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如盐

ISBN:978722907598X
作者:龚静染
页数:311页

内容概要

1967出生于五通桥。诗人。

作者简介

《浮华如盐》以抗战初期盐业督办缪剑霜在茶馆听老人讲述怀家三代与一只斑鸠的传奇故事开始,全景展示了以怀家三代为代表的四川盐商的发展历程。全书共二十余万字,该书将浓郁的诗性和宏大的视角融汇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叙事之中,勾勒出了大时代下人物的命运。


 浮华如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盐是什么?古希腊吟游盲诗人荷马将其称为“神赐之物”,柏拉图把盐描述为对诸神来说尤为宝贵的东西,而在作家、诗人龚静染的眼里,盐所赋予生活的,或许不仅仅是生活,也涉及到历史记忆。在其长篇小说《浮华如盐》中,我们看到了盐的体温。这几年陆续兴起的家族史写作,似乎给《浮华如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将这部小说当作一部家族史来阅读,是误读。而龚静染以历史纵深的笔法关注井盐的命运,是俯瞰四川井盐的过去与未来。尽管桥镇作为一个虚构的场景,却在历史中真实存在,那就是现实中的五通桥,在这个小镇上演绎出的四川井盐故事,比自贡井盐要早,只是随着自然生产环境变化,它落后了许多,就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视野。《浮华如盐》从道光年间的一只斑鸠说起,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这乍一看,有点像个励志故事,却实在是融合了历史、潮流等各种元素在内,构成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画卷。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不过,这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而是寄托了作者的人文理想。四川井盐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四川盐业生存史。从秦代开始,盐的开采就有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龚静染所截取的只是历史当中的一段,放大到历史场景中,且具体到这个家族生活里,怀家的一代代的生长也正与盐业发展息息相关。怀氏家族当中的怀荣三、怀穆春、怀如望和怀如茂兄弟三代人身处不同的时代,谨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商道;他们带着“盐命”在夹缝中求生存,艰难应对频繁降临的灾难,为乡邻生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这其间的故事不只是有悲欢离合,也有着更多的现实含义。纵观桥镇的地位,在盐业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中,也经历了许多变迁。怀氏家族中的三代人各有其命运,仔细分析下去,他们所经历的正是井盐由发展至兴盛再至衰落的过程,至于在今天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日趋减少的原因,或许更为复杂一些。而正因如此,作为诗人的龚静染所打捞的不再是盐的浮华世界,而是对历史的深度书写:将盐放入现实生活中,可能琐碎而具体,但其所象征的意义或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它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同的人因盐聚集,而行走在盐的两面(诗人曹疏影说:只有滩涂不产生阴影,只有尘世的化学静悄悄发生)。而这种书写方式,在四川地方历史人文小说书写中,有如此高度的还是少见的现象。当然,仅仅将《浮华如盐》作为历史小说来阅读,可能就忽略掉了小说中的与命运抗争,不断谋求发展的人物命运,套用时下的流行说法,那就是一个实现家族梦的过程。这里既有时代的变迁也有脉搏,既有诗意的笔调,也有现实中的残酷。怀家的第一口大井——卤元井是小说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围绕着这口井,怀家三代人始终坚持信念,井废了,重新淘,遭遇大火,再机器采卤……一代代人以各自的方式延续了井盐的历史。在读完《浮华如盐》之后,我找出了张学君、冉光荣的《明清四川井盐史稿》中,对照书中的细节,不难看出井盐的来龙去脉,在小说中,井盐的历史大背景正暗含了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不难发现,与其说小说是在再现历史场景,倒不如说是在探讨井盐的百年生活史:花盐、盐井,它们是桥镇生活的重要部分。龚静染以写实的方式挖掘地方文化,从盐这个细节入手,还原了四川百年来的乡镇生活场景,这让小说丰满而又厚重:世间浮华都会像盐一样消融于大地。这显现了作家的人文情怀的同时,也是对大时代、小人物的注脚。这盐因有了现实的关注,就有了体温,历史也就变得栩栩如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浮华如盐》带给我们的或许更为丰富,而这恰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它只是给了叙述者一种可能,而把更多的可能给了读者。
  •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浮华如盐》的对话对话人:郝冀川(作家、资深媒体人)龚静染(作家、《浮华如盐》作者)郝冀川: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选择,您为什么要写《浮华如盐》?龚静染:我想这个问题要分成两方面来回答。一是从我整个写作的方向来说,以前我写过很多年的诗,后来转写随笔、小说,主要是感到诗歌对个体精神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还要有时代氛围的融洽。但在现实的纷繁芜杂面前,诗歌的体裁和容量显然是受限的,也可以说在诗歌中还有很多东西我还没有解决好,暂时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中间有我对当下诗歌的不认同;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仅仅是诗性的,还有更多非诗性的存在,所以选择小说写作是为了打开内心更大的一个窗口,这是我自己所期待的。二是从写作题材的选择来讲,《浮华如盐》是本写盐的小说,我有这方面的积累,下了不少功夫。六年前写过本随笔集《小城之远》,其实是为《浮华如盐》做准备的,明年还会出一本随笔集《桥滩记》,都跟盐有关系,也都是在同一块地里种出的各种庄稼。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来收集整理地方史料,可以说我一个人干了县志办才会干的事情。不过这些准备看来是值得的,没有白费,我想,铁轨搭了一百里,火车就只能跑一百里,但铁轨搭了一千里,情况就会大大不一样。但这两方面好像还没有完全回答好你的问题。我也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专注地去写一个小城的故事?我在很多地方都待过,成都是最长的,有二十多年时间,这个城市到现在还没有让我产生写它的冲动。但是,我对成都的热爱与理解不是简单的故乡情结能替代的,若论写作的动机,或出于机缘,或出于心理,几句话恐怕也难以说得清楚,但选择必有其理由。有十多年时间我经常往小城里跑,那个地方值得看的见的我都看过见过了,可以说是乐此不疲。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看重钱财,像这样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情是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去做的,这是个缺乏公义、蔑视信仰的拜物主义时代。当然,我做的不是什么奇门遁甲之术,只不过是为历史这座大楼捡拾几颗榫头和楔子而已,这样的乐趣也是其他东西不能代替的,写作的甘苦自知。这本书中有个细节,就是书中的主人怀如望在山上搞风力发电来取代牛力拉卤,他在山坳里找风,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在当时也是个很浪漫的事情。萨拉马戈的《修道院纪事》曾经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向真实与虚幻间游走的理想主义致敬,我常常在想,我可能就是那个在山顶上找风的人,而这本书就是为了架起那个高高的风轮。郝冀川:《浮华如盐》的小说背景选择在一个叫“桥镇”的地方,有真实的原型吗?选择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的意味?龚静染:书中的“桥镇”原型就是五通桥,过去叫犍乐盐场,是川南岷江边上的一个小城。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当时我家就在五通桥四望关,去过那里的人可能都知道,它正好在两条江的交汇处,是个过去的盐关,明朝就设立了巡检司,也就是验税秤放的地方。五通桥正好处在汉区与夷区的节点上,出了这里就是广大的彝族地区,过去设有专门的夷务管理机构,清乾隆时期还在此设置了嘉定府通判,相当于把副州长直接派驻在那里,专管盐粮都捕,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个古老的盐场,是四川最大的盐码头,咸丰以前是“川省第一场”,盐出饷进,非常富庶。在过去,相对于相距几百里水路的成都来讲,“桥镇”是个很偏僻的地方,真实的“桥镇”位于川南丘陵地带,河流纵横,李白的“思君不见下渝州”就是在这一带写出来的,你想想,在一条寂寞的江上,一个清冷之夜,这样的情绪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但正是这让人产生离愁的边地,文学的地缘价值被充分体现了出来。《浮华如盐》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是“桥镇”才有的,但它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不一样的,具有独特性,“桥镇”既有川南山水的灵秀风貌,也具市侩浮泛的工商气质,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让故事驳杂而深邃的可能。郝冀川:桥镇、斑鸠、卤井、怀荣三是小说的场景、玄机、情节和主要人物,构成了一个从清朝咸丰年间到民国抗战时期关于川盐的故事,也是舌尖上足够品味的一段历史。你写小说讲述这段咸涩的历史,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龚静染:我说过一句话,人们可以不了解盐的现在,但不可以不了解盐的过去。在我看来,盐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更是物质与精神的粘合剂,把已经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一段盐史淘出来,是想复活已经沉没的一些东西。出版社当时在书封上策划的推广语是:“盐的历史就是半部中国史,不懂盐你就不懂中国”,我想写盐的小说固然不少,但想要在故事里呈现这点的其实不多,当然,这本书也非特意在表达这点,但这样的立意应该是很有意思的。《浮华如盐》讲的是一口盐井的故事,这口井从咸丰时期开始打,到民国时期才算真正开凿成功,这中间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但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写盐商的豪门纷争,而是更更关注人物的命运起伏。书中的怀家是个盐业世家,靠盐发家致富,但就是这个家族仍然走的是中国传统家族的路子,虽然是豪商大贾,但最终想的还是成为簪缨之家。所谓士、农、工、商,他们还是想挤入“士”这个阶层,所以要捐官,要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这都是传统的路数。但是时代的变迁把人物的命运拨弄得七零八落,这就为小说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历史散落在人物的身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层面。中国经历过久远的盐铁时代,作为民生的必需,盐的开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但盐的生产经营活动很快就脱离了自给自足的阶段,即从早期的刀耕火种似的原始开采,到后来的运销分工明确、引岸税收的繁复严密、制盐工艺的不断提升,再到机器规模化生产的到来,可以说早期民族工业跟盐业密切相关。后来盐业的资本化过程超越了简单的熬波出素,由零散的井灶向盐矿带聚集,最后逐渐集中到几个大盐场的规模化生产,产生了如犍乐盐场、富荣盐场等这样的大盐场,直到后来盐业格局的逐步形成,从中可以找到内地民族资本主义萌芽的脉络和证据。但中国其实是鲜有资本主义这个土壤的,中国人历来轻商,“商”还得回到“士”上去才是正道,这不像西方,财团可以干政。钱穆就讲过,西方有贵族阶层,却没有“士”这个阶层,这点非常重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微妙之处。另外,盐是专卖,几千年延续下来,从本质上看这又是制约自由经济的,盐业的管理制度是封建专制形式的,盐业的生产和经营就不可能完全实现自由化,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盐的历史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又是一个层面,我想《浮华如盐》中其实也是在隐隐约约地表达这样的思想。郝冀川:后人对盐史知之不多,史学家的观点也是各有千秋,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后人的迷茫。读完《浮华如盐》,感慨并非满足于知晓一个闻所未闻的川盐故事,而是卤水浸泡中的一段民族工业史。这是你写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吗?为何不直接写一部川盐史?龚静染:盐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物质之一,说盐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也无大错,所以对盐史的研究必然是恒久恒新的。我觉得《浮华如盐》这本小说中的“桥镇”就可视作一个研究中国盐史的小小“基因库”,当然在这里它是文学意义的,是人文视野中的文学角度。人类社会工业文明起源于纺织和采掘,煤炭和取卤制盐与纺织是最早的工业化生产。中国是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古老国度,工业文明起步较晚。1949年后,实现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工业化进程缓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原因,其中以重工业为主,关系民生的轻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投入相对较少,所以轻工业产品在计划经济时期完全是定量供给,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棉布、白糖、肥皂等,而且只保证城镇居民供给,农村居民则享受不到。但盐是保障供给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需求。由此可见,食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盐的重要在《浮华如盐》中是有不少描述的,过去有“川盐入黔”、“川盐入滇”,这都是古代物资供给的大贸易事件。一面是淡食之苦,一面是运销之艰,它反映出的是最为日常和隐秘的历史故事,但这又是一般的盐业专著不会太多落笔关注的,历史学家重考据,讲义理,而对历史生活场景的还原却非长项,文学的魅力也在这里。当然,这部小说并非仅仅是要说明盐的重要,其实还是想通过塑造怀荣三这样一个人物,把川盐重镇的历史演变折射出来。因为川盐的命运与怀荣三的命运紧密相连。站在文学的角度上讲,怀荣三在桥镇的出现,让川盐的这台戏有了角色,他是川盐的一个代表人物,是所有盐商共同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尽管有密集的故事设计和情节推进,但叙述节奏上的舒缓是我想要的,其实我更喜欢在叙述中的文字趣味,我一直认为小说的语言是重要的,就像衣服的布料一样,它是小说的质地。不过,故事有故事的力量,小说有人物、场景,有细节,远甚于史书的线性抒写,这也是我选择用小说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宏大主题的原因。郝冀川:小说讲到了一些历史大事件,如有名的“川盐济楚”,你怎样看待淮盐、川盐之间利益争夺的这段历史?龚静染:过去,官盐是国银岁入的大宗,直接对应的是盐饷。淮盐和川盐是我国两大产盐地,受制于自然条件和课税,朝廷对两地的倚重是不一样的。淮盐成本低、产量大,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又是皇帝的银库,淮商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而川盐开采成本高,量也不如淮盐,运销主要靠水运,沿江历来对川盐设卡盘剥,所以川盐工业发展相比淮盐处境更艰难。说盐不能不说到“引岸制”。盐历来都是实行专卖,千年来都是如此,老百姓吃盐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过去什么地方产的盐销往什么地方都是有严格规定,否则就视为私盐。朝廷对私盐的惩处非常严厉,不是跺脚就是砍头。我翻阅过大量的盐业史料,历代对盐的管理都是非常严密的,繁文缛节,单一个盐税就达几十种之多,说白白的盐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也无不可,因为就没有其他一样东西比得过盐。同样是产盐,也并非每一个地方都能供应,这个跟盐场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朝廷的认定有关系。比如成都过去称为府岸和南岸,有人就认为成都人吃的盐是自贡的盐,这是错的,其实成都吃的主要还是五通桥的盐,这是“引岸制”决定的,真实的历史不能凭空臆想。过去,销岸划分得清清楚楚,你有几张引票,有多少担盐卖到成都统计得绝对比现在的统计局准确得多,销岸谁也不能越雷池半步,侵销是谁都不能认可的事情。那时盐场有专门的“护商队”,都是荷枪实弹的,自己的引地焉能随便拱手相让。但也正是这个运销的垄断,在“引岸制”的层层制约下,淮盐、川盐之间的利益纠纷是必然的,但它也是小说波澜起伏的故事源泉。“川盐济楚”伴随的是川淮之争,其实质是一次巨大的贸易战争,也可以说是海洋经济同内陆经济的一次战争,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多年之久。从咸丰开始到光绪年间,川盐与淮盐在近半个世纪中,一个拥内陆运销的地利,一个据海盐之强大实力,遥远的湖北是它们的必争之地,而朝廷重臣、盐业巨商、私枭盐匪都纷纷跃上了舞台,历史的戏剧性在此延宕。在《浮华如盐》中,我在开头部分就讲到了“川盐济楚”,“川盐济楚”对一个小城的影响有多深?你去五通桥看看就知道了,那里有条街叫“花盐街”,这就是“川盐济楚”留下来的,因为湖北人喜欢吃花盐,不喜食巴盐,五通桥就出现了这样一条街,是专为湖北人的嘴巴而诞生的一条街。郝冀川:在小说中不难看出怀荣三命运的沉浮,这个人物颇有传奇色彩,从山西跟随官府押解的囚犯来到四川岷江的桥镇,又因从天而降的一只斑鸠,引发了他凿井取卤制盐的梦想,这也是小说开篇引人入胜的情节。历史上有怀荣三这个人物原型吗?龚静染:斑鸠的出现是在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这是有意味的,就像谱曲时的第一个音符,为整个曲子定下了调性。有时候不管一部小说有多长,其实看第一句就好像能够感受到整个小说的气息,这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也常常这样去判断小说是否与我的阅读趣味相投。当然,我在小说中刻意写到了那只有些神秘的鸟,是因为它贯穿了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它用一种飞翔或者坠落的姿势,让故事有了种形而上的牵引力量。当然,这也可能是我感到这个小说的框架太过宏大,它应该有个轻盈的东西来呼应,可以说它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是为了叙述的穿针引线。斑鸠的出现同怀荣三是有很大关联的,故事的偶然出于历史的必然。怀荣三这个人物是四川盐商的代表,他谨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商道,也有对乡邻的担当。但他的命运就是时代的命运,书中的人物跳不出这个命数。我说怀荣三是“命中有盐”,是将众人的命运系于一身,时代对他的选择不仅仅是让他找到了盐发了财,同时也选择了他去遭受磨难和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讲,怀荣三实际上就具备了一个被悲剧命运笼罩下复杂人物的特点,他的大富大贵只是惨淡世道下的一点绚烂,而且是世俗层面的,他的苦心经营、艰难挣扎才是精神层面的。小说中的怀荣三在人物塑造上有真实历史的基因,甚至可以找到相似的故事,但大可不必去追究真实的原型,我想这就是文学与现实的分水岭。郝冀川:“世间浮华都会像盐一样消融于大地”,这是你在小说后记中发抒的感慨,是指像怀荣三一样的人物?还是另有所指?龚静染: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何去何从,这是读者所关心的,我对怀家的命运已给出了答案,但并没有真正写完,这是在情理中的。其实单就这句话而言,可以当作这本书的整体情绪,要说它有一点哲学意味也未尝不可。这好像也是小说之外的东西,就像去看一场电影,出来之后总有那么一点余味在萦绕。小说不管情节多么离奇、故事多么动人,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性的关照上来,我想,这句话正有这样的余味。(2014年6月整理)
  •     盐是什么?古希腊吟游盲诗人荷马将其称为“神赐之物”,柏拉图把盐描述为对诸神来说尤为宝贵的东西,而在作家、诗人龚静染的眼里,盐所赋予生活的,或许不仅仅是生活,也涉及到历史记忆。在其长篇小说《浮华如盐》中,我们看到了盐的体温。这几年陆续兴起的家族史写作,似乎给《浮华如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将这部小说当作一部家族史来阅读,是误读。而龚静染以历史纵深的笔法关注井盐的命运,是俯瞰四川井盐的过去与未来。尽管桥镇作为一个虚构的场景,却在历史中真实存在,那就是现实中的五通桥,在这个小镇上演绎出的四川井盐故事,比自贡井盐要早,只是随着自然生产环境变化,它落后了许多,就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视野。《浮华如盐》从道光年间的一只斑鸠说起,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这乍一看,有点像个励志故事,却实在是融合了历史、潮流等各种元素在内,构成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画卷。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不过,这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而是寄托了作者的人文理想。四川井盐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四川盐业生存史。从秦代开始,盐的开采就有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龚静染所截取的只是历史当中的一段,放大到历史场景中,且具体到这个家族生活里,怀家的一代代的生长也正与盐业发展息息相关。怀氏家族当中的怀荣三、怀穆春、怀如望和怀如茂兄弟三代人身处不同的时代,谨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商道;他们带着“盐命”在夹缝中求生存,艰难应对频繁降临的灾难,为乡邻生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这其间的故事不只是有悲欢离合,也有着更多的现实含义。纵观桥镇的地位,在盐业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中,也经历了许多变迁。怀氏家族中的三代人各有其命运,仔细分析下去,他们所经历的正是井盐由发展至兴盛再至衰落的过程,至于在今天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日趋减少的原因,或许更为复杂一些。而正因如此,作为诗人的龚静染所打捞的不再是盐的浮华世界,而是对历史的深度书写:将盐放入现实生活中,可能琐碎而具体,但其所象征的意义或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它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同的人因盐聚集,而行走在盐的两面(诗人曹疏影说:只有滩涂不产生阴影,只有尘世的化学静悄悄发生)。而这种书写方式,在四川地方历史人文小说书写中,有如此高度的还是少见的现象。当然,仅仅将《浮华如盐》作为历史小说来阅读,可能就忽略掉了小说中的与命运抗争,不断谋求发展的人物命运,套用时下的流行说法,那就是一个实现家族梦的过程。这里既有时代的变迁也有脉搏,既有诗意的笔调,也有现实中的残酷。怀家的第一口大井——卤元井是小说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围绕着这口井,怀家三代人始终坚持信念,井废了,重新淘,遭遇大火,再机器采卤……一代代人以各自的方式延续了井盐的历史。在读完《浮华如盐》之后,我找出了张学君、冉光荣的《明清四川井盐史稿》中,对照书中的细节,不难看出井盐的来龙去脉,在小说中,井盐的历史大背景正暗含了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不难发现,与其说小说是在再现历史场景,倒不如说是在探讨井盐的百年生活史:花盐、盐井,它们是桥镇生活的重要部分。龚静染以写实的方式挖掘地方文化,从盐这个细节入手,还原了四川百年来的乡镇生活场景,这让小说丰满而又厚重:世间浮华都会像盐一样消融于大地。这显现了作家的人文情怀的同时,也是对大时代、小人物的注脚。这盐因有了现实的关注,就有了体温,历史也就变得栩栩如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浮华如盐》带给我们的或许更为丰富,而这恰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它只是给了叙述者一种可能,而把更多的可能给了读者。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以我现在的经历与来看,这是包含一个盐业的发展史与家族的兴衰史的故事,希望以后可以再读体会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本书不应该如此冷门,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
  •     古盐业题材很少见,如其神秘性一样,个中故事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很明显,作者有一定的套路,言辞流畅,某些地方也有一定的惊喜,可惜笔法不够老道,情节略冗余,人物塑造力有未逮,比如怀荣三尚健在时却常在家族重要时刻莫名隐身,但后渐入佳境,只可惜收尾过于仓促,使得故事没了着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