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细说从头 (上下)

出版日期:2017-1-1
ISBN:9787550290105
作者:李翰祥
页数:1136页

内容概要

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七)生于辽宁锦西(今葫芦岛市),后因战乱随父母迁居北平。四十年代先后就读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承徐悲鸿,主攻西画;后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修读戏剧电影。1948年前往香港,辗转于大中华、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先后从事特约演员、美工、布景、配音、服装管理、编剧、副导演等工作。1956年独立执导《雪里红》后进入邵氏影业公司,以《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引领五六十年代港台黄梅调电影潮流。1963年赴台湾组建国联影业公司,拍摄《七仙女》《西施》《冬暖》等经典电影;同时大力扶持新人导演,培养新人演员,为台湾电影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七十年代重返香港和邵氏,拍摄诸多类型电影如历史、传奇、文艺、喜剧、骗术和风月片等,其间完成《倾国倾城》《瀛台泣血》等宫闱巨作。八十年代回内地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清宫题材巨制,创作踪迹横跨两岸三地。曾多次获得亚洲影展、金马奖等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奖,以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1996年12月17日,在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时心脏病发,于北京逝世。

书籍目录

代序:由揭幕到内幕——剖介李翰祥的大作
三十年细说从头
附录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皇牌导演 亲笔撰书 谈古说今 回味无穷
影坛八卦 缠绵悱恻 江湖侠义 生动写实
相声曲艺 民俗掌故 方言黑话 史据传说
精心炮制 扣人心弦 李氏出品 必属好书
凄凉处令人柔肠百结,轻松处让君笑口大开
...................
※编辑推荐※
纪念李翰祥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
大导演回忆录一字未删完整出版!
幽默讽刺,辛辣俏皮,包袱花样翻新
说人解事,辛酸叹惋,细究竟是荒诞
李氏巨献,八卦无边,风趣无限
------------------------------------------------------------------------------------------------
师从徐悲鸿,后转投电影界大展拳脚
开创黄梅调电影热潮,席卷港台
如痴如狂收购古籍善本、古玩珍品
首位获批在故宫实地取景、拍出海外华人追忆向往的古中国
------------------------------------------------------------------------------------------------
★ 从影心得杂感,影坛掌故见闻,老北京三教九流,无所不谈,无所不包
★ 口语鲜活,叙事生动,乱炖方言黑话洋文于一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追加收录李翰祥罕见文章、影评,增补大量首次公开的私藏照
★ 电影学者看见口述史,流亡者看见征途,影迷看见幕后,影评人看见秘史,八卦群众看段子
★ 平装版、限量典藏精装版同时推出
...................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名人推荐※
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胡金铨、李翰祥的电影,电视上、书本里的知识都发挥了作用。这如同做梦一样,它们传达的东西很抽象,你未必理解每一样东西,但是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你的血液。
——李安 / 著名导演
若非李翰祥导演,我想我不太可能成为电影演员,更别说什么香港金像奖影帝与金马奖男主角了……导演为电影奉献一生,在香港、台湾、祖国大陆,培植出来的演员、技术、美术人才,甚至编导何止千百,这些人后来各有所成。
——梁家辉 / 著名演员
李翰祥是学画的,具有美工长才,从电影实务出身,演、编、导之外,也懂剪辑、音乐、镜头。
——李行 / 著名导演
李导演能编、能导、能演,美术、服装、布景、剪辑无所不能,所以能成为大导演,这是普遍获得公认的,我追随过,感受尤其深,除了感谢还是感谢,除了感谢还有敬佩。
——凌波 / 著名演员
李翰祥一生的作品汪洋恣肆,虽也有庞杂之嫌,但若以电影去闪烁千年中华文化之火花,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这些作品竟多在背井离乡之地完成。
——皮埃尔·里斯安(Pierre Rissient) / 亚洲电影专家
(曾在1960年代将李翰祥作品《倩女幽魂》《杨贵妃》推荐至戛纳电影节)
李翰祥是台港影坛风云第一人。他的一生便是一篇电影风云史。
——焦雄屏 / 知名学者
李翰祥为带领电影潮流的风云人物,有才气、有魄力。
——琼瑶 / 著名作家


 三十年细说从头 (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三十年细说从头》应该是2016年最让影迷兴奋的传记类电影书,说是传记,只是李翰祥常年在报刊上连载的文章汇编,不过因为按照时间线细说从头,也确实可当是传记了。不少影迷朋友读后,一定会惊讶于李翰祥导演惊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如果你不是专业的中国电影研究者,那看完这部书,基本对中国近现代电影史有了很清晰的脉络,对那些风云导演与影星的八卦趣事,也知晓不少。想必已经有不少影迷对这本书里的电影史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我这篇书评(不如说是读后感),并不太想谈电影。可能与我的阅读期待有关,这部书带给我一种奇特的感受,这个感受可能无关电影无关艺术,而是有种政治上的意味。李翰祥导演从内地初去香港的日子,描写得非常细致,遇到何人,做了何事,娓娓道来,一直到五十年代站稳脚跟,崭露头角。奇怪的是,李翰祥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写“思乡”这个主题,或者说我们从他的文章里,可以对他初到香港的岁月有一个确切的了解,非常具有史料价值。大抵是穷中作乐,厚积薄发,这段时间他过得苦闷,却并不压抑,因为总有朋友同志冥冥之中相聚,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是也。李翰祥到香港,到之后因为时局原因彻底定居香港,他都安之若素,香港于他只是中华大地的某个角落,反正周围朋友大多都是从内地迁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长沙、广州等地的戏剧、电影才俊,在香港汇聚一堂。不管在片场还是在街上,李翰祥经常遇到东北老乡、北京老乡(设身处地想象下这种场景,真是乐莫大焉),他又能说善“编”,和谁都轻易打成一片,好不热闹。那个年代的香港,对一个北方人来说,是陌生的,也是“陌生得无所谓的”,因为还不存在文化上的割裂,周围的朋友都是差不多的来历,谈何割裂。香港,只是一个方言有些叫人头疼的地儿罢了。李翰祥对香港的态度和他隐隐露出的家国情怀,是这本书给我触动最深的地方之一,我试着在电影史、逸闻轶事之外,去寻找年代精神的痕迹。当时之香港,与今日之香港,已经完全不同。而当时香港与内地之关系,与今日香港与内地之关系,也已经面目全非。李翰祥他们来港发展的内地人,除了方言、生活习惯这些隔阂,都有着同样的成长养分,或者说人格DNA,这些人凑在一起,没有任何价值观上的割裂,都在攒着劲为中国电影做贡献,续上民国老上海电影的辉煌,毕竟,大多数人才,都是从内地来的,经历了内战、抗日然后又内战,香港成为一个暂留地,不想成为永久的暂留地。没错,李翰祥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个年代的“内地-香港”的关系,最让我感慨。不管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还是朋友的描述,现在去香港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割裂”,不仅是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的,是精神气上的。香港于我们,不管承认不承认,都近乎一个“异域”,一个充满假想(通过电影)的异域,一个作为旅游城市、购物天堂的异域,去过一次可以炫耀说“我去过香港”的异域。对于香港的想象越丰富,落差也越大。——在李翰祥他们那时候,这哪里是个问题呵。这几十年的变迁,原因错综复杂,但从结果来看,十足令人叹息。好了,说远了,还是回到这本书与电影吧。不管是书还是电影,真诚,是所有好作品所必备的特质。李翰祥的真诚是他从不避讳私事,嫖娼、新婚夜这种事也会津津有味地付诸报端和读者分享,自己的旗子倒下了,方好拽倒别人的旗子,于是对他人也是坦率而谈,比如对严俊,本来是自己的恩师,也能做到公允,有一说一,嘲讽时极尽嘲讽之能事,感慨时也能催人泪下。这种“自己倒地而骂人”的策略,是李翰祥式的智慧,是他的真诚。他有时候嘴巴太毒,有失宽厚,不过却也生气勃勃,而且在要紧的节点上决不含糊,拿出打死我也不说的劲头,只点明事儿,决不曝人。一个导演越是真诚而优秀,就越能通过他的电影看出他“这个人”——这个人指的是,他的世界观、对人生的认识、性格、审美以及重要的生死观。李翰祥在作为伟大导演之前,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从头至尾都是表里如一的,内心赤子,外露的言行也赤子,内心流氓,外露的言行也流氓,有时候不要被流氓混混的幌子盖住了赤子的真相,也不要被赤子的拳拳之心蒙骗了流氓的隐隐之气。不管在李翰祥身上的气质是如何复杂多面,他都是表里如一的,不玩阳奉阴违暗度陈仓那套,该守的规矩一定守,该捍卫的价值观一定捍卫。看他后来的电影,不管是黄梅调《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瀛台泣血》、《火烧圆明园》这种偏古典的,有家国情怀的作品,还是《大军阀》、《北地胭脂》、《风月奇谭》、《骗术奇谭》这种风月、骗术题材的作品,透露出来的价值观都是非常端正的——三观端正,在当下或许已经不是赞誉的意思了,这是当下的病态。和他的结义兄弟胡金铨不同,李翰祥从性格到作品(电影作品和包括这本书在内的文字作品)都不是那种“专注而严肃”的人,他也有深情也有感喟,却不会像屈原、杜甫式的沉重低唱,而是有种唐伯虎式的放浪戏谑在其中,爱情戏如此,对家国事也是如此,不会直接瞄准悲痛狠狠渲染,而是通过各种有趣而荒诞的小细节,来表达这层意思。李翰祥是忌讳煽情的,他做的是高级的悲喜剧,这是他的成熟之处,也是他在良莠不齐的邵氏电影中成为佼佼者的特质。《三十年细说从头》好看是因为随性轻松,而且文气畅通一以贯之,是非常优秀的口语写作,大量俚语方言和戏仿游戏打油之作,仿佛对面坐着李翰祥,跟你噼里啪啦讲书,曾经有段时间看了大量李翰祥的历史题材片,由衷地感慨:要是让李翰祥给我上一堂古代文学课或者历史课,那真是飘飘欲仙吧。李导西辞久已,身后留下的这本书还是实现了我的这个愿望,唯有感激。
  •     最近有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叫《降临》,原著叫做《你一生的故事》。我对原著中提出的那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你有了一个宿命的关于自己的全知视角后会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这是个蛮bug的问题,想的多了,十成十要把自己绕进去。不过换一种想法,我们看自传书籍,会不会也有这样的问题?“你对一个人有了一个宿命的源于他的全知视角后会如何看待他人的一生?”降临7.7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主演 艾米·亚当斯 / 杰瑞米·雷纳 / 美国 / 7.7分(156811评价)这样想想看,似乎~所有的传记书都可以烧掉了。不过,据我知道近几年来,买的最好的书一多半都是名人传记。我时常不太懂这些名人传记到底有什么可读可看的?这些人的一生不是早就清晰明了吗?那些荣耀而成功的过往,有什么值得一定去看去了解的?直到《三十年细说从头》完美解答了这个问题。有活着生生的历史,有喜闻乐见的八卦,有起于微时的人生,还有在这后后两册书之后藏着的那个老顽童——李翰祥。
  •     说实话,还是感觉用“戏说”比较切题,好比剧务嘴里说的“研究研究”。说是自身经历,其实不如看作是以真人真事儿改编的剧本,这就是为什么上边儿作“戏说”的由来。到这里,又有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味道……文中的事儿,大事基本错不了,小事儿记错也难免,但也有添油加醋之嫌,当然,手热刹不住车也理解。注释里有的也就不说了,为了看看《满城风雨》里的“双生双旦”,就找了一找:“双生”之一的李导出场的那场戏大约28秒,台词是“不要再耽搁了(我听着是“不要扶到大楼里了”),我看还是赶快去请个医生吧!”视线由另一“生”:姜大卫、秦沛的父亲严化,转向与话的人。别说,演技不错,表情挺自然,眼神也没那么硬,面色也没那么黑(光打得好?),秒杀现在那些假脸与面瘫!所以双倍拿得很合理!唯独没出现文中的所说的,合力把严化抱在怀里,他更没有出镜去叫医生(救护车应该是范宝文叫的吧?)。所以我说,细节还是别太上心了。故事里的事嘛,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啊,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是不是?文风很能显示出李老的味道,调侃,来去自如。说个有点儿厕所里跳高的例子吧(不是书里的),两个几天不见的“捞油”碰面了:甲:(背着手)还活着呐?乙:嗯,你也还活着呐?甲:皮实着呐……(相视一笑,二人开聊)拿得就是那个劲儿,你能看出他是个导演、大师吗?我是不能。都他妈歇菜吧,跟现在这帮傻哔似的?有点儿破×名儿,尾巴就不知道翘哪儿去了!拍的东西还他妈没法儿看,毁眼睛!嬉笑怒骂间,见冷暖,调侃你我他,谁也甭想跑。对了,按现在的说法,李导可说是个“南漂儿”了吧?文笔也了得。倒不是说多华贵绝美,就是直接痛快,话作料儿倍儿多。李导不愧各种文艺迷,几乎每段的结尾都得留个扣儿,就差开头“书接上文”,屁股“且听下回分解”了。里面的包袱也真响,几次把困劲儿都抖跑了。拍戏甩甩还不止,文里还要填一填。幸好不是在当时买报纸,中间少一天还不老惦记着?可能还是成书便宜些~随看随更,更可烂尾……2017.1.20 3:34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三十年戏说从头!
  •     不想当相声演员的作家不是好导演。
  •     上半部好看,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闯进五十年代九龙那老板说上海话,职员说广东话,演员一口京片子的电影片场,事无巨细地记录时代,有老北京的幽默,也有活灵活现的江湖动荡。下半部主要是中年自辩,没什么意思。
  •     买这套书以为能看到导演的工作和日常呢,结果呢导演教你做人啦,八卦也不少,就是年代距离有点远,好多点都get不到,有心情了慢慢看吧。
  •     里面的八卦有趣极了。
  •     万籁俱寂千古风流百年光影第一人 风花雪月卅年自在独领风骚无双客
  •     手不释卷。。
  •     香港味+北京味 七零年以前的
  •     010 李翰祥的碎碎念
  •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     二刷完成,一周内抽时间看110万字,随手又敲了1万字的摘录,对于我这个看书较少的人来说算是近期的最高记录了,这一切只因从内心里敬重李翰祥导演。第二遍看印象更深收获更大,嬉笑怒骂幽默风趣之外,李导演的学识素养与为人处世之道同样值得学习。从零散的文字间更可以得到很多电影学专业的研究角度,不论是作为通俗读物还是电影史资料亦或者进行导演研究,这套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关键的是李导演文笔太棒,有趣有料,读起来简直放不下。
  •     李翰祥导演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在今天的话应该是著名网红段子手吧。从被人骂永远不会有出息到影史留名,不仅仅是个人奋斗,更和香港这座城市历史的进程脱离不了关系。
  •     老早之前,在新浪共享下载的电子版,每天茶歇的时候,边喝茶边读几篇,有八卦,有人情,也有屎尿屁,非常有意思,very interesting!
  •     修行8th,很有料,很有趣,算是重读一巡,两夜一天读毕,读完就一个想法,《影海生涯》删三四十万字做什么?哪有犯忌讳的东西呢?李翰祥谈四人帮如见虎,行文明显小节随意,大处不越雷池一步,只谈风月回想不提泡利提克,啧啧
  •     老一辈艺人身上的那股精气神和个性,是这个时代所匮乏的。
  •     读到在地铁笑出声来
  •     没想到李导演这么逗逼
  •     导演的笔法让人表面上读不出许多无奈与艰辛,只有对行业的尊重和一点戏谑。虽都大多篇幅说的是身边人和事,其实是与导演最近的人,身处其中的事。
  •     东北潮爷李翰祥 !双鱼座东北籍导演,文字功夫真是可以!
  •     轻松幽默 可读 段子 品调浅显 第一册能读到桑弧等老电影人的轶事,蛮有趣的。第二本多港人,邵家故事我就不太有兴趣了。关于胡金铨的部分倒也不错。
  •     八卦史,好看!
  •     比故事会还精彩。
  •     有了有了有了→https://dou.bz/2FpzUA。东北潮爷李翰祥,超逗,比现在的网红有意思多了(请脑补一个表情丰富的,白眼与哈哈哈齐飞的,戴着雷朋的浓眉五方脸,还要穿着貂,拎着坤包)
  •     #严肃八卦#
  •     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看到乐处,哈哈大笑,见牙不见眼。文笔诙谐幽默,自嘲也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李翰祥的人生态度,即使有坏事,也要先大笑三声。
  •     我看过最耿直最欢乐的传记,其实我很想问一下。。。那个在轿子里开车的女明星是谁?还有那个给李翰祥打电话的女明星是谁?真想给李导演打电话问一下。。。。
  •     1000多页,比《詹森艺术史》还厚了吧!关键是内容太有趣了,看了放不下来!
  •     李大导的水平,风花雪月,历史人文,令人叹为观止。
  •     12.顽童。
  •     没觉得好看。。
  •     上册讀完,见诸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香港影坛的光怪陆离,这个大染缸能保持尊严洁身自好实属不易。
  •     2017年已读032#三月打卡书#李翰祥导演三十年影史钩沉、影坛轶事,诸如影视圈的同舟共济、汲汲营营、风花雪月、声色犬马,兼有明争暗斗、亲友反目等种种戏码,李导皆顺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我却常常读得目瞪口呆,有种现实远比电影更精彩的感叹。红氍毹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纷扰扰、风流聚散,不知是戏如人生,抑或人生如戏。猛料多多,八卦纷披,而李导也确实写得妙趣横生,虽有揭人隐私之嫌,但好在还算点到即止、留有余地,且惯会自黑自嘲,比之前几年出版的陈某人的某部大作,大书特书别人八卦的同时、又一副“某某对世人皆白眼相对,唯独对我青眼相加”的嘴脸,到底算是诚恳了。有些“秘辛”真伪难辨,比如石挥曾侵犯周璇一节即有人指出实属道听途说,一家一言,姑妄听之罢了。
  •     太多八卦太多掌故,程小东和程小东他爸,柯俊雄,胡金铨,蔡澜,侯宝林等等等。另外李导和侯一民居然是同学。。。。。。
  •     很幽默风趣的一本书,很喜欢
  •     作为一个影迷,我觉得这本书还是不能错过的。每晚看到11时多,简直欲罢不能。
  •     脸黑黑四方,问尔服不服。。(胡。。确实发现了一些旧版删减的部分
  •     人生如戏,不如笑对人生。
  •     得书一本。
  •     如果本人没有意思,怎么可能拍出那么多好玩的电影,双鱼座东北籍导演李翰祥,文字功夫真是可以。以及,这套书厚厚两大本,很多黄段子啊。
  •     Go
  •     我终于读完了110万字,李导演太棒
  •     看了李导演的书再看看他拍的电影,让人会心一笑,满满都是包袱啊!PS,六十年代的室内摄影棚布置得太美丽了
  •     不愧是小胡的大哥,读到在地铁笑出声来,老也是老顽童,学问也真下了功夫
  •     风流
  •     关于李翰祥到大陆拍片,他自己居然没有写一点。嬉笑怒骂,成了文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