结果显示:除了上下班的堵车,没什么比与与孩子相处更妨碍体验快乐了。。。]据此,作者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试图解释实验结果与传统看法存在差异的缘由:“为什么流行文化和身边的人会让我们想得不一样?为什么很多人都坚持认为或强烈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快乐之源?有一个解释:无论亲身体验还是反映出来的快乐,都不一定是人类延续所需要的重要因素——传宗接代、延续基因才是最重要的。脑子里有了如此现实的目标,尽管理性的科学方法证明了生儿育女不会带来快乐,但我们似乎也会走上另一条路,拥有相反的想法。”[GSS:关于孩子到底能不能给父母带来快乐的实验研究,让笔者想起来了《绝望的主妇》有一集,勒奈特又怀孕了,等待孕检时,对面有个姑娘,颇兴奋,很享受即将做母亲的快乐,勒奈特开始发挥其强大的说理能力,把孩子是捣蛋鬼、“万恶之源”的观点有理有据的阐释清楚,然后姑娘大哭着说她妈妈骗了她。。。当时,笔者就已经被勒奈特说服了一次。。。XDDD。。。这可不可以说明另一个道理,理论看起来很高深,让人不明觉厉,其实也无非是又一系列的“常识”所构成。。。][GSS:这就意味着,你采取什么方法去理解、解释某个现象,直接决定了,你的主观感受;这也同时表达出了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多样性+开放性+无定论+可争议性。。。]2.讲到抑郁症的治疗机理,作者“隐晦”的提到了潜在的两种方法(第六章,P109)第一,“毕其功于一役法”;第二,“系统工程法”。这两种方法也是在解决其他问题的通常的两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作者首先分析抑郁症的形成机理:“抑郁症:a.并不是单单因为神经传送体失灵造成的,b.也不是大脑的一两个结构出问题导致的疾病。抑郁症就像许多其他精神紊乱的疾病一样,是整个系统错乱造成的。这个系统包括我在本书讨论的大脑区域,有:a.海马体(对记忆至关重要)、b.纹状体(与运动技能、奖赏加工过程,以及产生快乐和痛苦的预期相关),还有一些我讨论较少的大脑区域,比如c.丘脑和d.缰核。抑郁症患者大脑的这些区域经常出现反常行为,区域之间的沟通也很混乱。不过,我们发现要想治愈抑郁症,有时候瞄准一个目标区域就够了。大脑单个区域的变化,足以改善相关结构的功能。”[GSS:从这两种不同方法出发,大概可以认为:a.完美主义者倾向于系统工程法——想把所有问题一并解决,b.现实主义者倾向于毕其功于一役法——抓住一个点,强行突破。。。至于那个更“有效”,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无道理无逻辑无人品推断,还是后者更实际,看起来“前途”也更光明一些。。。]~~~~~~~~~~~~~~~~~~P.S. 补充作者本人及其TED报告:a. http://www.ted.com/speakers/tali_sharot.htmlb. http://www.ted.com/talks/tali_sharot_the_optimism_bias.htmlP.P.S.S 最后的“质疑”和推荐。。。笔者把这本书摘抄分析的如此详细,并不代表笔者对里面的观点完全相信。。。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不负责任、免论证列举):a.数据统计往往会说谎,b.实验依赖其前提条件,c.同样的数据可以做正反侧各种解读。。。(当然,由于没有展开、分析这些原因,所以ta主要是猜测,虽然遵守了“大胆设想”规则,但却违反了“小心求证”要求。。。)。。。就笔者的阅读而言,本书的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ta的准确或真实(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本书不准确、不真实。。。),而在于(如果把我们的世界理解为厚厚一本书,把我们对我们的世界过往的惯性理解,比喻为书的页码“1”)——a.本书用充满创造性、想象力的方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过往惯性思维指导下印就的那张充斥黑色铅字的页码“1”的那个——从未被我们关注过的反面——页码“2”,b.更重要的是,ta还赋予我们好奇、热情和勇气,去翻开我们世界这本厚书的铜版彩印的色彩斑斓的页码“3”、“4”、“5”……“N”……所以,这本书,笔者推荐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人为什么会乐观,因为不乐观的祖先死得更早。我倾向于平稳的心态和适度乐观。
  •     没能看完…可能比较适合悲观的人看吧
  •     还没有开始看 随便翻阅了几页就已经迫不及待去看了
  •     没看完
  •     好理论,直接跳过了。
  •     本来对这本书挺满意的,觉得很多地方很有道理。但是说到环法自行车冠军阿姆斯特朗的时候,居然说他得冠军是因为乐观。其实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很多年前就被查出了比赛中服用禁药,被取消了冠军,但这本书的作者居然还不知道,还以此作为乐观的证据。我很怀疑这位作者研究的严谨性。
  •     NYU心理博士...校友啊~
  •     五星送给作者浅白流畅的表达,真是一本好读的书,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所做的实验和解释让人非常受用。我蛮喜欢的一句话是她说:结婚生子与幸福无关。
  •     其实。。我还没看。。。看评价都还可以
  •     这些偏见让我坚持下去吧。
  •     从大脑的结构功能上告诉你,如何更客观的看待自己,更理性的看待别人。适度的乐观才是王道
  •     有几章深得我心,赞一个
  •     TED 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的演讲,更是激发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这本书出自TED 演讲者,告诉人们乐观偏见的利弊,告诫我们应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对任何事物
  •     非常棒的实用心理学作品
  •     破除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但平时心理学的书看的太多,大多数案例都熟谙了。
  •     一般般,一般般···凑乎看看
  •     提高風險意識,全面評估,理性思考!
  •     封笔之作。
  •     作者的重点其实就一个,却给出了N多例子,有点繁冗,到最后基本是快速翻阅的,当中的某些大脑神经学不算深奥,能理解。
  •     : B821-49/3162
  •     期末考试前看过竟然忘记标记。人生而乐观,然而却因为成长琐事常自困于心。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给一位抑郁症患者做白质层神经唤醒手术的例子,才知道原来心理医生这份职业确有其神奇之处。
  •     整体都很不错 从封面 排版到内容 都很好
  •     对人生很有意义的一本书
  •     比自己想的乐观,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     多读心理学
  •     作者沙罗特在心理学领域也算得上颇有成就的学者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包括教材都频繁的提及她以及她的团队的研究成果。这就注定了本书虽然是以畅销书的身份面世但肯定是一本经得起推敲有“科学骨架”的书籍。书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再配以发生在作者及作者身边的事,作者将其结合论述将一个大部分人都忽视的事实——乐观偏见——娓娓道来——严谨而不失活泼。... 阅读更多
  •     人总是自恋的嘛
  •     中信翻译的这类书总是让人感觉:讲了一大堆东西,然而没什么有用的。这本书用来打发一两个小时还是可以的。。
  •     乐观是一种偏见。
  •     我们比想象的要乐观多了。
  •     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被选中的那个人,人人都觉得自己要好过平均值,人人都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原来自己是人人里的一员。不过,如果不学会去乐观地享受生活,乐趣何在呢?
  •     书不错,但还没有看完
  •     直接看ted来的更好
  •     乐观偏见会有危机意识缺失而造成盲目乐观,人人都是乐观偏见的。但是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法。美中不足。
  •     如题 印刷太差了 歪的,内容还可以
  •     整本书的感觉像是在论证
  •     没读完
  •     既然右边的镜片是美好的玫瑰粉红色,那么请允许我把左边的一片涂成黑的吧。。。
  •     一篇论文说清楚的问题,写了一本书。记住:乐观是一种自证预言
  •     做在困难中看到机会的乐观主义者。
  •     看看
  •     乐观偏见正是大脑进化的结果,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行为,有益身心,提升幸福指数,最终让我们梦想成真;但重要的是,乐观偏见也有可能会因危机感意识缺失而造成“盲目乐观”的恶果。所以,全面、长远地考虑问题,提高风险意识,未雨绸缪是十分必要的。
  •     呵呵,心理学是门很奇特的科学,如果书写的诘屈聱牙,各种艰深道理,多半有问题;因为各种心理现象,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周围的人,恩,这本书,这本书实在像本故事书一样流畅,又让我疑惑,这样的乐观要教给我们什么呢?尤其是,它其实是偏见
  •     理性的面对乐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