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

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806959947
作者:李德霞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1.古籍文献  本书引用的古籍文献不算少,如《明史》、《海澄县志》、《东西洋考》、《明经世文编》、《明清史料》、《咸宾录》、《筹海图编》、《虔台倭纂》、《明实录》、《重纂福建通志》、《殊域周咨录》、《日本国志》、《天下郡国利病书》、《=郑开阳杂著》、《古今图书集成》、《达观楼集二十四卷》、《海上见闻录定本》、《澳门记略》、《郭给谏疏稿》、《广东新语》、《广东通志》、《岛夷志略》、《明会要》、《闽书》、《名山藏》等,这些古籍的特点是,它们大都是由官方或当过官的人书写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官方气息。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基本上都是重本抑末的,对从事海外贸易的私商尤为不齿。可想而知,他们在记述私人海外贸易时是不太可能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上的,且由于私人海外贸易一般是由“贱民”所为,在当时的统治阶级看来,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若非出了什么事情,官方通常不会主动过问这方面的事情,故史料的误漏在所难免。尽管如此,作为官撰的正史,它们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2.早期欧洲殖民者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  西方殖民者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珍贵的原始档案资料,这类史料记录详细、丰富,虽说不免带有殖民者的感情色彩,亦可能有夸张、失实,甚至杜撰之嫌,但却是研究本课题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在这方面史料不够翔实的缺陷。较为遗憾的是,这类资料往往是用拉丁语、葡萄牙语和古荷兰语书写的,对于不谙这些语言的中国学者来说,显然是难以用上。

前言

  从涉海历史研究向海洋史研究转变,是近二十年来史学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海洋史学以“海洋世界”为本位,把走向海洋的陆地(海洋地带、岛屿)与海域(海面、海水层、海底)以至海洋天空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和空间,把海洋发展的物资、制度、精神的成果积累,视为一种文明的形态、一种文明发展的历程,提出新论述,为海洋物质文明、海洋制度文明、海洋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参考,是很有意义的。  海洋商业竞争是海洋经济史的重要构成。李德霞同学从余攻读博士学位,穷数年之功,完成《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一书,以海洋史学的视野,对大航海时代,即经济全球化发端时代,在东亚海洋世界形成的跨国商业网络,各种海洋势力的消长和共生关系,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摆脱了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学科限制,突破了西方学界的欧洲扩张史、中国学界的中外关系史的旧框架,揭示了海洋社会经济运作的机制,颇有新意。当前备受瞩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始于16-18世纪的商品贸易全球化。本书通过对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商业竞争的研究,再现那个时代以长崎、平户、月港、大员、广州、澳门、马尼拉、巴达维亚为结点的东亚贸易网络,东西方利用传统的东亚航海网络、朝贡网络、移民网络,进行货币流通、物种交流和生产技术传播,文化、信仰接触等形成种种复杂的关系,对思考和创新东亚海洋经济秩序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外在这个领域以海洋为中心的系统研究似乎还有所欠缺,本书抛砖引玉,对东亚海洋史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既是东亚海洋史的课题,又是中国海洋史的课题。海洋中国的文化疆界是和东亚海洋贸易圈相重叠的。通过这个课题观察海洋中国,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的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维护海洋权益是重大的国家利益。但愿本书能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给读者有益的启迪,为今日中国之海洋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选题说明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回顾
三、有助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 17世纪初东亚海域的贸易形势
第一节 漳卅月港的崛起和中国私人海外贸易的概况
第二节 日本的海外贸易概况
第三节 殖民者的东来
第二章 长崎、平户的商业竞争
第一节 德川幕府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第二节 日本朱印船贸易盛极一时
第三节 日本“锁国政策”的冲击
第三章 吧城、大员的贸易较量
第一节 荷兰东印度公司把巴达维亚作为亚洲贸易总部
第二节 荷兰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骚扰
第三节 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贸易
第四章 澳门的商业争夺
第一节 葡萄牙在澳门的贸易
第二节 其他西方殖民者对澳门的觊觎
第五章 马尼拉的贸易角逐
第一节 大帆船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华商贸易与荷西的商业较量
第六章 东亚海域商业竞争的全球效应
第一节 东方商品的魅力
第二节 白银的威力
第三节 基督教的影响
第四节 欧洲中心论的再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内容简介:从涉海历史研究向海洋史研究转变,是近二十年来史学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海洋史学以“海洋世界”为本位,把走向海洋的陆地(海洋地带、岛屿)与海域(海面、海水层、海底)以至海洋天空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和空间,把海洋发展的物资、制度、精神的成果积累,视为一种文明的形态、一种文明发展的历程,提出新论述,为海洋物质文明、海洋制度文明、海洋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参考,是很有意义的。
海洋商业竞争是海洋经济史的重要构成。李德霞同学从余攻读博士学位,穷数年之功,完成《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一书,以海洋史学的视野,对大航海时代,即经济全球化发端时代,在东亚海洋世界形成的跨国商业网络,各种海洋势力的消长和共生关系,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摆脱了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学科限制,突破了西方学界的欧洲扩张史、中国学界的中外关系史的旧框架,揭示了海洋社会经济运作的机制,颇有新意。当前备受瞩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始于16-18世纪的商品贸易全球化。《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通过对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商业竞争的研究,再现那个时代以长崎、平户、月港、大员、广州、澳门、马尼拉、巴达维亚为结点的东亚贸易网络,东西方利用传统的东亚航海网络、朝贡网络、移民网络,进行货币流通、物种交流和生产技术传播,文化、信仰接触等形成种种复杂的关系,对思考和创新东亚海洋经济秩序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外在这个领域以海洋为中心的系统研究似乎还有所欠缺,《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抛砖引玉,对东亚海洋史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既是东亚海洋史的课题,又是中国海洋史的课题。海洋中国的文化疆界是和东亚海洋贸易圈相重叠的。通过这个课题观察海洋中国,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的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维护海洋权益是重大的国家利益。但愿《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能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给读者有益的启迪,为今日中国之海洋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图书封面


 1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