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旺斯的漢詩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0193986381
作者:也斯
页数:152页

内容概要

也斯,本名梁秉鈞,詩人、作家及文學研究學者,曾任香港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主力教授比較文學、文學與電影、文學理論及創意寫作等。曾獲中文文學雙年獎及藝術發展局年度藝術家獎等獎項。2013年1月5日因肺癌病逝。

书籍目录

一 沙可慈詩鈔
3 村子
5 做餅
7 圍坐
9 隨瑪莉到花園去
11 梅子的歌唱
13 年娜的茄子
15 山雨
二 重訪普羅旺斯
19 石上隱秘的符號
23 螢火蟲的情人
25 雅芝竹
27 安文在山上看書
29 馬賽的魚湯
31 山谷裡的房子
33 馬蒂斯旺斯教堂
三 東西面譜
37 芭蕉來到馬賽
41 毫毛來到尼斯
43 柯布西耶東行寄簡
47 韓熙載夜宴圖
51 羅聘鬼趣圖
53 潘天壽六六年畫《梅月圖》
57 羅倫巴特七四年參觀京城印刷廠
四 新游詩
61 羅馬機場的詩人
63 威尼斯
66 孔子在杜塞爾多夫
69 清理廚房──給下一位房客 Mr. Jan Sonergaard
71 一頓飯裡總有那麼多人情
75 橫濱的老玉楠樹
77 櫻桃蘿蔔
81 北京栗子在達達咖啡館
84 羅馬尼亞的早晨
86 座頭鯨來到香港
89 臥底槍手逃離旺角
五 新游詩(二)
93 在光州吃榮光黃魚
94 慶州包飯
97 光陽烤肉
98 砌石塔
103 鳥居之道
105 那邊、這邊──核災後致日本友人
107 山東:百脈泉
109 風箏與年畫
113 出關
115 在莫高窟再聞汶川地震
六 詩經練習
121 隰桑
123 東方之日
124 漢廣
127 卷耳
129 七月
132 雞鳴
135 關雎
137 碩鼠
139 採綠
141 後記

作者简介

《普羅旺斯的漢詩》是梁秉鈞(也斯)今年最新出版的詩集,收錄由2006年至今未結集的新詩。詩集起源於作者2006年夏天應邀任阿爾卑斯山上沙可慈修道院(Saorge Monastery)駐院作家,以及2008年重訪故地及游歷普羅旺斯所寫的三輯詩作。
也斯表示,近兩年生病了,不能遠行。也寫了一些疾病的詩,但還是非常懷念近六、七年以來那輯從陽光下的沙可慈修道院(Monastère de Saorge)和花園開始的詩,那裏面有些東西給予我很大的安慰,在不安定的日子中令我舒懷。我自然便也用了些時間,把散亂的詩稿能找到的找出來,整理成書。希望這些零散的陽光和花瓣,也能為其他在逆境的人,帶來一點安慰。


 普羅旺斯的漢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切到了最后可以如此简约顾文豪“一切到了最后可以如此简约,任天气作主,阳光走它走惯的路,带来四时不同的色彩,在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里,也总有柔美的事物”。普罗旺斯夏日的明媚阳光,让近年患病的香港诗人也斯怀念不已,于是他花了些时间,将散乱的诗稿整理成书,《普罗旺斯的汉诗》,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希望“这些零散的阳光和花瓣,也能为其他在逆境的人,带来一点安慰”。只是诗人自己也终于“在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里”行尽了他走惯的路。1月6日,也斯于香港辞世,享年65岁。我并不清楚大陆有多少也斯先生的读者。但任何关于香港文学的谈论,都绕不开他。在我眼里,他亦非仅是香港文学的承传者,更是香港文学的奠基人与垦拓者。本名梁秉钧的也斯,一如当年那些行色匆匆的南下客,带着混杂了不少书本的沉重行囊跟随父辈自内地迁居香港。从此伴他成长的就是一些微微发霉的旧书,和路边随手买到的中外文学读物。在借来的空间和借来的时间相处,也斯或许很早就学会如何在迁荡不居的现实时空中辨识并把握永恒存续的文学光亮。最先引起文坛注目的,是也斯七零年代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养龙人狮门》和中篇小说《剪纸》。前者袭取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为故事外壳,复取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落脚点则在针砭批判香港的当下现实。于古典化融缀合,却逸出五四时期故事新编的陈规格局,谋求将传统中国与现实香港造成有意的冲突与拼接,在不同层次读解香港都市的人情物态。传统、古典、神话,不再是作者演弄技艺的练武场,而是回归“原型”,成为凸显现代意识的大背景,此所以古亦为古,古亦非古。《剪纸》更以描摹七零年代香港民间生活来思省刚刚登场的全球化与现代化于香港的改变与侵袭,显然有更深闳的现实关怀。传统的、现实的、世界的、本土的,这些日后构成香港文学的主要议题和创作元素,也斯早在七零年代就别有所见并落实在一己作品中。而我以为,也斯最值得称道处则是,他很早就有意识地触碰香港经验。这种触碰,使得香港的文学不再只是描绘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环肥燕瘦、赌狗赛马的那个殖民地香港,抑或作为上海变形的香港。换句话说,乐意叙写“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环肥燕瘦、赌狗赛马”的香港文学,更多是标签文学,而也斯毋宁要深入探触香港的当下生活,“对于文学与现实之间,从不那么机械化的角度,看到它们之间复杂牵连的关系”。《街巷人物》速写寻常巷陌里的寻常冷暖,有意以轻快小品的笔法白描向来为人轻忽的凡人悲喜。其自言“人是这么奇妙,又这么可叹。人有无限的可能去塑造自己,但人又可以变得那么可怕,这就不禁叫人想到,那在背后影响和改变人的因素了”,易言之,真正吸引也斯观察人、记录人的原因并非人的面相,而是这份可见的面相之后的不可见的“某种质素”。《山光水影》则是游踪存影,并非什么名胜奇景,只是人人得而致之的日常风景。相较奇山异水脱口而出的好,更考验写作者的眼力与心力。有眼力,才能自日常中提取不易见之美之神奇,有心力,才不致成为审美的势利派。当我们回望城市里昔日的哀乐留影,绵远的记忆化成一声催人自省的提问,“我们看到了吗?我们愿意细看吗?”值得注意的是,山水人物的散淡笔触,其实背后一样有纷繁可观的异文化影响。也斯师法的非仅传统文学里的小品笔路,毋宁说是为其钟爱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实验性新小说及千变万化的现代艺术,他希望在自己的人物素描风景速写中令这些现代艺术形式“展开有趣和有意思的对话”。而这也成就了也斯文学创作的另一大特质。如果说早年的创作重心是在谋求经由文学熟悉和理解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那另一条一以贯之的文学线索则是终始不绝的对异文化的关注和研求,进而开启一段“越界的行程”。在越界的过程中,不一定快乐、自得,很可能充满疑虑、不安。要紧的是,“越过边界进入异的空间,而边界也在变化之中,这越过边界的自我,也在变化之中”。是以他自七零年代始就着意书写各类文化评论,同时多年来以诗歌创作与不同艺术媒体工作者合作,或参与改编《牡丹亭》成新派粤剧《还魂记梦》,或以香港及各地食物为题,思考日常生活中食物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或与时装设计师合作装置艺术诗集《衣想》,衣衫与诗对话。透过这些多样的创作实验,其自陈最有意思处是“既带出彼此不同媒介的共通之处,又去理解及尊重双方的不同,真像彼此传球,你来我往,不贬低他人也不委屈自己,而是共享创作的乐趣”。由此我们重温德勒兹的箴言,“在艺术上,在绘画中与在音乐中一样,并不是要去复制或发明一些形式,而是要去获取力量”。克利的著名说法“不是要表现可以被看见的东西,而是要让东西可以被看见”端可移来形容也斯的文学。也斯着迷于物自身,认为人与物的相会形式多样,诗人不必将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加诸物件上,使之纯为象征,诗亦可是沿着物性体会,心与物来回对话,令不曾被窥见的部分得以窥见的能力,本身就是艺术家宝贵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提醒书写者在负面的东西中总该发见一些正面的东西,要学会捡拾那“柔美的事物”和“零散的阳光和花瓣”。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也斯常能将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历史场景交融在一起,并恰如其分地用介于文白之间的语言加以表述。
  •     奔着诗集的装潢~很有趣的写法,只能这样说。
  •     新游诗这一部分特别有趣,《芭蕉来到马赛》也好玩。在也斯去世后才开始读他写的东西,叹。
  •     PageOne,写食物的诗最好。
  •     風箏與年畫
  •     乾淨的文字,不追求華麗的詩意,講究節奏音律。
  •     “西出阳关,没有跟我们想法一样的友人了”
  •     「米糠發酵的泡菜/據說每天要不停地攪拌/年邁的母親早就教導/還是不要做糟糠之妻的好/海帶在少年階段/立志長大成為獨立的女性/從事文學和翻譯的工作」
  •     重读感觉瞬间不一样了,极其喜欢《卧底杀手逃离旺角》
  •     就让平淡的词为逆境中的你带来慰借。
  •      牛津大學出版社版本,装帧喜欢。【78】
  •     本来想再送本周梦蝶给某位多年未见的友人,但是楼下书店找不到了,我也不想动用自己的藏书,于是临时挑了一本也斯的集子,在飞机上读完了——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第二次读也斯。诗人竟然能如此这般地体会和描摹日常生活的细节,确实令我惊异。写松尾芭蕉、通宵写作和花园盛宴的几段特别动人。他在后记里把自己的作品比作“零散的阳光和花瓣”,信哉斯言。
  •     喜欢诗经部分
  •     “一切到了最后可以如此简约,任天气作主,阳光走它走惯的路,带来四时不同的色彩,在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里,也总有柔美的事物”
  •     走在路上的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