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讲

ISBN:9787514341862
作者:季羡林
页数:212页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8.6-2009.7.11)
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精于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享年98岁。

书籍目录

目录/Contents
第一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002
人生004
再谈人生006
三论人生009
第二讲做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012
我写我014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017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045
第三讲不完满才是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052
八十述怀05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058
时间061
第四讲人间自有真情在
赋得永久的悔066
寸草心072
元旦思母079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081
温馨的回忆092
第五讲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不可轻096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098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100
成功102
第六讲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106
坐拥书城意未足109
藏书与读书111
开卷有益113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115
我最喜爱的书118
第七讲容忍是一种美德
容忍124
世态炎凉126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128
谈礼貌131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133
第八讲怡情养性自怡然
晨趣138
咪咪二世140
清塘荷韵142
芝兰之室146
石榴花148
第九讲人到无求品自高
九十述怀154
反躬自省163
三辞桂冠170
九三述怀180
第十讲养生无术是有术
养生无术是有术186
长寿之道188
老年十忌190
长生不老204

作者简介

季羡林先生的十堂人生课, 浓缩生命的真谛。
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书写人生智慧的文章,共分十讲:第一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第二讲,做真实的自己;第三讲,不完满才是人生;第四讲,人间自有真情在;第五讲,一寸光阴不可轻;第六讲,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第七讲,容忍是一种美德;第八讲,怡情养性自怡然;第九讲,人到无求品自高;第十讲,养生无术是有术。


 人生十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人生十讲》应该是从季羡林老先生所作散文中选出的和人生感悟有关的部分作品,文章有对本人生活经历的回顾,也有对人生的一些感想与体会,语言质朴、简洁,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老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读起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老先生的生活、治学态度对于我还是有很大启发的。首先老先生很谦虚,这种谦逊不是娇柔做作,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水平还不够,虽得无数荣誉、但感受之有愧。其实以前的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嘛,学习成绩很好,却总觉得还不够,于是再继续努力,那种不断攀登的感觉让我充满朝气;可是这些年,工作不顺心,在一个岗位上耕耘10多年,没有回报,自己总感觉能力很强,却怀才不遇,一身武艺无用武之地,其实想想季老先生被尊称为“国宝”,都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这种凡人又有什么资格觉得自己了不起呢。应该找回原来那个谦虚的我,不要自我感觉太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谨记谦虚谦虚再谦虚。其次,老先生有着很好的心态,他的想法更接近道家,这一点也是我应该汲取的。这么多年,起起伏伏,经历了太多无奈,从总体上来说,我在思想上也逐渐开始有了顺其自然的天命观,没想到,老先生也是这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是老先生的座右铭,在文中多次提到,现在,将是我的座右铭,我要对得起韶华,但是也要认命。再次,老先生的创作黄金期竟然是80多岁,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我快四十岁了,总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事情,体力、精力大不如前,现在看来,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应该让自己处于不断运转的状态,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同时,要安排好生活,懂得怡情养性。
  •     刚上小学的女儿不喜读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读完了一本注音版的童话故事,我便问她读完此书的收获。她不懂收获的意思,我便改问她读完这本书有什么用。她直接回答我,认字。这个答案让我哭笑不得,因为当初我正是拿这两个字来哄她骗她读书的,可是这两个字却绝非读书的本意。于是我耐着性子告诉她,读书不是为了认字,反倒是认字却是为了读书。女儿对这句话似懂非懂,我便继续解释。读书就像与人交流,你可以与一个不认识的人交谈,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思想,可以学会这个人的本事,以及一些其他类似的话。说完这些,也不知道女儿是否明白了,但是却令我有了更多的感触。对于季羡林大师,我不是很了解,尽管我们的故乡相距不足半里。不过他的这本《人生十讲》,我却读得十分开心,惬意。正所谓读一本好书,如饮醍醐。当然,读一本坏书,也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在读这本《人生十讲》之前,我专门上度娘上查询了一下季老先生,对于季老先生研究的专业,我是一窍不通,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本以为读这本《人生十讲》会很吃力,但最后却没料到,翻开本书之后竟然不舍得放手。季老先生虽然是语言学家、翻译家,但是他懂得东西很多,并不仅仅是这些专业的知识,所以读起他的这本《人生十讲》,你会觉得就像听一名邻家老翁谈心一般舒服,而且也颇有收获。季老先生在书中说,自己是杂家,看完这本书,知道他所言非虚,他活了九十八岁,知道了解的东西自然是我们这些毛头小子们不能比的,但是他写的东西却能让我们产生共鸣。虽然季老先生文中提到的许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阐述,却多了一分实在感。别的不提,不说季老先生有多渊博的学识,多深的文化,只说季老先生的年龄摆在那里,说出来的话就够我们学习的了。毕竟他是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雨苍桑的人,而且他还是一个颇有学问的人,这两点加起来,足以让这本《人生十讲》充满人生的哲理。这本《人生十讲》是季老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子,最早的一篇著于一九三五年,最晚的一篇则出自二零零六年,那时候季老先生已经是九十五岁高龄了。虽然跨越了七十多年,但是均显出季老先生学识的渊博,人格的高洁。总之,这本《人生十讲》讲的不仅仅是人生,还有季老先生的学识以及人格。
  •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质朴,质朴到无华,没有任何雕琢与修饰,似一位长者娓娓道来,乍一听似是人生道理,细细品味,那更是人生的哲理。季老先生的文化修养足以支撑起一篇文章的深奥与厚重,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一篇文字让人费解,也没有一段文字让人费尽力气解读,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把全书读完。如果因此就轻视了季老的文字,那是我们太草率了些。书中的文字大都是季老在近百岁之年写成,如此高龄,文字却清新得如刚刚出水的荷,展露着新鲜的露珠。文字没有带尽岁月的沧桑,兀自地在那里闪着新生的光辉。百岁之年,岁月未在文字中留下任何痕迹。在这部《人生十讲》里,季老讲的是人生的智慧,看似平凡与普通,却是看尽人生百折后的淡定与从容。最深刻的是季老讲到对母亲的爱。他少年离家,自此后越走越远,与母亲的见面也是屈指可数,母亲对他的牵挂与思念只能埋在心底,母亲去逝,“子欲养而亲不在”,在多篇文字中,季老表达了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这种切肤的痛也只有失去亲人的人才能懂。没有对亲生母亲尽到孝道,但季老在处理大家庭的事情上却是充满了智慧。书中附了一张照片,是他的继母与妻子的合照,继母其实从未抚养过他,但他仍是作为亲生母亲一样对待。继母与妻子和睦相处,为季老的工作与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写这篇文章,上网百度季老的资料,他与儿子的恩恩怨怨至今未烟消云散,斯人已去,就让我们记住这些美好的,生活的不完美也就是如此,就连季老先生也要面临如此棘手的问题。北大有著名的季荷,那年冬天去,特意去找到那个池塘,冬季萧瑟,荷隐在湖面之下,根本看不到荷的波澜壮阔。为何叫季荷呢?季老给了答案。有人送他了几粒种子,他抛在住处附近的湖里。一两年后,开始有稀稀落落的荷叶伸展出来,到了下一年就蔚为壮观起来,荷连成了一片,把湖面几乎要密封起来,这样的荷想不引人注目都难,有人它为起名为“季荷”。原来这就是季荷的来历。植物对于生活的意义,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希望,因为这些希望,而更充满了期待。除了荷花,季老还讲到了石榴。几年未开花,一直按兵未动,突然有一年就繁花似锦起来,人们都笑称季老这一年会有好运气,季老说,果真是喜事不断呢。这本书取名为《人生十讲》,顾名思义,就是人生的十个方面或十个课题。如果未看这本书,去猜测其中一讲,那肯定也会把读书列入其中。季老博学,杂学旁通,能达到这样丰厚的积累,肯定是读了许多书。果真如此,他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一句道出了许多爱书之人的心底之言。我也常觉得读书好,但怎样好,好到何处,或许会讲出万字长篇,但都不及这句话来得真切,来得直抵人心。季老的书多,坐拥书城,但他也坦诚,这么多书,只读过很少一部分。看到这儿我也释然,家里的书架排满了书,但读过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尽管如此,但看着这些书,却能无比丰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季老鼓励,多读专业书,除此之外,其他的书也要随遍翻翻,眼界开阔才能最终开卷有益。他还开了一个书单,分别是《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诗、纳兰性德的诗、《儒林外史》、苏轼的诗文词、李白杜甫的诗、《红楼梦》,这个推荐书单浓缩了季老的读书智慧与心得。其中对《红楼梦》的评价,季老说其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长篇小说的状元,并说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就是这一句话让多年读红楼的障碍一扫而光。最近第二次听《蒋勋细说红楼梦》,蒋勋的解读开拓了新的视角,但一方面又在自我反复疑问:原来早已印在脑海中的那些政治化的脸谱,此时怎么就面目全飞了呢?贾政不再是封建统治的代表,他成为一位思想保守、恨铁不成钢的父亲。脸谱化的解读,让从小读红楼的我其实是一直在误读。季老高寿,他的养生之道自然也是关注的焦点。季老的长寿秘诀是另类的代表,他说就是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季老的不锻炼并不是不提倡锻炼,而是要适量,如果把长寿的目标全部依赖于锻炼,那是不可取的。心态平和、顺其自然,方是养生之道。这十讲看似轻薄,没用深奥艰涩的语言,似是絮叨家常,细读下去,才发现里面尽是珍珠,这些闪着亮光的珍珠隐藏在蚌的深处,需要仔细探究与挖掘,得到的人视为珍宝,能久久珍藏。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大师如此的豁达通透,没理由不给五星
  •     大起大落的人生 然后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这种对于人生的透悟 我远远不及
  •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大师的文字很经的起推敲,特别是他笔下的波斯猫太可爱了。大师说他每天四点半起床,这个是我努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字中流露出他是那么谦虚平和的一个人。唯一的遗憾是书中有些文字有些许重复了。
  •     四五十时该再读,现在还太小,看不透彻。
  •      阅读中看似一本拉家常的书,读到最后恍然明白许多道理在不知不觉中已印在了心里,但又说不出个具体。太多的东西需要时间和在现实生活去慢慢感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季羡林先生的十堂人生课,必读精品
  •     季老耄耋之年的感悟,虽都是些常挂耳边的道理,结合他的人生阅历,莫不深刻。我们总会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听过有什么用,做过才是领悟到开始。洞明世事,反求诸躬,才好。
  •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     叙叙家常之感。季羡林老先生其实一生波折少,所热爱和从事的范围也较专一,写人生需要的敏感和经历思考的丰富性是不足够的,书名起的太大,期望给人太高。但确实能看出季老先生的人品梅竹之风。
  •     同冬日笔记一样 都有一种睿智老者的淡然跟恬静
  •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     大师老了,人生感悟都是着么简单质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季老的坦荡与豁达扑面而来
  •     是一本慢节奏的书,适合在周末午后慢慢欣赏。我在飞机上看完的,感觉有点囫囵吞枣,但是还是很欣赏大师的胸怀和内涵。
  •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     文笔特朴素,但是很看得进去,应该是历年散文整理的合集,有成材经历,有人生感悟,不过觉得老先生的想法一点不复杂所以能长寿吧哈哈,最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八十岁开始发力搞新的学术研究,又搞出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特别励志!
  •     这一次现代社的这四本季老的书还挺显眼的。
  •     如饮醍醐 ,受益匪浅,好好珍惜到死之前所拥有的每一寸光阴
  •     文品不似人品高 如同野老话家常
  •     有些路要一个人走,有些书要一个人读,有些苦要一个人经历。如此高度之书不是一般人能出的,季老大师也。
  •     无论何时,人生都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读读大师的人生,受益匪浅
  •     看来大师也总是有些念念不忘的东西,比如陶渊明的一首诗会引个四五遍,小时的经历、十年浩劫中自杀未成的事情也会讲了又讲。大师治学是没话说,文笔也恬淡闲适,但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     一个老人的坦白,活到八九十岁的人,是什么事都看的明白了吧。
  •     养生三不。知识分子爱国。谈及「运动」。
  •     可作为老年人道德书。《学习季羡林如何做好老年人》
  •      一代学宗季羡林 先生苦学不倦,笔耕不辍,著作丰厚,学问深刻,用力甚勤,掘获甚广,实为人中麟凤。先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尤为人之楷模。先生的人品深为我所景仰。    ——时任总理温家宝写给季羡林94岁诞辰的贺信
  •     心态决定人生之高度。
  •     亲切、真实、有风趣的耄耋老人:季羡林。
  •     有些从容淡定,没活够本儿之前,是不可能拥有的。
  •     这本书挺薄的 200页出头 读完却觉很厚重 可是一代大师的人生感悟 可见一般 很奇妙 读毕 留在脑海久久挥散不去的是想法是 所谓创新 你要先学习了解掌握现在最新 最前沿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创新 多温故 方有机会 有可能知新 创新
  •     读完可见季老渊博的学识和豁达的人生观,值得深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