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63387706
作者:鲁西奇
页数:488页

内容概要

鲁西奇,男,1965年10月生,江苏东海人。1982-1995年间就读于武汉大学,1995年获博士学位;1989-2007年间在武汉大学工作,2001年任教授。现为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历史地理研究。出版《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等专著6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1项。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

书籍目录

空间与历史: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历史(代序)
一 “空间”的力量及其意义
二 “区域多样性”与中国历史发展
三 核心与边缘: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区”与“内地的边缘”
四 村落与城市:传统中国乡村聚落与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
五 多元、统一的中国是如何可能的?
卷一 区域多样性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
一 景观多样性
(一)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三)景观认知与意义的多样性
二 历史进程与道路的多样性
(一)历史进程的区域差异
(二)历史道路的区域差异
(三)影响历史发展诸要素的区域差异
三 区域多样性的方法论意义
(一)“五种社会形态演进”阐释模式的终结
(二)走出“王朝更替”的叙述与阐释模式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
一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
(一)中原道路
(二)南方道路
(三)草原道路
(四)高原道路
(五)沙漠-绿洲道路
二 适应、抉择与互动:历史道路区域性差异的形成
(一)适应
(二)抉择
(三)互动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及其变动
一 三大经济带格局的形成
二 三大经济地带的变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畜牧经济带、旱作农业经济带的南移
(二)宋代旱作农业经济带与畜牧经济因素的南渐
(三)明清时期稻作农业与旱作农业因素的北渐
三 影响地带性差异之形成及其变动的诸因素
卷二 核心与边缘
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区”:概念及其分析理路
一 冀朝鼎的“基本经济区”概念及其分析理路
二 “核心区”概念的重新界定
三 不同层级的核心区与王朝国家的地方控制方式
中国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
一 秦汉时期的核心区及其转移:从关中到“三河”
二 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区:关陇、河东与河洛
三 六朝及南唐、南宋的核心区:宁镇与江淮
四 中晚唐五代与北宋的核心区:汴洛与河北
五 辽金元三朝的核心区:从草原到燕地
六 明清两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南北直隶与畿辅
七 结语
“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
一 隙地、蛮荒以及帝国疆域内部的“化外之区”
二 “内地的边缘”的区域特征
三 “内地的边缘”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边缘”的“核心”:白莲教“襄阳教团”的形成与扩散
一 问题之提出:传统中国秘密社会的结构性特点
二 明清时期的鄂西北地区:“异端的渊薮”
三 清中期鄂西北白莲教传播的“核心区”及其“核心集团”
(一)黄龙垱与刘起荣、张汉潮集团
(二)夹河洲与宋之清-高均德集团
(三)刘家集与齐林-姚之富集团
四 跳跃式传播:“襄阳教团”的扩散及其方式
五 边缘区域内边缘人群中“核心集团”的凝聚与分散
卷三 城市与村庄
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
一 城市:权力运作的场所和工具
二 城墙:威权的象征
三 城墙内外:城市的空间分划及其意义
四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研究理路
城墙内的城市?——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再思考
一 问题之提出
二 城墙之有无
三 附郭街区的形成与发展
散村与集村: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一 问题之提出
二 北方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三 南方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四 从散村到集村:传统中国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总体趋势
五 散居与聚居形态下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方式的差异
主要征引文献
图目
图1. 汉代的经济区划
图2. 隋代的经济区划
图3. 秦汉时期的核心区及其变动
图4.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区
图5. 六朝政权的核心区
图6. 中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区
图7. 辽金元政权的核心区
图8. 明朝与清朝的核心区
图9. 清乾隆后期白莲教“襄阳教团”的“核心区”

作者简介

运用“空间”的观念与方法,思考“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可称为“空间维度下的历史分析”。全书分为“区域多样性”、“核心与边缘”、“城市与村庄”三大部分,分别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及其变动”、“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内地的边缘”、“‘边缘’的‘核心’”、“权力与城市空间”、“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其区域差异”等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回答“统一、多元中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宏大命题,得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认识。
空间是历史的舞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思考“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施坚雅讨论区域,都有个内在逻辑,即核心与边缘,个人理解为是点与面的关系或者说是点与众点的关系;而鲁西奇和诸多历史学者一样,喜欢大而化之地谈 某个区域是否是 核心区,这讲的是一个面,在这种传统思路下用的“核心”其实 理论性质就大大折扣了,当然更不利于与别人的理论对话了。参见 p161,鲁氏将 regionl core 翻译为:区域性核心区 ,不妥,多了一个“区”字,因此与其说他受施坚雅启发而产生了自己的“核心区”,还不如说受了一些国内史学前辈的影响。
  •     p.161,作者对施坚雅的批评时站不住脚的,施坚雅论述的是经济核心区、政治核心区是一种自然发展,而鲁西奇可能根据中国古代史经验,比如首都长安对全国资源的吸纳,试图批评之,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政治中心的成长其实都有个从经济到政治的过程,比如长安成为政治中心是依托关中的经济,这才是施坚雅说的道理。
  •     这两年来同类题材著作中少有能与之比拟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几年来关于空间与历史关系这一主题的思考的论文,其中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这一篇写得尤其的好。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西奇。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虽无甚新意,但有这胆量,就不错了。
  •     没有预想中的好……
  •     其中《卷三 城市与村庄》相当有意义。
  •     可读性很强,启发很大,立意深远。
  •     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之后的理论思索,卷二“核心与边缘”、卷三《散村与集村》一章较好
  •     书很平实,也很好读。不少地方有启发,但又似乎点到为止,感觉尚有继续深入的空间。总的来说,是一本很好看的闲书。
  •     论文集以及本科生课,后记说教学相长。历史的地理诠释。有营养的书,开开眼~类型化。看着朴素,翻着舒服。章后注,外行读着不分心。小细节,县衙及其社会控制
  •     这本书有个点挺有意思的.认为城墙是一种权力象征/图腾,其意义甚至过于攻防.后面也有相当的部分是倾向于文明时期村落城镇的形成政治上的因素占多.
  •     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发展,细致清晰,很受启发。
  •     停不下来,还要开题呀~
  •     非常有洞见和关怀的一本学术著作,值得细读。以空间来击破整体,来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的多元。
  •     与预期虽有不小差距,不过写到此程度也是实事求是、十分不易了,很奇怪鲁西奇这个性格的人怎么适合担任系主任,而且厦大的学科布局、定位也决定了历史地理专业不会有任何的发展的,鲁先生吃力不讨好,不如早辞。 再补充一句:很多历史地理学者本业之外,似乎还有不少自己的副业,最有名的如辛德勇,鲁还写过一本《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更是与史地专业无联了
  •     寒假刷完,颇多收获,虽于自己专业领域仍有隔阂,总算不类本科时听鲁老师课时那样云里雾里了。窃以为卷二启发颇大。
  •     与其说是史学专著,不如说是一部意图提出新的史学研究理论而没有深化论证的研究方法论集
  •     中国政治中心从秦汉到中唐,集中于关陇,辐射于洛阳,到北宋已向汴梁东移,形成以河南北部为核心,再到元明清逐渐转移到幽燕地区。决定一个地区是否成为政治中心的,并不一定是经济因素,也许更主要的是兵源,以及其它的要素。
  •     严谨的研究态度,理性的逻辑思维,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是学习“如何进行论述”的范本。
  •     鲁老师涉猎很广。。。似乎做历史地理的都这样。
  •     通识类的书吧,更强一些的逻辑理路的追求没有那么大
  •     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历史,“接地气”的一本力作。
  •     垃圾。
  •     别的不说,单论书名,历史是时间+空间概念,空洞的胡扯时空的空间结构,这就象脱裤子放屁一样,只不过是个雅屁而已。除了很响且跪舔洋八股以外,别无用处。言必称美式土鳖宗主国的#假洋鬼子#。会抒情、会议论、会卖弄文笔、会吹牛逼,就是不会研读基本史料的风骚客。
  •     也是会吹
  •     装帧好,用纸好,内容一般
  •     虽是作者已发表论文的汇编,看似散杂,实则蕴含内在的逻辑和相互联系的问题意识;实实在在是作者思考和研究之精华,亮点甚多,给人启发。
  •     题目很好,论述稍嫌空疏……
  •     被书名吸引,却发现作者志大才疏。
  •      读了前一半,很受启发。
  •     我所理解的“中国历史”,是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是千百年来生活于其间的各地区人群为了生存与发展、追寻美好生活而不断“适应”并“改造”其所处的环境、摸索并建立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求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创造并不断“改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国”的历史。
  •     基本构架不错,论述大体亦平正通达,但对冀朝鼎之说矫枉过正,对许倬云之说过于倚重,暴露了以论带史但理论突破不足的问题。
  •     文风实在读不下去
  •     自己作田野研究的那部分还好,但没有经济人类学对生计模式和土地利用的深入;其次,转述加工他人的论述.....就差几等,如礼制于城市空间的腐论没有经历个人体验的反思,直接引用补充书中的内容结构,实在太牵强了~~
  •     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宏观把握,看完非常过瘾。对冀朝鼎的基本经济区提出挑战,提出除了基本经济区以外的所谓“兵甲所出、财赋所聚、人才所萃、正统所寄”的地区的重要性。但对于四者重要性程度未做详细区分。
  •     用区域多样性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道路。在传统中国内部存在“化外之区”,其是内地的边缘化,易是“异端的渊薮”。中国古代的城墙是威权的象征,有无城墙不是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是城市的唯一标准。从散村到集村是传统中国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总体趋势。
  •     电子版~
  •     前面很大部分是在对冀朝鼎的理论做纠偏工作,对基本经济区这个概念存疑,用核心区--内地的边缘--边缘的核心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纠偏。此外南北方散村集村的不同概念特征也在反复强调。
  •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     这本书是鲁老师这些年思考之大成,尤其是中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从空间的角度、村落与民众的视角)和对内地边疆概念的阐释。
  •     基本上都是旧文,野心不小,属于对历史发展大脉络的思考,核心问题是多元的中国如何实现。区域多样性一卷属于有用的废话,并不完全赞同。核心与边缘启发甚大。作者直陈自己是从乡村研究出发的,散村、集村的划分比较有趣。另外他说很想多了解域外地理学研究,我没看出来多少。希望作者想写的那本书早点写出来。
  •     创见不多,有印象的是内地边缘的跳跃式发展(实际上帮助印证了他想反驳的经济区理论)、北方散村向集村发展的循环。还有就是对政治权力的强调。作梳理性的文字观
  •     内地的边缘。
  •     关于集居与散居的问题没怎么看懂,特别是提到散居的时候用的是聚落离散的资料来论证,而与前述散居定义:个人住户的离散 不合。
  •     更向荒唐说大唐。中国的所谓大历史脉络基本都是从几位美籍华裔学者那里继承的,加上几个对于名词定义的英美二流著作,就形成一些看不出范式更不知所云的空心体系。为什么超一流的学者不说,真正说评书的人才爱说那些上下五千年的东西——土里埋的花生,偏偏要挂在树上冒充丝瓜做什么!
  •     这是一本普通的论文集,而已。既非关于某个专题的系统完整研究,也缺乏独到精彩的观点,简言之,既无高度也无深度。转而读许倬云的书,视野、论调、笔法都豁然开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