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32763714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696页

内容概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与托尔斯泰齐名的俄国大文豪,他一生中写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七部长篇小说和众多中短篇,他的才华和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译者娄自良是中国资深翻译家,他经历丰富,曾从事苏联哲学百科的编译工作,这使得他在翻译别人觉得枯燥、难译的作品时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他的译作有:《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鬼》、《死屋手记》、《战争与和平》、《死农奴》等。

作者简介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


 白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第一次读陀氏作品,感觉到一颗真诚,饱受苦难,不断渴望美好的心~读完了,感觉读时心时常揪得很紧,一种强烈的痛苦包裹着我。女主娜斯塔霞精神上的洁癖和敏感使得她的性格像烈马一样,得不到解脱的灵魂催着她奔向毁灭,我深有同感~公爵这一线希望太微弱了,他理解并预知每个人的美好与苦难,可是无力,谁也没有被拯救过来,自己也重新归于黑暗。突然想起贾平凹的《带灯》,那个内心纯洁美好的弱女子,最后也如萤火虫般灯枯油竭,,,难道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能改变些许?温柔的天真的敏感的灵魂存在的价值在于何处呢?另外,深深惋惜公爵与阿格拉雅的未结合,他们俩或许可以协同发出最温暖强大的光明来,可能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火候,修炼不足,哎!又感到人生的无可奈何之处……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总印象是架构由慷慨激昂的台词支起,上场角色的行为桩桩难以预测。人物情绪充沛淋漓爱恨表达肆意十足戏剧感。不得不提将军夫人叶班契娜心性十分可爱啊。梅诗金血脉里面这种天真若不与病痛相融,原来也能和人世友好相处。(对各种人物的直率自白有点审美疲劳,中途突然就想读点很有曲折很有婉转的东西诶比如红楼梦
  •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三部作品,之前读的是《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三部当中最喜欢《白痴》,最不喜欢《卡拉马佐夫兄弟》。说实话还不能理解陀翁的作品,首先人物那种狂热的行为方式我有点不能理解。另外关乎俄罗斯特性的探讨我更无从把握,对宗教,对社会变革的探讨,我云里雾里。
  •     不可思议
  •     可怜
  •     本着一颗攻克高峰的心读到224页,我真的受不了了。。。。。。。。
  •     尽管喜怒无常,多好猜疑,但果断直言,对弱者给予不需要理由的无限的同情,从不因旁者的见解随意动摇自己的想法,且懂得自省——我也看过一些被人宣称是富有新女性形象的小说,但我认为将军夫人作为一介配角,她身上“新女性”的气息倒比一些独断妄为、品行不端,颇有“矫枉过正”之意味的“新女性”形象来的更为真切些。
  •     对狂化心理的把握描写令人震颤 基督是一片镜子
  •     翻译得真好,有一种古风。就是人物名字实在太长太长...可怜我名字盲,阅读一大障碍...
  •     第二遍读白痴。
  •     至纯之人被当做白痴,妥氏眼里这些人都是白痴
  •     第二次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白夜》已经让我觉得他很话唠,这一部更是巅峰。结尾特别喜欢,觉得主角写到这儿就够了,不多不少,但中间真心看得崩溃,不明白为什么能引入那几个感觉无关紧要的人物,如果要用他们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也写得有点过分了。娜斯塔霞死掉了,好开心好开心,但更喜欢阿格拉雅那个小婊子~
  •     一個社交白癡在十九世紀俄國中層社交圈。各色人和人際關係在一個白痴面前,或直白或隱晦地展現意識及潛意識層面的內容與矛盾:他(她)在說什麼?他(她)在想什麼?他(她)真的是這麼想的麼?除了公爵外,娜斯塔霞和列別傑夫是另外兩個最重要的人物。
  •     中间部分真混乱啊 读完觉得整个人都烧起来了,癫痫般的阅读体验也正契合这部的自传性质吧
  •     无与伦比的杰作,这样的刨析人物的能力,只能是天才!再说故事,阿格拉雅和纳斯塔霞其实都是同一类女人,只是出身的不同给她们镀上了象征不同的身份烙印,而公爵,除开宗教上的象征意义,似乎也预示着一个“纯粹的善某种情况上而言也带来纯粹的恶果”这一命题。
  •     重读,与臧译本比较也算件有趣的事,这次发现复杂的内容正好是嵌在同样复杂的结构上才显得刚刚好,以至于使得其有一种内敛和一种矛盾的纯粹
  •     把它看完也是很不容易,话痨。
  •     第一遍看到400页就看不下去了,时隔一年重新看这本《白痴》,竟然发现里面描述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人物性格的多重变化,故事的一波三折乃至回到原点,甚至更加糟糕,以及行文中那些既是叙述又是议论的分裂描述,你会发现书中的情节永远不是陀斯妥写作所关注的内容。700页的辉煌巨著,实则是陀斯妥曾经的理想一步步幻灭的过程,一页不可少。
  •     差点以为读不完了。真是要给陀思妥耶夫斯基跪了,作品折射的就是当时整个俄国的人情世故,但故事主线可谓一摊狗血。这里重点赞扬一下翻译,或许是老一辈的翻译家,译文极其精炼,读着很有上个世纪的韵味
  •     娜斯塔霞死了,这个折磨人的妖精终于死了。当然梅诗金公爵重新变成了需要治疗的白痴。
  •     200页就能说完的事非得说700页。
  •     1/29《群魔》的先声。提及《堂吉诃德》《父与子》。虽然写得早但依然很棒。讨论到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分歧,俄罗斯民族精神。读了之后对这个民族理解多一点了。
  •     就像死了一次
  •     近代的唐吉珂德,却被人无情的嘲笑为白痴,但他所得到的结局并不会让人唏嘘,因为这是他本应如此的,自己本身的缺陷,不适合在任何的社会里过活,正因为及其缺乏经验和过于真诚所至,你所热爱的是你的理性狂热,还是发自肺腑的爱,你会为你的理性狂热所付出的爱情,奉献多大的代价?在老陀看来,公爵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又回到了“白痴”的状态,最后一章公爵和罗果仁在书房的对峙写的极好,公爵想要拯救的罗果仁的心让人惊叹,看的气都不敢喘一口,颤颤巍巍的等待警察的到来。
  •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好的书之一,震撼,有些地方神经质,如同进疯人院,但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     天蝎座都是神经病。或者说这才是完整的人?
  •     七百页的《白痴》,若非明天要还,恐怕难以督促自己八天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情节是次要的,内里体现的各种思想足以把读者脑子搅晕,这种烧脑,跟科幻小说的脑洞大开不同,后者相对轻松,调动的是想象力。而陀翁的作品,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心理复杂,思想深刻。即使最卑微的底层人民,亦有着强烈的灵魂观、羞耻观,情感热烈,动辄歇斯底里。这需要调动读者对人性的同情、对宗教精神的认知去理解,否则只会留下“神经质”的印象。这本书的内涵如此丰富,我像一口气吞了一道大餐,未及细细咀嚼,已在消化吸收,一大坨难以言述的感觉积在心中,有点滞胀,且待日后反复回味,深入领悟吧。
  •     不难理解你塔为什么喜欢+想拍了,梅诗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雕刻时光》中展现的)你塔本人崇高的精神理想。而罗果仁则是他想要“拯救”的。小说非常精彩,大段对话并未让阅读枯燥乏味,对各色人等的人性人心的描写细致入理,不断的高潮事件推动着故事向最终的悲剧发展,结尾一幕太震撼了!久久被《基督在棺中》haunted. 个人阅读体验来说,最能从心里理解的人是将军夫人...那不是我吗...总是能从好事上找到可愁的地方然后天天愁,吸。厚度与装帧摸起来超有满足感(装帧也好看),翻译比较复古。全书一直"作/做"不分有点让人看着难受。
  •     “美好者不知自身的价值 ,反而遭到嘲笑 ,于是引起同情。”
  •     看得令人想癫痫发作。
  •     爱情还是未来啊!结局犹如过山车,纳斯塔霞的结局只能这样写,公爵的结局只能这样写,罗果仁的结局只能这样写。阿格拉雅才是真正的现实悲剧,没有一点戏剧性。
  •     人物众多,名字长到加西亚马尔克斯流泪,但人物鲜明很好辨认,使读者不会搞混。剧情一条微博就可以写完,作者通过大量对话来描述人物性格和思想,太多激情和狂喜看得人又累又欲罢不能。
  •     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做一个现实主义者,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大概没有折中之选吧。
  •     谁才是白痴
  •     只看第一部和第四部就足够五星了
  •     终于看完了,话痨。前小半部分比较精彩,结尾升华,无比纠结。
  •     陀翁在读 与豆瓣里一些评论相反,我并不认为这是陀翁不尽人意之作,相反,陀翁对于此篇的驾驭能力是超乎于想象,里面每一个人都如此的鲜活。
  •     癫狂错乱
  •     每次回家读一读陀 不出所料总是是双颊泛红 浑身颤抖 神神叨叨恍恍惚惚地抱着书渡过两三天……如果这两三天恰巧是过年就更好了…
  •     读陀氏长篇的第三部作品,太好看啦,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感谢世上出现这么伟大的作家。
  •     豆瓣App不能选在读,不过我在读啦
  •     巴赫金说的复调小说对话理论 即人物大段对话表达心理 必然导致陀笔下的人物格外真诚 动不动就两个人抱头痛哭 这种真诚的大好人形象在《白痴》里的白痴梅诗金公爵身上发展到极致。那个把钱扔火里的女的的形象也特别动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