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废墟为伴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50267340
作者:[美]玛丽莲·约翰逊
页数:342页

内容概要

玛丽莲·约翰逊,曾在《生活》《时尚先生》及《户外》杂志资深编辑。

书籍目录

不见天日,尘土为友——研究人类的那些人
新手训练营
田野考古实践——环境至关重要
考古学求生指南——人类祖先都是天才
极致饮品时代——对啤酒的态度要严肃
玉猪龙——如何与考古学家搭讪
与废墟为伴——工作及他问题
时光穿越之旅——我们的伙伴心已碎
水下谜团——考古之慢,考古之深
古典时代
探险家俱乐部——的经典和好莱坞的经典
田野考古野外实践归来——地球耳语者
考古与战争
一些尸体——谁主宰着的历史?
受害的证据——见证人的忍耐力
危险世界中的考古学——历史性的联盟
需要回避的目标——这次的任务是“尊重”
文化遗产
一桶考古学家——如果让考古学家拯救世界
致谢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简介

被《出版人周刊》誉为“写给考古学家的一封情书”,带你重回考古现场,重新发现考古学家们的奇闻异事与真实生活。《纽约时报》畅销书,2014年度美国亚马逊读者评选百佳图书、社科类图书榜首。
1.2014年度美国亚马逊读者评选百佳图书,社科类图书榜首。
2.一封写给考古学家的情书,带你重回考古现场,重新发现考古学家们的奇闻异事与真实生活3.他们是追踪遗迹、重现历史的跨时空侦探,在一砖一瓦和尘土泥沼中寻找属于过去的真相;他们学识渊博,四海为家,甘心忍受颠沛流离和超低收入,却享受于每一次发现成果的巨大成就感。他们是你不了解的“考古人”。
你以为的考古学家——工作比《古墓丽影》更刺激,经历比《夺宝奇兵》更浪漫。他们畅游世界各大博物馆,掌握着人类远古时代神秘的信息,像探索未来一样探索失落的历史真相。
现实中的考古学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下地挖土,下水捞宝,居无定所、入不敷出,随时都可能失业睡纸箱,但为了梦想永远坚持。
这是一本让你看过之后笑中带泪的书,这是一本颠覆过去刻板印象的书。他们不是盗墓贼,不会随便挖点什么就发大财,也不会有事没事就去打僵尸。他们不害怕毒蛇猛兽,面对小小飞虫却落荒而逃;他们天生浪漫,四海为家,能徒手复原千年前传说中的美酒,但迫于生计可能在自行车店打零工。
本书作者玛丽莲·约翰逊拜访多位考古学家,与他们一起深入考古发掘现场,忠实记录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带读者重新认识真实的考古学家。


 与废墟为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提到考古学,你脑海中一定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在阴森恐怖的古代墓室里,一群身手矫健的考古学家一路破解机关、升级打怪;在神秘莫测的大洋深处,寻找海底宝藏、古代沉船;说不定还要脑补一场与文物犯罪集团惊心动魄的追逐和枪战……事实上,以上情节纯属文学想象——真实的考古生涯,绝非是一场刺激、华丽的冒险,没有僵尸,没有机关,没有动作场面,可能遇到的危险更多地来自于流感病毒和蛇虫鼠蚁。现实生活中的考古学家,往往是一群与废墟、尘土和垃圾为伴,用毕生拼凑历史真相残片的人。《与废墟为伴》的作者玛丽莲•约翰逊为搜集写作素材,走进了真实的考古学家当中。她与他们一起在炎热的加勒比小岛上挖掘陶器和骨头碎片,寻找一处殖民时代的制糖厂遗址;走进大学课堂旁听人类起源考古学课程,与同班同学一起用黑曜石打制石刀,割羊烤肉;奔赴塞浦路斯的也朗尼索斯岛,追踪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留下的蛛丝马迹……竭尽所能还原了考古学家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真实面相,把“考古学那些事儿”,原原本本讲给你听。考古学家啥样人——尘土为友,废墟为伴你想象中的考古学家,是《夺宝奇兵》里挥舞着长鞭在墓室地宫中与邪恶势力周旋、出生入死保护失落文物的印第安纳•琼斯教授?是《古墓丽影》中紧身衣马尾辫,身手矫健时时与冒险和刺激为伴的劳拉?还是《鬼吹灯》中“盗亦有道”、“鸡鸣灯灭不摸金”的摸金校尉胡八一和Shirley杨?在《与废墟为伴》中,约翰逊描绘的考古学家群像,颠覆了我们对考古学家的固有想象。从外表看,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长期的野外作业,使他们看起来还有点灰头土脸,在人前不善交际。但一谈起考古,他们立刻就变得光彩照人。他们是执着初心的“逐梦者”。少时励志以考古为一生志业,“从没想过要干其他事”。在他们眼中,铁器时代的人类骸骨,秘鲁纳斯卡文明的地画,美洲原住民如何制作和使用骨脂……历史长河中的琐碎细节令人着迷,逝去的岁月通过遗存的碎片向后人倾诉当年的故事,他们像解谜者,试图将手中的残片拼贴完整,让环绕着我们的历史之河再次流动……“考古学,爱它,恨它,离不开它。”这是书中写到的考古学家的心声。很多时候,考古学家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有调查显示,美国考古行业的失业率约为50%,人类学与考古学专业也因超低的就业率和起薪“荣膺”《福布斯》杂志2014年评选的“大学最差专业”。对考古学家来说,这项事业有时甚至不足以维持生计。书中记录的一位考古学者格兰特·吉尔莫失业了两年,参加了数百次面试才重新找到新工作;另一位考古学者凯西·阿巴斯,为了维持她在纽波顿港进行了几十年的海洋考古学研究,不得不在罗德岛纽波顿的富人区当清洁工。支撑他们的是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专业的热爱。就如年近七旬的美国女性考古学者凯西•阿巴斯在写给作者的信中所说:“到底谁更惨?是那些一直追随自己的内心,甘之如饴过穷日子的人;还是那些为了虚无缥缈的经济保障而不断在辛苦工作中挣扎,却还负债累累的人呢?”考古学家在干啥——搜集人类真实历史的碎片一说起“文物”,你或许立刻会脑补出金光灿灿的马蹄金,价值连城的元青花,镶满宝石的珐琅彩,样式新奇的西洋钟表……这些价值连城的古董固然属于文物,但在考古学领域,考古学家的研究对象大多数时候还是些不起眼的东西——古旧的建筑、坟墓,生锈的武器、塑像,破碎的石器、陶片、骨头,甚至尘土、垃圾堆、破罐子里的残留物。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工作很枯燥。挖一个探方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发掘的遗址可能空无一物,文物也可能细微到根本看不清细节。然而,“你认为空无一物的地方,其实从来不曾空无一物。”考古学家要做的是“还原”——全神贯注地仔细观察一切,努力辨别这些遗存物是否能够真实再现当年发生时的情形,让历史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康奈利所说:“成功的考古成果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他能够讲述失败者的故事,也能从碎片中还原历史。”不一定是“还原”距今千百年前的历史真实。当代考古学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科的一个分支。“大家研究的都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痕迹,区别在于,我们研究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很可能是前一天。”日常生活中,司法鉴定、灾难现场复原,这些常人印象中与考古不搭边的工作中都有考古学家的身影。书中记述了美国考古学者艾琳•科沃德在9•11世贸中心复原小组的工作经历。每天,她从传送带上取下现场残留的遗物,她从中发现了一只儿童手表,一件婴儿的罩衫,还有数不清的身份证件……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透过这些真实的历史碎片,证明“有些事情真的发生过”。考古学家在烦啥——重要的历史再也找不回新的考古发现和不断进步的科学一直在校正我们已知的历史。然而,通过约翰逊的记述,你会发现,考古学家在谈论历史、谈论他们的专业时,总是字斟句酌,怀着理智而热烈的情感告诉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追逐真相的执着”。然而,最令这些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考古学家痛心疾首的,是公众对发掘和保护历史遗迹的淡漠。有些遗址明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却因“其貌不扬”,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也就很难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书中记录了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印加时代的秘鲁金字塔在开发商的推土机下被夷为平地,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在塔利班的战火下毁于一旦,南达科他州的戴德伍德小镇,唯一见证了19世纪的中国人在此求生壮大的咏春商场,遭遇强拆后只剩下大街上的一堆瓦砾……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行径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当推土机逼近历史遗迹,“很多重要的历史再也找不回来了”。另外一种对历史遗迹的破坏,来自对文物的交易和倒卖。当3000年前深埋于地下的玉猪龙离开红山文明的发源地,变成纽约古董商手中的陈列品,它们就再也无法为当年当地的历史作出更多注解。文物一旦流向了交易市场,就丧失了为历史代言的能力。因此,考古学家们也一直在呼吁:把文物留在原地。媒体用稿,首发于《科技日报》7月5日四版“悦读时间”。
  •     每当被问及研究领域,如果我的回答还不至于被对方判断为“读小说的”或者“写小说的”,我愿意贴心地补充一句:“具体说,是和死了几百年的人打交道。”“历史?难道是考古?”到这里,我编不下去了。坦率说,研究十九世纪文学与文化倒是和研究历史、考古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不过,当考古学家们穿越“废墟”、“乱石”以及“垃圾”去亲吻毛茸茸的地壳时,我们则更多地是在草木遗骸包裹着的思想残渣里讨生活——或许,最大的共同点,是来自于那有些令人尴尬的就业与失业统计率。据《与废墟为伴》给出的调查结果,2104年,“人类学与考古学”被评为“大学最差专业”——没关系,还有历史和文学这对难兄难弟。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压力,还愿纵身一跃的,必是真爱。《与废墟为伴》的作者玛丽莲•约翰逊(Marilyn Johnson)大概就是这么一位醉心者。但是,与同类型那些畅销科普类作家不同,她连半个专家都称不上,因而,我们也没能在书中找到一串串“六角形蓝珠”般吓人的专业术语。更多时候,她进入考古世界的姿态,与绝大多数读者是齐平的——揣着满肚子好奇心、笨拙又毛手毛脚、一腔子热情与干劲儿,像夏令营的青少年甚至旅游景点的观光客:在“考古界野人”的帮助下打造出一把用来宰羊的黑曜石石器、随犯罪现场调查小组(CSI)进入“犯罪现场”,听从专家指导挖掘猪尸体——至于雨天,只有百无聊赖地呆在室内,听有关陶罐的授课——简直能想象出她啃着笔头时的无聊表情。但是,这样的平易的姿态恰恰上是一种邀请,她邀请读者们与她一起打量着这群“在地球耳边低声细语”的考古学家以及他们那听上去总像传说的职业。玛丽莲•约翰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研究对象为美国移民诗人查理斯•西米克(Charles Simic),之后她成为了小说与时尚编辑,甚至一度为《生活》杂志(Life)攥写过戴安娜王妃、威尔士王子的讣闻。因而,在对灰扑扑的考古学进行挖掘之时,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亮眼的时尚气息:某位专家“的衣着型有款,举止端庄”、某位专家“穿着淡粉色真丝套装、脚踩一双恨天高在校园里东奔西走”、而某位著名专家在结束会议后,焕发活力,“戴起隐形眼镜,改变了妆容,并裹上了一条羊毛围巾。”当然,光鲜的外表只是考古学家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部分,更多时候,他们不得不在烂泥坑里打滚、与杀人蜂和蚊虫共舞,但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过是需要克服的基础问题,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低迷的行业前景、难以为继的生活、与官方打交道时的无力感。约翰逊甚至披露道,将近一半的考古学家因为无法养活自己而中途转行,至于那些残存下来的——运气好的,能申请到各种项目基金维持工作,运气差一些的,则不得不为阔太太们做清洁工作以换取支持研究的钱。很显然,作者并不意在向读者们科普考古学的前世今生,她的目光穿越了“物”,落到了人身上。电影《涉足荒野》中,女主角虽然号称独自徒步“太平洋山脊径”(PCT),但电影并未突出野外风景,而是将叙事重点转回到徒步过程中人与人的相遇之上,每一种相遇,实际上都是一个伴随着认识对方而展开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参差多态的他者以反光镜、放大镜或者显微镜的方式映射出自己。《与废墟为伴》秉持着同样的立场,只不过,作者与各式各样考古学家之间的相遇,是以“物”为基础的,但不要忘记,这些废墟也好、垃圾也罢,同样是人的造物,时光悠悠,尚未化作齑粉的造物以沉默的语言向考古者们倾吐着秘密,同时又实现了观察者与考古学家之间的交流,唇齿间的气息回环、激荡。因而,通过这群考古学家的身影,玛丽莲•约翰逊试图映射出作为整体的行业生态以及其中影影绰绰的个体心灵,在这一过程中,她的观念也在生长、成熟。作为女性,性别意识先天地主导着约翰逊的观察,而那些出色的女性考古者则成为她关注与记录的重要对象。其中一位是莎拉•尼尔森,她的不懈努力使韩国在世界考古史中留下了身影,更重要的,“我在我的考古书里假设女性在过去所做的事都很有价值很有趣。”她清楚自己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获得男同行的尊重;另一位是秘鲁考古学家沙迪•索利斯,排除万难,发现了美洲最悠久的古城卡拉尔。性别差异看似在缩小,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女性遭遇的阻力并未比百年前少很多。这些优秀女性考古学家通过勤奋试图证明自己可以与男性同行位列同侪,只不过是从另一个面向上证明了男女之间越发深刻和清晰的不对等状态。这种不对等本身属于权力的范畴,解决了权力的资源分配与话语运作等问题,也就多少解决了性别的不对等状态。然而,当视野再扩大一些时,《与废墟为伴》呈现出了更大的困境。在学术的圈子里,男性占据着话语权,而在文化的视野里,国家占据着话语权。因而,我们发现考古学家们呈现出略显矛盾的张力:一方面,他们挖掘着南北独立战争期间阵亡战士的尸体,借此,美国民众得以凭吊先烈,一种想象的纽带连接起生者与死者,结成一枚国家意识形态认同的花环;另一方面,当北约的轰炸机将目标锁定在利比亚时,考古学家们纷纷向当局抗议,因为轰炸将不可挽救地摧毁很多文物。虽然最终学者们“曲线救国”成功,但其过程,却透露出处处掣肘、仰人鼻息的尴尬。这大概是做学术不可避免的尴尬,所谓“自由之思想”往往被限定在透明的车轭中。虽则如此,恰恰是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使人动容。利比亚遗迹的意义,超越了国别与国家认同——毕竟,不可否认,无论是考古学与博物学,在最初阶段都带有殖民属性,十九非洲大陆的遗迹被发现时,整个欧洲如嗜血之蝇,一拥而上。但现在,考古学已经具备了一种更宽容、宏大乃至宇宙气质的精神,学者们为了这些属于“他人”的东西而孜孜汲汲,其核心正是文化责任感。从前看何伟的《江城》,他惊叹于民众对于三峡被淹而无动于衷的麻木,那些遗迹将永沉水底,而学术界反对的微弱呼声也终于失语,一个旁观者的“热”尤为鲜明地反射出局中人的“冷”。是我们失了“文化责任感”?我不知道。选择保留什么、能够保留什么,本身有着极大的随机性与偶然性,功能主义一些来说,它甚至有种进化论的意味,只不过,在考古领域,自然选择变成了人为选择。但是,真等到某一天“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那点“文化责任感”的“热中肠”,倒是唯一值得怀念的。
  •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照片上的这群有些突兀的“盛装”者是一支考古队,领军人物是坐在钢琴前的女士——国际著名的古典考古学家琼·布莱顿·康奈利(Joan Breton Connelly),其他人是她的助手、考古系学生以及当地工作人员等。如果你仔细看,或许还能认出其中的一个有名人来(照片截自网页清晰度较差)——好莱坞的喜剧明星比尔·默瑞,他站在钢琴的后面。考古队工作的舞台便是身后背景里汪洋中的那座小岛——也朗尼索斯岛(Yeronisos Island)。这座“神圣之岛”坐落在塞浦路斯的西海岸,世上大多数人应该从没听说过。从1990年项目成立开始,每年的挖掘季,琼·康奈利都会带队伍上岛。每季,会有一两个像比尔·默瑞这样的名人或富人加入,捐助一些钱后就能和大家待上一个星期,一起参与挖掘工作。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之余缓解经费的紧张,并达成一定的宣传效果。每年,他们都会拍摄一张这样的照片作纪念。比尔·默瑞的参与是在2006年。也朗尼索斯岛,于5800年前被人占领,后来又被废弃。它吸引今人的魅力何在?康纳利说:“成功的考古应该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它能够讲述失败者的故事,也能从碎片中还原历史。”她认为这片遗址与“埃及艳后”以及她的儿子——凯撒里昂有关。窥探、还原历史,枯燥但真实的挖掘,神话和文明的动人故事,可能还有慢慢积累的私人情感。康纳利甚至希望死后能葬在那里。在相关网站http://www.yeronisos.org/上可以对这个项目了解更多。另外康纳利和也朗尼索斯岛的故事,在《与废墟为伴》(LIVES IN RUINS)一书中有更生动详细的叙述。这是玛丽莲·约翰逊(还著有《先上讣告后上天堂》)所著的讲述考古学家故事的书,里面有各种不同类型、个性的考古学家,尤其是几位专业又魅力的女性考古学家——除了康纳利,还有在韩国带一群军官夫人到汉江边挖土的莎拉·尼尔森、月薪不足1000在纽波特富人区守着沉船的凯西·阿巴斯、受雇于美国国防部的劳瑞·拉什等等。作者不仅是采访探寻,自己还亲身参与,带来了真实、生动的考古学家故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见长评。
  •     无论她探明的古城是不是史上第一古老的,或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的,她都得放弃休假,夜宿车中,每天清早起床就开始工作。在没有人给她任何鼓励,也没有人保证这次一定能有所发现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不懈继续发掘。无论最后发现了什么,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的本心……
  •     都是短的考古故事,挺有意思的
  •     这是一本烂书。没有观点,没有信息,没有材料,什么都没有,写的像流水账,如果说他描述的是考古学家的生活和工作,他没描述清楚;如果说他描述的是考古的流程和技巧,根本没有;如果说他体现了考古的任何方面,我都不会给这么低的分数。这是一本烂书,烂就烂在你不知道他烂在什么地方,看了跟没看一样。
  •     看之前评论也有人提到小时候有考古梦的人适合读。其实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梦呢
  •     三观很正,写法很蛋疼。
  •     本来认为书会很有意思,结果枯燥无味,只是讲述考古人员本身的平常生活。当然,这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解开了我心中好奇的谜底。现实永远不如影视作品中那么传奇美好。作者写的也真一般。
  •     还好
  •     我没觉得这本书多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应该是考古学家与军队合作在战争中保护古迹的部分。
  •     考古学最近大热啊
  •     印第安纳·琼斯的扮演者哈里森·福特居然获得美国考古研究协会颁发的首个班德利尔奖,而考古系的化装舞会基本上就是“印第安纳·琼斯集会”,“反正这群家伙几乎人人都戴着帽子,拿着鞭子。”一个女研究生说道。 一本有趣的书,能了解到真实的考古学,认识一个个真实的、跃然纸上的考古学家。 读到这句话——“那么,到底谁更惨呢?是那些一直追随自己的内心,并且甘之如饴地过着穷日子的人,还是那些为了虚无缥缈的经济保障而不断在辛苦的工作中挣扎,同时还负债累累的人呢?”——回头想想,几欲泪下。
  •     想起来过来打个分吧。非常好读的考古科普书,介绍了不同类型考古工作者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困境,现实不容乐观,然而对未来仍然充满期冀。希望可以纠正某些流行作品对考古行业的污名化和不良影响。
  •     比预期的要少些乐趣,太新闻和调皮而深度不够。不过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比如尼安德特人等等,还查了几篇文献看,有意思。记得中学时候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历史女老师励志做考古,但真的被拒绝了,不过也真让人刮目了。
  •     和自身的知识体系互为补证,有意思。
  •     这本书真是硬着头皮看完,如果你想看考古工作是如何展开的,需要用到什么工具、何种技术,在考古工作中发生了哪些匪夷所思或者有趣的事情。甚至哪怕讲一讲考古工作并不是外行人想象的那么有趣,只是一些日常那还是合上这本书吧!大篇幅的废话和没有意义的文字,脱离主题扣一星;作者表达方式扣一星,可以看出作者很努力的用幽默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是真的用力过猛,她在搞笑,然鹅书本对面永远是我的冷漠脸;翻译扣一星,虽说让我翻译我也翻译不成这个样子,但是真的看着很难受。剩下两星一星给作者写这个书不容易,另外一星给里面零星的有趣的小知识点,尤其是提到了我们红山文化玉猪龙,哈哈!我们这里把
  •     还算有趣,有点公众考古的味道。
  •     作者的文笔太好了,很有趣又易读,把异国的景色写得引人入胜,把每个考古学家的生活写得像在世外桃源苦行僧样,好向往。
  •     2017.2 速读,非兴趣范畴。描述考古学家的生活但相当散乱,无头绪!
  •     这本书主要是讲考古学家的考古工作过程,以及他们在进行考古时候的生活。作者虽然不是考古学家,但她实在的参与到几个考古项目当中,如实地记录。我想读本书的原因是,我最开始是在某公众号的推荐上看到英文版的推荐,然后我自己一直就很喜欢考古方面的纪录片,也很喜欢看夺宝奇兵系列电影,百看不厌。小时候一度梦想长大后做一名考古学家。书里面也有提及到夺宝奇兵和夺宝奇兵的男主角印第安纳琼斯。还提到了阿加莎的波洛系列中的一本!决定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刷一次那个波洛。
  •     考古学家,执着于爱好的一群人,有提到Bones,画面感一下都出来了。
  •     觉得作者始终不懂考古,只是一个记者的眼光罢了。另外书中描绘的美国考古学家真可怜,研究领域极其非主流,考古对象文物价值又低(19世纪晚期的农舍遗址能有什么文物价值,我老家就是19世纪晚期的农舍,至今还矗立在地表)。失业以后只能去自行车行打工,或者靠给富人做家政服务来挣研究经费。
  •     这本书从16年看到17年,被太多的琐事耽误了!看完之后开始怀念起学生时代在工地发掘的日子,以前觉得辛苦现在却想回也回不去了
  •     翻译太差了,
  •     讲到学生去探方灰中找灰的故事好有趣,有料有货,好读!
  •     可以给8.5分。书中写尽了考古学家的辛酸与无奈。他们或者荣誉等身,或者贫困潦倒,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考古学。“以废墟为伴”,书名即是他们的事业,生活,生命的最佳写照。
  •     考古是杀戮的反义词,是全力以赴地为那些被遗忘或是被埋葬了千万年的东西注入生命。讨论考古学时不该只关注碎片、骨头和珍贵文物,更应该关注整个过程--那是全神贯注地跪在地上仔细观察周遭的一切,努力辨别这里是否曾闪现过人类生命之光的过程。
  •     不见天日 尘土为友 没有古墓丽影的惊心动魄 唯有平淡清贫、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为坚持鼓掌 为执著喝彩
  •     终于了解了真实的考古,了解了那些考古学家。
  •     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每一位考古学家都个性鲜明
  •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并不学术,但是展现了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人们的“生态”。也让我看到了严峻的现实。
  •     穿过专业术语堆砌成的城墙,作者展现出了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生存现状,有趣的书
  •     涉及到的某些细节很有趣
  •     这本书写的是美国考古学家的真实故事——是考古学家的故事,而不是如何考古——文字幽默,极具画面感,特别是作者作为新手去参加考古训练营时的那些“心酸”片段,令人不厚道地捧腹大笑。当然她是用戏谑的手法写出考古学家们的艰辛与坚持——这种风格是我喜欢的。
  •     如果是想通过此书看到如西拉姆《神祇·坟墓·学者》一般的考古故事,那这本书一定会让人失望的。本书的作者缺乏西拉姆对于考古的知识,也没有对历史上那些激动人心的考古故事的了解。在叙述上也是拉拉杂杂,毫无重点。不算是一本成功之作。
  •     天真的考古学家
  •     不见天日,尘土为友,他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本真而专注的一个群体。考古学家研究骸骨、文物、遗址,其实是通过研究时间洪流冲刷过的痕迹来还原历史,对人类追本溯源,因而他们同样也是一群研究人类的人。我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如此喜欢这本书,爱不释手到久久不愿读完最后一页……这实在是一封最深情的情书。
  •     “他眼中的考古学是怎样的呢?它是杀戮的反义词,是全力以赴地为那些被遗忘或是被埋葬了千万年的东西重新注入生命。”考古学不止局限于了解历史,还可以在战争中保护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发现各种不一样的乐趣。 穷困潦倒又怎样?
  •     与考古的发现成果无关,只是国外考古学者的生存状态与发掘现场记实录。
  •     每一个少年时有过“考古梦”的人都应该买来读读。哈哈
  •     小时候曾想做一个考古学家,觉得在烈日灼心的荒野或湿漉危险的雨林挖掘人类遗迹的工作酷得有镜头感,直到现在在家和工作单位两点奔袭,依然为这种勇猛得有些傻气的职业行为所撼。
  •     廉价劳动力——考古系的大学生哈哈哈哈h
  •     翻译较差
  •     今日取车,偶遇一女子,坐下交谈起来。她是幼儿园老师,跟我说了很多性格方面的话题,教我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确实是性格有些急躁,即使她不说我也会想得到。 她提到了"兴奋点",我觉得挺有意思,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不同的频道"。 韩磊不止一次说过他享受的是过程,而我在乎的是结果,这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啊! 还有就是我的婚姻,也是如此,尽量要把我们两个人的"频道"调到近似,才能尽可能不爆发。 当然,我写了一大堆与此书感受不相关的话。
  •     考古学家的人物报道合集。这是一群对清贫生活和艰苦环境安之如饴的“怪人”,正是他们的工作成果,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
  •     记者写的书,重点放在当代考古学者八卦上。猎奇多于理解
  •     生活化的记录,恰恰解答了对神秘的考古学和考古学家的疑惑。要学术的去看发掘报告和学术书不就行了,这书的主角是考古学家再是考古呀……
  •     在采访过程中学习考古知识,和考古学家交上朋友,参加挖掘过程,最后才写的出这么全面深入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好记者该做的事情。
  •     抑制不住对遗址的欲望与新书的渴求, 一边看球一边刷完本书。作者用一种普世的手法展现考古学惊心动魄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为人处世、观察细致的考古学经验心得推介,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
  •     感受不到来自遗迹的诱惑啊。。。
  •     nice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