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之年

出版日期:2017-1
ISBN:9787513324077
作者:[美] 琼·狄迪恩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琼·狄迪恩(Joan Didion)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生于193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步入文坛,以出色的小说、剧本、杂文和文学性新闻写作奠定了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主要作品有《向伯利恒跋涉》《最好的狄迪恩》《蓝色的夜》等, 这些著作使她成为美国人心中的“文学女神”。
2005年,琼 ·狄迪恩凭借《奇想之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2007年,她又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为对美国国家文学具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颁发的年度奖章。2013年,美国政府授予琼·狄迪恩美国艺术与人文国家奖章。
该作家最近的露面,是在2015年以80岁高龄代言奢侈品C line,成为当时国际“时尚新面孔”。媒体评价她——“才华出众、不拘于传统和些微的反叛。”即是作家,也是时尚魔头。

作者简介

本书被推崇为“伤恸文学的经典之作”,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是美国当代作家琼·迪迪安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除了哀伤动人的回忆外,还有许多对于生命的思考。
圣诞节前的几天,约翰和狄迪恩夫妇看着女儿金塔纳病倒了,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
在新年夜的前一晚,夫妇俩从医院探望女儿归来、坐在 桌边准备吃饭时,约翰突发了致命的冠心病。就在一瞬间,狄迪恩失去了共同生活四十年的丈夫……
这本充满力量的纪实作品,记录了狄迪恩生命中艰难的一年,讲述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展现一个人历劫后的重生与成长。《奇想之年》将带领我们直面残忍的考验与别离,并带给我们震撼人心的坚强与勇气。


 奇想之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先前有“间隔年”,现有美国作家琼•狄迪恩的《奇想之年》,《奇想之年》是琼•狄迪恩为了纪念逝世的爱人而写的一本回忆录,扉页写着献给约翰和金塔纳。约翰是她共同生活40年的丈夫,于2003年12月30日晚上不幸死于突发性冠心病,一瞬间,琼•狄迪恩说:“就没了”。2004年的前一天,她失去了最爱的丈夫,2005年,她写了这本《奇想之年》,剖析了在失去爱人的这一年,她如何度日如年,这段难熬的艰辛的心路历程,被她坦承真挚记录丧恸到达的境地。曾经看过百位临床医护人员写的《死亡如此多情》,里面讲述的是将死之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方式,医护人员面对临危病人的手术态度。但是这本《奇想之年》是说失去亲人,亲属的自我恢复心路过程。琼•狄迪恩一开始陷入自我迷失阶段,开始寻找,开始自动屏蔽一些不愿意提及的回忆。而这本书,在时过境迁后的一年后,她才开始正视约翰已经走了的事实,虽然她冷静理智地参与了丈夫的后事事宜,但是她的内心一直拒绝承认约翰再也无法重回的事实。我很赞同一句话,每写出来一个字,一段话,一些念头,就是一个告别仪式。好比黛玉葬花,把最爱埋藏起来。记录不全是为了忘记,也是为了念想。而这本书里的每一段记录和纪实,足以看出琼•狄迪恩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倾注很多的感情,去重温当初一起经历过的一些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小事情小情调小插曲。如果说突然之间,约翰的离去,改变了琼•狄迪恩的一切,那么她记录这些离开他的日子里,她的心路历程,比失去更重要。她去寻找去考证,揪着一个问题不放,一个理智的人突然开始寻找宗教信仰。。。如此种种,只能说她爱之深,痛之切肤。我很同意书中的一句话:“将死的人知道他还剩下多少时光”,想起2007年的秋天,我在学校做了将近三个月的噩梦,梦里始终出现一个雷同的场景,奶奶在哭,让我去喊人来。爸爸和一群叔叔披着白麻往山上走,我跟在后面始终看不到相框里的人是谁,也曾打电话回去旁敲侧击问过爷爷奶奶身体是否安好,得到的回复都是很好无碍。2008年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我经历了三个月中最熟睡的一夜,没有噩梦侵袭,已经关机的手机传来千里之外的噩耗:爷爷走了。后来几个亲人在事后追忆,都曾在之前经历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没有往这方面细想,包括我做的噩梦,无从解释。一件物或者一个人,太容易得到,稀松平常,不足为怪。但是一瞬间失去,会让拥有者措手不及,我们习惯于生活里有自来水的存在,如果突然有一天停水了,会觉得不习惯。记得先前因为孩子湿疹,我不能吃海鲜鱼虾蛋类,以前我不觉得这些东西有多么好吃,但是一旦被医生宣布加入黑名单,味蕾会不知不觉之中开始从抗拒到期待,抗议无效之后开始陷入一段极其馋嘴垂涎的阶段,总觉得这些不能吃的东西特别好吃特别想吃,连记忆都会加倍抹上特别怀念的味道。而我身边有认识的一个朋友,经历过一次失子之痛,她开始不停地看医生查资料,想找到根源,连医生都说可能只是偶然的意外情况,她不相信,她觉得这是医生的托词而已,开始陷入疯狂的自我侦探和怀疑模式。找到根源又如何?能挽回失去的吗?也许这只是失去的那个人想转移伤痛的一种修复方式而已。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陷入混乱迷茫的自我找寻阶段。睹物思人,琼•狄迪恩说这是“旋涡效应”,一件曾经共同经历过的事物一不小心从回忆里窜出来,猝不及防,即便是防御重重也会溃不成军。为了忘却的纪念,每写一个字,都是为了纪念。每记录一个字,也是为了忘却。有些伤痛,感同身受,那些引起共鸣的文字和情感,让我想起曾经经历过的失去挚爱的一段迷茫期。唯有自己走出来,把那些爱一点点的收集、归类、然后埋藏在不为人知的隐蔽角落。偶尔悄悄地拿出来重温,偶尔封闭在内心深处。重温的那一部分,永远是过去交叉重叠的那一部分,温馨甜美,熨着薄荷的清香。刻意遗忘的那一部分,永远是现在空白的那一部分,缺少的那一部分。时间仿佛有一股魔力,生生地切割了过去和现在,让活着的那个人永远在回忆和现实之间找寻两条线的交叉点。这又让我想起杨绛先生之前写的《我们仨》,她在回忆里,记录一家三口的温情生活,梦里失之交臂的爱人,醒来怅然若失。活着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而琼•狄迪恩的《奇想之年》,在失去爱,寻找爱的路程中,让我们看到生和死之间的纽带,死者并没有死去,他活在生者的记忆里。而生者为了忘却的纪念,留下这些共同的回忆和一部分一个人的回忆。你必须正视这些现实,才得以坚强地走下去。一直走,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看不见的地方,一直在冥冥之中陪伴着我们,看着我们,陪着我们,一起,走下去。
  •     “每一段记忆,每一种期许,只要其中有牵涉那个对象的力比多,就会被召唤出来,摄住患者的心魂,而力比多的成功脱离也与之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痛苦的磨难在我们眼里似乎理所应当。”――《奇想之年》人生就是一列只有终点但不会中途停靠的列车。随我们一起上车的有很多人,他们在岁月中一个个消失不见!更多的时候人们愿意面对生离,那还有再见的机会,哪怕机会是十分的渺茫!而死别则是终其一生只留下生者对逝去者的思念!生离与死别是所有人不愿面对的情况,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周围的人遭遇不幸后,我们面对他们的不幸那就是死别,悲伤与思念将我们包围,面对这种种生活的必然,有时候感觉是突兀,但更多的是一种痛彻心扉!看过《奇想之年》这本书,让我有种触动,那种触动就是对逝去者的放手。尽管这个放手的过程是痛苦的,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对于逝者的那份思念,对于心中的那份不舍,放手让他们走,让他们死去这是对彼此间最大的解脱。《奇想之年》这本书的作者是琼•狄迪恩美国著名作家,而本书则是被推崇为“伤恸文学的经典之作”,曾获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饱含了浓浓的情意。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琼•狄迪恩最真实的回忆,还有她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死神将她的丈夫约翰从她的眼前带走,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妻就此生离死别。而在约翰遭遇不幸之前,他们的女儿金塔纳已经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了。约翰的骤然故去让狄迪恩对生活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尽管生活里有有死亡,有衰老,有一切不如意的东西,可生活最终要继续下去。狄迪恩将她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写成了这本《奇想之年》,她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女人。她需要一个途径释放。读这本书我不自觉的想起《活着》这本书,就我个人而言《奇想之年》更能打动我,这本书里没有大事记,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生活就是那么的平常且真实。但四季在流转,山川在变化,一切的一切都在慢慢的改变着,太阳在起落间带走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黑夜会消失,记忆会消散,而我们会被遗忘。可是当悲伤环绕身边,当记忆越发的清晰。那种感觉如同被黑色的水慢慢的淹没,看着却无能为力。可约翰已经离去,看着他们的故居,看着他留下的文字,品味着有关他的一切记忆,可是最终她终于明白:“我们努力让他们活下去,是为了让他们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也明白了如果要继续我们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在某个时刻放手,让他们走,让他们死去。”活人不应该拿逝去的人来惩罚自己,有一种感情叫相濡以沫,有一种爱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一种爱那就是放手。生活还是要继续,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真正的解脱。
  •       【作者简介】  琼·狄迪恩,1934年12月5日出生在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市,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加利福尼亚州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是她作品的主题和象征,她的文风以强烈的情感为特点,给人以一种落叶无根的感觉,表现出超然世外的态度。此外,她还把对社会的审视和个人忏悔融合进了作品中。2005年,凭借《奇想之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2007年,她又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为对美国国家文学具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颁发的年度奖章。2013年,美国政府授予琼·狄迪恩美国艺术与人文国家奖章。  【第一印象】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封面上的物体都天翻地覆的,帆船倒挂着,热气球像是要沉入水里,山川河流倾斜着,可是海鸥却又是正常的,当我下意识的去翻转书的封面,才惊觉,原来这四周都是风景,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风景,不一样的风景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心境……  【关于内容】  《奇想之年》是一部悼亡之书,故事并非虚构,是由作者琼·狄迪恩讲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段悲惨难挨的时光:圣诞节前夕,狄迪恩和丈夫看着女儿金塔纳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新年的前一晚,夫妇俩从医院探望女儿归来,正准备吃晚饭的时候,丈夫约翰又突发了致命的冠心病。虽然及时联系了医生,但是回天乏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停止了呼吸,离开了深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因为丈夫的离世,狄迪恩失去了共同生活四十年的丈夫,如同一艘失去了帆的船,孤零零的在人生的波涛中艰难前行……或许是因为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对狄迪恩的冲击力太大,她所看到所听到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开始变得乱七八糟,不记得曾经过生过什么,不记得自己和身边人曾经说过什么,也不记得自己将要做了什么,甚至活在回忆里……  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其实人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坚强,当我看到狄迪恩的生活开始有些乱套,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精神疾病:PTSD。近些年,PTSD(又称作:创伤后应激障碍)频繁的出现在各种书籍、影视剧中,那么,什么是PTSD呢?PTSD主要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死亡威胁等情况,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与《奇想之年》中所提及的梅拉妮·克莱因在1940年发表的《哀悼及其同狂躁型抑郁的关系》是相类似的,狂躁型抑郁和PTSD都是属于精神障碍,这二者都包含了突发事件,而且都与家庭和社会因素有关联,比如狄迪恩亲眼看着丈夫倒地不起,前一秒还说着话喝着酒,下一秒就毫无气息。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狄迪恩一面隐忍着丈夫突然离世的痛苦,一面要兼顾着重症病房里的女儿。为了能让女儿早日康复,她尝试着寻找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她已步入中老年阶段,即使她没有任何医学方面的基础,即使那些不同语种的医学类书籍对她而言如天书一般,但她并未放弃,四处奔波,四处请教,只为更详尽地了解女儿的病情,只为更快地让女儿好起来。在这样忙碌而担心的时刻里,狄迪恩还要让自己尽量避开那些充满回忆的地方。狄迪恩让我们见识到了母爱的伟大,母爱似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她的内心被悲伤搅动得波浪汹涌,表面却那样的风平浪静、不露痕迹。可以说,狄迪恩是为了女儿在忙碌,也可以说,忙碌能让她逃避过去、逃避现在、逃离人群……  《奇想之年》这本书,充满了思念和忧伤,也充满了失落和遗憾。一年的时间对于疗心伤的狄迪恩来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这个从未停止前行脚步的世界来讲,一年的时间却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时间可以抚平心灵的创伤,也可以改变一切,如今,狄迪恩的心伤是否痊愈我们不得而知,只能遥寄祝福,愿她安康。这世上有太多和狄迪恩遭遇相似或心境相似的人,但得以将自己的悼念写进书里却不多,狄迪恩找到了自己疗伤的方法,也祝愿这世上的苦人儿都能找到自己疗伤的方法,早日解开思念的心结,重回阳光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最近愿意读这样的书,企图让自己能够提前做好亲人终将离去的准备。
  •     这本和之前读的《当呼吸变为空气》讲的都是生死。后者是濒死者的一年,这本则是未亡人的一年。非常,非常有共鸣感,作者最后,没有走出去。
  •     钝痛
  •     2011年舅妈去世,表姐在房间里哭得一塌糊涂,第二天却又马上和往常一样,甚至还能和我们开玩笑。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现在或多或少能有所体会——丧恸是对日常生活的全然颠覆,痛哭崩溃几乎是它最轻微的病症。丧恸是无意义和反复的怀疑与自怜自哀,是和回忆持久的斗争,是认知失调,是一场旷日持久而又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对我而言特别动人的地方是作者一直以来都在避免陷入和丈夫40年共同生活的回忆的“漩涡”,但是在丈夫逝世后的一年零一天,矛盾地惧怕着自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离这些回忆越来越远,一种来自于构建着没有你的生活的内疚。作者很厉害的地方在于她始终对自己很坦诚,追问自己行为和情绪的真实含义,然后不对文字做任何不必要的矫饰地表达出来,从而让读者达到一种真实地理解。
  •     还没到理解这本书的高度。可能英文的会更好看一点。可能我就是这么冷漠的人。
  •     读到最后一章,不舍得结束这段旅程。一个人在变故袭来时的状态真实而清晰,但是我在想,如果真的把这么多事情记得这么清楚,活得大概也不轻松吧。
  •     关于丧恸的“自怜自艾”,跟SS还差一大截……
  •     一本非常哀伤的书,讲述丈夫的逝世,和整整一年的“奇想”,即使把丧恸分析得这样冷静、具象,依然无法不感到难过。狄迪恩确实是女性作家里少有的不过度关注自我的。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带来的深邃。很期待她的《蓝色夜晚》,但那是丧女之后的又一次“奇想”,可以想见的难过。如果概括来说的话,封底的选段最合适——我明白了我们为设什么要让死者活下去:我们努力让他们活下去,是为了让他们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也明白了如果要继续我们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在某个时刻放手,让他们走,让他们死去。花环会变黑,地壳版块会移动,深层洋流会涌动,岛屿会消失,房间会被遗忘。你必须感受潮水的变化。你必须跟随这些变化。
  •     我猜应该是翻译太垃圾,所以我才看不下去了
  •     这很私人
  •     别离不期而至。逝者已矣,生者的空洞,如何痊愈?一段奇想之年的日记。
  •     幻觉
  •     很喜欢《奇想之年》精装版的装帧,不同于其他书籍封面,它有独特的纵向视觉分布,代表梦想的热气球与航向人生远方的帆船错倒…象征坠落的梦想和遥不可及的远方,左右两侧分别是代表生命的河流与死寂的山峦,中间大段留白就像有待填写的人生诗行;硬质内封面蓝白两色,印有本书英文名称《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以及一个孤单的蓝色热气球。除了一只热气球作为着眼点,满面空白,令人忆起亲人离去时窒息的痛、无法言说的茫然,比最深的黑夜还令人不知所措,更让这本书显得无比沉重。 亲人离去的那一刻,独自低语着「我爱你比多一天更多」…但那不可磨灭的情感即使如恒星般永恒,也会随着被四季轮替而模糊的形象,渐渐将凝固的情感“…塌缩成黑洞的恒星。塌缩早已存在,无人察觉、无人怀疑……”从此时间开倒流…
  •     2017年已读025:“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对于死者来说,死亡意味着人生的终途,而对生者来说,死亡可能是一段长长的悲痛与忧惧的开始。死并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在这本书里,作者将骤然失去亲人的打击称之为“丧恸”,对于未亡人来说,那不啻于整个世界的轰然崩塌,仿佛置身于黑暗的荒野,看不到任何曙光;仿佛躺在冰冷的海底,几乎要溺毙却无法开口呼救。长歌当哭,所谓的“奇想”,只是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撕开一个口子,试图用往日的回忆来温暖现在,试图从往昔的符号与意义中重构一个结局。疯狂与忧伤会逐渐退却,生者终要放手,终要习惯一个人继续走下去。
  •     人生在一刹那改变,那刹那稀松平常。
  •     真真是好看啊
  •     翻开之后停不下来,紧张得直打嗝。很多年之后,我终于不再期盼你回家的那天,而是开始幻想和你一起离开,幻想给予我无穷无尽的力量,幻想不会背叛。
  •     哀恸。幽灵无处不在,思绪反反复复,被卷入记忆的漩涡。“因为婚姻是年华,我习惯从他眼中看到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全都交织在一起,从约翰的死想起父母亲的死,一切都被连结起来了。很多文本重复出现,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生活就是这样的复调演奏,岁月冲刷板块变化,将飘在风中的诗句钉进我们的生命。从太初而至现今,万古而常新,永无穷尽。“无人看顾麻雀。”作者应付哀恸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在市井经验中是罕见的。
  •     对亲人最动人的告白,对逝者最沉痛的悼念。
  •     有关女儿的那段感同身受,说是感同身受不过是我曾经扮演着女儿的角色,厄运来的毫无预兆,父母心碎。琼‘’理性‘’的写出了漩涡里的奇想,但仍然能让人体会到当中的哀恸。我在拒绝生命的流逝,虽然我知道那是必然。
  •     太意识流了。然而我又有什么立场去评判呢?我连经历都还没有体会过呢,也希望永远不要这种急促的死亡。
  •     被迫跟着她在重构我的奇想之年。其实有些微妙的愤恨,泪水已经流下了,但是无法诉说。自传是某种特授的权利,年纪或许是重要的因素。否则会被批评为自哀自怜。但写作不原本就是吗?
  •     1710
  •     丧恸是一个我们实则并不了解的境地,只有在真正抵达后,了解才能达成。丧恸之人会陷入对自怜自哀的思考,我们担忧它,惧怕它,害怕自己的行为会暴露真实的情况,别人会说我们“沉溺其中”。哀悼如果不避人耳目,就会令人想起死亡,人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自身处境的某种失控。D.H.劳伦斯在一首四行说教诗里这么写:“我从未见过哪只野生动物/为自己感到难过”。一只冻死的小鸟会从枝头跌落,它也从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但还有海豚,还有鹅,它们像人类,把丧恸作为一种失去后的迫切需求。
  •     “生活就此改变,那一刻稀松平常。” 作者描述哀恸的经历,让人感受到忧伤,和忧伤后的那份坚强。
  •     当一件事发生后,生活被划分为“之前”和“之后”。每一年的每一个日子都变成“当年此时”。 而每一个细节,都会被当作扭转结果的关键。
  •     首先必须说:翻译得真好 很多词汇和感情表达的语句都让我不时地忍不住惊叹。书店偶遇这本书 被内容深深触动 生命的长河其实没有惊喜和意义 而「我们不断地被独自留下」才是要靠一生的时间去求解的命题吧 珍惜当下。
  •     嗯 我是还太年轻了吗?这本书大致得供一个有经历的人读才看出好来。有些重复和加点字读起来有点意趣,像是可以营造思维的模式,重复条约没什么规律
  •     面对亲的逝去,人们往往陷入回忆的迷宫,周围的一景一物都成为勾起回忆的圈套,不断的回溯,反复的琢磨,也许命运早已有了暗示,只是当时未可知。就这样陷入了奇想之年。
  •     异常真实,真实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少有女性作家能在死亡降临以后将情感与理性进行如此彻底的剥离,抛弃煽情,将疼痛隐埋在琐碎的思考之下,甚至对此进行一种研究式的自我剖析。比起这本书,我可能更喜欢作者一种活着的思考态度。
  •     非我所历,却完全信服。悼亡明明那么重要,而我却一直忽视它。【想找蓝色夜晚看,可是还没出中文版啊
  •     也是很有勇气
  •     “丧恸” 精准的自我分析,对丧恸的片片厘清,迷人,也令人难过。
  •     看完脑袋钝疼
  •     能够平静地读这本书,大概走出丧恸了
  •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     丧恸由失去引发,书里的死亡和现实正在发生的失恋,感受共鸣。
  •     挺好看的虽然有点刻意。。我阅读的第一本Joan Didion
  •     死亡,再接近看也徒劳无功
  •     大约这辈子我最自私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比我先生死得早。这种离别,不想经历。
  •     如果说死亡是仆人和死神的萨马拉之约,那么丧恸更像是明明已经混乱了时间和空间却还假装一切正常的非理智时期,是最亲密之人去世之后很短或者很长或者一直持续至今的精神臆想。作者的丈夫在某一个稀松平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时间里忽然去世了,不是分手、吵架、离婚、分别,是从此时此刻便再也回不去的决绝。这本书记录了丈夫去世后一年多两年的时间里,作者散落如沙的碎片记忆和感想,这是一本没有眼泪却伤痛无比的随笔。当你以为从来不曾留在记忆中的画面清晰如潮水般向自己涌来时,才会知道“失去”是多么强大的力量。没有失去的时候永远不会懂得珍惜,也永远无法体会真正的“丧恸”。这本书带给我的意义,更多的是对平静生活的感激。“我爱你比多一天更多”
  •     想起去高铁站的路上,我和爸爸第一次讨论关于我自己的死亡。我跟他说:如果我死了,你们的存在对我而言毫无意义。后来回到北京,在地铁上觉得不妥,怕他误解我,又发了一条微信解释:我的意思是只有活着我们才是意义。单纯去思考死亡的话,就像书中作者不断强调的: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刹那间却是稀松平常。
  •     另一种的《我们仨》。挥之不去的自怜自爱,避之不及的往昔场景。寻章摘句以释丧恸之意,假设回想以解人生缺憾。稀松平常的一天,熟悉的生活突然结束,至爱离开以后,你将如何自处?
  •     生者回顾往事,才看见他们错失的信息
  •     出于理性,我们都知道,但并没有选择理性地活下去
  •     未亡人絮语。“而那日稀松平常。”
  •     “关关难过,关关过。”
  •     如此沉重如此深刻,每次阅读都这么沉重,痛不可以说出来吗,谁又能感受,想哭就哭吧,想纪念就纪念吧,这又怎么了呢。
  •     如同作者22岁的感受一样,面对她杂乱的逻辑和漩涡般无序的回忆,我无法感同感受,但却也窥得了她吉光片羽般的生活片段。妻子的深情与自责,同时也是一道警示,相处时定要坦诚并且学会赞美的力量,偶尔行不寻常之事,也颇为玄妙。
  •     读起来就像是 突遭变故的人 脑中混乱纷杂的记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