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判断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208131902
作者:文汇学人
页数:688页

内容概要

“文汇学人”是上海《文汇报》的学术思想副刊,他们紧跟学术脉搏,每周都会与读者共飨高质量的思想盛宴。在“文汇学人”中,曾有一个固定板块“文汇学人访谈录”,这个板块创办了100多期,瞄准国内外顶尖学者展开学术访谈,内容涉及“文汇学人”认为应当有所讨论的几乎所有重要话题。“到《文汇报》坐坐”,已经成了这些思想学术大腕儿路经上海必不可少的经历,在几年的时间中,被采访对象包括弗朗西斯·福山、凯文·凯利、杜赞奇、傅高义、林毅夫、钱永祥、詹明信、迈克尔·桑德尔、大卫·哈维、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等等大名鼎鼎的思想家,通过这些访谈,“文汇学人”无非想表达这样一种素朴的愿望: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总有其超过常人之处,“文汇学人”记录下他们在特定时刻的所思所想,也许能够为后来的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一些派得上用场的资料。

书籍目录

【世界·中国卷】

不患贫而患不安
伊安·约翰松:要避免无节制增长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 3
涛慕思·博格:全球规则制定应当倾听穷人的声音 14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全球化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 25
威廉·恩道尔:不患人口太多,而患资源分配不均 35
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经济发展不能将世界大部分人口排除在外 46
青木昌彦:制定政策要考虑人们的预期 57
钱永祥:社会急速变动使价值和规范无法成型 67
弗朗西斯·福山: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根除恐怖主义 77
吉迪恩·拉赫曼:有一种全球情绪叫“愤怒”? 87
戴维·梅森:“占领华尔街”触及美国社会的神经 97
雅克·阿塔利:欧盟未来取决于利益攸关方有否共识 108

站在世界再造的起点
乌尔里希·贝克:“技术设计完全安全”的神话破灭了 121
凯文·凯利:面对技术的包围,人类应当有所选择 130
戴维·罗森布鲁姆:公共部门需要更高的道德伦理素养 140
达龙·阿西莫格鲁:“包容性”制度有利于释放创新潜能 150
杰里米·里夫金:通讯和能源结合,才会带来经济样式的巨变 160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带来更理性、更可靠的决策 171
沃尔特·米德:美国正在社会再造的起点上 182
小约翰·柯布:美国的主流城市化模式正是中国所要避免的 191
爱德华·格莱泽:城市是聚集智慧、推动创新的必要载体 201
莎朗·佐京:小型集市、传统街市更有人情味 212

无极化世界里的中国身份
俞可平:社会良序更多依靠社会自治与自律 225
乔舒亚·库珀·雷默:国家形象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 234
杜赞奇:我们现在更需要一个彼此依赖的世界 243
黄仁伟:未来世界格局将走向“无极化” 253
查伦·巴尔舍夫斯基:国际社会需要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 264
傅高义:作为受人尊敬的大国,中国应该更加自信 274
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中国,“早熟的超级力量”及其国际角色 284
林毅夫:以“新马歇尔计划”带动全球经济复兴 295
胡永泰:追赶之后才可能有制度创新 307
张军: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动车组”时代 317
蔡昉:创造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 327
【思想·经典卷】

永不停歇的当下
詹明信: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政治 3
迈克尔·桑德尔:市场本身是工具,而不是价值 11
雅克·比岱:通过组织控制市场,是问题的关键 21
大卫·哈维:危机如击鼓传花,总是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 31
阿兰·图海纳:欧洲的传统不会因经济危机而改变 41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欧洲,身份不是崇拜对象,而是问题 51
陈方正:向西方学习很多,并不表示我们很了解西方 61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71
裴宜理:如何处理过去的革命遗产,是一个巨大挑战 80
彼得·辛格: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 91

更诱人的世界
卡玛·乌拉:物质进步不转化为精神享受就毫无意义 103
詹姆斯·奥唐奈:技术让古代世界变得更生动、更易于理解 113
罗伯特·齐默:没有比投资未来更重要的事情了 124
克里斯托弗·贝里:苏格兰启蒙运动: 小地方,大智慧 134
苏国勋: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并重,才是好的社会 142
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 153
黄勇:儒道思想对美德伦理学能够有所贡献 163
许纪霖:中国文明复兴促成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174
陈来:确立中国文化的自主性更需有世界眼光 185
白永瑞:从“东亚”寻找创造新文明的可能性 196

智性的风景
赵鼎新:社会科学需要破除理科思维 209
萧功秦:以“中道理性”超越极化思维 218
黄进兴:把握儒教的历史真实不能仅仅从经典出发 229
王水照:研究“唐宋转型”与当今社会有密切联系 240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和批评对于学生理解世界非常必要 251
爱丽丝·凯斯勒-哈里斯:专业研究可以为谈论公共事务提供合法性 262
李泽厚:能不能让哲学“走出语言” 273
戴维·韦尔贝利:研习经典作品是我们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 284
张汝伦:因为有伟大的经典,人类才仍然觉得有希望 295
王德威:每个时代都要有伟大作家的想法过于简单 307
王汎森:学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317

作者简介

※  审度世界与中国,共思万乘国之虑;重温思想与经典,回首象牙塔之心
※ 凯文·凯利×弗朗西斯·福山×杜赞奇×林毅夫×傅高义×詹明信×迈克尔·桑德尔×雅克·比岱×大卫·哈维×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许纪霖×陈来×白永瑞×赵鼎新×萧功秦……60余位世界顶级学者 对话 《文汇报》学术副刊
本书是国内以学术文化见长的《文汇报》副刊《文汇学人》的记者,对60余位世界著名学者的访谈精选。以《文汇报》思想学术副刊《文汇学人》的平台和视角,《文汇学人》记录下思想家们在特定时刻的所思所想。按照访谈内容的侧重,这些访谈被分为以关注政经为主的“世界·中国”卷,和以关注思想文化为主的“思想·经典”卷。访谈只是点滴,但是这样一群知识分子在当下时代大潮中的思考和判断,或可为我们的焦虑提供一点出路。


 洞见: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判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今,关于思想的访谈遭遇到一个尴尬的时代。前些天我向一位朋友介绍某学者的观点,他很感兴趣,希望我把该学者的文章发给他看看。当他发现我给他的是一篇对该学者的访谈,不免有些心冷,说:“原来只是篇访谈呀!”言语间有落空的失望,好像我以一种轻佻的方式应付了他的严肃。我能够理解他的失望,以访谈的形式谈论思想确实不令人印象深刻——它琐碎、零乱、有跳跃感。往往在一个问题上还没能深入讨论,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相比较于井井有条的文本书写,访谈好似急行军般的问答并不利于观点的深入与展开。但我却要为访谈鸣不平。与人们的常识不同,访谈虽然诞生于现代媒体兴起之后,但它有渊源,能上溯到口口相传的艺术,这是古代文明传递智慧的特有渠道。从《论语》到《荷马史诗》,从佛陀教诲到柏拉图对话录,思想在言谈间徐徐展开,智慧显得有风度。访谈是从西方传统与中国传统言教艺术演化出的现代形式,但我们却已经习惯于体系化的论证和书写,智慧要以严谨的知识面貌呈现方为正统。于是对话体渐渐陌生并遭到排斥,竟觉得对话体的“投枪放箭”之于思想实在太不严肃了。手边的这本《洞见: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判断》或许可以改变人们的成见。《文汇报》副刊之《文汇学人》精选了前一百期访谈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目,编订为书,分“思想·经典”与“世界·中国”两卷。前一本人文气重些,尽是些海内外炙手可热的风流人物;后一本话题性更强,大多是关于世界视野中的中国问题,社科专家们都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与建议。其实这些都不是这本书的过人之处,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表达了思想类访谈的独特性:媒体人要与受访者一起成为思想的生产者,而不是思想的消费者。它要传递给读者一种信念,思想的事业并不单属于思想家,它也是媒体人、读者一起参与的事业。正是在这一点上,《洞见》可以改变人们对思想类访谈的成见。借我更偏爱的“思想·经典”卷来说,其中很多访谈是没有时效性的,有留住时代的情怀在里面。裴宜理谈中国革命遗产,黄进兴话儒教,贝里介绍苏格兰启蒙运动,詹明信议论“古今之争”,这些内容因为高于常识,所以不亲近生活。现代人在常识里精打细算,在生活里匆匆忙忙的时间只会太多,去听听象牙塔里“不务实”的思想,正是去除生活里噪音的契机。《洞见》访了那么多人文学者,大体也有反抗社会浮躁的意图在里面。当然,访谈也保留了一些八卦与俏皮,例如王汎森举例大河剧《笃姬》解释什么是“执拗的低音”,也有王水照评论钱钟书,傅高义再论邓小平,甚至像王德威对顾彬不客气的评论也保留下来,可谓趣味性十足。曾几何时,媒体与思想家也有过合作的黄金年代。海德格尔正是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访谈的时候,说出那句著名的“唯有上帝才能拯救我们”,以赛亚·伯林在BBC的广播演讲极好地启迪了英国民众的智识,后经整理发表的讲演稿也因其口语表述的魅力成为传世之作。在唱衰纸媒的今天,纸媒若是能留下一些文字,无论什么时候拾起来读着都有些启迪,耐得住时代变迁的风风雨雨,纸媒也算与思想的事业携手并肩过,没负了这个时代吧。原载于《北京青年报·青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访谈大集合,干货不多。
  •     大多数思想是可以借鉴的!但大部分都是决策者的事。但的确有经典的地方。很不错
  •     专栏合集
  •     被书名误导了 还真以为是研究思想呢 抱着看文人墨客吐槽的心情遇到一片经济学家 还要不要我好好吃瓜了
  •     好多涉及哲学的部分看不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