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你我身边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10805017X
作者:林达
页数:366页

内容概要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书籍目录

代序:我是这样认识三联书店的
巴金和伏尔泰
一百年前的细节
“杀君马者道旁儿”
一段“佳话”
在边城历史中穿行
穿越颠倒岁月的女孩
划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个中国拳王的故事
相遇三次的朋友
一个老人和一段历史
新闻牵出的历史
我们是不是走出了盲点
莱霍夫和他的电影纪录片
半个世纪的独特行走
读《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殖民者和语言考古
访印度的亚洲学学会
希望有一天,我们只谈常识
印度式拆迁
圣雄甘地和非暴力之父
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信仰之路
祖母的祷告词
神秘的石阵
怎样打破“官官相护”的规律
“第一千个死刑犯”的前前后后
阿米绪人的智慧
自律与诚信
走向安全之路
从历史中驶来的橘黄色校车
辛普森说——偶如我真的干了
“好贼教堂”的故事
“金色克里姆特”的归宿
值得反省的“版画事件”
那个李松松
大师作品背后的“羞涩笑容”

作者简介

本书与《扫起落叶好过冬》、《一路走来一路读》同属一类,为林达近年文章的结集,不同的是前两书内容基本都围绕美国,而本书则多有中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故事,显示了作者眼界的开阔和思考内容的多样。至于叙事和文字风格仍沿袭以往的精准流畅和亲和性。


 历史在你我身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在春节返乡的前一天,去商场里买了给爸爸的礼物,做完该做的转悠到了西西弗,意外看到了林达的新书《历史在你我身边》,仔细一看出版时间,竟然是半年前的书啦。看来很久没有逛书店,很多时候看新书都是通过京东、亚马逊的评论和销量,但也发现顺着众人的品味去挑书看书,有时也是不可靠的,初看还不错,继续深读,读完索然无味,脑壳疼的也不少。重回这本书,自研究生毕业之后,感觉就没再读过林达的书,以前喜欢林达的书,是因为看完内心感觉更平和,还能学到有关美国民主的一些理念。作者总是通过对一个人、或一件事,追溯其背后映衬的民主理念,用笔流畅、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讲的尽是发生在异域美国的小故事,既是异域,自然带有迷人的异国风情,故事又讲得极为平实,自然极为吸引读者。这本书与以往的书相比,区别大概是前面有100多页在将中国的历史故事,这是作者很少涉及的内容,具体讲了辛亥革命和文化革命等,提出了一种新的了解历史的方法,即通过看个人的回忆录来了解大历史车轮下小人物的人生轨迹变化。但相对而言,我还是钟情于作者将美国人或者欧洲人的故事,在客观描述基本历史的基础上,小心翼翼地带出自己的一点个人感悟,这感悟又是真诚而贴切的。读完这本书,有几篇最为喜欢的篇章,比如《圣雄甘地和非暴力之父》、《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信仰之路》、《阿米绪人的智慧》、《大师作品背后的“羞涩笑容”》等等。书中很多精彩的语句也被我勾画了不少。读完后,这本书就留在家里吧,待到下一年希望再读,到时候希望读出一些不一样的感悟!
  •     世界是不完美的——读林达《历史在你我身边》“世界是不完美的”这一标题的来源是选自书中《辛普森说——假如我真的干了》一文的小标题,读到的时候我就决定这本书的随笔要以此命名,说不清是因为什么,大约就是在一本书即将结束的时候,和这本书的缘分也就到了吧。阅读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像林达这样的作者所带来的体验犹如涓涓细流、似春雨润物无声却又深入骨髓。如今摆在手边打算最近阅读的书,除此之外的《苏东坡传》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是老朋友了,三个作者相比用时下的流行语“小清新”来形容来林达的作品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然而就是这样的小清新,往往涉及的内容却又不那么“清新”,只不过经过了林达这支笔多了一些清新的韵味而已。就拿标题源出的这篇文章来说,涉及到的辛普森案对于每一个学法的来说都是如雷贯耳,这可不是一个小清新的故事,而是一个著名的橄榄球明星杀妻悬案,曾经掀起过的轩然大波似乎至今都尚未平息。林达不是法学人,纵然他的作品总是涉及法律和社会制度,然而他大多都是以一个睿智、温情的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待中美之间的差异,经过艺术家的笔触,法律就会多了几分人的味道,少了些冰冷。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能够读到一个从法律角度出发却最终落脚到人本身的思维过程,这不断提醒着我,学法而不能被法律桎梏,透过法律事件和现象,最终应该回到的还是人本身。这个人是自己,也是周围的他和她。以往总是偶然会听到有人说,你们学法的人就是愤世嫉俗。我当然不以为意,至少自认自己不是这样的人。直至今日我仍然认为愤世嫉俗没有领域层次之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挣扎于生活线上,不满社会上资源分配的不均,焦虑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产生浮躁不满是当下社会的常态,而处于上层的人依然具有这样的焦躁和不满,因为得到了就会想要守住已有的并且得到更多的,产生这样的情绪也就自然而然了。林达的书其实从一开始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到如今的《历史在你我身边》都在传递这样的理念,无论是我们心之向往的国度还是备受吐槽的地方,都是一样,一样的有不完美,一样的有幸福与感人。在这本书里从巴金和伏尔泰,到五四时蔡元培的那句“杀马君者道旁儿”,从那个叫做简••••莫里斯的传奇作者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圣雄甘地和非暴力之父……时间跨越几个世纪,地域相隔数千里,迥异的经历、百样的故事都是在传达着同样的声音。生活中总是各种不受人控制,不尽如人意的际遇和真相,当我们发现原来一直被奉为传奇的“五四运动”当中其实也有我们不愿接受的事实,那些大学生的精英们也曾因为革命而伤害过他人;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圣雄甘地的故事时,也会产生疑问:究竟故意引起暴力而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反抗的革命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历史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历史之中,今天的一切就是历史点滴的汇聚。当我们看待历史的时候,不会因为五四当天,本是一场民众抗议政府对外政策的爱国运动,实际以一个纵火及殴人重伤的高潮告终这样的事实就抹去五四带来的新气象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也不会因为在那个荒唐的年代,聂绀弩先生也写过所谓的“告密”材料而否认老人是一位有骨气的文学家。更不会因为甘地的非暴力运动在实践产生了诸多问题甚至最终走向极端,而从此将圣雄的事迹掩于尘埃。由此可见,对待历史我们已经学会用一种包容而客观的态度,尝试着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历史的好与不好,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也是秉承这种态度的人自身的一种幸运。记得很多年前,读过一篇为李鸿章“翻案”的文章,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李鸿章不是个“卖国贼”,至少个人是无法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哪怕是一个卓越有才的能人。那时的我不过刚开蒙不久,现在的我早已记不清那篇文章的作者和详细内容,但却是深深受其影响。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让我树立起一种宽容平静的历史观,不再是以一种强烈而单一的感情色彩去给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件定性,这样才能看到更多更深远的东西,也才能更快乐。由历史而及于当下,我们看待时下的眼光和心态其实应该是宽容而平静的。世界并不完美,正如看待个人我们会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却最不容易接受和我们一样的他人的不完美,以及由我们自己这样的不完美组成的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似乎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现在却是如此的蔓延。每一次读到林达的书或者是像这样的作品,我都会觉得庆幸,因为还有人记得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而我们依然要热爱,正如我们珍惜不完美的自己一样,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值得我们去珍惜,唯有这样才会有所改变。
  •     《历史在你我身边》,林达著,三联书店,2014年9月第1版。看林达的书也有好几本了,但还是感觉“近距离看美国”一套最好。他们也是写美国的东西比较深入。这本书仍是散文集,虽然主题仍是以人文关怀、法治精神为主,但确实散了些,算不得很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不复当年的感受
  •     美国生活,美国历史,掌握美国节奏的一本好书
  •     还是很喜欢。但有点杂,读起来稍稍有点累。 有些理念在我看起来很正的。不是说正能量什么的,就是比较行大道的感觉吧。
  •     我们身边被忽略的但是却不得不重视起来的历史事件,作者虽然例举的是美国法国等国外的经典事件但是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深思
  •     远行2000公里,当然要带上一本内容丰盛的好书,而且在飞机上被人问起,也要显得逼格够高,林达正当此任。社会只可能用法律把人的弱点规范在一定的范围里,使它不至于酿成导致社会失序的灾难,而不可能期待以社会运动彻底扫除人性的弱点。每一个人的弱点,是他自己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困境,是唯有他自己和“上帝”才能够讨论的问题。
  •     好久没读林达的书了,娓娓道来。
  •     法律就是由细节构成的
  •     最后一篇很有趣,可能也是艺术收藏史里最重要的事件了。也许有一天我们走进博物馆,看到的毕加索却是一幅精致的赝品
  •     里面有一些篇目还是很有意思的
  •     历史就在你我身边,以史为鉴,有些事情不能再次发生。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分的故事和阿米绪人的故事。
  •     有重复的东西,总体来说有意思
  •     文章都还不错,读到后面腻了
  •     盲人摸象,各有所得,我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盲人,也希望遇见别的盲人.
  •     断断续续看完,但读多了思想主旨多有重复。
  •     2015-喜欢还会重读
  •     大部分文章是从人的经历延伸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继而引发的思考,选取的人物和角度比较用心,可见作者的知识储存量、开放的视野。不过,读史是为了明鉴,不过历史的悲剧如何才能不重演,谁能说的清呢?
  •     喜欢林达的文笔,会不会是因为长期居住在美国的小镇,所以平和温暖,娓娓道来且有自己的思考。印象特别深的是五四运动参与者的反思(或者是思考?)- 杀君马者道旁儿;莱霍夫和他的电影纪录片;非暴力运动的甘地;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信仰之路。美好的人生应该是思考、独立、静谧而温暖的。
  •     林达一生推。借美国的故事告诫今天的中国,没有人比他们更好。
  •     文章有些良莠不齐
  •     第一次读林达。读起来有意思又很轻松。有些
  •     读完,有种深深的压抑。我们是如此的渺小
  •     蔡校长之言:“杀君马者道旁儿”,振聋发聩
  •     就像公众号文章,逻辑不严,深度欠奉,结尾一个似是而非的拔高,实在毫无乐趣。从带一本书到巴黎时崇拜林达,到西班牙旅行笔记时开始怀疑,到这本书完全无法读,可能现在的我已不再需要别人给我讲故事,可能原始资料的获取已变得太方便,可能不会再读林达了。
  •     伟大的哲学视角对待历史深处的忧虑。每个时代总会有细小琐碎又不平凡的人和事,当我们沉浸于无限循环的烦恼中时不妨拿出时间好好看看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人怎么对待生活和生命。历史的魅力,往往震撼人心。
  •     林达讲述的历史片段耐读且耐琢磨。全书浓淡相宜,张弛有度。最后一篇的艾米尔就是现实版的松本清张小说。
  •     碎片化的个人历史回忆也很迷人
  •     巴金“讲真话”,蔡元培“杀君马者道旁儿”,余吉利“中国拳王”,上海虹口区山阴路340弄积善里,莱霍夫“沉默的出埃及记”,印度加尔各答亚洲学学会,甘地非暴力挑起暴力,亚马逊瓦欧达尼人,艾尔伯特石阵,1976美恢死刑,俄亥俄阿米绪人,贵格派“不起誓,和平”,韦恩制造橘黄色校车,辛普森“假如我真的干了”“刑事全票通过”,纽约克林顿县好贼教堂,金色克里姆特“阿德勒夫人肖像”“奥地利画廊”,李松松《广场》,艾米尔假画,助纣为虐瑞士银行
  •     比一路走来一路读要有意思一些
  •     林达夫妇的忠实读者。
  •     “我读书驳杂不精,对书的评判很自私,最高评价就是我自己觉得好看:能读进去,掩卷有收获。”这本就是。
  •     因为多了一些小说性质的描述导致可信度较低,并且没什么共鸣。
  •     行文和编排 拼凑感略强
  •     读完真的怀疑,这是写看美国的那个林达么?
  •     最近超喜欢林达的文字 很理智也很理性
  •     知晓了很多历史的细节,阐述的大多是一说就懂的道理,可能因为这样所以缺乏深度?那么深度又是什么?艺术地表达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缺乏的是文笔,是艺术性?
  •     流畅、平和、自然中蕴含着坚定的力量。
  •     历史真的是在你我身边,看到相遇三次的朋友的时候,之前一天刚好去了鲁迅公园四川北路那边,真的没有过去多久
  •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中国近一百年中发生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关于欧洲、中东和印度的故事,第三部分是美国的故事,最后的部分是几个产生在画布、图像上的事件。虽然文章分别为书评、影评、时评,讲述的故事也因地域、时间、背景而各异,但作者的意图仍是清晰的,那就是力求对产生于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各种观念、现象做出自己的解析,希望今天的读者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以理性思维和法治精神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     林达的另外一本书,不如看历史系列。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小马过河的道理应该时常回顾。
  •     早就有朋友推荐林达的书,一直没有机会看。这是看的第一本。有三点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是对个人和个体的尊重;尤其是那篇写辛亥革命里因农民动乱丧失家产和经商起家改换门庭的小商人,“提醒人们在大变迁的年代,注重牵动民生的细节”,“千千万万个郑品三,他们只有短短的一生,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梦想,不论以什么名义,都不应该被轻易断送”,触动尤其大。 二是对法治精神的尊重,比如对齐白石写信给毛泽东得到豁免对“一段佳话”的反思,只要这样官员和文人的特权故事还在相传,我们默默无闻的百姓,就很难指望司法公平。 三是对独立思考的尊重,比如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杀君马者道旁儿”,蔡元培离开北大留下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以及对阿米绪人对介绍,都透露出作者独立、审慎的思考。
  •     第一次给林达四星,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一本好书但是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让我心中一颤的文字。万般皆好,缺乏临门一脚。有句话很有趣:对于历史,1000年和1980年发生的事件,并不因为1980年离我近些,我会有更深的感受。因为对于我来说都是没经历过。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了解那些细节。或许林达江郎才尽,或许我已经从他们那里毕业。
  •     总体感觉写的比较杂,没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写的好。历史写的不多,说白了都是一个个小故事拼凑而来。建议还是去看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     2016.6.1…6.6
  •     关于巴以冲突,巴勒斯坦难民以及人肉炸弹的由来,总算解决了我的疑惑。
  •     p.s. 至此读完林达全系列,5年有余。
  •     并没有林达之前写的书好看。随笔集。不过其中一些故事还是令人动容。
  •     其中犹太人后裔向奥地利政府追索名画的故事已经拍成电影“金衣女人”
  •     从近距离看美国开始接触林达,回顾时还是觉得最佳的阅读体验是在那个阶段。有点杂,影响了阅读情感的一贯性,有些心烦,关于十年动乱的几篇文章扣人心弦。
  •     好读,精彩,广博的文字盛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