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100096839
作者:[法]雷吉斯·迪布瓦
页数:195页

内容概要

雷吉斯·迪布瓦(Regis Dubois),现居住马赛,教授电影课程。他的其他论著包括:《一部政治的电影史(美国、欧洲、苏联)》(叙利耶出版社,2007年)、《美国黑人电影:在融入与异议之间》(勒·塞尔夫—科莱出版社,第七艺术丛书,2005年)、《美国黑人电影词典(演员、导演、技师)》(赛吉耶出版社,赛吉耶电影丛书,2001年)、《美国白人电影中的黑人形象(1980—1995)》(拉玛棠出版社,视觉域丛书,1997年)等。

书籍目录

法文原文致读者
前言
电影与意识形态
关于马克思主义电影批评
好莱坞、审查以及美国梦
关于美国电影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
泰山在好莱坞
从卢梭主义到帝国主义
拳击与电影
意识形态的较量
强奸犯、阉人以及黑色种马
美国电影中黑人男性角色的演变
好莱坞上演的“D日”
《最长的一天》和《拯救大兵瑞恩》: 战争的两种诠释?
从《洛奇》到《第一滴血》
从新好莱坞电影到里根时代电影的转型
印第安人、黑人、越南人、阿拉伯人、外星人以及其他突变人种
好莱坞电影中他者俗套形象的经久不衷和互换性
“这不过是消遣而已!”
关于扎克·斯奈德的《斯巴达300勇士》(2007年)的接受问题
注释
参考书目
本书涉及的电影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同一个电影”——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 作者认为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尽管如此,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在国外如何被当地的观众所接受的问题。


 好莱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当我们进入电影院里面,以舒适的姿势躺在座椅上,被投射到银幕上的形象所吸引,我们迅速的移情且将与银幕中的角色同化,我们进入做梦的状态,如睡眠中的婴孩一般。此时,我们被浮动的光点吸引着,仿佛中了魔咒一般被,一些“盗梦者”在我们的睡梦中植入意识形态,电影结束后我们恢复觉醒,但这个意识形态已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探寻美国的意识形态如何从主题、叙事和美学层面在电影内部发挥作用,从七个章节列举多部美国电影分析美国梦如何嵌入好莱坞电影,雷吉斯·迪布瓦以一种简洁而幽默的方式解析意识形态在电影中带给我们的幻觉。电影作为“微观社会”将不加言明的价值、禁忌以及日常的神话进行隐蔽,电影不仅仅作为一门艺术,同时更是“一种人类的沟通方式”,在这里“话语植根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不是“一种被神秘化的、朦胧莫测的、非历史性的表述,或者纯粹的感情体验”。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中,政治权力机构依赖着审查制度始终对电影制作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控制,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道德层面审查制度(《海斯法典》),然后是政治审查(麦卡锡主义),最后是经济审查(电影分级制度)。奥斯卡奖似乎以巧妙的方式奖赏那些一致认可的题材,这个“不公开的”审查体系对导演作者以同样的方式排除异己。如今的审查制度略微放松,却有着更加严格的约束力。比如:一部投资巨大的好莱坞电影的基本诉求必须是面向更广大的观众,其次,电影等级制度区分观众同时意味着限制它的商业前途,电影等级制度还包括内部预应,制片人可以直接干预电影的制作,效益始终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即使好莱坞电影顺利的通过审查制度,而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很好的嵌入“梦境”里没有被观众识别呢?雷吉斯·迪布瓦简述了五种基本的意识形态:(一)为乐观主义服务的电影。它很神奇,像梦境一般满足了观众的幻想,观众借助电影的影像脱离了现实。(二)大团圆结局作为秩序的回归,一种强化的“固化的美好而整洁的世界观”既与乐观主义相吻合,又重塑了观众对美国的意识形态的信心。(三)对个人主义的礼赞。在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中,明星制度神话了个人主义的视角。主角往往是一个名不转经传的白手起家的人,面对重重考验,历经千辛万苦获得社会、职业和其他方面的提升,他表现的性格(勇气、忠诚、主动)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爱情、事业、成就)。这个价值观已经嵌入美国梦的基础之上:美国民族弥足珍贵的靠自己的力量去成功的人的神话。(四)善恶两元论、简单化和信息的不对等。极端幼稚化、场景缺乏真实性、大多数人物的内心欠缺深度,所呈现的主题和当下美国人所面临的社会矛盾并不对应,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蒙蔽观众,即使揭露也经常流于表面,并且保持一种对统治阶级的现存的有利状态。(五)欧洲主义、男性主义和对他者的否定。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如同提供给男性观众的主体观看的女性客体,纯粹提供男性角色或者男性观众满足自己的幻想或者窥视的冲动。而其他种族的人则往往视为他者,他者分为两类:顺从的善者与凶残的恶人。从而可以看出好莱坞的意识形态,美国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未来的视野以及乌托邦的设想,普通人成为美国式民主是完美的化身,梦想的原动力则来自于世界的天命或者美国使命。在《泰山在好莱坞》一章中,作者认为泰山在《圣经》犯下原罪的天真而懵懂的生命体,泰山的世界是失而复得的天堂般乌托邦的再现,非洲则是一个虚构的非洲,那是一个杳无人烟的桃花源,泰山与非洲源于西方人的欲望,隐约象征着神秘与原始生活状态的魅力,象征着粗暴与诗意、性感和纯真。这些幻想掩藏了西方的殖民主义,殖民主义的政治宣传和征服结合,借助新闻媒体等极好的展现埋藏在我们的意识深处的幻觉。电影对非洲的社会或者现实讳莫如深,目的则为了保持野蛮原始的非洲大陆有待征服和尚未开化的形象。《人猿泰山》系列影片正式构建于一个漫长的种族歧视的传统之上,参与了将奴隶制度和西方帝国至于合理化的过程。女主角象征着文明,即相动物本能和自由而言的优雅的西方文明。电影中的简是自然与文明的连接者,她驯服自然,实则:使非洲变得文明开化。其中隐含的帝国主义文化----通过想象---将一种清教徒和消费社会结合的生活方式强加给世界的其他地方,将非洲的形象弱化成一个原始、落后和堕落的地方,而西方文明则将非洲人从野蛮和愚昧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主。在电影中,泰山之所以统治黑人源于白人优于黑人。黑人则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搬运工,一种是进攻者。他们展现的只有怪异和残暴,他们的生命对于观众而言也毫无价值。此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诡辩展现:一方面赞美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同时又轻视那些“野蛮人”。换句话说,一方面搞个充满无限诗意的美妙世界,一边又发表欧洲中心主义、种族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言论,《泰山》系列是对征服西部的继承,旨在不断地加大文明世界与野蛮世界的边界。生活就是一场战斗,拳击电影经常作为生活本身的隐喻激发人们认同感以及对战斗的欲望。在第二章《拳击与电影》中,作者通过洛奇一系列电影考察了意识形态与影像的关联,以现代拳击暗喻富有战斗力的、年轻的和胜利的美国。电影人通过长将拳击作为社会斗争的缩影。拳击手正是美国梦的检验者,是美国梦的完美化身。而黑人拳击、女性拳击始终是“他者”。在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白人的无意识的集体想象中,认为黑人是性特征过度发育的。黑人拳手始终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奔走呼号自由权利。女性拳击之战实则为女性对抗充满压迫的父权社会。马丁斯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则是一个例外:德·尼罗饰演的拉·莫塔的对手只是自己,假想敌都没有。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男人和心魔斗争的电影,是精神与宗教层面上善恶交战的电影。“黑人电影现象”指的是什么?在1970年至1975年间黑人电影的巅峰时期,1980年几乎消失,这些电影主要面向黑人公众,常常是一些热衷于动作、暴力、恐怖和性的廉价影片,所有的电影都有着标识:在发行上,仅供黑人观看,B级片的审美以及无所不在的朋克音乐和黑权运动的影响。在早期的电影中,白人演员以荒诞的方式演绎黑人的形象,塑造出对权力和白人妇女痴迷的神魂颠倒的黑人形象,《一个国家的诞生》因此引发了大量的暴力游行,且造成人员伤亡。在有关黑人电影《猜猜谁来吃晚餐》中,身为黑人的波蒂埃是白人的理想化身,完全只是提供给白人主体观看的客体。黑人的角色一般因性被“阉割”,他只是一个被动的客体,黑人观众很难认同这些被臆想出来的形象,而白人观众则从幻想中获得满足感。公路片《斯维特拜克之歌》则明确指出性变成黑人抗争的政治武器。男性的阉割,黑人承受着心理上的阉割:他们没有权利,被白人社会贬低,作为其完全的人的地方不被社会承认。性变成反对白人势力(父权社会)的一种武器:对法律和父权秩序的不屈、抗议和颠覆。在90年后之后,黑人电影变成跨种族恋爱的故事模式,但美国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换了一种植入方式而已。《拯救大兵瑞恩》以一个士兵的视角,写实的摇晃的的镜头下还原战争现场,逼真的生效和主观视角令我们置身现场,这样一部赞颂普通美国人的牺牲精神的电影,又是如何将意识形态植入影片之内的呢?在许多好莱坞电影中,美国人被视为上帝的选民,担任人类文明的守卫者和庇护者。接受苦难,而且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和必要的---正如基督的殉教之旅。斯皮尔伯格话费许多笔墨强调殉道者的磨难隐喻着美国英雄是人类救世主的辩护依据。这一切正如伊拉克战争之际,布什总统为单方面发动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辩解:“这场战争是为了拯救人类文明本身。”在《洛奇到第一滴血》一章,以洛奇这种英雄神话来勾勒出意识形态的意图:为备受嘲讽的越战英雄昭雪,恢复军队和国家的荣耀,并且赋予美国神话和帝国主义新的生命,无非以如同镜像一般的硬汉之躯来巩固父亲形象或者说稳固统治。为何许多亚洲演员去好莱坞发展几年,拍了几部电影,屡屡受挫,再次返回家园。原因很简单,这些亚洲演员始终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他者存在,他者在美国电影中实际上是美国中产阶级隐秘幻想的集中体现。美国代表着进步的现代的优雅的,而他者则来自原始的、自然的,所以不难理解李小龙在美国不会点餐、成龙要开着大卡车将房子推掉来报复恶势力。他者侵犯美国人的土地、道德、宁静,甚至是妻子的身体。这里面潜藏的好莱坞的意识形态:对美国的拯救不仅仅存在于对国界的捍卫,还存在于对种族纯粹性的保持上。他者只能依存于美国英雄们的审视之下,是被接纳的他者。时代不断进步,他者被理想化:人、自然和精神集于一体的远古先民似智者。但这只不过是他者在不断堕落的美国社会所幻想成的影像。这些他者都是一些改良主义之下的温和的“好人”,始终遵循着美国的常存的游戏规则。在美国梦中,白种人那种美好的充满着道德感和正义感才才是唯一的选民。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经过诸多选择,每一项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归根结底只为最后的作品取悦绝大部分观众,从而转会投资并且获取最大利益------这就是好莱坞电影的本质所在。为了达到最广大的共识,每一个微观社会都意识形态的幻觉载体。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不禁令人联想到1968年的戈达尔被邀请至南加州大学的时候谈起创作,当问及如何看待电影创作时候,戈达尔这样说:当我们想象中拟好了剧本---就像一种个幻想或者白日梦---就必须精准地按照剧本来做,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但如果以生活作为蓝本,就可以自由的创作。电影不是梦境或者幻想,电影就是生活,电影和生活并无二致,根本就是一回事。显然,看似随性的对话却一语道破意识形态与电影的关系。不难理解当他与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时写信给对方:能不能给我十万美元拍一部电影?他们回复:作为导演,这个费用未免太高了。戈达尔说:这个不是给我自己的,是整个影片的费用。在好莱坞许多电影作者创造出一些优秀的电影,与此同时,好莱坞也是个消灭创造力的地方。
  •     此书是颜子悦主编的“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中的一本,作者雷吉斯•迪布瓦是法国学者,长期研究电影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在此书中,作者站在批判的角度,对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他的理论来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这种理论看来,一切电影都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它承载着特定的某种意识形态,成为传递政治、文化霸权的潜在手段。此书收入他关于电影与意识形态关系思考的9篇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针对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等形象的分析。总体来看,作者是站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立场上的,对我们认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电影本质很有帮助。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电影虽然在历史上经历了官方审查越来越少的发展历程,但电影制作人本身却在经济和政治审查之外,自觉地进行意识形态和道德的审查,以使电影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喜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即使这种喜好和需求是不合理或带有歧视性、带有偏见的。像《洛奇》《第一滴血》等电影,作者认为它们是“隐约地勾勒出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意图:为备受嘲讽的越战英雄们昭雪,恢复军队和国家的荣誉,并且赋予美国神话和帝国主义以新的生命”,像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壮志凌云》,作者将其称为是“拙劣的政治宣传影片”。而且,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不公开的”、看不见的审查,即通过奥斯卡奖项等的设置,挑选符合官方的或纳入意识形态的“好电影”,而排除具有挑战性的异己。好莱坞电影中无处不在的乐观精神,表面看似是在宣扬珍贵的“美国梦”,实际上它提供的是麻醉剂,“最终让观众昏睡而非觉醒”,让观众在廉价的乐观情绪中丧失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批判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好莱坞电影中存在着无处不在的欧洲(西方)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而对黑人等少数族裔、对女性存在着潜在的歧视。存在的缺点是理论分析仍需进一步深化,而且在分析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属性时,也需注意到电影艺术水平和技巧方面的评价,不能将意识形态作为判断好莱坞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另,因此书中文简体字版是两个译者李丹丹、李昕晖完成,最后的译稿应更加统一和前后一致,可惜的是,有个别地方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索引部分与正文对照会发现问题,例如第184页的“V.德彭特”,在第8页译为“维吉尼•德彭特”。这需要在以后修订时加以修正。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很多时,左派约等于攻击、被害妄想症,但这位作者有突出的特别品质-不是贬低,是阐释、涤清,非常难得的保持平和与谦逊。令我对电影社会学、电影评论甚至电影本体等等,都有了更上一层的认识。
  •     左派(马克思)电影学者的书,但读起来个人蛮喜欢。
  •     浅显易懂,不过有些分析的论证过程稍显薄弱,欠缺立体的、整体的、历史的视角与脉络。
  •     分析很细腻,至少读后还有收获。但内容太少了,定价也偏高。
  •     主要还是以不同的电影为分析对象的文化研究,不过讲马克思主义居然没有讲本雅明,也是有点奇怪。觉得理论方面还有点欠缺
  •     如果不看作者,光看第一章很容易觉得这是一本八十年代前在中国出版的书。对影片的分析方见高下...法国人批判的这个资本主义啊,excited!
  •     有点浪费时间。
  •     批判好莱坞的笔法已经司空见惯,批判角度也并不新鲜,这种说法代人任何一国电影都说得通,哪个国家的电影没有他者?
  •     是一本很多人看了会觉得作者上纲上线的书,但其实是很犀利。最后评斯巴达300那段真是笑死我了。
  •     我想看一下这个喋喋不休说好莱坞就是政治机器的作者怎么做到有理有据,理性客观
  •     当年为什么要解放法国?
  •     就是几篇论文,前三篇最好。
  •     就当影评看吧,短小精悍,关于少数族裔与白人的对立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没有太多大理论的支撑,左翼思想让人亲切,但也有些幼稚病的倾向。
  •     作者根本不懂好莱坞 也根本不懂类型电影
  •     用一本文集写了一堆我看过电影就知道的结论,既不深刻,也不丰富,怀有法国人对于好莱坞的一贯偏见——虽然有些观点本身没错。引用了大量的文章和网评,更像是做得不彻底的网评统计,译者太没信心,每写一个名字就要带括号加上法语原文,看得眼花缭乱,对商务印书馆出的这本书有些失望,题目吸引人罢了
  •     看似娱乐化的好莱坞商业类型背后蕴含着强大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这并非强硬的自圆其说。工业化体系内每一步选择都是价值观念的映射,国家意识形态则是社群内最大共识。关于他者形象变迁的章节读来令人击节。
  •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的历史发展,对其中的时代典型视角予以深究,很浅显易懂,激进的揭露令人印象深刻。必须承认,虽然书中的大部分电影没有看过,但随着分析的延伸,对好莱坞意识形态的产品已经形成了比较直观的解读方法,娱乐的面纱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神秘
  •     对电影与意识形态有着清晰的论述
  •     正如作者所说,评论一部电影,不是为了贬低它,却是一种乐趣。对我来说,看一个法国人,评价美国的电影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视野的开拓和乐趣。尽管早知道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以及输出价值观和信仰的方法,但是看作者从具体的电影一部一部分析评价,却也不是一种可以温故知新之旅。
  •     选取若干例子和视角来谈,有些是人们已经意识到的关联,有的却感到原来这背后还有这样的深意。所提电影并未都涉猎,抱着好奇心来读,但同时隐隐有种过度解读的不适感
  •     要是提到的影片都看过读起来应该会有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     这个水准的文化研究我做三个月功课也能写出来…顺便吐槽排版印刷这个质量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 哼 差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