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善恶困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06059398
作者:王志武
页数:19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金星二次去花果山招安,悟空说:“来得好!来得好!想是前番来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请我上界,虽是官爵不堪,却也天上走了一次,认得那天门内外之路。今番又来,定有好意。”教众头目大开旗鼓,摆队迎接,带领群猴,穿戴整齐,急出洞门,躬身施礼,高声叫道:“老君请进,恕我失迎之罪。”金星说明他为悟空冒罪奏闻,免兴师旅,请王授篆,玉帝准奏,特来相请。悟空笑道:“前番动劳,今又蒙爱,多谢!多谢!” 在保唐僧取经途中,因托塔天王义女为妖被他告了御状,天王捆了他。后来哪吒说明女妖确为天王义女,悟空不依不饶。天王要太白金星向悟空求情,说悟空当年曾受金星招安之惠。金星向悟空提及当年招安之事,悟空果然领情,饶了天王。悟空始终对金星很客气。 第二十七回,悟空一打白骨精后,唐僧要赶他离开取经队伍,悟空说:“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说:“我与你有甚恩?”悟空跪下叩头说:“我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三打白骨精后,唐僧执意相赶,还写下了永不听用的贬书。悟空虽接了贬书,但对唐僧仍然眷恋不舍,说:“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坚决不受其礼,悟空便使了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唐僧左右躲不过,好道也受了一拜。 第三十回唐僧被黄袍怪使法变成斑斓猛虎,白马变人欲救未遂,教八戒去请被逐回花果山的悟空。八戒因说悟空坏话使悟空被逐,不敢去请,怕挨棒打,白马很有把握地说:“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事实证明,白马的看法是对的。 人的追求是有层次的,为个人是低层次的人生追求。这种低层次的追求如果进一步提升,那就是为他人、为众人、为后人的“善”。如果不加提升,任其膨胀下去,就会成为危害他人、危害众人、危害后人的“恶”。

前言

《西游记》人物善恶论    孙悟空的“恶”是“厉害”的意思,唐僧的“善”是“好心”的意思。    凡善未必都好,凡恶未必都坏。无论“善”、“恶”,都要区分对象,都要有界限、有限度。    取经是个大学校。九九八十一难,严酷的现实环境,对悟空和唐僧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深刻有效的善恶再教育。改造社会、改造人,要善恶并用,不可偏废。孙悟空正是在惩恶行善中,完成了从妖仙到神佛的转变。    成佛未必要念经。惩恶行善,善以待人,恶以防身,善恶有界又有度,便是佛的境界。

后记

本书主要是探讨《西游记》这部古典神话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作者所揭示的生活哲理具有独特性、普遍性和长久性,不会因时代变迁、地域转换而失去其价值。《西游记》正是如此,它通过孙悟空与妖魔、孙悟空与唐僧、孙悟空与猪八戒等矛盾冲突,揭示了善恶相克、善恶互补、善恶转化、善恶有度、善恶归一等生活辩证法和人生哲理。“纲举目张”,抓住了这一精髓,也就抓住了小说的“纲”。我们阅读《西游记》时,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这就是名著不同于其他小说的魅力所在。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对名著不求甚解,故意曲解,把经典平庸化,“化神奇为腐朽”的倾向,反映在各种改写本、解读本、影视剧等上面,对疏远名著的不良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许多人不识伟大为伟大。鲁迅说过:“伟大也要有人懂。”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认识伟大,学习伟大,并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本书是应李青先生和杨慧子女士之约而写的。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向读者汇报自己阅读心得的机会。黄亦九同志和李娜女士为打印书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表示感谢。    另外,《西游记》原书的文字,在今人看来有许多不甚规范之处,为保留原书风貌,笔者并未修改,特此说明。    王志武    2012年12月

内容概要

王志武,又名王志儒,教授。1967年7月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在青海省循化县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1970年3月至1973年11月在青海省“革委会”政治部文教组(后改为青海省文教局)工作。1973年11月调入陕西师大中文系从事写作课教学。1978年暑假后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工作至今。1993年1O月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红楼梦人物冲突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金瓶梅人物悲剧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版),以上二书分获首届、第七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三国演义人物竞争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版),获陕西省政府颁发的优秀社科成果奖;《古代戏剧赏介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版),获陕西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元明清文学》(《陕西教育》杂志1983年4~9期连载,后收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一书)、《红楼梦》评点本(陕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小说三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主编《三名文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包括《古代文学卷》、《现代文学卷》、《当代文学卷》、《外国文学卷》、《艺术卷》)、《延安文艺精华鉴赏》(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担任《古代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副主编(分别由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另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恶猴闹世——恶猴的早期经历 恶猴出世 危机感 择善而从 有用则学 学习专注 冒险成功 不做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 二次受招安,玉帝亲封齐天大圣 恶不过如来 恶败混世魔王 龙宫借宝 销猴类名号 恶闹天宫 恶中有善 第二章惩恶行善——小善 卖弄失袈裟 伏黄风怪 活树救师 三打白骨精 斗黄袍怪 斗金角、银角 斗红孩儿 伏小鼍龙 伏青牛精 小雷音寺降黄眉怪 降蜘蛛、蜈蚣精 伏妖女 降伏玉兔 第三章惩恶行善——中善 通天河伏金鱼精 讨落胎泉水 斗铁扇仙和牛魔王 伏狮、象、鹏雕怪 使杀和尚的国王变成拜和尚为师的国王 隐雾山折岳连环洞斗魔 金平府斗犀牛精 寇员外事件 第四章惩恶行善——大善 伏青毛狮精,救乌鸡国王 车迟国伏妖道 伏妖归宝 驼罗庄除蟒 朱紫国除妖 比丘国救小儿 凤仙郡祈雨救民 玉华县教习王子,降伏狮怪 第五章惩恶行善——降妖取胜的原因 无畏气概 韧性精神 讲究策略 向善多助 菩萨指引 第六章善恶互补——恶猴和善僧 善僧经历 唐僧平庸 人妖不分,因善致祸 从误听八戒到心烦八戒 俊和尚能过美人关 恶猴教育善僧 替师父受惩 第一次大的冲突 第二次大的冲突 第三次大的冲突 三种“享受生活” 第七章恶赖趣处——恶猴和赖猪 恶猴收八戒 八戒收沙和尚 教育八戒办外交 恶猴治懒 恶猴治谎 乌鸡国驮死国王 再治八戒 赖猪难过美人关 互开玩笑 赖猪请恶猴 第八章善恶成佛——四众受封 附录关于《西游记》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善恶困惑(人物善恶论)》由王志武教授历经数十年研究说。唐僧善恶不分,悟空惩恶过当,都会给取经事业带来挫折,二人也难成正果。中国人正是在善恶的困惑中不断思索,前行。

作者简介

《中国人的善恶困惑( 人物善恶论)》主要是探讨《西游记》这部古典神话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中国人的善恶困惑( 人物善恶论)》的作者王志武所揭示的生活哲理具有独特性、普遍性和长久性,不会因时代变迁、地域转换而失去其价值。《西游记》正是如此,它通过孙悟空与妖魔、孙悟空与唐僧、孙悟空与猪八戒等矛盾冲突,揭示了善恶相克、善恶互补、善恶转化、善恶有度、善恶归一等生活辩证法和人生哲理。“纲举目张”,抓住了这一精髓,也就抓住了小说的“纲”。我们阅读《西游记》时,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这就是名著不同于其他小说的魅力所在。


 中国人的善恶困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一直以为六小龄童拍的西游记是很忠实于原著的,看了王老师这本书才知道,还是有改动的一直把西游记当做一本小孩子看的书,现在才知道此中有深刻恶的人生哲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