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行 : 街道漫步

出版社:臺灣東販發行;聯合發行公司總經銷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9862514221
作者:司馬遼太郎
页数:547页

内容概要

司馬遼太郎
日本小說家。一九二三年出生,大阪市人。大阪外國語學校(現大阪外國語大學的前身)蒙古語科畢業。一九五九年以《梟の城》(貓頭鷹之城)獲第四十二屆直木文學獎,確立其在日本文壇上的小說家地位。
司馬的小說多取材于日本的戰國時代、幕府末年以及明治維新初年這三個時期。代表作有《龍馬がゆく》(龍馬風雲錄)、《梟の城》(貓頭鷹之城)、《坂の上の雲》(坂上雲)、《翔ぶがごとく》(如飛)等。隨筆紀行類則有《歴史を紀行する》(歷史紀行)、《街道をゆく》(街道漫步)等系列。他用司馬遼太郎作筆名,意思是遠不及《史記》的作者司馬遷。
■翻譯者簡介
李金松
台灣台中人。一九三九年次,台中高工畢業。現任職於台灣北區電信管理局。「台灣日本語文研究學會」、「中華民國翻譯學研究會」會員。公餘從事日語教學、日語口譯、筆譯等工作。
■審定者簡介
鍾肇政
桃園縣龍潭人,一九二五年生。從小接受日本教育,戰後始學習中文,並自一九五一年開始寫作,陸續著有《台灣人三部曲》、《濁流三部曲》、《魯冰花》等,長篇創作共二十三部,短篇小說集八冊,另有翻譯作品數十部。所獲文學獎有:吳三連獎、台美獎、國家文藝獎等及其他多種。曾任台灣筆會會長、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會長。現為台灣客協榮譽會長、寶島客家電台榮譽台長。


 臺灣紀行 : 街道漫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臺灣紀行》是司馬遼太郎先生的“街道漫步”系列裡的其中一本。這本五百多頁的著作,像是遊記,也像是隨筆,猶如一個洋蔥,隨著閱讀的深入,洋蔥一層一層地被剝開——最外面一層,是怡人的寶島風情;及至中間的幾層,是日治時期和國民黨遷臺後的兩段曲折歷史;繼續深入內部,便觸及到在這歷史變局中,生在台灣的人們的身份認同問題;到了最後,司馬遼太郎並沒有倉促地為這場爭議給出一個結論,反而以一句“臺灣的話題,就此做個結束”留給了我們一大片思考的空白。你知道,洋蔥本身就是沒有心的。但是,在這個剝洋蔥的過程中,無論是書中的人物,還是作者,乃至讀者,恐怕都已為一種與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相似的隱隱作痛而淚流滿面了。即便只對臺灣有浮光掠影的瞭解,你也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很多似曾相識的人和事。譬如鄭成功——兩岸三地教科書上都必不可少的民族英雄,譬如霧社事件——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之故事原型,譬如八田與一和他所設計的嘉南大圳——青春熱血片《KANO》裡面出現過的臺灣日治時期一個重大的水利工程。司馬遼太郎在旅途之中,會把眼前所見放回過去的某個時代,認真地審視一番。例如在“海獠的好漢”一章中,作者提到台南的赤嵌樓,此處有一組以鄭成功收復台灣為主題的銅像群,鄭成功的銅像,“微挺胸膛,正在接受荷蘭人的投降”,而荷蘭人的銅像,“當然是解除了武裝,躬身垂頭的模樣”。此時本該響起“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的喝彩聲,可是,司馬遼太郎說了一句甚是煞風景的話:“如此把一個民族(指荷蘭人)的屈辱姿勢做成銅像永遠固定下來,未免幼稚得不像‘黃色人種’吧?還是我們黃色人種原本就是這麼幼稚?”他就像《皇帝的新裝》裡面那個童言無忌的小孩子,雖然說了大家都不愛聽的話,但細想也不無道理。這熊孩子似乎意猶未盡,還穿越到近現代,借古諷今一番:“明末清初的鄭成功、現代史上的蔣介石,兩者都考慮過反攻大陸。雖然兩者是有所類似,但是現代的權力者,為了一己之私念,假藉過去的人物來當做教育民眾的教材的話,則歷史就變得庸俗了。”於是,赤嵌樓的這幾座銅像,並沒有簡單地成為司馬遼太郎朋友圈裡的一張照片,也就不能以站在銅像前面的腦殘自拍攢夠50個“讚”換一個限量版鄭成功手辦模型,卻可以引起那段穿越古今的反思。這樣的穿越,並不能滿足《步步驚心》裡那種少女心對於清宮皇族愛情的憧憬,但是深得我心——一個景點如果跳出了時空,便是毫無意義的。正如別人眼裡再普通不過的一個杯子或是一本書,倘若恰好是你與初戀情人的定情之物,也就成了你的歷史中不可分離的一頁,而司馬遼太郎在這本書中最擅長的,便是把他在臺灣島的所見,統統放進歷史的格局裡縱橫捭闔一番,柯旗化、葉盛吉、沈乃霖等人物與故事一一浮現。眾所周知,司馬遼太郎以寫歷史小說而著稱,其筆名中的“司馬遼”三個字,便是寓意“遠遠不及司馬遷”。司馬遷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固然無法複製,但是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卻在日本近代文壇獨樹一幟。此前,我對司馬遼太郎更為熟悉的作品是《國盜物語》,這本書和光榮發行的兩個策略遊戲——《信長之野望》和《太閣立志傳》,建構了我對日本戰國史的基本世界觀。此外,《燃燒吧~劍》、《阪上之雲》及其改編的NHK大河劇,則讓我耳濡目染了幕府末年至到明治維新這一段日本國運大轉折的歷史。話又說回來,我個人並不是很提倡通過打遊戲、看小說這樣的“奇技淫巧”去學習一國之歷史。單以司馬遼太郎的作品為例,他向來以嚴肅的態度去考據求證,盡可能地尊重史實。然而,司馬遼太郎始終無法把塵埃落定的歷史和他豐富的感情世界隔離開來。就拿《阪上之雲》來說。一來,幾個主角壯懷激烈,非在歷史大潮中隨波逐浪的一葉扁舟,反而是站在風口浪尖的弄潮兒,大有單槍匹馬推動歷史的氣概,這與張無忌修煉九陽神功在光明頂力阻六大門派的寫法異曲同工;二來,對毀譽參半的陸軍將領乃木希典,司馬遼太郎不爽已久,斥之為“愚將”,在此作中不時在字裡行間調侃一番。這也是文人愛耍的小把戲,你看魯迅寫《拿來主義》,便順道拿他一直覺得太過娘娘腔的梅蘭芳開涮,也是一樣的道理。文人之所以是文人,總歸是敏感的,他能感悟到周遭一草一木、一樹一花的變化,並且為之而喜怒哀樂。有些批評家認為,司馬遼太郎的歷史觀過於偏激和熾熱,我卻以為,大可以把這些觀點,包括《臺灣紀行》中最為內地讀者詬病的獨立論,看成一個文人的真情流露,或會更加合適。就像觀賞秦海璐和袁泉演的舞臺劇《青蛇》,你非要說這倆女主角在舞臺上鬧哄哄的群魔亂舞一般,遠不如電影版《青蛇》的張曼玉和王祖賢來得含蓄內斂,不免有點張冠李戴了。這便是司馬遼太郎被稱為作家,而司馬遷被稱為史學家的分野。可以說,司馬遼太郎和司馬遷應是南轅北轍的背道而馳,在各自的方向越走越遠,“司馬遼”這三個字,倒也顯得恰如其分了。除了等身的著作之外,這位文壇巨匠還有兩處地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他的肖像,如果你見到過一次司馬遼太郎的照片,想必也難以忘記那頭標誌性的飄逸銀髮,還有黑框眼鏡後的淩厲目光,容貌上寫著倔強與深邃;二是他一生所喜愛的油菜花,上個月底,我曾帶著朝聖的心情,去到位於日本大阪的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參觀。此地雖名為“紀念館”,事實上也是作家的故居,偌大的庭院裡栽滿了鬱鬱蔥蔥的花木,自然也少不了油菜花。紀念館的導覽小冊子上說,為了寄託對司馬遼太郎的緬懷之情,每年的二月十二日,也就是司馬遼太郎逝世的紀念日,被定為“油菜花忌”——這一天,他的讀者都會把自己家裡栽種的油菜花搬到路旁,恰恰這也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這時候,沿路是成片星星點點的黃色小花,便如同一條通往作家書房的路,可以一直走到那個色彩鮮明的歷史世界。從日本回國之時,我帶了一小包從紀念館買回來的油菜花籽(這似乎違反了某些針對外來動植物的檢驗檢疫規定),播種在花盆裡。我想,到了明年二月,那油菜花忌又適逢農曆新年,左鄰右裡氾濫著大紅大紫的桃花和牡丹,這幾株油菜花想必只能孤零零地開在我家陽台。可是,我依然會有馬頔所唱的“如果所有土地連在一起,走上一生,只為擁抱你”的儀式感,那幾瓣飽滿的黃色能載著我的懷念,遠涉重洋,匯入大阪的油菜花海之中。曾經,我也喜歡每去到一個地方,就拍很多照片,然後寫一篇流水賬般的遊記,摻和著幾張自己覺得很好看的照片放在博客上。我對台灣的一篇旅遊散文,是三年前寫的,全在於哪裡的咖啡足夠濃鬱,哪裡的下午茶物美價廉,現在看來,這樣風格的文字,卻是再也寫不出來了。或許我該帶著司馬遼太郎這本《臺灣紀行》,以一種物是人非的心情,再走一次這個我已兜兜轉轉好多回的地方。一來,我厭倦了去寫諸如“古木參天,掩映在蔥蘢的枝葉之間,是姿態婀娜的小橋流水,還有飛簷翹角的寺廟,我們順著小溪畔的棧道往前走,也有了‘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之感”,或是“遠眺Marina Bay對岸,Esplande劇院宛如碩大的榴槤,在夜色裡燈火輝煌。旁邊的金沙酒店在級數上也和尖沙咀的半島、洲際不遑多讓,但金沙的空中花園在氣勢上更勝一籌,在空中花園俯瞰,可以看到Marina Bay兩岸的旖旎風光”的語句了,也厭倦了在出外旅遊的時候帶著“長空”系列這種堆砌了大量食物和購物彩圖的旅遊攻略書。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悟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倒是難以再像以前那樣開懷地大吃大喝了。澳洲的“孤獨星球”系列旅遊指南,是我現在所喜歡的,書中的字很多很密,圖片很少,不乏有趣的、沉重的或是冷僻的典故,當你在這本並不是很通俗易懂的書中尋找想要去的地方,那種有點好奇又充滿未知的感覺,和一個人背著包穿行在一座充滿故事的陌生城市是很相似的。大阪此行,我遠遠躲開了人流稠密的心齋橋,在司馬遼太郎紀念館瞻仰那高達17米的裝滿了書籍的大書櫃,似乎又找回了一點一息尚存的寫作夢,也去到承載了接近一百年的光榮與夢想的阪神甲子園球場,在爬山虎密佈的墻根感受了沉甸甸的底蘊。我也會想,如同作家這樣很容易在旅途中陷入沉思的話,會不會很孤獨?後來我想通了,一場孤獨的旅遊,反而讓人感悟到更多,便如同人生一般,說到底只不過是關乎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多少人來了又去,熱熱鬧鬧好一陣子,到最後,還是“全劇終,看見滿場空座椅,燈亮起”,還是“孤單到天明”,還是一個孤獨地轉動的星球。原文發表在公共號“失物之書”(thebookoflostthings),轉載請註明出處。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可惜作者已逝,來台灣也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作為八年級生我覺得作者行走的台灣有些陌生。
  •     序跋都是台独人士写的,第一次看到他们说理感到很新鲜。不过,他们不就想说:“既然现在做不了日本人,那就做台湾人吧,中国人那么烂,死也不要做。”么。。还是看看司马辽太郎写日本吧(不过他也就是把台湾作为日本写的吧,既然做不了日本的土地了,那就。。。)
  •     过了两年终于看完了,现在的台湾恐只能说早已物是人非,历史这东西回望都是泪,扣一星是的确略难认同独立论,单纯说说人就足够了。
  •     通过这本书,对于日据时期的台湾我有了新的认识,同样对于李登辉也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司马先生的书确实有序跋上说言将历史、现实和人物结合起来的写法确实更能深入人心。本想给四星,但本人毕竟不太苟同台湾是一个国家的说法,所以只能给三星了!
  •     左鄰右裡氾濫著大紅大紫的桃花和牡丹,這幾株油菜花想必只能孤零零地開在我家陽台。可是,我依然會有馬頔所唱的“如果所有土地連在一起,走上一生,只為擁抱你”的儀式感,那幾瓣飽滿的黃色能載著我的懷念,遠涉重洋,匯入大阪的油菜花海之中,5颗星
  •     看完田中準造先生那一篇,又把海角七號翻出來看.當初就覺得 "不明白我到底是歸鄉,還是離鄉!" 這一句寫得很深刻,顯然鍾肇政也會如此認為,在他的序言介紹裡特別把這一段給譯了出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