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终结》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508641492
作者:莫伊塞斯•纳伊姆
页数:331页

以后谁来管事?

权力催生出金钱,金钱推动权力的产生,钱权就像是互相推动的永动机。而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财富和收入越来越集中,统治阶级拥有的权力也达到以前难以想象的高度。我一直坚信,权力只有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若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力,不止在大事上会彷徨不定,错失决定良机,在小事上也易发生摩擦,以致无法顺利进行,最终必会阻碍文明的发展。然而,虽然分散权力的终极结果必然是一盘散沙,也并未说明金字塔顶端的人就一定能作出英明决策。有的人在当时的环境下力排众议,带来革新,成为历史上的英雄,而有的人则将人类文明拖入一场灾难中,甚至倒退,集中的权力带来的是霸权主义,这是两个极端。究竟如何让少部分人能有效运用权力,同时又避免他们专权,这场权力的博弈如何能达到一个动量守恒状态?对这个问题,我一直不得其解。这是我看《权力的终结》前对权力的一点思考,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却也带来更多思考。书名非常明确,表达出作者对权力掌控的认知:权力正在衰退。首先,作者对权力下了一个定义,使其他行为体做某事或停止做某事。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他人想法的能力。这让我发现我原先对权力的概念太狭隘,事实上任何群体中都有权力的影子,关系亲密的团体中也有强势弱势之分。当然,本书重点还是放在商业、政治、战争,宗教等领域权力的滑坡。这是我之前的一个迷思,认为科技革命下权力被挖掘出越来越深的潜能时,必然也有了更大的效用。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党派领袖的权力在逐渐缩小,各地的暴乱和频发的恐怖分子行动表现出小型非传统军事力量如何对军事大国的大规模武装部队发起了挑战,企业CEO任期越来越短,垄断性企业也不再拥有一家独大的地位。这些变化无一不表明权力正在从单一大型的少数统治者向多元小型的多数人转移,这些新兴的行为体虽不能完全动摇大权力体,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否决权。作者从上述领域一一论证了数量革命、迁移革命和心态革命对权力失去优势的影响。人口和收入的增长、移民的流动速度带来了对定居国家商业、文化,种族等各方面的变化、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的不仅是对更好的生活的积极追求,更让他们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公众事务中来。这一切变化让统治者越来越难以维护统治地位。作者对权力终结的思考很缜密,从专制权力曾经拥有的巨大影响着手,让我们看到历史发展至今权力在哪些因素影响下逐渐衰退,并最后分析由此带来的风险和可能的应对之道。全书作者试图要改变我们一个思维模式,研究一个行为体权力的上升或下降并没有意义,如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当整体都在呈下降趋势,不同行为体的上升下降并不能说明问题,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电梯”模式的思路。然而,作者认为权力的衰退让我们对坏思想的抵御能力减弱,给蛊惑人心的人一个良机,通过浮夸不羁的诺言骗取民众的信任。这点我不敢苟同,作者所说的“可怕的简化者”和《乌合之众》里对群体中领导者的分析不谋而合。领导者用很简单,没有科学依据的思想植根于民众之间,然而这点和权力的衰退并没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其简单、热情、粗暴的方式,才使这种蛊惑的力量难以抗拒,在任何时代皆是如此。作者认为要使权力衰退带来的负面效果最小化的方法是民众懂得辨析,然而群体中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全部湮没在狂暴的情感洪流里,我认为要想从这点着手几乎不可能。此外,作者认为还需让民众重建对政府及政治领袖的信任,并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政党也应作出必要的改革,争取民众的信任。这两点也是非常笼统的愿景,权力终结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怎么做在权力衰退的进程中更好地规划未来,这些问题,作者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回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让我们认清权力变化的趋势,并思考其中能带给我们的机遇。

明日世界的权力

记得大二的时候学政治学原理,老师让我们背整整一本的《政治学基础》,那是本非常“马克思”的教材。不过不得不说那里面对“权力”的定义是很严谨的:……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王浦劬,《政治学基础》,p76)在《权力的终结》这本书里面,作者纳伊姆用了罗伯特·达尔的定义:权力是我们让他人做他们本来不会做的事情的能力。(p19)对比这两种定义,我觉得前者“本质”和“形式”的划分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个时代,诚然绝对的、大的公共权力正在萎缩,但是特定的力量的制约格局之下,自有一套权力进行角逐的游戏规则。在明日的世界,权力并不会消失,它只是重新洗牌。由于公共事务始终存在,所以有妥协的地方就有权力,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人在做他原来不会做的事情,而这些权力的形成和使用,则可能是出自新的方式。从本质上来看,纳伊姆的很多分析是在描述和预测这个世界上各种力量所经历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就比如我们都能看见的一些变化,一个人说了算、或者一群人说了算的世界已经一去不返了。小时候新闻联播里面说什么,大家就信什么。可是现在我们有网络,每个人都能成为媒体,这时候再愚弄别人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另一方面,网络也创造了更多的力量主体,使这个社会的力量制约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就像前段时间发生丑闻的某微博大v说的那样,每天上微博看到各种私信就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影响力就是权力,政治斗争就是权力的较量,政府当然不能容许这样的权力作为自己的威胁一直存在着。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种斗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类似的事情在以后还会在这个国度继续。纳伊姆在分析权力格局改变的趋势(权力的衰退)之后,又提示了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混乱无序、技术退化、知识的流失、社会运动平庸化等等。似乎认为这样的“零极世界”多多少少有点向着霍布斯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丛林”发展,权力的式微会带来世界的混乱。不过在接下来的展望章节,纳伊姆更为乐观的笔调似乎又反映出他并没有真正觉得这些问题会成为问题。事实上,尽管权力处在高度集中向高度分散过渡的历史进程之中,但这里面的曲折和反复是复杂和难以预测的。我更倾向于认为我们大可不必对权力的衰弱和扩散大惊小怪,这个世界是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的,外交也好、公共政策也好,这些事情还是要靠受过专门训练的政客和官僚来做,权力分散以后出现的绝对不是什么遍地诸侯的世界。只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更少关心政府领导是谁,更少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已。

《权力的终结》:几点认识

之前看过这么一个 “论权力的滋味”的段子:抗战中期,美国新闻记者组团前往延安,他们被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所鼓舞。回来后,他们对宋美龄感慨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积极上进,健康廉洁的人存在。宋美龄最后说了一句话:“我承认,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权力的滋味。”这是从根本上指出权力是排他的,而追求权力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具有的本能。莫伊塞斯•纳伊姆在《权力的终结》一书中,直截了当提出权力正日趋脆弱易失的观点。这种论点虽与当下普遍的认知相悖,可他坚信这一点,随后在书中着重描述和预测了从政界商圈到宗教学术机构等这个世界上各种力量所经历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和现象,论证了权力正在衰退的观点,同时深深担忧普通民众、政客、企业家甚至专业学者都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一方面,权力衰退会带来混乱无序、技术退化和知识流失、社会运动平庸化、民众缺乏耐心导致关注问题时间缩短、人际关系疏远化等风险;另一方面,霍布斯曾指出:“在没有令人敬畏的公共权力时,人类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纳伊姆给出了权力的定义:指挥或阻止其他团体和个人当前或未来行动的能力;换言之,权力是我们让他们做他们本来不会做的事情的能力。从经济学中的“准入壁垒”引申出“权力壁垒”的概念——权力壁垒是阻止新行为体单独或综合运用足够的威力、准则、游说和报偿获取一席竞争之地的障碍。相反,权力壁垒使已经拥有优势的企业、政党、军队、教会、基金会、大学、报纸和工会(及其他各竞争领域中的优势组织)能够保持它们的主导地位。这很好地解释了当下每个行业中的存在的两大行业巨头,若发生竞争,通常受到冲击或毁灭性打击的是小型企业。权力的巩固源自为保护既得权力者免受竞争者冲击而设置的壁垒,微权力行为体的冲击、三大革命的作用、壁垒的坍塌改变着地方政治和地缘政治,改变着企业对消费者的竞争,改变着几大宗教对信徒的竞争,改变着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意识形态及哲学和科学流派之间的对抗,任何与权力相关的领域都在经历权力的衰退。而为了防止出现“人类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在公共权力威力下降的时代,我们的核心政治目标应该是“重建信任、改造政党、发掘普通民众有效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创造有效治理新机制、在控制制衡体系的同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提高民族国家合作的能力。”此外,纳伊姆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新媒体并没有发挥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的作用,这点倒让我释然了一直以来关于“靠舆论能否影响一个国家的改革或未来”的迷惑。 既然权力无处不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又有壁垒,权力壁垒使已经拥有优势的行为体能够保持其主导地位,那么,斗不过小三的正室们,真的有必要看看本书,总结反思下自己的权力是如何终结的了。

一个无政府主义的看法

终于看完了《权力的终结》这本书,看的有些吃力,文字也不是那么的通俗易懂,也许它是一本专业书籍,也许他的有些观点我实在不能认同。在本书中,作者一直在为权力的衰退而感到担忧,并提出方案,希望能停止权力的衰退。这一点我不能认同。为什么现在各国的政治权力衰退了,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选择,人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自由。就像他自己说的,权力可以保持安全和稳定,就像冷战时,两个超级大国有绝对的权力,所以能保证“稳定”。 但,那个世界真的稳定吗?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五次中东战争,这个世界哪里稳定了!都是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稳定的只有美国和苏联。因为他们有绝对的权力可以打代理人战争。而作者常常批判现在的社会,说现在的人更自由了,没有权力的约束,所以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搞得世界无宁日。  但之前就没有恐怖主义吗?那时搞的都是国家恐怖主义,可惜那时百姓没有言论自由,历史都是由强权写成的。我们经历过冷战时期,也经历过现在这个时期,我想我们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由,有了更多的权力。知道了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权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利益集团奋斗。为什么有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就是强权。强势的一方施展强权是恐怖主义,弱势的一方施展强权也是恐怖主义。但弱势一方施展强权的方式少的可怜,所以才会有自杀式袭击。只有彼此尊重各自的诉求,才有可能化解矛盾。给所有的人选择的自由,你也要给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和分裂势力自由。做到真正的公平,而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其实,我觉得这个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无政府的社会或者是个弱政府的社会。政府不再像现在那样有权利,而是分散成许许多多像现在的NGO组织的类型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至于以后到底是怎样一个社会,我也说不上来。但,我相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这个生产关系才会重组,也是权力的重新重组,所以现在应该是一个过渡阶段,然后稳定下来。但也有可能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们将会一直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现在这个社会有比特币,有阿桑奇,有无数的自由网络终端。这也许就是无政府的萌芽吧。至于怎么实现,这个不好说,我想以后会从探索中找到我们的路,我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

【笔记】权力日趋微弱、易逝、受限,是历史的必然

0p 权力衰退带来5大风险:混乱无序、技术退化和知识流失、社会运动平庸化、民众缺乏耐心导致关注问题时间缩短、人际关系疏远化。0p 在这样为蛊惑人心创造机会的沃土下,重要的是重塑领导人和民众之间的信任。要改变对领导人遴选、监督、问责、晋升或降级的方式。12p 权力的转变更为彻底复杂,权力本身已经更易获得,而权力的范围却收缩了,运用权力的难度不断加大。16p 尽管权力的弱化看起来是件好事(导致腐败),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却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混乱和瘫痪。17p 新信息技术是工具,工具必须通过使用者才能产生影响;相应地,使用者又需要目的、方向和动力。驱使示威者走上街头的不是这些工具,而是国内外环境,新技术在这些活动本身和活动传播中,并没有发挥着重要作用。19p 权力的定义:指挥或阻止其他团体和个人当前或未来行动的能力;换言之,权力是我们让他们做他们本来不会做的事情的能力。21p 如果我们的生活过于混乱,权力的衰退就会产生损害。28p 权力的渠道:威力(强制,没好处&改变动机)、准则(约束,没好处&改变偏好)、游说(说服,有好处&改变偏好)、报偿(诱导,有好处&改变动机)。37p 从根本上说,市场权力是排他的,也因而反对竞争。但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高枕无忧,甚至无法保证能永远在市场上生存下去。46p 在以前,企业的权力都依附于规模。规模造就权力,而权力又进一步扩充规模。但随着微权力行为体的崛起,数量革命、迁移革命、心态革命的完成,权力与大小和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已经不再那么显著了。188p 权力将更易于获得,却更难以运用甚至维持。228p 时代悖论:当公司做到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人心乃至在政治上颇具影响力时,它们同时也暴露在更多的风险中。这些风险不仅会损害它们的销售、利润和声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让它们关门大吉。262p 过去被权力操控的许多领域如今已成为斗争的战场,根深蒂固的权力关系正在受到挑战,并逐渐被取代。281p 我们急需改变自己思考、谈论权力的方式。289p 非政府组织常常以近乎偏执的热情解决单一的问题,它们等级扁平,与成员关系密切,理想目标明确;但是政党却想实现一大批截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目标,只有在追求活动功绩时才显得偏执。292p 这个时代的核心政治目标:重建信任、改造政党、发掘普通民众有效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创造有效治理新机制、在控制制衡体系的同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提高民族国家合作的能力。

微权力与权力转移

最喜欢的还是作者阐述科斯的理论,对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等进行的分析,可惜这块篇幅太少。不过作者的确很博学,从经济学,社会学到政治学都至少有大量的背景知识,在这些基础上的观点还是比较可靠的。书中提到的M型管理结构下美式企业的迅猛发展也很有启发。虽然,权力特别是商业机构的大型官僚体系在衰退,但是依然是今天市场的主导力量。与其说权力的终结,不如说是权力的削弱。如果是仅仅因为权力找到削弱而感到痛苦,那么说明权力还是能带来不少的利益。当精英在谈未来的时候,我们做事情还是需要重视当下,现实主义还是最佳的路径。

权力不是为所欲为

我读过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权力需要制衡,才能够发挥它的威力。权力是民主赋予的,不是独裁专制。中国的民主才是人民的民主。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就是最好的例证。权力的执行和终结在于民众。同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最好是平衡!

写写读后感吧

权力催生出金钱,金钱推动权力的产生,钱权就像是互相推动的永动机。人,需要一个组织团体,能够指导或主导指挥其他人的行为,这便是权力的来源。权力是无处不在的,从国家到市场,从政治到其他领域,只要有人或是机构间的竞争,就有权力的存在,人对于权力的渴望是原始的,是一种本能的体现。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是权力不断斗争的历史,是不断的战争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而权力的格局则是一种“集中-分散(均势)-分散(混乱)-集中”的循环模式,所谓的权力集中,是指单方或单极主导整个大局权力,而分散(均势)则是主导权力分为几个行为体,混乱则是权力已经没有中心,显现的则是各自为政,各自代表而互相抗争。比如主导欧洲法兰西第一帝国,进而是英国、俄罗斯,奥匈帝国等主导的欧洲,再到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状态。一个单极主导的世界,必然是个不稳定的世界;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也必然是个不稳定的社会。权力过度集中必然引申出霸权主义, 但权力过度分散,却会导致社会动荡,混乱无序,衍生出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社会状态。均势是一种稳定的状态,比如美苏争霸,比如可口与百事,比如三星与苹果,比如windows系统与免费开源的Linux,能够形成彼此的制约因素。权力上方的人,能够利用手中的资源形成高高的权力壁垒,后来者获取及支配相关资源的能力被严格的制约,比如市场壁垒,技术壁垒等。但实际上,后来者不仅成功挑战了既得权力者,而且甚至取而代之,原有的权利壁垒不断的松垮,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重新洗牌,使得整个社会权利格局显得更加均态化。又或是那些小型权力体的不对称竞争能力,利用自身的灵活和优势,去干扰、破坏旧的大型阻止的权利壁垒。技术,即生产力,是导致既得权力衰退的根本原因。比如互联网B2B、B2C等模式由早期的易趣到淘宝,再到各种网购平台;又如化工行业,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专利技术和专业理论的能力大大增强,迸发出大量的小型化工企业。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带来的是信息飞速流通,同时也带来价值观、思想认识的不断碰撞,人们不断对集权者产生不满,并懂得如何去抗争。再者便是人口的暴增,与其说是纯粹的人口增长,倒不如说是受过普通教育和具有消费水平的人越来越多。教育越普及,对民主更向往,越能够消费,则刺激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人口增加,则会导致管理的困难,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加上现在交通方式的普及和快捷,人来人往已成常态,带来了人口流动量大这一问题,所谓“一日间游遍大江南北”,这更增加了人口管理的难度。人越多,所需要的资源便越多,而国家的进步必然要给全体公民带去社会福利,但是资源永远不是无限的,所以既得利益者,也不得不减少持有量。当人的各种生活需求被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的心理期望,享有更多的财富,达到更高的成就,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福利、城市硬件设施、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迫切愿望,这些心态上的变化都将延伸到他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离婚、离职、出国旅游等,同时随着信息和思想的流通,其自身也容易受到普世价值观的影响,开始对既得权力者产生怀疑,使得原有的规则制度逐渐的缺乏适用性。这些体现特征突出体现着国家权力的衰退,如欧美国家,权力从大党不断转移到小党,比如“茶党”影响力的扩增,又如公民对政府的质疑,导致官员的任期缩短,从而又带来选举的增多,社会民主化加强,司法机制不断健全,权力也被严格的约束起来,导致执政者制定政策往往过于局限,使得政绩不佳,进而又缩短任职期限。从国际上看,霸权主义的性质已然发生改变,形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政治图景的行为团体,如各种联盟体,各种协会等,都使得小国摆脱大国控制的能力不断提升。但是,这样也会使这些主导的国家在处理国际重大问题上,会显得效率低下。在其他领域,权力也有类似的衰退。在能源企业,埃克森和壳牌等企业曾经叱咤风云,那时候小型石油公司根本无法撼动其领先的地位,然而随着石油期货的诞生,使得石油买卖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另外由于大型对冲基金的加入,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责任施加了空前的影响,加上反垄断法律的限制,他们的市场权力大大缩减。其实相比国家政权,企业、公司则显得不那么稳定,曾经有很多国际性的品牌,现在都无迹可寻,比如诺基亚,柯达;国内的熊猫,波导等,又如巴林银行,美国莱曼兄弟银行,都已尘归历史。经济、市场机制,其实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而随着科技、信息量的摩尔式的发展,在信息不对称下获取巨大利益的时代已经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共享和互联网经济。技术的普及导致原先市场壁垒的崩溃,虽然有很多高科技行业依旧属于几个巨头公司,比如波音航空,比如intel和AMD,比如Nvidia和ATI(后来被AMD收购),但是市场的趋势是不可阻止的,政府也必然会改变之前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机制,以改变整个的商业模式,政策不再过多的偏向于大型公司,由于政策效应,新进入的公司必然会挑战和冲击着原有的既得权力者。从经济学上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释,大型企业由于早期的资源积累,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自然垄断,比如我们国内的电信移动等企业,但是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以及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了管理的更新水平,市场需要更先进的服务体系,需要更快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这便会孕生出小而灵活的新型行为体,参与到原先的竞争体系中。但是,那些大型企业在经受冲击的时候,痛并思痛, 调整发展模式,那么依靠他们起先建立起的品牌效应,也会将失去的权力慢慢找回,但却是无法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的。一句话总结,企业越大,风险也越大。相比市场上的权力衰退现象,更让我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最近的一系列改革,“官老爷”式的政府机构,要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为整个市场经济服务,既是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规则的限定者,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现在中国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部门的办事态度或者服务态度,要远远好于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以看出,经济上权力的提升,市场行为的自由化,必然会缩减政府相关的权力。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几乎受到变化的影响,但是有一种体系是未曾变化的,那就是我们管理国家、社会或是国际体系的方式, 不随着意识形态的替换和市场自由化而变化。我也相信,未来的政府权力,不再是过度集中,而是一种新的机制,能够凝聚民族力量和所有公民认可支持的机制。

一点浅见

从《权力的终结》延伸到其他国外引进的书籍,个人以为,都不适应于中国。不管政治经济方面的。再有就是翻译的成熟程度及删掉一些敏感的内容,够买来看,已经起不到学习思辨的方法了。因为从翻译到删减,已经修正为我们国内著作的思路,给我们预设了思考方式。无论权力的产生,运作,衰退,终结,跟我们的制度,文化都差距甚大。

“与过去相比大量受过教育且拥有更多个人时间的人(尤其是大量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当今这个旅行成本越发低廉的时代,导致了权力的终结”

在写这本书的评论之前,我先谈谈这几年的一个变化,从09年开始,由于社交网络的真正崛起,微博成为了我获取信息以及认识朋友(当然他们并不认识我)最重要的渠道,几年下来,关注了六百多个好友、发了几千条消息当然也阅读了大量的分享文章,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微博改变了我,很多场景下(比如下载高清电影)我使用微博比用百度还要频繁。在线的时间越来越长,keepOnLine几乎是无所不在的,有些时候你很难分清楚,线下和线上的生活究竟谁更真实(如果换个问法,线上和线下谁更精彩?),某个维度你会有种“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感觉,微博之后是微信,这种整个人完全陷入网络但是又不能独立于网络的状况,让我觉得很不安,至少这不是曾经我所认识的网络。长时间的联网(社交网络),让焦虑感倍增,直接的感受是,耐心在也不存在了,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数月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这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是不存在的,社交网络不会给你思考的深度也不会留下时间的耐心。当然,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信息的同质化,推送是一样的、分类是雷同的,你可以想象就像一道被嚼烂了又嚼咽了又咽,但又每天重复的菜。食之无味,弃又弃不掉。我能想象的脱离这样状态的方法就是阅读了,2015计划每两周读一本书,用这样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盈余时间。最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能够跳出网络独立于矩阵中的能力。-------------------------------------------------------------------------------------------------------------------《权力的终结》首先告诉你的是那些big man那些把车停在酒店门口随从在车门前成扇形展开的西装革履的家伙,他们并没有你想象中的拥有只手遮天的权力,至少他们的权力在不断的流逝。作者说的明白,权力就是“让你做一件你本不会去做的事情的能力”,书中做了分类即为:威力、准则、游说、报偿(拥有这些能力的机构或者组织如:军队、媒体、公司、教堂等等),而这样的权力正在流逝走向终结。有一点比较意外,作者通过从“阿拉伯之春”分析得出,社交网络在这次运动中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至少被外界高估了。作者认为技术进步并不一定是通过类似“社交网络”的方式来削弱传统的权力。随后作者给出了导致权力走向终结的原因,即三个革命,分别是“数量革命、迁移革命、心态革命”,对这三个革命的阐述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是本书最为精彩的部分。我试着一句话概况"与过去相比大量受过教育且拥有更多个人时间的人(尤其是大量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当今这个旅行成本越发低廉的时代,导致了权力的终结"。为了论证作者的这个观点,书的后半部分都在举例分析,从军队方面、政治方面、公司方面,最后是宗教方面(最后这部分我没多大兴趣,看的比较粗糙)。看完整本书,其实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政治喻义很强的书,并不是我之前所想的“科普类”,甚至在书中作者一度对于西方现行的民主政治所暴露出的问题(大量类举08年金融危机的例子)表示忧虑,当然并不是说作者左了,而是作者认为,由于当权者的权力被削弱,处理危机的能力也变弱了。书中,相当多的篇幅都提到了中国,这个有点意外但也符合情理,有一个观点比较有意思,作者引述美国智囊布热津斯基的话“我们进入了后霸权时代,在也不会出现单极的世界了”,所以作者说,讨论美国还是中国谁会主宰世界,这样的话题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未来没有哪个国家还能像过去一样拥有决定性的权力了。最后说一下,这是一本写的非常棒的社科类的书,作者的观点清晰,且阐述得当,书的后半部分我觉得有点枯燥(当然是我自己的原因),如果你感兴趣这样的话题,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PS:昨天把这本书发了出去,送给了今年阅读计划的第一个朋友,希望你阅读愉快..

专制的终结,自由的福音,以及权力的重生

首先要说这是一本相当棒的书,讨论的问题高度现实和重要,而分析方法也相当理性客观,结论总体来说令人信服。虽然在少数问题的态度上,我和作者完全相反,但这丝毫无损于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作者作为一个曾经担任过政府高层领导的人,多少对于传统权力以及权力组织的衰退感到哀叹,而我作为“传统的被统治阶级”以及相信自由主义的人就完全没有同感(他哭丧,我贺喜),而且我认为作者最后对传统权力衰退导致的隐患的担忧也显得有些苍白,但即使包括了这部分立场上的分歧,这本书对现状的描述和因果分析还是非常令人信服。作者对权力的定义,是我们驱使别人去做他们本来不会做的事情的能力,而具体的手段,则包括威力、准则、游说、报偿四种,这部分的定义是相当精准的,只不过,作者还忘了讨论权力的另一层面——权力的本质不仅是驱使别人的能力,更是使用别人资源的资格——当我们驱使别人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运用属于别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资源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恰恰是权力的原罪与邪恶之处。人们对属于别人的东西极少会像属于自己的一样用心维护——这是大部分问题的主要来源,而即使你平等地尽职尽责,甚至舍己为人地鞠躬尽瘁,当你使用权力——使用别人的资源而失败时,受损的首先是别人,而不是权力者——这是由传统权力的逻辑结构决定的。也正是这两个核心问题构成了传统权力的本质之恶,它从逻辑上注定了权力越大,腐败就越大,效率就越低,挥霍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且不用对后果负责,还有比这个更爽的事情吗?这是人性问题,更是逻辑问题,你也许还有那么一丝战胜人性的机会,但绝不可能战胜逻辑——所以权力的腐化是无解的固有属性。我们之所以容忍传统权力,是因为过去个体的力量微弱,我们为了完成某个目标,就不得不加入更大的共同体,以获得集体的力量加成,城墙为我们提供了庇护,而合作则让我们高效率分享其他人的劳动成果。但是,一旦构成团体,运行效率就要求必然有团体领袖,而领袖自然会获得权力,并且这种权力又会随着团体的壮大而增长——最终领导阶层的腐败和大型团队的低效都不可避免。逻辑结果是注定的,除非你改变初始条件。——现代技术力量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条件的改变,如果你可以自己完成目标,为什么去依靠他人?如果你用一个10人的小团体就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费力去组织和管理一个一千人的臃肿集团?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对以下一种或多种令人愤怒的情况深有体会——仅仅因为别无选择而不得不跟随某些身居高位的蠢货,承受大型官僚组织低能效率的长期折磨,在强权迫害面前无可奈何地屈服。而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社会整体环境和意识的改变,正在不断地带来针对这些局面的改善——我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与广泛选择,随时可以用脚投票;民间组织的专门项目效率远远超出据说无所不包的大型官僚组织;非对称作战技术使得弱者抗击强者的武器库越来越丰富。作者站在权力者的角度,分析了这些新事物是如何动摇了传统权力,让传统权力拥有者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微弱,行事效率越来越低下,他称之为权力的消逝和终结。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会觉得那只是一种错觉——传统权力一直都在消逝和终结——只不过是从一个权力主体变换到另一个,造成这种局面的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传统权力自身的本质缺陷带来的必然逻辑结果。仅仅是因为过去的社会发展速度缓慢,所以在稳定的表面下,腐败无能的权力分享者们对民众的宰割能够长期维持下去罢了。而当今天技术手段为我们提供更加开放的环境和高效的手段之后,我们干嘛还要沉迷于过去那种无可救药的低效组织结构?许多时候,它提供的所谓稳定不过是停滞和低效的代名词,而在这种稳定背后是许多人的长久牺牲与压抑。当然,快速的变化、激烈的竞争、不确定的未来,确实会带来司空见惯的不安——但是理性和经验都向我们证明,那样的结构最终对整体的好处远远大于其代价——核心原因在于风险控制——大型组织可以对抗小风险,但它的最终死亡带来的却往往是全局性致命性的毁灭灾难,多个小型组织,每个单体对抗风险的能力当然较差,但是单个组织的兴亡对整体几乎不产生危害,甚至会带来促进,这最终确保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身为一个据说五千年代代相传的文明的继承人,对我们自身历史的了解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我们所谓五千年文明的光辉传统,就是每隔三五个世纪爆发一场全国范围的军阀混战,让一切倒退回野蛮人时代并且杀掉整个国家50-90%的人口,与这种名为东方权力专制的没有解药的社会瘟疫相比,黑死病都显得不值一提——它才仅仅消灭了整个欧洲30%的人口,而且也只会发生一次而已。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确实一点也不担心自由能给我带来什么更大的危险。当然,要掌握这种自由,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和适应,这种自由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权力——我们掌控自己的权力,如何更好地为自己负责,如何制订更加长远的计划,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和维护这种自由的价值和效率,对现有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更加大幅度的改进也是绝对必要的,让个体能够更加有效的运用这种资源。未来的世界将会毫无疑问地属于信息网络,这是地球生态层面的问题,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自然生态系统唯一有价值的内容就是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进化,无数的生命、吞食、死亡不过是这个进程的消耗品,而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后,这个系统传递信息的核心由基因信息变成了更加抽象的属于人类文明的信息,有些人活着仅仅是为了重复过去,但对于整个文明来说,一切的生老病死,权力更替,也都不过是其信息系统演化过程的消耗品。作者说互联网并不是导致权力终结的唯一原因——但实际上,最终那会变成唯一重要的原因,信息系统将会作为我们文明的核心,通向我们此刻无法预见的遥远未来,而所谓的传统权力,注定变成属于历史过去的一页。而唯一重要的问题是,当传统的权力支配随风而逝,你做好准备掌管自身的权力了么?


 权力的终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