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与嬗变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65706608
作者:程文
页数:17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港昧“漂白”——《无间道3》的类型化创新 2003年12月8日,由香港环亚电影有限公司和天津电影制片厂合拍的《无间道3》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亚洲首映礼,内地三大门户网站同时现场直播,导演、演员、制作方、发行方配合全国数百家媒体采访。《无间道3》作为集合了梁朝伟、刘德华、黎明、黄秋生、曾志伟、陈道明“六大影帝”并且配搭陈慧琳、刘嘉玲、郑秀文等著名演员的警匪动作类型片,角色归宿的处理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取向,并带有明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意味。可以说,导演刘伟强和杜琪峰代表当时香港电影警匪片或黑帮片的“高度”。一方面,杜琪峰导演的《枪火》、《全职杀手》、《PTU机动部队》仍在继续发扬香港黑帮片“狠、酷、黑”的特色并努力追求营造好莱坞式的大场面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刘伟强导演的《无间道》系列中对于人物复杂关系及悬疑情节的着力营造,加之其为顺应“港片北上”在编剧方面兼顾内地电影审查机制的要求而做出的改变,将香港黑帮片引向另一条轨道:制作团队的融合化、拍摄技巧的精细化、编剧手法的“欧洲化”、商业运作的“美国化”。首部《无间道》以6000万港元的票房刷新了香港票房纪录,《无间道2》香港票房收获3000万港元,而经过“漂白”的《无间道3》,虽然影片的气质与传统黑帮警匪片的气质一脉相承,但内容的严肃性增加,与之相伴的是具有显著文化标志的香港本土地域特征的消减。这其中内地演员陈道明的加入不只是凸显剧情与内地的相关性,影片更可以据此占据一个“政治正确”的先在立场。《无间道》在经历了前两次合拍的“失败”后,最终搭上了CEPA的“顺风车”。富于戏剧性的是,《无间道》前后三部恰好经历了港产片进入内地的放宽优惠政策出台前、酝酿中和出台后三个阶段以及内地电影市场逐渐开放的时期。 2004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功夫》则保持了相对“纯正”的港味,影片沿用了“功夫”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也沿袭了“周星驰”电影一贯的无厘头、夸张、拼盘式的喜剧风格,并由此打通了华语或泛亚地区的电影市场。陈木胜导演的《新警察故事》亦是经过“漂白”后的港片,警匪片的节奏依然刺激、紧张、明快,将两代人同时又是中、西不同价值观之间的激烈冲撞外化为警察和小偷的故事,用警匪动作的外形包装了一个文化冲突的故事。影片在主流价值观的取向上积极健康,符合东方文化传统习惯,同时亦能够呈现一定的视觉刺激,是一个将矛盾元素协调得较好的“类型改装”案例。 与此同时,内地与香港合拍的《天下无贼》、《十面埋伏》等影片,则更多地具有内地的文化气质,以符合内地电影市场的文化消费需求。这其中,前者将传统的警匪故事预先内置在一个理想化的“天下无贼”的伦理价值观中;后者则令传统武侠片中的情爱因素凌驾于江湖与庙堂、自由与秩序的二元对立之上。显然,传统类型的换装是基于市场需求的类型化创新,尽管类型演化带来的深层文化落差问题时时刻刻都存在,但其令人满意的票房数字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受众对类型创新的适度认可。 2005年,刘伟强、麦兆辉导演的《头文字D》具有典型的“不服输”的港味儿,并且放弃常规的街道追车传统,将之放大重置在封闭的山区公路上,疯狂飙车与人生起落之间的隐喻相得益彰;传统追车场面中人与车的危险关系也已经不再是重点,甚至可以说《头文字D》完美地实现了飙车电影向青春励志电影的“漂移”。在重新改版(剪辑)的《韩城攻略》以及《无极》、《神话》、《七剑》等由内地、港台及日韩一线演员加盟的华语影片中,既没有明显的内地特色,也没有明显的港台特色,试图在泛亚文化的通融性基础上追求广泛理解的做法也各自具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泛亚洲区域内良好的演员“拼盘”效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电影和流行文化关联的认识,因此,地域差异逐渐消弭的国际都市、东方魔幻、古今穿越等因素成为此类影片类型创新的选择和动力。

内容概要

程文,清华大学博士后,传媒经济学博士,北京市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先后履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品牌经理、高级经理,长期专业从事跨文化跨地域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和评估及投融资工作,特别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上市与推广,服务的国际品牌主要涉及通信、FMCG以及互联网公司。现为上市公司高级顾问和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书籍目录

序言/1 绪论从合拍片的繁荣到华语电影形态/1 上篇合拍片——重构中国当代电影新空间 第一章现状与问题/18 第一节全球视野内的缺失/19 第二节 合拍片在两岸三地的市场表现/29 第三节 合拍片的主要类型与多元化创作局面的隐忧/42 第二章产业化发展与市场扩容/49 第一节 内地市场 /49 第二节 合拍片的类型创新与市场需求/60 第三章矛盾的消解——艺术与市场的妥协/68 第一节 合拍片与政策导向下内地电影的产业化发展/68 第二节 《父后七日》包含的华人文化与以《艋舺》为代表的台湾电影“本土精神”/76 第四章华语电影“大片时代”与合拍片的演进/79 第一节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量变与质变/80 第二节 合拍片的历程/81 第三节 合拍片的模式演进与华语电影的延展/91 下篇华语电影新形态 第五章华语电影的概念与范围/95 第一节 华语电影概念与范畴/95 第二节 合拍片催生华语电影新形态/101 第三节 华语电影的空间重构 /110 第六章华语电影的美学位移/114 第一节 当代华语电影的美学追求与实践/114 第二节 华语电影的叙事与形式分析——以《金陵十三钗》为例 /112 第三节影像风格的迁移/123 第七章华语电影的类型探索/129 第一节类型多元化与类型合流/129 第二节 武侠类型的典型案例——《倩女幽魂》“三版五十年”/134 第八章华语电影的文化转型/138 第一节基于合拍模式的文化融合与博弈/138 第二节价值观与文化认同 /144 第三节 纪录片中的文化政治与主体表述/151 余论华语电影的发展:工业与文化传播/157 附录 合拍片、审查制度与电影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与条例/164 参考文献/168 后记/177

编辑推荐

《耦合与嬗变:21世纪合拍片的繁荣与华语电影新形态》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耦合与嬗变:21世纪合拍片的繁荣与华语电影新形态》从详尽的数据推理和深度的文本分析入手,对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考察,强调了合拍片在华语电影新形态形成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在空间重构、美学实践及文化认同等诸多层面描述了这一形态的图景与特征,探索了产业化语境下中国电影历经产业资源整合、文化资源整合再到空间资源整合的多维发展路径,第一次从学理上定位了华语电影新形态的概念与内容。


 耦合与嬗变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不错 有收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