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4
ISBN:9787532148035
作者:[挪威] 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
页数:494页

内容概要

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是挪威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诗人之一,除了《披头士》之外,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门外汉》、《小丑》、《蜗牛》、《赫尔曼》、《铅》、《隔山兄弟》、《卡尔森的葬礼》;短篇小说集《那些相爱的人》;诗集《格里故事》等。曾获塔里耶•维思沃处女作奖、挪威畅销书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利沃顿奖、卡佩伦奖等文学大奖。其中,《披头士》是给克里斯滕森写作生涯带来重大转折的一部作品,也是其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

书籍目录

第一部
3I feel fine1965年春
68Shes a woman1965年夏
78Help1965年秋
106Rubber soul1965年/1966年冬
139Paperback Writer1966年春
155Yellow Submarine1966年夏
182Revolver1966年秋
211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1967年春
243A day in the life1967年夏
第二部
253Hello goodbye1967年秋
268Revolution1968年
325Carry that weight1969 年
377Let it be1970年春/夏
408Golden slumbers1970年至1971年秋/冬
第三部
413Come together1971年夏
438Sentimental Journey1971年秋
441Working class hero1971年秋
445My sweet lord1971年秋
450Wild life1971年秋/冬
465Revolution 91972年冬/春/夏
481Love me do1972年夏/秋

作者简介

这不是历史上那个伟大乐队的传记,也不是某个成了气候的乐迷对他们的缅怀。这是北欧文学奖获得者——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
战后重生的世界正处在它的青春期,躁动和不安充斥着每个角落。四个51年出生的奥斯陆男孩迎来自己的青春期,他们热爱摇滚,崇拜披头士,并分别以乐队成员的名字为自己取了绰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迷惘,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世哲学,但他们的命运还是因为深厚的友情紧紧缠结在了一起。
《披头士》,书名取自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所有章节皆以乐队曲目命名。故事的主角、叙述者金•卡尔森,在刚刚逃出奥斯陆高斯塔的疯人院后,于挪威耐索登区域的一栋避暑别墅内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四个奥斯陆男孩欢乐、叛逆、颓靡和重生的青春岁月,为读者呈现了那个充满激情、梦想与浮躁的年代。
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充满张力,文字充满年少轻狂的摇滚气息。同时,作者将四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与当时欧洲社会的动迁、文化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由它所激发的欢笑、泪水和感触,让近几十年来的绝大部分挪威小说望尘莫及。


 披头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开头很压抑,慢慢进入故事后,就会想要一口气读完,过程中还会时不时的禁不住各种轻笑、大笑,感动到哽咽
  •     21章的小说21首披头士的歌,如果以前的时光没有机会去叛逆,去文字里经历也不错~描述也很新奇有趣,如果有一个世界的我在写小说,文风一定就是这种路子了吧~封面是歌名对应那章的符号一样的图案,红蓝配色冲击且经典就像披头士的经典摇滚~
  •     在书店翻书时,被《披头士》的封皮吸引。 腥红的底色上衬着蓝色的粗励线条画,看起来杂乱无章,每一幅图旁都配着BEATLES的曲名,看着看着就感受到了立体的效果。但是仅看外表只是被冷残迷幻的感觉和书名所吸引,等看完全书,再返回头来看封皮,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的果实。沿着简单粗励的线条画,展示的是有关青春与成长的历程。“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一首燃烧的曲子,最终化为灰烬。”孙孟晋为挪威作家克里斯滕森的《披头士》一书写的这句评论,简洁顺畅的总结了故事本身。书中的章节标题以年代和披头士的曲名命名,1965年--1972年,正是披头士从上升时期走向解散,四名年轻人的组合跟着披头士乐队走过七年,镌刻着时代的轮廓,温度不断上升最终降至冰谷。四名学生梦想着将来能成为挪威的保罗.麦卡特尼、约翰.列侬、乔治.哈里森与林戈.斯塔尔,在跌跌撞撞的人生路上他们由于个性与价值观的不同各自走了不同的方向。七年的时间飞速旋转着,许多事情都借着和平的名义向着深渊般的发展,越战、性解放、潮进思想、瘾君子……这些社会问题,无一不影响青年们的价值取向。青年文化叛逆的波浪波及了全欧洲,也波及了自然气候寒冷的挪威。我喜欢作者对音乐与各各章节内容的无缝契合,作者设下了很多谜题,对照与还原,隐喻与互文,奏鸣曲式的承接和转换结构。金在与韩妮看画展时,是用耳朵听见了蒙克的《呐喊》,然后一转身,直视到一个站在桥头捂着自己耳朵使劲尖叫的腐败灵魂,感觉到的是自己的恐惧与尖叫,从腐烂中的躯体将会长出鲜花,这一章的曲名是Rubber soul。妮娜和金初次约会,像所有初约的小男生小女生一样紧张,妮娜吃了一个苹果后,他们接吻,金尝到了满嘴的苹果香,这一章的名字是Help。金去冰岛看切希里,因暴风雪借宿在山上的农户家里,金帮忙赶羊回家,在家门口不幸摔倒,仰面躺在地上,羊们无视其状的踩过金,急着回到自己的羊圈,这一章的名字叫wild life。最后一章几名各奔东西的伙伴有了一次精彩而短暂的重逢,取的名字是披头士发表的第一首单曲Love me do。克里斯滕森做的很出色,只有深刻体会了这些音乐意境的人才能如此用精炼流畅的语言,写出韵律一样的书。《挪威晚邮报》评论说“《披头士》是最好的奥斯陆小说,二站以后,关于奥斯陆没有哪部小说比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来自弗罗格纳的成长小说写的更好。”我觉得这个评论一点也不夸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总有一些书写到你的内心深处。你的善良你的虚伪你的勇敢你的逃避你的故意犯错。。在我30岁的时候。我不知道会不会说love me do
  •     金走过人群,他登上回到耐索登的船,他一路都在甲板上。很棒的一本书,看完简直要对自己无聊的青春发疯。
  •     我看了。觉得很好笑。
  •     读着相当地爽
  •     上一本能让我看哭的书 已经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
  •     年轻人的青春大抵是相似的,不分国界,不分年代
  •     四个五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以他们的偶像披头士为名书写自己的青春。如果没有经历那个年代,是很难切身体会披头士究竟有多伟大,没有亲历那样的追逐,也很难感受到偶像的力量强大到何等地步。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首首燃烧的曲子,最终燃为灰烬。
  •     里面有个人中了彩票..
  •     因为对披头士的爱而打算看这本书,虽然不是披头士的传记,却也越看越喜欢,翻译的文风倒也很喜欢。【有机会还会再看一遍的
  •     叛逆 摇滚 青春 个性
  •     谢谢稻草小朋友,The Beatles很不错
  •     具有《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样的力度,呈现特殊年代里青少年的冲动、茫然、绝望、反抗。译文以北京话出之,尤其对话,甚为有趣。
  •     咦,这本我特别喜欢的书竟然没记录过。赞一下,推荐
  •     一半弃
  •     百读不厌。
  •     三联二十四小时书店。又一本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边读边找出来披头士的歌听。鲜活的青春,血淋淋,哪天一定要用啤酒再顺一遍。真特么带劲。
  •     讲述了60年代挪威一群喜欢披头士的四个男孩的成长经历,确切来说也跟披头士关系不大,也许就是在他们青春期的成长刚好遇到了披头士,而披头士的音乐也成了他们青春期成长的"背景音乐"。书中四个挪威男孩的青春期刚好处于文化极度活跃的60年代,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成长不可避免的受到诸如“反对越战”、“五月风暴”运动、“嬉皮士”运动甚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他们的成长经历也成了60年代文化运动的一个缩影,在那个时代,有颓废、有激扬、有迷茫、有流浪、有抗争.....这种种的经历,也融入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不过不太喜欢该书的翻译风格,尤其是书的前部分,过于贴近了中国北方的语言风格,感觉太“本土化”了。
  •     还不错的
  •     非常不错的小说。好比当年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感觉。
  •     翻译真是~呵呵
  •     唉,我是完全把披头四个人的样子脑补到小说里四个人看完整本书的....有一半都呈现一种神志不清的状态,但还是满感慨的,比如最后男主角把所有披头士的碟卖掉的时候,他说他把自己卖了。【不能忍【。
  •     这一份给译者扣掉。
  •     欢乐变得沉重,人类变得复杂。
  •     21章的小说21首披头士的歌,如果以前的时光没有机会去叛逆,去文字里经历也不错~描述也很新奇有趣,如果有一个世界的我在写小说,文风一定就是这种路子了吧~封面是歌名对应那章的符号一样的图案,红蓝配色冲击且经典就像披头士的经典摇滚~
  •     战后重生的青春期与煞伏士的青春期相遇,因披头士而迸发的深厚的友情,期望,迷茫,荒颓,坚定,崩溃,未知
  •     难以置信的精彩。阖上书时仿佛已经经历了许多种青春。它包含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公路,性解放,反战思潮,摇滚,“五月风暴”。小说的末尾,摆脱了所有成长中的腥风血雨,“煞伏士”一起回到了最最原初之地,披头士解散了,没有办成乐队,姑娘离他们而去,未来渺茫。所幸的是,他们仍然有爱的能力;一同度过的岁月,仍熠熠生辉。
  •     在原著面前 所有的评价和描述都是虚无无力的 他所编制的宏达世界中 有另一种无限 本年度最爱 就这样~
  •     文字相当好玩
  •     从翻开它的那一刻起仿佛只要每往下读一个段落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惊喜。可以说我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我自己。第一章的名字是"I Feel Fine",记得George曾在某场演唱会上字正腔圆地说:“下一首歌是——I-Feel-Fine.”从此每想到这首歌脑中就出现这一字一顿的念法和第一章中年轻的主人公们骑自行车穿越大街的“I Feel Fine”.我不希望这个故事结束——我希望可以一直和他们一起,呼吸那个时代的空气,把自己的生命变为燃烧的曲子,直到化为灰烬。
  •     默契十足却彩云易散的足球伙伴,尚未成形便宣告流产的摇滚乐队,无法长相厮守的动人女孩,单纯鲁莽却激动感人的旅行目的,这本书几乎写绝了每一个我们苦苦挽留的幻念。如果不是年少,那便是人生。
  •     翻译…吓到我了。
  •     看的是老版的译本,总让我想起宫藤官九郎。所谓的鬼才,共性是可以有很多的。
  •     金的故事完了,这些北欧的二逼青年可是把我很多没有经历过的叛逆都写出来了,然后噗哧一笑…他们做尽坏事,似乎在追求自我的路上什么样子的疯疯癫癫都可以原谅。哎哟妈呀!但他们可以爱,就这样而已。
  •     披头士解散了,煞浮士乐队的故事结束了,他们再也不可能聚在一起去买第一把吉他。 很难形容这本小说,就像听THE BEATLES的歌一样,你很难形容听歌时的心情,但你却能真真实实融入那首歌那个故事中,你能感同身受——爱,快乐,憧憬,躁动,不安,颓靡……拉什的视角很独特,或许他本来就是以“疯子”的眼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以“蛇精病”的心体会这个世界,有几分扭曲,也无比真实强烈。拉什在序言里说,他希望这是本让人发笑的书,他的确做到了,但发笑之后又会有几分道不明的惆怅无奈甚至是辛辣(?)PS.译者宁蒙也是个神奇的人,可喜欢他了。
  •     共同度过风雨的伙伴啊还是有各自交错的命运,希望在最后崩溃之时你们还能开着车来救我,好像一切没有变过。
  •     作者说,希望这是一本可以让人发笑的书。这句话才叫人发笑吧。看完发狂了,真的发狂了。
  •     太,棒,了。
  •     喜欢
  •     青春小说
  •     莫名其妙的京片
  •     摇滚,梦想,友谊,爱情,嗑药,酗酒,烧烟,运动。 他们四个简直是披头士在挪威的投影,然而煞伏士乐队的组建最后也只能留给他们的后代。一如北岛的那首《波兰来客》“那时我们有梦 /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 /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 杯子碰到一起 /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另:书中的比喻让人拍案叫绝,译者也为30年前的文字赋予了当代的烙印。
  •     买之前还以为是我虫的传记,结果发现这本小说和我虫的音乐一样迷人。以BEATLES作为线索,在记录了友情爱情冲动彷徨迷茫颓废的同时,也捎带了对以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为载体的社会思潮的思考。以四个少年的青春印刻出时代的棱角,实属精妙。最后一章太牛逼了,萨巴的堕落,乌拉的无奈,还有与妮娜的相逢,真是戳中了心底。
  •     内容五星,但翻译太奇怪了,归化得太过了,读着别扭!
  •     很反感翻译的二次创作 有些东西倒不如生硬地翻出来也比本土化来得舒服 比想象中差 最近开始对封面上写着"销量堪比圣经 欧洲人手一本"的书产生了怀疑
  •     我遇见了最好的青春/成长小说,于是,那些旧日时光一串串在脑海里活转过来——篮球梦,跨在单车上聊啊聊,拒绝我的姑娘,省下饭钱买磁带……现在朋友们还能见面,还有得聊,真好。于是,我把那些老卡带又听了一遍,里面当然有披头士。
  •     纪念逝去的青春
  •     啊!60s!啊!青春! 非常精彩的故事。
  •     或许期望过高 没有想象中的惊艳
  •     我就这样对电影失去感觉了
  •     意外找到意外好看的小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