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焦灼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年4月
ISBN:9787020015825
作者:斯台芬·茨威格
页数:422页

内容概要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语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作者简介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施与人者,天必与之,”格言集上的这句箴言,每个作家都可以心安理得地以下述的含义予以证实:“讲了很多故事的人,必有人讲故事给他听。”通常人们总以为,在诗人的头脑里,想像力运转奔驰,一刻不停,诗人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库存里不断地杜撰出形形色色的事件和故事。这种想法,其实是最错误不过的了。事实上,只要诗人观察和谛听的本领日益增长,接连不断地总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事件需要他去复述,那他根本不必杜撰,只消把这些向他涌来的人和事予以再现就行了。经常试图解释别人命运的人,定会有许多人向他叙述自己的命运。
这本书里发生的事情也是从头到尾几乎原封不动由别人以书中复述的形式说给我听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最近到维也纳去,这一次因为事务庞杂,弄得我疲惫不堪。晚上我到市郊的一家饭馆去吃饭,满心以为,这家饭馆早已不是时髦酒家,问津者想必寥寥无几。可是我刚踏进门去,就懊恼地意识到我估计错误。在近门的第一张桌子旁边就有个熟人站起身来,用各种手势表现出他真诚的快乐。当然,我并没有报以同样的热忱。他邀请我在他身边坐下。如果说这位热心的先生是个令人不快或者招人讨厌的人物,那是不符合事实的。他只不过是死乞白赖硬要结交朋友的那种人。他们像孩子集邮那样孜孜不倦地积攒朋友,因而对他们收集的朋友当中的每一种样品都怀有特殊的骄傲。这个心地善良的怪人是个知识渊博、办事干练的档案管理员,这个职务反倒成了他操的副业。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则仅仅限于这样一种微小的满足:碰到报纸上偶尔出现的每一个人名,他都能怀着虚荣心,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口气补上一句:“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或者“啊,昨天我还跟他见过面呢”,或者“我的朋友A君对我说,而我的朋友B君认为”,就这样一口气顺着字母表把他的朋友挨个介绍。在他朋友们发表的新戏初次公演的时候,他总是忠实可靠地鼓掌喝彩,第二天早上准给每一个女演员打电话表示祝贺。他绝不忘记每一个朋友的生日,报上发表的使人不悦的评论他总瞒着不让朋友知道,而赞扬的评论他便出于好心关注一一寄给朋友。所以,他不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人物,他是真心诚意地对人热心。要是你偶尔求他帮个小忙,或者让他那把朋友熟人当作纪念物收藏起来的珍藏馆增添一件新的珍品,他就会感到无比幸福。
本书是茨威格于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


 心灵的焦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几年前读过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印象中他是我所见过的唯一一个无比激动却完美阻止了感情干扰讲道理的人。人们激动起来,要么是不讲理,要么是观点biased。但这一位不是。所以,我觉得他在这一点上很是了不起。现在读他的《心灵的焦灼》,感觉他还是那么激动,读得我自己也内心澎湃。然而,茨威格开始向我展示出他的问题所在。人人都称道茨威格关于两种同情的说法,可是又几个能够用他的同情解释清楚霍夫米勒的事?这是因为,茨威格本人关于同情的这个说法是非常含混的,也是有问题的。茨威格说两种同情:****“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我本打算分析一下茨威格的关于同情的说法,但他说法如此之乱,我干脆直接给出我的答案:茨威格说的软弱的同情是一种condescending式的同情,这种同情的特点是:1. 好心。看到不幸会产生一种善意的感情;当霍夫米勒看到女孩儿的残疾时,产生了强烈的同情。2. 屈尊。把好的当成正常的,比如富有和健康,同时把坏的当成变态的因而是耻辱的、不能接受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霍夫米勒说出了这样的话:一个残疾人竟然也(敢)产生爱情。3. 脆弱。由于不能接受灾难,因而对灾难是害怕的,不敢直视,更别说与当事人站一起跟灾难做斗争。每次霍夫米勒看到姑娘的残疾腿,看到姑娘残疾腿走路,都是头都不敢抬,眼都不敢睁,内心剧痛,落荒而逃。*4. 在霍夫米勒身上,还存在第四个特点,即负罪感。他由于如此得不能接受苦难,不能接受苦难的存在,以至于他在知道姑娘是个瘸子之后,对于自己在干残疾姑娘不能干之事,对于在姑娘伤心之时居然有人在喝酒开party感到惭愧和愤怒。也就是说,全世界都变成瘸子,全世界都在哭泣,他才感到安心。我猜想这种内疚感是一种扭曲家庭关系(或某个parent)来的结果,值得研究茨威格身上的这个性格特点。而第二种同情,则是一种从具有优良品格的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同情,这种同情,简单说就是一种坚强和勇敢的共情。1. 这种同情能体会到身处苦难人内心的情感,因而这种同情是要对对方的感情进行共鸣,而不是对对方的劣势和困苦的肤浅的感伤。2. 这种同情带有一种积极的本质,即它是要给对方注入爱和力量,它是要跟对方一起战胜苦难,至少愿意陪你永远面对苦难。茨威格借霍夫米勒之口说:我25岁了妈的还一无所知浑浑噩噩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他一直在思考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霍夫米勒在摸索着进行自我人格成长,并犯了很多错。然而,他最终也没有能够获得正确的认知,这表示,茨威格也还在犯着错——尤其是他还坚持认为”同情杀人“,其实远非如此。简单地说,茨威格分不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对他来说,自我是个弱的概念,而他人是个强概念。这导致,在自我跟他人冲突时,他的自我不断受到削弱和伤害。所以,他在自我跟他冲突时,总认为自己应该牺牲,成就他人;在牺牲不够时,他总在自责。这恐怕也是茨威格本人的大困扰吧。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看:首先,每个人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霍夫米勒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比如,寻找自己的爱情(且不论他的爱情观价值观如何),而不是牺牲自己假装去爱或勉强成全残疾女孩的爱。女孩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有责任让自己过一种好的生活,而不是过痛苦的生活或去死。其次,我们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但
  •     这是一本让人心灵澄清的书,每个看过的人都有对焦灼不同的理解。看到后来才明白焦灼不是存在于霍夫米勒少尉,而是存在于艾迪特。从头至尾,这样一个不幸的女孩就不断受着来自心灵的煎熬,她的病,她的感情,这样的纠结终究只能在结束生命中消逝。不能评价说谁对谁错,艾迪特作为一个女人,有爱人的权利,有抒发正常情感的权利;霍夫米勒也有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来自另一个人的感情的权利,无论他最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的感情,他都有选择的权利。何况在他内心深处,并没有选择逃避,如果非要把责任归咎于谁,那就归咎于时代吧。我想说的是,时代需要同情心的泛滥。积极耐心的同情可能并不容易做到,怯懦感伤的同情也可以多一些,总比冷漠、隔绝要好得多,至少有一些人情味,让人不至于对时代感到失望。第一次写书评,希望大家能同情心泛滥的给予评价,谢谢观赏~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同情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伤感的色彩,但富有积极地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     写得真TM的好。虽然知道姑娘一定会死 但没想到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果然在世界的浪潮中每个人都是小小浮尘。反正就是要读茨威格。
  •     心灵的焦灼 多好的名字
  •     茨威格的心理描写没得说
  •     作者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生活中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对照自己年轻时候做的蠢死,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爱的教育课。愚人之爱是地狱,为愚人所爱也是地狱。(顺便他是怎么做到写那么多心理活动还不让人觉得烦的?)
  •     被残疾女孩爱的心情就是这样的吗?……我的天
  •     心里跟被针扎了成千上万遍似的,一路看过来,茨威格对人性的洞悉和同情如同他自己所描写的一般。
  •     同情杀人。
  •     读这书就是对自己人性的不管拷问,究竟孰对孰错?是少尉不愿牺牲自己,为自己而活错了,还是艾迪特一家在绝望中抓紧最后的稻草错了?读罢,再回看扉页的那段话,早已写上了答案。【只可恨不能打上个六颗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