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动物去旅行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5
ISBN:9787551403467
作者:韦晔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韦晔,生态旅行爱好者,涉足野生动物摄影多年,曾长期从事野生动物报道,遍走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了大量的野生动物作品。相关报道曾获国家、省市级好新闻奖,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鹅喉羚的战术》被收入中国国家地理荒野传奇画册。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荒野奇遇
鹅喉羚的求生策略
秦岭脉动(上):被误会的熊猫
秦岭脉动(下):金毛大王
麋鹿之歌
千亩田 百万象
峭壁舞者
高黎贡的白眉侠

二 水世界 内太空
江豚:灰色浪花朵朵
我听到了海豚的呼吸
浪花一卷卷 载我访海豹
三 爱上自由鸟
米埔:荒野永续
匆匆尖峰岭 鷓鴣留客住
北极来客
四 我们和它们
一个村庄拯救一个物种
黑熊“安德鲁”之死
迷途的金丝猴
真老虎
鼠兔的罪?
鹤缘
小黑的春天
附录:
生态摄影的道德规范
网站推荐
后记

作者简介

作者带着镜头寻访中国珍稀动物栖息地,探寻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擅长爬树的大熊猫、关爱长幼的亚洲象、警觉的金丝猴、可爱的海豚、优雅的丹顶鹤、潇洒的普氏野马……在书中一一展现,书中用文字叙述了这些中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状态和作者的野外寻访经历,用照片捕捉了动物们发呆、觅食、巡游、飞翔、求偶等状态。除了这些,每一篇文章后还附有旅行目的地信息、摄影注意事项、物种介绍等。


 跟着动物去旅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其实在钢筋水泥中越长越大的现代社会,“自然缺失症”人群已经从儿童扩展到了成人。我曾经作为亲子活动的指导老师带家长和孩子们去郊野观鸟,家长们观鸟总是更投入,感慨更多:那么多美丽的鸟儿,就在我们身边,过去为何视而不见?刚刚过去的夏天,南京发生了充满争议的“萤火虫事件”——有微博账号和新闻媒体过于详细地披露了观赏萤火虫的路线和地点,南京市民涌入萤火闪烁的山林,重温童年的美妙记忆,平常夜间黑暗一片的公园,霎时间成了熙熙攘攘的庙会,老老少少,车水马龙,不少人打着手电争先恐后地赶来,各种闪光灯不停闪烁,看完还顺便抓一些带回家,尽管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劝导,但是还是有很多市民依然我行我素,这一切说明什么呢?一方面是人们对美好自然的渴望,另一方面却是贫乏自然知识,缺乏对自然的爱惜之心。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一提起黄金周,我们总会联想到快餐式的团队旅游——大巴车队排成长龙,南腔北调的游客摩肩接踵,声音嘶哑的导游只给客人几分钟拍照,这种花钱买罪受的“签到式”度假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摈弃,旅行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主题越来越鲜明,探索方式越来越专业,不少朋友渴望亲近自然的生态旅行。《跟着动物去旅行》正是一本可以带我们去寻找和探索自然的指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写出了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到达的真正的郊野荒原,那些去野外寻找、邂逅野生动物的美妙体验。在秦岭与喝水的大熊猫面对面,在雷州湾听到海豚的呼吸,在高黎贡山和白眉长臂猿一起等待落日,作者把亲身经历的荒野奇遇,娓娓道来,让人充满期待。当大家赞赏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世界的时候,殊不知,就在我们身边,在国内也有这样的荒野,也有更为迷人的野生动物,值得我们去了解、去认识,也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它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和它们共同的家园。 环境保护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实不少人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还停留在捡垃圾,用环保袋上。至于野生动物,那只会在电视和报刊上出现,遥不可及。那么,《跟着动物去旅行》告诉你,野生动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也可能在你去过的风景名胜中,也许就在你的家门口的那个池塘里。我们对下一代的环境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如果对环境没有切肤的认识和了解,哪里来的关爱呢?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呼吁对自然的爱多一点,得先走近,只有感动,才会有行动。如果你读完了《跟着动物去旅行》有所心动,那就出发吧!
  •     晚饭后拿到到刚到手的书,看到文中熟悉的潘文石教授、奚志农、吴立新及未提及的吕植等,感觉特别亲切。 我和作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而我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很难深入到动物保护的行业中,仅仅利用业余时间简单做志愿者和拍照,不系统,很凌乱。本书的作者在动物摄影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也有很多收获。看到本文读者拍到的一一张张动人的画面和背后的故事,真希望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在总是看到BBC或者国家地理拍摄的动物照片和视频后,看到本土爱好者拍到的作品,也激起了自己的信心,利用好在新疆的工作机会,争取有机会去卡拉麦里看鹅喉羚,去阿尔金山拍野骆驼。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心愿,作者给了我恨得动力和勇气,谢谢。 也希望大家能够欣赏本书,找到自己年幼时或者到目前都还有的那种对动物的喜爱和执着。
  •     这几天下班在地铁上翻这本书。总有人悄悄挪近我身边偷窥。图文并茂,非常好看。文字优美而感情蓬勃,更难得是图片,美翻了,是天南海北的野生动物。让人惊叹的是,它们几乎全部是由年轻的作者自己拍摄的。寒冬腊月,背着几十斤的沉重的摄影器材,在秦岭的茫茫深山走四五天,就为遇见敏捷的野生熊猫;和小伙伴们包船出黄海寻觅从北极来过冬的白嘴潜鸟,作了世界上首个民间观测记录;去亚洲动物基金的成都救护中心探访被解救的取胆汁黑熊;在中国近海寻觅海豚和海豹的踪迹……作为一个资深环保人士和”鸟友“(观鸟爱好者的简称,笑喷),十年来,作者踏遍祖国各地,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终于有了这样一本内容丰富的动物书、环保书。大部分人只在动物园里见过被圈养的懒懒散散的动物。在野外找到并拍摄它们,路途艰难又高风险,邂逅野生动物的激动心情,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且作为悲观的城市人,我们总觉得世界不会好了,可是看到在战斗在第一线的环保奇侠都在做什么,才知道在民间人士的努力下,很多地区都已有所作为:迁出山民、恢复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得到了改善,野生动物的种群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恢复。读这本书,可以对环保、也对人产生多一点信心。文章后面都附有旅游信息。大部分地点都比较偏远,但有些地方,比如江苏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香港的米埔鸟类自然护理区,是很容易抵达的。附录是生态摄影的道德规范、野外拍摄的注意事项和推荐网站。实用性很强。“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回家睡觉,第二天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的大妈团旅行方式已经被唾弃了。自助行的现状呢,到底怎么样?前几天还看到一个帖子揭发那些揣着一两千块钱就进藏的人,一路蹭吃蹭睡蹭车还觉得是心灵之旅呢。可这依然是索取,是冷笑话,是对世界的损耗呀!讲真,那样去玩,还不如安全舒服地待在家。翻开这样一本书,看看人家的牛逼旅行,暑气退散,心旷神怡。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图片很美,文字理性,但没有名字抓人心。
  •     不错的生态旅游。
  •     一直觉得拍自然生态的都挺烧钱的
  •     照片和文字都很棒,但是有的大幅双页照片因为装订的关系,反而使照片中的动物不完整
  •     找出门远行的动力
  •     “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不管是大象,还是翠鸟,都和我们一样渴望自由和幸福,惭愧的是,贪婪的欲望让人一再疯狂,自然环境越发地脆弱,带来的苦果,最先品尝的却是野外的生灵。我们呼吁对自然的爱多一点,得先走近,只有感动,才会有行动。”
  •     有些照片太大印了两页就看不清了不大好
  •     近来喜欢自然观察者那种朴实而虔诚的笔调,他们,似乎都这样。没有模糊的刻意渲染,而只是坦诚的描写。然而自然本身有它的魅力,在这本书里,真诚地告诉你。另外还有一些tips和相关网站,很方便。
  •     工作之余,在品读这本小书,有感觉被一位挚爱大自然的动物学家去旅行~非常的棒的感觉~~~
  •     喜欢,就是价格订的略高
  •     惊喜极了 连续两本在掌阅促销时0.59块买来的电子书内容远远高于价格 关键还提供图片下载 有几张简直被美哭 这一年看过太多的游记大多是人文 这一本关于动物的游记朴实又清新还顺带科普 天地间不仅有人还有万物 并且还这么灵气和美 真感慨呀
  •     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然,多好!
  •     国内需要更多此类图书,传播正确的生态动物观念,展示真正自由的野生生灵之美。
  •     文字部分有点多,图拍的不错,可惜略少。文字描写还是比较生动翔实的,就是感觉略微平淡了,不是很有激情。7.7吧,整体还不错了。
  •     看着别人为着心中的热爱去全力以赴是给自己的最大礼物,专心去做一件事总让人感动。要看野生动物可以参考这本书。73页有句话,是我觉得这本书的精髓“我们呼吁对自然的爱多一点,得先走近,只有感动,才会有行动。”
  •     人只是四万生灵的一种,世界上只能听到人的故事,实在太无聊了。
  •     简单翻阅。
  •     作者超用心的,怀着对大自然的热枕,写了这本书。超级喜欢羚牛
  •     照片不错,文字成书还是太勉强。
  •     一般般吧。赤诚之心可见
  •     图片不错,但是作为书来出版有点粗糙了
  •     看得停不下,又难过有感动,萌化了
  •     中国的摄影书一直没有好感,互相抄袭,毫无真诚的态度可言。然而这本的题材却属于那种没地方可抄的类型,若非亲历亲为便不可能有话可说。为作者的真诚态度和贯穿全书的环保主张而点N个赞
  •     装帧及其傻逼,大幅照片经常是动物脑袋被胶装胶在书页中央看不到。文字通顺都没做到,我随便挑一句你们感受一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竹子开花”是建立人工饲养场的初衷。(p34)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