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564914580
作者:安迪·沃霍尔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 1928—1987),画家、视觉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电影制作人,拍摄了包括著名的《切尔西女孩》在内的众多电影作品。同样为人所知的是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所设的工作室——“工厂”。沃霍尔于1987年病逝于纽约。

书籍目录

前言 8
逛商店 21
《人物》 24
《体格画报》 88
《全明星》 98
《国家地理》 110
蒙托克 114
新港 120
莱诺克斯 126
纽约 131
华盛顿 150
肯塔基 158
德克萨斯 164
阿斯彭 168
加利福尼亚 179
《自然史》 188
《编者》 194
《风尚》 196
《生活》 215

作者简介

安迪•沃霍尔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相机。他的《美国》选自近十年拍摄的精彩照片,以期展示这个国家的奇异之美与巨大矛盾。他在本书中探讨了他最为关注的问题――包括影像和名人,拍摄了摔角手和政客,耀眼的富人、潦倒的穷人,带着整容手术创口的卡波特,以及隐在黑色短发下的麦当娜。他写了他热爱的国家,写了自己遭到枪击后希望死去,还写到了商业主义、名气以及美貌。


 美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之前说了一句这书译得不行,今天终于下决心抽出些时间来,谈谈为什么说这书译得不行。简单点儿分三方面来谈吧:一,这个译本整体上文字抉择不精,语意多有未达;至于误解原文词义的地方,也所在多有;二,译者不了解沃霍尔的艺术创作及理念,书中涉及波普的地方只好连蒙带猜、对付上了事,乃至干脆略去不译;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文风格译文尽失,至于说是译者鲁钝,不能领会原文的风格,还是译者笔力有所不逮,不能在译文中呈现原文的风格,又或是译者不负责任,懒得花力气推敲原文并在译文中将原文风格呈现出来,我们就不能确知了。一. 文字抉择不精、词义辨别不明这本书的文字并不难,对身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的译者范浩先生来说,大概整本书都没什么生词吧,然而这不表示这书容易译又或是范先生译的好。举例来说吧,原书(企鹅出版社,2011年版,下同)第14页:“One of the great things in American cities today is not having all that much money but having so much style that you can get into any place for free. Free parties, free drinks, free food——you just need the right attitude, the right clothes, and being clean.” 本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下同)第14页将这一段落译为:“美国的城市有一点好,没钱不要紧,只要有范儿,哪儿都可以去,免费。免费吃,免费喝,免费玩——不过举止要得体,穿戴要体面,身上要干净。”好了,只看译文,请问你觉得穿戴体面需不需要钱?举止得体需不需要教养,而这样的教养背后需不需要经济基础?若如此,怎能说“没钱不要紧”呢?看原文,“得体”和“体面”只是一个right而已,此处的意思是合适、恰当。而其最佳解说,在原书第199页,沃霍尔谈到他知道有些人其实特穷,但就是懂得买便宜衣服,懂得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恰当(look right):“你需要一种打扮混进孩子们都去的夜店,你需要另一种以便在百老汇开幕演出的晚间派对上吃白食,而在运动派对上你又需要另一套打扮。想出怎么穿才好得让人们需要你,这是很费力气的一件事;找一份好工作然后花钱开道是更容易的办法,而且也是大多数人的做法。但是花钱从来都不算是趣致的法子,实际上,夜店对有范儿的人更有敬意——而且也待他们更好,远远好过那些花钱的。”(引文为我自己所译,全文可去我公众号“康复记”看。)也许范先生觉得本书文字太过简单了,没必要在翻译前通读全书吧。可惜范先生的记性似乎不太好,未能做到译到后文还能想起前文并翻回去修正。文字抉择不精而外,译者阅读理解能力似乎有限,原书第200页,沃霍尔谈到今时今日的媒体都在说美国正在变得保守,孩子们都规矩了。然而他怀疑这一点:“So I wonder if all these weeping trends that every magazine wants to be the first to plug into are sort of fake, that it’s all just something you read about. Maybe the stranger people ran out of things to say so the press has to find someone else to interview. Or maybe it’s that the magazines got tired of the wild stuff and started talking to the more normal kids because they were bored.”我的翻译是这样的:“所以我怀疑各杂志都在力争抢先报道的这横扫一切的潮流是不是假的,是不是只存在于纸面上。也许是那帮怪人都没话好说了,所以媒体不得不找些其他人来替代。也可能是那些杂志厌倦了狂野的玩意儿,腻歪了,所以开始采访更正常的孩子。”本书译者则是这样翻译的:“所以我怀疑这些杂志争相预言的大潮流大趋势都是假的,随便写写而已。也许是有话语权的人说不出什么新鲜意思了,杂志只好另外找人。也许是过头的东西太多,杂志们自己也腻了,所以采访的都是一些比较正常的孩子。”(本书第202页)撇开将wants to be the first to plug into错误地翻译为“预言”这一点不论,可以看到,Maybe the stranger people ran out of things to say so the press has to find someone else to interview一句里的the stranger people(怪人,或完全照字面译作“更古怪的人”)是什么意思,译者没懂,将其译为了“有话语权的人”,尽管紧随其后的句子里的wild stuff和more normal kids一正一反,给了译者两次再思量的机会,译者也全然没有领会。译者不仅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似乎还懒得翻字典,有时甚至一望可知没有理解单词的意思,也就那么摆了出来。比如本书第21至22页,沃霍尔谈到如今的美国,买东西是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譬如你渴了,你是想喝可乐、无糖可乐、罐装可乐、不加咖啡因的可乐、不加咖啡因的无糖可乐、新型罐装可乐……根汁汽水……你想要鲜榨果汁么?50种不同口味的麦芽,20种不同口味的水果冰沙,15种不同口味的咖啡,30种不同口味的茶,你要哪一种?”这段谈论的是口渴时的选择,水果冰沙、咖啡和茶我们都懂,但是请问,“50种不同口味的麦芽”是什么?是要咀嚼麦芽来解渴吗?查原文,原来说的是奶昔(malteds)——确切讲,是加了麦乳精的奶昔。还有,可乐的咖啡因不是加进去的,所以Caffeine-Free Coke应译为“无咖啡因可乐”而非“不加咖啡因的可乐”。此外,何以“罐装可乐”会与可乐、无糖可乐和不加咖啡因的可乐并列呢?后三种都不是罐装而是瓶装?查原文,原来“无糖可乐”原文是Diet Coke,而“罐装可乐”是Tab。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Diet Coke和Tab并列,这样的表述是清楚的,对于中国读者,因为我们的市场上从未销售过Tab,就需要译者在自己查询清楚相关情况后,选好翻译用词,同时给出必要的注释。所以在我的译文里,考虑到整段文字要区分Coke和Tab,我把Diet Coke译为无糖可口可乐,把Tab译为无糖可乐,并注释道:“无糖可乐(Tab)是可口可乐公司于1963年推出的无糖型可乐饮料,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无糖可口可乐(Diet Coke)后,Tab的地位被迅速取代,但是目前仍在一些地区销售。”网络时代,查询这类信息不难办到,但是译者似乎懒得费这个力气,也许对他来说,“不就是一堆饮料么,差不多得了”。殊不知波普艺术建基于发达的商品社会之上,这一罗列饮品的段落,给了我们理解波普的一个切入点,译得细致些,做好注释,是有必要的。二. 不解沃霍尔的艺术创作及理念由译者在处理罗列商品的段落的不细致,也就可以说到译者由于对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创作及理念不理解所造成的译文错误了。我在为自己翻译的《波普主义》联系中国出版社时,同时也自荐了我《美国》的译文。在得知《美国》已由他人译好后,我便向《美国》和《波普主义》两书的出品人杨全强先生作了如下建议:“如果您可以采用我的《波普主义》译文,我还可以协助您对您拟同时推出的《美国》一书进行校对(当然,也可以由我重译)。《美国》一书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常常有和《波普主义》、《安迪•沃霍尔的哲学》重叠的地方,有些是对《主义》和《哲学》两书的简单改写,有些则直接从中挪用。也许您现在找的译者对《主义》和《哲学》两书不很熟悉,译文未必很妥帖。既然您的《美国》一书是作为安迪•沃霍尔书系中的一本,和《波普主义》同时推出,那么两书交叠的部分,自然应该统一才好,这个工作我想如果由我来做,是很便宜的。而在读者看来,同一个作者的书,由同一位译者来译,也是更值得信赖的。” (2013年7月29号给杨全强先生的电邮)遗憾的是杨先生对于这一建议没有予以回应,而现在看过《美国》一书的译文后,我可以肯定杨先生“找的译者对《主义》和《哲学》两书”很不熟悉——恐怕根本没读过,而他的译文在涉及沃霍尔谈论波普的地方也很不妥帖——因他无力理解原文。本书第112页,沃霍尔谈到他和朋友驱车前往洛杉矶的费鲁斯画廊(这里插说一句,因本书责编并未利用我给与编辑部的《波普主义》人名、地名等译名对照表校对《美国》,所以虽然《波普主义》和《美国》由同一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但是后者中的人名、地名译法,多有不同于《波普主义》之处。比如费鲁斯画廊,在本书译文中作“费若斯”。):“越往西走,高速公路上的波普味道就越重。我们几个忽然觉得是内行了,尽管波普无所不在——这东西就是这么霸道——可对我们来说,它仍然非常新鲜。”原文:“ The farther west we drove, the more Pop everything looked on the highways. Suddenly we all felt like insiders because even though Pop was everywhere——that was the thing about it, most people still took it for granted whereas we were dazzled by it——to us, it was the new Art.可以看到,译者没读懂原文,为了对付过去,他把“most people still took it for granted whereas we were dazzled by it——to us, it was the new Art”全然略去,空出的地方,自己造作了一句“可对我们来说,它仍然非常新鲜”。由于译者不理解——甚至可能不了解——波普艺术,所以其实从第一句开始,他就没有看懂。他不懂什么叫the more Pop everything looked on the highways,所以就把the more Pop on the highways这几个他能明确意思——至少是明确字面意思——的词提取出来,翻译成“高速公路上的波普味道就越重”。请译者看一眼下图:怎么样,是不是很波普?不过考虑到译者对波普艺术可能非常不了解,那就再多看一张图吧:大汉堡,克拉斯•奥尔登堡,1962这就是为什么沃霍尔说“我们越往西开,高速路上的东西就越波普”。波普艺术所用形象来自生活,用沃霍尔的话来说就是“波普艺术拿了里面的放到外面,又拿了外面的放到里面”(《波普主义》)。波普艺术家直接采取生活中那些流行的(pop)事物——比如大众消费品或是电影明星——的形象来创作,做出来的就是流行艺术(Pop art),这正好比以抽象作画,我们就名之为抽象艺术一样。在中文里,“流行艺术”这样的表述,无法让人直截了当地确知我们在谈的是一种特定风格的艺术,而非随便什么受到大众欢迎的、流行的艺术,所以把Pop art译为波普艺术。“波普”乍看似乎是Pop的音译,但若我们拆开两字、再各补一字来看,又可视其为含有“波及普遍”这样一层意思在,也就是把波普艺术所用的形象,乃是流行的、随处可见的形象这样一层意思涵盖其中了。正因为波普艺术所用形象是流行的、随处可见的,所以沃霍尔才紧接着说Pop was everywhere——that was the thing about it(波普随处可见——随处可见的才可谓波普),然而因为译者不懂波普艺术,本句对他来说无法索解,于是他便将其译为“波普无所不在——这东西就是这么霸道”,接着更是将再后面的句子“most people still took it for granted whereas we were dazzled by it——to us, it was the new Art”完全略去,这样翻译,也是真够霸道的了。 三. 原文风格尽失 一个译者,如果在文字上抉择不精,本就影响原文风格的呈现。然而范先生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他爱随意改动句式,变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更致命的是,他不是从沃霍尔的文字出发来把握沃霍尔的口吻,而是依据自己臆想出的沃霍尔口吻来译沃霍尔的文字。范先生理解中的沃霍尔,是个愣头愣脑的喷子,他的叙述不是娓娓道来,而是狼奔豕突:“这点特别有用,尤其是遇上忽悠你的人。她们自吹自擂,讲起自己的故事,那叫一个天花乱坠,把你唬得一愣一愣的。结果,她们的男朋友忽然出场了,猥琐男,还是极品,得,故事自己说话了。”(本书,第209页)这里,沃霍尔在谈一个人的另一半会如何透露关于这个人的真实信息。《美国》出版于1985年,其时沃霍尔57岁,已经是个老人家了,讲起话可不是用的译文这种口吻——即使年轻时沃霍尔也不会用这种口吻说话的,查原文:“The best way this works is when someone’s trying to pull a sonw job on you. They’re bragging and they’re telling these incredible stories, and you’re really impressed. Then suddenly their boyfriend shows up, and he’s this big creepo, and then the real story gets told.”(原书,第209页)they’re telling these incredible stories和“讲起自己的故事,那叫一个天花乱坠”,you’re really impressed和“把你唬得一愣一愣的”差别有多大,识英文的自然看得出。big creepo以“猥琐男,还是极品”来译,实在过了。“得,故事自己说话了”的讽刺也太过外露,情感太强烈了。这一段我的翻译是这样的:“这种事情最有效的是在遇到有人向你云山雾罩的时候:她们正夸夸其谈,讲述着不可思议的故事,让你大为感叹。忽然就在这时,她们的男友出现了,是个十足的怪咖,于是真实的故事泄漏出来。”原文的pull a snow job译为“云山雾罩”是否比“忽悠”准确且形象呢?“让你大为感叹”是否比“把你唬得一愣一愣的”更贴近you’re really impressed呢?文字简单不等于好译,范先生在南京大学教英语,平日里读书译书的,还请多揣摩、多推敲,不要误人子弟才好。我们当然可以从沃霍尔的文字来直接把握他的风格,但如果我们可以理解沃霍尔是个怎样的人,将更有助于我们把握他的文字风格。沃霍尔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以为他是个有情人,但在他人生的早期经历里,他又是一个无力者——当然,这背后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他曾是个无力者,才最终成为了有情人——所以尽管后来他的境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乃至成为了人群的中心,他采取的仍是一个旁观的姿态。他不轻易表态,更鲜少直接干预、介入。“当我还小的时候,我就学到不论何时当我变得过于自信并试着告诉某人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发生——我就是做不到让人家听我的。我学到当你缄默不语的时候其实更有力量,因为至少那样,人们也许会开始怀疑他们自已。当人们准备好了的时候,他们会改变。他们绝不会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改变,而有时候他们还没有改变就已经死了。如果他们不想,你无法使他们改变,这就像当他们确实想要改变的时候你无法阻止他们一样。”(《波普主义》)他的观察精准,但绝少强硬表达;他有同情,但不滥施;情感是克制的,表述是平静的。《美国》是1985年出版的作品,其时沃霍尔已经57岁,是个老人家了。他不再像60年代的访谈里那样地闪烁其辞,他直接地谈起美国,现实的美国,以及他所愿望的美国。家国情怀,这种一般人不太能和沃霍尔联系起来的感情,在这书的文字里颇有流露,然而仍是克制的,是娓娓道来的,而非喷薄而出的。《美国》的开篇,沃霍尔谈起他的国家表土流失,却在出口农产品,进口没什么实际功用的小玩意儿,他担心若是遭遇粮食危机可如何是好:“我们的农民在大量施用化肥,表土在被耗竭。我听说,两百年前,我们有大约两英尺的表土,而现在只剩下六英寸了。而当表土耗尽之时,我们就要挨饿。所以想想看,当表土没有了而我们的商店里有的只是“澳门制造”的T恤和“格林纳达组装”的收音机时,我们要怎么办呢?””他忧心穷人:“今日美国的城市生活里,有一件特别棒的事儿。我说的不是你可以特有钱,而是你可以因为特有范儿就去哪儿都免费。免费的派对、免费的酒水、免费的食物,只要你有恰当的姿态和恰当的衣装,还有就是干干净净——最后这一点最重要。然而讽刺的是,最需要白吃饭的人——那些住在街上的无家可归者——连哪怕一个条件都不具备。”《美国》另有一章更是直接名为《社论》,很简短,沃霍尔是这样说的:“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有三十万到两百万人露宿街头。一位二战英雄在白宫街对面的公园里冻饿而死。这个国家是如此地富有,而我每个月都比上个月看到更多无家可归的人游荡在街头。我们怎么能对此听之任之呢?”(以上三段引文皆为本人所译)当然,《美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观察是无关乎社会正义的。比如上文引到的一个人和他/她的另一半啦,电视改变了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啦,又或是方兴未艾的健身热潮。然而,原文的娓娓道来被译者变为了碎嘴,左右逢源变为了吐沫星子乱飞。网友仅是读译文,也感到沃霍尔绝不该以这样的口吻说话:他们关于译文风格的感受是对的,流氓痞气混不吝不是本书原文的风格。基于以上对本书译文的三方面分析,我想大家应该无法同意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副牌、本书编辑部上河卓远文化豆瓣账号对此译本所做的推荐语,他们说:
  •     文/朱白安迪·沃霍尔的摄影+随笔集《美国》出版于1985年,那时的他已经进入艺术生命的晚年,而与此同时,他的名声仍然如日中天,他的一切都会在艺术界形成旋风,影响力堪称二十世纪后半叶之最。在世人眼里安迪·沃霍尔的身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可疑的,他不但制作绘画作品,还掺和流行音乐,进而拍摄电影、参与创意广告、贡献流行符号、改造印刷,还有几乎可以等同他其他艺术形式的摄影和随笔也是安迪·沃霍尔热衷的事情。而这本《美国》正是安迪·沃霍尔将摄影和随笔交织在一起、互为作用的一部作品。黑白的,即时抓怕,每张照片都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不仅仅是安迪·沃霍尔针对摄影有着令当时人们意想不到的天赋,还有那个时代的局限造就的美本身。华丽的人,与干巴巴的景物,加上黑白风格之下的那种特殊压迫感和强烈对比感,安迪·沃霍尔镜头下的美国似乎是没有血肉,只有刻板、拘束,并随时可以崩塌的“美国”。而艺术家镜头中所呈现的景物,不可等同于历史真相,换言之,所谓历史真相正是由这样无数个定格画面、描述、交流和个人主观洞见所组成的。安迪·沃霍尔是一个时代的先知,他早早洞察了某个解开时代密码的真相,并将之用在他随手捏来的某个形式来表达。比如你在看安迪·沃霍尔某个展览上展出的个人旅行零配件时,跟翻开他的这本《美国》摄影随笔集感受是一致的,散漫但井井有条,随意却自成逻辑。美国就是世界,这个观点从安迪·沃霍尔笔下的那些令人慌张和惊恐的名句中也能看出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正是今日中国的一种镜像缩影,很多惊人的相似并非完全巧合,而是造物主在人类文明进阶的过程中刻意的安排。安迪·沃霍尔一边给你算着曼哈顿的房租,一边告诉你那种不可细想的一笔账:房东、房客,甚至政府都在怨声载道房价房租不合理,那房子的合理尺度在哪里呢,我们为什么全社会各阶层都在为它焦虑,难道它是上帝派来折磨我们人类的器物吗?虽然安迪·沃霍尔不会像社会学家那样给你严谨具体的数字,也没有将这些问题的答案给你,但是这种具象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可以引发我们当下中国人的连锁反应。那就是不断地对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疑问,以及对于巨大的一浪接一浪扑面而来的荒诞产生一种本能似的抵抗力。安迪·沃霍尔跟你大谈恋爱,什么样的人应该找什么样的人,他的偏见中也有一种接近真理的东西在散发魅力,他是在质疑,同时也是在戳穿他那个时代的美国,即便犀利,你可以当成没有褒贬的一种观望。大概没有人比安迪·沃霍尔离他所处的那个美国更近的人了,他既像是一个美国街头的乞丐,又像是华盛顿白宫中的一个重要大臣,没什么正经事,但言行之外留下的都是见证一个时代的证据,以至于让其他国家、其他时代的人们可以毛发毕现地去从头再来观望自身。安迪·沃霍尔感慨道:“除非你想离开纽约,搬到比较便宜的地方去住,可这样的地方在城里是越来越难找了。所以,刚到纽约闯荡的年轻人因为付不起好区的租金,只好住在危险地段。”如果把安迪·沃霍尔的名字盖上,将纽约换成广州、危险地段换成城中村,是不是也非常妥帖?是历史在犯同样的错误,还是人类只能如此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荒诞的漩涡?安迪·沃霍尔提出的仅仅是一个糟糕的人的困境,加上一个越来越恶劣的环境困境,更为深刻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反思是由保罗·维利里奥这样的思想家提出来的。维利里奥仿佛是接着安迪·沃霍尔的话在说:“国民的恐慌性动乱与期待现象相连,与某种抑郁的焦虑相连,而这种焦虑常常被掩盖在日常生活的习惯之下。”(《无边的艺术》,保罗·维利里奥著,张新木、李露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跟找到我们所处环境中的解决之道相比,安迪·沃霍尔更痴迷的是展示,所以他举起照相机对着国家政要、明星、艺人、路边的痴汉、赤裸的拳击手、公园里的婴儿按下快门,将细节化的时代缩影凝练成了一行行只言片语。
  •     我译完安迪·沃霍尔的《波普主义》,顺手把《美国》也给译了。结果辗转多方联系到中文版权购买者时,他们告诉我《美国》已经找人译好了,看看你的《波普主义》成不成吧。他们看了,觉得不怎么成,一个编辑说“及格都够呛”,另一个让我把译文好好“打磨打磨”。那书我校了四遍,从用词到口吻都自认很贴近原作了。然而他们似乎还是嫌我译的不通顺——虽说最后也给出了。后来跟他们一个责编吃饭,听她说他们对《美国》的翻译评价很高,“上佳”,又说《美国》的译者在他们的白名单上,我呢,本来是放在黑名单里,后来他们见了更差的,就把我挪到灰名单去了。今天因为要给一个朋友看《美国》的片段,想说先把这个译本看一下,万一人家译得好,也就不必给朋友看我的译文了。这一看发现译得不行啊,敢情这就是他们眼里的好译文啊,难怪要看我的译文不顺眼。改天有理有据地批一下这破译文,现在先放一点儿我自己的译文出来,《安迪·沃霍尔:爱情方程式》:http://www.douban.com/note/515986646/——————————————————————————————————————————————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康复记。我会逐步把译文贴出来,以便大家多一个选择:公众号二维码,扫描加关注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编辑糟蹋了这本书,仅因为andy才买来读
  •     毒舌安迪,想把美国玩倒过来的波普大拿,一个聪明绝顶、利欲熏心的媒体艺术家
  •     有史以来最差排版。#坏设计#(Andy最正常的一本书,像专栏作家的约稿文集,没什么意思——也可能是我已经在很多别的地方了解了此书中的观点。)(译者不能让原作者说出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话,那就大胆使用翻译腔吧。让老外说北京话、四川话——以及网络用语什么的——算是什么意思呢?#致译者#)
  •     本书的排版装帧注释是我见过最烂的最烂的可能是我读书少 但是就是没有之一
  •     被称为最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摄影集,华丽的黑白照浓缩了艺术家眼中的伟大国家。他反问什么是更美国,坐五月花号来还是居住在中西部,印第安人都是从亚洲来的呢。他拍下的美国有大卖场里的货物,有许多的名人面孔和落魄流浪汉,照片旁白的文字才是美国精神的最好诠释吧。
  •     加拿大
  •     看见某人的“另一半”是件好玩的事。你一直以为你把人家看透了,可他女朋友一现身,你才明白:搞了半天,你对这哥们一无所知。直到此刻,见识了他的私密生活,你才见识了全部的他。就和看演员卸妆一样。这点特别有用,尤其是遇上忽悠你的人。 皮埃斯,两星是打给排版和印刷的。
  •     可以,这很美国。这摄影集是认脸大会? 关于艺术电影那几句嘲讽略到位哈哈。
  •     影像拼贴加简单文字,还原“最美国”艺术家眼中的美国。
  •     “我上次去洛杉矶,走在街上就像隐形人一样,没人认出我是谁,可是一坐进车里,按喇叭的,招手的,飞吻的,停车要签名的就都来了。大家印象中的名人是只坐车,不走路的。”
  •     渣设计,图和字都看不清。就算沃霍尔是波普艺术家,译者您也没必要让人家流氓痞气混不吝吧。当然,如果做好了译好了,这本书照样不怎么样。
  •     排版太差了
  •     他的视角很有意思,这本书可以了解安迪眼中的美国,明白安迪说的“每个人都能当15min名人”。
  •     反正这一定不是真实的Andy Warhol,名人照片确实珍贵,但是他的言语被淡化了,也被改造了。照片的在解释意义上的明晰也不够。
  •     哎因为内容和《哲学》相近,所以就大多看图,翻完之后读了一些书评才知道里面翻译的问题不少,现在看来心有余悸啊。另外这也自己说明功夫不够,看的书还是太少咯
  •     翻译太差
  •     去图书馆顺手拿的,不到二十分钟就翻完了...... 都说译得不行,我觉得还好啊,就是这股糙劲,排版是太差了。有“恋爱层级”之类很有趣的观点,看完觉得沃霍尔活得挺明白的,不知道他看到今天的美国是什么感觉。
  •     读完有点有想去美国
  •     流油
  •     “媒体有本事把任何人都搓弄成半个人,也有本事让任何人都觉得自己也该成为那半个人。”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想把自己的墓碑空着。没有铭文,也没有名字。嗯,现在想想,我想在上面刻上‘虚构’两个字。”
  •     挺有意思的
  •     照片排版真闹心
  •     译者让沃霍尔变成了一个中国北方艺术家,“屌丝”、“接地气”、“得(嘞)”……
  •     很奇怪,照片虽然排得很“艺术”,但是完全对不上信息,搞不清照片上的人都是谁。全部都是黑白照片不知道是为了统一风格还是原版如此,这里面的照片有些我看过彩色的。另外,译文里出现“屌丝”这样的词也太接地气了吧,读起来太违和。觉得有些译文不如01年《沃霍尔论艺》里的选段。译者好像在仙林[闭嘴]
  •     安迪对历史的感慨也成了历史了(^V^)
  •     住在偏遠鄉下別墅裏的老人跟曼哈頓街頭乞丐並沒什麼異樣。
  •     让·波德里亚的《美国》和沃霍尔这个《美国》都可以看看,一个是文字拼贴,一个是影像拼贴
  •     至此讨厌娱乐圈
  •     当当年中庆买的,不是太推荐
  •     P9:“……既然大家都能看到别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远方的神秘、浪漫差不多就到头了。”
  •     他最好还是别说话/
  •     2017.6 咋的,安迪沃霍尔是个中国北方小青年?翻译可以下班了。
  •     沃霍尔的好多名言出自此书~~
  •     翻译好烂啊……
  •     翻译版让原本的金句荡然无存
  •     图片分辨率太差了 @贺小竹子
  •     他居然叫我去健身…
  •     话说的非常明白。内容非常非常的美国。非常好。那个时候的美国非常好。而现在的美国,美国也好其他地方,天朝也好,都是在老调重弹,变得很无聊。翻译挺糟烂的。
  •     译文精准地传达了原文的风格。推荐阅读。
  •     很喜欢这本书。装帧其一,翻译其二,内容其三。很有年代感的摄影作品,很有个人想法的作者。看评论说翻译不好,我倒是觉得很贴近,至少我个人觉得雅信达中的达做的很好。
  •     翻译 排版都好差
  •     排版很不慎重,安迪说的很有意思!
  •     安老师那种魅力真是难以言说啊!中国应该也会出这么一位吧
  •     很多人说译得不行 但你们有什么资格说你们想象出来的沃霍尔的腔调比译者的更真实?译文流畅通顺准确 抓着屌丝接地气在那儿不停地说 如果这确是译者感受出来的腔调 我觉得无可厚非 一星剪在图片排版上
  •     这排版我也是醉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