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杀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7806570449
作者:(美)杜鲁门·卡波特
页数:343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美国第一部“非虚构小说”,写的是美国堪萨斯州历史上一起恶性凶杀案。1959年11月15日夜,农场主克拉特一家四口遭枪杀,现场惨不忍睹。作者从多角度详尽记叙了这起凶杀案从发案、侦讯、审判到执行的漫长过程。


 凶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上周去沧州出差带的书是楚门.卡波特的《凶杀》,其实翻译成《冷血》可能更好一些,因为英文原名是《In Cold Blood》,从孔夫子买来的,晚上住在宾馆里,那两天正逢大风降温,屋外北风呼啸,带来黄骅港和渤海湾的咸腥味道, 我把房间里的暖气开得足足的,放满满一浴缸水,把自己泡进去,捧着书读《凶杀》,爬到床上就开始做一系列噩梦,煞是凶险。先说说故事,大多数读者应该会把这部小说看作是一部探案小说,没错,可作者在开头就叙述了整个犯罪的过程,按说不应该这么着,也没个悬念,但实际不然,迪克和佩里这两个逃犯杀人之后开始逃亡,和警方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其中掺杂着两个罪犯的回忆,书信,勾勒了两个人的成长背景,俨然一幅素描画,画得惟妙惟肖。一波三折,警方的追捕,二人的逃亡,还有逃亡过程中二人的再次犯罪(包括未遂),及至罪犯终于认罪伏法,这期间仍然不乏悬念。译者俞步凡在序言中回忆了中国著名女作家戴厚英之死,以此来比较《凶杀》中描述的堪萨斯州案件,戴厚英照顾一个老家来沪做小生意的青年,青年认为戴家有很多钱,实施闯窃,先后被戴厚英以及她的侄女看到,二人与罪犯搏斗终至丧命。上海警方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破了案,对凶犯绳之以法。其实这不算稀奇,前两天报载赴丽江任副市长的大名鼎鼎的王志手机被窃,警方只需一会儿工夫就破了案,原因很简单,王志手机里有大量的媒体和政界高人电话号码,这件事引得网友大呼不公,凭什么自己丢了手机警察连理都不理?看来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如果作者把这部作品看成一部美国司法简史,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在凶手被抓以后的审判环节,陪审团成员的遴选中,凡是对本案怀有先入为主概念的人都被摒弃在外,也包括和受害人一家关系密切的人;审判中犯人可以不断上诉,寻找减轻罪责的机会;为犯人指定的辩护律师认真负责,不计报酬尽全力为当事人辩护,尤其在州立法庭审判现场一节,刀光剑影,颇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感;还有关于死刑的设置与否,各方各界的人均可各抒己见。总的感觉美国的司法制度一定是不让罪犯(嫌疑人)应有的权利使个够不算数。如果读者留心,还会数一数在几年内堪萨斯州发生命案的数量,再跟我们现下的生存环境对比一下的话,怕还是会有些郁闷。我是把这本书看作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风情画,小说开篇便是堪萨斯州接近科罗拉多州一个小镇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有景色,气候,建筑,和人群。展现在面前的,仿佛一望无际的旷野,空旷而丰饶,农民头戴牛仔帽,持枪打猎放牧,或者耕作种植,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不常见中国农民胼手砥足的疲惫辛劳。T去美国中部一个农民家做客,人家说:不要以为纽约是美国,远远不是。T也告诉他:香港和上海不代表中国,远远不能代表。还有什么,哦,如果对心理研究有兴趣的话,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两位罪犯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发展,或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楚门.卡波特研究两位罪犯,我们也可以研究研究他,作为一个作家,他和两位罪犯之一的佩里有着相似的童年,父母离异后母亲带着他嫁给一个古巴商人,商人破产后他母亲自杀。童年的不幸绝对会导致不信任和防御型人格,卡波特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平安稳定地度过一生,他酗酒,同性恋,成名后生活奢靡无度,最终在59岁就告别了这个令他又恨又爱的人世。不过话说回来,奥巴马的父母也在他两岁的时候就离异,母亲嫁给一个石油公司的经理,而后再次离异,奥巴马书读得好,家境贫穷,打拼全靠自己,看他竞选获胜的演讲,真诚坦荡,把自己的姥姥、老婆、一双儿女,以及他们的小狗问候了一个遍,并重申要让“美国梦”焕发光芒,如果是包青天式的“人治”社会而不是一个法治社会,如果白人和有色人种所受的是完全不同的礼遇,那么,“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大概无从谈起,奥巴马也根本当不了总统。
  •     勉力地在读着《凶杀》,也许是电影《卡波特》本身太完善了,很难再遭遇到什么新意。曾经问读过其英文版的Minnie,我感兴趣的是卡波特如何接近佩里,如何抽丝剥茧地去接近这桩惨案的真相。但其实,无论电影是有所杜撰还是完全按真实的情况,我想知道的已经告诉我很多了。Minnie笑说,小说告诉你的只是结果,过程只好你自己去想象了。 小说在文字和结构上并没有太多令人难忘的东西,也许是因为已经知道整个案件的经过。它开篇于宁静闭塞、富足安逸、宗教气息浓厚的美国乡村,被害人一家的日常生活、每个被害人的介绍。这样的文字越是平静安宁,其后发生的惨剧就越撼动人心。跟被害人一家的生活相平行的是两个杀人犯在惨剧发生前的种种准备和心理描述。如果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也许不会想到这两条线会在哪里交错。不过,中译本的名字《凶杀》似乎已经过早把这个悬念揭开了。 这样的结构非常好莱坞,象我们现在熟知的很多电影。但要想到它是1965年的小说,还是很牛的。特别是他独到的视角,对于杀人犯心理和过往命运的深入描述,那种隐在平易之下的巨大的悲悯,应该是整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下午,看到一个段落,两个杀人犯居无定所的流浪过程中,遭遇到一对同样流离失所的祖孙。爷爷因为长途的颠簸,已经重病在身,十一、二岁的男孩因为贫困所历练出的老练和成熟也许让佩里想到了自己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所以他才会在后来如此细致地向前来采访的卡波特描述他遭遇过的这对祖孙)。沿途他们在孩子的带领下一路捡拾别人丢弃的瓶子,并最后以此换得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整个过程在两人四处游荡的途中是极为少见的流露出温暖和光明的部分,尽管这种温暖依旧让人心酸。我相信,这不是卡波特信手为之的闲笔。就像电影里卡波特在超市为在监狱中绝食的佩里购买婴儿食品时遇到一个男孩,他衣着蔽旧,看着满架的食品露出艳羡的神色,但随即有些凶狠地对着货架模拟开枪的动作。我相信,这同样不是闲笔。因为,至今这一幕在我眼前仍挥之不去。 同样站在罪犯的视角去描述一桩犯罪事实的影视剧,我们已经不觉得陌生了。近几年有好几部,特别是国产的电视剧。感觉特别出色的有,反映东北一个大型企业中抢劫杀人案的《犯罪升级》,据说后来一个很大的抢劫案,似乎就是张君的那个,他供认就是看了这个电视剧。说简单点,就是他们是站在人,而不仅仅是罪犯的角度来描述整个事件。但人的命运,显然,因为我们都知道的原因,不可能像40年前的卡波特那样写到如此的深度吧。 佩里,让我想到福州公共汽车爆炸案的黄茂银,记得当时三联周刊的一篇报道,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题目叫《一个人的恐怖主义》。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超常的智慧和敏锐,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智慧却阴错阳差地将他们扔进了命运的深渊,并最终被社会所抛弃。似乎当一个人被命定了一种命运的时候,智慧和思考反而不是一件好事,那样他会对自己身处的痛苦太过清醒,不是自苦、怨恨,就是泄愤。每每想到这个,就开始糊涂,我们不是一直被教育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不懈地跟命运抗争吗?还好,至少我懂得,在这个问题想不清楚之前,学会去理解和同情那些总不能如意的人,那些loser。当然,如果伤及无辜,同情就要严格地同滥情划清界限了。 小说的大半看完了,翻译平平,因为我所知道的一些英文原句给我的美好感触,译者只是给了我形象而不是感觉。卡波特在他的文字上应该还是很修饰的,但译者的文字准确是准确了,却缺乏与原著相当的魅力,好像晚礼服鞋换成了休闲鞋,大致的功能类似,但味道却变了。 转而去看译者的前言,对这种差距稍稍有了些了解。比如,“作者写这个人物(指佩里),当然大有令人憎恶之处,但令人惋惜之处也时有所见。他厌恶淫妓的勾当与同性恋者的袭扰。是他不惜同迪克拼命才使南希姑娘虽身死而冰清玉洁。”最后一句话,其实没必要滥施一些情感在其中的,描述事实即可,“虽身死而冰清玉洁”文字上让人感觉不舒服。 又例如,他也谈到上述佩里和迪克与祖孙俩相遇的一节,译者说: "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能战胜逆境,成为生活的强者(比尔如今该是五十出头的年纪了,不知境况可好)。选取这个形象,让两个大人相形见绌,更见形秽。作者有意安排上这一节,以表示人生道路的多种可能性,许多事还要靠自己主观的奋斗不懈、百折不挠。”译者的观点不乏有道理之处,但我却不能完全同意。如果卡波特只是想在这里用这个孩子反衬两个罪犯的“形秽”,也许他就不会用这种姿态来描述这个案件,在血案的描述之下隐含着他本人复杂的情愫----既惊诧于罪犯的凶残又隐含着些许的惺惺相惜,佩里的遭遇引发了作者本人对于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译者的态度倒是见证了我们一直熟知也习以为常的对待人、对待命运的态度,那种常常会让我糊涂的态度。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上的差异,也部分导致了译文跟原作在文字的味道上差异。虽然,译文的味道和神韵能忠实地再现原文,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对于自己译出的文字的掌控力、悟性和才情。 也许,是我本人已经被西化得太厉害而不自知了?前言中所述美国评论家鲍伯柯拉塞洛的评论似乎更为精当:“《凶杀》是一部富有训诫意义的命运悲剧,哀婉隽永有如古典悲剧,意义深广有如法国作家司汤达、福楼拜的经典之作。”抛去这个评论可能的溢美之词不说,从悲悯、悲剧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小说,比批判和控诉更为精准一些。 与上述他人的评论相比,卡波特本人的叙述更加耐人寻味:“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心深处的灵魂和给人看见的外表两部分,两者是互为作用的,因而形成芸芸众生相。我所能做的是把它们揭示出来让人们理解。”忘了是电影还是在别处看到,卡波特描述自己跟佩里,仿佛是一个家庭中出走的两个孩子,他自己从前门出去,跻身了社会的主流,而一个从后门出去,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译者前言的后半部分,在我看来非常不明智地拿这个血案作为例证,来比较中美两国警察的刑侦能力,并以相当的笔墨描述96年上海女作家戴厚英被杀案,与该案相比较,以戴案二十一天即告破获来凸现我国警察的判断和破案能力,未免有些太轻率了。此处因何横插这样一段无关原作小说的推介和评论却又显然是败笔的文字,不得而知。 但愿,随着时代的进步,关于文学的推荐和评论也可以与时俱进,更单纯、更专业、更客观一些。
  •     这本书更多是直译为《冷血》,我已经觉得够俗了,而这个版本译作《凶杀》,简直无语。说出来谁知道我指什么啊。 其实就是卡波特鼎鼎有名那本。之所以会读,一来因为杰仔同学曾经建议我从事这一行,但是每次问他为什么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所以还是看看这本书了解一下好了,下一步就把这部电影找出来看。另外是,前段时间看《天使坠落的城市》,觉得挺好看的,有点迷上这类非虚构小说(Non fiction Novel),当然要观瞻一下始祖。 至于In Cold Blood本身,还好吧算是。看到临尾三分之一才终于有点手不释卷的感觉。前面双线叙述有点冗长繁琐,又无悬疑。因为案犯并不似金田一里的凶手那样高智商犯罪,构筑精密作案计划。不过是两个心智不健全的人冲进屋去屠戮一轮便闪。而警方能力也极有限,如果不是那个案犯的狱友告密,估计这案子十年八年都不会破。所以整个并不是很有意思。而且我一向喜欢看城市喜欢看富贵精致,所以《天使坠落的城市》看得比较开心,而《凶杀》的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老实说,我不感兴趣。 我更热衷于看最后的那一部分描述的二犯落网后的各种司法程序,凭良心讲,美国的民主及司法公正的确做得不错。还有二犯后来遇到的形形色色死囚狱友,也满有意思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翻译很糟糕很糟糕,不过还是能大概传达出原著的力量。但是俞先生啊拜托你,下回你就不要再试图写什么序言了好伐。。
  •     Truman CAPOTE
  •     四折买的,很高兴。
  •     有种悲剧的宿命感,每个人都会被命运左右身不由己。
  •     新闻人必读书目
  •     一个凶杀题材,能带出那么多东西,写得这样宽广深远,不简单
  •     也许是翻译,也许这些名人的水准真不怎么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