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戏剧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1
ISBN:SH10188-86
作者:契诃夫
页数:428页

作者简介

伊凡诺夫(四幕正剧)
海鸥(四幕喜剧)
凡尼亚舅舅(四幕乡村生活即景剧)
三姐妹(四幕正剧)
樱桃园(四幕喜剧)


 契诃夫戏剧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契诃夫有几部名剧如《樱桃园》《海鸥》《三姐妹》等,我只读了海鸥,印象中结局是悲剧,但在前边过程中,有些喜剧部分,而整体有一种诗意的东西。记不太清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两个独幕剧,《蠢货》和《求婚》,两部小型喜剧,都是精致完美的性格喜剧,读完这两部戏,只要一看到有人提起性格喜剧或喜剧性格,我首先就会想到契诃夫的这两部戏。琢磨性格在喜剧里的作用和应用,就看契诃夫的这两个喜剧,典范。
  •     只有未失贞的人是无辜的,别的人都是王八蛋(即使是值得体谅的王八蛋)。然而不失贞的人是要死的。看他写给他弟弟的信:劝他做一个健康的人,不要酗酒……是吗?所以看看这个说自己没有信仰的人:他用承认一个活地狱的方式来隐晦地承认自己确实相信些什么。而他还可以生活、恋爱甚至做一个记者!必须要看到契诃夫的顽固,这顽固是与他的敏锐、温柔成正比的。这顽固使他不承认有别的可能。但他并没有说绝对没有出路。他唯一的警告是:不要轻信。
  •     读过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侯爵夫人们的回忆录,你就会理解公安委员会和断头台对于人们是必要的净化剂,读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特别是契诃夫的作品,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十月革命。俄罗斯作家有一种天才,他们能够激起你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让你渴望伟大和高尚,追求灵魂的自由和升华。鄙视庸俗,渴望一种美好而有意义的生活,在托翁那里是列文和聂赫柳道夫的苦闷,在契赫夫那里是对于日常生活庸俗的批判,在陀斯妥耶夫斯基那里更表现为一种受难的反抗。即使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也可以闻到这宁可受苦也不沦于平庸的基督式的精神。每次读契赫夫的作品之后,我就会感到沮丧。我就会呆坐在那里迷茫的望着外面灰暗的天空,然后问自己--就这样完了,一辈子就这么过去拉?象我的叔父,一个曾经听天鹅湖和拉小提琴的青年,变成一个只有郭德纲的相声才使他那石头一样的面孔露出一丝微笑的小商店的老板。象我的表哥,一个送给我尼采和海涅诗集的羞涩的书呆子,对着和别人打架的自己孩子声嘶力竭的叫着,打!使劲打!别怕,抽死他!一个人死了,并不是最悲惨的事情,活下去才可怕。契诃夫作品里的人都是弱者,都是无力反抗现实的人,他们要么和姚尼奇,安娜一样随波逐流,要么象第六病室的医生和在峡谷里的农妇一样被迫害致死,更多的是象玛莎一样苦恼着,叹息着,静场。他真是一个冷酷的医生,把人性和世界残酷的伤口给你看,毫无遮掩的,即使些许流露的温情也抵不过命运整个的悲惨。每天早晨我醒过来,就发愁这一天怎么过下去。院子里有个92岁的老头,每天就是那么呆呆的坐着,不说话,低着头。我觉得他对于我是个很恐怖的象征。长寿是人们所渴望,千方百计追求的理想,可是,活得长究竟是不是一种幸福,还是诅咒?既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东西,那么长寿是用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呢?是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的死去,是看透世事磨进入了禅宗的境界,还是用牺牲很多美丽的东西换得死神的宽容/我觉得活的长是件可怕的事情。一个人是怎么活到90岁的,怎么打发掉这漫长而不可预测的未来的,战战兢兢的押过一天就是幸运,那无聊与空虚,那不可知的不敢想的未来的日子,是怎样度过,怎么度过的?外公在世的时候,经常早晨三点就起来独自抽烟。他也对我说过自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没每天就惦记着三顿饭。后来他瘫痪在床,临死的时候身上的皮肤都破了,渗出水来。他活了87岁。我看着他那骷髅一样的面孔和木乃伊一样干瘪的四肢,就感到这样活着真是受罪。可是他毕竟还有着生物求生的本能,在床上躺了四年才去世。说别人很容易,自己到那个地步恐怕更加疯狂的喊,我不想死,救救我!活着想死,快死了想活,这就是人性吧。卡夫卡说,掉下去不可怕,可怕的是悬在半空中。我特别喜欢路里德为〈猜火车〉配唱的一首歌曲,在忧伤而激昂的歌声下,是年轻人把脑袋伸到马桶里找海洛因,是被担架抬走。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在贝多芬的音乐下实施强暴。我戴上一张开朗热情的面具,听别人撒谎和废话,自己撒谎和废话,我装出很坚强的摸样只为了保护自己那点点可怜的利益,我一边听废话一边在心里大叫,我要疯了,我要死了,我受不了了!最难以忍受还不是和陌生人为着利益演戏和算计,是看到父母日益衰老的身影和孩子天真的眼神,象两把刀子一样刺痛和提醒我,你不能死,你还没有完成任务,你不能死,要死也要把老的送走把小的养大,你要负责!你要笑,装着笑啊!笑,笑,我要笑!象尼克松一样挤出笑容来,无论那有多难看和不自然,毕竟在笑。于是就这么活下去了。西方的悲剧是难以满足的悲剧,东方的悲剧是太容易满足。隔壁的阿姨,每天去菜市买菜做家务,发工资的日子在邮局门口的大队伍里和同事聊天,在家很少看电视,只是盘着腿在炕上玩纸牌。我永远不会拥有她的知足和认命,我永不满足!永不知足!现在是2000年吧,我26岁。不,现在是2009年,你快40 了!这里是慕尼黑,真美。这只是张照片!你的欠债还没有还哪!明天是另外的一天,可是和今天有什么两样呢/每天我都盼望着明天和今天不一样,可是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原来你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每天都一样。尼娜西蒙有首歌曲,大意是在那美妙的一天,你终于出现了。你根本就不存在,不会乘着红帆来接我。我等了你多久,等到的只是死亡。幸福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限度然后在这个限度内感到满足,这是罗曼罗兰的话。象尼采和卡米尔一样彻底崩溃了,疯了倒是件好事,或者象隔壁阿姨一样吃着大米稀饭拿着800块的退休金就很知足--不上班还拿钱,多好!可是我既不会也不能疯,也不会说自己以前吃高粱饭现在啃猪蹄就感恩了,所以我就永远这样无目的的游离。我要走遍天涯,去寻找一个可以安顿我那受侮辱的感情的地方。---契诃夫〈天鹅之歌》对俄罗斯人来说,资本主义带来的痛苦是平庸,不再伟大,对中国人来说,资本主义带来的是不平均,都难以忍受,所以革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资本与商业,机器的核心就是平庸。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最喜欢的戏剧集之一。
  •     焦菊隐的译后记写得也是太好了!契诃夫真不是读一遍就能体会到他的好的,还是要反复读好几遍。下个月终于可以看到赖声川,他说“契诃夫的“喜剧”跟其他人——比如莫里哀——的喜剧概念不同。我最近在百老汇听到一句话:“戏剧就是有一个人要一样东西。最后如果他要到了,就是喜剧,如果他要不到,就是悲剧。”这就是一般的想法,但契诃夫的喜剧不是这样的,他是必须用一种更抽离的方式看待台上的生命。也就是说,如果你非常近距离地看这些人,他们错误的生命选择,你绝对会认为那是悲剧。可是如果你能拉开到比较远的观点,看待这一个众生相,这一张大合照,或许你会对这些人产生一种悲悯,而在那悲悯之中,他们一切的愚蠢,会被原谅。这是一种解释。”
  •     14/12/2016 театр Табакова "Три сестры"
  •     没有说好的喜剧。男主一枪自毙。日常化语言大神。
  •     初读,这也能叫戏剧吗?再读,这也是一种戏剧啊!
  •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完全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冲突为重的作品,其戏剧内在生命和思想层次表达的升华可能一次阅读无法体会重在深爱之后的多次阅读。有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的长串对话使得作者表达与人物塑造得以完美,爱着甚爱之,厌者则置之。对于契诃夫的喜爱致使在孔夫子网购得一本成色完美的1980一版一次印刷的1/27000用于珍藏。
  •     近期要读
  •     俄罗斯文学都是苦水里泡出来的,没有一个不虐人。契诃夫笔下的戏剧人物最后都去寻找新生活了,但是在他的剧本里完全看不到希望,全是压抑和身不由己。
  •     好奇心下讀了〈櫻桃園〉,媒體稱是悲劇契訶夫說是喜劇。
  •     契诃夫的戏剧就是一个生活的多棱镜,你可以看见你想看见的一切生活的烦恼和幻灭,那些你从杨德昌的电影里能够看到的。
  •     非常棒的作品,总是给你以惊喜
  •     译后记摘录高尔基的评语很到位,看到未来却看不到眼前,每一个人都在幻灭中成为了“多余的人”。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所事事的忧愁贯穿在这五部剧本里,契诃夫抱有同情的嘲讽着那些悲苦却又懒惰的上流人士,每个人都在为生活挣扎着,却仍旧得过且过…他的剧本都有着长时间的跨度,看似松散的剧情,激烈冲突很少,人物间关系很复杂却彼此想依靠,主人公的对抗往往都是自己的命运,而他们对抗所采用的手段则是混吃等死熬日子,能再多活一天就是胜利…从剧本一开始,每个人的命运就不由自主的奔向他的死亡,或许契科夫想表现的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沙俄的社会状态,每位文艺青年的读者都可能会从角色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大家都迷茫,都在逃避,都不知所措…现如今海鸥三姐妹樱桃园还依然在复排,导演都想借古讽今,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炒作情怀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恰恰在这三部戏里情怀被无限放大另类解读…
  •     【2015.1.28~1.29】《三姐妹》(2015.1.28~1.29);《伊凡诺夫》(2015.1.29),伊凡诺夫真tm是个懦夫。
  •     不是一般的感同身受 契诃夫和太宰治其实都在问一个现代转向的问题,人在这个节点被撕裂。哭
  •     “Придет время, все узнают, зачем все это, для чего эти страдания, никаких не будет тайн, а пока надо жить..."
  •     契诃夫是那种你最后必然会皈依于他的作家
  •     焦老先生和童老先生都很喜欢把谢肉节译作大斋戒啊…
  •     契诃夫的戏剧可以读上十遍甚至百遍,千遍万遍或者一遍。
  •     海鸥海鸥
  •     我爱俄罗斯!!
  •     最直观的感受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一个庄园都笼罩在巨大风暴漩涡前夜时的压抑与混乱当中,一种旧贵族的生活受到冲击,但人物是美的,是值得理解而且反复琢磨的。不过读的时候太过匆匆,没仔细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故事也是习惯性地读完就忘,所以大抵是要重读的。
  •     这本书都有……这些老书我都是在国企图书馆看的
  •     莫斯科莫斯科,还有医生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然后巴黎那地儿尽骗人钱
  •     第一个标签亮了啊,话说不是完全痛苦
  •     永远的契诃夫
  •     将来一定会非常地 喜欢他,一个预感。
  •     读戏剧作品最过瘾的就是看到强烈的戏剧冲突 但是这本书里的五部戏剧 好像都不是以此取胜的 印象很深的是 伊凡诺夫 三姐妹 樱桃园的结尾都很赞 P.S. 译者的后记很值得一读
  •     《斜阳》哪里及得上《樱桃园》
  •     今天看到《朗读者》里提到契诃夫的名字,瞬间想起这本书,这么美的文字我也曾在阳光温暖的下午在图书馆和并不阳光温暖的课上认真读过。
  •     每一天都像契诃夫笔下的人物一样自言自语,活在他的小说里也是一件幸事
  •     戏剧课,读《樱桃园》。描述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最后的樱桃园故事,好懂。
  •     让人特别绝望。
  •     现代戏剧从此。好读不好演。为什么没有新的译本?
  •     如果说菲茨杰拉德是青年期的代表作家,那么契诃夫就是中年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甚至是唯一一个。在菲茨杰拉德的别墅里,男女主人翁还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时候,在契诃夫的庄园里,人们已经在焦虑急切地思考这些问题的来源了。对于契诃夫这样一个严肃、冷静、深邃、博爱的作家,任何的评论和批判都显得狡黠,任何的赞美和推崇也都显得多余。
  •     写得真是极好,一辈子都够不到的深度!一定要再读!
  •     动人极了。序里解读契诃夫对笔下所有人物的实质都是反对或讽刺的态度,不算错,但总觉得这些厌恶的底色是更浓重更悲哀的爱。理智上知道一些人一些事必将被抛弃被遗忘且这有利于社会,却仍然温情地书写那座樱桃园和那三个美丽姐妹的眼睛。让自己所爱的人事迎来无可逃脱的毁灭,这样的契诃夫真有什么规划好的明确的出路吗,我觉得也颇可疑。再怎么手术刀,也还是焦虑不安的。强烈的矛盾体。
  •     感觉我写小说在犯和他老少作一样的毛病……
  •     契诃夫的戏剧是反剧情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戏剧冲突,但是他捕捉到了人在最最普通的生活里的一种困境,一种说不清的惆怅,绝望,诗意。
  •     光读一遍剧本根本什么都没读出来…而且闷的慌…一个星期里的第二次了,也是很崩溃… “我们要活下去!我们应该工作!我们要去工作!”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
  •     没太看懂啊……感觉樱桃园是很具有当下的启示意义的。
  •     1917年之后,契诃夫的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颓废没落的旧贵族阶层将被彻底铲除。
  •     相信未来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此未来是类似于梦幻的存在;象征理想的女性形象;失去理想的堕落、平庸的人物,经常涉及自杀和决斗;怀疑、颓废、认为一切都无所谓的情绪,认为文学是表现真挚感情的形式;注重戏剧环境的设置,人物介绍非常简洁。综合来看,的确之后20世纪的荒诞派戏剧更加相似。
  •     多余人的诗心,而现在又是这么一个年代,子弹穿过脑袋也解救不了的
  •     难得的一个,关心人的内心,困苦,和人类未来的幸福。所谓生活的痛苦,不过是像一把铁锤,敲打掉「脆弱」的铁屑,锻成锋利的钢刀。这寻求的一路,也会进两步,退一步,痛苦错误,把人不断的抛回来。契诃夫悲悯,他一直在写这些人。
  •     停顿大师契诃夫
  •     不知怎的,我会对这么平淡的剧情和语言所震撼,契诃夫的戏剧与其所写的小说差别实在太大。
  •     诗意
  •     契诃夫的魅力在于能把戏剧剧本写得如抒情诗一般美丽,我最喜欢的是《樱桃园》里不落俗套地连缀起旧日挽歌与新生遐想的尾声——恰恰只有《樱桃园》的结尾没有出现夺命的枪声。他的剧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沉淀下来而长久不失其风采的作品,就是经典了。(至于适不适合搬上舞台,此处不讨论)
  •     被契诃夫的戏剧深深吸引,读完三姊妹后久久不能平静,海鸥和伊凡诺夫都让我抹眼泪。契诃夫真是一位为人的心灵写作的伟大戏剧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