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伍德斯托克的末班车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13312707
作者:(英)柯林·德克斯特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柯林•德克斯特(Colin Dexter ,1930— )
德克斯特生于林肯郡的斯坦福德,就读于斯坦福德中学。完成了皇室通信兵团的服役期之后,他到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攻读古典学,并于一九五八年获得荣誉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东米德兰兹郡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一九六六年,他开始受到耳聋的困扰,不得不离开了教师岗位,接受了牛津大学地方考试院高级助理秘书官的职务——他后来一直担任这项职务,直到一九八八年退休。
他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写推理小说,《开往伍德斯托克的末班车》于一九七五年出版,把莫尔斯探长这一角色介绍给了世人,这位暴躁易怒的侦探醉心于填字游戏、英国文学、桶装鲜啤酒和瓦格纳的音乐,而这些其实就是德克斯特自己的嗜好。主人公莫尔斯探长是英国泰晤士河谷警察局的高级警官,工作地点位于牛津,年龄约五十多岁,单身。从社会政治角度看,莫尔斯探长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世纪后半叶英国上层白人男性的形象。他智力超群,目光敏锐,自信满满,诙谐幽默,而与权力机关和上级的关系又若即若离,被视为最后一位“绅士侦探”。该系列描写的侦探故事主要在牛津发生,涉及到大量牛津大学师生和牛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牛津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也渗透其中。小说描述的侦探故事对于了解上世纪下半叶英国中小城市的主要社会矛盾以及人民生活状况也有着重要价值。
三十三集电视连续剧《莫尔斯探长》从一九八七年上映至二〇〇一年,其成功也为德克斯特赢得了更多赞誉。牛津市与牛津大学一直把莫尔斯探长系列当作重要的旅游卖点。在牛津有专门以莫尔斯探长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在欧美各国旅游者中很受欢迎。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一样,德克斯特在绝大多数剧集里都友情客串过。最近,独立电视台的二十集新连续剧《刘易斯》描写的就是他在莫尔斯探长系列里创造的身强体健的刘易斯警探(现在已经是探长)这一角色。同《莫尔斯探长》里一样,德克斯特在其中客串过一个把紫罗兰花递给探长的人。
德克斯特多次受到英国推理作家协会嘉奖:一九七九年的《众灵之祷》和一九八一年的《耶利哥的亡灵》为他赢得了两项银匕首奖;一九八九年的《妇人之死》和一九九二年的《林间路》为他赢得了两项金匕首奖;一九九七年,他荣获钻石匕首终身成就奖。一九九六年,德克斯特的短篇小说《伊文思参加普通证书考试》为他赢得了麦卡维提奖。一九八〇年,他当选为仅限邀请侦探协会的成员。
二〇〇〇年,德克斯特凭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荣获大英帝国勋章。
二〇〇一年九月,林肯大学授予德克斯特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项高等学位通常授予那些学术成就突出或者拥有其他功绩的人。
在侦探小说史上,柯林•德克斯特与雷吉纳德•希尔和彼得•拉弗希齐名,被誉为“英国古典推理三大巨匠”。“莫尔斯探长”系列是继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之后最成功的一套英国侦探小说,同时在美国也享有盛名。一九九〇年,英国侦探小说家协会(CWA)的会员对福尔摩斯之外的所有英国侦探进行投票,莫尔斯探长当选为“最受喜爱的侦探”。

书籍目录

序幕
第一部 寻人:一个姑娘
第二部 寻人:一个男人
第三部 寻人:一个杀手
尾声

作者简介

星期四下午,《牛津邮报》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妙龄女子西尔维娅被杀的消息,星期五早晨的全国性报纸也把这条新闻放在了显要位置。
星期五晚上,莫尔斯探长告诉全国民众,警方正在搜捕一个非常危险的人。此人被控的罪名不仅包括故意杀人,还包括性侵,而且他随时都可能再次作案。
随着调查的深入,之前明确的线索渐渐蒙上了一团迷雾,莫尔斯越来越觉得这一切都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支配着……


 开往伍德斯托克的末班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十一月初在南京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更新培训,讲讲业务以及世界形势心理健康等等。带了这本书,打发空闲时间。买了两本德克斯特,用书券在新华书店买的。新星陆续又在出。还是没舍得,屯的书的太多了,这本应该是14年时候买的,16年年底了才读。装帧很不错。新星的午夜文库系列我买了好多种,以欧美居多。这本是德克斯特的处女作,莫斯探长初次登场,牛津河谷警察局高级探长,带着刘易斯警探办案。妙龄金发女郎被杀,还衣不蔽体。陆续牵扯出各路人马。这书配合在牛津地图读应该更应景,看着他们四处穿梭,末班车的起始地点,汽车经过那里,莫斯探长的公寓,他走访的排屋别墅,想想他们就是走在这里。啊啊,再想一想电视剧场景。真相真的去一趟牛津啊,不知道河谷警察局现在是不是想贝克街221B一样游客如织?书的 英文名很简洁,故事就是普通的侦探故事,莫斯探长才是焦点,他在初次登场已经定型,喜欢填字游戏,喜欢喝酒,喜欢古典音乐,和刘易斯搭档,脑洞清奇,喜欢反向推理,当然一击也中。着故事末班车还真是关键因素,兜兜转转了好几圈才出现。故事不是重点,牛津才是重点,莫斯探长才是重点,还有其中闪现的人的生活才是重点。
  •     首先我不是很喜欢摩斯探长这个人,太过高傲自大了,做事不踏实,比起警探更像是个单打独斗的侦探,抛弃其他警力,就带着个自以为智商在前15%(我非常怀疑是不是后15%)的小警察查案,把一个无聊的案件拖了一个多月才破解。其次就是故事本身,推理部分不够公平,也不够严谨,只能让我更加深摩斯探长独断专行的印象,最后指出凶手身份那段转得太硬了,寄信那段更像是为了有转折生搬硬套进去的,很不自然。新星出版社下一本出的《最后的衣着》,詹宏志的谋杀专门店好像也收录了,期待能比这本好一些。
  •     《开往伍德斯托克的末班车》柯林 德克斯特【学术意义】A 德克斯特其人莫尔斯探长是书里的翻译,其实就是耳熟能详的摩斯探长。他就是原作者和电影电视剧的编剧和客串演员。老爷子有点妙蛙种子的感觉。。。。。B 古典推理在欧美,古典推理似乎已经式微了。记得褚盟还特别强调保罗霍尔特的生活并不富足,以凸现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古典推理,不仅是推理手法古典,内容上也很古典。跟迪弗那种直白露骨的写法相比,似乎后者更刺激,当然电影电视剧也更喜欢。但是,我是真喜欢这种古典的模式,慢慢悠悠的讲故事,认认真真的查案,福尔摩斯加华生的配比。当然,不是说古典推理只有重新变成主流才最好,只是说,还希望有这种古典推理的作者,让我欣赏。【文学意义】A 全文无高潮的叙事节奏就是老爷爷讲故事的感觉。一直到最后百分之十,甚至都不到。。。才算能勾引起一点猎奇的心里。似乎英国的推理小说一直是这么一种节奏。这种开篇就有性感女郎被杀在酒吧,夫妻朋友纷纷涉案的案情,也能让作者讲出全无高潮 也是不容易哎。。。B 人物形象因为是系列,在这里稍微总结一下,看下一本就方便一点。主人公:莫尔斯探长。性格高傲,孤僻。年龄四十多。未婚。好酒。华生:刘易斯警探。忠诚,诚实,憨厚。【个人感悟】感觉作者给主人公安排这段爱情戏不好。可能是戏不够爱情凑吧,不仅耽误了主线,也没升华出来。倒是克劳斯夫妻的感情线 让我很感兴趣。中年夫妻的危机与爱情。感觉要是重读这本书,就因为这两口子吧。【吐槽及其他】注释是百分百的鸡肋啊,除了耽误阅读没有一点点用处。。。。估计是译者也怕读者被作者这么无聊的开头吓一跳直接放弃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因为封面……
  •     不是很懂习惯性劈腿女人的心理状态。
  •     老摩斯啊老摩斯,爱上了太多不该爱的人。还是喜欢年轻时软萌的小探长啊!
  •     描写复杂的奸情
  •     略显平凡生硬,毕竟是处女作,莫尔斯探长给我的感觉有点故弄玄虚而刘易斯则是实干派,挺合理的搭档
  •     还OK吧
  •     不好看
  •     探长!有话好好说,能不能不要一言不合就想谈恋爱……我已经开始心疼我的88块钱了。
  •     第一本Morse的书,感觉很棒,尤其是Sue和Morse之间充满张力的感情描写。Colin Dexter的侦探小说远不止推理,相反我觉得悬疑与推理在这里只是点缀,那种扑面而来的牛津生活的气息足够让它成为经典。
  •     刚开头有点闷。侦探的性格不大喜欢。
  •     三点五分,译本问题或者因为我在旅途中阅读的原因,读起来不是很顺,可是故事本身还蛮有意思。
  •     文笔也一般情节也一般
  •     开头感觉非常好,古典版迪弗的感觉!结果本以为后面应该渐入佳境的,谁知道越写越乱.....所幸收的还可以,探长空有气场,其实没有多少像样的推理
  •     莫尔斯是腿控。
  •     和最后的衣着一比,叙事节奏差很多。线索凌乱,导致莫尔斯的推理看起来没什么说服力。和苏之间的感情线突兀且行且和主题关系不大完全可以砍掉。感觉是水准之下的作品。
  •     看完后面几本再看处女作,风格更加容易接受...就是这本书里的谜之爱情线太诡异了,有点莫名其妙= =
  •     非常混乱。情节展开和为数不多的推理都给人一种未经整理的感觉。
  •     花一天看完这推的还不如我的直觉
  •     听起来像个悲伤的故事
  •     300页看了大半个假期。剧情一般,翻译也不太得劲。
  •     故事本身无趣又生硬,文笔死气沉沉翻译得又不好,注释还画蛇添足没有任何意义,你能不能给我找点这本书的优点?
  •     还不错的古典推理
  •     与英剧中年轻的Morse相比,中年的探长多了份孤独
  •     被我猜到了哪个人物是凶手啦 没有“我嘞个擦”的刺激感…
  •     结局忘记了,只记得“莫尔斯探长今天中午想吃薯条和炸鱼……莫尔斯探长晚上吃了薯条和炸鱼……”大英帝国的饮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     莫尔斯探长的性格实在是鲜明啊,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整本读下来感觉怪怪的
  •     Morse登场作,很难想象剧集前传里腼腆软萌的小探长怎么会变成书里这个暴躁的大叔。trick乏善可陈,一个短篇的素材硬生生被拉成了长篇,很难想象一个对牛津没兴趣的人会喜欢那些琐碎的路名建筑描写。满目都是酒吧、酒、酒鬼,真是太腐国了,白眼。
  •     为了封面买的等等我....
  •     1.莫尔斯探长首作。不像井察小说,莫尔斯探长更像体制内的福尔摩斯而不是井察。假如你拥有一个如同莫尔斯一般的顶头上司:常常神游太虚,酷爱掉书袋,说话指东打西不知所云,属下跑断腿自己悠哉游哉,那么恭喜你,游戏难度成功设置为hard;2.普普通通的失踪案件,硬生生写了300多页。侦探二人组对着刷解答不亦乐乎,而且都属于渐进式解答,即新得了俩新线索就迫不及待来一发,准确度可想而知;3.谁说莫尔斯是“绅士侦探”的?看到个辣妹就想入非非,对女证人调戏起来不动声色,哦我明白了……原来这个“绅士”是取的二次元含义啊……泄底关键词:嫉妒;mate;隐情。
  •     梗不错,推理部分太可怕了,全凭感觉啊。。。。
  •     追了摩斯探长前传,很喜欢。不能不看看原著。好看。
  •     想通过阅读得到独立的探长形象,感觉是Thaw和Shuan的形象的过渡但是没法直观地描绘出来……毕竟完全没有在现实中接触过可以作为基准线的人。不过角色总带着作者的个人特质嘛。【我觉得翻译过来有三个字以上的人名不如字母好记【古典是不是体现在风景人文的平淡描写啊,想起读大悲的挣扎
  •     牛津的侦探啊
  •     一般般
  •     凶手已猜到,还行
  •     各种复杂的感情投像到行为和证词中……读完莫尔斯处秀作,有股久违了的复杂心情
  •     救命,这个探长的智商性格不按常理出牌啊
  •     几乎所有线索都被作者藏着,但侦探形象塑造的还算成功。
  •     味道很对,节奏太慢。略耗不起(但读过以后真心觉得电视剧神还原,基调一致得惊人)。
  •     嫌疑人转来转去,读着也不是很累,比较合情合理的结局。
  •     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才看完,情节推进比较慢,最后的凶手确实有意外性,对于处女作能写成这样也可以了。
  •     还是照着地图看比较好
  •     这本书平淡的叙事风格真是快逼疯我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甚至主动翻到最后找答案,幸亏没找到。后来我才终于安静下来,慢慢读完后半段,事实证明,书中主要线索都在后半部。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小说结局还不错。此外,几年前在网易的公开课看过作者的讲座,感觉是个挺幽默的老头。2016.02.05
  •     真心是没什么悬念的故事
  •     有点墨迹、、稍显混乱,
  •     一件奸情交错的案件,全书基本一直是靠莫老爷的直觉在推进,有些剧情略显牵强(比如克劳瑟夫妇的死),但是从书中不断的出现的牛津典故和莫文青口出时常飘出的诗句中我还是闻到了“古典”味道
  •     我是不能接受那条感情线的,差强人意,这个系列的会继续看下去
  •     很难读懂......
  •     公平性什么的的确一般,不过胜在莫尔斯探长和刘易斯警探的对话还算诙谐。虽说是古典推理,侦探仍然在为案件服务,但莫尔斯探长这个形象却也能很好地展现了。这个系列新星第一期引进的七本听说今年能出完。毕竟这个侦探挺有个性,我比较喜欢,会看完这个系列的。
  •     吧友推荐的作家,此前已经很久没看过欧美系。据说是个作品非常慢热但是读到最后本格味道浓浓的作家,读后,的确如此。本作开头是2名少女在等车去woodstock(书名),而后2、3页篇幅后,少女之一死亡,可见故事展开很快,然而,我们著名的莫尔斯探长却在其后的100多页里也就提出过几个假设,推理进度非常慢,而且各种英国地名,英国梗轰炸看得我实在不是很舒服。然而到了最后还是有一段集中完整解答,惊艳度也挺高,所以总体上也还好吧,但说莫尔斯探长是个英国最后的绅士侦探我表示不服,我觉得他也就是个没有武力加成的007而已吧。总体上还是值得一读的,毕竟作品有本格味道。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