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评传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4077066X
作者:[英] 威利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芭芭拉•威利(Barbara Wylie),《斯拉夫和东欧评论》杂志副主编。撰有《纳博科夫评传》和《电影中的纳博科夫》等研究性专著。
译者李小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有《自由与反讽》《信仰之海》,译有《薇拉》《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梅尔维尔的政治哲学》《语言与沉默》《在西方的目光下》《古罗马的马车竞赛》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没有东西会改变,没有人会死去”
第二章
西林(上):从《恐怖》到《眼睛》
第三章
西林(下):从《光荣》到《天资》
第四章
眺望彼岸(1938-1940)
第五章
变身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从《庶出的标志》到《洛丽塔》
第六章
享誉世界:从好莱坞到瑞士(1958-1968)
第七章
最后的弧形(1969-1977)
注释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本书完整记述了纳博科夫的文学生涯,他的显赫出身,从俄罗斯到欧洲再到美国的流亡经历,以及他对蝴蝶的痴迷,并在此过程中全面考察了他的俄语、英语诗歌和小说创作。通过对一些重要作品的精确到位的分析,作者令人信服地阐明了纳博科夫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他作品的脉络里分析了他的自传、书信、批评文字以及近年出版的《劳拉的原型》,勾勒出了一个完整而全新的纳博科夫形象。
本书属漓江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系列,配有数十幅珍贵图片。


 纳博科夫评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芭芭拉•威利在《纳博科夫评传》中写道:“回忆有一种仪式般的功能,有潜能带回那些一度似乎永远消失在时间的镰刀之下的事物。”而时间之所以被比喻为镰刀,却未必因为它锋利的属性。脆弱的我们,就像蝴蝶,扑动着的翅膀被光线切割,终于破碎。  纳博科夫热爱制作蝴蝶标本,或许他也认为不该让时间来承担人的脆弱。而拥有理智的人类更善于逃脱,正如永远渴慕着洛丽塔的亨伯特•亨伯特对自己诚恳的描述:“这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已经到了精神错乱的边缘;但我也具有精神病人的狡猾。”可是,难道全部人生都是这种隐性而永久的伎俩的作品?如果洛丽塔暗指青春期没有完成了的梦,那么我们每个人是否都该有一个小小的洛?当作为作家的纳博科夫,沉浸于大学的动物学博物馆里,他心中的洛便是那些蝴蝶:虽然是已经死亡的安静的标本,但也因此留住了美丽。  而对于除了亨伯特以外的我们来说,洛丽塔未必要像电影里的那样,戴着心型的太阳眼镜。只是她一定会肆无忌惮地挨着我们,长发或者短发,手中拿着或没有拿着柠檬味道的汽水。她的一举一动刚开始被分析为某种人们内心的诉求,一旦深入观察便可以发现,她其实只是我们留在过去的躯壳。故事起因于现实生活的过分传统,总认为躯壳里要填满了什么才能让回忆有些许的质感。于是我们为“她”找了一个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乐意回忆的人反而是真诚的,而忧伤的心不过是多了一瓶柠檬汽水。最终,我们惊觉那只是一个小巧的标本,被偷偷地装在称作记忆的玻璃盒中。于是汽水变得索然无味,气泡无影无踪。  纳博科夫的创作执着于对时间、记忆、死亡等主题的探索。无论是在圣彼得堡的庄园,还是欧洲和美国的岁月,无论不同栖息地的蝴蝶如何变幻着飞舞的姿态,他对于标本的追逐和凝视从未停止,而这也仿佛是对于他创作探索的浓缩:生命通过对死亡的实践,经历了时间,也创造了记忆。芭芭拉•威利认为,《洛丽塔》“像创作出一道漂亮的棋题——创作完成之日,也是答案揭晓之时,双方互为镜像,取决于你看的方式”。  或许懂得如何凝视也是一种莫大的智慧,好像埃舍尔的水塘,倒映出一个更完整的森林;或者爱丽丝的兔子洞,真实的世界开口向下,迷幻无比。正如纳博科夫自己在书中写到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我们不得不向美的现世观念所致的歉意。”凝视的角度不仅带来了美,也带来了对美的反思。不同的角度组成记忆的不同侧面,诱惑人们去拼凑、寻觅,无穷无尽的蝴蝶标本,无穷无尽的青春的气泡,无数个爱丽丝或者洛丽塔,统统掉进那唯一的一个兔子洞。  以五美金的稿酬翻译了《爱丽丝漫游仙境》据说最优秀的俄文本,这为理解纳博科夫的创作经历提供了极好的提示。爱丽丝与洛丽塔,两个小说里的女孩,一个魔幻,一个现实,但都受制于某种特殊的美的理念:那是一股充满了执着的爱。在心灵还非常稚嫩的时候就开始了终其一生的追逐,逃跑,直到被捕获。会说话的兔子是爱丽丝的镜像,数学家笔下的小女孩自问自答地跳进了自己的命运;而那个年长的男人本来是要以他的洛丽塔为慰籍,但其实只是被女孩借手打破了自己的梦境。于是时间的维度被搁置到一边,一切都被蓄谋已久,一切都已然发生。纳博科夫所钟爱的蝴蝶再次成为一个永恒的意象,一个线索,一个乐于被蛊惑的借口。博物馆里的所有稀世标本,其实都比不过作家的捕蝶网。  纳博科夫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看似迷走于想象之中的逻辑其实无比清晰,那是一次有预谋的昏厥:比马尔克斯更加收敛、细腻,比卡尔维诺更加现实、敏感。童年的那个女孩,利用稳定流逝的时间耍了一个诡计,记忆只是她提前写在小纸片上的情节,在长大的那一刻骤然变为现实。于是爱丽丝在历险后醒来,发现亲历的世界不过是一场梦境;而亨伯特多年后看到成熟了的洛丽塔,所有的感官似乎都烟消云散,除了他永恒的爱一如女孩多年前就写好的剧本。  仙境里,疯帽子问爱丽丝:“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 desk?)纳博科夫对此会有怎样的回答,我们不得而知。而只要心中曾有过那么一个小小的洛,你便会知道,问题本身就是答案,正如蝴蝶美丽的翅膀下面,原来只是透明的膜。
  •     据说纳博科夫在生前非常不满意别人为他作的传记,认为里面的大话厥词太多,而且花边新闻一大筐。最终纳博科夫与作者闹僵,一怒之下干脆自己写自传,于是在《说吧,回忆》中,你可以看到纳博科夫用散文加叙事形式写的自传。这样的自传,就像是在看一部电影,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都一清二楚,可是总觉得太过于严谨。芭芭拉•威利为纳博科夫写的这部传记,从他的出生开始写起,包括他后来的成长流亡之路,他的文学,他的爱情,他的昆虫研究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我认为这部自传是公允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假如纳博科夫还在世的话,应该也会满意的。最起码这是以他文学为重点的一部自传,没有太多无用的“华丽冒险”,有的全是他真实的故事。纳博科夫出生在富贵家族,父亲在俄国的政坛中颇具影响,按照今天的话来讲,纳博科夫算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至少在他的童年,衣食无忧,接触的也都是上流社会,这对他以后的思想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追溯其最早接触蝴蝶,原来是源自于他的母亲,这个伴随他一生的爱好和研究,是他的母亲引导他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在以后的人生轨迹中,蝴蝶成了纳博科夫一切梦幻的开始。纵观纳博科夫的一生,几乎都是处在流亡的道路上。俄国革命发生之后,他跟随父母举家迁往德国,从此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德国的最初几年,是纳博科夫文学的开启之路,其父亲在德国创办了流亡杂志《舵》,在《舵》这本杂志上,纳博科夫经常以“西林”的笔名出现。“西林”在俄罗斯被视作火鸟,我想这正是纳博科夫对自己文学欲望的表达,希望用它金灿灿的翅膀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父亲去世之后,纳博科夫全家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然后家人分离,妈妈和弟弟迁往布拉格。德国纳粹革命的爆发,则严重影响了纳博科夫和薇拉的生活。最后两人从德国搬到法国,在整个动荡不安的过程中,纳博科夫一直在坚持书写着自己的小说,很多前期的俄文作品,正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的。尽管纳博科夫从未间断的写作出版小说,可是他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贫困始终伴随着他们。1940年,纳博科夫从法国经由纽约港进入美国,从此开始了美国生活,也正式从俄文改为英文写作。在这段时期,纳博科夫的作品逐渐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而《洛丽塔》一书更是让纳博科夫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四天之内连印三次,纳博科夫一夜之间变成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这部作品也为他带来了很大的争议,直到《微暗的火》出版发行,纳博科夫终于被承认是天才般的作家,在美国升起了他绚丽的文学舞台。在这本书里,作者对纳博科夫的作品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每一部作品的写作历程,以及人物解读都很用心,好多次我都忍不住想停下来去读一读纳博科夫的作品。在芭芭拉•威利平缓的笔调中,你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纳博科夫,以及他对爱情和文学的追求。文/颜先生
  •     人们或许好奇,写出《洛丽塔》的纳博科夫,会是啥样的情商智商?会是怎样的独立特行?纳博科夫真身形象,会是几重性格?打开《纳博科夫评传》,就让我们结识了一个有斑澜瑰丽灵魂的人。他,首先是一个弱小的个人。在强大的国家机器前面,他一次次仓皇而逃,颠沛流离,流浪天涯,不知所终。对了,除了痴迷写作,他的一生,都在追逐五色蝴蝶。或许,是蝴蝶的色彩斑澜的翅膀,让他着迷。或许,是蝴蝶的翅膀在几乎不可察觉气流中的振动,让他陶醉。或许,是蝴蝶在蓝天下漫无目的的飞翔,让他内心产生种种颤栗伤感吧。 《纳博科夫评传》告诉人们,纳博科夫虽出生在俄罗斯,但他却常常自称是美国作家。 这真让人怀疑,它是不是纳博科夫的一厢情愿? 在原有的文化土壤里,他似乎被连根拔起了。 在新的文化中,他还是无法摆脱一种文化弃儿的角色。很长的一段时间,他被夹在两种文化之间,来回摇摆不定。 不知怎么,这个多元的纳博科夫,总让我想到咱们中国的大诗人李白。 李白被唐明皇迎到皇宫,其实把它囚禁在宫庭中,让他成为一只养在金丝笼中的鸟,成为一个弄臣。而纳博科夫,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虽被一些异国接纳、也被一些读者追捧,却也仍不免被社会视为玩物。 正如纳博科夫笔下的洛丽塔。亨伯特夺去了洛丽塔的童年,却又要将洛丽塔囚禁在童年中,让她成为一个玩物一样。 所以,李白和纳博科夫他们,时而“仗剑而行”,时而“四顾茫然”。所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所以,受凌辱的洛丽塔,用诱惑的方式,反抗亨伯特。受挟持的洛丽塔,用喜爱旅游的方式,折磨亨伯特。他们用弱小者的功力,发现一种“微暗的火”。他们以弱小者的方式,发出一种“黑暗中的笑声”。 人们常会说,作品,是作家的自传,自传,是作家的作品。但是,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究竟,纳博科夫是亨伯特?还是,洛丽塔是纳博科夫?也许真的值得我们去费力劳神想一想呢。 臣以为,《纳博科夫评传》这本书,采取的一种评传的形式,应充分引起世人的注意,值得读者回味深思。 不可否认,评传这种叙述与评说夹杂的形式,多多少少,影响了它的阅读性故事性,延宕了它的叙事节奏。同时,书评这种形式,对作者有更高要求,作者,既要具备传记作家的人文关怀,又要兼有评论家的理性哲学思考。但是,对于纳博科夫这样一个被许多读者误解的“情色”作家,评传或许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吧。这样,评传作者不再坠入对外部事件的猎奇、爆料的恶趣;而是深入到纳博科夫的灵魂深处,倾听他的孤独,抚摸他的寂寞,感受他的无奈,展示他精神的丰富性、窥探思想的独特性。这,会不会无形中,更增加了《纳博科夫评传》这本书的价值?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生平窜作品评论。评论很生涩,有种紧打紧赶完进度的感觉。
  •     文学 爱情 流亡 ,纳博科夫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
  •     博伊德《纳博科夫传》压缩版。
  •     中规中矩
  •     纳博科夫很犀利,但我就是喜欢他,就像蝴蝶很美,但我还是不喜欢它。
  •     人们或许好奇,写出《洛丽塔》的纳博科夫,会是啥样的情商智商?会是怎样的独立特行?纳博科夫真身形象,会是几重性格?
  •     不多赘述...他只是个无名的作家,出名的是洛丽塔...
  •     无新意,无亮点
  •     看到1944年纳博科夫差点儿要去加州做个编剧但《纽约客》的凯瑟琳怀特及时给他寄上500美元定金向他约稿,我好激动啊!!这个凯瑟琳怀特不就是我最爱的E.B.怀特深深崇拜爱慕的老婆吗啊哈哈哈哈哈
  •     作为纳博科夫的入门级爱好者觉得还不错 起码能了解个大概 当然最好的部分都是加引号的部分……
  •     原来俄罗斯流亡者的“乡愁”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如此要深究塔科夫的电影应该对这种流亡文化多一些了解;对纳博科夫改观,性格中比想象中要具备更多阴性元素;通感的遗传功能是真的吗;其实就文学批评角度来说,还是把握不了纳博科夫作品的文学价值,普通观众第一轮飘过。
  •     洛丽塔与卓别林?
  •     尽管还没看《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但是至少前五章暴露出全书大部分摘自《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作者几乎没费多少脑子形成自己的语言,摘抄还署自己大名有什么劲啊!五六七章的某些评论还不错,有一定的哲学思考,总算为老头子的毕生付出总结了正面精华。越发期待美国时期的两大厚本了。明天到货的最后两本老头子评论集一到手,就开始踏踏实实全部啃完。十月就定为“纳博科夫月”好啦~
  •     比较一般的纳博科夫传记,叫做评传非常奇怪
  •     果然有了博伊德的大山在,其他的评传都是嘛嘛……
  •     评论纳博科夫毕竟并非易事,本书在资料参考性方面不如博伊德那套篇幅惊人的作品,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与评论亦并无过人之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之类形容词显然亦与其无缘,除去引用的那些美妙的只言片语,此书实属鸡肋。
  •     小说情节剧透+周边八卦
  •     纳博科夫作品本身的特点就像闪光碎片折射出的飞舞蝴蝶,这使得一切尝试对他的作品进行的解读都带有先入为主的东西,死亡啦,变形啦,捉迷藏啦。。。他的书的特点恰恰在于一种“空隙”,在描述变幻的空隙里,或是掩卷后的某些朦胧记忆里,彩虹闪现,读者获得通向诗意世界的密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