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追问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32771121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二十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现象学的重要代表。

书籍目录

前言
A追问物的不同方式
1.哲学和科学的追问
2.物这个词的多义性
3.与科学和技术不同的追问物性的另一种方式
4.日常的或科学的物的经验;关于其真理的问题
5.个别性和每个性,作为物之规定的空间和时间
6.物作为每个这一个
7.主观的一客观的,关于真理的问题
8.物作为诸特性之戡体
9.真理、物和话语的本质结构
10.规定物的历史性
11.真理一话语(陈述)一物
12.历史性和决断
13.总结
B康德追问物的方式
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根基
1.康德著作在其生前的反响;新康德主义
2.康德主要著作的标题
3.范畴作为被陈述的方式
4.Zbyo~-ratio一理性
5.近代数学的自然科学和一种纯粹理性批判的形成
a)近代自然科学与古代和中世纪自然科学不同的特征
b)数学的东西
c)近代自然科学的数学特征;牛顿的第YI运动定律
d)与近代经验相比较凸显希腊人的自然经验
d1)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的自然经验
d2)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d3)牛顿的运动学说
e)数学筹划的本质(伽利略的落体实验)
f)数学之物的形而上学意义
f1)基本原理:新的自由、自我约束和自我论证
f2)笛卡儿:cogitosum;作为卓越主体的我
f3)作为ZUI高根据的理性;自我律,矛盾律
6.追问物的历史;总结
7.理性形而上学(沃尔夫、鲍姆伽登)
Ⅱ.康德主要著作中的物的问题
1.康德的“批判”指的是什么?
2.纯粹理性的“批判”与“一切纯粹知性的基本原理体系”的关系
3.对先验分析论的第二个主要部分“一切纯粹知性的基本原理体系”的解释
a)康德的经验概念
b)作为自然物的物
c)关于原理体系主要部分的三步划分
4.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知识和对象
a)作为人的知识的知识
b)作为知识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直观和思维
c)康德双重规定的对象
d)感性和知性,接受性和自发性
e)思维表面上的优先地位;与纯粹直观相关的纯粹知性
f)在康德那里的逻辑和判断
5.康德对判断的本质规定
a)传统的判断学说
b)传统学说的不足之处;数理逻辑
c)在康德那里判断的对象相关性和直观相关性;统觉
d)康德对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区分
e)apriori(先天的)一aposteriori(后天的)
f)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g)避免矛盾的原则作为判断之真理的消极条件
h)避免矛盾的原则作为同一性原理的消极表达
i)康德的先验考察;普通逻辑和先验逻辑
j)一切知识必然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
6.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7.纯粹知性的一切综合原理之系统展现
a)使对象之对象性得以可能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的可论证性
b)作为源泉和规范能力的纯粹知性;统一性,范畴
c)作为形而上学原理的数学的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d)直观之公理
d1)Quantum(量)和quantitas(定量)
d2)作为quanta,作为纯粹直观形式的空间和时间
d3)第YI条基本原理的证明;所有基本原理都基于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e)知觉之预期
e1)“经验”这个词的多义性;关于经验的学说和近代自然科学
e2)康德的实在性概念;强度的量
e3)康德先验理解的感觉;第二条基本原理的证明
e4)预期的奇怪之处;实在性和感觉
e5)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至上的基本原理,证明的循环进程
f)经验之类比
f1)类比作为类推,作为诸关系的关系,作为存在情况的规定
f2)作为普遍时间规定之规则的类比
f3)第YI类比及其证明;作为时间规定的实体
g)一般经验思维之公设
g1)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作为主观综合原理的模态
g2)公设符合经验之本质;模态涉及经验,而不再涉及可设想的性质
g3)存在作为经验之对象的存在;与认识能力相关的模态
g4)证明和解释的循环进程
h)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居间的东西
结论

作者简介

《物的追问》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知名哲学家、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马丁·海德格尔,在现当代哲学史上,他以其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_典哲学的研究和先验理论的推进著称,《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被哲学界称为“康德第二书”的《物的追问》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虽篇幅不大,却集中体现了其后期的重要思想。比如其中的附录《恩斯特·卡西尔和马丁’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对话》一文,反映的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史上一场著名的思想之争,深刻影响着一批后世的知名哲学家。


 物的追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海德格尔与康德树上的Nowhereman/作通俗的也是最容易获得的看法认为,海德格尔对于康德的解读是对康德的现象学化。他把康德置于一种前-现象学的历史中去了。时间在海德格尔那里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时间正是他追问存在的根本视域(此处的时间并不是物理学上的作为测量标准客观时间,客观时间反倒是以这种原始的时间为根基的)。而要以现象学的方式来看康德,必须以时间作为中介。我们来看一看情形如何:时间,对于康德来说,是直观的形式,是先验的,是把直观组织起来的前提。在海德格尔的解读下,这时间就成为了背景,表象就在这背景中被给予我们。而在直观的过程中,作为背景的时间不是作为对象或者主题,只是相伴而来。可以说,时间成了人最基本的视域,成了前-经验的东西,也就成了现象学的东西。一切都在时间中显现,一切都借助时间显现。时间作为前后相继的原始时间,使杂多的表象联结起来。随着表象之统一而来的也就是康德称为先验统觉得东西,即统一的意识,也就是我思。我思表达的并不是日后我们称为主观的那种东西,而是subject,sub-ject,即朝向对面的投射,并在投射之时使自己处于...之下。这就意味着对象之面对性。但是,康德仍然将我思思考为主观的,也就是与对象相对的。而这一点正是海德格尔所拒绝的:他拒绝把作为背景的时间变成属于主体的东西。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工作就是通过对人之Dasein的理解来通达存在本身,在这过程中,本身要被消除掉的主体却通过Dasein重新出现。总之,按照这样的将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读视作是一种以现象学为尺度的对康德的先验哲学的衡量来看,康德就成了一个尚未完成的或者说不全面的现象学家。一方面,康德的时间概念构成了现象学所重视的前-经验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康德又因为坚持我思而陷入了主体哲学的窠臼。然而,在《物的追问》中,情形就果然如此吗?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公认的问题:海德格尔违背了康德的意愿吗?可以仔细想想,我们在谈到“意愿”的时候说出了什么。这“意愿”同样适合于海德格尔,因此也可以问:我们违背了海德格尔的意愿吗?意愿就像是阴谋论,它空洞到以至于可以用来缝合一切文本间的裂缝。一切褶皱都在意愿之中消失殆尽。显然,我们不应该用意愿就把问题打发掉。而要寻求问题本身就得直接从文本入手,而非做一番臆想。文本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1、对物的追问这个问题本身 2、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论部分的详细阐释。通过一些基础性的预备工作,作者廓清了一些概念,如:物、真理、陈述。由第一个问题而来的总结因此就是对所问的东西的定义:物是时空中的物、物是诸性质的载体(真理作为主谓陈述的主词与谓词的符合同物的sub-stance同诸性质的符合之间的结构相同);对追问方式的说明:物归于何处、物之物性从何处获得。紧接着就直接跨入了从对康德的历史性的地基的拆解到对康德的文本本身的解释。第二部分按分量和密度来说显然是重中之重。首先,海德格尔将康德所处的历史时代规定为由数学的东西所奠定的时代。数学的东西,μαθησις,就是τα μαθηματα(可学习的东西),也就是 μανθανειν(学习)和μαθησις(教导)。“不能学习某物......我们只能学习某物的使用。”(P64)这使用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我们先行已对此物之本质有了认识,从而才使某物如其所是地成为可见的。因此,学习就是获取一种已经拥有的东西。只在某物显现出来给予我们的时候,人才能去学习。没有柏拉图的ιδεα,这样的古希腊的学习观念是不可能的。因此,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而这要求有一种本质,或者ιδεα先行存在了。数学的东西,作为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时代之特征,它开启了历史,成为开端αρχη。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东西、本质就如此通过学习的概念联结了起来,由此规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性质:先行筹划。海德格尔如此规定了数学筹划的本质:“数学的东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东西,所获取到的是从其自身出发而给予自己的知识,就此而言,所给出的是已经拥有的东西。”(P183)。总结为以下六点:1、跳过诸物的一种先行筹划,由此开启了一个让物显现的空间。2、先行筹划确定了看待物的态度:αξιωματα公理(作为物的尺度)3、数学的筹划是公理性的,先行把握了物的本质。4、由筹划而来的尺度涵盖了一切物的领域(φυσις在古希腊意义上的自行涌现不再是物的规定,反倒成了物被置于其中的一个关系的场所,就像牛顿体系中的机械的时空框架)。5、筹划设定了一种因一切物必然回答而必然通达一切的方法:experiri实验(在先行筹划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假设、安排,从而逼迫物作出回答)。6、筹划带来的匀质性导致了数量上的测量。形而上学涉及一切存在者,而现在,一切存在者都已由数学的东西先行筹划了。因此,形而上学如果想要继续探究存在者,那它就必须把握它们的数学上的根据。于是,海德格尔就此拆解了笛卡尔,将其从一个怀疑论者的通俗观点中解救出来:公理是数学筹划所确定的数学的东西,也就是对一切物且超出一切物的规定,其本身是自明的。由它所表述的内容因此就是subjectum(υποκειμενον),即在底下的东西、基础。这基体subjectum由公理带出来,是自明的,也就是不可怀疑的。而以它为尺度,那么其他一切就必须成为可怀疑的。主体只是在这种互相投射的面对面的东西之间的附带的效果。而通俗观点就从主体方面来考虑了笛卡尔所有的思想,从而造成对他的误解:笛卡尔怀疑一切,而只有我思不可怀疑,因此推断出基体。然而实际情况是,笛卡尔首先应着基体的要求才能去怀疑一切。通俗观点倒置了笛卡尔思想的历史性。弄清了康德思想所处的历史境况,只是海德格尔的预备工作。他认为,康德正是基于这种历史性的东西开始思考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种思考,就是解决这种先行筹划同知识的关系的问题:批判κρινειν,就是积极地设定,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纯粹理性的那些基本原理进行测定和筹划”(P111)。于是,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指出,《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先天如何同后天沟通,这其实就是康德自己提出的“人能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精确形式。康德首先规定了人的认识的双重活动,“人的知识是表象着与对象相关的知识,但这种表象的活动不是单纯在概念、判断中的思维,而是----通过印象的编排和全部原理结构而凸显出来的东西----直观”(P123):1、直观--直接的/特殊的“这一个”2、思维--间接的/共相:普遍。康德强调了知识中的直观的地位。因此经验概念也产生了变化:经验只在直观与思维的共同作用下才可能。随后,康德区分了两种知识:分析的、综合的。前者得出的知识只是从主词的分析得来的,谓词首先已经包含在主词之中了。后者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把不属于主词的对象纳入了进来。因此,可以说,康德批判的成败的关键就系于直观与思维的联结了。那么,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呢?如果没有综合活动,以及使活动可能的先验逻辑,综合判断就会失去根据,以至于既看不出真也看不出假(不像分析判断只基于同一性远离:谓词包含于主词中,只要二者不矛盾即为真)。于是,海德格尔接着就着手分析康德的四条基本原理。但是问题似乎变得模糊了起来。基本原理的证明似乎进入了循环论证:用先验的东西说明已被先验地把握了的现象,然后再以此证明先验的东西。这似乎只能指向这一点,即思维与直观、先验与后验是相互归属的。经验的本质就是思维与直观相互归属的统一本身。康德对于由范畴而来的四种基本原理的证明,不如说就是基于这种循环才可能的。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思想的无能吗?原理作为为经验奠基的东西都要由以直观与思维之统一为条件的经验证明。其实,正是这循环道出了什么:原理在经验处返回到是经验得以可能的源头(即基本原理)处,从而得到证明。可以说,原理就是循环本身。这不正是道出了数学筹划的本质吗?也就是康德思考的那种思想--时代之思。原理为自己奠基,原理就是循环本身。之所以原理能够是这种循环,是因为原理,按照μαθηματα,本身就是自明的。海德格尔在文本将近结尾处写道:“经验是一种本身就循环着的发生活动,居于循环中的东西通过这种循环而展开,而这种展开无非就是居间的东西----在我们和物之间。”(P215)而同之前的理性形而上学(即企图从抽象公理中推出一切的纯思辨哲学)不同的在于,康德通过对认识活动的重新定义(突出直观以及其与思维的联结)而改变了经验的本质,他在这循环之中纳入了对象、现实之存有。可以说,康德把握了思想,并且对近代自然科学作出了说明和论证。现在,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海德格尔的文本。那么,我们穷尽了文本所要说的东西吗?回到我们开始提的问题,康德是一位前-现象学家吗?明显的是,海德格尔的多个对康德解读的文本有很多地方会让人以为,作者夹带了私货,用一种现象学的眼光看康德的先验哲学,并以此评价了康德。然而,《物的追问》中的问题并不在于对于四种基本原理的解读,也不在于对康德哲学之开端的分析,甚至也不在于物的追问本身!最令人惊奇的是,既然要解读康德,为何不谈物自体?作者如何把康德的人是什么的问题转变成了物是什么的问题?又是如何把物的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甚至关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命运?追问物是什么,也就是追问使物成为物的物之物性是什么。物性不是物,不是在时空中受到限定的东西,而是Un-bedingtes(非-有条件的)。这一追问方式同存在差异的区分方式是相同的,即在某物背后的一种形成过程(如存在者背后的显-隐二重性的存在)。亦即说,海德格尔关注的是存在的现象学的问题:存在之显现,而非存在之本质。因此这一追问也就越出了科学、哲学之外。然而,紧接着,文本却出现了裂缝,这一裂缝表现为连接:“决断”这一说法出现了。决断,在德语中是反身动词(sich) entschlissen:脱离、解开自己,英文翻译为resolution。“决断”同样也出现在《存在与时间》中:决断是此在在畏中倾听到的良知的呼唤,从而对死亡做了先行的了解,成为向死而生的此在。决断作为解开自己,就是脱离常人的状态,面对未来而筹划。因此,决断就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未来到来。可以看到,未来的到来正是以从现在(即常人的、沉沦的)脱离为条件的。为了弄清楚决断的未来,有必要简要勾画出现在。这种“现在”已由波德莱尔道出了:“现代性就是短暂,流变,偶然事件;它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与不变。”现代性所意指的东西是一种未完成的艺术,仅仅是艺术的一半。而永恒与不变则不属于现代性。然而,可以明确的是,波德莱尔所谈论的艺术绝不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永恒的东西,而只是现代产物。Art的本义可从artifact中得到窥探:手工制品。因此,诗人所说的艺术则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东西,也就是一种现代的东西。他的话因而就可以这样理解:现代的艺术制品由短暂、流变和永恒不变组成。初看上去这句话是矛盾的。艺术怎么能既是短暂又是永恒呢?在黑格尔处这表达得更加清晰。“扬弃”aufheben, auf-heben,从...上拿起,在拿起的同时有所抛弃,也就是说保持并废除。扬弃就是对绝对精神运动的描述,它填充了循环中的每一个细节,或者说它就是这运动的规则,因而也就是由绝对精神所创造的历史的规则。这历史是从抽象出发,经过扬弃达到具体,再经过扬弃达到具体的抽象,而这个终点表现为历史的终点: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的、把市民社会保持为有限环节的国家,表现为黑格尔自己的精神现象学,表现为绝对真理。一切环节都由绝对精神这个最空洞也最广阔的能指所涵盖,绝对精神成为每个时刻中的绝对的现在。每一刻都是绝对精神的特殊环节,每一刻都通过aufheben的拿起和废除保持为永恒的现在。这难道不就是“现在”的真理吗?现在就是永恒的现在,每一刻都是现在,未来是现在,过去也是现在。说到此处,波德莱尔的意思才能真正被理解。所以,现在可以看一下“决断”了。决断就是解开自身,使自己脱离永恒的现在而进入此在的本真的生存之中。因此,追问本身的意义也就被展现给我们了:由追问我们才能迎来参与决断的机会,但决断本身只在某种境况中才会发生,这一境况无论那个处于其中的历史性的民族是否承认、接受都是流俗历史中的必然----存在历史之天命。总之,决断就是两种历史重合之处,历史性的民族由此进入本真的存在历史而获得其历史性。这种决断是非机械性地,不是由技术的进步、发展来取得的,而是此在根据自身的境况做出的,它就是自由(萨特显然深刻地理解了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这个奇特的部分,但萨特的失误在于以这个部分取代了对海德格尔整体的把握,从而使这种原本力图脱离现代性所带来的永恒现在的决断重新落入了资产阶级式的自由观念与社会责任之中)。对于海德格尔,这种自由乃是在无思想之处的由思想所开辟的不明显的道路上才有的。对于追问来说,这种决断跨越了实际上并非自明的“自然的”规定(即数学的筹划),而走上追问之路(可以说,追问和决断乃是一体的,一切都是为了重新踏上思想的道路)。如此,思想、历史、民族行动就联系了起来,成为一种力图区别于现代技术的动员力量。真正的历史在这种联系中凸显出来:它由追问、思想来获得。历史性指表面上已经过去,但实际上仍然发生着的东西,即αρχη(开端)。此在要理解自身的境况从而做出决断也就要先做出追问,去回溯那个在现在仍保持着的过去的开端,并使它作为未来的东西发挥作用。 从凸显出来的历史性中,我们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决断意味着什么。历史性的曾在、当下、未来这三个维度联结成统一的生存境域,追问以及决断就是顺应这原始的历史性,以曾在作为未来这样一种返回步伐使自己脱离永恒的现在。在这个意义上说,奥斯本在《时间的政治》中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称作反动的现代性是大致符合的。因为海德格尔用以克服永恒的现在的历史性是把过去作为未来,从而取代了把现在作为未来的现代性观念。不过,行文至此,为了避免使海德格尔的追问也沦为一种纯粹的历史研究,即一种编年史的、教科书式的信息排列,我们,说着汉语的人要做什么呢?这排在最后也是着墨最少的,但也最重要的问题时刻徘徊在我们头顶。就现代中国思想(如汪晖的分析那样)而言,海德格尔仍然是一个域外的东西,远不如赫胥黎、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孔德的实证主义的影响大(因为这几个人的思想具有开端性作用,开启了之后汉语思考自身的空间)。因此,此处,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追问海德格尔,而是追问对海德格尔的追问本身!这样一种追问,倒不如说是居于两种语言(甚至更多!)之间,就是学习。而事实上,学习就是这种居于...之间,在隔开两者的沟壑上不断跨越、行走、游牧。学习就是知-道(人不学,不知道),而非παιδεια(即观看ιδεα)。而如何去知-道就关系着行-道。唯有学习,才能通往道路。人,作为一个不够牢固的容器是脆弱的,人必将失败。然而这失败成就了思想的事业。思想就是要接近那不可能的东西,并且接受这一接近所带来的必然的失败。从深渊而来,我们才能有所说。从深渊而来,也就是,在思考的不可能之后,才有思想。这是源与流的关系。从流接近源并没有捷径,只有道路,这道路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行路:四海为家、游牧民族。只有经历了深渊的人才知恐怖,他们并非无视善恶,而是学会了把丑陋、邪恶、血腥像口袋一样翻过来暴露在五月的微风中。这是人之肉体对抗资本的最后方式:先把自己交付给深渊,让自己毁灭。通往诗歌之路,实际上也就是通往深渊的路,也就是思想的道路,这道路就是学习。换句话说,学习,就是走上那条道路,向着深渊进发。在深渊中死亡,即是说:虚怀接纳:使自己成为空洞,虚心接纳那将要来临的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忘记读了多少遍了,买了这个新版的,旧版的才28元,价格涨得可以,但是比起妹子们的各种物什差得还是远。读这一遍的时候,不少问题都清晰了一些,论文也要继续往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