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情迷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3998449X
作者:陈万星
页数:222页

内容概要

陈万星,1966年3月生,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学者、诗人、作家,自由撰稿人。先后在《小小说》《杂文报》《盐城晚报》等报刊媒体发表过散文、杂文、随笔、小说、诗歌等各类作品百余篇。

作者简介

《盛世情迷》以男主人公林浩轩和女主人公冯雨婷两人的婚姻、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近30年的时间跨度里,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工作事业和婚姻爱情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与迷茫。
本书的最大亮点是,通篇十四万字,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一个“的”字。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和方法,将可能出现的“的”字,巧妙地规避和化解掉。


 盛世情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水怀中近读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陈万星先生创作的长篇无“的”小说《盛世情迷》,不禁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扼腕叹息,更为一场离奇的爱情唏嘘不已。该部作品是作者凝聚了十年的心血,倾情打造的爱情力作,也是长篇小说处女之作。特别是,该书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全书十四万六千余字的写作中,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的”字,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虽然该书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的”字,但阅读起来,在语气上并没有生硬、拗口和不顺畅的感觉。相反,该小说情节新颖曲折、故事流畅完整。可想而知,要做到这些,其写作难度有多大了。估计这种无“的”写作难度,是正常写作的十几甚至几十倍。作品以男、女主人公林浩轩与冯雨婷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着力描写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下岗失业与下海创业所波及到的方方面面,带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困惑、迷茫与阵痛。当理想、事业、爱情、家庭与残酷现实碰撞产生矛盾、纠结时,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就有了新的定义,在人生步入低谷、生活面临窘迫、精神诉求找不到出口,甚至是一片空白时,会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瞬息万变,人生也因此多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悲喜剧色彩。整部作品不着一个“的”字,可谓写作上的大胆创新与尝试,更使这部作品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不由你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品、去读,从中感受作品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所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灵魂的拷问与面对面的审视。故事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间跨越三十年之久,高考落榜的林浩轩进了一家电子厂,并很快成了厂里的业务骨干,后与高中同学冯雨婷结为夫妻。岂料好景不长,接踵而至的是夫妻双下岗、父母离异,给这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蒙上阴影。而自主创业,进货款又被人骗走,继而身陷绝境。万般无奈,暂以踏三轮车维持生计,又被贩毒人员利用招来牢狱之灾。至此,在责备和埋怨声中,家庭破裂、夫妻分手。所幸的是电子厂得到市里重点扶持进行重组,老厂长力荐林浩轩,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坐标,林浩轩的智慧与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使电子厂发展成为全市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林浩轩也成了全市知名的企业家,一时间,鲜花掌声四起。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仿佛生活在和他开了一个玩笑,顷刻间由地狱跨进了天堂的大门。而这个玩笑并没有结束,更大更荒唐的玩笑还在等着他:他的第二次爱情,却是对他的一次致命打击……往事不堪回首,留给读者的是秋风过后落叶飘零的长长叹息与反思。这正是:红尘一曲叹悲伤,盛世迷情迷断魂。正像一颗禾苗的生长离不开土地一样,文艺作品的创作,也同样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对那一段社会变革期,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每每提及,便会产生心底的共鸣,作者正是从哪个年代过来的人,正因为对那段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才有了笔下疼痛的诉说,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无不烙上时代的印记。总之,这部作品是成功的。在日前举行的该书首发式上,近千册刚拆封的新书,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被争抢一光,单从这一点来说,广大读者还是喜欢和认可的。当然,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假如男女主人公最后是破镜重圆、假如林与其父通过招商引资意外合作,势必会写下另一段佳话,让结局变悲剧为喜剧,对整部作品而言,会否有更积极的意义?我们期待着作者在未来的创造中,有更新、更好的突破,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与快乐的阅读。 (本文作者为省、市诗词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
  •     熬了3650个夜、喝了3650壶茶、抽了3650包香烟、花了3650天的心血之后,终于捣鼓出了一部小说,而且还是什么“无的”小说。这十年的超强付出,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夫人是搞养生的,她说:你这小说是拿健康和性命换来的。熬夜、抽烟再拼命喝浓茶,哪样不伤身体?我笑笑:只要能写成功了,就值。也有好心人友情提示:还是务实一点吧,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看书呢?人们手机、电脑都玩不过来。我知道,现在的文学被“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当下已经很少有人喜欢阅读了。但是,我坚信,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和思考,当人们那颗浮躁、骚动和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喜欢看书、喜欢阅读的。因为,读书的好处太多了,它能让人们头脑充实、思想进步、提高修养、增加智慧……所以,单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值得我去写的。朋友们总会用某部经典小品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来开我的玩笑:你这“无的”小说什么时候出版啊?村头厕所里快要没有纸了。我笑笑:这纸不卫生,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还有,我这书是应该放在书房的,而不是放卫生间里的。当然,玩笑过后,大家更多的是支持、鼓励、敬佩和赞赏。为什么要写这部费时又费力的小说呢?有少数网友评论说这是故意搞怪、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但更多的人和我的想法相同或相似,认为这是一个亮点、一次创新;是一种尝试、挑战和超越。记得念高中时,一位语文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小故事,说英国有位作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面,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一个英文的元音字母“E”。这对于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后来我就常想,在我们的汉语写作中,“的”字出现频率是最高的。曾有人夸张地说过“无‘的’不成书”。也有人做过统计,在汉语文章中,每100个字里,可出现“的”字7到10次。据此推算,这部14万多字的小说中,可能出现“的”字的概率,或许有近万个之多。既然那个英国作家能写出无“E”小说,我能不能写一部“无的”小说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开始考虑和构思了。为此,我也曾做过几次试验——先写个一、两千字的段子或文章,来练练手、找找感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构思、积累和准备之后,大概在2004年开始动笔了。在写作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将可能出现的“的”字,巧妙地规避和化解掉。虽然该书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的”字,但阅读起来,在语感上却也很顺畅,一点都不感到拗口。我曾经风趣地对媒体和他人说,写这部十四万字“无的”小说,就像是在一条十四公里的“道路”上,埋伏着近万个“地雷”,可谓步步惊心、险象环生。因此,每前进一步,稍不留神,都有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让整部作品毁于一旦。今天,我的“无的”小说正式出版了,“无的”终于也能成书了;我尝试和创新的“无的”写作方法也终于成功了;挑战和超越固有的写作模式也终于成功了。按照惯例,普通人出版一本书,最好能有哪位名人大家帮忙作个“序”,而且是名气越大越好。于是,我也曾想过托圈中友人帮忙物色个人选。当然,更有热心人士主动为我推荐名流大腕,遗憾的是,最终却都是不了了之。于是,又总结出了一个道理:‘腕大’的请不动,‘腕小’的又不愿请。思前想后,还是自己写最好了,既真实可信,又发自肺腑。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再则,即便有哪位“大人物”答应替你写了,但因为对你不甚了解,所以不但要自己亲自操刀,还要按照“大人物”的心理和口吻来揣摩着写,写好之后再恭请这位“大人物”来署个名。如此,既折腾别人,又折腾自己。抛开答谢人情之事不谈,这“贴牌”效果到底有多大,也是个未知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么,怎样在现今的社会浪潮中把它们进一步发扬光大呢?这就成为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最后送自己一句话:写“无的”小说,做有德之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