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三卷)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305148385
作者:王川,张启雄,蓝美华,吴启讷 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治边与边政
第一节 治边:大一统中国的求安之道
一、成立专管机构制定律例
二、分而治之的管理原则
三、笼络控制的双重手段
第二节 边疆问题:从传统帝国到民族国家演进中的新态势
一、列强环伺、海陆交侵
二、条约体系取代朝贡制度
三、以铁路与银行征服中国
四、民族主义和保路护矿
五、地方分离主义的浮现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治边之策
一、“五族共和”的新号召
二、蒙藏地方的管理
三、《中俄蒙协定》与《西姆拉草约》
四、内蒙古、新疆、青海与西南
五、外蒙古自治和活佛受封
六、段祺瑞主政治边
七、直系、奉系掌控时期
第四节 南京政府的治边之策
一、维护中国领土完整
二、边疆研究的提倡
三、边疆经济的开发
四、蒙藏委员会的成立
五、日军图谋内蒙古
六、加强与西藏关系
七、新疆军阀混战
八、国府战时战后边政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外蒙古归属关系的变迁
第一节 外蒙古独立前后的中央、地方与俄国之三方关系
一、新政转型下中央政府与外蒙古地方的矛盾
二、“中华世界秩序原理”
三、清末新政的影响
四、沙俄与“外蒙古独立”
五、俄蒙交涉
第二节 陆库、孙库北京交涉外蒙古主权归属
一、俄方的谈判策略
二、陆征祥的谈判策略
三、俄国新提议约四原则
四、中国的谈判宗旨
五、俄对华谈判五大纲领
六、交换公文的成立
第三节 中俄蒙恰克图会议的名分论争
一、中俄蒙的议约立场
二、外蒙古帝号、年号、国号存废的论争
三、外蒙古国号政府名义改废的论争
第四节 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与俄国在蒙势力的消退
一、册封外蒙古哲佛的难局
二、中俄蒙间的交涉
三、册封仪式的完成及其意义
四、俄国在蒙势力的消退
第五节 取消官府自治的转折及收复外蒙古主权的象征
一、取消官府自治的转折
二、收复外蒙古主权的象征
第六节 不被承认的独立蒙古
一、1921年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
二、温和派掌权时期的外蒙古(1921—1928)
三、从激进再到缓进时期的外蒙古(1928—1940)
四、乔巴山主政时期的外蒙古(1940—1952)
第三章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的兴衰
第一节 1912—1944:近代新疆的两种“独立”
一、20世纪30年代早期爆发的反抗
二、伊斯兰近代教育运动与新疆突厥穆斯林思潮的兴起
三、“喀什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四、中亚的近代民族进程与俄、苏在新疆扮演的角色
五、国民政府经营新疆的历程
六、1944—1949年的新疆局势
第二节 苏联支持下的“东突厥斯坦解放运动”
一、组织民族精英
二、“我们为什么斗争?”
三、“伊宁事件”
第三节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的施政措施
一、过度动员
二、文化、教育、卫生政策
三、民族、统战与对外政策
四、地方政权
第四节 “建国”道路的中断
一、苏联的战略考量及与吐烈的冲突
二、新领袖阿合买提江与“建国”道路的中断
第五节 伊宁革命者与国民政府
一、和平谈判
二、新疆联合省政府的建立
三、“伊宁政权”“内外有别”的斗争策略
四、战场之外的决战
第六节 联合省政府分裂后的“伊宁政权”走向
一、苏联对三区的控制
二、“准国家状态”的恢复
三、摒弃损害民族革命利益的狭隘民族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对“伊宁事变”的态度
五、左翼民族主义者内部自主力量的浮现
六、“三区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第四章 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经济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近代化发展
一、晚清官员在西藏及毗邻西藏的现代化经营
二、十三世达赖喇嘛、擦绒·达桑占堆“新政”的近代化尝试
三、龙厦·多吉次杰、邦达饶噶等人的改革运动及西藏近代化的顿挫
四、结语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藏汉人及“汉人社会”的研究
一、近代以来西藏汉人概况
二、民国西藏“汉人社会”之个案:工布江达汉人社会
三、驻藏办事处孔庆宗处长任内对在藏汉人的管辖(1940—1944)
第三节 内地蔬菜传人及西藏民族的次第接受
一、民国时期内地蔬菜品种交流至西藏的背景
二、民国时期内地蔬菜品种引种至西藏的概况
三、民国时期藏族民众逐渐接受内地蔬菜
四、结语
第四节 民国时期拉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拉萨社会与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
三、社会经济新事物在拉萨的出现
第五节 西藏枢纽城市昌都在民国时期的兴起及盛衰
一、昌都城在西藏地区的“枢纽”地位
二、民国时期昌都城市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昌都城市经济的繁衰起伏
四、民国时期昌都城的人口、职业及社区组织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三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