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新论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0812880
页数:32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当时的大门第,虽则因缘时会,获得许多私权益。但在国家制度上,并未公开予以正式的承认。他们虽是大地主,但并不是封建贵族,因他们并没有政府正式颁赐的采邑。他们虽世代簪缨,但这是凭借一时的人事机缘,像「九品中正制」之类,却并不是政府特许的爵位世袭。而且在政府方面,还屡屡想把他们的私权益据理调整。当时政府本身,即是一个门第势力所支撑而形成的政府,而时时想裁抑门第;此即证明是秦汉以来历史传统的潜存势力在发挥其作用。 我们还得一述当时农民的地位。春秋、战国时的田租,大体是十分而税一。汉代更宽大,折半减收,法定的租额是十五税一。但实际征收又减一半,只是三十税一。而有些豪门的私租额,最高到十税五。因此政府的宽政,有些处达不到民间,而转增了豪门的剥削。这是秦汉沿袭战国,改采自由经济的流弊。王莽针对此弊,要把田亩全收归国有,重新分配,恢复井田制,即是恢复制约经济,恢复均产精神。但他失败了。 一到三国、两晋时代,全部农民,几乎都转入豪门,受其荫庇。据历史记载,当时的田租额,提高到百分之六十,最高有到百分之八十的。薄弱的中央政府,很少直辖公民,财费无着。因此政府田租也依照豪门租额征收。虽想与豪门争夺民众,终尠实效。直到北丑「均田制一出现,农民地位,始见改善。这一新制,依然是由北方门第中的中国智识分子,根据历史传统所提供。最要的是把租额锐减,还复汉制;如是则农民们与其为豪门私户,宁愿为政府公民。于是户口田亩的实际数字,很快地由农村直接呈报到各处地方政府来。大门第荫庇下的私户,轻轻一转手间,又成为政府之公民。中国政府凭借广土众民之支持,本来不需横征暴饮,政费是不愁不足的。这又是历史上一番大革命,但也没有经过下层民众的暴动流血,强力争取,只由政府自动地在法律制度上改进一番,而和平地完成了。 其次要说到农民对国家之服役。这与纳租,成为农民对国家之两大义务。在西叹,推行全民义务兵役制,每一个农民都需要服兵役,但分派时期不久,很易负担。膜末大乱,农民转到私家门第下当部曲,国家公民少了,尽量抽丁,那时则农民全成为军队。粮食不给,再由军队抽空屯田。在法理上,是兵队耕种政府的田,正与私家部曲耕种大门第的田一般。因此田亩收入,尽归国有,农民即屯田兵所得只是最低限度之生活费。上文所说百分六十的税收,便由当时「屯田制」演成。

前言

自序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已往历史,在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无可避免之大例。否则历史将不成为一种学问,而人类亦根本不会有历史性之演进。中国近百年来,可谓走上前古未有最富动荡变进性的阶段。但不幸在此期间,国人对已往历史之认识,特别贫乏,特别模糊。作者窃不自揆,常望能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之真相,期能对当前国内一切问题,有一本源的追溯,与较切情实之考查。寝馈史籍,数十寒暑,发意着新史三部:一通史,就一般政治社会史实作大体之叙述。一文化史,推广及于历史人生之多方面作综合性之观察。一思想史,此乃指导历史前进最后最主要的动力。第一部分先成《国史大纲》一种,第二部分续成《中国文化史导论》一种,第三部分于四五年前,曾在昆明继续公开作四十次之讲演,而未整理成稿。其他尚有《政学私言》一种,亦于第一、第二两部分有所发挥。积年所有杂文及专书,亦均就此三部分集中心力,就题阐述。要之,根据已往史实,平心作客观之寻求,决不愿为一时某一运动、某一势力之方便而歪曲事实,迁就当前。如是学术始可以独立,而智识始有真实之价值与效用。顷来蒿目时艰,受友好敦促,拟继续撰写《国史新论》一种。大体所见,仍与前成各种无多违异。惟旨求通俗,义取综合,限于篇幅,语焉不详。其为前数种所已经阐发者,能避则避,能略则略。读者傥能就此新撰,进窥前构,庶可益明其立论之根据。总之,求在发明古史真相;其于国人现代思潮有合有离,非所计及。诊病必须查询病源,建屋必先踏看基地。中国以往四千年历史,必为判断近百年中国病态之最要资料,与建设将来新中国唯一不可背弃之最实基础。此层必先求国人之首肯,然后可以进读吾书,而无不着痛痒之责难,与别具用心之猜测。至于语语有本,事事着实,以史籍浩瀚,囊括匪易,尚祈读者恕其疏失,匡其未逮。循此而往,中国历史必有重见光明之一日,而国运重新,亦将于此乎赖。特于刊布之先,再揭其宗旨纲要如此。本书暂收论文五篇,第一篇《中国社会演变》,第二篇《中国传统政治》,两文成于一九五○年。第三篇《中国智识分子》,成于一九五一年。第四篇《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乃是年冬在台北国民政府考试院之讲演稿。第五篇《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乃民国三十年冬在战时陪都重庆之讲演稿,为拙著《中国文化史导论》之总提纲,一并附缀于此。前三篇曾刊载《民主评论》,并单印为《中国问题丛刊》;第四篇曾刊载于考试院《考诠月刊》之创刊号。兹汇编单行,特向民评社及考试院志谢。钱穆于一九五〇年十月志于九龙新亚书院读此书者,如能参读作者旧着《中国文化史导论》及《政学私言》,及随后所成之《中国历史精神》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诸书,当尤可明了作者之理论根据及作意所在。再版序余在一九五一年,曾收论文五篇,汇为《国史新论》一书,先后在港、台两地付印,迄今已二十余年矣。偶检新旧存稿,未编入其他各书,而体裁与此编相近,可以加入者,重为编目,仍以《国史新论》为名,再以付梓。本书各篇,有以分别眼光治史所得,有以专门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变化眼光治史所得。每一论题,必分古今先后时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变。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则本之于当前社会之思潮。余幼孤失学,本不知所以治史。增知识,开见解,首赖报章杂志。适当“新文化运动”骤起,如言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故余之所论每若守旧,而余持论之出发点则实求维新。亦可谓为余治史之发踪指示者,则皆当前维新派之意见。余自在北京大学任“中国通史”一课程,连续七年之久,贯古今,融诸端,自谓于国史大体粗有所窥,写成《国史大纲》一书。凡余论史,则皆出《国史大纲》之后。其以变化眼光治史成书者,如《中国文化史导论》,分别上古、先秦、两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时代,而指陈其各有演变之所在。其以专门眼光治史成书者,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亦分时代,分项目,而专以政治为范围。其以分别眼光治史成书者,如《中国历史精神》及此书等。虽属分篇散论,自谓亦多会通合一之处,而无扞格抵牾之病。凡余治史,率本此三途。国史浩瀚,余初未敢以一人之力荟萃组织,成一巨编。然数十年来,自幸尚能不懈于学问,而所得终亦未见有先后大相违背处,故每以自恕。或所窥测,尚亦有当于国史之大体;而非余之浅陋愚昧所敢轻犯众意,以作狂妄之挑剔。窃意国史具在,《二十五史》、《十通》之类,虽固浩瀚难穷,亦复一翻即得。余生斯世,岂敢轻视当世人之意见。然史籍详备,我古昔先民之郑重其事,吾侪亦不当忽视。余之治史,本非有意于治史,乃求以证实当前大众之意见而已。读余书者,若能效区区之所为,遇当前意见所趋,涉及古人,亦一一究诸旧籍;遇与当前意见不合处,非为欲回护古人,乃庶于当前意见有所献替。则诚所私幸。固非谓余之浅陋愚昧为必有当于古人之真相也。

内容概要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着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书籍目录

自序 再版序 一 中国社会演变 二 再论中国社会演变 三 中国历史上社会的时代划分 四 略论中国社会主义 五 中国传统政治 六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七 中国智识分子 八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九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一〇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 一一 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二一 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 二二 中国历史人物 一四 中国历史上之名将 

编辑推荐

《钱穆先生全集:国史新论(新校本)》由九州岛出版社出版。


 国史新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之前买书时没看价格,到手后发现薄薄一本书居然1百多元的标价,虽然也有折扣,虽然也可以在科研经费里报销,但毕竟都是在自己身上割肉。如此大刀,还是实在令人心痛。
  •     一、书刚刚收到,书籍外观尚可(外有泡沫,内有塑封),只是书角稍有磕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整体还好,故不作苛求。二、书的印刷和装帧都非常好,就是价格太贵,性价比不高。仅仅324页的书,定价108元,虽然有折扣,价格却也真心不菲。可见,九州出版社怎一个“黑”字了得。三、书还没来得及看,内容方面没法进行评论。此前曾拜读过钱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大作,深受启迪,颇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深感钱穆先生观点之犀利,治学之严谨。《国史新论》同为大师之作,需仔细研读,慢慢体会。
  •     圣人百世之师。btw,能在内地出版,也说明我们比以往更进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