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秘囚

出版社:贵州人民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221078346
作者:蔡葵
页数:288页

章节摘录

一  夜郎古祠仰天长啸1939年残冬,黄昏。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岭,莽莽苍苍的群山逶迤挺拔,凛冽的寒风卷着漫天飘洒的细雨,悬崖峭壁上的大树,在呼啸的山风中摇曳。夜幕渐渐降临,崎岖的山路上,湖南沦陷区逃亡的难民,扶老携幼,潮水般涌向贵州。人嚎、马嘶、车鸣,乱成了一锅粥。一妇女昏倒在路上。旁边疲惫不堪的男人背着行李,还用箩筐挑着一对双胞胎小孩。他急忙放下担子,上前搀扶昏倒在路中央的妇女;身后一个背竹篓的女孩扑上来喊道:“妈!”坐在箩筐里的孪生子也惊呼着:“妈!”一声声撕裂人心的哭嚎,震撼着过往的难民群。远处传来汽车声,明晃晃的车灯划破漆黑的夜空。八辆军用卡车站满荷枪实弹的士兵,护卫着一辆小轿车,鸣着刺耳的笛声驰来。病倒的妇女横躺路上挡住了车队。一名40余岁的中校军官——国民党军统局特务队队长刘乙光,从卡车驾驶室跳下,凶神恶煞地喊道:“来人,把他们撵开!”军车上跳下几个士兵,拨开哭嚎的女孩,七手八脚地抬起病妇扔到路边。病妇痛苦地呻吟。孩子呼天抢地的号啕。“让我看看!”一个身穿褐色中山装,黄呢军马裤,足御长筒军马靴,头戴鸭舌帽,气宇轩昂的先生,在一名戴着墨镜的少校军官——原东北军总司令部侍从副官杜志忠的护卫下,拨开人群,走到病妇跟前关切地探视。“副司令,您怎么下车了?”刘乙光惊诧地急忙命令,“快,把副司令送回车上!”“副司令,请回吧。”一名年轻的少校军官——军统局特务队队副邱金钢上前说。被称为副司令的,正是东北军少帅,一级上将,原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此时年纪约38岁,他眼里闪着泪花,长吁一口气,摇摇头,瞪了邱金钢一眼。“汉卿,”一个约40岁的摩登女士——张学良的结发妻子,关东才女于凤至,在她的保姆王妈的陪伴下走来,掏出三块银元递上说:“天黑尽了,我们快赶路吧。”张学良接过妻子手里的银元,递给挑小孩的难民。难民满脸泪水,拉着背竹篓的女孩“扑通”跪下。张学良急忙扶起父女俩。难民捧着银元,双手颤抖着。箩筐里的小孩啼哭着。    “快,护送副司令走!”刘乙光焦急地命令。几个士兵围拢张学良。张学良夫妇和杜志忠、王妈,被刘乙光、邱金钢等簇拥着离开,乘上小轿车。轿车拉上窗帘,车队向前驰去……1940年早春,距贵州省城贵阳市40公里的修文县龙岗山阳明洞,四周山峦起伏,古树参天。夕阳如血,层林尽染。茂密的山林,绿树掩映的阳明洞。洞口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跃人眼帘。山上王文成公祠重檐飞阁,红柱青瓦,古色古香。祠堂院内木楼飘出岳飞词《满江红》的乐曲声。悲愤、激昂的曲调,在山野幽谷回荡……祠堂大门口站着卫兵。国民党军统局特工,在祠堂外巡视。山问路口,布有武装警卫。祠堂内四合院落的一座两层木楼,楼上右侧三问供张学良夫妇居住。卧室里于凤至身着绣花旗袍靠在沙发上。她怀中偎着一只金色波斯猫,轻轻地抚摸着,听着隔壁书房里的乐曲,她闪动着一双美丽动人的明眸。突然,传来低沉而亢奋的诗词吟诵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于凤至撵开猫咪,推开书房倚门凝视吟词的丈夫,眼里涌出晶莹的泪花。张学良身着咖啡色丝棉袍,脚穿布鞋纱袜,仍然掩不住军人威武雄壮的勃勃英姿。他凝视墙头一张大幅中国地图,慷慨激昂地吟诵辞章。猫咪倏地窜进书房,爬到张学良脚边“喵喵”地叫唤。张学良从诗词意境中回过神,抱起猫咪望着妻子。于凤至掏出手绢拭干泪痕,接过猫咪,疼爱地说:“汉卿,又想心事了?”“大姐,这几天看报纸,日寇节节进攻,国军节节退却,又丢失好些城市。小鬼子肆意践踏我大好河山,我的心像刀子剜一样痛,窝火呀!”“烦了听听音乐、读读诗词,调节一下心态也好。”于凤至宽慰道。“唉,”张学良郁闷地叹道,“卢沟桥事变以后开始了全面抗战,我就写信给蒋公,要求恢复自由,请缨奔赴前线,纵然拼死疆场也心甘。可是他不仅不让我去报效国家,反而把我送到这称之为古夜郎国的偏远贵州来。作为军人,身陷囹圄,杀父之仇、国家之难、民族之恨积在胸间,憋得慌啊!”他犹如一头困兽,一句句话都掷地有声。“汉卿,窝火、憋气有何用?要学会保重身体,千万莫气出病来!”于凤至温言相慰,转身道,“王妈。”王妈从内室走来。于凤至说:“给少帅拿件外衣来。”王妈转身拿来一件外衣。于凤至接过来,给张学良披上。王妈从于凤至手中接过猫咪,悄悄地走开了。张学良穿上外衣,长吁一口气。“为了等待解除管束的那一天,有一个强健体魄好上前线,我很注重身体锻炼。”他若有所思地说:“大姐,你体质弱,我倒是很担心你。长期呆在光线黯淡充满霉气的屋子里,是容易得病的。”“是啊,”于凤至说,“我陪你在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时,就患上乳腺炎,如今来贵州,经过旅途折腾,近来觉着更严重了。”“大姐,到贵州这一个月来,我发现你身体越来越差,还是去贵阳再检查一下吧。”张学良关切地说。“贵阳市离这儿有40多公里,很不方便。”“你一定要去检查,”张学良坚决地说,“明天我要刘乙光他们派车送你去。”次日清晨,晨雾笼罩着的修文县龙岗阳明洞,路口站着武装士兵。大门前停着一辆吉普车,邱金钢和几名特工侍立一侧。张学良搀扶于凤至从大门里走出来。他的私人保健医生——滕文起和杜志忠、王妈尾随。邱金钢打开车门,张学良把于凤至送上吉普车。滕文起和王妈跟随上车。“大姐,这里是山区,路不好走。我不能亲自陪你去贵阳市看病,你自己要注意保重。”张学良嘱咐道,“由滕医生和王妈护送你,快去快回。”于凤至说:“汉卿,你回去吧,看完病,我就马上回来。”“好,好。”张学良噙着眼泪交代说,“请司机把车开慢一点儿。”“少帅,有我和王妈陪护,你放心吧。”滕文起道。车门关上,汽车向远处驶去。

后记

经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格审读批准,《绝代秘囚——张学良在大陆最后的日子》书稿终于得以付梓,甚感欣慰。神秘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越是神秘的人与事,越容易激发热情去探寻究竟。我写这本书,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的使然。本书的创作准备,始于1999年末。当时因写解放贵阳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喋血黎明》,在贵州省政协、文史馆、博物馆等处,接触到大量贵州近代史料,意外发现一些张学良将军在贵州囚禁岁月只鳞片爪的零星资料,产生一种神秘感,引起很大兴趣。遂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张学良将军的各种版本传记资料和书籍,又阅读了他的结发夫人,关东才女于凤至和他的“红粉知己”赵四小姐传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在各种传记史料中大多比较简略,有的甚至只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未见多少生动的情节和感人的事例,更无独立完整全面生动记述这段历史的书籍。故掩卷思索,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将军在大陆身陷囹圄十年,却有将近七年呆在贵州,时间这么漫长,又是他在大陆度过的最后岁月,为什么较少披露和记述呢?我想大概由于:一、当时正处于日寇侵华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战乱时期,对张学良其人无暇顾及,束之高阁;二、蒋介石密令戴笠对其秘密囚禁,严密封锁消息;三、贵州地处偏僻落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才使这段囚禁生活长期被尘封,秘而不宣,成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于是,一种对英雄的景仰和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萌生了创作冲动,循着这位千古功臣被囚禁在贵州留下的足迹,我多次深入修文县“阳明洞”;贵阳市虹桥“中央医院”(当时从南京西迁来贵州,现贵阳市二医),黔灵山“麒麟洞”及黔灵公园“蒋介石和张学艮会晤处”;开阳县刘衙乡(今刘育乡);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等旧址实地踏勘走访,积累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史料,于2000年秋草拟了创作提纲。时值电视剧《喋血黎明》筹拍期间,导演得知这一创作计划颇感兴趣,鼓动我写成电视连续剧,于是很快就拿出了剧本。然而后来由于引荐的那住台湾影视投资商资金未能落实,只得回头在电视连续剧基础上,修改为纪实小说。2001年10月14日,不幸传来噩耗,101岁的张学良老人走完了他的百年人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夏威夷仙逝,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都在深切悼念这位一代爱国名将。在《贵阳日报》时任总编的一位朋友嘱副刊编辑找到我,要走了书稿,于2002年1月7日至6月17日,在该报连载了半年,受到好评。后又根据读者意见,充实了大量内容,丰富了故事情节,将原来的10章15万字,增改为20章23万字。2003年6月,贵州省作家协会举办第一次文学创作招标,本书有幸成为数十部长篇中胜出的重点扶持作品之一,获得奖励,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2003年12月31日,本书被贵州人民出版社列为重点选题,呈报省新闻出版局和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于2004年4月审读通过,同意出版,并按审批程序上报中央有关部门。两年后,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出版。之后又得到贵州省政协李嘉琥副主席和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李军部长的关怀与重视,终以重点选题图书列入计划出版。至此,先后历时6年多时间,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谓6年磨砺出一剑!本书创作及报审出版过程中,先后得到《贵阳日报》社管远祚、张君良;贵州省文联刘国治、何光渝、井绪东、王建平;省作家协会苑坪玉、李钢音、何文;贵州人民出版社莫贵阳、夏凡、陈荣、夏文琦;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林庆筑、奚虎一;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办齐连振;贵州省文化厅李嘉琪等众多同志的热忱帮助和支持,一并谨袁深切谢忱。蔡葵2007年7月30日于贵阳四方河格林博邸

内容概要

蔡葵,原名蔡燕农,1941年生,副研究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电影家协会和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贵阳市工人文化宫主任;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书记、副社长、副总编。现为贵州省电影家协会顾问、贵州省老艺术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出版诗集《卡盘上的爱》、文艺理论集《群文轨迹》、艺术作品集《蔡葵戏剧曲艺选》、报告文学《在历史的跑道上》等。并有电影文学剧本《山寨火种》、电视连续剧《喋血黎明》等摄制后在全国播映。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约200余万字,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神秘押解阳明古洞第一章  陪都当局褒奖狱头一  夜郎古祠仰天长啸二  委座密令追缴铣电三  结发爱妻身患绝症第二章  亲情难舍生离死别一  美龄心系凤至病情二  赵四小姐托孤赴黔三  挥泪送妻出国就医第三章  红粉知己感同身受一  伉俪谒游阳明古迹二  触景生情眷念骨肉三  进城赶场买回洞箫四  看斗蟋蟀感慨人生第四章  山村垂钓情系农户一  农家做客偶获条幅二  体察民情与民共餐三  村童遇害悲愤交加第二卷  染病急诊迁徙贵阳第五章  “中央医院”割治阑尾一  武装送诊住院急救二  “中央医院”专家主刀三  “特别护理”转危为安第六章  病未痊愈强制出院一  副官护士身边相爱二  赵四小姐馈赠钻戒三  龙岗窃案保姆罹难第七章  带病转移暂居省城一  戴笠请示临时迁居二  惊闻噩耗痛斥狱头三  病后滞留黔灵山麓第八章  麒麟洞内二次开刀一  半夜时分病情复发二  腹腔溃疡就地手术三  宋氏兄妹遥相关怀第九章  面对邪恶义正词严一  信件被扣愤怒抗议二  端纳来信勾起往事三  小通信兵泄密被捕第十章  昔日少帅人心所向一  花溪诗会表露心迹二  东北旧部聚众求见三  体恤苟母登门慰问第十一章  不速之客戴笠造访一  委座授意设计寿礼二  不惑之年钦差贺寿三  保健医生秘密入狱第三卷  幽禁开阳刘衙“行辕”第十二章  转押开阳偏僻山乡一  戴笠勘察“行辕”工地二  解囊犒赏打虎英雄三  出资奖励优胜学生第十三章  身在囹圄忧国忧民一  游览名胜刻石泄愤二  参观学校怒焚黑书三  关注当地百姓吃盐第十四章  寂静小县波澜迭起一  乡场济困智斗特警二  校场跑马心系抗日三  军统鹰犬抓捕教师第十五章  阴霾当空雨打屋檐一  “赤化”罪名遣返小周二  箫声如泣闭门谢客三  战局失利陪都告急第四卷  转囚桐梓“小西湖”畔第十六章  日寇压境军统撤退一  戴笠亲临下令北移二  军统要员紧急部署三  天门洞外神秘来客第十七章  公众慕名知遇县长一  湖心亭边怒拔木牌二  桐梓县长喜获墨宝三  草棚垂钓路见不平四  冤家对头狭路相逢第十八章  日子如水鬓发飞霜一  父辈重臣洒泪探监二  副官中计走失遇害三  天门河畔纪念屈原第十九章  期待八年抗战结束一  抗日胜利祭祀先父二  得知戴笠空难摔死三  意外应邀花溪小住第二十章  秘密移解离开大陆一  黔灵“行馆”会晤委座二  拒绝复出激怒蒋公三  莫老奉命二次探监四  鸟笼悬挂人去屋空后记

编辑推荐

《绝代秘囚:张学良在大陆最后的日子》披露了许多长期被尘封,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

作者简介

《绝代秘囚:张学良在大陆最后的日子》写的是爱国名将张学良身陷图圄之后,1939年残冬被秘密转押到贵州,辗转于修文县“阳明洞”、贵阳市黔灵山“麒麟洞”、开阳县刘衙乡“官坟”和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等地。度过了他在中国大陆被囚禁的十年中最漫长又最难捱的最后七年。幸得结发夫人于凤至和他的红粉知己赵四小姐先后陪伴,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相依为命;还有长期跟随他的贴身副官、保姆、私人保健医生忠心耿耿,同患难,共命运。在“军统”头子戴笠和少将特务刘乙光等严密监视下,通过与蒋介石、宋子文、蒋经国等微妙的特殊关系和矛盾冲突,心系抗日,忧国忧民,与狼共舞,斗智斗勇,留下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光照日月的传奇故事。


 绝代秘囚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