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药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32768260
作者:[美]路易丝·厄德里克
页数:316页

内容概要

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1954— ),诗人,小说家,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是奥吉布瓦部落人,外祖父曾任部落酋长。厄德里克阅历丰富,大器早成,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活跃、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曾获美国全国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国会图书馆小说奖、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洛杉矶时报》小说奖等文学大奖,入围普利策小说奖,七次荣膺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她已出版二十余部作品,被收入多部文学选集。

作者简介

《爱药》是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美国高校文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一。初版由十四个故事构成,一九九三年重版时另加入了四个故事。有评论家认为,《爱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仅仅算得上一部短篇小说集,因为它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开端、高潮和结局,故事之间虽有些许关联,但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也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由短篇小说构成的长篇小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长篇小说,是对印第安口头叙事最好的继承,彰显了印第安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张廷佺先生是美国印第安文学专家和资深译者,他借鉴国内外有关厄德里克的最新研究,对其二零零八年版的《爱药》中译本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期最大程度地呈现原文风姿。


 爱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爱药的意义文/米雪清朝词人纳兰性德在《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中写道:“人生如只如初见……”,初见时候的爱人,怦然心动,没有那么多的俗世烦恼,总是让人留恋。在美国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著名作品《爱药》中,活了半个世纪的尼克特-喀什帕为了家庭任劳任怨的半辈子,忽然想抛弃家庭去寻找初恋,可见初恋中饱含着人灵魂深处的单纯与美好。这种情感实际上是人性中的一种回归,未被社会中各种因素影响之前的精神世界。作者路易丝•厄德里克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是奥吉布瓦部落人,外祖父曾任部落酋长,她是含有印第安血统的美国土著。丰富的阅历,白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的撞击,都成为她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我没有选择素材;是素材选择了我”。正如诗人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骨子里的血统在不自觉为她文学之路的发展提供了一座指明方向的灯塔,这是她成为美国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必要因素。而《爱药》是作者最主要的作品之一。《爱药》围绕三个家庭的兴衰历程而展开,其中掺杂着印第安原始传统和入侵的白人文化的冲击与妥协。而书中的“爱药”则是酋长妻子为了让丈夫重新爱上自己的秘药,看似与小说的内容关系不大,但它更像是印第安文化的一种隐喻象征,因爱药致死的酋长寻不回代表着印第安死硬派的初恋情人露露,似乎是传统文化走向了死路。但是酋长灵魂的回归似乎又在证明,印第安的原始文明另一种新的回归之路,即在多种文化冲击之下而产生的蜕变。非单纯性的简单叙事和写作手法是《爱药》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它采用多角度多视角的转换性叙事,篇篇可独立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像一部短篇小说集。每一件事,每个家族,每一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的版本,使得原本不甚复杂的故事变得错中复杂。而新版随书而附的人物关系图表确实为读者的阅读减少了不少障碍。书中露露的魅力令众多男性臣服于脚下,表现的是印第安人土著贴近自然而原始的情感,是工业时代的文明入侵传统文化之后精神的出口。酋长最后寻初恋未果,因痴呆而跟着初恋露露不离寸步,酋长去世之后玛丽与露露的相互扶持,恰恰表明,工业文明带来的白人文化与保留原始的传统文化之间某种不可言说的默契。女性角色较男性角色而言更加出彩,而她们,也包含着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内涵和象征。如果一种文明或者社会形态一直在原地踏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度,它们要么最后没落直至消失,要么就被更先进的文明入侵或者占有。保留原始的文明,对我们研究社会化进程、发展和裂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印第安文明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对其原始文化的保留和未来文明的进程来说,举足轻重。
  •     文/吴情历史喜欢遗忘细节,文学却最喜欢打捞记忆,相互矛盾的两面,却最终在文学中相逢或斗争。历史给人以真实感和代入感,而文学的审美要求则来自文学文本内部,当然,文本之外的部分事件偶尔也会掺和。这一相逢或斗争的产物即所谓“历史小说”(不严格的定义)。以具体历史为基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具有双面性,它将历史与现实盘根错节,时空交互勾连,模糊真实与虚假的界限。然而,在新历史主义的旗帜下,原先的“历史小说”概念受到质疑,个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遭到解构,个人虽生活于社会之中,意志和行动都须自己做主(尽管多有难以自我决策之时)。个人不是社会和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哲学理论的符号,个人所拥有的,只是一份喜怒哀乐,属于常人的应得的一切。新历史主义抨击了以往的英雄叙事,将历史的微观情绪还原于人。美国,这一自称“自由之土”(land of freedom)、上帝“应许之地”(promised land)的国度,尽管取得资本主义世界头号霸主地位,综合国力远超世界诸国,但纵观其较短暂的发展史,其实满含血腥与罪恶。地理大发现时代,从“旧大陆”远洋航行而来的航海家们,既给北美印第安人(原住民)带来了所谓的近代文明,也带来了枪炮、细菌和钢铁。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剥削、压榨、迫害和屠戮之。而后,在一次次的发展浪潮推动下,北美印第安人(原住民)的保留地遭到蚕食,生存危机加剧。不过,在美国主流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这些行径的反思虽有,苛责却不多,似乎是在暗示,罪恶属于过去,光荣归于未来,美国印第安人(原住民)的不幸命运是达到今天的某种牺牲。这时候,或许该以文学来试图反抗这种潜在的暗流或隐忧了。《爱药》(Love Medicine)一书,作者为路易丝·厄德里克,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大潮时期涌现出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在《爱药》一书中,厄德里克书写了三个印第安家族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三个家族因婚姻结成纽带,本该相亲相爱,可在命运的流转之中,彼此充满了背叛与伤害,导致最后人丁凋零,繁华不再,落寞与萧条永伴。小说从琼·喀什帕在雪夜中逝去写起,复活节的皑皑白雪给整部小说奠定了悲怆苍凉的基调,也构成了犀利的反讽:已经走向没落的美国印第安人(原住民)难以复活,只能坠落消亡,在美国这一充满温热的“熔炉”国家。琼亡去之后,家庭内部和家族的缝隙逐渐扩大、升级,利益冲突和金钱观念撕碎了原先假意维持的平和局面。这种击碎的效应似多米诺骨牌般持续,像链条一般连接,以至于结亲的三个家族都难以幸免其中。当然,这一现状并非空穴来风,危机早在白人进入其领地那一瞬间就开始了,只是在某个时刻加速推进而已。在心比天高的白人眼中,印第安人始终是茹毛饮血的低等人,也是时刻等待教化文明的族群。相对地,白人是他们的上帝,创造他们,也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现代性工业、汽车、房子,印第安人现有生活中的每一样物品,几乎都来自白人的智慧结晶和知识创造。白人的经济观、家庭观和性观念,也顺理成章地侵略和闯入,从内部瓦解了印第安人原有的社会组织关系。当原先的结构崩解时,它的轰鸣和和惊怖须每一个体单独承受。尽管有神奇的触摸治愈士(touching healer),有着近乎预言家和先知的人物,但三个家族无人具有扭转乾坤的胆识、意愿和能力。虽有爱药,却不能施于早已无爱之人;虽有心愿,却不能用于早已死心之家。没落令人惋惜,却又似乎不可避免。在艺术形式上,《爱药》在令人难读难解的同时,也让人不禁称道。它不像一部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更像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它取消了一致的叙事者,意义和主题也避开了单一。叙事者来回变换讲述,相同的情节在不同人物眼里,具有“陌生化”和“新奇化”的效果,使人眼前一亮。每个叙事者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对三个家族的衰落拥有绝对可靠的解释权。相反,每个人都在、也只能在讲诉个人生活所见、所闻、所想,而他们彼此之间,或关爱,或隔膜,或猜疑,或背叛,似乎每个人都须为此负责,可似乎每个人都难以归咎,真相还须重新定夺。这种人物之间的平等,或许也寄托了隐含作者的声音:期待美国白人和印第安人间的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平等。我们无法猜测,如果哥伦布未曾踏及,美国印第安人(原住民)的生活是否另有一番景象。是否可能缓慢但少阵痛地发展出近现代文明。不过,认真说来,所谓文明,在广义上只是在对自然的调试中取得一系列成果,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含精神层面。也许,我们太执着于现代性要挟下的“文明观念”,以至于忘记了生活的根本或真谛。人之为人,在于其感性和理智的双重发育,与肤色、种族、财富无关。一句“人人生而平等”,却让人类等了上千年。文学虽式微,但还是希望《爱药》能让部分美国白人重新面对自己、面对他者、面对历史。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     同事瞥见我在读的书名,随口问道:“这本书是讲印度的吗?”他竟与哥伦布有着相似的误解。覆着古老神秘面纱的国度、充满宗教意味的名词,也难怪他会做此揣想。但也不得不佩服译者的用心,比起先前国内评论文章的译名“爱之药”、“爱的解药”、“爱的符咒”,张廷佺译作“爱药”,无疑将印第安的文化色彩渗入得淋漓尽致。作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路易斯·厄德里克的《爱药》非常特别。二十个故事,可以当作短篇小说来读,割裂开来也不会影响理解。可是人物之间又有关联,串起一部长篇小说,一个故事中的主角可能是下一个故事中的配角,一件事可以从不同叙述者口中得出不同意味,身世的探索、情感的纠葛、时间的推移,可以绘出一组错综奇妙的网络。这是几个家族的命运,也是印第安文化的故事碎片,不断拼凑、密语被破解。厄德里克让位于角色去诉说,于是这本书没有全知的作者,却有全知的读者。或者借用印第安文化中“爱药”的定义,《爱药》这本书,就是印第安文化的爱药。在《爱药》的同名章节中,厄德里克介绍了“爱药”的作用和制备法则。原自齐佩瓦人古老秘方的爱药,选材得当并附上神力,就能让人相爱,甚或扭转乾坤。在其他古老地区的文化中,也有类似于爱药的神力,譬如在中国某些地方的放蛊之说。神力究竟有几分可信,取决于失效时的解释,对此,齐佩瓦人自有说辞:“爱药是不可随便弄着玩的,你得三思而后行,慎之又慎。要选择正确的爱药,如果在爱药里放入了不该放的成分,那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团糟。”吃下“爱药”的外公噎死了,魂兮归来,利普夏向外婆坦诚,他用超市的火鸡心改变了爱药的成分,起作用的不是爱药的效力。迷信(或者本能驱使)是由来已久的文化解药。当人们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时候,根深蒂固的迷信或许是种寄托。厄德里克笔下的印第安人常常用本能去解决问题,再把一切归因于神力,由着事情自己去进展。他们可以不去计较物质得失,不去理性预判形势,不管身边其他人,头脑一热就付诸行动。譬如尼科特给妻子留下告别信,去追求露露, 却因烟头引火烧毁了露露的房屋,若无其事地回到妻子身边。而妻子玛丽读罢告别信,见尼科特归来,赶紧把信放回原处,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信放在盐罐还是糖罐之下是她留下的唯一线索,是她还给命运的隐喻,但她知道这无关紧要。很难说这种本能的生活是好是坏,有时失之薄情,如抛弃私生子的琼;有时显得混乱,如每个儿子都有不同父亲的露露;但有时又闪现人性的光辉。婆媳紧张的关系让多少文明社会的现代人都觉无解,小说中,玛丽本也觉得狂怒暴力的婆婆拉什斯惹人反感,可她悉心赡养婆婆至临终,只因婆婆对放浪形骸的儿子道出了玛丽的艰辛,玛丽愿与之同舟。同样的,尼科特死后,玛丽和他的外遇露露相互扶持,她们绝口不提尼科特名字,却有相同的默契。这种本能是印第安人珍视的,与思考无关,即便是官运亨通的聪明人尼科特也摆脱不了感情用事的冲动。厄德里克竭力描摹,渗入文化的本能是无形的,必须靠人来传承。她借人物之口说:“他们得学学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不然您哪天没了,一切也就跟着埋葬了!”到了生命最后一程,祖辈们坦然面对内心最珍视的东西:进入老年之家后开始说古语的玛丽,不承认印第安人血统却时刻流露坚毅眼神;老年痴呆变得更像自己的尼科特,只记得数字不挂念子孙。“馅饼一旦被弄破,就没法恢复原样了。”现代化的冲击颠覆着印第安文明的过去,部分人先舍弃了过去。政府用印第安人对付印第安人,几代人的对峙不仅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也象征文化的更替,象征意志力和话语权。印第安人的迷信不等于昏聩,莱曼知道:“每当母亲仔细看这个世界时,麻烦就来了,”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实质,包括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在内,强加给他们的定义是基于社会对这一群体失当的误解。他们认真起来,打好这手不那么公平的牌。这是厄德里克由内向外的探讨,也是留给读者的命题。当一个地区的文化在旁人的评判中失之公允时,破除成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厄德里克试图给出一剂借助神力的爱药,引人深入,诱人思考,希望尝到的人不要抗拒。——乙未年读路易斯·厄德里克《爱药》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这属于刚翻的时候看不懂~然后越看不懂越想看~看着看着就放不下了的书~
  •     好的小说能把对地方文化的兴趣植入读者心中,短篇笔法的长篇小说,很特别~
  •     很多人认为《爱药》这书名好,虽然跟文章对照起来的确是,但我个人认为太露骨了,至少我不喜欢,虽说是长篇小说,实则可以说是一个个短片小说构成,但人物关系却是相互关联。看到了“爱”,看到了对爱的信仰,也看到了对爱的失望,总体来说我看到更多的是颓废,但每个人角度和观点不同,也许其他人看到更多的是积极性也说不定,谁又能知道呢?
  •     222
  •     通过文字了解世上未知的种族生活,一个故事的叙事者是另一个故事的被叙事者,一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另一个故事的次要人物,故事之间因此相互关联。人物的叙述或相互补充、重叠,或由于叙事的主观性而相互矛盾、相互消解。此种讲述形式让人深刻体会世事无常,立场不同,没有谁会是胜利的。
  •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充满了激情的作品。作者的语言诗意却也魔性,书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比男性形象更出彩(个人认为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