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的詩: 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

出版社:黑眼睛文化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9866359361
作者:維斯瓦娃.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页数:148页

内容概要

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1923 – 2012)
為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的詩作結構嚴謹,用字精確,卻淺顯易懂,平易近人。她擅長以幽默、詩意的語言描寫嚴肅的主題如戰爭、死亡,從日常生活中撿拾詩意,以詩歌回答生活。辛波絲卡是波蘭最受歡迎的詩人,也公認為當代最迷人的詩人之一,享有「詩界莫扎特」之美譽。

书籍目录

呼喚雪人 (1957)
僅只一次
鹽 (1962)
字彙
詩人之夜

一百個笑聲 (1967)
車站
誕生者
卡珊卓的獨白
萬一 (1972)
死者們的信
復活者的散步
幸福的愛情
巨大的數目 (1976)
羅得的妻子
評論一首沒被寫下的詩
自殺者的房間
烏托邦
橋上的人們 (1986)
關於死亡(沒有誇張)
在世紀的尾聲
時代的孩子
酷刑
與死者密謀
故事開始
到方舟裡去
奇蹟市集
結束與開始 (1995)
哀傷的演算
空屋裡的貓
也許這一切
滑稽喜劇
瞬間 (2005)
瞬間
話筒
小女孩拉扯桌布
一段回憶
水窪
初戀
闆於靈魂的二三事
清晨的時光
在公園裡
九一一照片
回程的行李
筆記
冒號 (2005)
缺席
ABC
道路事故
隔天──不包括我們
事件
安慰
遠眺
和阿特羅波斯的訪談
詩人的噩夢
迷宮
其實每一首詩
這裡 (2009)
這裡
在喧鬧的大街上想到的事
主意
青少女
和回憶很難相處
離婚
恐怖分子
例子
鑑定
不讀
憑記憶畫出的肖像
天堂中的艾拉
維梅爾
形上學
夠了 (2012)
閱讀機的告白
有些人
強迫
手掌
在機場
在沉睡中
給我的詩
地圖
譯者後記
鹽的笑聲--閱讀及翻譯辛波絲卡

作者简介

台灣首見波蘭文→直譯中文全新選本
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獨特的口語氣韻
由詩人林蔚昀精心還原
不避黑暗、殘酷、政治關懷
立體呈現另一個真實的辛波絲卡
以前讀辛波絲卡其他譯本,總覺得辛波絲卡是個淡定的智慧老人,每每能抽離地俯望人間荒謬。而讀林蔚昀的譯本,隱隱覺得辛波絲卡是個活生生的人,有平常人的憂愁和恐懼,在實實在在的歷史環境中掙扎,會笑,也會哭。──香港詩人陳子謙
辛波絲卡的每一首詩,幾乎都能轉換成電影劇本、插畫、小說或繪本,其關鍵並不在她的口語化,而是在於她切入的角度和同理心。我想,等我外甥再大一點的時候,我應該能從辛波絲卡的作品裡,改編幾首變成他的床邊故事吧!──台灣詩人蔡仁偉
在辛波絲卡的詩中不難發現對靜物的描寫。然而在這一片寂靜之中,這些靜物卻是有許多話要說的。和辛波絲卡一起靜下來,也許,你會聽見寂靜的音樂和私語。──馬來西亞詩人eL


 給我的詩: 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陳子謙(按:简体版置后)我一直認定,林蔚昀是翻譯波蘭詩人辛波絲卡的佳選。這不只是因為她去年翻譯的波蘭小說《鱷魚街》令人驚豔(怎麼譯文可以如此華麗而清爽?),還因為她早就把自己譯成了半個波蘭人──誰會像她那樣瘋狂,為了翻譯心愛的小說就隻身跑到波蘭學外語,最後還落地生根?而且,她跟辛波絲卡一樣,對生活充滿好奇。有一次,我跟林蔚昀在面書討論翻譯,中途扔下了一句「先吃飯」就想打住了,沒想到她會追問下去:吃甚麼?咖喱?是哪國的咖喱?……這種近乎無聊的好奇心,不也很辛波絲卡嗎?當辛波絲卡從「手上的手指比六根少/但是比四根多」看到日常的奇蹟(〈奇蹟巿集〉),誰知道林蔚昀從日式咖喱發現了甚麼?辛波絲卡在波蘭和華文世界,很可能面對著截然不同的讀者群:前者閱讀時或會想起魯熱維奇、米沃什等波蘭詩人,後者則多半忘不了舊譯的手勢,特別是陳黎、張芬齡夫婦的折射。台港的詩迷,往往熟讀他們合譯的《辛波絲卡詩選》(新版名為《辛波絲卡詩集》);至於中國大陸,多年前已有林洪亮、張振輝的兩個譯本,但迴響不大;去年陳黎夫婦在大陸出版了增訂本《萬物靜默如謎:辛波絲卡詩選》,迅即售出六萬冊,讀者熱烈如謎。我不禁好奇:林蔚昀會喚來那個我們早已熟悉的辛波絲卡嗎?譯者也是編選者小說和詩譯者的角色是不同的,前者譯好就夠了(這不是廢話嗎?),後者卻常常兼顧編選。陳黎夫婦以譯詩聞名,我認為其成功因素也包括了編選──他們選錄的詩作,往往較少文化隔膜,便於異地的讀者進入。讀林蔚昀的新譯本,我們也難免期待能重溫〈一見鍾情〉等陳黎夫婦譯過的經典。令人震驚的是,林蔚昀居然沒有重複陳氏台版的任何詩作,與大陸版《萬物靜默如謎:辛波絲卡詩選》也只有五首重複。依我看,這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林蔚昀有意為華文讀者(特別是台灣讀者)帶來另一個辛波絲卡。讀陳黎夫婦的譯本,總覺得辛波絲卡是個淡定的智慧老人,每每能抽離地俯望人間荒謬。讀林蔚昀的譯本,卻隱隱覺得辛波絲卡也有平常人的憂愁和恐懼,在實實在在的歷史環境中掙扎。死亡的陰影,在陳氏譯本中或只是偶一閃現,卻是林蔚昀譯筆下的主色。死亡可以是人類共有的壓力,但林蔚昀為辛波絲卡的死亡書寫重塑了歷史背景──原來她的表親、暗戀的男生都在二次大戰中喪生,男友則在執行軍事任務時失蹤。過往華文讀者對辛波絲卡的印象,多少是去地域、去歷史的,林蔚昀卻令我們感到:辛波絲卡也是個活生生的人,會笑,也會哭。林蔚昀從詩集《橋上的人們》選譯的詩作,特別令人感受到時代、政治對個人的形塑,例如〈時代的孩子〉劈頭就說:「我們是時代的孩子/這個時代是一個政治的時代」。弔詭的是,她還說這時代跟以前一樣:「在此同時人們橫死/動物暴斃/房屋燃燒/土地荒廢/就像在久遠以前/不是那麼政治化的時代」。這是要否定政治對人的影響嗎?不,這是說看似文明的人類政治發展,卻帶萬物回到原始的殘酷裡。就像另一首〈酷刑〉所說:「不管是在羅馬造成之前還是之後/是在西元前兩千年還是二十世紀/酷刑就像以前那樣 只是地球變小了/而不管發生了什麼事 都像是在隔壁發生的一樣」。地球村的鄰居,可不一定跟你客氣。陳黎夫婦的編選方針,似乎想平均呈現各時期的辛波絲卡,因此從她的每本詩集中選譯了數量相若的詩作。林蔚昀這方面則比較隨意,有的詩集只選一首,有的多達十四首,但大體上是詳近略遠。陳黎夫婦的編選範圍截至2002年的《瞬間》,林蔚昀則伸延至其後的三本詩集,更能令人讀到辛波絲卡近年的變化。辛波絲卡愛以大量排比來鋪陳,全詩每每在二十行以上,近年卻多寫了蜻蜓點水的短詩,例如〈手掌〉:二十七塊骨頭三十五條肌肉還有大約兩千個神經細胞在五根手指的每一個末梢這已經完全足夠可以讓人寫下《我的奮鬥》或是《小熊維尼的小屋》短短幾行,就幽默地點出了人世的荒誕:希特拉和童話作者的手看似差不多,行動之善惡卻截然不同。一張嘴就是一種滋味我曾經以為,辛波絲卡的精華在於觀看的角度和鏡頭剪接,語言明朗,誰來譯都差不多。陳黎夫婦、林洪亮和張振輝的譯序,都不談翻譯過程的具體困難和取捨,難免令人以為辛波絲卡是容易翻譯的。林蔚昀卻在譯序中詳細探析辛波絲卡如何講究語言,如翻新諺語、自鑄新詞等,令我重估翻譯的難度。事實上,辛波絲卡的〈字彙〉也輾轉談過翻譯之難。它寫一個波蘭人跟法國人用法文交談,法國人問:波蘭冷嗎?波蘭人本來想這樣回答:「在我的國家詩人們戴著手套寫作。我不是說他們從來不把它脫下,如果月亮夠暖的話,那是當然。在充滿咆哮的段落裡 ─ 因為只有那才能穿過狂風的怒吼 ─ 他們歌頌海豹牧人簡單的生活。古典詩人用墨水結成的冰錐在堅硬的雪堆上刻劃詩句。剩下的,就是頹廢詩人,他們為命運哭泣,只是從他們眼裡流出來的是雪花而不是淚水。如果有人想投水自殺的話,他得事先準備好斧頭,以便在結冰的河面鑿出一個洞。喔,女士啊,我親愛的女士。」這該是冷死人吧?荒謬的是,波蘭人想不起「海豹」、「冰錐」和「鑿洞」的法文,就以冰一樣的聲音說:一點也不冷。這詩寫的大概是兩國間的政治和文化隔膜,我卻把它讀成翻譯的寓言──拿掉最準確的詞彙,我們還能聽到心裡的聲音嗎?即使譯文無法徹底移植原文的語感,怎麼譯,還是必須注意的關鍵。總體來說,陳黎夫婦更追求凝煉,略帶文言腔調,難怪我們會讀到這樣的句子:「使之欲逃無路」(〈寫作的喜悅〉)、「始終很佳,/別無例外者」(〈對統計學的貢獻〉);又會讀到大量四字套語:「無庸置疑」、「獨一無二」(〈企圖〉)、「無家可歸」(〈然而〉)、「如火如荼」(〈博物館〉)、「一覽無遺」(〈魯本斯的女人〉)……比較之下,林蔚昀雖未有完全甩掉成語,但整體來說更加口語化──這其實更脗合我對辛波絲卡的一貫想像:這些日常生活的哲思,用口語說出來不是更合適嗎?至於哪個譯本更貼近原文的語感,就得留待兼通波蘭文和華文的識者來決定了。在〈安慰〉中,林蔚昀運用了大量成語,這不是敷衍原文,而是刻意為之。辛波絲卡說,達爾文在研究中看盡了絕種的悲劇,從此只肯讀大團圓結局的小說:「所以絕對必要的是:撥雲見日/破鏡重圓 家和萬事興/疑惑煙消雲散 忠實獲得獎勵/財產重回手中 寶藏得見天日」。這段譯文套語連連,應該不及格吧?但再想想,詩裡描述的不正是小說情節的公式嗎?以公式語言對應公式情節,誰曰不宜?林蔚昀翻譯的〈車站〉開首,也很見功夫:我的缺席準時抵達N市的車站你已經被告知了透過一封沒有寄出的信你趕上在約定的時間不前來陳黎夫婦沒有譯過這詩,我們不妨對照其他譯本:林洪亮把頭兩句譯成「我沒有到達X城,/按照我原先的安排。」張振輝則譯成「火車正點到達N城,/但我卻沒有來。」這兩個版本都比較貼近日常的句子,卻沒有攫住這詩的悖論:「缺席」就像「在場」,看似「無」卻又像「有」。詩人不是「沒有到達」或「沒有來」,而是她的「缺席」「準時抵達」了。林蔚昀筆下的「缺席」,在辛波絲卡的原文中是放在句首的名詞nieprzyjazd,這詞性本身就給人「有」的實體化錯覺。因此,把「我的缺席/準時抵達」換成了「但我卻沒有來」或「我沒有到達」,看似自然,卻令詩意缺席了。翻譯就像接吻,每張嘴的滋味都有點不同──可惜如此,也幸好如此。林蔚昀的辛波絲卡,還是我們以往熟悉的辛波絲卡嗎?是,也不是。就像〈僅只一次〉告訴我們的:沒有一個白日會重複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夜晚或是兩個同樣的吻兩道同樣的凝視──原載2013年8月25日《明報‧星期日生活》第六頁文/陈子谦我一直认定,林蔚昀是翻译波兰诗人辛波丝卡的佳选。这不只是因为她去年翻译的波兰小说《鳄鱼街》令人惊艳(怎么译文可以如此华丽而清爽?),还因为她早就把自己译成了半个波兰人──谁会像她那样疯狂,为了翻译心爱的小说就只身跑到波兰学外语,最后还落地生根?而且,她跟辛波丝卡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有一次,我跟林蔚昀在面书讨论翻译,中途扔下了一句「先吃饭」就想打住了,没想到她会追问下去:吃甚么?咖喱?是哪国的咖喱?……这种近乎无聊的好奇心,不也很辛波丝卡吗?当辛波丝卡从「手上的手指比六根少/但是比四根多」看到日常的奇迹(〈奇迹巿集〉),谁知道林蔚昀从日式咖喱发现了甚么?辛波丝卡在波兰和华文世界,很可能面对着截然不同的读者群:前者阅读时或会想起鲁热维奇、米沃什等波兰诗人,后者则多半忘不了旧译的手势,特别是陈黎、张芬龄夫妇的折射。台港的诗迷,往往熟读他们合译的《辛波丝卡诗选》(新版名为《辛波丝卡诗集》);至于中国大陆,多年前已有林洪亮、张振辉的两个译本,但回响不大;去年陈黎夫妇在大陆出版了增订本《万物静默如谜:辛波丝卡诗选》,迅即售出六万册,读者热烈如谜。我不禁好奇:林蔚昀会唤来那个我们早已熟悉的辛波丝卡吗?译者也是编选者小说和诗译者的角色是不同的,前者译好就够了(这不是废话吗?),后者却常常兼顾编选。陈黎夫妇以译诗闻名,我认为其成功因素也包括了编选──他们选录的诗作,往往较少文化隔膜,便于异地的读者进入。读林蔚昀的新译本,我们也难免期待能重温〈一见钟情〉等陈黎夫妇译过的经典。令人震惊的是,林蔚昀居然没有重复陈氏台版的任何诗作,与大陆版《万物静默如谜:辛波丝卡诗选》也只有五首重复。依我看,这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林蔚昀有意为华文读者(特别是台湾读者)带来另一个辛波丝卡。读陈黎夫妇的译本,总觉得辛波丝卡是个淡定的智慧老人,每每能抽离地俯望人间荒谬。读林蔚昀的译本,却隐隐觉得辛波丝卡也有平常人的忧愁和恐惧,在实实在在的历史环境中挣扎。死亡的阴影,在陈氏译本中或只是偶一闪现,却是林蔚昀译笔下的主色。死亡可以是人类共有的压力,但林蔚昀为辛波丝卡的死亡书写重塑了历史背景──原来她的表亲、暗恋的男生都在二次大战中丧生,男友则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失踪。过往华文读者对辛波丝卡的印象,多少是去地域、去历史的,林蔚昀却令我们感到:辛波丝卡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会笑,也会哭。林蔚昀从诗集《桥上的人们》选译的诗作,特别令人感受到时代、政治对个人的形塑,例如〈时代的孩子〉劈头就说:「我们是时代的孩子/这个时代是一个政治的时代」。吊诡的是,她还说这时代跟以前一样:「在此同时人们横死/动物暴毙/房屋燃烧/土地荒废/就像在久远以前/不是那么政治化的时代」。这是要否定政治对人的影响吗?不,这是说看似文明的人类政治发展,却带万物回到原始的残酷里。就像另一首〈酷刑〉所说:「不管是在罗马造成之前还是之后/是在公元前两千年还是二十世纪/酷刑就像以前那样 只是地球变小了/而不管发生了什么事 都像是在隔壁发生的一样」。地球村的邻居,可不一定跟你客气。陈黎夫妇的编选方针,似乎想平均呈现各时期的辛波丝卡,因此从她的每本诗集中选译了数量相若的诗作。林蔚昀这方面则比较随意,有的诗集只选一首,有的多达十四首,但大体上是详近略远。陈黎夫妇的编选范围截至2002年的《瞬间》,林蔚昀则伸延至其后的三本诗集,更能令人读到辛波丝卡近年的变化。辛波丝卡爱以大量排比来铺陈,全诗每每在二十行以上,近年却多写了蜻蜓点水的短诗,例如〈手掌〉:二十七块骨头三十五条肌肉还有大约两千个神经细胞在五根手指的每一个末梢这已经完全足够可以让人写下《我的奋斗》或是《小熊维尼的小屋》短短几行,就幽默地点出了人世的荒诞:希特拉和童话作者的手看似差不多,行动之善恶却截然不同。一张嘴就是一种滋味我曾经以为,辛波丝卡的精华在于观看的角度和镜头剪接,语言明朗,谁来译都差不多。陈黎夫妇、林洪亮和张振辉的译序,都不谈翻译过程的具体困难和取舍,难免令人以为辛波丝卡是容易翻译的。林蔚昀却在译序中详细探析辛波丝卡如何讲究语言,如翻新谚语、自铸新词等,令我重估翻译的难度。事实上,辛波丝卡的〈字汇〉也辗转谈过翻译之难。它写一个波兰人跟法国人用法文交谈,法国人问:波兰冷吗?波兰人本来想这样回答:「在我的国家诗人们戴着手套写作。我不是说他们从来不把它脱下,如果月亮够暖的话,那是当然。在充满咆哮的段落里 ─ 因为只有那才能穿过狂风的怒吼 ─ 他们歌颂海豹牧人简单的生活。古典诗人用墨水结成的冰锥在坚硬的雪堆上刻划诗句。剩下的,就是颓废诗人,他们为命运哭泣,只是从他们眼里流出来的是雪花而不是泪水。如果有人想投水自杀的话,他得事先准备好斧头,以便在结冰的河面凿出一个洞。喔,女士啊,我亲爱的女士。」这该是冷死人吧?荒谬的是,波兰人想不起「海豹」、「冰锥」和「凿洞」的法文,就以冰一样的声音说:一点也不冷。这诗写的大概是两国间的政治和文化隔膜,我却把它读成翻译的寓言──拿掉最准确的词汇,我们还能听到心里的声音吗?即使译文无法彻底移植原文的语感,怎么译,还是必须注意的关键。总体来说,陈黎夫妇更追求凝炼,略带文言腔调,难怪我们会读到这样的句子:「使之欲逃无路」(〈写作的喜悦〉)、「始终很佳,/别无例外者」(〈对统计学的贡献〉);又会读到大量四字套语:「无庸置疑」、「独一无二」(〈企图〉)、「无家可归」(〈然而〉)、「如火如荼」(〈博物馆〉)、「一览无遗」(〈鲁本斯的女人〉)……比较之下,林蔚昀虽未有完全甩掉成语,但整体来说更加口语化──这其实更脗合我对辛波丝卡的一贯想象:这些日常生活的哲思,用口语说出来不是更合适吗?至于哪个译本更贴近原文的语感,就得留待兼通波兰文和华文的识者来决定了。在〈安慰〉中,林蔚昀运用了大量成语,这不是敷衍原文,而是刻意为之。辛波丝卡说,达尔文在研究中看尽了绝种的悲剧,从此只肯读大团圆结局的小说:「所以绝对必要的是:拨云见日/破镜重圆 家和万事兴/疑惑烟消云散 忠实获得奖励/财产重回手中 宝藏得见天日」。这段译文套语连连,应该不及格吧?但再想想,诗里描述的不正是小说情节的公式吗?以公式语言对应公式情节,谁曰不宜?林蔚昀翻译的〈车站〉开首,也很见功夫:我的缺席准时抵达N市的车站你已经被告知了透过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你赶上在约定的时间不前来陈黎夫妇没有译过这诗,我们不妨对照其他译本:林洪亮把头两句译成「我没有到达X城,/按照我原先的安排。」张振辉则译成「火车正点到达N城,/但我却没有来。」这两个版本都比较贴近日常的句子,却没有攫住这诗的悖论:「缺席」就像「在场」,看似「无」却又像「有」。诗人不是「没有到达」或「没有来」,而是她的「缺席」「准时抵达」了。林蔚昀笔下的「缺席」,在辛波丝卡的原文中是放在句首的名词nieprzyjazd,这词性本身就给人「有」的实体化错觉。因此,把「我的缺席/准时抵达」换成了「但我却没有来」或「我没有到达」,看似自然,却令诗意缺席了。翻译就像接吻,每张嘴的滋味都有点不同──可惜如此,也幸好如此。林蔚昀的辛波丝卡,还是我们以往熟悉的辛波丝卡吗?是,也不是。就像〈仅只一次〉告诉我们的:没有一个白日会重复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夜晚或是两个同样的吻两道同样的凝视──原载2013年8月25日《明报‧星期日生活》第六页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举重若轻
  •     选的诗不是特别好。当然更糟糕的是排版……
  •     台版
  •     无论如何都是美丽的
  •     孩子气却深刻,如小孩道破天机。略带讽刺却饱含爱意。
  •     辛波絲卡的詩從來不讓我失望,我對她的詩歌一見鍾情,它總能在不顯眼的細節里發覺我們忽略的平凡的一面。
  •     好好品味,细致解毒
  •     语言口语化,少有斧凿的痕迹,仿佛在和一个慈祥、幽默、智慧的老奶奶交谈,不时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体悟和观察。
  •     值得细细品尝的诗集。
  •     from 3
  •     静默之无限。
  •     翻譯未算十分出色,但完全無損辛波絲卡詩作的極盡出色!而從後記中亦可相信,譯者既是有心,也曾盡力了。
  •     选的诗太少了,匆匆浏览一遍,正应了《给我的诗》里说的比较差的情况,汗。
  •     譯文風格、編選取向都大異於陳黎和張芬齡版,就像一個新的辛波絲卡。推薦!
  •     不错的诗集,推荐。
  •     请把你的温柔 教给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