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战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108023551
作者:(德)妮科勒·施莱,(德)莎贝娜·布塞
页数:273页

内容概要

妮科勒·施莱(Nicole Schley),1970年出生,主修政治学、法学和美国史。她在实用政治研究中心主持贝特斯曼政治研究组的“跨大西洋关系”课题,并任教于慕尼黑鲁特维希·马克西米连大学。
莎贝娜·布塞(Sabine Busse),1976年出生,主修政治学、英国文学和哲学。她曾在实用政治研究中心研究“跨大西洋关系”,目前在西门子公司国民经济部做关于跨大西洋关系前景的博士论文。

书籍目录

前言
印第安人战争 1622-1980
美国独立战争 1776-1783
英美战争 1812-1815
墨西哥——美国战争 1846-1848
美国内战 1861-1865
西班牙——美国战争 1898
义和团起义——中国之战 1900-190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冷战 1947-1991
朝鲜战争 1950-1953
伊朗政变1953-伊朗革命1979-“鹰爪”行动 1980
危地马拉政变:“成功”行动1954-危地马拉游击战争 1954-1996
金门危机 1954-1955,1958和1995
“蓝胡子”行动1958-黎巴嫩内战1975-1990-多国部队 1982
刚果内战 1960-1964
柏林危机 1961
古巴危机 1962
越南战争 1962-1973
多米尼加共和国内战 1965
智利1973:推翻阿连德及皮诺节特夺取政权
第一次海湾战争 1980-1988
尼加拉瓜:“伊朗门事件” 1980-1986
利比亚:“黄金峡谷”行动 1986
入侵格林纳达:“暴怒”行动 1983
巴拿马:“正义事业”行动 1989
第二次海湾战争 1991
索马里:“恢复希望”行动 1991-1995
洛杉矶:“园地”行动 1992
中南美洲:向毒品开战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内战 1992-1995
朝鲜核危机 1993-2003
胡图人和图西人在卢旺达、乌干达和刚果的冲突 1990-2003
海地:“支持民主”行动1994
科索沃内战 1998-1999
2001年9.11和反恐战争
自2001年以来的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2003-第三次海湾战争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美国的战争:一个好战国家的编年史》是对美国历次战争冲突的一次完整收集――从印第安人战争到最近一次伊拉克战争,记录了美国所参与的这些战争的动机、背景、持续时间、战争的进程、结局,以及这些战争给历史带来的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真正的战争冲突,也有美国制造的非军事干预、政变及颠覆活动。

图书封面


 美国的战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美国的战争》一书是由两位德国政治学家写的,于我而言,站在德国的视角看美国问题是一个有趣的角度。只是其中谈到与中国有关的几场战争(例如义和团、八国联军、朝鲜战争等),作者的资料似乎不太详尽,描述的过于简略粗糙了一点。全书按照各场战争和冲突分章节,每章开始还有一个简单的信息表,颇似维基百科的战争信息框。全书总结下来美国自建国以来发动战争的目的几乎都是因为涉及到了美国自身的利益。书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细节,倒是可以分享一下。印第安人战争美国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2个世纪。印第安人倒也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他们也打过几次胜仗,甚至在不同时期还和英国、法国等联盟。美国在1946年成立了印第安人索偿委员会,来解决长期积累的印第安人土地索偿问题。该委员会1978年解散,转交法院处理。截至1980年为止,美国政府为此只偿付了4亿美元。不自由,毋宁死得克萨斯最初原属于墨西哥,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政府废除奴隶制,这一下子捅了得克萨斯的马蜂窝,因为当时该地区奴隶是当地移民最重要的支柱。于是,得克萨斯人严重抗议,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墨西哥军队与得克萨斯自由军开战,墨西哥军队节节胜利,得克萨斯人为了捍卫自己的独立,为了捍卫奴隶制,于是喊出了历史上最注明的一个口号:“不自由,毋宁死!”不知道这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讽刺?得克萨斯共和国最终勉强抵挡住了墨西哥政府的进攻,但是他们也明白,自己很难继续抵挡墨西哥收复背叛领土的进攻。于是他们明智地作出了一个选择,要求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是这件事在美国国内却争议了很长时间。因为奴隶制问题,从1837年得克萨斯申请加入美国,直到1845年美国才同意合并。继续奴隶制的话题接下来就是因为奴隶制而发生的南北战争了。林肯总统本来对奴隶制的态度是比较骑墙的,他一方面反对扩大蓄奴制,另一方面也不愿意通过武力来废除奴隶制。正因为此,他才得以成功在总统选举中获胜。1862年林肯发表了著名的《解放宣言》,宣称所有奴隶全部自由,但是他又暂不解放奴隶,而是以此激起南方州的种族仇恨。另一方面,虽然北方州的人们主张解放奴隶,但是当大量的奴隶来到北方,他们又开始各种担心,不愿意看到奴隶与白人平等。而自宣言发表后,北方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都是来自不断加入的奴隶们,他们满腔仇恨都从战斗中发泄出去了。索马里恐惧症1990年代索马里的内乱是第一个因为侵犯人权而遭到国际社会军事干预的实例,也从此诞生“人道主义干预”这么个概念。这要比今年干利比亚早多了。美国决定干预索马里可以说是完全出于人道主义,一方面是国内民众和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美国想在冷战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一次试验,可惜这次试验很不成功。在追捕爱迪德的行动中,美国的三角洲部队行动失败,18名美国士兵死亡,索马里人死了1000多,电视媒体中播放的一名死亡的美国士兵被爱迪德追随者在街上拖着示众的画面,让美国人和美国政府形成了非常深重的心理阴影。此后多年,只要不涉及美国利益,美国对与自己无关的地区冲突始终不敢再贸然插手,生怕重蹈索马里的覆辙。例如卢旺达大屠杀,美国一开始就明确表达对此无意插手,甚至在联合国决议中,美国都拒绝将“种族大屠杀”写进去,以此摆脱国际社会的压力。(但是说实话,在这件事上,一开始,不仅美国,整个国际社会都是在袖手旁观。联合国想要派一支维和部队过去,但是却根本找不到一个国家愿意出兵,当然,这包括咱中国)而美国人的索马里恐惧症(这是我创造的词汇)最滑稽的一幕则是发生在海地。1994年海地内乱,联合国派遣部队去维和,部队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士兵。当美国登陆舰到达海地时,海地军政府雇佣了很多人进行示威,标语上写着“欢迎到摩加迪沙来”(摩加迪沙是索马里城市),暗示这里是美国的“第二个索马里”。美国政府看到这个,当即就下令登陆舰回航。能把美国政府吓成这样简直是个奇迹啊!科索沃科索沃是个神奇的地方,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它就好像是我们的西藏或台湾的问题。只是科索沃的历史更加久远复杂。从9世纪以来,科索沃就被不同的国家占来占去,更糟糕的一点是,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认为科索沃在历史上是自己的祖国,都对科索沃提出要求,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更是要求科索沃独立。还记得当年米洛舍维奇被很多国人视作英雄,顽强抵抗北约的侵略。但是米洛舍维奇被国际法庭审讯以及北约的干涉,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他对科索沃地区进行种族清洗,仅仅一年的时间,2000多科索沃人被塞尔维亚军队杀死,20-30万人被驱逐或逃亡,对民众进行有计划的镇压和肆无忌惮的拷打,并将之作为战争手段实施。当然同样,科索沃人也犯了许多类似的严重罪行。北约的干涉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对爆发难民潮的忧虑,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本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状况。当然据说美国插手的动力之一则是克林顿希望转移他与莱温斯基的绯闻问题。最后,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CCTV,一个进行种族清洗的罪人硬生生成为了我们眼里的反帝英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三联原来也出烂书。。记住了,以后买书一定先查豆瓣的评价
  •       《美国的战争》一书是由两位德国政治学家写的,于我而言,站在德国的视角看美国问题是一个有趣的角度。只是其中谈到与中国有关的几场战争(例如义和团、八国联军、朝鲜战争等),作者的资料似乎不太详尽,描述的过于简略粗糙了一点。
      
      全书按照各场战争和冲突分章节,每章开始还有一个简单的信息表,颇似维基百科的战争信息框。全书总结下来美国自建国以来发动战争的目的几乎都是因为涉及到了美国自身的利益。书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细节,倒是可以分享一下。
      
      印第安人战争
      
      美国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2个世纪。印第安人倒也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他们也打过几次胜仗,甚至在不同时期还和英国、法国等联盟。美国在1946年成立了印第安人索偿委员会,来解决长期积累的印第安人土地索偿问题。该委员会1978年解散,转交法院处理。截至1980年为止,美国政府为此只偿付了4亿美元。
      
      不自由,毋宁死
      
      得克萨斯最初原属于墨西哥,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政府废除奴隶制,这一下子捅了得克萨斯的马蜂窝,因为当时该地区奴隶是当地移民最重要的支柱。于是,得克萨斯人严重抗议,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墨西哥军队与得克萨斯自由军开战,墨西哥军队节节胜利,得克萨斯人为了捍卫自己的独立,为了捍卫奴隶制,于是喊出了历史上最注明的一个口号:“不自由,毋宁死!”不知道这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讽刺?
      
      得克萨斯共和国最终勉强抵挡住了墨西哥政府的进攻,但是他们也明白,自己很难继续抵挡墨西哥收复背叛领土的进攻。于是他们明智地作出了一个选择,要求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是这件事在美国国内却争议了很长时间。因为奴隶制问题,从1837年得克萨斯申请加入美国,直到1845年美国才同意合并。
      
      继续奴隶制的话题
      
      接下来就是因为奴隶制而发生的南北战争了。林肯总统本来对奴隶制的态度是比较骑墙的,他一方面反对扩大蓄奴制,另一方面也不愿意通过武力来废除奴隶制。正因为此,他才得以成功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1862年林肯发表了著名的《解放宣言》,宣称所有奴隶全部自由,但是他又暂不解放奴隶,而是以此激起南方州的种族仇恨。另一方面,虽然北方州的人们主张解放奴隶,但是当大量的奴隶来到北方,他们又开始各种担心,不愿意看到奴隶与白人平等。而自宣言发表后,北方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都是来自不断加入的奴隶们,他们满腔仇恨都从战斗中发泄出去了。
      
      索马里恐惧症
      
      1990年代索马里的内乱是第一个因为侵犯人权而遭到国际社会军事干预的实例,也从此诞生“人道主义干预”这么个概念。这要比今年干利比亚早多了。美国决定干预索马里可以说是完全出于人道主义,一方面是国内民众和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美国想在冷战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一次试验,可惜这次试验很不成功。在追捕爱迪德的行动中,美国的三角洲部队行动失败,18名美国士兵死亡,索马里人死了1000多,电视媒体中播放的一名死亡的美国士兵被爱迪德追随者在街上拖着示众的画面,让美国人和美国政府形成了非常深重的心理阴影。
      
      此后多年,只要不涉及美国利益,美国对与自己无关的地区冲突始终不敢再贸然插手,生怕重蹈索马里的覆辙。例如卢旺达大屠杀,美国一开始就明确表达对此无意插手,甚至在联合国决议中,美国都拒绝将“种族大屠杀”写进去,以此摆脱国际社会的压力。(但是说实话,在这件事上,一开始,不仅美国,整个国际社会都是在袖手旁观。联合国想要派一支维和部队过去,但是却根本找不到一个国家愿意出兵,当然,这包括咱中国)
      
      而美国人的索马里恐惧症(这是我创造的词汇)最滑稽的一幕则是发生在海地。1994年海地内乱,联合国派遣部队去维和,部队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士兵。当美国登陆舰到达海地时,海地军政府雇佣了很多人进行示威,标语上写着“欢迎到摩加迪沙来”(摩加迪沙是索马里城市),暗示这里是美国的“第二个索马里”。美国政府看到这个,当即就下令登陆舰回航。能把美国政府吓成这样简直是个奇迹啊!
      
      科索沃
      
      科索沃是个神奇的地方,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它就好像是我们的西藏或台湾的问题。只是科索沃的历史更加久远复杂。从9世纪以来,科索沃就被不同的国家占来占去,更糟糕的一点是,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认为科索沃在历史上是自己的祖国,都对科索沃提出要求,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更是要求科索沃独立。
      
      还记得当年米洛舍维奇被很多国人视作英雄,顽强抵抗北约的侵略。但是米洛舍维奇被国际法庭审讯以及北约的干涉,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他对科索沃地区进行种族清洗,仅仅一年的时间,2000多科索沃人被塞尔维亚军队杀死,20-30万人被驱逐或逃亡,对民众进行有计划的镇压和肆无忌惮的拷打,并将之作为战争手段实施。当然同样,科索沃人也犯了许多类似的严重罪行。北约的干涉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对爆发难民潮的忧虑,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本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状况。当然据说美国插手的动力之一则是克林顿希望转移他与莱温斯基的绯闻问题。
      
      最后,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CCTV,一个进行种族清洗的罪人硬生生成为了我们眼里的反帝英雄。
  •     立场决定价值判断,这本《美国的战争》也不例外。作者是两位德国女性,延续国人对该国人士的刻板印象:一丝不苟、巨细无遗。论及二战参战双方,不知为何竟遗漏了天朝,小编生怕犯了忌讳,跳将出来替作者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应忽视的贡献。正是屁股决定脑袋!
  •     美国战争简史
  •     意识形态还是很浓的,不知道有没有夹带私货?
  •     书中所述美国的军事行动对于国人的认知而言,差异还是蛮大的
  •     有很强的文献参考作用
  •     分析鞭辟入里
  •     历史
  •     第一次看到从战争角度写一个国家的编年史,觉得很有意思,其实读书到现在,看到许多西方学者总会从一个小而新的角度切入研究问题,比起一般熟悉的演绎法、宏大叙事,更能吸引我。
  •     对于信息闭塞的初中二年级而言尚不能满足需求,回过头看真不好玩。还记得两位作者的单位。
  •     当个索引还不错。
  •     浪费题材
  •     纯罗列,没见解,流于表面。且其中统计数字待商榷。
  •     好文章,美国梦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神话。
    不过对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似乎每次拆美国的台就能反过来论证他们那一套就是对的一样,这真是一种微妙的混蛋逻辑。
    但愿这篇文章不会被这种人利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