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空间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301263945
作者:(德) 阿莱达·阿斯曼
页数:520页

内容概要

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英美文学系荣休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在英语文学和记忆研究领域著述颇丰。近年主要从事德国“二战”后的记忆问题,文学与社会中的代际关系,以及记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她与扬·阿斯曼(Jan Assmann)一起,贝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人。

书籍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功 能
第一章 记忆作为“术”和“力”
第二章 纪念的世俗化——记忆、声望、历史
第三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回忆之争
第四章 华兹华斯与时间的伤口
第五章 记忆的箱子
第六章 功能记忆与存储记忆——回忆的两种模式
第二部分 媒 介
第一章 回忆的隐喻
第二章 文字
第三章 图像
第四章 身体
第五章 地点
第三部分 存储器
第一章 档案
第二章 存续、朽坏、残余——存储的难题以及文化的经济学
第三章 在遗忘的荒原上的记忆模拟——当代艺术家的装置作品
第四章 记忆作为苦难宝藏
第五章 档案之外
结语 于文化记忆的危机
文献版本说明
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何谓“记忆”?它的机制、媒介、功能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历史、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以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为研究对象,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本书与《文化记忆》一起,被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之作。
阿莱达·阿斯曼这本书不仅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化史的长廊,更为我们描绘了记忆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意义……这段旅程中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具政治意义的一段在于,她揭示了记忆与灾难有着何等密不可分的联系。
——伊丽莎白·布隆芬,《南德意志报》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激励更深入的研究。在近些年的文化学研究的相关论域中,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地位。
——布里吉特·迈耶尔,法兰克福大学

1992年,著名埃及学家扬·阿斯曼出版了里程碑式的名著《文化记忆》,关注的是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作为记忆和回忆形式的嬗变……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文化记忆》的延续和回应,她把目光投向了近代的文化记忆问题。
——米夏埃尔·施密特,《文学批评》
《记忆空间》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作者多年来持续跟踪相关讨论,将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关注点、此前只受到泛泛研究的许多事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透彻阐释。
——大卫·米基雷,《文化诗学》


 回忆空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回忆空间》空间这个书名让这本书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翻看里面的内容,因为是德国的作者,翻译过来虽然和其他书籍没什么不同,可还是给人一种距离感。但看完这本书,才渐渐的明白,书的副标题,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是这本书的主题。让我们记住文化,它的历史,它的档案,这些东西将文化发扬光大,也让人们永远铭记。《回忆空间》这是一本科学性和专业型都很强的书,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书中讲述了文化和记忆之间的各种联系,在传统文化渐渐受到网络时代的冲击的前提下,文化的记忆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和很多研究记忆的专业领域一样,文化方面的记忆,也主要分为三部分。功能,媒介,存储器。书中讲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记忆方式和形式,让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了解了记忆的神奇之处。作者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了很多科学的研究工具,以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如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为研究对象,具体的详尽的为我们分析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书中的很多话都发人深思,比如,在第一部分第三章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回忆之争中,讲到,我们将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回忆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论点从不同层面上进行了论证。同时我们也看到,回忆绝不是一种统一的力量。同样麻烦的是对它的评价,因为单个的回忆所引起的作用只有在相应的行为关联中才能看清楚。在第二部分中也有关于文字的描述,一个对于记忆媒介的研究必须要从文字出发,这种成就当然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时期里会得到不同的评判。在字母上附着的想象、希望和失望对于近代文化记忆的结构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索引。如果你对文化感兴趣,也喜欢研究文化记忆的变迁,不妨看看《回忆空间》这本书,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匆匆一遍。待重读。
  •     阿斯曼对诺拉的记忆之场理论有所发展,似乎更具有包容性,而不是把历史与记忆处于二元的地位,通过存储记忆和功能记忆更好地包容两者。不得不说,译者的翻译的真好,完全感觉不到是外国人的译本。
  •     《文化记忆》是理论输出,《回忆空间》是应用拓展,本书以西方正典文学评论的模式,诠释文化记忆的传承,及其传承载体的转变。读完此书能够更还的明白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乃至巫鸿的“纪念碑性”理论。本书最后写到废弃物的记忆重构的干扰时忽略了考古与灰坑的密切关系这一条件,可是作者本人是埃及学家,这种忽略是刻意的忽略,还是题目太大打住不表,让人生疑。
  •     挺有趣的一本文化研究,脱离了实证与解构,走向了更深的书写实践——历史书写的记忆维度和科学维度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但是我们是和实证主义的历史书写的代表们完全分道扬镳地,因为我们都认为,历史书写也是修辞地进行的,也就是虚构的,意思是人造的,同样也与在某一地点的某一人群有记忆的关联。两者都不再是能够从科学话语中完全干净地消除掉的因素,两者更可能被包括在历史书写这一工作的新使命之中。
  •     清晰了之前模糊的想法,对尼采或者其他。
  •     从去年夏天小说坑掉读到现在,讨论了我关注好几年的一些母题,作为(小说)写作者获益良多
  •     关于莎士比亚《理查三世》的引用,倒是注意非常。
  •     CS和media研究的交汇/ 读的时候一直在怀疑作者真的没用mediology吗
  •     内容有趣,引述广博,写作细腻,但确实不是我的菜。声望女神不可预知意愿意指的社会记忆的任性和随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女性作为“提醒者”的角色,“遗忘,宽恕,了结,和解”《查理二世》中命令式遗忘的无效性,作为集体回忆驯化变形对于建立和平的必然性,现代性对记忆之地的毁坏。这些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但总的来说,广泛却不深刻。
  •     看过了太多从现象学角度说回忆与身份认同,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看果然有另一片更宏大的天空
  •     86.选读
  •     比起扬·阿斯曼,阿莱达·阿斯曼的语言更诗性一些,这本较为难读,十分详细地介绍了文化记忆的功能、媒介、形式和谱系。非常严谨,甚至每一个小节都是一篇论文,论点+例证+总结。论述十分清晰。
  •     有很大启发。
  •     所读数十本记忆研究著作或译著中体验最佳,笔记二万五,需读第三遍。兼采古典文学、心理治疗、建筑空间、文论、当代前卫艺术等多种学科思路,极具启迪。第一编细腻优雅,第二编视野开阔,章五最佳,章四聚焦失衡。第三编填补中文学界空白。文笔出色,中译前优后庸,渐趋冗赘。
  •     一本没太看懂却很想打五星的书,一些细微之处很有启发。文思细腻当是如此。
  •     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却几乎没多少深刻的见解,就开头把记忆分解成vis和ars的观点还算有点儿意思
  •     简直是我心目中博士论文的样板
  •     夫妇的双簧……
  •     是蛮感兴趣的,文字也译得好,导读写的不错,一看就不是干货,值得细细精读。刚读完记忆术——全书第一部分,至于精读先搁着了……原因嘛——
  •     文字作为永生的媒介和记忆的支撑。这本书很有深度,其实交融了历史和文学两大版块。还有就是社科学术类书一定要字大!行距大!开本大!要排得疏松才能看着不累,不会有压迫感,才能有余裕去反刍和思考。这一点北大社真是很强!
  •     记忆理论概述;文化记忆;两种模式(功能、存储);媒介;
  •     确实算得上优雅细腻,但是我看得意兴阑珊…虽然眼界开阔,但是论题重复率略高,后半讲装置艺术与考古时兴致上来了,但却感觉,译者翻着翻着翻累了……然后就是,译者为何要把某种与文学艺术关系较为密切的文化史研究学科称为“文艺学”,感觉蔽专业并没有这么高大上的研究课题……
  •     好一对学术夫妻。显然更喜欢女性书写,细腻也更具文学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