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散步(修訂版)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9620744303
作者:小思
页数:204页

章节摘录

版權頁:插圖:最使我永志不忘的是一九四二年春季我們合股經營的一家舊書店「懷舊齋」,這家舊書店雖然僅僅經營了四個多月的短期間,可是卻把我們的友誼搞得更密切。「懷舊齋」的股東一共三人,我、望舒和萬揚,當時的資本是每人一百元軍票,由望舒的介紹,向一個姓沈的朋友購進一批舊書,數目總在千多二千本以上,同時我們自己又拿出一些用不著的舊書來,我們既然有了這麼一大批貨色,於是「懷舊齋」便很快的開張了。當時的「懷舊齋」是開設在利源東街的一家洋服店前面,店務全由我一入主持,因為萬揚另有事務,沒有空間,望舒又是外省人,買賣間語言諸多不便,不過,望舒卻時常在店裹幫忙,比如抄錄新購進的書目、定價以及計算帳目等。「懷舊齋」第一個月的生意總算不錯。賺了一點錢,我們三股東都歡喜不已,但是從第二個月起,我們的生意卻漸漸的走向下坡了,第四個月便完全不能再支持下去,於是便只有關門大吉,關門的原因自然很多,但最主要還是由於我們不善經營之過,平日大家只知搖筆桿,一旦拿起算盤來便不期然的感到手足無措的了。

内容概要

卢玮銮,香港作家,散文家,学者,笔名小思。1939年出生于香港。香港当代著名小说家、教育家,荣获香港教育学院第二届《杰出教育家奖2003》。她是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现时在香港《明报》副刊撰写「一瞥小思」专栏文章。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多年来埋首研究和整理香港文学及文化史料,把点点滴滴编成目录,最终把这些珍贵的文学史料送赠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成立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并开展香港文学口述历史,并且建立香港文学网上数据库。现在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己成为研究香港文学文化的最重要地方。

书籍目录

序 ‧ 歷史有情、人間有意 小 思 i
引言 ‧ 行腳與傾聽 黃繼持 iii
香港文學散步行腳圖 viii
※ 上篇 憶故人 ※
蔡元培 2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3
五四歷史接觸 小 思 4
頑石——蔡孑民先生之墓 周策縱 7
蔡元培墓前 余光中 9
遊蔡元培之墓 黃國彬 12
選文思路 小 思 14
在香港聖約翰大禮堂美術展覽會演詞 蔡元培 15
魯 迅 18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19
彷彿依舊聽見那聲音 小 思 20
魯迅赴港演講瑣記 劉 隨 23
選文思路 小 思 27
老調子已經唱完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會演講 魯 迅 28
戴望舒之一 36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37
林泉居的故事 小 思 38
望舒和災難的歲月 葉靈鳳 41
選文思路 小 思 48
山居雜綴 戴望舒 49
示長女 戴望舒 53
香港的舊書市 戴望舒 56
戴望舒之二 61
一堵奇異的高牆 小 思 62
回憶望舒 黎明起 65
選文思路 小 思 69
獄中題壁 戴望舒 70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 72
等待(二) 戴望舒 74
許地山 76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77
三穴之二六一五 小 思 78
許地山下世之日 吳其敏 81
選文思路 小 思 83
落花生 許地山 84
蕭紅之一 86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87
寂寞灘頭 小 思 88
選文思路 小 思 90
蕭紅墓畔口占 戴望舒 91
蕭紅墓發掘始末記 葉靈鳳 92
蕭紅之二 97
幽幽小園 小 思 98
憶蕭紅 周鯨文 100
選文思路 小 思 113
端木蕻良魂遊故地 曾敏之 114
《端木與蕭紅》後記 鍾耀晧 118
蕭紅在香港給華崗的信 蕭 紅 121
※ 下篇 臨舊地 ※
孔聖堂 124
文化殿堂 小 思 125
紀念巨人的誕生——加山孔聖堂昨天一個盛會 郡 嬰 127
選文思路 小 思 130
三個作家講文藝問題(節錄) 郭沫若 131
學士台 134
學士台風光 小 思 135
選文思路 小 思 137
薄鳧林雜記 施蟄存 138
懷鄉小品 穆時英 143
六國飯店 148
文藝的步履──六國飯店懷舊 小 思 149
選文思路 小 思 153
一九四七年詩人節宣言 黃藥眠等 154
何福堂中學 156
民主禮堂 小 思 158
選文思路 小 思 161
論民主運動中的高等臈育 黃藥眠 162
青山腳下的懷念 沈 思 166
後記
171
延伸閱讀 173

编辑推荐

《香港文學散步(修訂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者简介

自清末以來,原來不少著名的文化人,都曾踏足香港。他們可能只是路過,卻同時也散播著文學、文藝及文化的種籽。這些學者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往往被歷史遺忘了,但這種遺忘,對他們、對香港來說,都很不公平。
本書第一部分為“憶故人”,共七章,介紹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間,五位中國著名文人學者:蔡元培、魯迅、戴望舒、許地山及蕭紅,在香港文壇活動的足跡,及其相關作品。第二部分為“臨舊地”,介紹上世紀曾留下無數中國文人足跡的香港四個地方:孔聖堂、學士台、六國飯店、達德書院(今之何福堂中學)。
香港文學散步,讓青年人在現實場景裡跨越時空,進入作家的生命!進入他們的境界,從而對文學作品產生感情。
============================================
序 ‧ 歷史有情、人間有意 小 思
i
引言 ‧ 行腳與傾聽 黃繼持
iii
香港文學散步行腳圖
viii
※ 上篇 憶故人 ※
蔡元培
2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3
五四歷史接觸 小 思
4
頑石——蔡孑民先生之墓 周策縱
7
蔡元培墓前 余光中
9
遊蔡元培之墓 黃國彬
12
選文思路 小 思
14
在香港聖約翰大禮堂美術展覽會演詞 蔡元培
15
魯 迅
18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19
彷彿依舊聽見那聲音 小 思
20
魯迅赴港演講瑣記 劉 隨
23
選文思路 小 思
27
老調子已經唱完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會演講 魯 迅
28
戴望舒之一
36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37
林泉居的故事 小 思
38
望舒和災難的歲月 葉靈鳳
41
選文思路 小 思
48
山居雜綴 戴望舒
49
示長女 戴望舒
53
香港的舊書市 戴望舒
56
戴望舒之二
61
一堵奇異的高牆 小 思
62
回憶望舒 黎明起
65
選文思路 小 思
69
獄中題壁 戴望舒
70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
72
等待(二) 戴望舒
74
許地山
76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77
三穴之二六一五 小 思
78
許地山下世之日 吳其敏
81
選文思路 小 思
83
落花生 許地山
84
蕭紅之一
86
生平簡介 ‧ 香港足跡
87
寂寞灘頭 小 思
88
選文思路 小 思
90
蕭紅墓畔口占 戴望舒
91
蕭紅墓發掘始末記 葉靈鳳
92
蕭紅之二
97
幽幽小園 小 思
98
憶蕭紅 周鯨文
100
選文思路 小 思
113
端木蕻良魂遊故地 曾敏之
114
《端木與蕭紅》後記 鍾耀晧
118
蕭紅在香港給華崗的信 蕭 紅
121
※ 下篇 臨舊地 ※
孔聖堂
124
文化殿堂 小 思
125
紀念巨人的誕生——加山孔聖堂昨天一個盛會 郡 嬰
127
選文思路 小 思
130
三個作家講文藝問題(節錄) 郭沫若
131
學士台
134
學士台風光 小 思
135
選文思路 小 思
137
薄鳧林雜記 施蟄存
138
懷鄉小品 穆時英
143
六國飯店
148
文藝的步履──六國飯店懷舊 小 思
149
選文思路 小 思
153
一九四七年詩人節宣言 黃藥眠等
154
何福堂中學
156
民主禮堂 小 思
158
選文思路 小 思
161
論民主運動中的高等臈育 黃藥眠
162
青山腳下的懷念 沈 思
166
後記

171
延伸閱讀
173


 香港文學散步(修訂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哲學家西田幾太郎 (1870 – 1945) 常在京都若王子神社與銀閣寺之間散步,思考人生,後人將這條沿小川迆邐的小徑稱為「哲學之道」。「哲學之道」旁種滿櫻樹,在櫻花盛開之時景色尤美。不過平心而論,這種小徑在神社與銀閣寺之間並不少見,「哲學之道」能在兩地間無數可能的路線中脫穎而出,美景固為原因之一,但更重要者就是哲學家在靜態景物間散步,以動態活動貫串不同的靜態景點,賦予小徑一種令人冥思之感。實際上,固定的散步路線與不定的散步路線,可以用來借喻不同的思考模式:前者凝固開放的行走路線,成為供人遵循的秩序;後者是城市歷險漫遊,讓人發掘日常生活的奇幻事情。在「散步」與「景物」、「固定路線」與「城市漫遊」兩個層次中,「動」與「靜」構成互補的辯證關係。  我們若以「動/靜」關係分析小思(盧瑋鑾)的《香港文學散步》(下簡稱《散步》),或許會令我們更了解是書在香港文化史的價值。《散步》於1991年初版,2007年修訂再版,並加入新的相關資料及「選文思路」部份。作者將「文學」與「散步」結合,把全書分為「憶故人」及「臨舊地」兩部份,前者記載蔡元培、魯迅、許地山、戴望舒、蕭紅在香港留下的足跡,後者重繪中國文化人舉辦過文化活動的場地,並以「散步」將這些散落香港地圖的「點」連成一「線」。把《散步》看作是香港文化史的產物,綜合分析內容及成書過程,可以發現書中有兩個維度的散步路線,兩者都蘊含不同群體的對話:較明顯的「地理路線」(geographical path),可以看到中國南來文人與本地人交流,如魯迅在基督教青年會談「無聲的中國」、許地山改革香港中文教育、戴望舒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較隱晦的「時間路線」(temporal path),看到編者小思在疏理編輯資料時,在時間長河以文章紀念逝者(書中談及的文化人),又透過「選文思路」、「與小思對話」、序跋、附加資料與生者(編輯及讀者,甚至是過去的小思)對話。換言之,我們閱讀《散步》時,不只可以了解文本內容,甚至可以將文本脈絡化 (contextualize),觀察本書在香港文化史的意義。  上文談及不同的城中風景,我們不妨將城市看作照片,城市風物都成為羅蘭‧巴特論攝影時的「刺點」(punctum)。我們往往因為自己的生命經驗,在照片那些別人不注意的瑣碎細節,勾起莫名的心靈顫動,那些因人而異、引起刺痛的細節便是「刺點」。當閱讀《散步》,每次談及的名人舊地,也可視作是小思這位文學史家的「刺點」,用散步貫通時空「刺點」,並且將經歷結集成書,便凝固了城市照片的某幾個「刺點」,賦予私人感情一種公共歷史意義:    靜(散佈城市的風物【點】)       ↓    動(散步【感情律動/行動】)       ↓    靜(散步路線【線】)當然,在城市文本劃出某幾條文學散步路線,或會令讀者忽略多元文本的其他潛藏「刺點」,無意間為香港製造了刻板模式 (stereotype)。不過筆者並非反對在地圖標示散步路線,只是期望有更多都市漫遊者 (flaneur) 能夠紀錄他們的散步路線。每條路線或偶然經過或重覆行走,都表現當事人思考抉擇的過程,為甚麼從不間斷地選擇相同的路線?為甚麼偶然更改固定的路線?不同人的路線背後有沒有特殊意義?一位散步者將沒有既定秩序的城市刺點納入秩序,在多元意義中建立單一意義(例如小思將舊建築化為文學地標);當多位散步者在做相同的事時,便將散佈城市的「點」以不同方式連貫,不同的「線」又交織出多元的思考秩序。正如編輯建議在《散步》修訂版加入新地圖,小思回想編輯「坦率地表示書中所載,對土生土長年輕一代來說,有些陌生,要投入、要生感觸,並不容易。我說好,我們就用對談方式,向讀者交代編選的方針、當年的社會背景、文化線索。她說散步時,沿路往往會經過無數可遊可覽的景點──跟文學未必有關,但順道去逛逛,也可對社會多些了解,擴而言之,可稱文化散步。」(頁203)可算是兩代人畫出各自的散步行徑,二者並不相悖,反而深化了城市的文化厚度。本雅明的都市漫遊者與普羅大眾相距似近還遠,如幽靈在城中漂泊,他們所行的路不依常規,以不同方式串連城市刺點,對照出日漸單一的大眾行走路線。在香港這座商業城市,政府的無形規劃往往限制市民的行動方向,大型棋盤式土地分區、高速幹道、集體運輸系統,取代Jane Jacobs推崇那種宜於散步的小街里巷。香港的新發展區域(如將軍澳新市鎮、西九龍填海區),街上不只缺乏有趣多元的路邊活動,市民甚至終日逗留在室內活動。小思在戴望舒一節,引用他的〈香港的舊書市〉,文章重現戴於六七十年前,在中區小街散步淘書的記憶,這正是近年街道設計、城市管理不能孕育的氛圍。〈山居雜綴〉記述戴搬入半山「林泉居」生活,唯有散漫舒緩半退隱的心態,才有閑心內感繁擾的城市發展(縱使已經比今天安靜得多),怎樣令他失去「傍晚舒徐的散步」,只剩下「空虛的路,寂寞的路」(頁73)。小思帶我們閑逛的路線,除了少數如六國飯店、淺水灣畔等地之外,都是遠離鬧市之地,不妨視為在既有城市管理下另闢蹊徑,重繪一條較為「另類」的路線,發掘更多未為人熟悉的城市刺點。小思為我們介紹了欣賞作家舊跡的散步徑,唯有有閑情閑心的人,才會欣賞散步之趣。在路上漫無目的地踽行,香港人多認為百無聊賴,豈知行者在路上觀察,慢慢積累材料,消化後創意想像於焉誕生。筆者提到的城市刺點,如星座散佈地圖上,哪些刺點觸動自己,如何將刺點排列,皆取決於個人經驗,就像小思希望本書「更有效傳遞出人與地的關連,人與地的感情。[……]讀者拿著書,輕輕鬆鬆,大可順道一遊,或另有收穫,反正,散步本來就該如此。」(頁202 – 203)《散步》只談及文學家的散步路線,不過香港另有學者,也以自己的角度勾勒個人路線。例如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在不同地區劃出文物徑。香港建築中心在2006年舉辦「築電之旅」,帶領參加者乘坐電車欣賞香港的新舊建築。電車沿線經過不少舊區小街道,我們不妨將「築電之旅」的路線化為散步徑,或許會另有風味。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聖士提反書院也在校園設下文化徑,這又與「臨舊地」部份提及的文化場地呼應。這些機構劃出的散步路線並非唯一指標,我們可以在地圖隨心擷取若干刺點,劃出個人的散步徑,並且在散步時發掘城市的種種底蘊,只要你細心,有創意、時間,更重要就是有閑心。※ 參考資料 ※1. 香港建築中心:http://www.archicentre.hk/ 2. 參考書《建聞築蹟──香港第一代華人建築師的故事》: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54113/ 3. 踏上電車之旅‧體驗香港文化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ramguide/tc/index.jsp 4. 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物徑:http://www.amo.gov.hk/b5/trails.php 5. 尋找灣仔海岸線:http://www.adawong.org/dcs/WCCL/all_frame.htm 【小冊子】http://sp.wanchaiinfo.hk/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71 6. 中大文化徑:http://www.cuhk.edu.hk/cuoaa/cultrail/htmls/cover.html 7. Hong Kong University Campus Tour:http://daaosys.hku.hk/hkutour/Index.action# 8.   聖士提反書院 tourist tour: http://www.ssc.edu.hk/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4&Itemid=67  【學生個人網頁】http://www.cs.utexas.edu/~wcpoon/ssc/ssc.zh.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学士台也曾聚集一群风华正茂的为抗战疾走的能人志士,南国小岛是一处伤心地究其殖民性质,却也是振臂一呼大舞台,好比鲁迅先生肆无忌惮慷慨陈词。南来北往的过客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暂避之所,半轮明月一牀乡思,一些人终究北上,蔡元培许地山萧红却永远留了下来
  •     虹虹年少零碎,目前身感不配作它的主人,如能为这本书找对主人寄宿数十年,我也将为物归其所感到高兴。
  •     大一下学期初读毕。图书馆能找到竖读繁体本实在是奇迹。
  •     香港,也可以是一個動盪激情的地方。小思讓我們知道,香港人的所謂「認命」,只是一個亂套理論的偽分析或觀察,至少,是一個沒包括本書裡的人和事的偽分析和觀察的結論。
  •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只是狠多東西已經被人們淡忘了……
  •     曾經近乎一年與蔡校長的銅像天天照面 想起那個眼睛往左還是往右看的傳說 原來他的墓地在香港 然後 又發現還有更多的所不知道的香港
  •     如果把这本书也看作是一种「文学史」写作,是否适合?有清晰的选文理由。唯独少理论的衔接。香港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文学史,这本书的立场也只代表了小思那个年代的香港人的价值观。
  •     十多次的香港之行,游览地早已渐趋小众,如再去浅水湾,追怀一下萧红是可以的,摸到华人永远坟场,去拜谒蔡元培的墓就需要点决心了。p.s.全书图文并茂,体例新颖。
  •     收錄有魯迅在港的珍貴演講《老調子已經唱完》,除了那篇《落花生》之外幾乎被內地年青人遺忘的許地山,還有蕭紅與端木的生前身后,卢玮銮教授編著的這本書,篇幅雖小,含金量卻很高。
  •     拼拼凑凑,实在没什么意思和深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