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麻通鉴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3
ISBN:9787538236859
作者:扬之水
页数:311页

书籍目录

《书趣文丛》序 脉望
序 陈四益
脂麻通鉴
题记(2)
“济济辟王”(3)
盐铁论(7)
“春秋笔法”(11)
禅让(15)
名义(19)
纳谏(22)
同文馆狱(25)
诗案一例(28)
遗诏(34)
“考成法”(37)
廷议与廷推(40)
议大礼(44)
民意(47)
恋栈(50)
道德(53)
范蠡(57)
李斯(61)
公孙弘(65)
翟方进(69)
汲黯(73)
王莽(77)
大谢(81)
小谢(85)
解缙(88)
儒生三传(91)
不贤识小
题记(96)
中年情味(98)
梦为蝴蝶亦还乡(101)
“倚窗学画伊”(105)
误入藕花深处(108)
妙处难与君说(112)
书外品(115)
品书录外(119)
文字偏留不尽缘(122)
知多少 芳心苦恨(126)
“小道”世界(135)
以“我”之舌言情(143)
墙外见花寻路转(152)
杨柳风前别有情(156)
“花间”无复旧时春(161)
“选析”一家言(165)
读“百话”之一(168)
情难勒处尚闻香(171)
《清诗纪事》识小(176)
多识草木虫鱼之名(180)
“爱此人间第一虫”(184)
建筑中的历史(188)
泊定在土地上的船(194)
“我是他”(199)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202)
程式化与大一统(209)
史惑(213)
“风月”谈(216)
“去视无以见则明”(219)
情理(221)
“言”、“笑”(223)
说“溷”(225)
独自旅行
题记(230)
陵水情(232)
阳关月(237)
云(241)
碧塔海(249)
悠悠侵离水(252)
丽水也悠悠(256)
滇西散淡春(260)
水之源(302)


 脂麻通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五月风筝2010-02-24 22:15:53非常昂贵的一本书。 标价:十三元。听帮我在淘宝上好不容易淘到的哥哥说,他花了一百元。加上快递费,是近乎九倍的价格。拿到这本稍微有点陈旧的书时,真是觉得很有些心疼。 大抵也是“它”的命好,或许如它同时出版的其他本,有些早已流落街头,成为废纸堆中的一员;有的则被撕裂丢掉,甚至葬身火海;还有些则平平顺顺的被主人买到后,看完就束之高阁,不再有任何价值。而手中的这本,却成了奇货可居的宝贝,只因为它出版于遥远一点的1996年。 然后它的昂贵之处还不只在此,在看完其中的“不贤识小”这一部分后,根据书中提供的一些书名,又索引了一些书籍,列入下次购书的名单。这,又真真是让我破费的一件事了。 不过,还真是一本让我喜爱的书呢。扬之水,听这个笔名就知道她是多么喜欢《诗经》的一个人了,所以她才会也在另外两本书中,分别用了《终朝采蓝》、《终朝采绿》这样的书名。这些,都是出自《诗经》中的诗句。写这本书的时候,她应该也不过是个三十出头的小女子,嗜书如命,读到一些书时,便有了些许心得,于是将之写后辑成一本,短小精悍,但是读来就是拍案叫绝,忍不住为她所倾倒。书中共分为“脂麻通鉴”、“不贤识小”、“独自旅行”三部分,前两部分为书的主要部分,也是精华所在。我偏好她的“脂麻通鉴”,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看待历史中的某些人物、典故,生动有趣,又冷峻坦率;而“不贤识小”则内容较杂,现代古代皆有,如零零星星的贝壳于海滩上被拾掇,但所提出的某些她喜欢的书,倒是给予了我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独自旅行”仅有八篇,但内容也相当丰厚且细腻。 总而言之, 虽然是一本非常昂贵的书,但是也正因着它的来之不易,使我更觉得珍惜。而内容,也真的对得起这个价格。很感谢送我书的哥哥。
  •     看《脂麻通鉴》已然有段时间了,今日才开始读末尾的游记,方一篇,只觉得海天温柔习习而来,让人有说不出的惬意美满。原来,在诸多“新证”后,这女子最好的依然是散文。在她文中,人总欠了这天地万物一份情,也欠人一份情;而不会像《猎人们》的作者,朱阿姨,又或是林文月阿姨那样,似乎是天地万物欠了她们一份情。我总想看到不至于太残忍的表达,在扬之水的文字中总有这迂回后的朗阔,如晓风明月般,不伤人也不护人。你站远一些,就能看足了风景,也就默默抚慰了自己。这样真好。读到第三篇游记,说不出话来,那文字水一般、云一般漫在周身,却还是不如她自己写下的那句“水一样,云一样地浸漫全身”,略带庄严,略带深浓,还有一点唯唯诺诺的心情,仿佛是一个供养人似的,用自己的方式贴近着世间和世外。读这样的文字,也有可怖的地方,大抵是因为最后的日期吧。八八年,九零年,九三年,越是看到,越是害怕,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依旧被感动并不让人害怕,只是害怕,怕她不能再成行,怕自己出行没有这样的感动。去旅游最怕的不是景物的被毁被没,也不怕景点的喧闹商业,怕的是当地人,怕他们不好,这不好不是说为人上的不善,只是说配不了那点古迹遗留下的余温,一旦目睹了不好的,对那地方也就有了疏离的念头,以后也不太愿意再次前去。这样的地方也不少,但也有一个地方再去后,改了我的印象,那是上海。我去过的地方不多,可有些地方虽然觊觎但是总不敢去,比如云南,比如西安,比如海南,越是早早的做了旅游景点,我就越发不敢靠近过去。到了今天,有好感的地方只有鼓浪屿和南京。而此二处,也都是因为当地的人,而不是因为景。南京人的气质很难忘,鼓浪屿岛民的平静也很难忘,说到底,即便不去接触,只要能够目睹,我也就安心得很。扬之水的文里,那骑跨在摩托车上的青年男子与她商讨价钱时说她是“斯文人”。这词语听得让人落泪,她自己也写得哀婉起来。去远方,不被感动也不算什么,一旦被感动了,真不知是好是坏……写到此,想起杭州,真真心疼了起来。果然,下一篇里,扬之水就写旅行归来清点思绪,“牵情的,到多是今事——不是大喜大悲的激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奇遇,不过是些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事,就像那随处可见的、散散淡淡的春光,就像那依着蓝天、似有若无的云气。人性本来的良善,就藏在这平平常常的生活里……这平常中的幸运,更使人有一种长久的感动。”我总是偏激的,比不得她这样的情意。
  •     差不多是1998年初春,我很小,住在王府井与北京饭店之间的霞公府,当时那里是北京饭店的后楼,一些饭店的三产、施工队什么的都在那栋楼里办公。我是个闲人,白天睡觉,晚上也睡,偶尔下午起床,不洗脸也不刷牙,踢踏踢踏的穿着拖鞋从小路走到王府井去。有一天晚上,我从儿童妇女商店进去,上到3楼也不知道还是4楼,那里有一层“中国书店”,百无聊赖呗,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的看过去,然后突然就发现了一本特价的《脂麻通鉴》,记得是一块钱一本,还买了一本吴晓玲教授的什么《日本藏明清散佚小说》,记不太清楚书名了,这本书很快被一个无赖朋友索走。我是站着读了一会的,但是书店很快就打烊了,我便交钱走人,窝在我的花被窝里读了大半夜,书保存至今,没有撕掉包脂麻。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难得的好书!
  •     文艺范中不乏智语流露
  •     扬之水读史善于从寻常处读出不寻常来。
  •     第一辑“脂麻通鉴”,写“中国历史不断重演的悲剧”,力透纸背,读来不胜唏嘘;第二辑“不贤识小”实是谦语,女史真是学养丰厚,博洽多闻,又慧眼独具,心细如发,难得的是还有一种从容和幽默~第三辑的游记是我最不爱读的那种(多记我没有去过又预备去的地方),草草翻阅了一遍。
  •     没那么好
  •     不恰当的时间发现的书,停留了很久,却没能翻下去,估计不会再看了。 可是我还是的说,扬之水的文字绝对值得好好去看,用心去体会~ 那是一种境界,只是目前的我还无法到达罢了。
  •     为学不作媚时语 ,于窈眇幽微之中透出倜傥之气。陈四益先生在序言里说:她的文章大抵与“圣道”无关,与所谓妇人的“德言工貌”无关,似乎很讨厌“圣人”们喜欢的道学气。但与俗人所喜欢的鸳鸯蝴蝶也无关。只是谈着各色的书以及与书有关的种种,就是那几篇悠悠水,淡淡春的散文,也还是离不开书。 史鉴精识之作,谈纳谏,谈变法,谈禅让,全是怀疑的态度,陈子昂式的满腹踌躇,感叹古时从官宦之路,为人臣子竟和为人妻妾别无二致,又说盐铁论"大概"是个终结,争夺理论的解释权,是场不可避免的文字游戏,更多情况下,决定胜负的是权利。说到作假故态,更是直接引了鲁迅先生"愚民政策和愚君政策全都不成功,但这上下欺蒙的结果,造就了怎样的"中国特色"。从容之中予讥讽于老辣深邃,痛言深切用心极苦。散文古风清淡,更呈现一种气韵与哲思。
  •     虎头蛇尾
  •     内容亮点不多,但不至于乏善可陈,不过可以学习这种形式来写自己的读书笔记!
  •     电几书 阿姨讲古好精彩
  •     名物之前的扬之水,比之后来的作品更“真性情”,有不平之鸣,可惜很难买到了,不能拿来包脂麻。看的电子版。
  •     读书笔记的既视感。不过扬之水真的很博识,这大概也是一本她抖知识的小书,让人很佩服。
  •     校图书馆中翻到········· 终究没有完全读完就还回去了
  •     游记部分拉低了全书的水准
  •     谈史不让三七,谈书比肩黄裳,论词诸篇可补叶嘉莹,唯游记略显鸡肋耳。对作者的敬佩又增加不少。
  •     說實話欣賞不起來
  •     最喜欢脂麻通鉴这部分
  •     09-08-03 购于孔夫子
  •     尤其推荐第一部分。
  •     主要分几个部分,历史感想、名物考证、别人的书评、自己的游记。因为是在地铁上看的电纸书PDF版,格外费劲,所以需要前翻翻后瞧瞧的名物考证部分没有看到家,但是历史感想、别人的书评、自己的游记确是看的津津有味。历史感想很深刻,想法很启发我,别人的书评害得我又满Google去找些现在早已不出版的老书的电子版,或去卓越找些新版,而自己的游记部分,写法很能看出些作者性格,安静、随性,真诚,不自闭。
  •     怎么办我觉得他在讲废话,知音体故事会,看不下去
  •     博学多识,信手拈来皆为文。
  •     写《淮南子》里“善尚不可为,而况不善乎”的段落,叫人难过……不过,其实有意思的地方很多,很好看
  •     自己什麼時候能讀書到這個境地,就心滿意足了。
  •     最喜欢开始读史的部分和最后的游记,女史的笔触淡淡的,读起来让人猛然一惊,女史的立场让人不自觉地想起“钱穆”,人和制度的对抗作为一条线贯穿其中,也是有趣。中间的风月总归是有些俗气了。
  •     看到有人喜欢女史的散文,我却独爱她的考证,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一大篇,读起来分外过瘾
  •     盐铁论不错
  •     一册小书,却见王世襄题签、陈四益作序、脉望主编并序,可谓众美云集大有来头;为扬之水早年所撰,故其笔锋已与后来专著名物大为不同;书分三题,初为史论,对于历史的吊诡,特笔书来反略显出几分矫情;次则书话,末节游记最喜,多少真情流露其间,在彼后来文章中已不再见,一向谨慎的文字,放开了写竟果然是好的
  •     很可爱
  •     世间万事难为喻,一人一事一脂麻
  •     三部分。读史札记很好玩,也有底子,善从小处入手,考据派思路。文论一般,看惯了的东西,没什么新意,且脂粉气太重。游记简直不如豆瓣文青……
  •     重读。
  •     文字漂亮,意思也好。
  •     2002-35
  •     更喜歡這個魯迅風的揚之水,而非那些“溫柔敦厚”的名物文字。
  •     考据极详,文辞雕镂甚细,有稍许文酸气。
  •     “掉书袋”的集大成者,水平很高。#第一次知道扬之水是女的#
  •     无需多言
  •     独自旅行那一卷也蛮有意思的。
  •     书趣文丛里最好的一本吧
  •     一人一事一脂麻
  •     扬之水老公有没有写些婚后八卦之类的东东?我想那会比这本书有趣得多。
  •     2.5
  •     文化随笔,并有游记。先生文字,于博学中抛弃学究气,淡薄清新,安静有力。
  •     书名和自序,说的都是“”通鉴“,前半部的读史笔记深度不错,下笔老辣,学力深厚,可惜后面的游记文笔虽说不错,但要是单独列成一书似乎更好,读史笔记可以单独传世。
  •     读一读。。
  •     还有一本《棔柿楼读书记》,没见过
  •     扬之水的东西读PDF真是花了我很长的时间
  •     的确是才女啊!旁征博引已见功力,于他人甚少留意之处发出议论就更是可爱了!可惜自己对国史一窍不通,很多精妙之处未能领略。扣掉一颗星的原因是真正属于”通鉴“的内容太少了,后面一堆书评是从《棔柿楼》搬过来的。几篇游记倒是体现了一种闲逸的生活态度,不过《<读书>十年》里面都有(93年之后的大概收在第三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