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出路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224105018
作者:郁达夫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广州事情 人类社会,在无论如何的状态之下,总是有进步的。譬如一条冰河,面上虽则冻有极厚的层冰,然而只教这冻不是连底冻,那么底下的水,一定还是在流动着,这流动仍旧是进步。中国自从辛亥革命以后,虽则战乱迭起,民不聊生,然而中华民族,还没有死尽,不管它几次袭来的朔风雨雪,民众在表面上虽已受了不少的摧残挫折,但实际上一般国民的思想行为,还是在向新的方面跑,还是在著著进步。 若要求中华民族进步的证据,但请向广东一看,就可以知道。中山先生在广东经营以来,曾几何时,而现在的东南天下,已全部受他的感化了。不过人类的欲望的进步,比实际的进步还要快,我们的理想的飞跃,决不是特别快车或最大的飞机所能赶得上。所以在此地,我们要许多文化批评家、政治批评家出来努力,把他们的理想,全部揭发出来,把来和现实的政治文化比较比较,可以使我们知道现在我们所有的政治,所有的文化,去理想还有几多远。我们进步的速力,实际上只有多少,要如何的做去,然后可以增加我们的速力。这一种批评工作,与社会的进化,有极大的关系。可惜我们中国,还很少专门做这一种工作的人,可惜我们中国的当局者,还很少能够了解这一种工作的重要。 广州情形,从表面上看来,已经可以使我们喜欢了。宽广的马路,高大的洋房,新建设的公园,威严的衙门,凡初到广州的人,见了这些表面的建设,总没有一个不眉飞色舞的,以为我们中国人,也有这一种能力,我们中国人,也有比各处工部局更有希望的经营才具。然而我们再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一条宽广的马路底下,曾经牺牲了多少民众的脂血。这些脂血,若完全洒在马路上面,倒也是可通的话,但是这些脂血,却被一个政府中的人吸收去了。他一个人肥胖得利害,带上了眼镜,坐起汽车来了,而广州的路上,便添了许多无立锥之地的穷民。这倒还是小事,我们先来放开眼睛,且看看广州的政治、教育,和农工阶级的现状之后,再作总括的批判罢。 第一先谈广州的政治。在前清的时候,到广东去做官,是没有一个不发财的。辛亥革命以后,这一种官僚的黑暗,当然除去了许多。中山先生在广州建设政府以后,这一种污点,当然更洗了一洗。但是现在怎么样呢?政府中人,位在部长厅长阶级的人,当然是很清苦。每天晚上宴客的一席几百元的开支,日夜奔驰的几乘汽车的开支,汽车边上站着的四五个拿着手枪的护兵的开支,都只能由公家给付。

前言

前言大器晚成毕星星丁东星星兄长我两岁,近几年笔下妙文迭出,名声走出了娘子关,在中国的天南地北影响越来越大。之前有《坚锐的往事》在上海出版,今年《走过带伤的岁月》一书又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让我做序,感到十分荣幸。我写下“大器晚成毕星星”这个题目,马上就感到,这与事实不尽吻合。因为比之一般的文化人,毕星星不是成名太晚,而是太早。“大跃进”年代,他才10岁,还是在校的小学生,就成了全县闻名的“小诗人”。在《谁还知道李希文》里,他回忆过这段经历。“文化大革命”中,他参了军,因为笔杆子好,被调入北京军区写作组,专事写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参加了刚刚恢复的研究生考试,已经录取,阴差阳错又放弃了学业的深造,来到山西作协担任编辑,一干就是30年,直到退休。就步入文坛来说,他比同龄人先行一步。但是,山西省作协这个单位比较特殊,成功与否,在这里有特殊的含义。如果在一般地方,能发表几篇作品,在周围有点小影响,就算是成功人士。但山西作协虽然只有几十号人,在全国知名者竟然超过半数。马烽、西戎、孙谦、胡正这些20世纪40年代成名的老作家自不待言,20世纪80年代,成一、郑义、柯云路、张石山、李锐等小说作家“晋军崛起”,先后名传遐迩,赵瑜的报告文学也风靡文坛。到了20世纪90年代,谢泳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传统的重新挖掘,又为学术思想界刮目相看。所以,成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读者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市场的接受,才算修成正果。按照这个标准,毕星星奋斗到花甲之年,方觉渐入佳境。成名过早,容易失去继续攀登的动力。毕星星的同龄人里,有太多的作家年轻时一举成名,便沾沾自喜,陶醉在成功的光环里,不再吸收新知继续前行。晚来的成功对于文化人来说,不是幸运,却能产生另一种后果,就是激励你不断追求,自我超越。那些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伤痕文学”潮流中的弄潮儿,曾经争相破题,闯入当代中国的种种言论禁区,暴得大名。然而曾几何时,他们学乖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了,于是公众从他们那里再也听不到值得期待的声音了。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以作协系统为代表的主流文学界,与国运民瘼已经渐行渐远。长期的未名状态,促使毕星星一直没有放弃批判的目光。但由于仍在作协系统供职,保持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在原来的圈子里不免感到日渐孤独。于是,他跳出了主流的文学圈子,另辟蹊径,寻找同道。他发言的平台,也由文学性媒体转向公共性媒体,诸如《炎黄春秋》《随笔》《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杂志和报纸。活跃在中国公共领域的更多的是学者和记者,与他们相比,毕星星的文字具有更强的文学性,老道、凝练、幽默、传神,可谓熔美文与批评于一炉,合叙事与思辨于一身。这就使毕星星的文字在公共领域独树一帜,为编辑们所欢迎,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从时间的维度看,毕星星的写作领域上触民国,下抵当今。在评说社会、文化、政治领域的热点事件时,他往往要参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活经验,有了这种对比,观察现实就别有一种沧桑意味。从空间的维度看,毕星星的体验上接京城,下通地气。虽然他生活的重心在山西太原,但他的家乡是晋南临猗农村,参军以后到外面工作,一直保持着与家乡的密切联系,每年都要回乡住些时日。他的女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史学研究,所以每年又要到北京住些时日。同时拥有对乡土中国切实的感性认识和全局性的文化视野的作家学者在中国不多。有宏观视野的作家、学者,难有真切的基层体验;有基层体验的地方文人,往往难以具备全局视野和历史高度。兼备两头,成为毕星星的优势。他从自己,从身边,到家族,到村庄,到朋友,到他所接触的各色人物,一一以新的目光打量,看出了别样的色彩。他自觉地挖掘乡间生活和基层人物与大时代的深层联系,让这些容易被忽视和埋没的细节鲜活起来,成为大历史的缩影。他对地方戏剧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政治的重重纠结,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特色,他在这方面的开掘,更是达到了独有的深度。《坚锐的往事》出版以后,我曾说,这只是他浮出水面的起点,好戏还在后头。本书就是这出好戏新的一幕。

内容概要

郁达夫(1896—1945)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沉沦—迷茫—追求—反抗—献身几个阶段,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国最炽热的爱,为祖国焦虑,也为祖国献身。夏衍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除了多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杂文,郁达夫的代表作还有短篇小说《沉沦》《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篇小说《出奔》《迟桂花》等。

书籍目录

目录
夕阳楼日记·001
《沉沦》自序·007
《茫茫夜》发表以后·009
答胡适之先生·016
艺术与国家·020
批评与道德·026
对话·029
我承认是“失败了”·033
牢骚五种·036
广州事情·042
创造社出版部的第一周年·048
告浙江教育当局·053
在方向转换的途中·056
《日记九种》后叙·059
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061
谁是我们的同伴者?·068
序孙译《出家及其弟子》·072
对于社会的态度·075
讨钱称臣考·082
《白华》的出现·084
中学生向那里走·086
学生运动在中国·091
在热波里喘息·097
“天凉好个秋”·100
说死以及自杀情死之类·103
说食色与欲·108
梦想的中国梦想的个人生活·111
山海关·113
炉边独语·116
非法与非非法·120
一文一武的教训·122
谣言预言之类的诞生·124
说宣传文字·126
谈健忘·128
说妥洽·130
政权和民权·132
说木铎少年·134
说冒骗·136
著书与教书·138
清谈的由来·141
说模仿·143
无事忙者闲谈·145
大学教育·148
暴力与倾向·150
中国人的出路·152
小学教育与社会·156
说“沉默”·158
说谎的衰落·160
伟大的沉默·162
弄弄文笔并不是职业·165
文坛的低气压·169
中国是一个灾国·171
出版界的年轮·173
新生活与现代生活·175
青年的出路和做人·179
高楼小说·184
关于使用国货·199
日本的娼妇与文士·201
敌我之间·204
廿九年双十节的前夕·210
因鸦片而想起的种种·213
美派军事代表团来华的意义·215
十年教训·218

编辑推荐

《可以触摸的民国•侧影:中国人的出路》编辑推荐:作为《可以触摸的民国》套书中的《侧影》系列中的一本,《可以触摸的民国•侧影:中国人的出路》透过独特视角,要给读者一个全新的郁达夫的文人战士形象。郁达夫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文字触及民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我们了解民国有着非凡的学习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可以触摸的民国•侧影:中国人的出路》内容简介:郁达夫的文章或表现被压抑下的青年的觉醒和反抗,或表达对祖国、对革命的忧患和呐喊,尽管偶尔“声嘶力竭”,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在为理想的实现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触摸的民国•侧影:中国人的出路》所选文章都是郁达夫作为一个爱国文人对国家、对自由发出最深情呼喊的表达。时至今日,郁达夫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对祖国命运走向的呐喊,依旧值得思考。


 中国人的出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人口中的庞大的大众之对于政治的不关心,是使政治社会堕落的最大原因”
  •     可以通过这个系列去感受民国的人和事
  •     一位民国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国。遗憾一生只活了49岁,未能见证接下来的兴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