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

出版社:倪志安、 等 人民出版社 (2009-07出版)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010080239
作者:倪志安
页数:398页

章节摘录

插图: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第一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马克思始终是国际的精神领袖、灵魂人物。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这位“千年思想家”停止了思考,他的遗体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长眠一起),成为人们世代瞻仰和崇敬的历史文化伟人。2.马克思的人格魅力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献身的一生。马克思具有伟大思想家应具有的许多崇高的人格魅力:第一,追求卓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马克思自幼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学习,成为柏林大学的精英——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主体的“博士俱乐部”的积极分子,23岁以优秀学位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未满25岁就担任当时富有影响的《莱茵报》的主编,30岁发表传世名著《共产党宣言》、担任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46岁成为第一国际的精神领袖。在马克思实现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后,他始终把自己的追求卓越与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真理联系起来,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历史性的贡献,把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了共产主义这项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从而在追求卓越、追求真理中铸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前言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和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体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由西南大学倪志安教授等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是一部特色十分突出的著作,其中凝聚了倪志安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和他常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独特心得和体会,读后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引发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对如何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因此,它是一部很值得一读的著作。这部著作的突出特色在于:它既是一部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教学体系的教学成果,又是一部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独特视角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科研成果。作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向学生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也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作出新的诠释并建立起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性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基于这一深刻的认识,作者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见解。

内容概要

倪志安,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领衔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方法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光明日报》、《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推介。在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出版具有开拓创新性专著六部(代表作专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毛泽东思想方法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等),其他专著教材十余部。

书籍目录

序——一部特色十分突出的著作题记——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体系何以为新?第一章 时代旗帜——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的生平与人格魅力马克思的生平——马克思的人格魅力(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创新(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阶级基础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历史条件(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思想资源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资源的历史条件(三)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创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创新三、科学地理解、把握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一)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二)科学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的指导和行动的指南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一、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一)唯物论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论——近代机械唯物论——物本主义思维方式的缺陷(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实现理论创新的启迪——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实现理论创新的关键二、自然世界的物质性、先在性与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一)自然世界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对自然世界物质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物质性的重大意义(二)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从实践理解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先在性的重大意义(三)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人自身生成发展的实践性——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成发展的实践性——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与“实事求是”(四)从实践理解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从实践理解意识的起源——从实践理解意识的本质——从实践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三、实践是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一)实践的基本的特征、形式、结构和运行机制——实践的科学规定——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二)实践是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三)在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在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人与社会的统(四)从实践理解世界分化与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辩证法的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近代的思辨辩证法(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意义二、对立统一规律与方法论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范畴——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范畴——马克思主义矛盾范畴与形式逻辑矛盾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矛盾范畴与思辨逻辑对立统一律的区别(二)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分析方法的含义、实质——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三、质量互变规律与方法论意义(一)马克思主义质、量、度范畴——质的含义——量的含义——度的含义(二)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质量统一分析方法——胸中有数与适度原则——脚踏实地与志存高远四、否定之否定规律与方法论意义(一)马克思主义肯定和否定——肯定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义论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思维,力图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体系的创新和理论观点的创新。第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的生平与人格魅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创新,科学地理解、把握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二章主要阐述唯物论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唯物论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三章主要阐述辩证法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辩证法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主要阐述认识论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认识论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五章主要阐述唯心史观的历史形态、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及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历史观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六章主要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七
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论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八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全书贯穿从实践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阐释》的创新所在和显著特征。

图书封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新体系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如果你觉得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枯燥,这本书应该很有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