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笔记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020114024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页数:182页

内容概要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密室中的旅行》《日落公园》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30种文字,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人选之一。
编剧并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烟》《面有忧色》和《桥上的露露》,其中《烟》在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
目前定居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

作者简介

一扇门关上了。
另一扇门打开。
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2011年1月3日,大雪纷飞,保罗•奥斯特坐在桌前,写下《冬日笔记》的第一行字,此时距离他六十四岁生日还有一个月,距离他第一部作品《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则已三十年。
这是保罗•奥斯特对自己一生的剖白。他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审视自我、解剖自我;他以一种近乎随意而散乱的逻辑,组织起六十多年的人生碎片,描述了从童年到晚年之间的身体意识、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他与父母的牵绊以及对父母的探索与迷思,记录下从少年时代的性觉醒到中年深沉的婚姻之爱,以及他对食物、睡眠的思索和1987年他以作家身份开启的人生新旅程,而读者总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他小说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以及原型。
一部热情洋溢的回忆录……充满沉思默想,哀婉动人……一本优美的深刻之作。
——《华盛顿邮报》
生动地记录下思考的瞬间,反省了青春期和渐渐逼近的老年所感受到的屈辱,每一次都描写得诚实坦率,又透着优雅。
——《星期日独立报》
这是一本回忆录,但……它并没有如一般回忆录那样复述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相反,在生命即将迈入六十四岁之际,奥斯特思考了身体上的痛苦与愉悦、时间的流逝以及记忆的重量。
——《图书馆杂志》


 冬日笔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我母亲去世前,我们曾经探讨过是不是可以写一篇类似于回忆录的文章,一希望可以缓解卧床孤独之苦;二可以作为她的人生总结,作为和我们这些子孙分享人生道路的体验。但是由于我母亲的病情恶化的很快,这个事情终成为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而已。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我们都会步入生命的后程。奥斯特在这段后程的日子里,信马由缰,纪录下了自己的大半生,作为对于人生的总结,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死亡的理解!让我有感触的是,他构建这个回忆录的基石不是宏大的抱负,人性的鸡汤,却是通过人这一辈子住过的几套房,交往过的异性去构建出生活最真实的一面。这相当有意思不是吗?LOCATION标志了人生境遇的变迁,每个人居住的环境反应出成长生活环境。PARTNER折射出对于生活的感知,我们选择的另一半对象,不管是出于年轻时的荷尔蒙,还是对于人生伴侣的理性思考,都反映出我们的内心精神生活层次。没有装逼范,没有说教论,从看上去流水账式的“随笔”中,读出的是在生命步入寒冬的日子里,手上依然划过的温暖。通读后留下的“暖点”1. 谁的青春不迷茫。好像梁文道有句COMMENT更逗比, 大致说就是青春就是拿来浪费的。人生最好少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也很正常。请原谅过去的自己,而原谅过去无知的自己,不是妥协,更不是沉沦,而是要时刻记住,人在江湖,出来混,什么都是要还的。“你认为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的人,然而此后,一件接一件,它们全部开始在你身上发生,就像在每一个其他人身上发生一样”。Because the past claws its way out! 眼熟吗?对!每个人都可以犯错误,但是必须买单,学会总结,思考,改正。去找妓女,就要做好患性病的准备!(书中提起好几次了)然后,就看每个自己的然后了。。。2. 做个优秀的人,不要成为为其他的TA准备的自己。什么叫“优秀”,其实也不是成名成家,而是打磨个人价值存在的“基点”。奥斯曼在描写他对于妻子求学的MOTIVATION中,已经表达出他对于“优秀”的评价。1)“坚持”,来自于骄傲和倔强。2)对于自己的高要求。每个人都需要标签游走世间。3)“热爱”,保持勤奋和自律。奥斯特在和无数个“为其他女人准备的女人”后(我X,这个角度分析,膝盖送上啊!)最终能够与这样的伴侣共同度过几十个春秋,思考下后面的原因。肉体只是欲望的交易,而互相欣赏是家庭的基石,龙配龙,凤配凤!灰姑娘的故事只是童话!3. 学会欣赏艺术!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反思,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萃。艺术帮助我们在某刻,某地在我们内心打开,体验无法表达出的对于生命的赞叹,从而获得自由与幸福感!好吧!惭愧啊!的确是要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期待体会奥斯特的感知!人这一辈子,几处住所,几打交臂之人。完了!人这一辈子,众多异性,一个伴侣。完了!人这一辈子,不断的在开别人的门,也在不断被别人开门。开着开着,开完了.....谢谢你的时间阅读我的文字!
  •     冬天是一个特别适合读书、思考和回忆的季节,尤其是日历指到久违的假期,而阅读又回归渴望的清单。也许是因为书名的合适,也许是因为作者的魅力,在这个放下了焦躁的冬日终于翻看了这本《冬日笔记》,在奥斯特的漫漫自述中,拾起记忆中的碎片,在作者经历和自己经历之间,看到了更多、更多些许的安宁。保罗·奥斯特,一直是最喜欢的作家。最开始看的也许是《幻影书》,记忆里面已经搜寻不到具体的时间和为什么会拿起这本书,翻开书页。借助着豆瓣和多年前的笔记,才最终确定是在迄今为止最跌宕的那个时间段,七年前的一月二十一日,亦是一个冬日。而后,深深的迷上了奥斯特的故事。跌跌撞撞一年多以后,来到深圳,惊喜的在图书馆里发现其它的作品,《纽约三部曲》、《神谕之夜》、《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在地图结束的地方》、《黑暗中的人》、《月宫》、《密室中的旅行》、《末世之城》、《偶然的音乐》、《隐者》……期盼着书架上奥斯特作品一本本增加,然后取下一本本看完。只是距离最后看那本的《隐者》,已然是五年的时光。这是我的五、六年前,而差不多时间以前,奥斯特却是执起笔,开始追忆他的五年、十年,甚至是更加久远的时光。如果不是翻开《冬日笔记》,几乎已经忘记封面上这位帅气的青年,已经进入暮年,只差不到10天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七十个年头。这本写于双重冬日里面的笔记,是奥斯特对于自己一生的追忆。对于一个敏感体质的作者而言,在生命春夏秋冬之间经历的事件、记忆和感受,总是比普通的我们多了那么许多。犹太民族充满荣光和迫害的历史,以及原生家庭的破碎、黑暗、羁绊与温情;幼年的懵懂情愫、少年的膨胀情欲、青年的分分合合,直至中年婚姻的灵肉契合;还有日复一日的衣食住行之间,身体所经历的创伤和幸运,心情所经历的跌宕与安宁……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情绪,绘制成了一个如此复杂、独特和生动的人,保罗·奥斯特。徜徉在另一个人的人生故事之中,最终回归的却是自己的有限。记得以前在看昆德拉的某本小说时,曾有这样的说法,许多小说中精彩的片段是在对过去致敬的同时,所响起来的独特回音。在翻看冬日笔记的时候,回响于我心中的则是五年多以前那本本小说和回忆录的碎片。似乎,有一些懂得那种摄人心魂的力量是来源于何处。奥斯特的书总是充满一种神秘的美感,是必须要在每一个文字经历才能体悟的美感,过程和结果奇妙的融为一体。对于自己这种特别喜欢根据结局悲喜来判断是否阅读的人而言,是一种全新、充满诱惑力的体验。从他的书开始,懒得去翻看结局,也不想去推却每一个情节与结局之间的精密逻辑,而开始感受故事和情绪本身,然后惊叹他的思维是如何在跳跃和不可思议中维持绝伦的情理。三十年前的《孤独及其所创造》揭露了一些,三十年后的《冬日笔记》又揭露了一些,还有一些则仍然无法得知。可以归结是真实、记忆与感受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归结于见识与认知的累积,也可以归结于更加伟大的命运之手。在生命中一个个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拐点时,是庆幸也是无奈,这是贯穿于多个故事之中最共同的感受。无法知道孩提时光的奥斯特是否如自己一般,曾许愿过时光停留,青春不走。至亲仍然是年轻的模样,感情也未曾经历沧桑,所有事物都简单美好,所有的创伤都不会发生……只是,这些都是太过虚幻的愿望,虚幻得抱有这些念头本身都变得可笑。无论是故事还是生活,固化在某种虚幻之上,最终都会演变成让人无聊的厌倦,最后遗忘对于虚幻本身的渴望和喜爱。所以,在一边许愿青春常驻之时,也在庆幸时光流逝的教导,期待下一个拐点时,命运之手是会如何拨动,将那一个个可怖的、醉人的、揪心的、庆幸的情节推至眼前。虽然会悲伤,会痛苦,也会有喜悦,有安宁。
  •     只有自己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只有自己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只有自己才是最接近真实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你以为这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以为这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以为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会在你身上发生这种事的人,而随后一件接着一件,它们都开始在你身上发生,与发生在其他每个人身上一样。”这是本书第一段话,如同自己的写照。写出了自己平时在心底的喃喃自语。
  •     一首温和的诗
  •     老人的回忆录,读完这本书就想读他的其他作品
  •     太琐碎了,更像是给自己看的,而不是给与作者无关的人看的。
  •     “生命的终结是苦涩的”
  •     基本上是在北京到深圳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了,说不上有什么感觉。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从头到尾没有章节,从家里房间的布置到书房里的一部DVD然后开始讲一部电影,我以为我不喜欢意识流的,但居然完全被带着走完了他的一生。惊讶于64岁有过21个住所,但更惊讶地数出我24岁也已经有了11个。
  •     奥斯特的书读起来需要一颗铁肺,一连串的文字弹跳而出。一本真实可爱的自传,大概也是美国堕落一代的写实,苦闷忧郁总想着大美妞的青春期,迷茫的第一次婚姻,理想的第二任妻子,父母亲人的死亡……其实这本书适合拍成一部沉闷但不无聊的文艺片,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保罗奥斯特本人这样的大帅逼来演。
  •     一扇门已关上。另一扇门已打开。你已经进入生命的冬天。
  •     保羅.奧斯特是誰我根本不知道,就算我看完全書後我也不知道他是誰,因為我根本沒看他的任何作品啊,這本書除外。這書卻可以深深的吸引你往下看,你花了三四十個小時看完別七十年的人生,你輕輕合上書大呼過癮。
  •     更喜欢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     适合冬天读的书。很安静。文字很好。但是对作者不了解。粗略读读。老年人对生活的领悟和回味,我还没有足够的沉淀去理解。
  •     人到冬日,回首春光。贵在坦诚。
  •     真诚总是动人的
  •     在一个冬日回忆起他的生平经历……
  •     可能是爱上保罗奥斯特的开始哦。
  •     直男之光!碎片式记忆洋洋洒洒地罩在读者脸上,儿时本能、年少癫狂、日渐衰老,屎尿屁被这么坦诚地曝光,不加遮拦,真是令人吃惊。
  •     没想到。奥斯特是犹太人...
  •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人生才刚开始
  •     /【 2017年讀十本好書 】之1⃣️: /他常常與死亡共舞。回憶之鏡,照見親人們如何一一離開,和面對這些時自己整個的身心狀態。很少有人如此毫無忌諱、毫不留情地剖析家人和自己。 /妻子,是保羅筆下唯一完美人物。關於妻子的文字,是他在生命冬日最溫煦的陽光,冬夜最溫暖的爐火⋯⋯❤️ /摘錄。(12/29/2016 ~01/03/2017)
  •     又是读到一半就乏了,估计不会再从头读一遍了。句子还是很喜欢的
  •     到了最后回忆的就是这些吗?
  •     你爬下床走到窗口,赤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你64岁。室外,空气是灰色的,几近白色,看不见太阳,你问自己:还剩多少个早晨? 一扇门已关上。另一扇门已打开。 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     没什么感觉。或许是我在旅途中读的原因。要么是翻译的问题。作者回忆小时候的事,和撒尿有关的那段写的挺真切。
  •     真棒啊,真棒。我会看完的。这个译者我记着了。
  •     就是一个回忆录,毫无逻辑,不过用第二人称写自己的事情的确有种局外人悔不当初的清醒感觉,如果时间线能顺一点就更好了。 六十岁以后并非生命的寒冬,真正的寒冬是你已经放弃了自己。
  •     一两天看完人整整一生的自传。保罗·奥斯特有一种奇妙的能力,就是可以把你拉入他写作时候的情绪: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看大多数事物的眼中的超脱和释然。他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年幼到年轻再到年老的生活——曾经住过的房屋,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于是读者脑中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有位老人坐在因为久坐而已经有些瘫软了的沙发里,沙发不能是豆袋或皮质,一定要是以弹簧为骨架,以海绵为支撑,一定要是柔软的面料,在扶手部分微微有点磨损的那种,他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画面昏昏欲睡,电视也一定不是新型高清曲屏背投,一定要是带着沙沙声音的现代古董。然后他忽然醒来,进入生命的冬天。
  •     不如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废话居多
  •     人的一生 可以拥有无数次动心和调情 但在你的生活里只有两次大的爱情 青少年中期及后期 随后会是你的第一次婚姻 生命本是苦涩的 希望你的爱人可以让你甜一点
  •     晚年郭敬明。。
  •     是太过沉重吗?还是因为今天听到乔治迈克尔的死讯?是因为在128路公交一瞥?justdoit?!?~记忆的份量和时间的流逝…
  •     译得好,只有极度感性的人才能读出极致的动人。 最后几页写出小说家的本事,妙语尤其有趣
  •     没人们说的那么好。长得很帅。 “你们很多人是动物,彻头彻尾的野生动物。 你生活在沮丧的折磨和无休止的性唤起中。 你几乎与那个撞向你的女人一样愚蠢而疯狂。 他是颗发了狂的怀疑的炮弹。”
  •     如果有可能,或者如果可能会有孩子,我希望将我说给他听,就像说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老的自己。20170308冬日笔记@上海回福州的动车
  •     翻译还太稚嫩。
  •     记性太好了,书中好多细节和小事,不像常规的回忆录,故事性不大,偏第二人称的感悟,没想到作者也是路痴啊,哈哈哈!
  •     怎样才能记住生命中发生的事呢,现在才迈过23岁的步伐,感觉人生无可追忆的事,除了那些在不眠的夜晚回想起来或极度羞赧或极度幸福的小时刻,然而那些回忆的现况,全然是空白的
  •     挺喜欢这种平淡锋利的笔触,第二人称角度的。长得这么帅加一星
  •     作家随心所欲的结果,少了几分精心雕琢的美。作家用许许多多奇怪的意象,把一些琐碎又日常的东西联系到了一起,以至于看起来不那么“无聊”,可见其功力还在。其实吧,从回忆录开始了解一个作家,于他于我都是不公平的。 最后:奥斯特,何不等我来了,你再老?
  •     1706还不错,对21次搬家记忆深刻。
  •     整个看书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心情 好像也随着自己生活而时而共鸣 安安静静的看完了
  •     3.5 用第二人称而不是以“我”来书写自传就本书而言似是机智的选择,字里行间充满着宿命而忧伤的诗意气质,“这一年春天将迟来,而你思忖着还要多少个星期才能开始寻找第一只知更鸟”,记忆如同在时间的汪洋里肆意跳跃,“写作是身体的音乐”的身体力行者;就是感觉有几处写的过于琐碎,絮絮叨叨怨怨念念,如带着很高期望值来读怕是会有些失落
  •     书名取得太美了。里面是十分天马行空的回忆,纵使年轻多疯狂,年老时终归要前往一个地方。
  •     叙事混乱,使用第二人称感觉读着很不习惯,看了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后面都是粗略浏览的,或许是我不懂欣赏吧,老司机的世界我真的不懂......
  •     这样的冬天看这样一本书,很可以。
  •     好喜欢中间写这一辈子住过的居所那一段啊
  •     保罗奥斯特式唠叨很无聊,不过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样一个坦诚的人。
  •     非常易读的散文。可能年轻的时候还不能体会到所谓人生的冬天是什么样子,但从这本书描述的各个碎片看到作者的一生是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     是我特别喜欢的文风。人生的碎片回忆,甜蜜苦痛都在其中。坦诚地记录了很多瞬间。
  •     “生命的终结是苦涩的。”
  •     今年读的第一本想强推的文学书。真实、深刻、震撼得令人战栗。btr译得也好。咸弟说,她对保罗奥斯特的烧已经退了。我的却开始烧起来了。——要去找他所有的书来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