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的华工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208124183
作者:徐国琦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徐国琦,安徽枞阳人。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曾任教于南开大学。现为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国际化及中外交流历史。其主要著作有:《美国外交政策史》 (合著,杨生茂主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2011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中文版),《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 中文及法文版),《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Olympic Dreams: China and Sports, 1895-2008,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国人和美国人: 一个共享的历史》 (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 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年)。目前正为牛津大学出版社撰写英文《亚洲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Asia and the Great War)以及为五洲传播出版社撰写《为文明出征: 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文、英文及法文版)等书。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1
导论………………………………………………………………………………… 1
第一章 大战与大危机:中、英、法与“以工代兵”计划………………………… 10
中国的危机………………………………………………………………… 10
法国的回应………………………………………………………………… 16
英国终于转向中国………………………………………………………… 23
新世界中的新中国:中国政府之看得见的手……………………………… 31
第二章 英法招工与华工赴欧的奥德赛之旅………………………………… 37
招工合同:责任与推诿……………………………………………………… 37
在华招工:竞争与摩擦……………………………………………………… 41
人数与工种………………………………………………………………… 47
开启奥德赛之旅…………………………………………………………… 51
第三章 被掩盖的历史:隐秘的加拿大之旅…………………………………… 55
运输与旅途………………………………………………………………… 56
危险的赴法之旅…………………………………………………………… 60
对加拿大运输计划的保密………………………………………………… 63
加拿大人对华工的歧视…………………………………………………… 72
第四章 工作…………………………………………………………………… 80
工作环境和管理…………………………………………………………… 81
华工的工作………………………………………………………………… 87
牺牲和英雄行为…………………………………………………………… 94
战争的余波………………………………………………………………… 102
第五章 待遇与认知…………………………………………………………… 104
认知………………………………………………………………………… 105
沟通问题…………………………………………………………………… 110
以惩罚为纪律……………………………………………………………… 115
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区别…………………………………………………… 121
停战和回国………………………………………………………………… 124
第六章 在陌生的世界里: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 128
服装、外貌和心情………………………………………………………… 129
生活经历…………………………………………………………………… 137
娱乐、两性与浪漫………………………………………………………… 148
第七章 美国士兵与中国劳工………………………………………………… 156
美国呼唤支援,于是中国人来了………………………………………… 156
美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麻烦……………………………………………… 160
缺少称职官员,缺乏妥善管理…………………………………………… 166
美国人与华工之间的问题………………………………………………… 172
第八章 基督教青年会与华工………………………………………………… 177
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 178
基督教青年会提供的帮助………………………………………………… 180
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人员及华工服务…………………………………… 187
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内容………………………………………………… 191
第九章 寓教于学:学生亦师,师亦学生……………………………………… 203
老师亦学生………………………………………………………………… 204
华工亦老师………………………………………………………………… 209
五四运动中的师生联合…………………………………………………… 218
第十章 文明的交融…………………………………………………………… 226
华工与中国国家认同的转变……………………………………………… 226
华工与国际新秩序………………………………………………………… 233
华工的收获与文明的交融………………………………………………… 240
结语……………………………………………………………………………… 246
附录一 惠民公司与法国政府的合同………………………………………… 250
附录二 英国招工合同………………………………………………………… 255
参考文献………………………………………………………………………… 257
鸣谢……………………………………………………………………………… 277
索引……………………………………………………………………………… 280

作者简介

西方学界关于一战的著述繁多,但中国的地位和角色总是被忽略。本书根据翔实可靠的史料,披露了一段意义深远却鲜为人知的中国劳工参与一战的历史。一战期间,14万华工因缘际会地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们是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平民参与的代表,为中国参战和加入巴黎和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还成为了晏阳初等一代中国精英的老师;他们在血染的西线战场戴瑞士表、太阳镜、绅士帽,交法国女朋友,为保卫自己的权益把欺负他们的美国大兵打得头破血流,尽显中国男儿的威风……
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协约国没把中国对德宣战当回事,但华工如同士兵一样必不可少。
——《纽约时报》
华工在欧洲战场上为中国赢得荣耀。
——穆雷(一战华工)
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在密集炮火下,忍受艰难,完成任务,堪称榜样。
——福煦(一战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
华工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
——《中国留学生月报》
本书书对一战历史、国际移民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研究的推进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将使徐国琦置身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史领域一流学者的行列。
——入江昭(Akira Iriye,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透过徐国琦对中国与一战、一战华工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或许一战华工的参战对于协约国在军事上的最后胜利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中国与一战关系意义重大。
——吴翎君(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一战中的华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原网址: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4/7/29/1170879.shtml“这是对14万一战华工迟到的肯定” 早报记者 石剑峰 发表于2014-07-29 08: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弥补本国劳动力不足,英法两国曾从中国招募14万华工,这些人大部分是普通农民和工人,他们渡过太平洋穿越加拿大,最后经大西洋到达欧洲战场。中国劳工在欧战上的历史在战后被英法政府所回避和掩盖,中国在一战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被忽略。2011年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用英文创作的《一战中的华工》聚焦的就是这群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该书之前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一战百年之际,《一战中的华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即将发行。对于本书的创作,徐国琦说,“希望本书能为西方与中国的历史提供交会点,并就我们所共享的历史与文明展开国际性的讨论。”  被掩盖的华工参战史  巴黎和会上,14万华工参加欧战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的重要因素。华工参战也是当时中国政府在未能派兵参战的情况下的一个替代方案。1914年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曾在1914年8月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表达中国派兵参战的愿望,但没有被采纳建议。1915年,中国政府再次提出了以工代兵计划,以援助英法对德战争。  在《一战中的华工》一书里,徐国琦努力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中国要派遣劳工?当华工抵达欧洲时他们经历了什么?以及(最为重要的)在中国寻求在国际新秩序中新定位的过程中,华工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徐国琦想要说的是,本书着眼点就是“人们久已亏欠的、对华工所作出的贡献的迟到的承认及肯定”。  华工参战的历史,从一开始就被欧洲国家刻意遮蔽。当时的英国媒体对这些数万华工的存在,并非没有关注,而是因为怕工会组织抗议,受政府压制回避报道。在英国,这些华工反而被妖魔化,成为犯罪的代名词。而中国方面为维护一开始的中立国态度,也不得不低调处理华工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华工基本是文盲,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记录。  徐国琦在《一战中的华工》中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上,从1917年到1920年,绝大多数华工都是通过加拿大前往法国,并通过加拿大从欧洲返回中国。“应英国政府要求,加拿大政府负责从温哥华岛、哈利法克斯之间的华工运送和其他所有必要的事宜。我们今天之所以很少知道这条中加的华工通道,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政府成功地刻意掩盖了这段历史。” 徐国琦说,通过加拿大政府档案和私人收藏的史料,他对华工在加拿大的遭遇进行了分析:他们是如何从加拿大西海岸到达东海岸的?为什么加拿大政府在旅途中限制他们的自由?赴欧途中停留在加拿大的时候,华工们在长达数周的等待里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  从华工视角反思一战  因为华工历史的遗忘和扭曲,徐国琦在中英美法加等国档案机构之间搜集史料。在《一战中的华工》里,他利用了大量当事人书信、日记、基督教青年会报告,以及中英美法和加拿大等国的档案资料,得以重建华工与一战的复杂历史记忆图景。他通过描述一战华工这一不为人知的小人物群体的历史活动,来反思一战的“大历史”。  本书讲述的是这些华工的故事,也是文明交流的故事。同时也是1895-1919年期间包括华工在内的一代中国人为中国的国家化,为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为人类和平奋斗的故事。在《一战中的华工》一书里,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们是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平民参与的代表,为中国参战和加入巴黎和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血染的西线战场戴瑞士表、太阳镜、绅士帽,交法国女朋友。  在《一战中的华工》中,徐国琦通过华工的视角来重新反思一战,他思考的是14万华工对协约国作出的贡献,以及华工如何引发中国精英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新思考。所以书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华工与中国的国家认同、华工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间的关系。  虽然绝大多数华工都是文盲和农民,对世界并无认识,但在徐国琦看来,这些人事实上参与了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的事业,徐国琦在书中说,“《一战中的华工》通过一战华工的经历及故事来探讨中国国际史及中国国际化历程中的平民参与及其贡献,并通过一战华工同西方文明及其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以及中国的精英们的交往及密切接触的经历,分析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试图回答‘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这一百年来中国人及世界其他人民共同探讨的世纪之问。”  在《一战中的华工》里,徐国琦详细探讨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精英与华工的接触而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工人阶级的认识,并因此产生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思想。“华工在欧洲的经历细节还为我们理解20世纪初期的种族歧视、阶级差别等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侧面资料。” 徐国琦说。  今年6月15日,法国举行了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中国劳工的仪式。战后约有3000名劳工留在法国。而在法国索姆省滨海努瓦耶勒市诺莱特华工墓园,安葬着牺牲的884名一战华工。录入编辑:薛冬霞
  •     一战中的14万华工,不该遗忘原文网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8/01/content_1180698.htm一战中的14万华工,不该遗忘2014年8月1日 16:16-周末·读书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吕林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之际,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以《一战中的华工》一书讲述中国人远赴西线战场“以工代兵”的历史。在他看来,尽管已经过去100年,一战对亚洲及中国的影响还在。研究这段历史,可以更好地回答“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之问。徐国琦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是西方研究中国国际化历史的著名学者。投入 30年研究“中国与一战”解放周末: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相关书籍出版很多,但提及中国的不多,从华工视角讲述的更是鲜见。您是怎么开始关注这一课题的?徐国琦:我对一战与中国关系的关注甚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还是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青年教师时,就写过相关的学术文章。1991年到哈佛大学历史系读博士时,我接触到了西方的一战研究,当时就强烈意识到西方学界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一战中的影响关注极其不够,而且误解、偏见太多。于是,我以“一战与中国”为题写了一篇论文,我的导师入江昭(AkiraIriye)教授鼓励我以此为题深入研究,写成博士论文。2005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中国与大战: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其中有一章专门写到了一战华工。我觉得这个课题值得再深入,便一直追踪下去,陆续出版了几本相关作品,《一战中的华工》就是其中一本。搜寻档案极其不易解放周末:美国著名近代中国史学家柯伟林曾指出:“人们可以阅读到有关一战的大量史籍,但未能明了中国参战的史实。”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徐国琦:在西方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很少提及中国,而我国学者对中国与一战关系的表述,历来以 “北洋卖国外交”、“弱国无外交”、“一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等言语一笔带过。实际上,虽然中国正式于1917年向德国及奥地利宣战,但早在1915年,中国便实行了一条非常特殊的外交策略,叫做 “以工代兵”。此后,我们陆续向欧洲派出了14万劳工,为英、美等国在欧洲远征军及法国的国防事业服务。但是,由于中国是中立国,害怕德国的报复,也不愿把“以工代兵”的外交底牌泄露出去,所以当时的北京政府对这件事只做不说,竭力掩盖。同时,英法等国对此事也是能保密则保密,能误导则误导。一是因为属军事机密,二是堂堂大国居然求助中国,显然不愿声张。解放周末:这样一来,就给考证和寻找史料带来了很大难度。徐国琦:是的。华工大多为文盲,没有留下什么书面资料,各国档案馆所藏又非常分散。记得当年我到青岛档案馆查阅这方面资料,结果一无所获。到加拿大国家档案馆查询,管理人员也毫无头绪。我在法国档案馆的经历则比较有趣。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次,管理人员误给我一战期间意大利工人的档案,在等下一批档案到来时,为消磨时间,我便随意翻阅这几本资料,没想到,一直苦苦追寻的几份极其珍贵的华工资料,竟然被错归到这份档案里了。得此意外发现,我心情大好。那天晚上回到租住的巴黎小屋,我高兴得一个人喝掉了两瓶葡萄酒。也是 “再造中国”的一次努力解放周末:在您看来,用“以工代兵”的方式参与一战,对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外交局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徐国琦:1840年以后,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战的爆发打破了当时的国际体系,给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了一个以国家的身份平等加入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的机会。1915年夏天,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为一战付出沉重代价,尤其是法国,伤亡率极高。这时,我们向法国提出可以提供大量工人,法国人很快就接受了。经过一系列谈判,1916年初,中国开始向法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华工。到了1916年夏天,英国人也不得不招募华工。最终,法国招募了4万华工,英国招募了大约10万人。美国参战后,向法国政府借了1万华工,为美国在欧洲的远征军服务。中国政府此举,不仅让协约国免除了人力匮乏之虞,还把中国的命运与协约国联系在一起,为后来直接参战、参加战后和平会议及收复主权等提供了契机。解放周末:这14万华工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他们到西线战场又做了些什么?徐国琦:他们大多来自山东,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很多身高在一米八以上。每个被录取的人要经过20多项体检,层层选拔,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汉。他们绝大多数是大字不识的农民,法国招募的华工在中国正式参战前主要在工厂工作,为英美在法国的远征军工作的华工则要跟着军队走,一路挖战壕、送军火、清理战场、检修坦克等。他们经常与英国人、法国人、中东人等一起工作。最终,14万华工中有大约3000人客死他乡。也有不少和当地人通婚,留在了当地。解放周末:华工来到西方,起初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劳力迁移,但逐渐也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走向世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徐国琦: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再造中国”的一次努力。在国力积贫积弱、政权更迭的情况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正如当时一位叫傅省三的华工所认识到的,“我们与西方人赛脑力赛体力,都不比他们差。如果我们拥有平等的教育,中国的前途不可限量。”始终思考“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解放周末:研究一战华工,除了填补学术空白,它的现实意义何在?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铭记这段百年前的历史?徐国琦:尽管一战已经过去100年了,但其对亚洲尤其对中国的影响还在,许多问题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搞清楚。正因为我们对一战问题没有研究透彻,我们对今天亚洲的定位、中国的定位乃至亚洲人和亚洲各国前途及外交关系等许多问题都仍然无法理清头绪。所以,我们不仅仍然要回顾这段历史,还要研究得更透彻,更深入。解放周末:您曾说,探寻这个话题有助于我们回答“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之问。您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吗?徐国琦:作为历史学者,我的目的并不完全是找到答案,而是寻求问题背后的历史轨迹以及中国人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坦白地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在完成手头这本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约稿的 《亚洲与大战》后,我的下一本书将专门探寻这一课题,但愿完成后我可以更好地回答“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这一重要学术及现实问题。(《一战中的华工》,徐国琦著,潘星、强舸译,尤为群校,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小人物与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华工文/马建标 (此文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1年8月10日,第10版)一战期间,英法两国曾从中国招募14万华工,驰援欧洲战场。这些华工大部分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去往欧洲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先渡太平洋,再穿过加拿大,最后经大西洋到达欧洲战场。尽管华工对一战作出重大贡献,由于各种原因,关于他们与一战的历史反而被忘却了。今人能够知晓这段历史的,已经不多见。不久前,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的新著《西线上的陌生人:华工与一战》(Strangers On The Western Front: Chinese Workers In The Great War)由哈佛大学出版(以下简称徐著)。徐著的问世,使得华工与一战这段曾经被遗忘的历史,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英法两国招募华工是为了支援他们的后方,为了更好的抵抗德军。当美国参战时,美国方面也得到华工的援助。除华工之外,还有南非、印度、越南等地的工人到法国去。不过,南非等地的工人支援协约国战争,是因为它们属于英法的殖民地,而中国不是。而且,中国派去的华工为数最多,工作时间最长。华工支援协约国完全是自愿的,他们作出的贡献也是最大的。  徐著讲述华工关于一战的切身经历,以及他们在欧洲的生活、工作和与欧洲人交往的各种趣闻。简单的说,徐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华工与一战的关系:华工参战的军事意义;华工与中国的国家认同;华工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等几个方面。  华工参战是中国政府在未能派兵参战的情况下而想出的一个替代方案,这就是徐著所谓的“以工代兵”战略。谈到参战,人们自然的会想到中国1917年的参战曾引发府院之争以及张勋复辟、南北对峙等后续问题。然而,正如徐著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参战并非段祺瑞政府一时的冲动或仅仅是为了寻求日本的支持来借机打内战,实现段祺瑞的武力征南计划。中国参战是有一个社会思想基础存在的。也就是说,中国自1895年至1914年期间出现的民族危机意识是中国参战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危机意识,就没有1917年的参战。这期间,中国不仅有了危机意识,还出现了一个“新公众”,他们关注国际时势,一心为救国谋出路。在此背景下,袁世凯曾在1914年8月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表达中国派兵参战的愿望,可惜未能如愿。到了191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工代兵计划,就是通过派遣华工援助英法两国的对德战争。梁士诒是此项计划的创始人,他认为中国若能派遣华工援助英法的战争事业,就可以利用欧洲战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争光。  虽然14万参战的华工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他们在近代中国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徐著是通过华工的视角来重新反思一战。以往学者在研究一战时,总是斤斤计较于战争的责任,追问哪个国家应该对一战的爆发负责。徐著思考的是华工对协约国作出何种贡献,以及华工如何引发中国精英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新思考。  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以及重新确立中国的国际地位。然而,如徐著所言,很少有人注意到华工与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竟有如此密切的关联。虽说这些赴欧参战的华工都是一些不识字的农民,他们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认识也是稀里糊涂,但他们确实参与了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的事业,而且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华工通过在欧洲的亲身经历,以及他们与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以及其它国家工人们的朝夕相处,不仅产生了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意识,还形成了中国是世界一员的国家意识。更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晏阳初、蒋廷黻、林语堂和汪精卫等人曾作为基督教青年会的教工参与华工的扫盲教育,他们从华工身上发现了中国潜藏的伟力,确信迟早有一天中国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徐著详细探讨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精英如何因与华工的接触而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工人阶级的认识,并因此产生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思想。换言之,华工令蔡元培等知识精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在徐著看来,华工参战的意义更在于他们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对新的国家认同的寻求。从一开始,中国的精英、官员、教育人士等等都在从非常广阔的视角来考虑华工参战问题。他们希望华工参战能够促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试想,十余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上与英法等国的军队并肩作战,必将能成为沟通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桥梁。  尽管北京政府和知识精英们曾对华工参战赋予如此之高的期望,不幸的是,这段历史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几乎都被遗忘殆尽。世人对华工参战历史的遗忘正好说明了人类的历史记忆从来都是选择性的。徐著指出,华工参战历史之所以被遗忘是由于相关国家从一开始就有意的遮蔽这段历史。英国陆军部就不情愿公开他们招募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一事实。如某学者所言,英国关于华工参战的公开报道“少得可怜,他们有时甚至为了协约国的宣传需要故意扭曲事实。英国陆军部有意压制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他们担心英国工会组织会起来抗议”。中国政府出于维护中立国地位的需要,也不得不低调处理华工参战问题。直到1917年,中国仍是中立国。故而,中国不希望德国方面知道中国在实施“以兵代工”战略,北京政府官员常常有意贬低英法招募华工的意义。当然,由于华工大都是文盲,他们未能留下参战经历的丰富文字记载。凡此种种造成了我们今天对华工参战历史的“集体失忆”。  更糟糕的是,华工的形象在一战时期及其以后还被西方人“妖魔化”了。在华工生活过的比利时佛兰德斯地区,华工简直成为暴力抢劫、强奸、谋杀案的代名词。英国人对华工的印象也不好。英国女孩子普遍地“憎恶”华工,认为他们“游手好闲”。由于交流上的障碍和文化上的隔膜,欧洲人对华工的种种误解在战时是很寻常的事情。  如上所言,华工的历史几度被遗忘被扭曲,要还原历史的真相,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徐国琦先生不畏艰辛,为搜寻史料,奔波于中英美法加等国档案机构之间。徐著利用了大量当事人书信、日记、基督教青年会报告、以及中英美法和加拿大等国的档案资料,得以重建华工与一战的复杂历史记忆图景。  简单的说,徐著是通过描述一战华工这一不为人知的小人物群体的历史活动来反思一战的“大历史”,无论怎么看,都不失为当代国际史学界一部“以小见大”的优秀史学专著。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入江昭(Akira Iriye)给徐著以极高的评价:“这是第一部深入研究一战期间14万华工在法国参战的学术著作。凭藉对大量历史档案资料的分析,该书对一战历史、国际移民、种族主义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研究的推进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徐著行文流畅,叙述生动。这部书将使徐国琦置身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史领域一流学者的行列”。    Xu Guoqi , Strangers On The Western Front: Chinese Workers in the Great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 England, 2011.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看完一战中的华工的生活处境。突然让我想起当年那些清教徒移民到美洲大陆的情景。有相似,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抱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出来打拼。
  •     徐国琦教授对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问题情有独钟,在世界各地阅读档案,历经数十载寒暑思考,终于水滴石穿,还原了一段意义深远却鲜为人知的中国劳工参与一战的历史。
  •     只嫌太短
  •     徐老师的研究,很有兴趣。
  •     编辑很见功力
  •     太震撼
  •     了解一战华工以及那个艰难的时期中国精英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