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社会》书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301218211
作者:张维迎
页数:420页

彭民:博弈气象

相信每一个看过《美丽心灵》(Beautiful Mind)的人都难以忘怀影片中约翰•纳什(John Nash)的天才想象力,并且也折服于博弈论的巨大魅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老师用他的最新力作《博弈与社会》为我们揭下博弈论的神秘面纱,带我们领略博弈论的神奇气象。全书共分14章,去除首章导论和结尾两章的总结外,实际博弈知识介绍都集中在中间的11章。贯穿全书博弈思想的是理性的概念,而人不可割离的社会性又给理性设定了一个范围,个人理性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和集体理性相冲突,导致“囚徒悖论”的出现,因此,在此书中,张老师试图以理性贯穿的博弈不断衍生出的协调与合作、法律与制度以及社会规范等不断改进帕累托效率,从而也展示了一部博弈气象史。导论主要强调社会面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通过协调合作才能化解理性人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博弈中的参与者面临利益冲突时最经常的选择。第二章到第十二章由引入博弈论到不断深入,探讨多重均衡、动态均衡、讨价还价问题、重复博弈、不完全机制导致的声誉机制、逆向选择下的合作与市场机制、私人信息的传递、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以及博弈均衡的演化等。最后在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中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回归到首章导论的协调与合作问题,对作为游戏规则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做了系统的分析,并且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探讨制度企业家在创建社会游戏规则方面的作用。《博弈与社会》一书是根据张维迎老师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选课“博弈与社会”授课提纲及录音稿整理发展而来,因此该书内容丰富而语言简单,通俗易懂。书中多处运用现实课堂的创造性案例将繁杂深奥的博弈理论阐释得清晰明了,比如在多重均衡中,张老师让两位选课同学在1至10中各选五个数,无重复的话就能赢取他手中的100元钱。类似的这些身边的例子让人在读书过程中轻松不少。而且,该书以小见大,多处以北大历史或现状传递社会讯息,如以北大的校友水平说明品牌效应的重要性,以北大教改折射竞争奥秘,解释威胁与承诺以及如何让人说真话,“不升即走”晋升博弈等。与此同时,此书特色还在于其学科的包容性与渗透性,《博弈与社会》固然以阐发博弈论为主,但在博弈理论的解释上,张维迎老师还借用了多学科内容,将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结合起来审视社会。其中社会学著作《正义论》、政治学著作《利维坦》等思想被很好地用来解释博弈论的一些义理。而且这一书中的案例囊括中外,涵盖古今。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卓越经济学理论贡献,有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发展演进史,有史书、诸子学说于社会规范上的重大意义等等。因此,不管对于经济学还是其他学科的专业学者或非专业人员,文科或者理科学者,甚至仅仅是业余的消遣者而言,理解此书都没有困难,都能在书中学到严谨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以及理性思考背后博弈论的博大气象。

用逻辑来理解社会

用科学来研究自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的飞船在月球上登陆,我们的潜艇深入万米深海,我们的网络改变了世界,这些都是科技带来的进步,可是当我们用科技来研究社会的时候,就发现了社会远远比自然还要复杂。在社会中每个分子本身都在不停的变化和运动中,并且根据对方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决策。不过科学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复杂而放弃对这个领域,过去我们接触的社会科学,往往都是定性的模糊的研究,缺少科学的那种严谨和量化,近年来博弈论经济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使得很多数学工具也进入了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张维迎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学家,这本书并不是普及性读物,里面有很多地方,如果没有基础的话真有点看不太懂,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大可跳过那些公式,一样可以领会其中的精神。对于一本学术著作来说,这本书已经写得够通俗易懂了。书里面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是纳什均衡,以前看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故事来拍摄的,当时被这部电影深深的打动了,但是却真的不知道纳什到底研究出来了什么革命性的成果,最终获得了诺奖。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纳什均衡在经济学和博弈论中有多么重要。作者的研究非常严谨,把很多我们常见的社会事件都量化逻辑化了,让我们看到这些事件其实都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通过博弈论来揭示的。书里面提到了很多故事,比如在讲路径依赖的时候提到了键盘,键盘案例经常被作为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的样板,我们现在使用的键盘的确让我们摸不清头脑为什么要这么排列,好像没有什么规律,这种键盘是从老式的打字机上继承下来的,至于当初的打字机上为什么要用这种键盘,有一种说法很流行,那就是这种键盘不是为了提高打字速度而设计的,而是因为打字员的打字速度太快了,使得机械打字机经常出现卡键的现象,所以这种键盘布局完全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而设计的。但是在书中作者却提出了几个观点,比如传统键盘并非没有速度优势,而且当时打字机市场竞争激烈,这种键盘是竞争的结果,并非完全是因为锁定效应等等。无论事实如何,因为全世界各种语言的输入都是通过这种键盘来完成,所以根据输入英语的需要再做调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估计这种键盘也会永远的保持下去。书里面除了很详实的考证,更有趣的是使用逻辑来对生活中常见事情的论证,比如说送礼,对送礼来讲最重要的不是礼物对于收礼的人的价值大小,而是礼物对于送礼的人价值大小,送礼其实是在传递一种信号,那就是你的诚意和对未来合作的期望。书里面提到的拍卖也挺有趣,一共四种拍卖方式中,最常见的公开叫价拍卖,还有一种叫“荷兰式拍卖”就是从高到低拍卖,直到有一个人叫价为止,这个不常见,还有就是“高价密封拍卖”,过去中国琉璃厂的古玩市场就经常有这种拍卖,不过其实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双方来说这三种都不是最好的拍卖方式,最好的方式叫做“次价格密封拍卖”,通过作者简单介绍,还真的是这样,这种方式的确优于前面几种。看来我们的社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很多,一旦把数学经济学博弈论引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让我们的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使我们的社会能够得到巨大的进步,这就是经济学的力量吧。

合格的市场经济

张维迎:非常高兴今天下午一块交流。讲到博弈,很多人就是玩心眼,这是完全错的,我觉得博弈讲的是道,不是术。这本书(指《博弈与社会》)的核心是人类如何更好的合作。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合作,动物的生活方式没变化,今天的老虎和一万年前的老虎生活方式没有变化,今天的人和一万年前的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人类有合作。我们手里拿的每件产品都是全球合作的结果。人类的合作有两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是人类的无知。这个无知是因为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非常有限,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这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上包括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有一些是由于无知导致的。另一个障碍就是由于我们的智力行为导致的囚徒困境,我们合作对大家都好,但是大家不一定积极合作,那么人类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是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做一个总汇来关注这些问题。我给大家举一个博弈的例子,这个社会有两种人,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尊重别人的产权,第二种是偷窃,如果两个人都先后尊重产权的话,每个人可能得到2,两个人都偷窃的话,每个人可以得到0。你尊重产权这个人不能得到产权,你只能得到-1,他可以得到3。每个单人最好的就是他偷窃,别人不偷窃,其次是两个人都偷窃。这样从每个人的利益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会选择去偷窃,这个结果是每个人都得到0。每个人都偷窃的话,我们一般叫做囚徒困境。本身来讲是什么问题呢?就是个体的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中国人讲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每个人都认为我很聪明,我们要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但是人类本身有一种能力,就是反思的能力,我们理性的能力。我们在想象明明对大家都好的事,为什么我们不保证它的现实呢?要得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创造很多的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合作而不是偷窃,不是不合作,对每个人都好。人类所有这些制度,我们今天面临的人类数万年,文明进程就是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设计它,但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不但的交流、交往就演化了这样一些制度。我举几个最重要的例子,第一个就是私有财产制度,是解决人类囚徒困境、促进人类合作最重要的制度,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制度可以超过它,有了政府我们才有了财产制度,人类没有政府的时候也有这种财产制度,这种财产制度我们叫做自然法。我在书里谈到,在英国一个郡的海边渔民村,每次海水涨潮以后退潮以后有很多木头留在那儿,这些是无主的财产,怎么分配它?有一个规则,就是谁去得早,做一个标记,这就是谁的,就再没有人拿这个东西。同样在我们老家陕西省的一个小村子,每年夏天到这个时候发大水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大的煤块,现在我们知道是从上游的露天煤矿冲下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生活来源,水退潮以后,他们就去拿这个煤块,什么规则呢?发生起争斗怎么办?很简单,你找任何一个东西,放上自己的物品,比如你的菜篮子、镰刀放在那儿都没关系,只要你有标记就是你的,所以有的人都把裤头放上,然后卖这个煤赚钱。虽然相差几千公里,但是这两个村子的规则是一样的。现在中国人讨论普世价值,这就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符合人性、促进人类合作的游戏规则。这个普世价值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你不承认普世价值,就是明确宣告我就是要做伤天害理的事,这是很可笑的。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我们要有一些共同认可的规范和游戏规则,这些是不能破坏的,破坏这些就是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任何人如果不承认普世价值,我觉得他就会做伤天害理的事,世界上我们来看也是这样。人们创造这些规则里还有什么?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什么,就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一个东西,它和法律不一样,法律是由一个政府来强制实施的,社会规范没有政府强制实施。假如在马路上开车,前面一个人打开窗户,喝完水把矿泉水瓶扔在马路上,大家知道这是违反规范的,但是谁上去制止他呢?从来没有人制止的话,这种行为就要蔓延起来,如果制止他的话,可能他就不高兴,也有可能揍你。社会共同认可的规范应该遵守,也是供大家去执行的,这个非常重要。没有这些东西的话,这个社会合作就会非常难。这些规范都是人类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不是突然之间出现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法律,法律和社会规范中间许多一个清晰的界限,现在的法律的认识和原来不太一样,原来认为只有国家制定的就是法律,现在不是这样了,法律是逐步演化的,中国儒家讲的礼是法和社会规范的结合。礼是儒家知识界定的,但是执行靠国家的力量,儒家包括孔子在创造这个礼的时候不是凭空的,是根据现实的俗、习惯制定的。这些法律和社会规范变成我们内在化的行为方式的话,我们就知道这就是道了。人们要合作的话,有这样一些东西就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从微观角度来讲不是应该而是实际上你就这样做了,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是由一系列制度规定的。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市场,市场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最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也有合作,比如家庭分工的合作、老少分工自然之间的合作,只有市场使我们变成全球的合作。我们很多认识的人可以合作,合作是我们在一块做事,今天大部分合作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见面的,这个合作怎么进行呢?就是通过市场这样一个机制,今天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全球生产的,你的合作伙伴你可能从来没见过,甚至是你非常痛恨的一个人都有可能。现在很多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感情好像不太那么友善,但是今天中国很多的进步和日本的进步实际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一大市场。市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它解决了两个问题:无知和无耻。他们怎么解决无知问题呢?只有在市场情况下,人们才有积极性创造真正的知识,他是一个企业家,如果他不寻找这种知识,不减少无知,他的生意就做不下去,就要垮台,今天有积极性来到这个地方的也是因为我们有积极性获得这种知识。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解决囚徒困境导致的无耻,无耻就是每个人你明知道在损害别人对自己好,但是你没有做,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解决这个。所以在《市场的逻辑》里讲市场的逻辑就是你要幸福首先要让别人幸福,这是市场的基本逻辑。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讲得非常清楚,但是忽略了一点,市场是一个声誉机制,你做的每件事它都给你记下来了,一定会受到惩罚的,你做的好事它也给你记下来,这就是品牌声誉。一个人得有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得有一个品牌,有一只隐性的眼睛在看着你,凡是干坏事的人有几个最后能有好下场的?没有。上帝无所不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是市场。自由和市场是一个含义,只有人们选择了自由才有市场,只要有市场大家一定有选择的自由,不能强迫别人买你的东西,只有政府可以强迫别人,其他个人都不可以强迫个人。第二是产权,第三是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就不会有市场,今天的分工、技术都是企业家精神创造出来的。什么时候企业家精神能够发挥作用,这个国家就会发展很好,什么时候压制了企业家精神,这个经济就很难蓬勃发展。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合作,法律需要政府去执行,我们的知识产权需要政府去保护,我们需要政府不是为了交钱,不是为了征我们的钱。但是政府的麻烦在什么地方呢?当它获得这个权力之后可能变成破坏合作的力量,这个原因就是第一政府也是由人玩的,中国人到今天说国家神圣、政府神圣,就是上帝,没有自己的利益,是超然的,就是为我们服务的,这是错的,所有的决策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是非甚至可能是恶的人,这些政府官员跟我们是一样的,如果没有一种限制的话就会做坏事。更大的麻烦是政府是天然的靠税收来养活的,税收就是强制的,服务好坏你都得交钱,大家肯定有感觉,任何一个企业卖东西,你不买可以不付钱,政府不这样,无论买不买都要付钱,甚至还没给你服务先收钱了。由于这两个原因,很难保证政府真正是为促进我们合作而生的。由此,我们怎么去约束?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手段,一个是宪政、一个是民主。最后有关宪政的争论特别多,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问题,中国的今天争论这个问题,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并不赞成民主制,只赞成君主制,所谓宪政就是统治者(政府)无论是多数还是少数寡头或者是一个人、君主,都应该在法律条件下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讲了“权力要放到笼子里”,意思就是宪政,这个笼子是什么?就是法律,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我们讲民主,我觉得如果我们非要在民主和宪政之间选择的话,先要有宪政才能有民主。而广义的民主包括宪政,我们讲西方民主制度一定是宪政。真正要民主的话,没有宪政就叫多数人的专制,也是暴政,这是很可怕的,不一定比少数人专制更好,这些国家的民主、宪政、法制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我在《博弈与社会》里讲宪政与民主可以理解为我们约束政府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对我们的承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上火车,要让别人帮你带,你要上厕所,周围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很壮的小伙子,你肯定交给老太太,因为她能力小,跑不了,你交给小伙子,你上厕所,他可能不见了。所以约束一个人才能对人有信任。不受约束的政府是强大的政府,这是完全错误的,真正强大的政府是受约束的政府、有限的政府,是宪政下的政府。美国政府为什么强大?因为它的约束比较大。不受约束的政府怎么叫做强大?跟一般企业老总,员工背后都骂你,都不相信你,你说我多伟大,谁觉得你伟大?只有老百姓信任政府才是强大的政府,怎样使政府强大,就是政府的权力受到约束,权力在笼子里,就是有限的政府,有民主的政府。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很简单,就是计划体制下我们都生活在囚徒困境当中,我们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囚徒困境,比如人民公社,大家都好好干活,吃得好,但是大家就是不干活,没有人有积极性做事,人与人没有合作精神,计划经济其实满足了人性当中劣的那一面,喜欢占人便宜,计划经济下每个人都想当干部,因为当干部就可以不劳而获,占别人便宜,没有干活的积极性,更没有创造的积极性。所以邓小平的改革就是包产到户,农民的囚徒困境就解决了,粮食就增加了,城市一改革,很多人也有积极性了,但是今天我们仍然在很大的囚徒困境当中,离我们刚才说的私权利还有很遥远的道路,中国现在还不能叫做真正的市场经济,我们仍然在很多囚徒困境中努力。我这本书也给大家提供更为正确的答案,我总结一下,很多事情不是今天造成的,就像一个人老年时候得病了就是因为年轻时候积累起来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的道德堕落,我们这五六十年建立起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百年的历史建立起来的。第二就是产权,产权制度破坏了,过去农村人什么人最有生存能力?勤劳、诚实,我们一搞土地改革,凡是勤劳的人、地主都给杀了,勤劳已经不再是美德了,所以农村人都变懒了。包产到户改革以后,勤劳的传统恢复很快,但是诚实的传统恢复很慢,农村很多毛病都是在土改时候建立起来的,包括土地的争执和水渠、道路的挖掘。这个道德是一次性的供应,而不是长期供应,大家都考虑眼前利益。再就是个人权利和道德的缺失,一个人要有责任心,前提是自己有权利,他觉得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国家这是一个大问题,每个人没有权利的时候我们不会履行义务,义务是由权利来的。政府权力太大,导致了这种不确定性,它也是道德堕落的重要原因。这几个加在一起,导致政府有特权,特权导致腐败,就会有很多不公平,但是一个人生活在一个不公平、腐败严重的社会当中他就没有道德了。当官的随便贪污几百万、几千万。一开始我们都有一个道德底线,但是事情发生多了以后,道德底线就没有了。托马斯在美国大革命的时候讲过,为了人类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堕落到宣传自己不相信的东西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这句话很深刻,“干一切坏事的准备”,因为在我们宣传我们根本不相信的东西,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宣誓都是假的,我相信共产主义等等,你怎么让他在下面老老实实的经商和做人呢。还有就是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矛盾,但是我们有一个人定的法,一个好的体制是合理的应该是合法的,合法的应该是合理的,但是不好的体制就是合理的不合法,合法的不合理,我们现在仍然有合理不合法、合于不合理的问题。讲个例子,医生正常来讲一年应该拿到五十万的薪水,拿不到五十万,他就很有自尊,活得有尊严,觉得医生很神圣,他就有很好的职业道德。现在一年官定的价是只能拿五万,所以他就收红包,收了红包以后,这个不合法,也没有界限,即使拿了五百万,他就没有崇高感和自尊心了,病人也就不信任他了,他就更不合法了。中国人的报销制度对人的道德的伤害有很大,到了国外以后,红灯区只要中国人去了以后,人家就说“能开发票”,已经成了这样一种文化了,你说这个民族能有道德吗?由于这些原因,历史的、现实的,这些国家的信任就破坏得很厉害,今天的道德危机不是简单的去说两句空话能解决的,如果不沿着真正的市场化道路改革我们就无法解决。结论:只有给予私有产权的市场经济,中国才能变成一个合格的市场经济,我们才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国人才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才会有博爱之心。只有实行宪政、民主、法治,才能真正有市场经济,只有政府先有社会约束,老百姓才会信任政府,才会有更远的预期,我们才会有公平正义,才会活得更有尊严。制度起家就是改变游戏规则,分为两类,第一是理论型的,比如孔子,第二种是世界型的,比如邓小平、商鞅这样的,这些人为什么会出现呢?我相信他们对人类有更高的爱,更强的理念,他们很有智慧,但是从常人看来他们很傻。我希望从接受博弈论这样新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式,也使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运行、未来的改革有更好的影响。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真正认识到合作是所有人的命运所在。谢谢大家!主持人:张教授25岁的时候提出价格双轨就名满天下,过去几十年,他一直在为持续不断的一以贯之的为市场经济呼吁,哪怕不断的遭到误解。今天在听完张教授的演讲之后,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张教授在跟我交流的时候他让我特别感动的一段话,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走到今天已经到了深水区,已经没有石头可摸了,但是我们已经处在急流和漩涡当中。中国下一步向何处去,改革如何推进,社会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所有的人从上到下都很迷茫。张教授说其实中国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很多的理论基础的工作、理论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完善,张教授说这就是他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从他的演讲当中我们也听出张教授关注的问题已经超越了经济学范畴而深入到广泛的道德的探讨、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宪政等等一系列深入的话题。再次邀请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张教授。谢谢

跟着经济学家看日常生活

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新作《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产权制度、市场机制、法律、社会规范、政府行为、大学治理等社会问题为引子,探讨了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这一主题。“对某个特定问题感兴趣的人们可能会感到叙述有些凌乱。”张维迎本人有些谦逊,把那些与“博弈”有关的概念和观点转化为令人难忘的形象,是该书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  设想一个群体中有两类人:一类是进攻型的,另一类是温和型的。前者称为“鹰派”,后者称为“鸽派”。个体之间随机相遇,进行一对一博弈。如果鹰派与鹰派相遇,两派俱伤,各得-1;如果鹰派与鸽派相遇,鹰派得1,鸽派得0;如果鸽派与鸽派相遇,各得0.5。  在张维迎看来,这与现实中许多组织的情况颇为相似。一个组织里既有强势的人,也有温和的人,两类人可以和平相处。但如果强势者比例过多,彼此之间相互厮杀,反倒有利于温和的人生存。反之,如果温和的人太多,强势的人就可以占便宜,进而会吸引更多的强势者加入。譬如,男女交往中有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说法,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坏”男人在男人中的比例很小。  但其与人们所熟知“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博弈不同,为了进一步审视“博弈与社会”的复杂性,张维迎以“抓小偷”为例作出了全新的演绎:A在某个公共场所发现一个人正在行窃,A是否应该曝光他的行为(如大声喊“抓小偷”)?曝光的成本是A可能受到小偷的报复,但A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并想提高自己的声誉――A最终选择曝光。在A喊“抓小偷”之后,周围的人马上围上来,他们也为了显示自己的“正义”,有些人开始殴打小偷,直至最后把小偷打死。  借用博弈理论,张维迎分析指出,“人们在殴打小偷的时候考虑的是个人的成本和收益(‘声誉’),而不是社会的成本和收益”,由此不一定导致社会最优的结果――即小偷有错,但罪不至死。谁应该对小偷的死负责?没有人负责!张维迎警示人们:有时候,一个无辜的人仅仅因为被别人认为有错,自己有口难辩,就会受到严重的羞辱性惩罚,被排挤,被驱除,一生蒙受不白之冤。比如过去在农村,某个女孩子一旦被误认为性行为不检点,就会受到许多“正人君子”的指指点点,导致其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最后只好用自杀证明清白。  经济学之所以能吸引众多追随者,或许正是源于经济学家对日常生活事例的独特理解和阐释。在张维迎笔下,一个有趣的故事接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博弈论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抽象理论,而成了一件剖析社会制度和社会问题的利器。难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早已把经济学定性为“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学问。 (潘启雯)文章来源: 人民网

胡惊雷:“理性人”的困境与出路

“理性人”的困境与出路胡惊雷在《美丽心灵》走红之后,博弈论不仅是显学,而且成为流行语,在学术界,它几乎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政治学的“代理”。这一切让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它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却只有脆弱的预测力——因为应用这些模型的前提太多了,而现实有着简化模型中无法精确概括的大量细节和不确定信息。所以好的博弈论著作,应该尽到“解释”的义务,而不是笼罩在神秘符号的面纱之后充作先知——在博弈论的数学证明之前几千年,人类就有了战争、策略、合作、讨价还价、赌博、对弈……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的新书《博弈与社会》就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博弈论著作。宾默尔曾在类似的著作《博弈论与社会契约》中用博弈论模型重构了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而张维迎则在本书中用博弈论模型重构了众多的社会规范、从而为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内容囊括了商业定价模式、拍卖模式、市场经济制度、宪政民主、婚姻、最低工资、黑社会、威胁与承诺、政治腐败等方方面面。亚当·斯密的 “理性人”是博弈论中参与人(player)的原型。这一假设之所以经典而耐人寻味,是因为其“中性”。他既未将人假定为利他主义的善类,也未将人假定为杀人越货的恶徒,只是“顺从”了人性普遍的自利倾向,从而使这一概念具有了较大的“弹性”及适用范围。基于它的推论可能出错,但出错的概率却小于另两种假设;基于更复杂人性假设的推论可能更全面,却无法保证简洁与确定性。理性人的自利倾向会规避明显的风险、追求确定利益的最大化、且假定自己的竞争或合作方也有同样的偏好——这便是囚徒困境的根源。而走出这种困境以实现合作集体利益的优化(帕累托最优或次优)——这也是本书的立意所在——就要求构建重复博弈的平台、社会机制,使得博弈各方能够着眼于长久的累加收益而非一锤子买卖的小便宜。这些平台与社会机制包括各种规范,强制性的如法律,非强制性的如道德、会员身份、荣誉地位、舆论监督等,为促进合作、抑制急功近利提供激励。除此之外,信息公开也能促进合作、帮助集体中的个人走出囚徒困境。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公开信息会减少风险从而增进对合作方的信任并缩小决策的可选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参与人一定会选择合作,除非合作方作出有担保的承诺(奖励合作行为)或可信的威胁(报复不合作行为)。无论是促进合作的社会机制还是承诺或威胁的保证物,都属于原博弈格局之外的因素,这种介入的因素可以来自于政府、也可以来自于市场。来自于前者时,它是主动设计的结果,来自于后者时,它是自发演化的结果,两种结果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与“理性人”的假设不同,现实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成长的,“人的行为是一个学习、模仿、适应的过程”,于是“重复博弈下,合作可以作为均衡结果出现”。而人类史上道德哲学的成就即是确保了重复博弈的常态化、进而带领人类走出困境、达成合作。当然,这些道德哲学又可能制造更高层面上的囚徒困境。比如,儒家哲学在帮助建立社会秩序的同时也造成了君权缺乏制约的现实,这就对制度设计或市场演化提出了要求。本书尝试将很多道义问题转化为利益问题,奉行类似于苏格拉底的道德观——“无人有意犯错”——犯错不是因为恶意,而是因为无知。作者希望博弈论的训练能够让读者更加聪明、接近于“理性人”,从而能着眼长远,努力与他人合作并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合作。《博弈与社会》,张维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中国科学报》 (2013-03-22 第14版 读书)

张维迎:认清博弈胜过空谈道德

张维迎:认清博弈胜过空谈道德-------《博弈与社会》序言.(一) 贯穿于本书的主题是: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作为理性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天性使然,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改变。但社会的进步只能来自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带来共赢,才能给每个人带来幸福。这就是我们应有的集体理性。但是,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常常与集体理性相冲突,导致所谓“囚徒困境”的出现,不利于所有人的幸福。除了个体利益之外,妨碍人与人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知识有限。即使到今天,尽管人类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已大大增加,真正做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我们有关人类自身的知识仍然不足以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追求幸福的最佳途径。让普通人接受自然科学的知识相对容易,但接受社会科学的知识很难。我们短视、傲慢、狭隘、自以为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不明白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正是由于我们的无知,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许多冲突。许多看似利益的冲突,实际上是理念的冲突。事实上,大部分损人利己的无耻行为本质上也是无知的结果。损人者自以为在最大化自己的幸福,但结果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既损人又害己。有些人心地善良,一心为他人谋幸福,但由于无知,也给人类带来不小的灾难。计划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幸运的是,作为地球上唯一理性的动物,人类不仅具有天然的创造力,也具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本领。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制度、文化,克服了囚徒困境的障碍,不断走向合作,由此才有了人类的进步。诸如言语、文字、产权、货币、价格、公司、利润、法律、社会规范、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甚至钟表、计算机、网络等发明,都是人类走出囚徒困境、实现合作的重要手段。当然,每一次合作带来的进步,都伴随新的囚徒困境的出现。比如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更大范围合作的空间,但互联网也为坑蒙拐骗行为提供了新的机会。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囚徒困境,又不断走出囚徒困境的历史。人类的合作与进步离不开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的贡献。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耶稣等这样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为己任,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石。他们的思想减少了人类的无知,成为后世思想的核心和支柱,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学自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算起,只有236年的历史。但经济学对人类合作精神和道德水准提升的贡献是巨大的。亚当·斯密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证明市场是人与人合作最有效的手段。今天我们看到,真正遵循亚当·斯密的理念、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人们的合作精神和道德水准比非市场经济国家高得多。自20世纪中期以来,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也许就是博弈论的发展。博弈论研究理性人如何在互动的环境下决策。博弈论的全称是“非合作博弈理论”(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这样的名字容易在非专业人士中产生误解,以为它是教导人们如何不合作的。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事实上,博弈论真正关注的是如何促进人类的合作。囚徒困境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克服囚徒困境的思路。只有理解了人们为什么不合作,我们才能找到促进合作的有效途径。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理性人假设。博弈论继承了这一假设。这一假设经常受到批评,甚至一些其他领域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把生活中出现的损人利己行为和道德堕落现象归罪于经济学家的理性人假设,好像是经济学家唆使人变坏了。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逻辑分析都证明,“利他主义”的假设更容易使人在行为上变坏,而不是相反。专制制度在中国盛行两千多年,至今阴魂不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假定皇帝是“圣人”,治理国家的官员是“贤臣”。如果我们早就假定皇帝是“理性人”,是“自私的”,中国也许早就实行民主和法治了。全世界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正是那些最早不把国王当“圣人”、假定官员一有机会就会谋私利的国家。当然,理性人假设不是没有缺陷的,现实中的人确实不像经济学家假设的那么理性。但我仍然认为,只有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制度和文化对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是多么重要。促进社会合作和推动人类进步不能寄希望于否定人是理性的,而只能是通过改进制度使得相互合作变成理性人的最好选择。(二) 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二是应用这些方法和结论分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包括文化)。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有不合作行为,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全书分14章。第一章首先讨论了社会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协调和合作。协调的关键是如何形成一致预期,合作的关键是如何提供有效的激励。然后我们简要介绍了理性人假设的含义、对它的批评,以及使用这一假设的正当性理由。最后,我们讨论了评价个体行为的社会标准---帕累托最优,我们用大量例子说明这一标准如何体现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中。第二章正式引入博弈论。我们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囚徒困境导致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引入纳什均衡的概念。纳什均衡是预测互动情况下人们如何制定决策以及决策后果的最重要的概念。我们还证明了私有产权和法律如何有助于解决囚徒困境、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第三章讨论多重均衡。现实中的博弈经常有多个纳什均衡。当一个博弈存在多个均衡时,参与人如何协调预期就成为合作的关键。我们讨论了制度和文化如何协调预测,帮助人们选择特定的纳什均衡,如何协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还讨论了制度的路径依赖问题。第四章进入动态博弈。动态博弈最重要的概念是不可置信的威胁和承诺。不可置信的威胁意味着事前最优与事后最优不一致,有时会导致帕累托最优不能出现。承诺将不可置信的威胁变得可以置信,反倒有助于社会合作。我们还讨论了宪政和民主制度的承诺功能。第五章讨论讨价还价问题。讨价还价是合作与竞争的结合。我们介绍了研究讨价还价的公理化方法和战略式方法,公理化方法的纳什谈判解和战略式方法的精炼纳什均衡。在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的结果一定是帕累托最优,但信息不完全可能导致帕累托效率的分配方案无法实现。这一章还讨论了谈判中的社会规范。第六章讨论重复博弈,证明重复博弈如何使得参与人关心长远利益,从而走出一次性博弈的囚徒困境,实现理性人之间的合作。我们讨论了决定合作是否出现的心理因素和制度因素,大社会中一些特定的社会规范如何克服二阶囚徒困境。这些理论对于理解现实社会的组织机构的价值非常重要。第七章研究不完全信息如何导致声誉机制的出现。从古到今,声誉机制都是维护社会合作的最重要机制之一。当信息不完全时,人们出于自身的利益有积极性建立一个愿意合作的声誉。正因为人们在乎声誉,相互之间才有信任。我们用声誉机制解释了现实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讨论了声誉是如何积累的。第八章讨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如何妨碍合作,以及解决逆向选择的市场和非市场机制。品牌作为一种声誉机制对实现有价值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管制作为解决逆向选择的非市场机制事出有因,但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是无效率的,更严重的是它可能破坏市场的声誉机制。第九章讨论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如何通过特定的信号向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传递信息。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行为方式具有信号传递的功能,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我们花了较大的篇幅讨论了诸如礼尚往来这样的社会规范如何传递当事人愿意合作的信息。当然,这样的社会规范也可能导致浪费行为。第十章讨论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如何通过机制设计获得对方的私人信息。机制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人说真话。我们证明,当一种机制使得说假话比说真话要付出更大成本时,人们就会说真话。无论是私人产品交易还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说真话的机制都有助于改进效率,实现双赢。这一章还讨论了非对称信息导致的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率的矛盾,以及大学教师的选拔机制。第十一章讨论道德风险和激励机制的设计。道德风险(腐败)的根源是有关当事人行为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分析了最优激励机制如何在风险与激励之间进行权衡;决定激励强度的主要因素;多重任务下激励的困难。我们也讨论了大学教授的激励机制和政府官员的激励问题。我们借助“腐败方程式“分析了政府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其可选择的解决办法。第十二章讨论了演化博弈的基本概念,重复博弈下合作如何成为一种演化稳定均衡。我们还分析了制度是如何自发演化的,为什么诸如产权的先占规则这样的社会规范能得到人们的自觉遵守。与前面各章不同,在这一章中,我们放弃了完全理性假设,代之以假定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行为是一个学习、模仿、适应的过程。但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样的:重复博弈下,合作可以作为均衡结果出现。第十三章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对作为游戏规则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我们讨论了法律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法律和社会规范如何激励人们合作、协调人们的预期以及传递私人信息;人们为什么遵守或违反社会规范;以及法律和社会规范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第十四章讨论制度企业家在创建社会游戏规则方面的作用。我们讨论了制度企业家创新时面临的风险及决定其成败的因素,归纳了轴心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为促进人类合作、建立和谐社会而设立的五个基本“道”(行为方式),分析了这些“道”何以能帮助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我们证明,这些“道”与博弈论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我们还特别分析了儒家文化作为法律和社会规范的结合,如何协调预期、定纷止争,并激励人们的合作精神。我们也指出,儒家文化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找到约束“君主”的制度性方法,这种制度性方法就是宪政和民主。为了系统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本书对有关社会问题的讨论不得不分散在各章,这使得对某个特定问题(如政府行为、大学治理、社会规范)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感到叙述有些凌乱。但我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知道某个具体的观点。就此而言,我相信这样的章节安排能够得到读者的谅解。本书的读者对象定位为包括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在内的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本科以上的任何专业和非专业人员。我相信,本书也适合作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当然,读者必须对社会问题有好奇心。为了理论的严谨性和节省篇幅,本书不得不使用一些数学公式和图表。但我尽量把数学的使用控制在最低必须的范围。任何学过初等数学的读者读这本书都不应该有困难。读这本书也不要求读者事先有经济学的训练。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即使受过良好经济学专业训练的人士也能从这本书中受益。当今的专业化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复杂的技术性分析手段,但也使得他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整体把握。虽然我在1996年就出版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一书,但我自己从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仍然学到许多新的东西。我希望,读这本书不仅有助于增加读者的知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合作精神,让读者生活得更从容。

好书《博弈与社会》

20世纪中期以来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也许就是博弈论的发展了,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市面上关于博弈论的图书有很多,但能将博弈论的理论如此灵活、广泛且深入地应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的图书,并不多见。从作者在本书中使用的大量例子中,足见作者的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在本书中,读者不仅可以分享张维迎教授在政府行为、企业改革、大学治理等诸多问题上的独到观点,丰富知识和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找到张维迎教授的很多观点的理论源头,并学会用博弈论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因此,这是一本能让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授人鱼,也授人以渔”的好书。

勘误

Page 313, Para 3, Line 1: “一次性博弈”的英文是 one-shot game 而不是 one short game。这是我阅读之后的勘误表,如有误勘,请留言提醒。以下评论纯凑字数:这本书不是从标准的博弈教科书出发进行描述的,作者 张维迎 先生 开篇就将“博弈论”定义为研究合作的学科,这只是整个博弈论学科大厦的其中一种应用场景,除此之外,博弈论还可以被解读为研究信息传达的认知科学。当然,就经济学视角而言,博弈论主要是研究合作的。从这一点来看,作者的认识相当准确地传达了博弈论的研究重点,同时,作者为该书取名为“博弈与社会”似乎暗示了这一研究取向。如果他的本意就在于此,该书自然是目前中文世界最好的博弈论科普读物。

最通俗的博弈智慧

我是一个讨厌经济学的人。我认为经济学一无创造价值,二无情致趣味,三无崇高道德。加之对淡泊名利的崇尚和对物质欲望的鄙弃,我与经济学建立了“不共戴天”的个人恩怨,小学排斥《社会》,中学排斥《政治》,大学排斥《经济》。但出于全面发展的考虑,我又不得不逼迫自己学习一点经济学的知识,这个过程总是很痛苦。准备读《博弈与社会》一书,完全是因为张维迎教授的个人魅力。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我想知道,一个把经济学研究到顶尖水平的人,他眼中的经济学是什么样子的?经济学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本书的语言比我想象的要通俗很多,完全没有专业书籍的压迫感。一些重要的概念用粗体标出,附有英文概念。(因为许多概念是由英语翻译而来,附上英文概念不仅显示出词源,也利于准确理解。比如说,对于具有良好汉语能力和一般英语能力的人来说,game一词比博弈一词更好理解。)配合生活化的例子,既是对社会问题的解释,也利于读者理解应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简单的数学公式图表,使论证非常清晰严谨,不是信口而说。本书用经济学的理论剖析了社会规范、政府行为、大学治理等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让我明白,对于我的三点偏见,其一,经济学有利于鼓励人们协调合作,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其二,联系实际问题的经济学,如“智猪博弈”“鹰鸽博弈”等非常有趣;其三,理性的博弈结局胜过空谈道德。书中不少理论令我有感而发。比如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前者是“改变一种状态,使得没有任何人的处境变坏,但是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后者是“一种变革,受益者的所得可以弥补受损者的损失”。这让我想起伦理学的一个经典问题:一辆火车高速驶来,前方铁轨上有五个人,你是铁路管理员,此时可以扳动道闸,使火车改道至另一条岔道上,但是岔道上也有一个人,你是否应该牺牲一个人去救五个人?生命的问题远不像利益的数字那么简单,受益与受损以及事后的补偿都难以量化。囚徒困境、纳什均衡、演化稳定战略等概念,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社会、心理、伦理问题的思考。让我感到不甚妥当的一点是,书中对一些概念的阐述并不是在该概念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如14页提及“纳什均衡”,但对“纳什均衡”真正的论述是在50-58页。对于没有相关基础的读者来说,在阅读14页时就会感到困惑。因为这本书是在授课提纲和讲堂录音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总体来说,这是一本通俗的专业书,信息量非常丰富,会让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都能有所收获。


 博弈与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