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 (平装)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1月1日
ISBN:9787532071180
作者:杨扬
页数:180 页页

作者简介

《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 (平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了近一个月。这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读一本专业论著,主要目的是完成专业课作业。因而是怀着五分敬畏,三分反感,两分兴致来读这本书的。敬畏是因为我自知学力有限,对理论著作向来是敬而远之;反感是因为我一直不喜欢这种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的阅读,我甚至以为在阅览室疯狂地做一些英语习题、政治习题是对图书馆的一种亵渎(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偏见);兴致则是因为我对张元济、王云五等人有不小的兴趣。老师的要求是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报告或者读书札记,我一见“报告”二字就觉得有很大的隔膜,所以我写的也只能算是札记。我这人有个毛病,写日记随笔纷繁冗杂,让人不知所云,写作业又总是爱说空话,明明没有什么理论素养,偏偏又爱装出一副写论文的样式。这一两年来,我也总想着要写出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又能表现一些个人见解的文章,可惜还差很大的火候。然而,我读的这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便在说情说理两方面做得很好,正如陈思和先生在序里面说的:“这本书的叙述特点是脉络清楚,要言不烦。……这是把商务的历史与精神两面都写了出来,成为一本了解商务印书馆,研究商务印书馆的基础性读物。”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扯一点我读这本书的序和后记的感想。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以我私见,凡一项科研项目的确定,宏观综合研究应该越少越好,而具体的问题研究、个案研究却越多越好,这就好像是建筑大厦的基础材料,如果没有这些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的个案研究,就想构筑什么理论框架或写什么“史”,简直如同儿戏一样。陈先生后来又说,他读过不少关于宏观研究的所谓史书,大都是蜻蜓点水,于材料缺乏认真思辨,于理论大都似是而非,不读也没有什么损失。陈先生这些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前面说的对对所谓的专业书敬而远之这大约有这个缘由。我与中学时的老师聊天,便提到过,到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历史与理论的重要性。一国,一人,一学科,乃至一花一草,都有其进化的历史。于人,便有“三岁看八十”的说法。同样,了解一个学科出生的土壤背景及其种种际遇,对于我们认识研究这一学科必不可少。早在千百年前,唐太宗便说过,以史为镜知兴替。至于理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在校团报做过一段时间的负责人,在做每一期报纸的策划时,有意识地用到了一些选题策划的理论,发现果然少走了一些弯路。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但是仍然时常觉得理论无用,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琐碎,只凭一些经验就可应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书面上给我们提供的理论太宏观,且缺少个案研究,常常使我们找不到利用理论的具体情境。当然,理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少运用理论的自觉。这又关涉“知与行”的关系,不便展开。罗老师说当今的出版状态恐怕要为后人所诟病,我是后学,自然尚无这样宏观的觉悟警惕。但是以我有限的经验,却也对书市不满。至于种种美容养颜,教人成功以及穿越奇幻的小说的出版姑且不论,光是各种论文论著的批量生产就叫人反胃。且不说其间的抄袭程度,便是自己写的,也往往因为掌握的原始材料有限,难以有深入的见解。总之,我们需要的便是《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这样的基础性读物,需要所谓的“大家小书”。在后记中,杨扬先生说:“就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而言,总有人关注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忧国忧民;也总有人吟风弄月、卿卿我我。但是只要作品有生活基础,只要图书有文化市场,都应该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陈思和先生在序中说,因为有商务印书馆的支持,《小说月报》就声势浩大,执文坛牛耳长达十多年,进而又说,如果不是《小说月报》扶植培养了大批的年轻作家,新文学光靠几家朝不保夕的小书店和几个朝秦暮楚的浪漫文人能够成什么气候。但是从杨扬的后记中,我们得知,热销时期《小说月报》的销售数也不过万把左右,后来订数更是一路下降,跌到几千份。而商务印书馆的另一份杂志《小说世界》,据说是专门刊发“鸳鸯蝴蝶派”作品的,这本杂志虽然受众多新文学家的批评,但是一些文学青年就是在上面刊发了自己的处女作。而阅读这些作品,受此影响的人就更多了。杨扬说商务印书馆既出《小说月报》,又出《小说世界》,是强化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物的覆盖面。正如这本书正文中多次提到,商务印书馆向来以“辅助教育为己任”,出版教材是其一大特色,另外,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大量的学术刊物和普及读物。这又使我联想到“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问题。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精英群体,但是平民才是社会的主体。《南方周末》上的一篇评论上提到,如果全民健身搞上去了,少几个奥运冠军又如何。说的就是平民文化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现代社会讲究的是专业细化,往往是一家出版社尤其特色出版物,例如中华书局偏向于出版国学读物,金盾出版社的定位是出版农牧林业等面向广大农牧民的普及读物。当然,专业细化自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如同前期的商务印书馆那样,同时出版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出版物,却另有其益处。因为同时出版不同层次的作品,内部便有个比较,不至于出现专业读物不专,普及读物不普的状况。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出版社领导的眼光的影响。说到出版社领导人,最后说说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张元济先生的印象。张元济先生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出版家,是个大大的传奇人物,就是不读这本书,也对这个人物有所耳闻。但是通过读这本书,张元济先生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研究近现代出版史绕不过张元济,历来对张先生叙说评价的文字自然不少。这本书的后记里杨扬也对张元济的文化个性有所评析,在序言中,陈思和先生更是提到应该对张元济这个从庙堂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保守立场做更多的论述。我自然不能对张先生又更独到的见解,下面我只说说书中张先生使我印象深刻的二三事。首先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先生在文化界交游广泛,并且能够积极地为商务引进人才。高凤岐、夏曾佑、蒋维乔、杜亚泉等文化人都是在张元济的努力下到商务任职,蔡元培、胡适等虽未在商务任职,但是也对商务产生过影响,尤其是胡适,虽然谢绝了张元济的聘请,但是仍在暑期对商务印书馆进行了为期三月的考察。有言道,朋友是一个人的名片,可见张元济的名片有多么丰厚。一个人的识见有限,有良友相帮自然事半功倍。另外,朋友是自己另外长出的眼睛,朋友往往也能训练一个人的眼光。今日之出版社常常呼喊要做大做强,窃以为,这也非得有强大的人脉不可。张先生八十多岁时辞世,他生命最后的火光,却依然燃烧在商务印书馆里。王云五辞职后,继任的朱经农不谙商业,对商务的事基本不管,偌大的公司的一摊子事便压在时年82岁的张元济身上。1951年,偏瘫一年多的张元济,预感大限将至,自撰讣告,安排后事。讣告中写道:“遗骸及付火葬,不敢举行丧礼……追悼纪念尤不敢当……”其人格高尚可见一斑。另有一个细节使我为之动容。1932年一·二八战争中,商务在闸北的印刷厂和东方图书馆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毁。图书馆所藏之书全部化为灰烬。张先生对此潸然,对其夫人说:“工厂机器、设备都可重建,唯独我数十年辛勤搜集所得的几十万册书籍,今日毁于敌人炮火,是无从复得,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张先生去世58年了,商务印书馆随后走上了公私合营的路子。民间出版业又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但是我想,那些人、那些事、那种精神,不应该被忘却。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简明扼要
  •     非常舒服的一本书,非常舒服。专业论著就应该这么写,各位要多多学习。
  •     粗糙
  •     与史春风的《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相比,这部书偏重于史料,而且显得比较粗糙,但或许也正式因为这种简单,才使得这部书一目了然,作为基础读物可以推荐。但书中对王云五的评价太狭隘,政治色彩太浓,不能接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