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花钱》书评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210083049
作者:[日]野口真人
页数:176页

灵活使用这三个钱包,学会更明智地花钱

记得高中政治的《经济生活》课本上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主要是讲述两个中美两个老人买房的故事,中国老人前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存钱,终于到了老年一次性全额付款买下一套心仪的房子,而美国老人则选择贷款,每月还给银行一笔房贷,也终于在老年时还清了贷款。当时看到这个例子就觉得很有意思,当然现在应该很少有人是一次性全额买房了,基本都是贷款买房,而这个例子主要就是讲述了两种消费观念,有人喜欢一次性存够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人则喜欢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怎么花钱才花的有智慧,让钱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呢?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这本书则能帮助你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变成你未来的财富。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相关的定义、公式都用了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进行讲解,让数学零基础的小白也可以掌握相关的金融知识,学会花钱。《学会花钱》这本书中,作者说到了“三份钱包”理论,即把一个人的钱包分成三种类型:消费、投资和投机。消费也就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例如餐费。我们去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会先去评估它的价值,当它的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忍不住买买买了。双11大家疯狂购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觉得自己看中的商品价格比平时低了,价格基本与价值相持平了,就开始“剁手”了。同时在这些的时候,大家要学会看懂价格,不要被商家所谓打折的套路而迷惑了,学会看懂价格,理性消费。投资则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例如学习英语课程。通俗点讲就是提升自己赚钱的能力,很多人为了升职加薪都会去学习各种的课程班、考取各种的资格证,还有的人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漂亮的容貌而去健身、学习化妆。所以有人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还有一些其他的投资就是把钱存定期、购买不亏损本金的理财产品等。而投机是指做好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例如买彩票。很多人想要“赚快钱”就会去赌博、买股票,而这些行为也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运气不好就会亏损严重。关于股票和彩票中的一些奥秘,书中也有详细的讲述。在这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投机行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只有灵活、理性地把这三个钱包用好,才能更明智的花钱。消费要看价值的效用(个人满足程度),投资要看价值创造的现金流量,投机要价值产生的分红(现金),当然还包括一些名贵商品。关于如何估算房子的价值、彩票中的秘密、投资的风险与回报等,书中都有很多生动的案例为你一一讲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就万万不能了,我们不仅要学会赚钱,也要学会花钱。而学会花钱不但能够帮助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费用,还能让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变成将来的财富。

挣钱是本事,花钱是本领

我们每天都在花钱。即使不用现金,也可以刷信用卡购物,可以从存款账户中扣减健身房的会费。人们无法避免花钱这件事,但是却很少有人敢问自己花钱是否明智,我也是众多人之一,直到遇到《学会花钱》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受益就是股票转亏为盈,以前每月初信用卡要还款七八千,而现在能够每月固存两千,虽然很少,但是花钱的性价比明显提高了。《学会花钱》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野口真人,他先后在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任职,长期活跃于金融界。他写此书的初衷是考虑到虽然社会关于金钱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多知识都是金融界的专业人士在用,为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地展示金融界全像而著作《学会花钱》一书。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一流投资家的判断和主妇相同——揭示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第二章,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值——揭示了价值和现金流量的关系。第三章,工龄资历是新社员的希望——揭示了时间及其影响。第四章,钱包里的“歪曲硬币”——阐释了概率的错觉。第五章,明知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的理由——判断的习惯。第六章,拉面馆和法国餐馆,哪一个价值更高——风险和回报。第七章,蚂蚁和蟋蟀,谁的生活更好——绕道的价值。为什么认为这本书是一本良心书呢,除了简洁易懂的金融用语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举几个例子。自从知道怀孕后,我就开始记账,每月的支出,收入,不能说笔笔入账,但百分之九十还是有的,在读此书之前,我只是简易的分析了本月每位家庭成员的花销是怎样的,从来没有按《学会花钱》第一章陈述的一样,将各类开销按着消费、投资、投机进行分类。读完此书,我总结近一年的开销并分类,发现其实这一年并没有像我自己想的那样胡吃海喝,反而无形之中通过投资自己,提升了自己很多方面的能力。某一天,我家先生问我“为什么保险类股票收益那么高?”我抓起《学会花钱》这本书放在先生面前,说你先读读。本书第六章,对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的分析及,夏普比率,折现率的解释会让投资股票的人豁然开朗,更用资产组合理论来教会投资者如何才能控制风险。正如《学会花钱》一书最后一章所阐释的一样,到底蚂蚁和蟋蟀谁的生活更好呢?“唯吾知足”四个字已经给我们最好的诠释——懂得满足的人,心情平静;不懂得满足的人,心绪不宁。也如本书作者所希冀,当人们确保自己某种程度的财务自由时,就感到非常满足。贪得无厌地追逐金钱,意味着你已成为金钱的奴隶。我们获得金钱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金钱的束缚,获得自由。我把《学会花钱》这本书推荐给了很多人,我相信挣钱是本事,花钱才是本领,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很感恩遇见这么好的书。

真人真言教我们理解花钱的真谛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凡人的我们,不可能做到太上而忘情,不食人间烟火,每天都生活在对金钱和物质生活的渴求之中。如果没有金钱,特别是在社会分工如此细致的当代,几乎无法生存;如果没有金钱,就没有当代社会的体系架构,更谈不上人类进步与发展。所以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旧时代的农民,在田地里挥汗如雨;新时代的我们,在电脑前运指如飞。分工虽有不同,但都是为了那“阿堵物”。俗话说:花钱容易挣钱难。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可能在瞬间就被花光了,如果毫不节制,更有可能变成“月光族”、“啃老族”。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让我们的钱变得更有价值,甚至超越价值呢?日本金融和证券专家野口真人利用所学的金融学理论、金融工程学,结合概率论、统计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生活化的场景,向我们讲述了科学实用的“日常经济学”,教给我们如何看懂价格和价值,懂得金融交易的智慧,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有限的资金。对于金钱和财富,最大的敌人就是不确定性。野口真人提出了分成三份钱包的方法,帮助我们化解风险,提高确定性。这三份钱包就代表着消费、投资和投机。书中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分别讲述了消费、投资和投机三者之间的差别,深入挖掘了各自的涵义,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花钱方法。通过价值和价格、价值和现金流量、时效和收益等经济学理论,对房地产、工资收益等收益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客观的应对方式,认为按照效用最大的目标要求,享受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为确保投资稳健,野口真人解释了资产组合理论和期权来控制和规避风险。为让我们看清楚投机背后的真正面目,野口真人使用了大量的概率论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犀利的指出:如果只看结果,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就会犯错误。流动性是金钱最本质的特征,现金无法创造价值,必须流动起来才能够产生更大的财富。因为利率问题的存在,手里的现金如果不能创造相应比例之上的价值,那就 处于贬值的状态。野口真人的说法更为犀利:现金在你拥有的一瞬间就开始腐烂了。金钱是水,总是处于流动状态。但只要流动,就会有风险。按照人类避害趋利的根本思想,从经济和理性的角度考虑,金融投资的风险越低越好。但是,对于人生而言,如果没有风风雨雨,就不会享受到人生的精彩。与金钱相比,人生没有风险,就没有发展。野口真人认为,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受人生,我们要承担风险,走过生命中的高峰和低谷,这样才能品味到超越寿命的人生。马克•吐温曾经写道: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变成你的主人。正如野口真人所说的,本书的关键信息是“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我们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千方百计地赚钱,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拜托金钱的束缚,实现财务自由。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我们的身体!身体是1,财富、地位、荣誉等等都是后面的0。只有身体存在,后面的0才会有价值。所以,更应该投资和管理的是我们的身体和教育,只有保持身体健康,努力提升个人能力,才能提高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时间。因此,金钱投资最大的敌人是不确定性,而投资好自己才是最大的确定性。从这种角度来看,本书脱离了一般金融教科书的说教模式,将金钱的理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同时也印证了野口真人对金融行业的深刻理解。所以本书值得每个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认真阅读。

惯性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财物

野口真人:学会花钱看本书前我并不认为花钱也能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且与挣钱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比挣钱更重要。本书作者:野口真人。野口真人,先后在摩根天通、高盛任职,长期活跃于金融界。他创办的Plutus Consulting致力于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等咨询,每年经手至少300件咨询项目,为软银、大和房建集团、电通等两百多家上市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相较完全没有理财意识和投资理念的普通人,作者拥有更丰富的理财经验,通过本书,向我们传达理财的信息,讲授理财的方式。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比尔·盖茨花钱二十几年来我并未思考过花钱的原因和选择,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受欲望和喜好的趋势。在投资领域也是一片空白。曾买过一些股票和基金,在交易过程中也曾用心学习了各种K线图和背后的含义,但较为专业性的数据和术语并未研究过,整个过程小打小闹,并不上心。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菜鸟级别的投资人,所以就算涉足,依旧没能在“钱生钱”和投资等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更别谈研究。其实如我一样的年轻人非常多,尤其是女性朋友。生活中常听到的抱怨是:“本月工资发下来了,还没反应过来,就没了,都不知道自己花到哪里去了。”不清楚自己的金钱走向是我们缺乏理财意识的表现。大学时,上过一门理财课,但一学期下来我就学会了一个“诀窍”——记账。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我就学会了那么一个方式也帮自己省了不少钱,最重要的是一个月下来,我非常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到什么地方了,哪些钱是花得“值当”的,而哪些钱又是“浪费”的。记账最大的特点是让我们对自己不多的财产了如指掌,并可以在回顾和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消费和投资方式。相比较大学时理财课程的泛泛而谈,本书用更加精炼和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正确的花钱方式。书本结构:第一章 一流投资家的判断和主妇相同——价值和价格第二章 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值——价值和现金流量第三章 工龄资历是新社员的希望——时间及其影响第四章 钱包里的“歪曲货币”——概率的错觉第五章 明知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的理由——判断的习惯第六章 拉面馆和法国餐厅,哪一个价值更高——风险和回报第七章 蚂蚁和蟋蟀,谁的生活更好——绕道的价值书本内容并不多,但几乎涵盖了我们目前所好奇的投资问题和生活会涉及到的“不知不觉花钱机器”。全书机构由浅入深,再以一个故事性的方式结束书本内容,升华至人生哲理的层次,我很喜欢这样的安排。无多余的文字,不赘述,但内容很清晰。第一次接触到“价格和价值”这两个经济学术语是高中学简单的经济学知识,记忆最清晰的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今还时常用这句话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经济学现象,以及判断购买一个物品的合理价格。作者在第一章比较完整和清晰的拉出了本书的主线和理论基础,并用一种较为“亲民”的方式带入金融理论,提出了“消费,投资和投机”三个概念,并解释了他们的差异,通俗易懂。消费主要考虑效用,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与投资相对,投机是指“与投入的金钱相比,将来回报(利益)的期望值不会有所增加”。同时提出了现金流量、风险(不确定性)等概念,为之后的几章打下基础。第二章讲房屋价值评估,是最合我心意的部分,也是十分适用于当下的经济环境的,因为身边大部分的人都对“买还是不买”这个问题纠结无比,毕竟买房将可能成为许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第二章中有少部分专有名词和数学计算公式,但理清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后都能很简单的得出相应数据。关于房地产价值评估的问题,核心是“现金流量”的理解及折现率的计算。书本最后几章讲了生活中会涉及到的对于金钱和概率的“错觉”,还有我们花钱的惯性问题,比如“明知不可能拿到彩票的特等奖,仍旧有许多人对它趋之若鹜;明知乘坐汽车出交通事故的概率远大于乘坐飞机的出事概率,我们仍旧害怕乘坐飞机,但乘坐汽车时却不以为然……”这些都很有可能如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理论所说:“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则会反应不足。”也许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会调入惯性的幻觉陷阱。书本中还提到了价值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对于风险的错误理解。总的来说,《学会花钱》是一本贴近生活的“金融理论”书籍,相较大部分专业书籍而言,它更容易理解和阅读,也可以实践。我推荐这本简单的理财书籍,让你更了解自己的钱包,也更了解自己的花钱心理。当然,阅读过程中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过往做了许多愚蠢的决定,但没关系,只要开始学习,一切都不会晚。期望你也能从阅读中提升自己。

学会花钱

比尔·盖茨说,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学会花钱》这本书作者野口真人,先后任职摩根大通,高盛,创办Plutus Consulting,在著名的Globis商学院中教授财务管理,出版作品《熊猫,值多少钱?》《我值多少钱》等多部。在这本书里,作者探讨了人们没有熟悉使用金钱的方法,是因为不习惯将金钱作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阐述了和金钱相关的决策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本书的关键信息是“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金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因为工作原因,该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私人银行业务中的成功铁律。有一位朋友是私人银行业务部门的一位客户经理,他们主要针对有资产的客户销售定制化的理财产品。销售的理财产品比较高端,他们的目标群体只瞄准资产在30亿日元以上的人。而拥有资产30亿元的人很少,寻找到这部分潜在客户也变得非常困难,要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是要费一番功夫。虽然费了一些时间,但他只要获得了某一位客户的信赖,那位客户就会陆续向他介绍自己的熟人,那些人持有的资产也都在30亿日元以上。也就是说,资产在30亿日元以上的人,他的朋友拥有的资产也是和他水平相仿的。如此一来,这位朋友拉到了超过1000亿日元的存款量。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定位并找到目标客户群体,很重要。这对任何一个销售领域都很适合,前期的定位,来不得半点马虎,定位准确后,执行到位。运用销售漏斗定律,只要在一个点上进行突破,局面打开后,后期就好了。其实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这位朋友能获得客户信任的原因,是理解这个客户群体的需求,并且只将符合的理财产品销售给他们。对于资产在30亿日元以上的客户来说,他们的需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资产不增加也可以,只希望不要减少”。于是,这位朋友向他们推荐的理财产品主要是评级较高的债券,绝不会让客户的资金减少。而另一方面,没有遵守铁律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们将目标锁定为资产在5亿日元以下的人群,来获取相应数额的存款,这一目标人群的数量比较多,单是存款量很难增加,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的客户经理只能黯然离开公司。更让他们困扰的是,这一阶层的客户需求是“希望获得更多资产”,客户经理们就会向他们销售一些不确定性较高的金融衍生产品。当遇到日元急剧升值或是金融危机,就会出现很多账外损失,这时别说是获取客户的信任了,有时甚至还会遭到客户的投诉。这个故事,尤其适合做销售的朋友看看,不论哪个行业,产品必然会有其特定的销售群体,从一开始的客户群体定位出错,后面每一步都进展的艰难。反之,如果定位准确,执行到位,后面的工作便会越来越简单。

每个人都在做与经济学有关的事

如果看过一些与经济学相关的书籍,你会明白,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与经济学有关的事,而且回避不了,比如你要花钱!所以我选择读这本书《学会花钱》。关于投资其实你也在做若是问我你会花钱吗?我的确不够自信,我自已也能感到对经济确实不很敏感,更做不到钱生钱的地步,我看了《学会花钱》这本书唯觉欣慰的是我也有一丁点的投资眼光。在作者被分成三分的钱包,其中利用效用判断消费,我发现我的生活支出很大一部分是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在孩子的消费中书和学习用品又占了很大的部分,这可算是投资未来。不过这部分投资大部分父母都在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做与经济学有关的事。关于房产估价你也可以试试除了教育,其他投资就真的谈不上了。尤其是房产,让我看不懂的正是我们中国的楼市,但凡谈到房,不管是谁说,都承认一个结论,已经供大于求。而前段时间,上海市民却为了买房不惜离婚,整的像是不买就没地方住的感觉。这种趋势现在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真的是没实力加上看不透。作者给出的一个公式,利用房租来记算房产价值:房价是房租的200倍。提供的是日本东京的房租参照,不知道对于我国的三线以下的城市是否适合,只是我觉得这个参照的确能给人一个房产估价的方式。至少心中有底,不至于被忽悠,这点在买、卖房时还是极其重要的。关于定价所有跟钱有关的,都要符合经济规律,同样,这本书也顺带提到比较有意思的经济规律。比如投资方面,进入迪士尼坐“巨雷过山车”即使过山车最后还是要返回起点,也会很满足,而从家到迪士尼公园的电车票价一但上涨,大家就会不满。总之价格还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跟满意度关系不大,所以有时候定价跟成本无关。再比如,大多数城市的酒馆街,为什么人们不去找没有竞争对手的地方开店,而非要聚集到同行里剧烈竞争呢?就是因为,小酒馆云集的地方,自身就有了揽客能力。关于投机我完全没想到钱包有一部分是投机,不过对于彩票、赌马、麻将、扑克这些看似很像娱乐活动,其实,投机心理还是蛮重的,总想挑战下能否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其实,这源于人们有着这样的心理:人们都不擅长概率,如果前线的士兵在全军覆没后,独活,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受了神的保护。人们会有把偶然当做命运的倾向,以此来挖掘某种特殊的意义。总是从事这类投机活动的人其实心里都明白,连胜的机会是零,之所以还会执着,还是有内心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作祟。关于风险和收益到底是开法国餐馆还是开拉面馆,我们从书中的图例和表格里看明显得出面馆的风险比法国餐馆小得多,但法国餐馆的收益率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里提到一个名词叫做标准差,利于标准差把风险性可视化,从而权衡投资的可行性。书中有句话,说到心坎上了,“我们所有人能够活在当下,都是多亏了曾经有各种各样的人对他们自己进行了投资。”因此说教育投资是高效的,或许自己不擅长别的实体投资,投资自己也当属是升值类型的投资。这符合按照现金流创造力的强弱排序:人、物、钱。基于此,我们还是不能寄希望于去做被神保护的那个人,就算一个人倾家荡产,一贫如洗,也还有创造现金流的生命,所以人生还是有希望的。这不是鸡汤,而是经济学规律!

重新认识花钱,附带金融学扫盲

  写这篇书评时正巧老妈发来短信,说电视购物上特价优惠,买了一台戴森的冷暖两用电扇。  读完了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开始下意识地思考,归到【消费】钱包里的这笔花销到底是不是真的“特价优惠”呢?  正如作者所说 ,《学会花钱》是一本“展示金融界全像,简洁明了且通俗易懂的书“。将各章节主题对应到金融相关领域或理论如下:  第一章 一流投资家的判断和主妇相同(概述,效用理论、价值理论)  第二章 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值(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如债券、房地产等——的折现方法)  第三章 工龄资历是新社员的希望(现金流折现法中的时间因素)  第四章 钱包里的“歪曲硬币”(概率论)  第五章 明知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的理由(概率论、统计学)  第六章 拉面馆和法国餐馆,哪一个价值更高(金融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理论)  第七章 蚂蚁和蟋蟀,谁的生活更好(金融投资现金流与个人需求配比)  全书布局由浅入深,从日常的【三个钱包】、房地产价值这两个民生话题入手,抓住读者眼球,再到后来的现金流折现估值、风险回报等问题,排篇布局比较合理。从紧扣“花钱”这个主题来说前三章更接地气,后面几章侧重金融理论的普及介绍,实用性稍弱,当然作为金融初学者入门理解还是不错的。  读完整本书,核心主要归为四点:  ——三个钱包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生活中需要概率的知识来理性判断选择  ——学会认识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  一、三个钱包  消费、投资、投机就是作者所说的【三个钱包】。  【消费】主要从带来的效用考量,行走沙漠干渴到极点时的一瓶水和日常的一瓶水,要价完全不同;泰山上的一根小黄瓜可能卖5块钱,菜市场里你看看5块钱能买多少根黄瓜,这就是消费的衡量。  【投资】看价值和价格的协同与背离,详见下文第二点。  【投机】看稀缺性,比如书中所提到的钻石、黑珍珠,还有历史上极其有名的“郁金香事件”。  生活中灵活区分和运用三个钱包,有助于清晰识别消费支出的类别,从而进行合理判断,把钱花在刀口上。  二、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投资领域中的任何资产都有其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这两个不同的金额。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那么这个资产就是买贵了,不合算;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那么应该速速入手。  书中所提的内在价值计算方式,也是大部分金融著作中使用的,现金流折现法。房地产也好,金融债券也好,未来都有定期的固定收到的现金流收入,将这些现金流收入(房地产是房租,债券是票息),按照折现率(风险要求回报率,或称收益率)折算到当下,就可以得到资产当下的内在价值。全书第二章也用这种方式告诉读者如何识别一栋房产究竟是买贵了还是赚到了。同理,我们把钱借给银行(就是存到银行里,给银行放贷用),还是借给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所要求的现金流和回报收益率也可以通过这个概念加以定价区别。随后,就看市场上的价格是不是与这个计算价值有所背离。  市场价格总体上应该是围绕内在价值波动的,市场有自己的纠偏功能(当然有时候偏得离谱一时半会回不来也有可能,比如现在的房价),可以由此判断一样资产该买还是不该买。  三、生活中需要概率知识来理性判断选择  扔硬币大家都知道,概率是50%,如果有人跟你玩一个游戏,说一旦正面朝上,给你10块,如果背面朝上,你输8块,这个游戏你玩不玩?答案当然是玩,根据概率计算:10*50%+(-8)*50%=1块,这个游戏的平均期望收益是1块,稳赚不赔。但大部分人忘了,这个50%的概率是建立在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上的,一个完美的硬币,扔无限多次,那么出现正面的概率和出现背面的概率才各是50%;一个完美的骰子,扔无限多次,每个面朝上的概率才是1/6。扔硬币游戏里连续出现了4次背面,你理所当然地以为第5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更高,其实错了。第5次扔硬币,背面朝上的概率依然是1/2,每次扔硬币都是一个独立事件,跟之前扔的每一次硬币出现正还是反没有关系。在游戏次数只有10次的情况下,出现连续超过4次正面的情况完全不意外,统计数特别少,就很容易出现特别不均匀的情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戏称这种现象为“小数定律”。这有助于我们在日常投资事件中,更理性地进行分析判断。  但是书中关于抽奖的几个问题,个人觉得表述有误以及不严谨,会在文末具体说明个人观点。  四、学会认识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一个股票如果100%确定明天会跌,这就不是风险,因为除了下跌,没有任何不确定的情况会发生,你需要做的就是提前离场或者做好对冲。风险总是伴随着收益,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的,没有足够的补偿要你去承担不确定性,理性的人是不会接受的(风险爱好者如赌徒等除外)。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接受了风险,接下来就是估量一下为此需要获得的收益补偿。根据各人对于风险承担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投资组合来减少风险,也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这样就不会造成过多的恐慌,更理性地进行投资选择。  总结一下这本书的亮点和缺点:  *亮点*  1.【三个钱包】理论,对消费以及投资有启发,结合诸如“4321”原则(40%日常消费、30%投资、20%储蓄、10%保险) 能更好地对日常收入进行支出配比。  2.关于房地产价值的估量,也就是第二章,作者在后记中说这部分是单独开过专栏的,写的确实比较好。  3.一些举例比较通俗易懂,比如投资组合分散理论中提到的与两个职业棋手同时对弈,三个飞行员吃不一样的食物等。  4.某些观点比较新颖,比如房子的定金,对于买卖双方来说其实是两个不同期权的解释等。  %缺点%  1.印刷错误  P53,第一行“用的是100万日元÷1.110,即38万日元。”。小编请告诉我这个38万怎么算出来的,明显是100÷1.1^10,1.1的十次方好么?  2.内容错误  P117页,第十四行“收益率(return)的方法,称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MPA)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简称CAPM)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金融模型,虽然这本书并不是专业读物,可编辑起码的专业性还是应该确保的。不确定是作者误写还是编辑的问题,但这点让我在阅读时一度感到失望,之前读的《成功心理学》也有一些类似的错误,出版社能不能再认真一些?  3.作者本身的论述有待商榷  作者对于概率论里的一些例证的阐述,可能出于篇幅原因并不清晰。例如P64页的抽球游戏案例,最后剩两个号码没公布,作者说其实每个号码的概率应该是初始的1%,但到了P105页,俄罗斯轮盘里,作者又说每一发扳机空弹的概率是1/2,前后矛盾。P68页,经典的“三门问题”是在有着严格前提约束下的概率论证,作者给出的解释也不清晰,这些现象在第四章里较为明显。  全书整体来说令人确有收获,某些例证和观点帮助理解金融理论值得借鉴,但某些部分对于有一定金融基础的人来说还是差强人意。  最后差点忘了说,我妈乐呵地说戴森的电扇非常不错,既然她这么高兴,一台大吹风机的效用也值这个价吧。

如何巧妙的花钱

文/菽麦晚上领了快递,在沙发上拆,被旁边的婆婆看到了,看了一眼书名,《学会花钱》,顿时她乐了,“花钱谁不会呀,还需要学啊?”我笑而不语。就像她说的,花钱谁不会呢?可是真的给你一百万,你知道怎么花吗?你知道怎么花才能花的有价值、花的带着幸福感吗?不知道没关系,因为书中都讲了,本书号称“零基础也能一点就通的金融智慧,看懂价格,花对关键的每一分钱,拒绝智商税”。就像比尔盖茨说的,“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本书页数随少,可每一章都值得推敲。而从本书中,主要感受到了三点内容:1、通俗的经济学中的术语;2、学好数学对于提高花钱能力的重要性;3、金钱对于人生的意义;通俗的经济学中的术语本书作者野口真人是日本金融和证券方面的专家。在本书中,他基于金融学、行为经济学、概率论和统计学,系统的总结了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现金流量和现值、时间对价值的影响、概率在决策中的作用、风险和回报的选择等知识。通俗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帮我们揭开了金钱真相的面纱,也让我这个金融的门外汉了解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精彩。消费: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等的行为。比如工作了一周了,周末想放松一下,约人吃个饭,看的电影什么的,这都属于消费行为;投资: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形象点说,如果我在某个事物上花了100快,那么日后就期望它带给我多于100快的回报。若你问炒股算不算投资?那就得接着看投机的概念。投机:做好会亏损的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所以,炒股、赌博、买彩票,都属于投机行为。说起赌博,大众的参与度其实还是没有买彩票的高,而彩票中奖率很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买彩票呢?彩票就是一个“明知会遭受损失,还是让人不由自主的去购买”的坑,而一等奖的奖金更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冒险,买的时候总会再想,也许我就是上天垂怜的那一个,从而忽略了购买彩票的不确定性。而这就运用了行为经济学丹尼尔的理论: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则会反应不足。所以,人们会高估了一等奖中奖率几乎为零的概率,低估了自己不中奖的概率。典型的案例就是,汽车的事故率要高于飞机几百倍,但人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乘坐汽车,而很少考虑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反坐飞机的时候却很害怕。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简单的说就是满足程度。那怎样提高效用?当人们实际获得的收益大于预想收益时,感受到的效用会更大。比如一直很苛刻的老板,本来就不期望过年能发什么大红包,结果你年终奖比去年多了两倍,让你深感意外,这时你的幸福感满足度就会很高。学好数学对于提高花钱能力的重要性;之所以说数学,是因为有很多需要花钱的时候用到了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知识,来判断了你的花钱行为的科学性。而很多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用到这层脑细胞,就武断的下了结论。比如抛硬币,当抛了100下都是正面朝上时,那101下正面朝下的概率有多大呢?很多人想着都抛了这么多次了,总该朝下了吧,而事实上朝上和朝下的概率每次都是50%,这个概率不会因为你已经抛了100次而改变。再比如一个私人银行部门中的一个客户经理,他曾经拉到过1000亿日元的存款,而他的技巧就是“只瞄准资产在30亿日元以上的人”。虽然一开始他很不愿意接受,因为这个人口的比例在日本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寻找起来非常难,但一旦他成功的获得了一个客户之后,那位客户就会陆续向他介绍自己的熟人,而一个资产30亿日元的朋友,资产肯定也不会少,所以,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如此低概率的目标群体里做业务,需要的不只是坚韧的毅力,还需要卓越的计算能力来判断这些行为背后的概率。所以,如果能学好统计学、概率论等小知识,并运用到我们日常的经济中,对于花钱赚钱来说,都是极大的好处。金钱对于人生的意义金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钱,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估计不会高,但有很多钱,效用也不见得很高,所以,钱只能辅助我们,万不可因为钱而混淆了人生的意义。现金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世界因为人才能产生现金流量,而钱只有流动起来,它也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在金融世界里,大家把人的价值看的很重。一个人只要有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就不怕没钱。同样,我们在慎重管理金钱风险的同时,活出更好的人生,这才是金钱对于我们正确的意义。

让花出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你未来的财富。

比尔盖茨说:“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很多人看到这句话也许会觉得很滑稽,一般人都在想怎么挣钱,还有不会花钱的?说实在的,在看《学会花 钱》这本书前,我的想法和大多数人一致。每天只想着如何赚钱,根本没考虑过如何花钱。就在我看《学会花 钱》这本书的时候,还有同事调侃我说:“哟,花钱还要学,花不完的钱拿来我帮你花。”看了野口真人的《学会花 钱》一书后,我认为,花钱与挣钱一样重要。野口真人,先后在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任职,长期活跃于金融界。创办的Plutus Consulting公司,在2013、2014和2015年度日本私人咨询公司排行中位列投资评估及并购业务第一名。先后著有《熊猫,值多少钱》、《我值多少钱》等作品。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我的内心深处,从小就已经根深蒂固地建立起了父母给予的教育——节约,只有靠节约才能积累财富,以至于对以前村里的两家"万元户",我也有同样的理解,他们的“万元”都是靠积攒起来的。然而,今天了解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再回头来看当年的“万元户”才发现,他们的钱根本不是靠积攒起来的,而是通过各种投资赚来的。那么问题来,既然投资可以赚钱,那如何界定什么该投资,什么不该投资呢?《学会花 钱》一书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三份钱包”理论,即把一个人的钱包分成消费钱包、投资钱包和投机钱包。书中,作者例举了一些通俗易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来阐述三个钱包的定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教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灵活地使用好三个钱包,让三个钱包都发挥各自的最大效用。在三个钱包中,消费是由个人的满足程度决定的,如午餐费;投资是由现金流量决定价值,如打算修建停车场而购买的空地。而投机就是一种赌博,明知胜的概率不大,但总有人想以小博大,比如买彩票。其次,作者对现金流量如何决定投资的价值,以及时间如何影响现金流量的价值进行具体说明。作者如是说,已知现金流量的金额,为获得现金流量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根据不确定性得出的折现率,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创造此现金流量的物品价值。而在书中,作者通过这一理论,很轻地计算出了公寓的价值,利用房租计算出了房产价值。在日常工作中,现金流、折现率经常会被提及,但从未深入理解过,通过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明白了现金流与折现率之间的关系。然而,即使完全明白了三份钱包的关系和现金流,折现率等概念,和通过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推衍出的公式,也不能保证消费、投资或投机就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会有许多外在的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比如时间,概率,习惯等。在效用和时间关系方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假设了两个投资方案,一个是今天投资100万元,十年后可以得到200万元,收益率是7.18%。另一个方案是,今天投资100万元,四十年后可以得到2000万,收益率是7.78%。当我看完这两个方案后,我觉得一般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个。但当我继续往下看时,我才发现,我忽略了时间问题。如果我现在已经50岁了,我还会选择第二个方案吗?因此,预估自己的“预期寿命”,是判断选方案一还是方案二的关键。换句话说,从平均预期寿命的角度考虑折现率,时间越长,折现率就越高。在概率方面,作者引出了“歪曲硬币”这一概念,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概率的错觉会影响我们的正确判断。作者所说的,这张彩票值多少钱,这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往往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落入到他们的陷井里。我们要认识到,大多数时候,有人突然说“你被选中了”,“你中奖了”的时候,除你之外,有很多人同时也被“选中了”,不能轻易被这种错觉所迷惑。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同样,赚钱难,会花钱更难。会花钱,不等于会省钱。会花钱是要让花出去的钱花得值,让花出去的钱达到主观效用的最大化。举过简单的例子,以前我可能会花30块钱买一双普通的球鞋,觉得便宜;后来我发现,我花200块买一双名牌鞋更便宜,原因在于30块的普通鞋不耐穿,而且穿在脚上也不舒服。每个月买双30块的鞋,不如一年买一双200块的鞋,这样不但成本降低了,而且穿着也舒服。这就是在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学会花钱的案例。所以,会赚钱的人不一定会花钱,而会花钱的人一定更会赚钱。今天,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花钱,真的建议你看看《学会花 钱》这本书。看这本书,即使你不懂数学,不懂经济,也能轻松掌握会花钱的技巧,从而让你花对关键的每一笔钱,让你每花一笔钱都更值钱。

学会花钱,先改变花钱思维

选择看《学会花钱》这本书是因为年初的时候整理自己过去一年的记账记录,发现记账根本没有帮我存到钱,钱只有越来越少,很多花出去的钱没有任何意义,就开始有管理钱的意识。开始学习曾经以为跟自己毫无关系的理财知识,甚至几个月参加了理财培训班,开始关注金融相关的新闻,有了一些进步。当下的状态很需要名字简单、粗暴的《学会花钱》这本书。不过看了以后发现我误解了这本书的内容,原本以为里面会有很多怎样花钱才能让钱发挥最大效益,甚至有一些小技巧,看完书以后觉得自己对钱的理解太弱了,怪不得存不下钱,也没法好好利用钱。翻看书的目录会很晕,但读了以后会豁然开朗。现金流量、投资、折现率、概率、小数定律、风险、期权……这些词汇对我这种不懂金融的人来说看着就头疼,但看完作者用一些有意思的例子解释以后觉得原来这些词汇离我的生活很近,而且那些例子带来的思维让我对自己困惑的问题带来的答案。三个钱包书里根据那位女性一天的支出,把她的餐费、料理教室的学费、簿记专修学校的学费、彩票等支出分类到消费钱包、投资钱包和投机钱包,这是我第一次有投机钱包这个概念。其中的投资钱包也写得很详细,料理教室的学费和簿记专修学校的学费是投资钱包,但投资未必真的会带来效益,这要看学习效果。这本书在举例的时候不会停留在一个角度,会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后的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好评。价值取决于什么书中列了在银座开麦当劳和优衣库的不同,对两家企业的影响,这也让我觉得有些企业的价值不能单单通过它的销售量来算,有时候品牌影响力能抵消高额租金的冲击。还有一个我一直很疑惑的问题也被解开了,就是经常看到有一条街上有很多同类型的店,每次路过都会觉得这样竞争不是很强烈吗?还不如避开同类型的店,单独在一个地方开。里面用小酒馆集中的酒馆街来解释说,小酒馆云集的地方,自身就拥有了揽客的能力,店家即便不去招揽,也有客人会来。但是在偏僻的地方开一家酒馆,要想招揽客人,酒馆自身必须有很强的揽客能力。这就是聪明人的思维,而我等凡人只会想着眼前的利益,不会长远考虑。这个章节还有个有意思的说法,开头就说公寓的价值是房租的200倍,这么一听感觉不太可能,我很想换算,但我不知道我们家租出去的话一个月大概多少,我就反过来算,把我在小区门口看到的我们小区的房价来算我们房子可能值多少,再把总额除以200,出来的价格先记下,再问住在附近的朋友周边小区的房租平均值,发现居然跟我算出来的价格差不多。你也试着算算吧。概率的错觉这一章节我很喜欢,里面一个个例子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多么幼稚。100人的抽奖游戏的例子,如果换做是我,最后只剩下两个球,其中一个是我的号码,另一个球的主人说给我总奖金1/10的钱买走我的球,让自己的中奖率达到100%,我觉得我会答应。因为如果中奖的不是我,我连1/10的奖金都没有了。但书中说同样的游戏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规则,两种规则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一种的两个球的中奖率都1%,而另一种是两个球的中奖率都50%,换个思维结果完全不同,蛮有意思的。还有那个猜白色棋子的游戏,两种玩儿法让胜出的概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常见的抛硬币游戏,小数定律(赌徒谬误)和回归平均很好地解释了人的一些行为。“扔五六次硬币,应该有一半正面朝上,所以连续扔五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第六次会是背面朝上。这叫做小数定律,也被称作赌徒谬误。赌徒谬误被认为是人们误解‘回归平均’的原因之一。回归平均是指,当上一次的数据和平均值偏差较大时,下一次的数据会比上一次更接近平均值。”“即使先扔的10次中,正面朝上的结果较多,也并不意味着剩下的90次中更容易出现背面朝上的结果。剩下的90次中,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概率依然是各为50%,不会受到之前10次结果的影响,所以大约会有45次正面朝上。这时,和最初的10次的结果家在一起,正面朝上的期望值就是55次,而不是50次。”这些例子解释了人常有的那种“我一直输,要开始赢了吧?”的奇怪的心理。原来概率还可以应用到这方面。风险和回报这一段用开法国餐厅和拉面店来解释了投资报酬率、风险等知识点。通过法国餐厅和拉面店一个月的营业情况来分析两家店的风险,收益情况,结果很意外的是两家店的收益相同,但拉面店的风险相对低。同时,作者并没有把话说死,这个数据仅仅表示一个月的情况,如果把时间放远,结果还是有可能发生变化。同样的例子,后面加一个如果有一笔钱可以开几家店,那开法国餐厅比较好,还是开拉面店?通过计算,发现开两家拉面店和一家法国餐厅,比其他任何一个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更好,这也解释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原理。里面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就是一个公司开音乐会,但如果因为下雨的原因不能如期举行,要给对方支付赔偿金。根据天气预报,从中午的晚上,降水概率从20%慢慢升到90%。按我平时的思维,我会觉得支付赔偿金的风险会越来越高。但作者说,当降水概率超过50%以后,不能如期举办音乐会的不确定性会减少,这个不确定性就是风险。风险并不是危险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而是指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降水概率超过50%时,越来越接近可能会支付赔偿金,所以风险降低了。原本不太懂的概念,通过这些有意思的例子一下子就懂了。蚂蚁和蟋蟀的新说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蟋蟀看到蚂蚁天天忙碌着储备过冬的食物,就嘲笑它,自己忙着弹琴唱歌享受当下。等冬天来临了,蚂蚁因为有足够的食物过得很好,而蟋蟀找不到食物而死了。本来以为作者是想讲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不要挥霍金钱,不要跟蟋蟀一样死得那么惨。结果作者介绍说,蟋蟀的生命平均只有两个月,最迟到11月,所有蟋蟀都死了。工蚁的寿命是两年,来年春天就不会再睁开眼睛了。所以没有理由说蟋蟀的做法就是错的,蚂蚁的勤奋也未必是完全对。作者说“如果用人来比喻,有些人为了晚年生活拼命工作,埋头存钱,在不停存钱的时候迎来死亡,这种人就和工蚁一样。我们先不谈工蚁如何,人如果变得和工蚁一样是非常可悲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呢?因为我们的寿命具有确定性。如果我们像蟋蟀的成虫一样两个星期就享尽天年,未必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我喜欢这种不会很片面地下结论的做法,书中有一段写道:“特别是年轻人,他们首先必须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而不是存钱的能力。只拥有钱的人,会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未必会成为别人尊敬的对象。人民尊敬、羡慕的是一个人拥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而不是他拥有的金钱。”也许整本书看下来好像跟自己想的怎样学会花钱的概念不太符合,仔细思考里面的那些例子,会发现学会花钱不是找一个固定的观念,而是改变自己对花钱的思维,针对不同的情况学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不要只看当下的结果,而是换个角度,放远了去考虑。《学会花钱》这本书不是让你知道怎么花钱,而是改变你花钱时的思维,怎样算出做一笔投资,花一笔钱时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收益?在同样的条件下选两种花钱途径时参考什么?平时的一些对彩票、时间的观念都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差错的?一味地拼命真的对吗?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变成自己未来的财富

生活不会否定任何人,就怕自己否定生活。C1价值和价格在人们日常的消费中,决定去买或不买的一个判断是对价值和价格的比较,当认为价值大于价格时,人们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划算的满足感,由此导致购买行为。相反,如果人们认为价格大于价值,即认为不划算,多数情况下不会购买。但对于价值和价格的判定,并非静止而恒定的,它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动态变化。因此,人们的日常支出也可以被分为三类,一类是由个人满意度决定的消费,一类是用于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投资,还有一类是有较强不确定性的投机。这三类支出包罗了我们对钱的所有用处,而为了能够得到消费的钱,适当的进行投资甚至偶尔的投机也是有必要的。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这三类支出并非独立存在,他们存在某种联系或者某种意义上的相互支持。C2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更值钱这一章介绍了两个公式来介绍价值的计算。这两个公式都来自会计,上大学的时候接触过文章中提及的一些术语,但由于太过枯燥,当时并没有真正学懂。文章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收益现值法的意义和用法,并用房价这一实际案例展示了对房产价值的计算,十分实用。更有趣的是,文章揭示并非出租的年限越长,价值就会越大,公式像我们展示了一个临界值,即只要出手价位可以接近这个临界值,就已经是最佳的出手时机,不要盲目的相信泡沫而产生投机心理。永远记得,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更值钱。C3时间时间你慢点走生活中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选择现在做还是未来做,影响决策的除了个人的感知,还有时间价值。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十八岁想得到的东西,等到八十岁再得到,就再也没有了十八岁时的感觉。文章也使用了行为经济学家的话阐述了同样的道理,现在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未来不一定会有,因为将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人,因此,现在想要什么,就努力去争取吧,别说以后,以后太遥远了。同时,这一章还告诉我们,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年轻时总觉得时间慢,年长后会觉得时间快,这是因为曾经十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也许需要花费二十分钟甚至更多。同样,快乐的时光总是飞快,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人们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往往会将时间和效益挂钩,面对不同的事物,人们根据时间而选择不同的折现率,因此结果也不同。总而言之,认真对待时间,认真思考时间,不辜负时间,其实就是一种投资。C4概率的错觉这一章很有趣,也很烧脑(对于一个数学屏蔽患者而言)。作者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来颠覆我习以为常的观念,虽然对有些例子我没有完全理解透,但还是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很值得学习。之前在保研时其实也有这样的选择困惑,一个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院校发了录取通知并要求在今天之内回复同意,不然录取作废。而另一所自己十分中意的院校却在明天早上才会发是否录取的通知。困惑之处相信大家一目了然,如果接受已有通知,万一后者也录取自己,那么势必会后悔,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会爆棚。而如果选择拒绝现有的,等待后者,万一后者拒绝了我,那么我将面临得着去次一级的学校进行再选择的局面。当时没有学到书中关于先验概率的知识,只是凭借自己内心的感觉,勇敢的选择了等待。但现在想想,如果自己可以跳过这种概率的错觉,用理性的知识去分析的话,起码在当时对局面会了解的更清晰一些。所以学习啊,是永无止境的。C5买彩票的习惯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则会反应不足。对于买彩票而言,明知道几乎不可能中奖,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会是那幸运的一两个,而对于飞机失事,明知道概率很小,却还是很怕自己成为不幸的那几个。有时候觉得人性很有意思,总有你用逻辑说不通的地方。大多数人都爱钱,并非爱钱本身,而是爱钱能带来的富足感。的确,钱不能买来幸福,但是钱可以使你在不幸时衣食无忧。退一步讲,人们都希望爱情和面包都双双总有,但更希望的是总有不费力气的面包,然后在去追求爱情。正是这种想法,也使人们对于购买彩票等一系列可以一夜暴富的事情充满兴趣。还是那句话,人们习惯对较低的概率反应过度。C6风险和回报首先需要纠正一个概念,长久以来无论我们做什么选择,大多希望可以规避风险。但这一章却纠正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偏见,风险是不值得被回避的。因为很多时候的风险,并不是指一件危险的事情,它仅仅代表一种不确定性。其次通过书中的例子,使我们看到风险越低,收益率越高。这也就是提到的夏普比率。这个比率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去追求高收益产品,在进行理性计算之后,往往表面上波动不大的稳健产品更容易为人们带来收益。最后,在讲到对风险的控制时,作者提到期权是规避风险的最强手段,而期权交易是一种可以提前为未来投资,但也可以取消预约的行为。当我们无法像资产组合那样同时分散投资多项资产时,期权交易就是非常有效的避险手段。C7绕道的价值钱只有流动才能产生价值,正如人的血液。使钱流动,就是要学会挣钱,学会投资,学会消费。而在投资中,教育投资也是最高效的,不断的修炼和提升自己,就可以更有效率的创造价值,使现金流量更快的被创造出来,更何况,不会背叛的财产只有你自己。所以,少年呦,要胸怀大志,要不断进步。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你那么穷,真的不是因为懒

前段时间周末去上一个培训课,我身边坐的是个挺年轻的姑娘,一直很勤奋的运笔如飞,几乎将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她奋笔疾书的背影,都好像回到了高三。由于课堂上常常需要小组讨论的缘故,我和她比一般同学熟稔,第三周下课的时候,她拉住我,欲言又止,“我下周就不来上课了...”。“怎么这么突然?”我问。“我觉得老师讲的东西,我自己上网查查多数也都能查到,这课太贵了,还不如我自己在家学学,这周还能全额退费呢”,她说。“网上的信息那么繁杂,你要是自学的话很浪费时间的”,我劝她。“还是算了吧,我现在没钱,就是有时间,如果来上课的话,中午还得在外面吃一顿饭,比自己做贵多了”,她摇摇头,“有时候觉得这世界真是不公平,他们中午出去喝几十块一杯的咖啡闲聊,我在教室里学习,他们的讲义都是彩印的,而我的是手抄,可是并没有什么卵用,我都毕业好几年了,还是这么穷。”我毫不客气的打击了她,“人家喝咖啡是为了放松,为下午的课程积攒精力,闲聊的内容也不是家长里短,而是行业相关的一些话题。彩印的讲义虽然多花了一些钱,但是层次分明重点清晰,记忆起来也比较快,他们虽然看上去没有你勤奋,但效率却比你高出很多。”但勤奋无效的时候,再加倍的勤奋也只是投向无底洞的石头,真正出了问题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教育在“财商”这一领域几乎空白,人人都会挣钱,但懂得如何花钱的人却仅仅是少数,要么过度消费,要么一毛不拔。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日本作家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野口是日本有名的MBA导师,长期活跃在金融界,先后就职于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在这本书中,作者结合了商界和生活中的许多实例,讲述了他独特的“花钱之道”。小到一杯咖啡,一节课,大到一处房产,如何进行明智的消费,是比节约和勤奋更重要的事。野口真人按照消费的目的,将支出分为三个钱包,分别是:消费,投资和投机。这三项分类几乎囊括了我们每天的所有花销,那么在进行这三项支出的时候,常见的错误思维方式分别是什么呢?1. 消费与时间观曾经看到过一条好玩的微博,说大多数人都患有一种叫做“I want what I want when I want it"的现代病, 科技的发达让我们可以更加便捷的随时随地就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在冲动消费的时候,我们却很少考虑一个问题:效用与时间的平衡。举Iphone 7上市为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立刻就买,明天就可以使用,第二,下个月刚好会有去美国出差的机会,到时候再买,如果选择第二项,可以比第一项节省约五百元。你会如何选择呢?持有“现在时间观”的人主张及时享乐,大概会毫不犹豫的出手买下,以便满足自己的即时欲望。而持有“未来时间观”的人则会等待更好的时机。有趣的是,虽然这款手机的效用不会因为你的消费时间点产生任何的变化,可是即时消费带来的“我说了算”的快感却会让我们觉得立刻得到比等待之后得到的快乐多出很多。而所谓明智的消费,正是欲望,效用与时间观的平衡。如果你之前的手机丢失,或是无法使用,导致现在就“需要”一部手机,那就立刻去买,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在等待过程中错过的某个电话,会不会带来更多的损失。但如果你因为它新潮,时尚而“想要”,那就不妨说服自己等一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消费,培养适度的未来时间观。2. 投资与折现率折现率是《学会花钱》中提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今年的基本存款年利率是2%,你现在手中的一百元,到明年的今天可能只相当于今年98元的购买力,并随年份呈递减状态。这就意味着,你小心翼翼放在银行里的存款,在时光的作用下,即便有复利作为屏障,充其量也只能保证它不会贬值,但同时,它也无法衍生更多的财富。折现率从数据的角度上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钱不是攒出来的。一味的储蓄只会让你手上的现金流变成一潭死水,而只有进行明智的投资才能常保金钱的价值。同样,在选择“今天投资100万,收益率7.18%,十年后可以得到200万元”的投资方案一和“今天投资100万元,收益率是7.78%,四十年后可以得到2000万”的两个投资方案的时候,也要考虑折现率带来的影响。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和人生中,你不仅需要考虑四十年后的2000万是否真的会比十年之后的200万更加值钱,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时间和效用的平衡。明智的投资,绝不仅仅意味着如何研究股市的K线图购买股票,或是赶着房地产热囤房出租,它还意味着,如何让你自己升值。《学会花钱》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般企业里,新人在成为中坚职员的过程中,工资和待遇都在每年见涨,但在接近退休的时候,待遇就开始有所下降,因为他的赚钱能力正在逐渐消失。想要保持自己的赚钱能力,不让它在时光中打折,对自己的投资就至关重要。别在最该投资自己的时候选择节约。你不为智商充值,就得为未来买单。3. 投机与概率假设有一种奖券,100张里有一张会中奖,这是否意味着只要买100张奖券,就一定会中奖?单纯从数字上来看的话,这似乎是个正确的逻辑,可这并不是一个概率上可行的如意算盘。中奖率为50%的奖券,即使抽两张,中奖率也不会是100%,相反,正确的计算方法是用100%减去50%与50%的乘积(两张都不会中奖的概率),得到100%-25%=75%的结果。按照概率的算法,即使买一百张中奖率为百分之一的奖券,概率的结果也只是逐渐接近63.2%,而无法达到更高。野口直人在《学会花钱》中提到:我们对概率的错误直觉常常会让人对风险极大的投机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并因此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如果你知道中奖的概率只有63%,你还愿意花掉所有的钱去买100张奖券吗?合理消费,明智投资,克制投机,是《学会花钱》从金融学和心理学角度给出的三项建议。没有人可以只靠勤奋致富,或者只靠节约发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每一分支出都达到合理的效果最大化。学会更好的花,才能高效的赚。简书签约作者,Linked-In专栏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微信公号“陶瓷兔子的小木屋(taocituzi77)” &新浪 微博“陶瓷兔子爱丽丝”

学会花钱比学会赚钱更重要

Money can't buy happiness,but it can make you awfully comfortable while you're being miserable. ——Clare Boothe Luce这是美国剧作家、记者、众议院议员克莱尔·布思·卢斯说过的一句话,意思为:钱不能买到幸福。但是,钱可以让你在不幸时衣食无忧。花钱和赚钱,哪个更难?相信大多数人普遍都会觉得,当然是赚钱难了。真的是这样吗?你花钱明智吗?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比尔·盖茨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花出来的。想投资股票,怎么判断一家公司的股票该买进还是卖出?想买房,在什么价位进行买卖才合适呢?想创业,如何预估未来的风险和收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的脚步,学会花钱。1.价值和价格生活在这世上,我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会花钱,小到一针一线,大到一套房或一层楼。在金融的世界里,我们每天花的钱,可以分成三部分:消费、投资和投机。消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买新衣服,和男友相约吃大餐,和朋友一起去看新上映的电影。消费钱包中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由个人满足程度和生产成本综合决定。比如即使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很贵,你仍然愿意花钱去里面玩一天,但是迪士尼附近的公交车费涨了五毛钱你就会有意见了。投资,就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比如利用业余时间考证,或下班后去健身房、美容院等。投机与投资类似,都是花费金钱,期待更多回报。区别就在于,投资风险低,投机风险高。我们应该了解这三者的差别,衡量三者各自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选择与三者相匹配的花钱方法,更明智地花钱,如此才能发挥钱的最大价值。从消费来讲,要考虑购买物品后得到的满足程度与所支付的价格是否匹配。投资时,要能把握其原本恰当的价格,当实际价格与自己心中的合适价格偏离甚远时,尽量不要出手。2.价值和现金流量假设你工作好几年,好不容易攒了一笔钱,看中一套公寓,打算买下它,那么你该花多少钱去购买这套公寓呢?公寓有一个市场价,还有一个按照某种理论得出的合理价值,即公寓价值=月房租×200市场价好理解,那合理价值是怎么得出的呢?合理价值的计算公式有何依据呢?假设一套公寓月租金为2500元,一年创造的现金流量就是3万元。将这套公寓租出去30年,预计可以获得90万的收益,但是,这90万并不是该公寓的价值。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这本书中提出一个理论——“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更值钱。”也就是说,假设全球房地产相关的年利率是6%,那么今天的100元一年后就会增长为106元。反之,一年后的100元,在今天的价值只有94元(100÷1.06)。因此,如果每年有3万的现金流量,1年后的3万就是现在的2.83万(3万÷1.06),2年后的3万就是现在的2.67万(3万÷1.06÷1.06)。将现金流量都折现到现在这个时点,进行加总就可以计算出现在的价值。在“3万÷1.06^n”这个公式中,n从1开始逐渐增加,假设n无限大,最终结果为50万(3万÷0.06)。也就是说,哪怕公寓能永远出租,公寓的价值也不会超过50万。所以公寓价值计算公式为:公寓的价值=每年的现金流量÷0.06=月房租×12÷0.06=月房租×200所以,在理想状态下,以房租的200倍价格购买房屋是最好的。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给你开出的价格低于房租的200倍,千万不要犹豫,马上买啊。那么年利率6%是怎么得来的呢。专营二手公寓的人可以通过长期的经验判断得出,这是一个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房租的偏差(变动性)来推定。利率=每年的现金流量(房租)÷现值(商品行情)再说说现金流量的三点应用:①黄金地段的咖啡为什么这么贵,不是因为那里房租高,而是因为该地点是人气地区,即使咖啡很贵,依旧会有人买。②土地的价格,由该地的现金流量创造力决定,但并不意味着将人聚在一起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聚集起来的顾客在这个地方能花多少钱。③开店时,应寻找可以创造现金流量的地点,即寻找有人口聚集能力的地点。千万不要去很冷请的地方开店,否则,你还得努力想办法去招揽客人。如果你打算投资开店的话,就要注意以上几点。3.时间及其影响物品、项目、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它们能创造出多少现金流量。但投资时,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做出判断。既然涉及人,价值计算公式就会受到影响,有时候,还会存在一些歪曲价值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时间。比如,对一个员工来说,六年间的工资总额相同,但是可选择的支付方法有三种:·最初工资较低,之后渐渐上涨·六年间工资不变·最初工资较高,之后渐渐下降如果从金融方面来考虑,第三种支付方法是最合理的。但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第一种。这是因为,以现在的工资为起点来看,将来工资下调,人们会感觉遭受了损失。也就是说,中间夹杂了和效用相关的判断。这就是时间对效用的影响之一。因此单纯利用基于折现率的公式来测定效用,还是太过简单了。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小时候非常喜欢的洋娃娃,长大后却对它一点兴趣也没有了。英国哲学家德里克曾说:“将来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人。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说,将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计算未来的效用时使用的折现率,必须考虑到“变成了另一个人的自己”,这是时间影响效用的第二个例子。每天早上上班时,公交车或地铁里都会挤满人,哪怕你明知道下一趟车的人会少一些,你也不肯耽误这几分钟时间去等下一趟车。到公司后,老板安排你下周出差,因为种种原因,你只能预定晚一班的飞机票,但是这份损失感却比早上没能赶上那趟拥挤的电车、只能等下一班要小得多。这是因为对人们来说,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未来的延误,我们并不会那么在意。这是时间影响效用的第三个例子。4.概率的错觉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根据合理的判断来购物。谈到消费,我们有时并不会考虑效用,经常因冲动而买下一些并不迫切需要的商品。前文提到,无法进行合理判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将时间因素结合起来判断。而且,在你的钱包中还时常会有迷惑你判断的“歪曲硬币”。一般来说,扔一枚硬币,正反面向上的概率应该是各为50%。“歪曲硬币”只有正面朝上。这枚硬币让你产生一种错觉:“抛一枚硬币一定是正面朝上”或者“目前为止一直是正面朝上,下一次应该是背面朝上了吧”。而这,就是我们日常判断里所产生的概率错觉。5.判断的习惯时间和概率因素都会对价值计算公式产生干扰,而且人们有着“明知不可以却偏偏要去做”这种与生俱来的“习惯”,它也会影响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近几年受经济萧条的影响,日本人花在赌博上的钱少了,许多赌博活动的营业额也因此日趋减少。但是彩票活动却几乎没受影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等奖的奖金,是所有上班族一生工资的平均数,足够使人们的种种想象变为可能。与其他赌博不同,只有彩票是以能够一夜暴富为目标的赌博。②单张彩票的价格并不高,买了彩票没有中奖也就损失300日元,但一旦中奖,300日元就会变成3亿日元。一想到由此获得的效用,就会使我们忽视中奖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的事实。③人们会高估一等奖中奖率这个几乎为零的概率,低估不中奖这个很高的概率。④彩票极低的中奖率也是吸引彩票迷的原因之一,即使连续一千次没有中奖,我们也不会觉得不自然。⑤在彩票迷的脑海中,或许还惦记着过去买彩票花费的金钱。他们会觉得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我要继续买到回本为止。在投资时,这些已经花出去的钱就是“沉没成本”,但事实上,沉没成本不会再回到你手中,也不会对下次投资造成任何影响。投资有风险,消费需谨慎。人们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满足程度受金钱变化的影响,而不是受总额的影响”。对有钱人来说,更是如此。有一位朋友,是私人银行部门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客户经理,他曾经拉到过1000亿日元的存款,而原因就是他遵循了“只瞄准资产在30亿日元以上的人”。虽然在日本,资产30亿以上的人很少,要进入他们内心深处更是困难,但是,只要你获得某一位客户的信赖,他就会向你陆续介绍他的熟人。而这些客户的需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资产不增加也可以,只希望不要减少”。6.风险和回报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含义是“不确定预想的事件是否会发生”,而不是“危险的、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用统计学的语言表示就是“标准差”,关于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比较复杂,大家想了解的可以去书中看。谋求高收益,就必须做好承担高风险的思想准备。选择低风险,收益也会相对较低。那能否保持收益率不变,只减少风险呢?研究人员一直在费尽心思寻找控制风险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资产组合和期权交易。资产组合,在金融学中,指分散投资多种资产来规避风险。说得通俗点,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期权则是规避风险的最强手段,很多时候期权被归类为金融商品,给人一种它很复杂的印象。但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就存在着很多期权交易,比如说,保险。基本上,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都是一种期权。所以,投资时,不要把所有钱都投到一个项目上,并且要记得买保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7.绕道的价值作为投资对象的商品、股票以及项目的货币价值,是基于现金流量得出的。人的货币价值,也可以通过这个人将来能赚取的现金流量来计算。也就是说,人的价值,不是由他拥有的现金总额决定的,而是由他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大小决定的。现金无法创造价值,它在你拥有的那一瞬间就开始腐烂了,必要的是我们要提升自己。人才是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对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也就是说,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赚钱能力,而不是存钱的能力。毕竟,对人进行投资才是最值得的。

年轻人多花钱投资自己

刚步入社会,没有多少可供支配的钱,所以我关注每一笔花出的钱。就是这样少少的钱,也会有不知去向的存在。野口真人长期活跃于日本金融界,先后在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公司任职,他创办的Plutus Consulting为软银、大和房建集团、电通等200多家上市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在日经商业在线开设专栏。他的作品有《学会花钱》、《我值多少钱》、《熊猫,值多少钱》等,其中《学会花钱》一书十分吸引我,我想明智的花钱,想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变成未来的财富。一直有记账的习惯,每天按着时间顺序记录发生的每笔支出,月度汇总乃至年度汇总时,还是会被支出总数吓一跳,却怎么也找不到消减的地方。按书中所说,改变了记账方式把钱包分成三份:“消费”、“投资”、“投机”。仅仅一周,我就找到了要消减的地方。消费的钱包(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的支出)太多了,每天要外食、饮料,各种名目的自我奖励……太多自我情感上的满足了;投机的钱包(以小博大)变成了每周的固定支出,喜欢买刮刮乐来测运气,数额时大时小。作者提出的分类,我很直观的看到了支出的走向,方便去规划,使支出处在合理范围不失控。做着小职员的工作,月薪很低,很焦虑会一直这样,当下很多公众号都鼓励大家发展主业外的副业,就去找了份兼职,看着自己每月的结余,从无到有,一点点汇聚,高兴极了。然而“现金在你拥有的一瞬间就开始腐烂“给了我当头棒喝。现金是不会流动的,它不会产生价值。现在的我就像是蚂蚁窝里的工蚁,不停的为不确定的未来储蓄,埋头攒钱,成为金钱的奴隶。会计的薪资是需要资历和含金量高的证书,兼职占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考证也就变得困难,同时兼职月薪较为不错,给了更多得过且过的借口。“特别是年轻人,他们首先必须要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而不是存钱的能力。”在最需要丰富提升自己的时候,却在贪婪地追逐金钱,像葛朗台那样固守金钱,余生显然可见。投资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活动。现在就是最重要的时刻,我们能活在当下,是多亏了曾经有的各种对自己进行的投资。认真考虑后辞掉了兼职,不去焦虑“不确定性”,不抗拒“风险”,不急着成功,沉下心来,提升自己。“不会背叛的财产只有你自己”,要保持身体的健康,进行锻炼,身体是1,金钱是后面的0。只有身体存在,后面的0才会有价值。《学会花钱》一书中虽然不包含“必定赚钱的投资术”,但是通过分析金融类的故事,教会我们日常必备的经融学、行为经济学和统计学的金钱智慧,从生活到工作让我们有效地使用有限的金钱,适当地投资自己,使自己成长,使人生丰富多彩。

要理财,先学会如何花钱

我们每天都在花钱。从水果到游戏机,从衣服到鞋子,从汽车到手机,每次花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你花钱明智吗?”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回答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购买物品的种类也不断增长,单次支付的金额也逐渐增加。如果我们挣来的薪水只够应付当前的消费,那么未来的日子碰到某些家庭危机,那时候该如何度过难关呢?那么,是不是变成有钱人就可以融洽地和金钱相处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人,领奖后肆意挥霍金钱,到头来还是一穷二白。因此,学会理智地花钱,科学地使用手中有限的金钱,适当地投资自己尤为关键。一、灵活地使用三个钱包金融世界不同于会计世界。金融世界里,人的钱包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消费”、“投资”、“投机”。以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一天消费的为例,她一天的消费记录如下:午餐 30元晚餐 30元培训费 150元彩票 10元我们可以将她的支出分为三类:消费钱包:餐费 60元投资钱包:培训费 150元投机钱包:彩票 10元为了更明智地花钱,我们必须意识到消费、投资、投机三种花钱方式的区别。为了增加消费钱包,适当投资,增加资产配置很有必要。然而,想要挣钱而沉溺于投机中,很可能花光辛苦积累的资产。二、利用效用与时间的关系个人在判断投资还是消费,除了把握货币价值,还要考虑自己对金钱的满足程度。评价金钱的效用公式如下:当前时间点的金钱效用=N年后现金流量的效用 / (1+折现率)在金融理论中,上述公式的折现率反映了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风险)。当利率为10%,一年后100万,现价值为90万。三、现金不会产生价值人们会金钱而工作,也会为金钱而犯罪。但现金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如果每个国家的人,每个企业一直攒钱,而不用钱,情况会如何呢?经济就停滞不前。现金就是血液。血液在体内流动才有意义,才能维持生命。即使破产,手头的资产没有了,只要这个人还拥有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就可以东山再起。四、教育投资是高效的人是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对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如果一个人通过教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顺利运用到商业活动中,就可以创造更多的现金流量。周冲在《月入百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文中透露:粉丝过50万的原创号,只要内容好,靠赞赏和广告收入,月入几十万不成问题,商业运作得好,很容易上百万。如果还做电商和社群那就挣得更多。五、今天的100元比明天100元更值钱“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更值钱”,也就是说,将来预计要得到的钱,相对现在这个时间点,它的价值有所减少。反之,在未来时间里,这笔钱能产生利息,金额也会增加。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现金流的价值叫做“现值”,以一套公寓为例,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假设全球地产相关的年利率是6%,今天的100元一年后会增长为106元。反之,一年后的100元,现在的价值只有94元。个人公众号:言西小熊,欢迎勾搭!

关于花钱,你处于哪个level?

你会花钱吗?听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噗呲一笑,不屑回答。是啊,我们每天都在花钱,现场消费,信用卡账单,网银支付宝……不管在哪里,人们都无法避免花钱这件事。那么,你花钱明智吗?到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就开始无法回答了。在这本“日常经济学”的书里,作者野口真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道。关于花钱,你处于哪个level?Level一:你要知道,货币不止是货币书中介绍,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使用金钱是很现代的事情,我们对于金钱的使用方法还不熟练,使用金钱的历史还不足3000年。从物物交换到金属铸币,货币的形态在基于便捷和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货币的职能范围也在发生着扩展。除了大家熟知的支付手段,还有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价值尺度是一杆标尺,是关于物品价值能力的一个判断。而今天关于价值判断“物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宽广,文化遗产,知识财富,甚至人的生命都逐渐汇集为了“货币价值”。而金钱作为贮藏手段,其实是为了规避风险做准备。毕竟今天的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即将发生的事情。通过对于金钱的贮藏,我们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其实都是为了应对这个不确定。所以,从源头上看,很多人不能明智的花钱,是因为不习惯将金钱作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往下挖,涉及的是推断价值的方法和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Level二:投资家的推断价值投资家是如何推断价值的?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复杂,作者很明确告诉我们:一流投资家的判断和主妇相同。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价格。当“价值”高于“价格”时就购买;“价值”小于“价格”时就观望。那么,如何弄清楚价值和价格呢?作者教我们将钱包分为三份。消费钱包,支持“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投资钱包,支持“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投机钱包,就有点冒险,这里是“做好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的活动。为了更明智的花钱,我们必须意识到三者之间的区别,并思考与之相匹配的花钱方法。Level三:房地产的入门课在花钱里,房地产肯定是大头。就我们关心的房产问题,作者进行了详实的说明。你会多少钱卖掉自家住宅?也就是关于房子价值的估算你了解多少呢?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房产估算时,需要综合多项因素才能的出价格。除非是房地产专家,一般人估算起来耗时耗力,苦难重重。这里野口真人先生教给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用房租计算房屋价值。公寓价值=月房租*200判断依据是“收益现值法”,一种通过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推导出物品价值的估值方法。而公寓的现金流量,就是房租。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要考虑的房屋所在地、周边路况、附近环境、建成年月、与车站的距离等因素,这些都会反映在房租上。而为什么是乘以200,而不是30年呢。这里还涉及到收益现值的概念,“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之前”,也就是通货膨胀等概念。综合这些,200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Level四:风险和回报怎么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为了应对明天的不确定性。而在刚才的房产公式中也涉及到了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控制风险,其实就等同于去控制这些不确定性。这里必须提到,风险不等于危险,有些时候,风险可以使游戏变得更加有趣。谋求高收益,就必须做好承担高风险的思想准备。选择低风险,收益也会相对较低。那么,可不可以保持收益率不变,只减少风险呢?作者普及了期权的概念,指的是“针对某种标的资产,在事先规定好的未来某一特定的日期或某一段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比率或价格交易的权利”。可以说是“为应对万一会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所做的准备”。在期权这个复杂的概念里,作者用了很多实例进行诠释,也涉及到了许多专业概念夏普比率,波动率等等。这是本一理财小白能看懂的理财日常书,了解了这些,你还真的认定自己会花钱吗?最后,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要做的是学会花钱,而非被它控制。

花钱背后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你花钱明智吗,是作者序的名字,也是这本书的主旨,如何明智、熟练地花钱。从金融理论、概率论、统计学、行为经济学等关于金钱的理论、方法解释花钱,如果单就枯燥的理论来说,讲得还是很通俗易懂的,作者举的也是很常见的例子。1.价值和价格价值和价格的定义在初中政治书里就学过,我们花钱的决策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格),当然因为购买者身处的状况、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价值的估算也会不一样,如果商品实际价格低于预估的价值,就会觉得物廉价美,欣然买下,而如果商品价格高于其价值,很可能不买,或者买的心不甘情不愿。将我们日常花钱分成三个钱包,消费、投资和投机。消费,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比如,吃午餐,买水果等等。投资,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投机,指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跟投资的区别,前者是可以预计到、与投入的金钱相比,将来的回报会有所增加,后者,具有否定、负面的含义,比如赌博、彩票等等。所以,我们在整理收入支出,理财的时候,也可以将自己的钱分成三个钱包。清楚自己的日常开支、投资理财等等各方面的支出情况,更好地完善财务状况。2.价值和现金流量还有个大标题,应该会更吸引人的眼球,迎合现在甚嚣直上的房价,题目是《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值》,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房价,推导过程就省略不说了。我们知道房价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房屋地址、周边路况、配套设施、建成年月、小区环境等等,作者用了一个叫做“收益现金法”,是一种通过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推导出物品价值的估值方法。即要想知道某公寓的房价,就必须知道该公寓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即房租。前文提到的多种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房租,公式为:永续年金的价值=每年的现金流量/折现率(利率)。3.时间及其影响我们感知时间的快慢会因心情、年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同一首歌曲,如果当做闹钟铃声,突然打破宁静的睡眠,会觉得节奏很快。但如果在剧烈运动或者作为跑步音乐,又会觉得节奏很慢。我们感知时间的快慢是相对的。我们判断是投资和消费的时候也会考虑时间的因素,比如由于自己的预期寿命,对于同一笔钱的马上得到和二十年后得到效用截然不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会觉得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无所谓时间,而对于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二十年后这笔钱毫无价值,他并不一定在世,跟现在得到这笔钱的意义完全不同。4.概率和彩票为什么买彩票的人明明意识到中奖率很低,仍然会趋之若鹜呢,文中分析,主流趋势的一等奖奖金是所有上班族一生工资的平均数(可能不符合我国国情),所以中一等奖能将自己的种种想象变成可能,买彩票的钱只是中大奖的几百万分之一,但想到中大奖后获得的效用,就会忽视中奖率极低的事实。看着可能得到的收益,会忽视支出以及中奖的风险。还有一个结论,当理论概率在35%以下时,主观概率高于理论概率;当理论概率在35%以上时,主观概率低于理论概率。在买彩票的时候,常常会自我安慰,说不定幸运女神只对我微笑。5.唯吾知足很喜欢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很实在,具有指导意义,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以下为摘录:克莱尔说过:钱不能买到幸福。但是,钱可以让你在不幸时衣食无忧。人的价值,不是由他拥有的现金总额决定的,而是由他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大小决定的。人们尊敬、羡慕的是一个人拥有的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而不是他拥有的金钱。生活所必需的以及为了以防万一准备的存款是绝对有必要的,但除此之外的现金只能归类为闲置资本。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要让手头的现金停滞不动,应该永远意识到要用这些钱对自己进行更好的投资。我们要提升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尽量使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的时间。不会背叛的财产只有你自己。当人们确保自己某种程度的财务自由时,就感到非常满足。贪得无厌地追逐金钱,意味着你已成为金钱的奴隶。我们获得金钱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金钱的束缚,获取自由。

让现金流量帮你学会花钱

一般说来每个人每天都要花钱。出门坐车需要花钱,饭店吃饭需要花钱,上培训班需要花钱,买张彩票也需要花钱。花钱这件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平常到人们会产生“花钱很简单”这样的错觉。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在看到《学会花钱》这本书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怎么还有人出书教人花钱呢?花钱人人都会,这本书销量应该不会好吧。可我们真的天生就会花钱吗?那为什么在购物时还会犹豫不决陷入选择困难症?为什么在买房、买股票时会忐忑不安,害怕自己选择错误?答案可不仅仅是价格高或者不够有钱这种表面原因,而是我们心里没底,担心选错。怎样算是选错呢?初中政治课上我们都学过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而在市场中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样,如果我们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就会觉得自己赚到了,反之如果买到价高质次的商品就会感到受骗上当。那么花钱时判断的关键就在于衡量出商品的价值,而如何判断价值才是学习花钱的重点。野口真人提出了简单的“三个钱包”法来区分花钱的类型。表面上看同样是花钱,可根据花钱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消费、投资和投机三类。日常的衣食住行属于消费,报培训班、买股票买理财产品属于投资,买彩票、赌场赌博则属于投机。消费钱包中商品或服务的价值由其效用来决定,它主要用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欲望;投资钱包中商品或服务的价值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决定,它主要用来增加将来的资产;投机钱包中商品或服务的价值由分红决定,投机算是投资中的一种,只是不确定性要大得多。一、学着将现金流量作为价值的衡量标准我们通常考虑一个商品或服务值多少钱时倾向于从成本角度出发。我们会估算原材料的价格、场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等,将这些成本加起来之后如果和现在价格差不多,我们就认为可以接受。然而很多时候,成本并不是一个好的衡量标准,学着用现金流量来估值才更符合实际情况。用买卖房屋来做比方的话,在二手房市场,卖方总想以高于当初买进的价格卖出房屋。这种想法在房产市场利好时还比较现实,可如果房产市场出现泡沫破灭这样的情况卖方就会永远卖不出房了。那么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在交易房屋时,用卖方当初的买进价格(成本)给房屋定价就是不科学的。这时我们可以考虑“收益现值法”来估算房屋价值,也就是通过房屋将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推导出这间房屋值多少钱。房屋值钱是因为它能创造价值,每个月的房租就是它的挣钱能力。而它的挣钱能力就是我们对其定价的标准。知道了这个方法以后在面临买房这种人生“重大投资”时就不再会被中介或地产商轻易忽悠,而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其实不止是买房,买卖股票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买进一只股票是看好它的赚钱能力,对它的估值也就应该基于它能创造的现金流量多少。二、时间、概率、直觉,那些我们常掉进的花钱坑现在就给你100元和明年给你200元,你会选哪个?如果这时你想参考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选择明年拿200元这个选项,那么恭喜你,选错了!关于金钱有一个常被我们忽视的定理,那就是今天的钱最值钱。这其实是由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方式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重视现在,未来的现金流量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因此在考虑将来的金钱时,我们得用上折现率计算下这笔钱放在当下值多少钱。如果你连着扔了五次硬币,每次硬币都是正面向上,那么你认为下一次硬币会是哪一面向上呢?你是觉得“这枚硬币只会正面朝上”还是觉得“下一次总该是反面朝上了吧”?很遗憾,都不对!可我们都知道扔一枚硬币,正反面向上的概率是各为50%。每一次扔硬币都是一次独立的行为,即使重复再多次也不会影响下一次的概率。可我们还是会不小心跌入这样的陷阱。所以说,人并不擅长概率,而我们的直觉常常与实际的概率相反。三、别让金钱腐烂,培养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野口真人说:“存入存在的金钱是不会流动的,它们如同一潭死水,马上就会腐臭。”现金在你拥有的一瞬间就开始腐烂,原因不仅在于折现率的存在,还在于它的效用在降低却没有带来现金流量。这还不算,更糟糕的是现金还会不断产生看不见的利息。如果拥有一个亿的现金,明明需要创造出一千万的现金流量,实际却连1块钱都创造不出来,那么就等于亏损了一千万。这一千万就是看不见的利息。对于舍不得花钱的人来说,他们一直弄错了金钱和人的关系,也从来没有意识到现金流量的重要性。钱是不断流动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死水一样的银行存款,而是能不断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而我们来说,自己就是创造现金流量最重要的资产。我们需要学会对自己投资,花钱去学习新的技能,在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商业活动中去,从而带来更多的现金流量。当你有能力带来现金流量时,你就不会担心现金不够这个问题了。钱没了,再赚就好。可赚钱的能力没了,那就没办法了。有人说,不会背叛你的只有你的财产。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不会背叛的财产只有你自己。

学会花钱的书评

“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 ――比尔盖茨这本书是野口真人写的。他是日本超人气MBA导师 ,他先后在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任职,长期活跃于金融界,他创办的Plutus Consulting致力于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等咨询,每年亲手至少俩三百件咨询项目,为软银,大和房建集团,电通等二百多家上市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被日本经济新闻作为金店型企业进行了报道。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2013、2014、2015年度日本私人咨询公司排行中,PC位列投资评估及并购业务第一名。野口真人还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中教授财务管理。这本书事主要是教我们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变成你未来的财富,数学零基础也能一点就通的金融智慧。看懂价格,花对关键的每一笔钱,拒绝智商税。本书不会详细论述各种理论和方法,而是以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金钱智慧为焦点,也是为什么本书子诩日常经济学,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金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你花钱明智吗?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有多少人可以自信的点头回答呢?我们每天都在花钱。即使不用现金也可以刷信用卡,人们无法避免花钱这件事儿。那么如何有效的使用有限的金钱如何适当的地投资自己,使自己成长,人生丰富多彩呢?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消费钱包中的价值是由效用决定,投资钱包中的价值是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决定,投机钱包是由将来产生的分红决定。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现金流量和现值在金融的世界里,将来产生的金钱被称为现金流量,它指的并不是存在于当下的现金,而是为了表现出现金进进出出的动态,使用了流这个词。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现金流量的价值叫做现值。时间对价值的影响比如把公寓租出去三十年预计可以获得九千万的收益,但是这九千万不是该公寓的价值,因为今天的一百元比明天的一百元更值钱,也就是说将来预计会得到的钱,相比现在这个时间点它的价值是有所减少的,反之,在未来来得手之前这一段时间里,这笔钱能够产生的利息,金额也会增加。概率在决策中的作用对象物的价值等于现金流量的期望值等于概率×未来现金流量风险和回报的选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不确定预想的时间是否会发生,并不是危险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有的时候比起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更好。什么是投资投机消费投资是在恰当的时机,购入资产,购买商品。投资是可以预计到,与投入的金钱相比,将来回报的期望值会增加。投机是指投入金钱相比,将来回报的期望值不会有所增加。钻石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钻石属于投机钱包,它的价格既不是成本决定的,也不是由现金流量所决定的。房价在什么位置是合理的公寓价值等于月房租×12÷折现率折现率等于每年的现金流量除以现值我们如何感觉时间,时间对我们经济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对时间的认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时间的标准。当前时间点的货币价值等于n年后的现金流量÷(1+折现率)概率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人们总会遗忘先验概率,很多人会把回归平均错误的理解为对于一个我们期待的结果,如果这一次出现了偏差下次一定会出现和上一次相反的结果。为什么现金不会创造价值现金是死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能产生现金流量,我们也在慎重管理风险同时,活出更好的人生,对待金钱我们要明白现金流量,时间价值和不确定性这些概念来发现事物真实价值的关键。

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成为你的投资

老实说我是个非常不会花钱的人,怎么讲,就是无论是逛商场还是超市,购买东西基本都是随心所欲。虽然说女孩子花钱哪有什么节制,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还不是永远都觉得自己少一个包一双鞋子一套衣服,甚至看见家居家具打折也会控制不住去消费。——当然,这也就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看到“缺钱花的建议读一读”,马不停蹄去下单。预备好好学习一下。简而言之,学会花钱,就是让你的每一分钱,都有所用,花的合理,值得,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可以为你带来收益。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是一本理财书。《学会花钱》是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的作品。野口真人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中教授财务管理,先后在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任职,长期活跃于金融界。他创办的Plutus Consulting致力于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等咨询,每年经手至少300件咨询项目,为软银、大和房建集团、电通等200多家上市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被日本经济新闻作为典型企业进行了报道。而这本书,《学会花钱》野口真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告诉我们如何区分我们花出去的钱,使其更合理,也更有益,也即“钱越花越多的秘密”。“你花钱明智吗?”问到这个问题,恐怕谁都不能立刻有自信地回答。我们虽然习惯了花钱,但当我们有钱的时候,我们是存到银行,购买基金,买房,还是借高利贷出去?恐怕都要理性地思考计算一下才能得到答案。我们为什么没有熟悉“金钱的使用方法”,是因为不习惯金钱作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首先,我们不知道合理推断货币价值的方法。其次,我们还没有确立起应对不确定性的正确方法。这也就是我们无法明智使用金钱的主要原因。而和金钱相关的决策和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及时具备理论和方法,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在房价飞涨几乎要被抢疯了的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用旧房换新房,他们是如何合理判断出自家住宅的价值呢?首先,市场需求明显,其次,根据自己住宅地址,交通,周边路况,附近环境,建成年月,与车站、学校、医院、超市的距离等因素来进行房产估价。野口真人给出的公式是:公寓价值=月房租×200这个公式的依据是“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一种通过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推导出物品价值的估值方法。利用这个方法必须知道公寓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必须确定这件公寓能够为业主挣多少钱。所谓公寓的现金流量,也就是房租。花钱的时候,我们都有三个钱包:消费、投资、投机。所谓消费,就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为了饱腹而吃饭,为了放松心情去喝咖啡听音乐等等,就是消费行为;所谓投资,就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我在某某事件上花了100元,期待它日后可以给我带来多于100元的回报。”比如小张为了公司内部晋升而去刷新了学历,参加了英语培训班,等日后晋升,将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小李为了身材更好更漂亮而去办了健身年卡,瑜伽塑形是给身体做出的投资。而最后的投机,则是在恰当的时机,投入资产、购买商品。例如我们购买的彩票。最典型的当属赌博。赌马、麻将、扑克、六合彩等等。而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是,投资是可以预计的,与投入的金钱相比,将来回报(利益)的期望值(均值)会有所增加。这就是商务世界中的投资。投资与投机都伴随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更明智地花钱,我们必须意识到消费、投资于投机之间的差别,深入挖掘各自的含义,思考三者相匹配的花钱方法。消费,要考虑购买物品后得到的效用满足程度与所支付的价格是否匹配。为了得到用于消费的钱,适当投资,增加资产是很有必要的。区分了这三个钱包,仅仅是最基础的。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中还细致讲述了现金流量、折现率、以及保险和期权的相关知识,教会我们管理好我们的钱包。但最终的宗旨是,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金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

最重要的财商学习,是正确的认知

野口真人的这本《学会花钱》很薄,正文仅有151页,讲述的道理却非常重要,值得每一位关注个人经济状况,追求财务自由的人学习。这本书从价格、现金流量、时间、概率、风险和回报几个方面,论述了价值的本质及其不同表现,同时辅以大量实例、数据、表格等论据,纠正人们对待财富的种种误区。作者分了七章来论述这些内容,将之稍加整理,即可得到作者清晰的脉络和论述。一、人们共同的花钱机制是,得到的价值大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格)。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钱包可以分为三类:消费、投资和投机。消费: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如为了衣食住行的花费、愉悦心理的支出等;投资: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如培训、学习等;投机: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如各类赌博。在明晰用途的前提下,人才能更容易判断事物对自己的真正价值,从而合理地控制欲望,更有效率地花钱。二、现金流量决定投资的价值,而时间又影响着现金流量的价值。这一章以房地产估值为例,介绍了市场价、收益现值、折现率等概念,公式和图表较多。私以为,可以学习作者对房地产投资的估值方法,但不能照搬,毕竟中日房产买卖及租赁市场的差异较大。三、人们倾向于重视现金,未来的现金流量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时间的流逝直接影响了人们感受到的价值和效用,认识到这点,我们在判断投资还是消费时,就会把自己对金钱的效用(满足程度)考虑进去。四、概率误区人们对概率的错觉根深蒂固,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做出反直觉的正确判断。五、心理学对财商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幸存者偏差,人们会不理智地追逐彩票和媒体认为日本家庭主妇成为天才操盘手即是例证,实际上,能够得到彩票大奖和能成为天才操盘手的,都是极少数分子,他们身后,是恒河沙数的失败者。六、分辨、控制风险风险即不确定性,是统计学所说的“标准差”,利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将风险可视化,从而合理选择投资和回报。控制风险,可以采用资产组合、期权(包括保险)等手段。七、人的价值,由他创造现金流量的大小决定,所以人,首先必须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现金本身不仅不产生任何价值,而且还承担着相当高的资本成本。现金如果停在某处不动,就会给经济带来恶劣的影响,所以更多必须要有“流量”。而人是能够创造更多流量的重要资产,所以对人本身的“投资”,回报率很高。通过教育,保持身体健康,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尽量使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时间。因作者野口真人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本书融和了金融理论、概率论、统计学、行为经济学等关于金钱与财富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但又加入了大量源自生活的实例和分析,又显得通俗易懂。私以为,本书最重要最核心最有用处的论点,一在于对金钱用途的分类,即“消费、投资、投机”,二在于对人的价值定义为人创造现金流量的大小。前者,让我们意识到各类花费之间的差别,深入挖掘消费、投资与投机的含义,并思考与之相匹配的花钱方法,使我们既不至于陷入盲目花钱的剁手地步,又可以合理地满足欲望、享受生活,更能深刻理解投资的意义与价值。而认识到投资的价值,就是财商飞跃的第一步。而对人的价值的厘清,无疑可以使我们抓住聚变的核心。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个人能力、拓展思维格局、完善思想认识、保持身体健康……每一项都会令我们一步步走向质的飞跃,变得更强更好更快,更快地走向财富自由。

你我都有三个钱包

小时候跟大人逛超市,发现里面好多好多的东西都想要,心想要是自己有钱了就把所有东西买回来。可是每次过年领完压岁钱,走进超市却发现,面对琳琅满目的物品,自己不知道怎么买了。于是转来转去,只买了一两包零食,就回家去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惑,没钱的时候什么都想买,可真有了点儿钱了,反而不知道怎么花了。就连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也坦言 :“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大学里设有投资学课程,公司里有专门帮人理财投资的专业人才。可见,如何把钱花出去,也是一门学问啊。最近看到了一本关于教人如何正确花钱的书——《学会花钱》,作者野口真人在金融业驰骋多年,对于怎么正确地花钱很有心得。书中介绍了大家常识中易犯错的地方,也用简易的语言科普了金融领域的专业名词。近段时间网络上的个人理财话题很火热,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理财心得。励志故事配合着蹭蹭上涨的资产,看得人热血沸腾,于是立马下载APP开始记账。这可不是简单的记下账就能行的。在金融的世界里,一个钱包变成了三个钱包。“消费、投资、投机”举个简单的例子消费钱包——就是我们平时为了满足欲望的买买买行为,吃饭、打车、旅游都属于消费钱包的一类。投资钱包——报名参加培训班,购买理财产品就属于投资。投机钱包——则是抱有侥幸赌博心理的消费,例如买彩票、赌牌之类的。试着把自己近段时间的记账情况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支出部分变得清晰,争取把三个钱包变成两个钱包,除去刚性消费,再拿一部分用来投资。“消费钱包”里的房租,占绝大多数人支出的大头。每当工资刚发下来,转手就把三分之一给了房东。想要在城市里有个落脚点,就得付出不菲的租金。有没有想过,每次交的房租跟房子市场价的联系呢?作者运用“收益现值法”给出一个很简单的公式,马上就算出了房屋的价值。房屋价值=月房租x200比起通常估值所考虑的一系列问题:地理位置、交通、人气、建成年份等等,这个公式能快速的进行估价。试着给你现在租的房子估值试试,看看是否符合市场价?对于“投资钱包”,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使用它能带来超额回报。通货膨胀使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年年贬值,今年的100块到了明年就只有95块了。货币要流通起来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藏在保险箱里只会贬值。世上最不值钱的就是钱。细想一下说的挺有道理的。因此,很多人为了维持安全感,积极投资。一般的投资,以升学考证获取高薪回报,以购买升值空间大的东西获得差价回报等等。而在“人、物、钱”三者中,“人”无疑是最最重要的。因为人能够创造现金流的重要资产,各大公司对于高端人才求贤若渴,有人才有未来。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人进行教育方面的投资,带来的回报是最高的。这点其实从每年的就业报告公布的人均收入就能看出,不同学历之间的人,无论从收入还是发展空间来看,学历越高的人后期的发展是快步稳速上升的。不单单是指学历的提升,学习理财能带来经济效益,学一样喜欢的技能收获成就感幸福感,这类都能通过投资自己获得良好回报。始终保持不断学习,持续输入新鲜知识的,你会发现自己会获得很多。看起来投资真是有数不尽的好处,不过,投资也是有风险的,盲目投资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呢。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投资行为,保证自身能承受风险。至于“投机钱包”,看看那些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的例子,想一本万利的创富。赢了的,想翻番;输了的,想回本儿。本身性质就和投资行为相去甚远,老想着赌这一次,也许运气好就赚了呢,最终只会败得一塌糊涂。希望我们都能管理好自己的三个钱包,过上内心向往的生活。用有限的金钱,花出无限的价值。

让钱动起来,让财富滚雪球!

钱,是一个代名词,是交易符号,有人认为钱是邪恶的,所以终其一生为钱所困;有人认为钱是益友,所以益友越来越多。为什么钱被冠以N种标签,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钱”的!学会花钱在由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一书中,他用举例例证了曾经在我以为高深难懂的现象,分析了花钱到底该判断是否有所值。1.花钱的钱包有3类a.消费钱包: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或商品的行为。举例:饭费、水果费、聚餐费等等。b.投资钱包:它的价值是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决定的。举例:我花钱报班学英语,是为了日后升职加薪。c.投机钱包:像彩票类,中奖概率超小但是依旧花钱投入。明白花钱的这三类钱包,日常我们的花钱行为就可以对号入座,像现在支付方式的便捷,有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借记卡支付,信用卡支付等等,便捷的同时也让花钱变得如流水,很多开支花的当时很尽兴,过后却时常记不起为何而消费,在这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记账软件,将你的收入和支出做好记录,这样每一类的消费都会一目了然。2.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更值钱当年利率为10%的时候,今天的100日元,五年后变成了161日元;但是五年后的100日元,在今天是62日元。所以推算出今天的100日元(五年后是161日元)要比五年后的100日元更值钱。同样面值的钱,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钱的效益却在缩水。那么当你把钱封存在银行里的时候,不管你是存几年期,利率没有超过10%的,所以金钱躺在银行里是一直在缩水的。野口真人在书中写道“现金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如果地球上的人类、国家、企业,只是在一直积攒现金,而不使用它、周转它,情况会如何呢?经济会停滞,世界经济也会停止变化。”这正道出了现金的本质,现金就像血液,唯有让现金动起来,像血液一样流动,财富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3.效用和时间的关系这里的效用指的是对金钱的满足程度,面对一份收益率为10%的长达40年的投资,二十岁的年轻人和60岁的老人,情况是不同的。年轻人考虑到自己的晚年可能会选择这份投资,可60岁的老人却不可能选择,因为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100岁。在股市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报着投机的心态想要在短时间内大捞一把,赚个满盆巨擘。可是投机的概率意味着你往往会输的很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他听说炒期货很赚钱,于是把自己的私房钱和他煽动别人替别人炒期货的钱全部投了进去,一共投了40多万,刚开始还赚了20万,可是不舍得收手,最后亏了100多万。面对别人上门讨债,无奈加班加点多收学生赚钱还钱。在股市,想要高效用,又想要短时间,最后只能赔个底朝天。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研究股票,研究股市,除非你是真的很喜欢。真正的讲究效用和时间,需要你用投资的心态去面对。比如说适合我们上班族的指数基金定投,就连股神巴菲特都说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最终能跑赢大盘的是指数基金,从收益看来,长期效果是最高效的。4.现在是最重要的时刻野口真人在第三章提到“将人们对于时间和效用的感知综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重视现在,未来的现金流量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对于年轻人而言,我们可以考虑到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后的自己,所以我们可以为自己做好规划和投资。把握好现在其实就是把握好未来。很多人喜欢铁饭碗,是因为他一旦进入体制,无需多大的进步也可以有饭吃,像寄生虫一样背靠大树好乘凉。正是因为一眼望到了体制内的未来,有的人开始脱离体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学习充电,看书报班,把握好当下的每一天,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做人生的证明题。5.风险与回报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会很轻易的将高风险与高回报挂钩,低风险与低收益挂钩。可什么是风险?风险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大小。可你只要活在世上,谁又能向你保证无风险。没有任何人敢向你保证。在钱财方面,我们虽然知道谨慎为好,但是谨慎不代表无风险。就算是最普通的存款方式—把钱存银行,面对通货膨胀,钱在银行里也是缩水的,被缩水的钱难道不也是被风险化了吗?在股市中,还有这么一类人喜欢听基金经理的投资基金或股票,于是一股脑的进入股市,什么分散投资,什么定投,什么追涨杀跌,一律不懂。一股脑的把钱投了进去,不等被割韭菜才怪。如果让风险变小,让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办法是什么?去学习,去了解,去研究,而不是一股脑的人云亦云。让风险变得可控化,这样回报才会增值。6.投资与学习野口真人在第七章讲到“企业经营的三要素是人、钱、物”。那么为什么会是这个排列顺序呢?我们都知道21世纪其实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高薪挖人可以看出优秀人才的稀缺性和价值性。现如今企业对人才的培训越来越多,可是多不意味着这些培训到底是都被员工所接纳和吸收。同样的培训,不同的人吸收并为之所用的不一样,所以人才的区别开始慢慢有了划分,依据能力大小构建了管理层。可是你没有真正意识到的是任何的教育培训其实就是对自我的投资,而自我投资最后是会升值的,任何人都无法抢夺你身上这股叫做能力的东西。把钱用于投资自己的大脑要比一顿胡吃海喝来的更有价值。总结:钱是一种动态的货币符号,只有让它动起来,让花出的钱有所值,那么它也会号召更多的钱币涌入你的口袋。让钱动起来,让财富滚雪球!

附录参考书目不错

附录的参考书目非常好。有《思考,快与慢》、《讲述心理与经济》、《金融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对冲基金大师:订立交易员如何制定目标、克服困难并收获成功》、《上班族的金融工学:风险和保值的正确观点》等内容。折现率、夏普比率、期权、资产组合理论、标准差、方差(第六章)还需研究。

你会花钱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花钱比赚钱容易得多。然而,很多时候并非如此,尤其是当你想巧妙地花一笔钱,并让这笔钱发挥巨大的价值。这时候,学会理智地花钱就显得很重要。我们每天都在花钱,不同的是,有的人精打细算,并记录下每笔开支;有的人只管“花钱”,从不记录,自然而然成为“月光族”。后者不必说,这样的花钱方式实属不明智,而前者又是如何记录的呢?例如:小张一天的账单餐费 30元 早餐 5元 中餐 15元 晚餐 10元 教育费 中级会计证辅导班 1000元 其他费用 彩票 20元 (不用计较具体金额)支出项目分为三项,但记录时都归为“费用”这一类。在会计的世界里,费用指的是货币的减少,也就是说小张的资产今天减少了1050元,这在会计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学会花钱》这本书中,作者却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日常的开支,并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方式。作者将小张的支出款项分为三类,具体如下:消费钱包:餐费投资钱包:会计证辅导费投机钱包:彩票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这三种类型的钱包。一、消费钱包所谓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某种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小张所花费的餐费是为了满足食欲,因此放在消费钱包内。除了餐费,我们买各种生活日用品,比如:牙膏、牙刷、毛巾等也属于消费,这是为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另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买一些名牌衣物同样是消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不同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则是通过效用来估算的。所谓效用,就是指情感的满足程度。比如,前面提到了买一些名牌衣物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实际上自己可能无法承担商品的价格。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就知道评判消费商品的效用是有很高的个人主观性的。比如:同样是矿泉水,平时卖1、2块钱。而如果你被困在沙漠,十分口渴,那么即使卖100块钱,你也是愿意花钱购买的。二、投资钱包所谓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小张报了中级会计证辅导班,如果他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中级会计职称,那么他就能够升职,工资也会有所增加。这增加的工资要比辅导班的费用多得多,也就是将来的资本会增加,那么这就是次划算的投资。当然,也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小张并没有通过考试,也就不能够升职加薪;或者小张通过考试了,但是公司财务危机,小张可能不仅不会加薪还会面临降薪的危险。也就是说,投资伴随着不确定性,有一定的风险。三、投机钱包所谓投机,是指“做好了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金钱更多的回报”。小张买了彩票,希望获得巨额回报,这是一种投机的方式。投机和投资有点类似,两者都是期待获得更多的资本,但是投机的风险要大得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彩票。拿福利彩票来说,一注的价格是2元,而一等奖金却高达几百万,中奖的几率是千分之一,几乎为零。那么,明明知道几乎不可能中彩票,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买呢?一是一等奖金足够高,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么多钱;二是买了彩票即使并没有中奖,损失也不会太大,我们就会忽略购买彩票的不确定性(当然,有的人也会因为买彩票倾家荡产);三是中奖的几率几乎为零,不等于为零。人们会高估一等奖的中奖率,主观上出现偏差,认为幸运的人就是自己。四是彩票迷们会惦记着过去投入的资本,想要赚回之前投入的钱。上文介绍了三种类型的钱包,我们可以看出消费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但是对将来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即不能增加未来的财富。而投机虽然有可以增加未来的资本,但是风险过大,一不留神不仅不能赚钱,还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并不划算。投资可以让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变成你未来的财富,在竞争中获得优胜地位。而在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投资。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他现在所拥有的现金总额决定的,而是由他未来能够赚钱的能力大小决定的。基于以上两点来看,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首先应该掌握赚钱的能力,另外还要学会投资自己,并在投资自己的时候,不要太犹豫。学会花钱绝不是大手大脚,只为追求一时的满足,也不是省吃俭用,不敢自我投资。学会花钱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投机花费,而在投资上敢于花钱。这样想来,我们读那么多年书就是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投资。当然,这次投资是否有价值还在于我们未来能够创造的价值。

如何学会花钱?

其实本书并没有“教”我们如何花钱,而是跟我们解释了很多生活中与钱相关的知识。本文试图将这些知识再串联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会花钱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花的钱无非是三个渠道——消费、投资、投机。而无论是哪个渠道,想要让钱花的值得,无非是花的钱小于等于此物的价值。那么如何合理推断物品价值呢?一、消费——按效用效用就是获得这个东西能给你带来多大的满意度。同样的一瓶水,在你外出路过一家小卖部时候,花2元钱购买。但是假如你是在沙漠中,喝光了所有带的水,已经快要走不动,此时有人说50块一瓶卖给你,你可能会果断掏出钱包买好还要谢谢他。后者给你带来的效用更高所以它的价值就更高,与它的价格无关。正所谓千金难买我开心,钱在你手上,你当然怎么高兴怎么花。只是从消费钱包中花费的钱,可以获得一时的快感,但无法长久。且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你买第一个名牌包的时候觉得全世界都像在闪闪发光,买第二个的时候没那么兴奋了。正如采铜提出的“收益半衰期”概念,半衰期长的事情才会给我们持久的快乐。所以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投资钱包上。二、投资——按收益率和风险我写过一篇自己通过高级口译的心得,之后收到过一些私信询问细节。在回答之前我都会先问他们,为什么要考这个证书?如果你是为了找工作或者晋升,那么先弄清楚用人单位对这个证书的认可程度。一般企业只要通过CET6即可。如果你花了1年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好不容易搞到了一个英语证书,结果工作中根本很少用到外语,倒是很需要你对于本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那你还不如把这些功夫花在磨练专业技能上,否则你这笔投资的收益率就极低不划算。相反,如果你现在所在的职位正好需要你经常做英语演讲,可以预计如果你掌握更加优秀的外语能力则有很大的胜算获得提拔,那不妨去充充电。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程度,是需要昂贵的一对一教学,还是大班课就够了也是因人而异。随大流或者一时兴起都不是明智地花钱。花完这笔钱,在幻想生活会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先坐下来认真算下投资回报率吧。1、 收益率 明年的100元,等于今年的多少钱呢?按照银行定存3%的年利率,则今年只需要存100/(1+3%)=97.1元。如果你稍微有些投资能力,投资靠谱的理财产品获得5%的收益,那你今年只需要投入100/(1+5%)=95元即可。所以现值=每年的现金流量/折现率(利率)假设全球房地产的相关年利率是6%。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在几分钟内算出一套房子的大致价格而不被坑呢?比如在网上看到上海市中心中山公园地铁站附近的50平米的房租为6000元/月。那么这套房子的价值就=6000*12/6%=120万。但是实际上,按照这个商圈8万一平的房价,120万只能付个首付。这是因为普通人买房,并不是作为投资,而是想有一个家。房价越来越高,大家都会害怕再不出手就更加买不起了,所以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导致房价的螺旋上升,随处可见天价房。这是市场出现了混乱。我认为DCF法(discounted cash flow现金流折现法)适用于更加标准化,不带有市场因素的东西。比如在《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中》所举的教育投资一例。“假设你想报考北京大学EMBA课程,课程费用为30万,且需在入学当年的第一天全部付清。你现在30岁,学习课程后有很大几率进入管理层,工资会有一定增长,且预计至少可以做20年。请问你每年的工资至少增加多少才能收回成本?”假设每年工资增幅为X万元,你的投资能力能达到10%一年,那么X/(1+10%)+x/(1+10%)²+……+ x/(1+10%)20 = 30万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出X=3.52万所以如果每年的薪资涨幅大于3.52万,那你付出的这个30万学费还算是合情合理。如果根据现有信息估算每年的薪资涨幅低于3.52万,那就要慎重考虑。我同意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但这不代表你可以盲目地花钱,或者不去实行,最终和目标渐行渐远。2、 风险1)用标准差预测概率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统计学上用标准差来表示。方差=(样本数据-平均数)的平方和 / 样本个数标准差=方差开根号很多统计数据都是正态分布的。以平均值为中心,有68.3%的数据集中在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有95.5%的数据集中在正负2个标准差范围内。知道了标准差,我们就能对我们的投资收益做一个预估。举个例子,最近看到三公子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开家面馆的,说一家店有时一天卖出70份,有时一天卖出300份。假设三公子一个月内每天都观察这家面馆,并把数字都记录下来,就可以算出一个月的平均值A,然后算出标准差σ,可以得知大概有68.3%的几率卖出的份数在(A-σ,A+σ)范围内,有95.5%的概率卖出的份数在(A-2σ,A+2σ)范围内。如果你要投资一家商铺,不如也利用这个方法观察测算一下收益。然后再用DCF现金流法算下你现在的投入是否值得。2)长期投资选择偏差小的标的假设A股票每年的收益率为40%或-30%。取平均值,预计可以得到的收益为5%。B股票每年的收益率为5%或-3%。取平均值,预计可以得到的收益为1%。你会不会更倾向A股票?因为它看起来获得的收益更高。但是实际上,用电脑模拟出这两只股票50年间的投资结果,发现B股票资产将大大增加,而A股票则严重亏损。所以如果是长期投资,风险低、偏差小的方案投资价值更高。思考这个问题你就明白为什么了:假如给你一根40米长的绳子,如何围出最大面积?正确答案是围出正方形。10*10=100平方米。而如果一边增加,一边减少,则公式变为(10+a)(10-a)=100-a2 a就是投资收益的增减。因此,如果像正方形一样达到协调的状态,没有偏差,则资产价值最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小白理财先尝试基金定投的原因。小白如果买一只股票,承受的风险是很大的,但是买股指基金,等于是买了一篮子比较优质的股票,首先就分散了风险,其次长期坚持可以分摊成本,减小买入价格的偏差。3)利用杠杆获得风险带来的收益风险并不是危险,相反,它会让一笔投资更加有吸引力。更高阶的投资者可以考虑用期权这一杠杆来撬动高风险带来的收益。比如一家公司的原始股价是10元/股,你有7万的本金,你预计2年后它有可能涨到25元/股,下面有两个选择,哪个收益更大呢?A、1元/份的看涨期权,2年后可用20元来买入股票,你可以买7万份,相当于成本21元/股——(25-21)*7=28万B、直接买入7000股——(25-10)*7000=10.5万极便宜的期权可能暗含金矿,不过这一切还是建立在你对这只股票的估值上。如果你不认为它有可能涨到25元,最多涨到15元,那还是直接买股票更正确。否则不能行使的期权等于废纸,白白损失本金。三、投机——按概率人们不擅长概率。所以很容易因为表象所迷惑,从而花冤枉钱。这不仅和数学有关,也和心理有关。1) 连续事件概率错觉中奖率1%的奖券是不是抽100次就能中了?当然不是。抽100次中奖的概率=1-100次都不中的概率=1-(1-1%)100=63.2%。2) 赌徒谬论为什么赌博会让人上瘾,就是因为相信“我已经输到现在了,下一把我应该能赢了吧”。实际上,就算连续10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下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还是50%。3) 幸存者偏差淘宝上有很多代拍牌照的,实际上,这种生意有点像保险的模式,就在赌这个小概率事件会不会发生。拍不中全额退款,你没有损失;但是如果拍中了,这个钱就给他了。如果月销量达到100件,则至少可以拿到78万的现金流。上海平均中标率为5%,则代拍公司至少可以获得收入39000元,简直有点像空手套白狼。查看评论全部都是好评,拍了4次都没有成功的你决定试一试。不曾想:没有拍到的,接受退款也就没有了评论的权利。所以你看到都是成功的例子。从2015年开始的创业潮中,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受到了幸存者故事的激励一股脑扎了进去了呢?“根据Funders and Founders的调查,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 !即使是第二次创业成功率也只是20% ,而多次创业的“老手”,即使他们有VC支持,成功率也仅仅是30%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发现,其实最好的花钱方式还是投资。滚石不生苔,钱也是如此。拿在手上,钱就无法停止贬值。所以我们会赚钱,也要学会花钱。“所谓贫穷的人,并不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而是虽然拥有很多,却还想要更多,永远无法满足的人。我们追逐金钱,是因为我们想要摆脱它的束缚。”“希望你能够在年轻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投资自己,三四十岁时使现金流量最大化,在保证自己年老有充足资金生活的基础上,为社会、为后人,把剩下的金钱进行投资。”最后,本书涉及的概率、会计、投资等领域的知识,可以继续扩充阅读以下书籍:概率类:《决策与判断》非常经典的一本讲概率,讲我们的生活中行为经济学的书籍。每一章都值得细细思考,往深了思考,或许讲是人性。会计类:《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投资类:《小狗钱钱》浅显易懂又有趣的入门书,1个小时就能翻完。但是这1个小时可能就改变了你对金钱的概念。花钱变得更加有意识。《股市进阶之道》虽然题目是进阶,但却是从基础讲起。价值投资的雪球大V,水晶苍蝇拍,人称“苍老师”。里面也有DCF法。详实的案例和深厚的心得至少会让你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至于走上听消息,跟股神的歪路而成为被痛割的韭菜。《巴菲特的护城河》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发现一家好公司,而好公司的判断标准是什么?题目并不是巴菲特本人的护城河,而是巴菲特提倡的护城河理论。正是遵循了选择强护城河公司的准则,才让他成为慧眼独具的股神。《股市天才》股市里一些逆市场操作的案例。

要想中秋国庆体面的回家,你要学会明智的花钱!

关于中奖概率的问题,由于不少人有疑问,所以经过反复思考,再以更为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补充说明:①首先,这类似一个摸小球的问题,但也有些微的差别:像之前一样,我们从三个箱子(小球)中选中一个,有三种可能,即:红、蓝、蓝,中奖(即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3,这一步基本没有什么质疑。②紧接着,我们被告知其中有一个箱子没有中奖(即如上图,第二列的全为蓝球),注意此时的我们还是不知道我们第一次挑的那个箱子(即球)到底有没有中奖。这一步也没有什么疑问,对吧?③最后,我们不能单纯的想还剩下两个箱子,反正有一个是有奖的,对半分,肯定是1/2啊!但是直觉并不准确。我们若从头分析就会发现有这三种可能:⊙第一种:红色,蓝色,蓝色⊙第二种:蓝色,蓝色,红色⊙第三种:蓝色,蓝色,红色可能大家还是没怎么懂,让我来进一步说明下:此时我们如果坚持刚开始的选择(即选前文中的A保险箱),很直观的看出(上图中的第一竖排:红色、蓝色、蓝色)我们中奖的概率是1/3;但你会发现,此时若是改选另外一个(即C保险箱),你的中奖概率就会变成2/3(上图中的第三竖排:蓝色、红色、红色)。———————————————————这是给大家的统一答复,如有疑问,可以再进行留言讨论,谢谢大家的支持!中秋、国庆临近,准备好好度假和回家的小伙伴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了吧!但回头一看银行账户,那寥寥的存款不禁皱眉,想来这半年也挣了不少钱,但为啥手头账户还是没钱呢?钱都花哪里去了呢?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金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阻碍我们明智花钱的因素:我们是否有以下的体验:明知买彩票中奖的几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却仍忍不住想试试;明知自己已经入不敷出了,却仍使用花呗、信用卡等等透支消费;明知投掷硬币正面的概率一定是1/2,在连续掷出十次反面后,却坚定的相信下次正面的概率一定大于1/2。你瞧,我们有时候花钱并不明智,认知也可能并不符合事实,甚至大手大脚花起钱来连自己都害怕。为什么会这样呢?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首先,我们不知道合理推断货币价值的方法。其次,我们还没有确立起应对不确定性的正确方法。可以说,这两点是无法明智使用金钱的主要原因。既然找到了原因,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怎么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我们对应原因找出了三条解决问题之道:•学会推断物品、项目的价值•学会应对不确定性(即风险)•分析了解人关于金钱的心理明智的花钱一、判断物品的价值1.花钱的对象要想判断物品的价值,我们需要分清花钱的对象,在金融的世界里,主要分为三类:•消费•投资•投机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我们通过从某种商品中获得的效用来估算它的价值。这里的效用是指情感的满足程度。比如: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心满意足,而且还很便宜,我们就会觉得超值;我们平时打车要花四五十块,而用了滴滴打车只花了十几块钱,我们就会觉得这钱花的真值。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简单的说,就是我现在花了1000块在这上面,它以后能给我带来大于1000元的回报。比如,我们花费1000元报名学习演讲,之后我们开始自己演讲开课赚到了3000元。之前投入的1000元我们就成为投资,而赚到的3000元在金融世界里称之为“现金流量”。投机,是指“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能否获得比付出的金钱多得多的回报”。比如购买彩票、老虎机及赌博等,以小搏大。花钱的对象花钱的对象综上所述,在三个花钱对象中,消费的(货币)价值可以通过“效用”来判定,投资的价值由将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判定,投机的价值是由将来产生的分红判定。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如何判定商品的价值,接下来看看定价,即“价格”是如何确定的。2.商品价格的确定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肉涨价啦,菜涨价了,衣服大减价啦,这时候,商品的价格就是根据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当iphone7的需求量大时,它的价格就非常好,而当一个产品无人问津时,它就会削价出售。那么我们细分的三个花钱对象中的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价格的确定价格的确定《学会花钱》的作者野口真人认为:“消费钱包中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是综合考虑效用及生产成本之后确定的。”“投资钱包中的价格最终还是取决于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而由于供需关系发生变动。”“投机钱包中是用价格决定价值,先有定价,后逐渐形成它的价值。”二、预估存在的风险1.标准差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用统计学的语言就是“标准差”,标准差是用数值表示的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简单来说,就是风险的量。当我们买股票做投资的时候,肯定都希望购买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即选择标准差小的产品购买。2.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收益除以风险得到的比率,它的值当然越高越好,夏普比率高的股票更具有魅力。3.控制风险的方法入市需谨慎,投资有风险,还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控制好风险呢?野口真人认为资产组合和期权是很好的方法。①资产组合:简单的说,就是搭配投资、分散投资。高风险与低风险的搭配投资,并投资于不同的领域。②期权:事先规定好未来某一段时间的比率或价格进行的交易,如保险,这是一种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式。记住,越绕道越有价值,即有偏差的股票作为期权才值得买。三、关于金钱的心理你的直觉正确吗?书中的一个例子非常棒,它会让你深刻认识到你的直觉是多么的不准确。假设你参加了电视知识竞赛节目,并且大获全胜,在你面前摆放有A、B、C三个保险箱,其中一个装有100万元奖金。制作方要求你从中选择一个保险箱,你选择了A。主持人盯着你的脸说道:“我们首先来打开B保险箱。”接着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打开了B保险箱。其实什么也没有,你暂时松了一口气。然后主持人开始问你:“你确定选A吗?现在可以换成C。”你根据直觉判断,100万元的概率不是在A就是在C保险箱,无论选择那个,期望值都不会改变。ABC概率都是1/3但实际上,换成C保险箱后获得100万元的概率是坚持选择A保险箱概率的两倍。原因是,在B保险箱打开前和打开后,A保险箱中放有100万元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不会发生改变,期望值都是33万元。而在B保险箱打开前,100万元放在B或C保险箱中的概率是三分之二。但是在弄清楚B保险箱中没有奖金的瞬间(B中有100万元的概率变成0%),C保险箱中有100万元的概率就变成了三分之二,选择C保险箱的期望值就是66万元,和坚持选择A保险箱相比,期望值增加了一倍。你瞧,是不是很神奇(如果你听懂了的话)?所以,人们的直觉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的,尤其在“花钱”的时候。最后,作者也建议“特别是年轻人,他们首先必须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而不是存钱的能力。人们尊敬、羡慕的是一个人拥有的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而不是他拥有的金钱。”马云是这样的人,王健林也是这样的人,其实我们真正羡慕的不是他们的几亿身家,而是佩服他们赚钱的能力,一起加油吧,年轻人,目标不要定太高,先从学会花钱做起吧!

你真的会花钱么?

曾经看过相关新闻,那些彩票大奖的得主在几年内疯狂买买买让自己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的数不胜数。为什么他们在拥有一大笔金钱之后并没有让自己过的比想象当中的好,反而结局凄惨呢?知乎上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穷人和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人回答,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穷人就算是拿到了一笔不菲的金钱,也不见得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富有。在没有读这本《学会花钱》之前,我对所谓的富人意识其实颇不以为然,因为我总觉得,只要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减少消费,寻找到高薪工作,自然而然能够攒下来不少钱(现在想来这个想法多么天真可爱),至于投资什么的,我觉得风险太高,危险性太大,害怕也懒得去了解。看完《学会花钱》以后,我才发现,我平日里对金钱是如此的漠视,如此的不了解,我的财商真是低的可怜,难怪我一直没什么钱泪目……那么,这本由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所著的《学会花钱》到底讲了什么呢?怎样才能正确花钱,让我们达到财富自由之路呢?首先,这本书集合了金融理论、概率论、统计学、行为经济学等关于金钱的理论,主要以日常经济学来告诉读者,什么样的花钱方式才是明智的。全书的关键词有:价值、价格、消费、投资、投机、现金流量、概率、风险、回报、期权、保险、折现率。看到这些关键词,你是不是有点想皱眉,觉得全是金融经济相关词汇,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能理解。不过别担心,这本书作者以日常经济故事为出发点来分析,既有趣,又易懂,反正对数学没好感的我都不觉得很难。合上这本书以后,关于如何明智的花钱我有了深深的认识。&为何我们平时不能明智的使用金钱?对于普通人而言,首先我们不知道怎样才是合理推断货币价值的方法,即很难掌握金融学理论等专业经济知识,其次我们很难找到应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正确方法。我们往往认为风险就意味着危险,其实风险只是意味着不确定性,并非指向一定危险,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风顺?有风险很正常,投资理财有风险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了解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提高自己对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金钱的思维模式,这才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花钱对象(钱包)怎么划分?我每天都有坚持记账,可惜记了快三年帐的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的消费支出,也即我花的每一笔钱该如何正确划分,看完《学会花钱》以后,我决定以后每月总结一次自己的账目,思考它们属于哪一种类型。假设,今天我一天的支出是这样子的(参考书中的帐目):餐费 30元早餐 5元午餐 15元晚餐 10元教育费 200元外教口语费 150元手工课 50元其他费用 10元彩票 10元这份账目可以把我们的钱包划分为三种:消费钱包:即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消耗资产或产品的行为投资钱包: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投入现有的资本的活动投机钱包:做好亏损的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获得比付出的金 钱更多的回报根据这个划分,上面的餐费属于消费钱包,如果外教口语是为了未来工作跳槽加薪而学习,那么属于投资钱包,只是单纯个人兴趣爱好的话属于消费钱包,手工课同理,如果是为了未来进入手工制作行业学习就是投资钱包,个人爱好则属于消费钱包。彩票的支出显然属于投机钱包。当我们在日常支出时,多观察自己花的钱属于哪种钱包,多为自己的未来投资,适当消费,至于投机么,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个行为,大家自己酌情根据实情考虑吧。&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要买买买?想一下,自己平时在什么时候最想剁手呢?我才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双十一吧。为什么光棍节的时候我们如此不理性,如此疯狂的买买买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买东西的决策机制是什么。想想看,当你觉得一件商品物有所值的时候,恰好你又正需要,你是不是会立刻决定买下来了。其实所有人决定花钱的时候,决策机制都是差不多的。当我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大于价格的时候就购买了,价值小于价格的时候暂时观望或者就此放弃。也就是说,决定我们买买买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价格。那么,怎样判断一件商品的价值呢?我们会评估一件商品中的效用,也就是感情上的满足程度,当我们觉得非常值,也就是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会买了。当我们评估商品觉得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不会购买了。除此之外,消费者自身的状况,比如是否有钱,需要的程度,价值观如兴趣爱好之类的都会影响效用,从而对商品的评估不同,对价格的评价也就不一样了。&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金钱?1.千万不要像我以前一样,傻乎乎认为把钱全部存在银行里吃点利息就好,想想现在的物价上涨幅度,把所有的钱放在银行完全是时时刻刻在贬值。作者认为,现金就像是血液,只有流动起来才有用,所以,现金必须流动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适当的学习理财知识,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投资方式,这个很重要啊!2.最好的投资是自己,这句话我是深深认同的。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在金融领域中,人的价值由他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大小决定的。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在经济活动中承担责任,能够通过投资,消费及工作持续创造现金流量的价值才是重要的。没有人可以凭借攒钱当上富翁,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不断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有钱啊!同时,越早投资自己越好,让自己身体更健康,活的时间更长,也就是尽量让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时间更长,所谓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身体倍棒也很重要啊!3.投资永远有风险,无论是投资自己还是投资资产,但是,风险不意味着危险,要时刻记住这一点(我就是误以为风险就是危险所以从来不敢买基金真是既懒又蠢),遇到低谷时也要告诉自己,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如何花钱讲了很多基础知识,因为篇幅问题加上个人能力有限,我没有把书中关于股票,期权,保险等相关信息全部写下来(臣妾实在做不到嘤嘤嘤),所以,如果各位认为自己不想再少年穷下去了,不妨看看这本书,给自己一个了解有关金钱的基础知识的机会,帮助自己提高认知金钱的思维模式。最后,祝愿所有看过这篇书评的人,让我们一起变有钱!

今天,你正确花钱了吗?

年纪越长,越愿意用金钱去换取一些东西,比如出游住好的酒店,买好的课程,甚至比如前两天下雨天叫车出行,这样我在车上的时光就可以被我充分利用起来--安心地翻一会书。不是我土豪,而是我觉得用金钱换好的体验、学习和时间是非常值得的。碰巧,这周读了这本日本作家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找到了我以上行为动机的理论基础。01 价值和价格书的题目很抓人,第一章就清晰地告诉你,主妇和一流投资家的判断相同,花钱的决策机制非常简单,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格)。价值>价格,就购买;价值<价格,就观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支出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钱包,我们可以根据其特性来考量我们所花的钱是否明智,即是否符合价值>价格。消费钱包: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它的价值由效用(情感的满足程度)决定。比如最开始的例子,其实都是因为在我眼里,我得到的效用远远大于我的支出。它的价格是综合考虑效用(个人的满足程度及生产成本之后确定的)。投资钱包: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它的价值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决定。它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易时,会因供需关系或者投资者的种种考量而发生变动。投机钱包: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其中赌博的价值暂且被认为由其将来产生的分红(现金)决定。02 价值和现金流量第二章的主标题放在今天的中国尤其是我生活的城市南京来说,肯定会非常火爆: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格。作者一上来就抛给我们这样两个公式:一般地区的:公寓价值=月房租*200市中心的: 公寓价值=月房租*240其实,这是运用了收益现值法,即通过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推导出物品价值的估值方法,也叫“DCF(Discounted Cash Flow)”。这里面隐含了一个假设,即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年利率为6%,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所说的折现率,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100元钱比未来的100元钱更值钱,这就会涉及到折现率。所以,一开始的公式是这么得来的:公寓价值=每年的现金流量/0.06=月房租*12/0.06=月房租*200同时,折现率是由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风险)的程度决定的,所以我们会假设地段较好的市中心的房子的折现率不确定性较低些,为5%,那么公寓价值=每年的现金流量/0.05=月房租*12/0.05=月房租*240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没关系,我们稍微总结一下:我们通过这个DCF来计算商品的现值,然后与其市场售价相比,来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投资(底层判断基础还是一开始的价值>价格才投资)。这里我们运用了一个叫做净现值法(NPV, net present value)的方法,基础就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得出的价值是真正的价值,市场价格未必反映应有价值。03 时间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现在假设,你一生中的工资总额不变,由两种方案:一是你的工资随着你的工龄逐年递增;二是按照能力获得相应工资的绩效工资。你会选哪一个呢?根据金融理论,假设我们前面提到的折现率一定的情况下,选绩效工资比较划算。因为绩效工资制度可以让你在较早时间点取得较高的工资,所以现金流量的现值大于按工龄逐年递增。同时,在考虑到时间因素时,我们除了把握货币价值外,还要考虑自己对金钱的效用(满足程度)。1.未来能获得的金钱对于当下二十岁的人和八十岁的人带来的效用时不同的。从平均预期寿命的角度考虑折现率,时间越长,折现率越高;2.计算未来效用所使用的折现率时,要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变成了“另一个自己”,兴趣爱好思维模式等都会发生改变。3.从人的感觉来说,“现在”是最重要的。与现在间隔时间较短,人们感受到的效用会大幅减少;与现在间隔时间较长,效用减少的幅度会渐趋平缓。比如你马上要去乘坐的航班接到通知,因天气原因停飞;和你接到通知,你两天后出差的航班取消了,感受的效用减少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时间因素在起作用。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在“明天得到两个苹果”和“今天得到一个苹果”两个选项中,选择“今天得到一个苹果”的人,也会在“一年后得到一个苹果”和“一年零一天后得到两个苹果”中,选择“一年零一天后得到两个苹果”。04 概率的错觉概率论可以说是一门“神之视角”的学问,我们经常会有错觉是因为很难客观地把自己当作样本来看待。前面的内容比较烧脑,这里先引入一个比较好玩的游戏,其实是著名的三门问题。场景有点类似于我妈经常在家看的中央三台的节目:你是一个竞赛的获奖者,在你前面有ABC三个保险箱,大奖100万在其中一个保险箱里。你先选择了A,然后主持人说先打开B看看,结果B里什么都没有。这是主持人问你:“你确定选A吗?现在可以换成C。”你是否会换呢?实际上,换成C保险箱后获得100万的概率是坚持选A保险箱的两倍。原因是在B保险箱打开前和打开后,A保险箱中放有100万概率都是三分之一不会发生改变,期望值都是33万日元。而在B保险箱打开前,100万放在B或C保险箱中的概率是三分之二。但是在弄清楚B保险箱中没有奖金的瞬间,C保险箱中有100万奖金的概率就变成了三分之二,选择C保险箱时的期望值就是33万。和继续选择A保险箱相比,期望值增加了一倍。所以,有时候依靠直觉,可能会错过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是不是很有趣?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关于概率的概念。1.人们总是选择遗忘先验概率(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概率)。比如美国911后,许多美国人出行不乘坐民航飞机,选择自驾。结果在2001年10月-12月期间,美国全境因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人数,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000人。其实,飞机事故的发生概率要远远小于机动车事故,但是,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的恐惧感,让人们遗忘了这个先验概率。2.大数定律:实验次数越多,越接近理论值。比如抛硬币次数足够多,会发现正反两面是五五分。小数定律:认为人类行为本身并不总是理性的,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人的思维过程会系统性地偏离理性法则而走捷径,人的思维定势、表象思维、外界环境等因素,会使人出现系统性偏见,采取并不理性的行为。大多数人在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违背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而不由自主地使用“小数定律”,即滥用“典型事件”,忘记“基本概率”。也叫赌徒谬误,是人们误解“回归平均(当上一次的数据和平均值偏差较大时,下一次的数据会比上一次更接近平均值)”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使困难,要想克服概率的错觉,我们需要剥离描述干扰,看到本质的规律是什么样的,方能做出理性判断。05 判断的习惯主标题更有意思:明知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的理由。我们都知道,买彩票中一等奖的中奖概率是非常小的,可以说几乎为零,但是“几乎为零”是需要非常注意的一句话,因为”几乎为零“并不是零。行为经济学的鼻祖丹尼尔 卡尼曼提出的理论中,有一种解释说“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就会反应不足”。按照这个理论思考,人们会高估一等奖中奖率这个几乎为零的概率,低估不中奖这个很高的概率。卡尼曼和他的朋友阿莫斯 特沃斯基通过各种实验,得出了利用理论概率计算主观概率的公式。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当理论概率在35%以下时,主观概率高于理论概率;当理论概率在35%以上时,主观概率高于理论概率。卡尼曼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我们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的变化量随着获利或损失的增加而递减。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你去品尝一个非常非常美味的甜品,你吃第一次和吃第二次感受到的美味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说公司给你加工资,第一次给你加1000和过一段时间第再给你加1000,你的开心程度是不及第一次的。06 风险和回报这里金融理论中提到的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含义是不确定影响的事件是否会发生而并不是危险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所以风险用统计学的语言表示就是标准差。比如说你打算同时开一家法国餐馆和一家拉面店,两家店的开业资金均是100万。法国餐馆的客单价和利润都较高,但是顾客的周转率较低。每天来店里的顾客人数有限,每天的营业额变化较大。拉面店的客单价和利润都较低,但顾客周转率高,因此也可以创造收益,并且来店里吃饭的顾客人数比较稳定,每天的营业额大致相同。所以你就会发现标准差较大的法国餐厅的风险会更大一些。在谈到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风险低、偏差小的方案投资价值更高。07 绕道的价值人的价值不是由他拥有的现金总额决定的,而是由他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大小决定的,所以特别是年轻人首先必须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而不是存钱的能力。在企业中,我们的排序应该是人,物,钱。因为企业的价值是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价值:现金不能产生现金流量。应收账款也只能变成现金,无法创造现金流量。工厂设备等固定资产,他们自身就可以创造现金流量。但是能够比工厂设备等创造更多现金流量的是:人。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要让手头的现金停滞不动,应该永远意识到要用这些钱对自己进行更好的投资。庆幸的是我在还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不断地在用手上的现金对自己进行再投资了。同时,我们要提升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在慎重管理风险的同时,活出更好的人生。

学会花钱 花对关键的每一笔钱 让钱越花越多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做一些活动,其中有千八百块就能搞定的小型暖场,也有十几万的大型活动。记得最开始做活动运营,拿到公司的活动款时,领导特意嘱咐了我一句话,学会花钱,钱要花到刀刃上,公款可不是买个乐儿,听个响。但是以我目前的阅历,我并没有找到关于使用金钱的方法手册,更准确的说我没有花钱的思维方式。也没有真正的想明白如何驯服金钱,为自己所用。直到最近看了一本书《学会花钱》,作者野口真人,日本超人气MBA导师,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中教授财务管理。书中作者以故事的形式教会你日常必备的金融学、行为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这书我看起来并不是毫不费力的,很多章节我看了两三遍之后都觉得自己理解的不够透彻,所所以把这本书列为了常备书目。花了这么多年前,还真没给消费的渠道做个分类,我们辛苦挣得钱都流向了哪几个方面?作者把我们日常花钱的渠道分为三个钱包,消费、投资、投机。花钱吃喝玩乐的属于满足你欲望的是消费型钱包,消费类的商品或服务价值由你情感上的满足程度也就是效用来决定价值,花钱买开心嘛!投资是增加未来资本,比如你今天花50万买一套房子,一年后你希望它涨到70万,现在各地房价的疯长的情况下,一年实现20万的增长很轻松啊。这类投资的商品价值就由它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决定。我们回想一下,什么会决定你买不买一件物品,或者说影响我们花钱决策的共同机制是什么?是我们花完钱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价格,大于就买,小于就继续观望。那重点是价值我们如何判断,如何判断眼前的这颗白菜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论是消费还是投资,我们首先要学会判断价值,再去和它原本的价格进行比较,当实际价格和自己心中的价格有偏差时,慎重考虑下。以前我是属于那种,只要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我并没有认真想过花钱这件事情的正确思维方式。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一点一点的修正自己关于花钱的思维方式,其实更应该说是自己对金钱的思维方式。很多人明知道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明知道收益越高风险越高,还一直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明知道赌博就是一种投机行为,却还是奋不顾身抱着发大财的想法扑过去!明知道这个房子价格低于市场价太多有猫腻,还是主动把钱送上去。因为一旦中奖,一旦赢钱,一旦炒房成功,那些钱足够把种种想象变为可能。再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企业是工龄决定工资,但是绩效考核其实对员工更有利。为什么很多人希望工资慢慢上涨,如果中途下降就会觉得有损失呢?那是感觉和认知上的差异!我们有时候会比较相信自己的直觉,对概率的错觉根深蒂固,作者拿出一整章的内容说了一些貌似完全一样,实则迥然不同的游戏,我自己还专门拿了一张白纸算了一下,扫清了很多花钱概率上的盲点。最近我们这个地方房价特别火,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大家都近乎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买房如同买大白菜一样。可是安静下来仔细想想,到底要不要跟风买,如果你是自住或者改善,那无所谓,反正是自己住怎么开心怎么来。如果你是想要投资,好,那我们就要考虑这个房子的价值以及它的现金流量。我常想,你有了一套房子,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你差价转了几十万,这就是有钱了嘛,梦想就能实现了嘛?然而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我们自己,我们所投资的商品、股票、房子等等的价值是靠现金流量来判断的,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通过这个人将来能赚取的现金流量决定。就像作者说的,不论你做什么工作,能够通过投资、消费、工作持续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人抱怨房价高的时候,当你的赚钱能力远远超过房价,跑赢房价涨幅时,你还恐惧嘛?你还会有现在不买房,以后更买不起的想法嘛?别说现在我们普通的工薪族根本跑不赢房价,是,我的收入也没有跑赢房价,但是不代表这件事不可能,有很多人利用这个时代的优势,广开源,让月入十万不是梦想,稳稳的跑赢了房价。想想这样的生活多带劲,估计满满的都是安全感吧。《学会花钱》这是一本理财方面书,有金融知识,有常见盲区的解读,它不教你怎么通过买基金买股票实现财富增值,但却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必备。

你懂得赚钱,但你懂得如何花钱吗?

2016-08-27 原创 灌头鱼克莱尔.布恩.卢思一语道破我们赚钱的目的。但是我们光会赚钱就可以吗?不是,除了赚钱,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花钱。怎么才算会花钱?铁公鸡一毛不拔,算不算?不,这是爱钱如命。如果赚多少钱就存多少钱,没有发挥钱自身的最大价值,不能做到钱生钱,形成现金流。那么你的钱只能算得上一张张无用的纸。花钱如流水,算不算会花钱?不,这叫败家。如果钱还没有捂热就花完了,不能形成良性循环。那真应了小沈阳那句话“人活着,钱没了”。所谓“会花钱”,指的是: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发挥了最大价值,从而使你的幸福感达到最大化。那么,我们怎样做才算会花钱呢?日本作家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提出:一个懂得花钱的人,应该将自己的钱包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消费钱包、投资钱包、投机钱包。1、所谓消费,就是满足自身需要所花费的钱。比如:吃、穿、住、行。2、所谓投资,就是培养自己一项能力在未来职场竞争中有所帮助或者购置一种产品并在未来市场交换中获取更高的收入。3、所谓投机,就是在一场交易中是否能有所获利不确定。投资风险极高,比如购买彩票。如果你能灵活掌握这三部分钱包的比例投入,那么你便能懂得如何控制你的钱,并将你的钱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如果不能,那么你就一个不懂得花钱的人。那么,怎样灵活掌握自己的三部分钱包呢?1、确定当下的消费是否真正实惠或实用,让自己的消费性价比达到最理想水平。超市又在促销了。平时8个可抽纸巾需要18元的,现在只要9.9元就能买到,但只有6个。前者一个需要2.25元,后者却只需要1.65元。简直实惠得不要不要的。是不是应该马上购买呢?且慢。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情况下每个纸巾一共可抽取多少张?原来18元一袋的纸巾,一个独立包装里有420张纸巾;而现在促销的纸巾一个只有300张。那么前者每张纸巾需要花费18÷8÷420≈0.0053(元),而后者一张需要花费9.9÷6÷300=0.055(元)。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促销价平摊在每张纸巾上的价钱要比平时要贵!如果猜测不错的话,很多人在遇到店面进行促销活动时,便立马转身进入店面开启疯狂购买模式:只要看到“促销”二字,连暂时用不上的产品也会买。时间久了,到真想起要用的时候,发现产品已经过期或者报废不能再用。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可能仍不以为意:“只是花了小钱,不值得心疼。”小钱不心疼,哪里有大钱?不信的话,你可以尝试记账。当账目清晰地摆在你眼前的时候,会发现,你每个月都花了很大部分钱在不该花或不值得花费的地方。现在,你还会认为超市促销时,所有产品都比平时要便宜,所有促销产品都值得你采购吗?生活中,这种包装换了之后价格不降反升的现象常常发生。作为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不仅应该货比三家,还应选择最实用的商品进行消费。2、玩转房地产,看你的投资是否合理。以前很多人投资股票与黄金,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迅猛发展,更多人热衷于房地产投资。对于买房小白来说,熟悉房地产交易规则,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01、为什么看房时要交保证金?我们很多人看房时,如果喜欢,就会交予房主一部分保证金。一来表达自己想要购买的诚意;二来防止房主没有告知前提下卖给第三人。02、保证金可以退还吗?如果房子交易完成那么原房主应该退回保证金;如果房主想以更高价卖给第三方,那么需以两倍保证金赔付看房人;如果看房人有其他更好的房源可选,放弃购买以付定金的房子,那么保证金将被视为违约补偿,归房主所有不得退还。03、理想状态下,多少钱购买房屋才算值当?我们买房时一般考虑房屋所在地理位置如何:交通是否方便、距离学校的远近……但是究竟花多少钱购置一套房子合理呢?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更值钱。”也就是说,假设年利率(又称折现率)是6%,那么今天的100块到明年的时候是106。反之,明年的94块相当于今年的100块。货币在贬值,所以在计算房屋交易金额的时候,必须考虑折现率。所以房屋价值计算公式应该为:房屋价值=月房租×12个月÷0.06=月房租×12÷0.06=月房租×200所以,在理想状态下以房租的200倍价格购买房屋是最理想的。3、在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理性投机。猴年邮票第一天开卖就特别畅销,当我第二天去排队购买时,前面二十几个人,人买一枚就断货了。后来我遇到一位收藏人,一张一块二的猴票对方要价四五百。为了买卖做成,对方跟我详细讲述了近年来邮票收藏价值的趋势。一开始我也挺心动的。但是我对收藏这件事完全不在行,更无法辨别对方邮票的真伪。我买了,这张邮票真的能为我带来财富吗?细细思考之后,我放弃了高价收藏邮票的念头。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没有半点信心,投资就会转变成投机。投机是一种不确定,饱含风险的事情。没有一定经济实力很难承担风险背后的损失。所以,每一次你想投机的时候,好好想想:真的是我需要的吗?如此一来,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不容易被别人建议所影响。比尔盖茨说:“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一笔钱一样困难。”赚钱多不容易,我们在赚钱过程中已经深有体会。但花钱多难,只有当我们把钱花完之后才会幡然醒悟,但已追悔莫及。为了让我们在花钱时多点幸福感,少点遗憾。我们应学习如何合理分配钱包消费、投资、投机三部分,牢牢掌握每个部分的使用规则, 理性地花出每一分钱,并让自己花出去的钱最后都成为我们未来的财富。

一本理财书教会我的5个人生道理

文/林小白最近刚看了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看到书名第一反应是诧异,因为我从没想过“花钱”这件事还需要学习,但看完这本书,我的诧异又加了一层,那就是把这本理财书称之为人生指导书也不为过。作者在书的前几页就写了这么一句话: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驯服金钱,甚至可以说,人们一直受金钱的摆布。哦,这和我们的人生多么想象。年轻的我们总是觉得没有能力去过好生活,总觉得自己在被生活过着。后来,在书中,野口真人就宛如一名穿着和服眉目慈祥的日本老爷爷一般,告诉了我以下这些人生道理。一、世界上确实存在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野口真人说,“现金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价值。” 我们存入银行的现金是不会流动的,它们如同一潭死水,马上就会腐臭。今天的10万人民币,到了明天可能只有9万元的价值。现金就像是血液,血液只有在体内流动才有意义,才能维持生命。在当今社会,企业经营的三要素是“人、物、钱”,并非是“钱、物、人”,如果没有人,工厂的机器是不可能创造出现金流量(未来收益)的。因此,最具现金流量创造能力的是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人”进行投资。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要让手头的现金停滞不动,应该永远意识到要用这些钱对自己进行更好的投资,而这也是回报率极高的一项投资。我们要提升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尽量使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时间。二、不必为未知而焦虑,活在当下最重要《学会花钱》在谈及购物陷阱及投机概率的时候,提到了“不确定性”,我们往往会被这种“不确定性”控制。比如当年美国发生“911”之后,大家觉得飞机很危险,于是都偏向自驾,结果在隔年,美国驾车的事故比上一年增加了几千例,大家都被空难吓到了,却忘记了飞机的事故率远远低于汽车,大家都对遇见空难的不确定性反应过度了。同理,对于人生也是一样,人生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也时不时地来个大危难,甚至我们现在都会提前预想今后的危难。比如有人会发愁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有人会苦恼这点工资一辈子都买不了房又怎么办?但野口真人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必要对将来的不确定性反应过度。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人一定会迎来衰老和死亡。重要的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人生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效用最高,然后最大限度地活在当下。因此,作者鼓励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最大限度地投资自己,三四十岁时使现金流量最大化,在保证自己年老有充足资金生活的基础上,为社会、为后人,把剩下的金钱进行投资。一步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着急,慢慢来。三、要知道幸存者是被神选中之人书中提到这么一个例子,有阵子日本渡边太太(即家庭主妇,渡边是日本的姓氏)炒股这个新闻被传得很广,从媒体报道上看渡边太太炒股基本百战不殆,于是大家开始盲目崇拜,认为她们是神操盘手。但实际上,新闻报道的这群家庭主妇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群体,在她们的成功之后,是无数炒股失败的主妇,我们不能因为一人或少数人的成功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在大学的一堂经济学课上,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当我们能做的事越多、越成功,我们会越幸福,但是如果我们欲望太强,我们就不幸福了。毕业后我才更明白,幸福来自和预想的比较。在有段时间,我看到有的人突然成功了,觉得他们真的运气很好,但细细想来,在他们成功之前,他们也默默奋斗了很久。当然如果有人的成功确实快速而好运,那么我们也要知道,这后面还有很多默默奋斗但仍未出头的人。四、越绕道越有价值,去享受人生的风险吧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考虑,商业活动和投资对象的风险越低越好。那么,在我们人生中,是否也应该规避风险呢?被问到“你想要波澜万丈的人生吗”,大多数人都会犹豫,因为人会尽可能寻求安定的生活。作者在《学会花钱》中提到了3种走势的理财产品,一种是从头到尾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还有一种是呈驼峰状,第三张就是弯弯曲曲有起有落的曲线状了。请问我们要选择哪一种产品进行投资?答案是第三种,因为有起有落,即便是在中途退出,我们的损失不会太大,因为它总会在波峰与波谷找到一个平衡值,但如果选择从头到尾基本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产品,那么则收益甚小。作者把人生的价值比作期权,都是由起点(出生时)到终点(死亡时)期间绕了多少远路决定的。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受人生,我们要承担风险,走过生命中的高峰和低谷,这样才能品味到超越寿命的人生。当然,我们不能去冒致命的风险,但是“少年哟,要胸怀大志啊。”这是作者给我们的忠告,因为“越绕道越有价值”啊。五、人生的四字真言:唯吾知足每个人都想成为有钱人,这是自然的事。为了成为有钱人,人们就会比他人多付出成倍的努力来工作、学习。但作者明确表明,“如果太过努力,就会唤醒自己内心对于金钱的一场执着,扭曲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你不满足自己只是“小有资产”的状态,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金钱。如果通过健康的经济活动稳妥实现这个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人们往往逞强,去承担超过自己可承受范围的风险,结果甚至会导向自我毁灭。作者提到日本京都的龙安寺有一个刻着“唯吾知足”字样的洗手池。“唯吾知足”是释迦牟尼的教义,可以解释为“懂得满足的人,心情平静;不懂得满足的人,心绪不宁。”当代人很容易浮躁,搜索引擎里“快速”这两个字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怎样快速减肥”、“怎样快速赚到第一个100万”……大家总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来得太慢,总觉得别人的得到太过容易,然后在一味追寻中往往迷失了自己。《学会花钱》里写道:所谓贫穷的人,并不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而是虽然拥有很多,却还想要更多,永远无法满足的人。因此,不要让自己成为贫穷的人,把“唯吾知足”这四个字记在心里,当你达到你的预期值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这样就足够了”,如果后续又在不断得到,我们就保持感恩,如果没能继续得到,那么也唯吾知足了。—END—

你真的知道怎么花钱吗?

《学会花钱》是一本好书,它让我关于理财的知识能串联起来。整本书内容偏理论一些,当然这就是我要推荐的理由。@逆水行舟eli我们每天都在花钱,但真的知道怎么花钱吗?本书把我们花出去的钱分成3类,分别是消费、投资和投机。1.消费消费就是,我们为了满足欲望而购买使用商品、服务的行为。 满足欲望可以用“效用”来表示,所以,消费的价值由效用决定。消费的决策机制很简单,就是当我们得到的价值大于支出的金钱时,它就是合理的。1.1、价值观和效用同一件商品在便利店的价格往往高于大型超市的。一般来说,去大型超市比较划算。但如果你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你可能会选择去便利店买,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方便最重要。为此,高出的价格也是可以接受,消费也是合理的。这说明价值观、所处的客观环境影响了效用。1.2、时间和效用1.2.1、你会改变将来的你和现在的你,可能对效用的感受会不同。现在对你来说很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对将来的你来说一文不值。有些东西我当时买的时候很喜欢,现在却不喜欢了,虽然它的品质并没有下降,这是时间影响效用的一方面例子。1.2.2、付钱和消费不同步当我们花钱的时点和实际消费的时点不同时,比如说消费的时点比花钱的时点晚一点,我们会感觉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就是说感受到的效用大幅减少。这种现象可以用折现率来解释。消费品未来的价值要低于现在的价值,所以付钱和消费之间的间隔时间长了,效用就会大幅减少。公式是:当前时间点商品的价值=N年后商品的价值÷(1+折现率)n。以某回收网站报价为例,一部m开头的手机买来时2999元,1年后回收价800元,2年后回收价140元,算出折现率分别是-70.7%和-78.4%。可以看到,两年后的折现率在绝对值上要高于一年后的折现率。如果是购买汽车等高价商品,稍微等一些时间,却不会使我们感到太大痛苦。还是以某回收网站报价为例,一部i开头的手机,买来时是5288元,1年后回收价是3185元,2年后是1800元,折现率分别是-39.8%和-41.7%。可以看到,它的折现率的绝对值明显小于m开头的手机。如果手机还不明显,再看一下汽车。某二手车回收网站报价,某a开头的品牌汽车购买价22万,1年后值16.7万,2年后值11.6万,折现率分别是-24%和-27.4%。由此可见,相对便宜商品来说,高价商品可以稍稍容许消费的时点晚于付款的时点一些。2、投资投资就是,我们为了增加将来的现金流,投入现有的金钱的行为。投资的价值由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额决定。2.1 投资和消费的区别如果是追求效用的,是消费;如果是追求未来现金流的,就是投资。比如女生去健身房健身,使用昂贵的化妆品提升形象,期待的是获得职场晋升等方面的回报的,可以称作对自己的投资。如果单纯是为了美的追求的,是效用,就属于消费。2.2折现率和投资投资相对消费复杂很多。当我们花钱投资,首先也和折现率发生关系。前面我提过折现率,对于消费来说,折现率一般是负数,对于投资来说,一般是正数。对于投资来说,折现率等于收益率,两个是表里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区别是考虑的角度不同,折现率是从风险的角度考虑的,收益率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考虑的。公式是:当前时间的金钱效用=N年后的现金流量的效用÷(1+折现率)n。比如说,我们有44万想拿来投资,第一种方案是买86万的房子。用44万付首付,贷款42万,贷款利率是5.3%。两年来,每年扣除贷款利息后收益分别是1.974万和2.09万,我们可以算出每年平均收益是2.032万,两年来的折现率是4.5%。第二种方案是买86万的股票。我们也贷了42万,贷款利率也是5.3%。两年来,每年扣除利息后收益分别是6.574万和2.17万,每年平均收益是4.372万,两年来的折现率是9.5%。@逆水行舟eli很明显看出,第二种方案的收益高于第一种方案,但是第二种方案折现率也高于第一种方案。一般来说,折现率高,风险也高。2.3风险和投资2.3.1投资收益相同,选择风险小的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我再告诉你,两种方案在第三年扣除贷款利息的收益出现了一正一负的分化,第一种方案是2.324万,第二种方案是-2.356万。这时,我们可以算出两种方案的每年平均收益和折现率的数字变一样了,平均收益是2.129万,折现率是4.6%。你会选哪种方案呢?综合三年来看,两种方案的收益和折现率是一样的,我们应该选择风险小的。那么风险的大小如何计算和比较呢?2.3.2风险可以量化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是可以量化的。用统计学的语言表示,风险就是标准差。标准差就是用数值表示的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公式是:标准差=√(数据1-平均数)2+(数据2-平均数)2+……(数据n-平均数)2代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前面例子中的标准差。第一种方案,综合三年来看,标准差是0.146万,第二种方案的标准差是3.65万。所以在这个例子中,买股票的收益不确定性高于买房子,也就是说买股票的风险高于买房子的风险,应该选择第一种方案比较好。但有人会说在第二种方案中,前两年的收益都很高,而且是远高于第一种方案,选择能博取高收益的方案不是更好吗?风险虽然不是指危险,但是表示一种不确定性。前面的案例都是我们在复盘,在看历史,但对于现实来说,这种不确定在于我们不能确定在第二种方案中,哪一年会有高收益,哪一年又会是负收益。所以,对于收益相同的投资方案,风险较低的方案,不确定性低,肯定是更好的选择。书中引入了概率来进一步说明上面这个问题。假定上述收益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那么以平均值为中心,有68.3%的数据会集中在正负一个标准差范围内,有95.5%的数据会集中在正负两个标准差范围内。正态分布我们无法准确知道下一次出现的数据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数据落在这个范围内的概率大致是多少。在第一种方案,按照标准差的含义,有68.3%的概率,收益会落在1.983万~2.275万区间,有95.5%的概率,收益落在1.837万~2.421万区间。而第二种方案,有68.3%的概率,收益落在-1.521万~5.779万区间,95.5%的概率,收益落在-5.171万~9.429万区间。@逆水行舟eli由此可见,风险小的第一种方案比风险大的第二种方案,收益变动的区间范围也小,说明收益更确定。2.3.3风险和折现率风险和折现率的关系可以用夏普比率表示。公式是:夏普比率=(折现率-无风险比率)/风险。原则上,夏普比率是一定的,风险越高,折现率也越高。所以,从夏普比率的角度看,如果两个方案折现率一样,应该选择风险低的。公式中,无风险比率用国债的利率表示。国债利率是最安全的,如果一项投资折现率低于国债利率,就没有投资价值。假定国债利率是1%,那么第一种方案的夏普比率是 0.25,第二种方案的夏普比率是0.01。我们应该选择夏普比率高的方案,所以选第一种方案。2.3.4控制风险的方法方法一、资产组合《学会花钱》:美国学者哈里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资产组合的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中首次提到了资产组合理论分散投资,并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在《三步走,让钱不再妨碍你》一文中概括了《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一书的投资策略是“股债指基投资组合”法,这里不具体解释这个投资法,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以“股债指基投资组合”法为例,如果你有12万投资这个组合,第一种方案是3.6万投债券指数基金,4.2万投国内股票指数基金(A表示),4.2万投国际股票指数基金(B表示)。收益情况是:债指前三年分别是0.2万、0.18万、0.16万,A股指基金前三年分别是0.84万、1.68万、-1.26万,B股指前三年分别是3.26万、0.63万、-2.09万。计算可得,平均收益是1.2万,标准差是3.19万。第二种方案是,12万全部投A股票指数基金,前三年收益分别是2.4万、4.8万、-3.6万,那么平均收益是1.2万,标准差是3.53万。第三种方案是,12万全部投B股票指数基金,前三年收益分别是9.31万、1.8万、-5.97万,平均收益是1.71万,标准差是6.24万。第四种方案,12万全部投低风险的债指,前三年收益分别是0.7万,0.6万,0.5万,平均收益是0.6万,标准差是0.14万。@逆水行舟eli综合来看,第一种方案能兼顾折现率和风险,所以是最佳方案。由此可见,以资产组合分散投资是一种控制风险同时兼顾收益的有效策略。方法二、期权书中还提到期权是规避风险的最强手段,限于篇幅和我的理解水平,我不做详细解释。2.4、投资方向上的排序第一是人,第二是物,第三是现金。2.4.1、第一序位是人最具现金流量创造能力的是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说明了这个观点。所以,人首先必须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而不是存钱的能力。所有的财产都可能会离开你,不会背叛的财产只有你自己。2.4.2、第二序位是物投资的物的价值如何计算呢?书中以房子为例,讨论了房子的价值的计算方法。公式是:房子价值=年租金÷折现率。首先,长期来看,房租不会像房价那样有剧烈的震荡,房租更能综合反映地段等因素的价值,也就反映了房子的价值。其次,折现率如何得出?一种是通过长期的经验判断得出。书中认为在房子交易时,5%和6%的折现率做成生意的比例很高,所以拿这个可以推导出房子价值和月租金的关系。比如下图所示,10年以内,东京(港区)房子的价值=月租金×12÷5%=月租金×240;一都三县房子的价值=月租金×12÷6%=月租金×200。@《学会花钱》从上图我们看到,东京(港区)10年以内折现率是5%,年限越长,折现率越高,其它地方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年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根据夏普比率,折现率也就越高。这是一种得到折现率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房租的偏差得出折现率。公式是:折现率=每年的现金流量(房租)÷现值(商品行情)。将折现率与历史平均值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说明产生了偏差。当偏差较大时,可以预计折现率会提高。换句话说,出租房能否收到房租的不确定性越高,它的折现率也越高。2.4.3、第三序位是现金现金不会产生价值。如果地球上的人类、国家、企业只是在一直积攒现金,而不是用它周转,那么世界经济就会停滞。不过现金是一般等价物,它运动起来非常方便。现金折现率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借出金钱的一方存在收不回本金等信用风险,所以要用折现率来补偿借出人。如果风险高,折现率也要求相应提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高收益和高风险是CP。3、投机投机就是,我们做好会亏损的准备,想博一下,看能否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典型的例子就是赌博。 投机的价值由期望值和概率决定。3.1、投机和投资投机和投资很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是花费金钱期待更多回报,而且都伴随着不确定性,也就是伴随着风险。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一般来说,投资的收益是可以预计到的,风险较低,而投机风险较高;第二,投资对象本身是具有挣钱能力的,比如工厂有生产产品的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可以卖钱的。而我们常常把投机看作投资的反义词,因为投机是不会增加金钱的。比如黄金和钻石在你持有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现金流量。3.2、投机和概率投机的价值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投机的价值=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概率×未来现金流量。书中举例说,假设一个骰子赌博游戏,掷出某一个点数可以获得该点数10倍的奖金,那么这个游戏的价值代入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1/6×(10+20+30+40+50+60)=35。 所以,就这个游戏而言,如果你参加费用少于或等于35元,你就可以参加。但实际上,赌局的庄家为了挣钱会收取比投机价值更高的参加费,同时把游戏的价值压得更低, 所以赌博是很不划算的。投机和概率关系密切,但人们天生不擅长概率,常常受直觉欺骗,对概率有很多误解。3.2.1、主观概率偏差许多人都知道,彩票一等奖的中奖概率非常小,可以说几乎为零,但是仍然去买,这是为什么呢?《学会花钱》:行为经济学家的鼻祖,丹尼 ·卡尼曼提出的理论中有一种解释说,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则会反应不足。人们感受到的概率和数学上追求的理论值完全不同。《学会花钱》:卡尼曼等通过各种该实验,得出了利用理论概率计算主观概率的公式,叫做“可能性比重函数”,当理论概率在35%以下时,主观概率高于理论概率,当理论概率在35%以上时,主观概率低于理论概率。按照可能性比重函数,彩票一等奖的理论中奖率是千万分之一,但感觉自己会中彩票一等奖的主观概率是0.00281%,是理论概率的281倍。可能性比重函数@《学会花钱》3.2.2、遗忘先验概率书中举了个例子,你参加一个千分之一录取率的试镜面试后,收到了一封录取邮件。正当你欣喜若狂时,你又收到了另一封邮件说,出错了,有1%的人收到了错误的通知。你看了看出错率只有1%,认为自己合格的可能性很高啊,有99%,所以你坚决地拒绝了另一家公司的面试。在这个例子中,其实你忘记了先验概率——千分之一的合格率。当你收到“1%的人收到了错误的通知”这个信息时,你被这个1%迷惑了,忽略了千分之一这个先验概率。其实这个问题要这样考虑。假定参加面试的人有10000人,按照千分之一合格率,合格的是10人。在收到通知的10000人中,按照1%计算,收到错误通知的有100人,也就是说有100人明明没有合格却收到了合格通知,那么,收到合格通知的人有110,其中只有10人合格,所以你收到录取通知的概率是10/110=9.1%,你收到错误通知的概率就是90.9%,和你之前的判断正好完全相反。3.2.3、赌徒谬误你扔了10次硬币,全部正面朝上,下一次扔硬币时你会赌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呢?如果你认为应该是正背面朝上,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实际上,不管前面扔过多少次,下一次扔硬币时,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概率仍然都是50%。大数定律说,在包含无数次扔硬币结果的全集中,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结果各占一半,当样本数越多,实际值越接近理论值。这个例子中,我们直觉认为第11次是背面朝上的概率很大,这被称为赌徒谬误。 换个形象一点的说法就是,你一直赌错,输到了现在,所以你坚信下一把自己差不多该赢了。这看上去好像是真理,但是,就算连续10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下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依然是50%。再来一个问题:如果你抽中奖率为50%的奖券,抽两张,中奖率会不会变成100%呢?你可能会想,中奖率是50%,那么两张里面有一张能中奖,我把两张都买了,肯定能中奖。但应该这样算:中奖概率是50%,所以没中奖概率也是50%。第一次没中奖,第二次还没中奖,按照乘法原理,要把两次相乘得到25%。然后1-25%=75%,这就是两张奖券至少中一张的概率。所以如果你买中奖率为50%的奖券,买两张,中奖率是75%,而不是100%。书中设中奖率是(1/x)%,推导出至少一次抽中的算式是1-(1-1/x)x。当x逐渐增大,算式的结果会趋近63.2%,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买中一等奖概率为千万分之一的彩票,就算你买了一千万张,你中一等奖的概率也不是100%,而是接近63.2%。所以,如果你真这么做了,你就亏大了。4、总结4.1、关键概念:效用、折现率、风险、收益、概率4.2、相关公式:当前时间点商品的价值=N年后商品的价值÷(1+折现率)n当前时间点的金钱的效用=N年后的现金流量的效用÷(1+折现率)n标准差=√(数据1-平均数)2+(数据2-平均数)2+……(数据n-平均数)2夏普比率=(折现率-无风险比率)/风险折现率=每年的现金流量(房租)÷现值(商品行情)投机的价值=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概率×未来现金流量文/逆水行舟

学会花钱应该成为你人生的必修课

前一阵子,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要定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的采访视频被观众疯狂转发。对于像王董这样的富豪来说,赚一个亿确实算个小目标,而这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大目标。有不少人倾尽一生都在追求金钱,最后沦为金钱的奴隶,任之摆布。我从来不否认金钱的意义。因为我们可以用金钱买到很多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东西,然后获得快乐。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干着朝九晚五或者日夜颠倒的工作,拿着固定或变动的工资,在一线或二三线的城市里摸爬滚打。刚毕业的小年轻们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有时候甚至还要父母补贴;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正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境,为买房买车或者装修忙得焦头烂额。有些人确实会赚钱,可对于很多没有生意头脑对经济学数学又不敏感的我们来说,赚钱确实不容易。那么,既然我们在赚钱这方面不能有什么太大的作为,必然要费点脑子在花钱这方面了。日本长期活跃于金融界的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在他著作的《学会花钱》里,用通俗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金钱智慧。01.学会花钱的第一步,我们要弄清楚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由于价格是价值的体现,所以当“价值”大于“价格”时,我们花钱购买就相当划算。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原则,人人都懂,关键是如何弄清楚价值与价格。在金融学中,金钱的支出分为三种:消费、投资、投机。简单来说,消费指的就是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为了放松郁闷的心情去商场血拼就属于这种。这种感情上的满足程度被称为“效用”,所以这种消费的价值由效用决定。当然,这也具有很高的个人主观性。投资指的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而将来产生的金钱被称为现金流量。比如你要参加某个培训班,那么就得思考将来产生的收益的价值是不是大于现在参加培训班所需的报名费和时间的价值。所以这种投资的价值由将来的现金流量决定。投机指的是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赌博、麻将、扑克等。商品的价格随市场的供需而波动,不过市场也未必反应商品的正确价格,所以如果商品的实际价格与自己心中的合适价格相差太多时,要三思而后行。02.学会花钱的第二步,我们要了解时间对于效用的影响。知道自己的预期寿命,是判断消费还是投资的时间因素之一。如果你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那你未来获得金钱的效用和现在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更高,而如果你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那十几年后的金钱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况且,人都是不断成长和改变的,我们可能会拥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思维。现在对你而言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在未来就不一定拥有同样的价值。还有一点,我们总是倾向于现在的感受,未来的现金流量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能会愿意为了房子等上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却在餐厅里连点餐后的二十分钟都等不及。有时候我们即使知道下周有打折促销,可以以三折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商品,但还是忍不住此时喜欢的冲动而立刻以原价买下来。03.学会花钱的第三步,我们要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判断习惯。经济学中有两种理论。一是“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则反映不足”。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在买彩票时往往会高估一等奖中奖率几乎为零的概率,而低估不中奖这个很高的概率。另一个是“我们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的变化量,随着获利或损失的增加而递减”。比如再好吃的食物吃多了之后,感动就会逐渐变淡。所以我们的满足程度随金钱变化的影响,而不是受总额的影响。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参照依赖”。比如A的资产从2000万减少到1000万,而B的资产从500万增加到1000万,虽然两者都拥有相同金额的资产,但比起失去1000万的A,明显是增加了500万的B感到满足。所以当人们实际获得的收益大于预想收益时,感受的效用会更大。04.学会花钱的第四步,得了解所谓的风险和回报。我以前一直以为风险等同于危险,但从这本书上才学习到,金融理论里提到的“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即使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很糟糕的,只要这个结果几乎能够确定,那么这个风险就几乎为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量让风险可视化,然后该出手时就出手。至于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以往大家都有个传统的观念,就是风险越高,回报越大。不过书中举了个投资A股票和B股票的例子,发现,风险低、偏差小的方案投资价值更高。不过,每个人都想要低风险高收益或者高风险高收益,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本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投资组合,即把风险高和风险低的投资组合起来,两者中和,从而降低风险,取得高收益。另一种规避风险的方法叫做期权交易。简单说,这种交易是指支付适当的预约金,可以取消预约的行为。期权可以说是“为应对万一会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所做的准备。”比如你需要订购一款商品,需要10万,你先付了一万的定金,后来你又在其他地方看到了相同的商品,只要七万,或者你不想要之前的商品了,那么就可以取消之前的订购,虽然赔付了定金,其实还是赚了。05.学会花钱的第五步,需要明白,人的价值,不是由他拥有的现金总额决定的,而是由他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挣钱的能力,而不是存钱的本事。因为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是人,所以对人的“投资”,回报率最高。要知道,金钱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而它所起的作用也从来都是被动的,怎么运用,还是因人而异。我们要将金钱视为一种辅助工具,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现金在你拥有的一瞬间就开始腐烂了”,今天的100块,到了明天可能就只有90块的价值了。将来是不确定的,虽然你也许会预料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社会以怎样的趋势前进,但是所有的这些只是可能性高低的区别了。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人生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效用最高,然后最大限度地活在当下”。留一部分金钱不动以备不时之需,其他的金钱就让其流动起来吧,就像全身的血液,只有流动才有意义。社会上总有个现象:越成功的人越容易成功,越有钱的人越容易挣到钱。为什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两者思维和做事方式的差别。最后,我们还得明白一点,人并不是越有钱越幸福。这个公式可能在你从物质上的贫穷走向富足的初期是成立的,但是随着你自己持有的金钱的总额的增加,你的幸福感并不会随之提高。所以,学会花钱,理性消费,适当投资,谨慎投机,然后使自己成长,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幸福。

花钱比挣钱更难

花钱和挣钱哪一个难?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挣钱难,毕竟你首先要有一份工作,然后起早贪黑,最后拿到一些微薄的工资。而花钱呢?只要你钱包里有钱,从钱包里一掏或点支付界面,买!买!买!还愁花钱难么?还怕钱不够花呢!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花的每一份钱有什么价值么?你花钱明智么?你能很自信地点头并回答:“我花钱很明智,每笔钱我都花在刀刃上”。事实上,花钱要比挣钱难,因为挣钱你只需要想一件事如何让钱越来越多,而花钱你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什么钱要花?花多少钱合适。。。。这难道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么?由日本野口真人编写的《学会花钱》向你阐述了如何花钱,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变成你未来的财富。本书传递的关键信息是“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金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01你花钱花的值么?你每天都会花钱,那你觉得自己花钱花的值么?这里有三个场景,你如何评价这三个场景花钱行为呢?场景一:周三上班,外面却下着大雨,马路上都有不少积水了,你有两个交通工具到达公司。工具一:乘公交车,只需要2元。工具二:滴滴打车,需要20元。场景二:在一次朋友聚会时,看到别人在弹吉他,觉得很有兴趣,也去报名参加吉他课,1小时500元。场景三:你最近时常加班,心情不太好,走在回家的路上,你想着“要是能中彩票就好了,我就不用工作了”,于是花了10元买了一张彩票。这三个花钱场景是不是很熟悉?那你对这些钱的使用如何评价?场景一:选择2元还是20元,背后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选择2元,你也许省钱了,但你有可能会迟到,会被雨淋湿,要挤在潮湿的公交车里;选择20元,你不用担心湿,不用担心迟到,有座位可以做。哪一个花钱你的体验感会觉的不错呢?场景二:因为兴趣学习吉他,如果学成了,可以增加一门技能。且终身收益,说不定以后找老婆就靠吉他了。场景三:花10元买彩票,但中奖率连5%都没有。这笔钱就是打水漂。从上面的花钱到它背后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你花钱的决策很简单,就是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金钱(价格)。这里的价值,就是“货币价值”。当“价值”大于“价格”时购买,果断一些;“价值”小于“价格”时暂时观望,需要三思后行。当你要花钱时,你先判断一下这笔钱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或者利益。02.钱可以分成3份花钱跟价值有关系,那花出去的钱有什么不同么?是否可以做出分类呢?你的钱可以分为3大类,分别为:消费,投资和投机。消费钱包:为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的行为。比如早餐,午餐费,打车费。投资钱包:为增加将来的资本,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比如场景二的学吉他,还有上网课,参加各种线下活动。投机钱包: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回报,有种赌博的味道。比如当你不懂股票怎么玩,却拿一笔钱进入股票市场跟风买,想着能赚一笔就好,这就是投机。你花的每一笔钱都可以归到这三类。当然这三个钱包,消费钱包是让你往外花钱;投资钱包看起来让你花钱,但如果运用得到,会让你钱生钱;而投机钱包只会偶尔赚一些,基本上没有任何回报,如果有也许是教训或者经验。03.3个钱包的正确使用方式很多人也许从来没有意识到三者之间的区别,毕竟没有人会用三个钱包。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一个钱包里支出金钱。但是,为了更明智地花钱,你要意识到消费,投资与投机之间的差别之外,你还需要学会如何花这三个钱包。第一:消费钱包使用方式:能一直有砰然心动的感觉。消费钱包说白了是为了满足你内心的生活需求。那么只需评估从这个商品中获得的效用,来估算它的价值。如果商品实际价格低于预估的价值,就称得上物美价廉,你可以买下。比如你买一个洗碗机,可以让你不用手动洗碗了。去过上品定价高于效用,你可能头脑一热买了,这个时候需要保持理智,不要购买。比如烤箱,咖啡机,这些东西你在杂志上或者电视上看,觉得非常有情调,但事实上你压根对烘培不感兴趣,不喜欢喝咖啡。买来也只是用了两三天。这笔钱就属于浪费了。对于消费钱包,我认为只选择能让你怦然心动的,且这个心动是长久的。第二:投资钱包的使用方式:看现金流量投资钱包是指:现在花钱为了将来能产生金钱,这里的“将来标签的金钱”是指“现金流量”。它是指并不存在当下的现金,而是为了表现出资金进进出出的动态,重点是“流”字。举个例子,现在我们经常会说“最好的投资就是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花钱学习,培训也好,总有一天你可以用的上。一旦用上了,你就可以赚回学费甚至更多。而这笔投资你只会赚不会亏,你对自己投资越狠,获得的收益也就越高。当你投资自己身材去健身,带给你的是魔鬼身材,说不定也许还有一场恋爱;当你报名参加写作培训,说不定以后你可以帮别人写软文;当你学习多种语言时,说不定你可以兼职帮人翻译;除去这些自我技能投资之外,还有一种投资就是买基金,债劵等理财产品。你会对这些产品做出挑选,选择能赚钱的理财产品。这一切都属于投资,所以如何使用投资钱包,你只需要设想一下将来现金流量会怎么变化,能让你钱生钱,钱包变鼓。但投资需谨慎。第三:投机钱包:别太放在心上。投机钱包,这个钱包的钱即不是由商品成本决定也不是由现金流量决定。它由两个方面决定:事先准备和稀缺性。事先准备:你为什么会做彩票中奖的梦啊?因为它简单粗暴的告诉你,只要你中奖就可以得到500万。500万,你的脑海里就会想到很多毛爷爷砸向你,你会不由自主的想,要是我得到这500万,我要买房,买车,去环游世界。。。。各种想法。而这些想法诱导你去买彩票了。稀缺性:黄金,钻石,邮票或者一副画这些商品的价格,是由稀缺性决定的。因为相对需求而言,供给量也少,因此可以高价买卖。这也就是为什么越老的东西现在越值钱了。30年前,一分钱很常见,但现在看到1分钱,你就像看到古董一样。也许再过20年,50年,现在的人民币放到那个时候就成了稀缺的东西,变得非常值钱了。所以面对投机钱包:你可以偶尔玩一下,但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投机就像一场赌博,赌博就不可能一直都赢。最重要的是,不要花太多钱放在投机钱包。电影《华尔街》有一句话台词:money itself isn't lost or made.(金钱本身没有输赢)。当你在花钱时,应该是你花钱,而不是钱花你,一旦钱成为你的主人,也许你会变得贪婪。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赚钱不易,花钱也不易。好好花钱。

投资自己就是让自己更有钱,别无其他

女孩子不用存钱,懂得投资自己就好。总能听到有人说着这样的观点。而TA们口中的投资自己,往往意味着,去健身,去美容,去旅行……当你把吃饭的钱都花在了让自己“美貌又有头脑”上的时候,自然有人请你吃饭。别问我什么是鸡汤,上面的观点就是鸡汤。让自己变的“美貌有头脑”,然后吸引饭票送上门来,这件事十有八九的结局是,永远还不起的信用卡分期,永远捉襟见肘的现金流。因为,你认为的那些投资,很可能就是单纯的消费。互撩中的男女情意延伸出来的“饭票”或者说爱情,是一种投机行为。最近读的一本书叫做《学会花钱》,是用故事的形式讲诉一些常见金融概念的一本书。书中把消费账户分为了三个:消费钱包:衣食住行等等费用支出投资钱包:能得到未来长期稳定回报的费用支出投机钱包:“可能”未来获得巨额回报的支出在冷冰冰的金融概念里,事实就是那么残酷。新买的包包,新做的头发,刚刚学会的烘焙手艺,不过是又一次的腰包大出血。即使靠着这光鲜的样貌,高超的厨艺抓住了对方的胃,抓到了对方的心。让对方心甘情愿称为自己的“饭票”。那也不过是“投机”行为,正好获得了“happy ending ”。《学会花钱》还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效用。所谓效用,是指情感满足程度。既然是从情感层面而言,效用自然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这也印证了,为什么说爱情其实是一件投机行为。如果一个人愿意欣然承担另一个人的消费支出,别怀疑,肯定是对方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即效用。只有当对方从你身上获得情感满足时,你的漂亮包包,妖娆发型才是有意义的。无论是从情感生活的角度看,还是正儿八经地从理财角度看,“投机”行为都是风险的极大的。这里的风险,从金融的角度说,并不是指危险,而是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真的是想要稳稳的幸福,还是不要总是做投机的事,搞不好哪一天就满盘皆输。不过但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即使花了一万买了一个成本价只有1千的包包;如果欢喜着从心底开出一朵花来,那么对我们来说它也是有价值的。毕竟,千金难买我开心!而且这世界上所有愿意让我们掏腰包的事,不就是那一瞬间或长久岁月中,我们觉得它的价值远远超越定价嘛。不过,就不要再拿去健身房,美容院说是投资自己了。除非,你是想从中获得更多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技能变现。因为,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永远是,能在未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投资自己就是让自己变的更有钱。比如学了烘焙,开始售卖自己手作的私,房蛋糕。比如参加一项培训,让自己的职业技能更胜一筹,顺利升职加薪。或许这个过程漫长,但是有未来可以期许。正如那句烂俗的话,爱情会变质,但是钱不会背叛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走调的歌。

幸福:重估我们所拥有的

某个角度来说,当所有的来谈者走进咨询室,都像在寻求一则「计算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关系着如何重新估算自己的人生。林林和爱了辈子的伴侣离婚,他该如何回归一个人生活的勇气。小江曾经是教练眼中,未来有望冲击奥运的田径选手,膝盖开刀后再也无法重回赛场,他的人生要如何以现有的资源重新开始?罗先生长年靠酒精麻痹工作压力,酒后乱性也不是新鲜事。但当他遇到现在的女友,这项老习惯让他们的关系无法深化,罗先生害怕自己有病,更害怕哪天被女友发现。于是他开始不耐烦,有了种种疏远女友的举动,女友很痛苦,他也很痛苦。二十五岁的他,可能会选择断然分手,但年逾三十五岁的他该如何做决定?「我要怎么做,我还有未来吗?」、「我该怎么做,才能重新开始?」、「我想从头来过!」这些问题就像阻挡在来谈者与幸福之间的一道墙,等待我和他一起拆解。§ 「重新开始」背后隐含的问题:我凭「什么」重新开始?种种「重新开始」的念头,都是对于自我价值感的重新计算。当我们感觉自己的价值不高,甚至很低,我们不禁会茫然失措,因为我们感觉自己不再具备足够的条件,和我们企求的幸福匹配。所以放下过去,重新活出新生活的念想,需要通过自我价值感的转念,避免我们过份极端的想法──无论是把自己想得太好,或者想得太糟。当我们把自己想得太好,现实中的挑战恐怕会一再打击我们的自信心;把我们自以想得太糟,往往使得我们失去谋求幸福的意志力。我想起日本金融分析师野口真人(Nohuchi Mahito)的著作《学会花钱》,这本书并不是在谈理财,而是重新诠释「价值」对我们的意义。从经济行为学的角度看,人类拥有计算速度很快的计算机,分析软件,极容易取得知识的网络,却经常还是被自己的偏见和错误认知,左右了人生的选择。何以如此?这就牵涉到价值在人类历史的角色,譬如金钱的出现。远古时代,人们靠狩猎、采集等方式维生,今天有什么就吃什么。金钱出现后,人们能够通过积累金钱,计算未来。计算未来使得人们突然从每日得过且过的生活,进阶使用更多的理性筹划未来。「看得到未来」的确定感,经常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的决策。譬如在婚恋中,为什么有车、有房会成为一个显著的择偶条件,就在于我们通过这类有价事物,我们更容易推算出未来。§ 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就是在换算安全感换句话说,看得到未来的确定感是「安全感」的一种来源。反之,对于比较难理解,或者比较难计算的价值,往往很难带给一个人安定感。这左右我们的选择,好比高考该选喜欢的艺术科系,还是容易就业的金融科系?大学毕业该直接找工作,还是继续一路读博。有时只是换个代换价值的「货币」,就能改变我们的观念,进而影响我们内心的感受。人生道路上,彷佛如野口真人所说,我们都在试着解开谜题:「如何用有限的金钱,适当地投资自己,使自己成长,使人生更丰富多彩。」「有限的金钱」象征我们天生拥有的家世背景、外貌、智商等先天条件。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但基本上我们都同样希望通过手上的有限的筹码,获取最大程度的幸福。为了达成这一点,也许我们得厘清为什么有时我们的付出没有作用,有时我们做出后悔的决定却不自知。底下我们就列出几个估算自我,或他人价值时常见的认知误区:一、分成三份的钱包我们在使用与估算价值时,基本上有三种类型:a. 消费。买名牌衣服。b. 投资。缴大学学费。c. 投机。赌博、买彩券。当我们估算自己的价值,进而试图增进价值,以谋得幸福,我们有时混淆了我们进行的消费类型。有些人混淆了消费与投资。譬如在电影《97家有喜事》中,吴镇宇饰演的是一位已经拿了好几个博士学位,还想继续读博士的中年男子。表面上,他是乐于学习,实际上却是以读书来逃避就业、以及接踵而来娶妻生子等等的压力,而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他本身过份害羞,而校园以外的社交生活使他畏惧。有些人则混淆了投资与投机,当一个人把他更多的爱投注在一份不可能有回报的感情上,并且用「对方有天可能会爱上自己」,他抱着投资的心态,实际上更像是在投机。二、神之视角投资和投机的最大差别,就在于「风险」。然而,正如行为经济学鼻祖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论点:「人们对于低概率往往会反应过度,对高概率则经常反应不足。」好比明明数字显示搭飞机的死亡率远低于交通意外,但人们更畏惧飞行。又好比当一个摸彩比赛的头奖奖金为一万元时,人们往往能够较为理性的判断机率,但当头奖奖金提高到一亿元,人们主观认定的赔律竟会产生偏差。研究发现,人们买彩票时,感觉自己有机会中头奖的机率,比实际机率高出281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付账的时候,几百块钱也坦荡的拿出来点给收银员,买了张彩票却紧张的遮遮掩掩,好似手上握有一张亿万支票。这种过份预期结果的心理,又被称为「神之视角」,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身行为的预期超出现实情况,对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做了不切实际的预期,却又深信不已。三、价值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创造我们经常以我们拥有多少,来推论一个人的价值。但我们忘了价值不是永恒的,正如时间不是永恒的。看看《龟兔赛跑》的故事,假使今天我们没有读过这则故事,然后在比赛前下注,你会赌乌龟,还是兔子?人和乌龟、兔子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人具有创造力,所以在求职场上,一个人的「年龄」会被列为求职的重要考虑。因为年龄象征公司能够从这个人身上获得多少生产力,也就是这个人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因此,往往一个年龄介于30至40岁之间的工作者,他的薪水最高,因为这个区段正是他创造价值的高峰。而中年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就在于他创造价值的能力走下坡。所以当我们看待一个人的价值,只看他当下拥有的,并不见得准确。因为很可能这时他正处于创造价值的高峰,但紧接着就要下滑。相反地,一个正在上升的工作者,可能这时公司聘请后者,他在公司工作十年的整体价值远高于聘请前者的价值。我想起大学的时候,有位经营小脚踏车的老板,有次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车友进来看车,对他做生意的方式提出很多批评。他走了之后,老板说:「用五十岁的成就来轻视三十岁的人,多么容易。」有时我们太着迷于眼前的美好,因而遗忘了价值与时间的交叉影响,使得我们做出了一个眼前貌似正确,实则很快就让我们后悔的决定。§ 结语:得到那么多,你幸福吗?丹尼尔.卡尼曼对于价值感,将其分为:「经验效用」和「记忆效用」,前者指的是我们当下实际感受的苦乐,后者是我们在回忆中重新感受到的苦乐。他发现,幼年贫困的人,由于受到幼时不愉快记忆的影响,会高估「未来假使有钱」能带来的快乐。进而有更大的机会变得过份功利,以至于扭曲自己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人的心理具有适应能力。获得乐透头奖的得主,以及战争中被迫截肢的士兵,六个月后测试他们的幸福指数,结果显示并无太大的差异。当我们扭曲了价值对我们的意义,我们就放不下应该放下的,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东西很重要,却在同时失去真正重要的事物。我记得有位来谈者,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行业经理,他拼命赚钱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因为他付出太多时间在工作,反而疏远了妻儿,家庭关系反而不睦。所以我们对于人生的算计,之所以要「回到初衷」的重要原因。因为唯有当我们真正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不会盲目追寻,在拥有与失去之间,迷失通往幸福的方向。

5个关键,让你无论交易或投资,不用再犹豫不决

想买房,如何知道房价在什么价位适合买卖?想创业,如何预估未来的风险和收益?想投资股票,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股票该买进还是该卖出?小到一杯咖啡,大到一处房产,从生活到工作,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怎样才叫明智,怎样才会不吃亏?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关心和在意的问题,关乎金钱,关乎投入,关乎收益。日本金融界超人气MBA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一书中用故事的方式讲述了日常必备的金融学、行为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知识。而作为金融小白的你只要掌握5个关键点,便可让你在生活中无论交易或投资,都不用再犹豫不决。Ⅰ 现金流量在金融的世界里,“将来产生的金钱”被称为“现金流量”,它指的并不是存在于当下的现金,而是为了表现资金进进出出时的动态,使用了“流”这个字。某想投资能带来多少货币价值,是基于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额。举一例,你打算报名英语培训课程,正在犹豫选择哪一家。A培训学校的课程是一对一教学,商务英语课程学费为5000元。B校是集体教学,日常会话课程学费是3000元。这个时候就要考虑A、B两所学校将会为此人带来怎样的现金流量,这个现金流量就是它们各自的价值。将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和5000元或3000元的价格进行比较,当价值高于价格时就购买,即决定到该校上课。选择投资还是消费,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当我们花一笔钱时,还是尝试考虑一下选择哪一个比较好。笔者认为,特别是在我们投资时,必须设想将来现金流量会怎样变化。Ⅱ 不确定性金融理论中提到的“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含义是“不确定预想的事件是否会发生”,而并不是“危险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假设你所在的公司,计划明天举行一场盛大的室外音乐会,为此已经投人了很多资金。如果明天下雨,音乐会就要延期,那时必须向演出的艺人们支付高达2万元的赔偿金。如果确定明天下雨,那么明天必须支付2万元赔偿金的概率接近100%,则不确定性(风险)为零。如果运气很好,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那么支付赔偿金的概率自然也就是零。“支付赔偿金”和“不必支付赔偿金”,二者就像是硬币的正反面。因此,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降雨概率50%”时的风险是最高的。那么,怎样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呢?笔者提出两点建议:①资产组合,指分散投资多种资产来规避风险的行为,也有一种说法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②期权交易,这是规避风险的最强手段,期权是指针对某种标的资产,在事先规定好的未来某一特定的日期或某一段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比率或价格(执行比率、执行价格)交易的权利。期权交易一般用于股票、外汇、债券等各种金融交易中。Ⅲ 时间价值物品、项目、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它们能创造出多少现金流量。虽然这个理论在金融界已经确立下来,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能就这样直接使用。因为,投资时,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做出判断。既然涉及人,价值计算公式就会受到影响,有时候,还会存在一些歪曲价值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时间。与计算机或电子表不同,人门感受到的时间长度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时间长短和人们感受之间的关系原本就很复杂,并不是仅靠一定的折现率就可以调整的。比如,六年的工资总额相同,但是支付方法有三种:·最初工资较低,之后渐渐上涨·六年间工资不变·最初工资较高,之后渐渐下降如果按照金融理论来考量,对于员工来说,最初工资较高之后渐渐下降的支付方法是最合理的。但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逐渐上涨的方式。其中的原因还在于,以现在的工资为起点来看,将来工资下调,人们会感觉遭受了损失。也就是说,中间夹杂了和效用相关的判断。因此单纯利用基于折现率的公式来测定效用,还是太过简单了。个人在判断投资还是消费时,除了注意要把握货币价值,还要考虑自己对金钱的效用(满足程度)。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效用和时间也有很大的关系。Ⅳ 概率错觉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根据合理的判断来购物。谈到消费,我们有时并不会考虑效用,经常因冲动而买下一些并不迫切需要的商品。投资也是,由于我们无法对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有时候也会造成投资失败。年龄、环境不同,人们对时间的感觉也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对同一个人来说,时间的长短也会因情境不同而不同,从而引起现金流量效用的复杂变化。而且,在你的钱包中还时常会有迷惑你判断的“歪曲硬币”。一般来说,扔一枚硬币,正反面向上的概率应该是各为50%。“歪曲硬币”只有正面朝上。这枚硬币让你产生一种错觉:“抛一枚硬币一定是正面朝上”或者“目前为止一直是正面朝上,下一次应该是背面朝上了吧”。而这,就是我们日常判断里所产生的概率错觉。无疑,概率错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人的大脑虽然可以推导出合理的概率,但最终还是会相信自己的直觉,落入别人的圈套。而使用了错误的概率,结果就会错误判断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因此,消费要理性,投资需谨慎。Ⅴ 回报收益作为投资对象的商品、服务、项目、企业的价值,可以利用现金流量计算出来。如果将来的收益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风险),它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总和。这个观点是金融理论的根基。而实际上,现金流量伴随着不确定性。将反映风险的折现率(利率)和时间相乘,商品的价值扣除这个乘积之后,与没有风险的现金流量总和进行比较,扣除乘积后的现金流量的总和要小很多。反映风险的折现率,在投资家看来,就是收益率(期望报酬率),他们根据折现率来进行金钱投资。笔者在这里想要再次强调,折现率就是收益率(投资报酬率)。我们生活中必定伴随着风险,而风险是决定我们回报收益的根本因素。要想有较高的回报收益,就要学会规避风险,而规避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资产组合和期权交易。虽然风险和危险不同,可还是有许多人讨厌风险,那么在投资时就需要认真判断风险和回报。在两个收益相同的投资方案中,风险较低的方案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根据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性来考虑,有时候,比起高风险、高收入的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更佳。

花钱心理学:金钱世界里你应该避开的三个坑

最近,笔者阅读了这本《学会花钱》,同时搜索了一些资料,结合生活经验,希望通过这篇《花钱心理学》的读书笔记,与你分享一下日常花钱场景的三个陷阱。第一坑:买彩票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你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群人着迷于彩票,觉得这是无产阶级贫二代一招中奖即可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的持续投资。尤其是每当官媒出现谁谁谁通过双色球中大奖,从此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ta们的购彩热情仿佛被打了鸡血,空前高涨。有时,也会有头脑清醒人士冒着被口诛笔伐的风险提醒ta们,然并卵,ta们反而会梗出一句: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彩票中大奖的概率是多少呢?经过计算:大乐透2300万分之一;双色球1700万分之一;七星彩1000万分之一;而坐飞机遇上失事的概率为117万分之一,可见彩票中大奖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那么,既然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如此之低,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一头扎进彩民的行列不能自拔呢?行为经济学的鼻祖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考证,发现了一个人类大脑的认知偏差,即:“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而对于较高的概率则会反应不足”。从图上可见,在概率从0%到35%时,人们的主观概率呈对数上涨,而一旦超过35%,主观概率又表现为类指数增长。这也解释了另一个实验:如果给你一笔确定的10万现金,和一笔80%概率可获得的20万现金相比,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前者,尽管后者的期望收益为16万。第二坑:第二杯半价,满200送100抵用券,让你省更多以上这种类似的口号在身边真的随处可见。乍看起来第二杯只用了先前一半的价格就买下来了,你好像的确赚到了;而凑买了200元的菜品,你能得到100元的抵用券,下次还能来搓一顿好的,何乐而不为呢?可是,真实世界果真如此为你着想吗?我们先来看另一个例子。假设你在超市中决定购买一种酒精饮料,A牌葡萄酒和B牌香槟酒,无论哪一款你都很喜欢,而且它们的价格也几乎相同,可你手上的钱只够买其中的一瓶,你会怎么选择呢?如果你知道“边际效益递减”这个概念,你一定会选择葡萄酒,因为香槟作为一种碳酸类酒精饮料必须一次性喝完,而第二杯乃至第三、第四杯香槟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即效用)显然无法与第一杯相媲美;而葡萄酒则不同,因为每次都只喝一小杯,每次都能得到最大的效用。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二杯半价和满200送100券的事儿。对于前者,如果你是两人同行,自然好说。可如果你是独自一人,独饮两杯饮料,不说携带是否方便,第二杯的效用必然大减;而为了100元赠券而硬要凑满200元菜品的事儿,我能问一句,你真的吃得下吗?第23根羊肉串真的还好吃吗?更何况赠券往往还有各种使用限制。第三坑:在时效面前选择立刻买下心理学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一批四至五岁的小孩被分别单独安排在一间房间,实验人员告诉小孩儿如果坚持15分钟忍住不吃孩子面前的一块棉花糖,那么,就能奖励ta吃两块。随后实验人员离开房间,观察孩子们的举动。70%以上的小孩没能忍住立刻享受棉花糖的诱惑,因而没能坚持过15分钟;而剩下只有不到30%少数孩子展现出了忍耐力。这还没完,在今后20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这些坚持15分钟没有吃棉花糖的小孩儿在后来的人生中,展现出了更优秀的前程。这个实验和花钱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大多数人明知道一个手机再过2个月就要打折了,但ta们可等不到那个时候,必须先消费先享受;日本的一项调查研究也显示,当天要花310万才能购买一辆车,7天后只要300万日元,可人们往往会选择立刻买下。回忆过去,你是70%的大多数,还是30%的少数派呢?总结:1.实际概率偏低时,人们的直觉总会放大主观概率;而实际概率偏高时则恰恰相反;2.理解边际效益递减,不再落入第二件半价和满减的商家策略;3.大多数人无法用理性做决策而选择消费,只有少部分人懂得延迟享受。花钱是一辈子的事情,早一些理解花钱心理学,早一些用智慧学会明智地花钱。回复关键字:升级,再给你看一篇升级认知的文章。

资本时代,你当真会花钱吗?

俗话说“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推沙”。我们的钱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尤其是作为普普通通的人,要花钱的地方岂止一处两处。又有人说会花才会赚,也许钱花到了该花的地方,才是有价值的,比如说,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世界,怎样花钱才是最正确的?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话: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果真如此吗?日本野口真人是日本超人气MBA导师,他在这本《学会花钱》的书里,告诉我们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终将变成我们未来的财富。到目前为止,我仍旧是穷困潦倒的穷人,我走路、睡觉、吃饭等满脑子都想着挣钱。相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既想挣钱,又舍不得“花大力气”,甚至对于投资根本敢都不敢。既没有钱,也没有胆,钱从哪里来?我希望在这本书里取得真经,但是,像我这样只喜欢浮于表面的人来讲,这本书真实晦涩难懂,简直比读杜拉斯的《情人》还要难读。要想挣钱快 ,又不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这样空手套白狼的好事情只存于梦中。现实一点吧,我的好姑娘,花点时间学学野口真人给我们带来的投资概念吧!首先,我们确定自己是否花钱明智。我喜欢这一章中有这样一句对我来说是警醒的话,:一定能赚钱,这种无论怎么看都很可疑的投资口号,总是会有人轻易相信,并因此上当受骗蒙受巨大损失。听到这句台词我也曾经反复浮现过一个疑问,劝别人投资的人,为什么不自己去投资呢?但往往这些人可以巧妙地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当有人推销一定能赚钱的投资时,我们最终还是会上当。记住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能赚钱的投资。在第一章中学到了一流的投资家的判断和主妇相同。也就是说,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去比较,它是否值得不值得,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和价格的问题,如果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东西,我花了极少的钱买到我就会很开心。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价值大于价格,这同股神巴菲特选购股票也是同样的投资理念。看来大神和主妇们的观念并没有什么两样。房地产永远是我们穷人心里的硬伤,手里的钱是极有限的,即使是按揭买房,也会考虑究竟在什么样的价位才肯出手。不懂房地产啊,我们在三分钟能够估算出房子的价值吗?放心,野可真人会在这本书的第二章告诉我们。这是价值和现金流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看到工龄资历是新社员的希望,时间和效率哪个最重要啦,这将告诉我们时间极其影响的重要性。由于我们无法对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有时候也会造成投资失败,那是因为我们概念的错觉造成的,女人一般都喜欢用直觉来判断,实际上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概率的计算,这样也不至于我们稀里糊涂的投钱。明知不可能还迫使我们一直要做的事情,我觉得不外乎买彩票了,买彩票的理由简直千奇百怪,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获得巨款。实际上这就会造成我们明知不可能却还是要做的一种判断的习惯。说到投资,就不得不说两个专业的名词——风险和回报。高收益往往和高风险是相伴的,同样低收益和低风险也是一对完美的cp。我觉得穷人们的心态就是抗风险能力超级差,所以我只投资一些货币资金之类的基金,相当于完全没有风险,这样的投资,与其说是投资,还不如说是存款。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最好的投资乃是投资自己,因为自己是最不会背叛的财产。作者简介:必三页,爱读书,爱写作,爱摄影,爱世间一切美丽的事物。长篇网文小说《苗寨乱世情》正在17K连载,勾搭作者,请加微信号:xuanzhenhui00,关注作者公众号:读写练习,第一时间掌握读写资讯。

你真的会花钱吗?

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在挣钱之前总是先开始花钱,从花父母给的一元两元的零花开始,到花上学后一月一给的生活费,最后开始花自己的工资或各种收入。在我们习惯赚钱开始,我们早就习惯了花钱。但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如此久的花钱经验,却未必有多少人能很明智地花钱。这不,我们总是会听到有人说,又花了一笔冤枉钱,买了一堆废物回家积灰。又或者,还能听到有人说刚发了工资,马上就大半还去了信用卡,剩下大半个月要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要么就只能又拼命刷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了。那么,如何花钱才能避免做冤大头,买不必要的东西呢?如何花钱才能平衡收支,享受较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又能略有结余呢?如何花钱,才能使钱越变越多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阅读一下日本超人气MBA导师——野口真人的书《学会花钱》,去找找答案。1. 如何花钱才能避免做冤大头,买不必要的东西?◎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所有的花钱项目可以分为三大类:消费、投资、投机。所谓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投机是指“与投入的金钱相比,将来回报(利益)的期望值(均值)不会有所增加”。消费和投资的概念可能很好理解,投机的概念就未必能一下看懂。但是,作者把赌博、买彩票、买黄金和美术作品归入这一类,我们就大概能明白投机是怎么回事了。仔细想一想,比如买彩票,从整体角度来讲,中奖的金额肯定不会超过售出的彩票总金额,也就是说,那个中奖的人获得的奖金就是那些千千万万个没有中奖的人出的总金额的一部分,因为卖彩票的人必须获利,所以奖金就肯定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这正符合投机的定义:与投入的金钱相比,将来回报的期望值不会有所增加。所以,买彩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损失的。至于谁会中奖,那就要看概率了,与其把金钱压在虚无缥缈的概率上,还不如实实在在的花在令自己开心愉快的地方。不过,概率其实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这是一门学科(在此书中也有专门的章节讲述,但由于本文篇幅限制,就不作延伸)。要掌握这门学科,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普通人在弄懂概率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投机方面的支出。◎ 那平常的消费,又该如何理智支出呢?消费,是要考虑购买物品后的效用的,效用就是感情上的满足程度。如果效用大于价格,那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买下;如果价格高于效用,则是笔不合算的买卖。在这一点上的判断,因为基于每个人的感受,故而因人而异无法一概而论。但不管怎么说,学习那么多知识也是为了在买之前养成思考的习惯,避免冲动购物。时间久了,自然也就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能令自己每次花钱都觉得很值的方法出来。如果你要说,买东西之前还要想这想那的,多憋屈啊,可是想要有所收获必须有所付出,不动脑子乱花钱自然没法避免买不必要的东西,并且历史告诉我们,只听从欲望的下场通常会很惨。在此,顺带一提我的经验是,衣服真的是要多试试才好买。电器家具等大件尽量要选高档的,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一般来说舒适耐用方面都是价高者胜。小家电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才能买,否则买一件就闲置一件。◎ 再说投资,我们都知道投资的重要性,如果人的一生当中,只做消费,不做投资,钱很难会越来越多,生活很容易越过越难。投资其实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物投资;一类是对人投资。用作者的话说,“人是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所以对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并且,作者还说,“人的货币价值,是通过这个人将来能赚取的现金流量来计算的。”所以说,对人的投资才是更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赚钱能力,才不怕没有收入。至于对物的投资,就比如说是炒股、买房、创业之类的了。通过投资,我们可以赚取更多的金钱,既能够供自己消费更多,也能赚取利润再投入投资使利滚利生生不息。但是,投资会有风险,所以,作者也讲述了一些基本的判断知识以规避一定的风险,比如,通过分析他让我们知道开一家法国餐馆比开一家拉面馆风险更高。所以,无论是买日常用品,还是买房买车这样的大件,学习一些金融知识,在买之前做好研究或思考,相信控制住了原始欲望的冲动之后再经过理智分析然后下手的物品,一定会买得令自己不再后悔。2. 如何花钱才能平衡收支,享受较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又能略有结余?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在书中并没有相关的答案。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首先我们还是得清楚自己的开支明细,坚持记账,做到明确自己每月收入和支出分别有多少。支出控制在收入之内才能算是平衡。其次,要想获得较高生活质量,我们就必须舍弃购买那些只是因为便宜才买的东西。把钱花在刀口上,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自己真正喜欢的,合适的东西才值得购买。至于那些舍不得花钱只知道拼命存钱的人们,作者也有劝告,书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生活所必需的以及为了以防万一准备的存款是绝对有必要的,但除此之外的现金只能归类为闲置资本。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要让手头的现金停滞不动,应该永远意识到要用这些钱对自己进行更好的投资。”3. 如何花钱,才能使钱越变越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应该在第2个问题坚持记账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支出在消费、投资、投机三项中各占多少。如果说只有消费,没有其他两项,那肯定需要注意了,只有消费,那你的钱当然没办法越花越多。如果你是彩票发烧友,坚持每周甚至每天都去买,那其实这笔属于投机的花钱,可以舍弃了。而如果投资占比太多,首先投资有风险,其次生活质量也会打折扣,只有合理安排好恰当比例才可能使钱越花越多。所以,仔细想一想,其实这三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互通的。适当增加投资比例,控制自己欲望,抛弃侥幸心理,才是我们花钱的准则。而多学习一些金融知识,知道基本的概率计算,就能给你的投资理财事业添砖加瓦,学会更明智地花钱,过更好的人生。公众号:Penny贝妮

会赚钱也要会花钱,不做守财奴,不做葛朗台

千百年来,人们都金钱的渴望从未消退。关于“理财”“致富”的书籍多如牛毛,节俭和储蓄的思想也大受推崇。赚钱和存钱到底是为了什么?许多人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人们似乎忘了,金钱最初是人类发明的,它只是一种支付手段而已,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只能只是最近才开始的,尤其是废除“金本位”之后,但是人类反过头来却被金钱绑架了。许多人深谙如何赚钱和存钱,却对不知道如何“花钱”,因为他们还未习惯将金钱作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日本的野口真人在书《学会花钱》中说:“为了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我们不能被钱摆布,我们要控制它。”在书中,作者从价值和价格、现金流量、不确定性、时间价值、概率错觉、回报收益等方面,对金钱进行了剖析,真正教会普通人如何投资和消费,平衡“享受现在”和“投资未来”两个方面,让金钱发挥它的最大效用。1金钱让人们认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想过的幸福和快乐,现代人缴纳养老金、储蓄和购买生命保险,都是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生活在这个世上,我们每天都在花钱。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花钱”以及“钱都花哪儿去了”这两个问题,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少去思考。在野口真人看来,花钱的决策机制其实很简单,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格)。他将钱包(支出)分为三部分:消费、投资和投机。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衣食住行的费用支出,这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效用(满意度)是否和支出价格相匹配。投资,是为了在将来获得回报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关注的是稳定可持续的“回报”,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所决定。投机,比如购买彩票,关注的是一次性的,“可能”产生巨额回报的几率,其回报往往是现金而不是现金流。2“现金为王”这个概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在商业活动中,十分重视现金流。“将来产生的钱”被称为“现金流量”,一项投资的价值正是取决于其在将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钱只有流动才有意义,现金无法创造价值。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如果手里的钱不能产生新的价值,那就处于贬值的状态。就像作者野口真人说的:现金在你拥有的一瞬间就开始腐烂了。有了积蓄之后,每个人都想通过投资获得更多的金钱,“利滚利”正是投资的奥妙所在。普通人的投资渠道无非做生意、炒股、买房等,但是只要投资就有风险。如何减少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呢?作者给出了两点建议:(1)资产组合,通过分散投资多种资产来规避风险,通俗的说法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2)期权交易,这是规避风险较好方式。期权交易一般用于股票、外汇、债券等各种金融交易中。3对于想做生意、想创业的人来说,理解现金流量的概念非常重要。比如,店面选址就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这与客流量和消费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书中,作者结合现金流量,对麦当劳和咖啡店的营收模式进行了分析。咖啡店一般都是开在一些黄金地段或者高端写字楼下,房租自然不低,他们的营收可以抵过支出么?人们常常认为,咖啡店只所以消费那么高,是因为房租的租金成本比较高。作者却指出,根本原因是该地点的人气比较旺,而且大都是白领阶层,有相应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所以即使咖啡卖的很贵依旧会有人买。事实证明,这些咖啡店的生意非常好,现金流量情况也非常健康,盈利自然也不会少。不然,店长为何不选择去郊区开店呢,那里房租会低的很嘛!所以,他建议在开店时,应寻找可以创造现金流量的地点,即寻找有人口聚集能力的地点。千万不要去很冷请的地方开店,否则,你还得努力想办法去招揽客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人聚在一起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聚集起来的顾客在这个地方能花多少钱。4那么,到底怎么花钱才更有效?作者认为是是投资有潜力的人和用于自身教育。人是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对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某个投资对象的货币价值,比如商品、股票等,是基于现金流量得出的。人的货币价值,也可以通过这个人将来能赚取的现金流量来计算的。年轻充满可能,时间赠人阅历。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还要多学习投资和理财知识。掌握了资产增值的秘诀,就再也不用做守财奴和吝啬鬼了。~~~~作者:大威,理工出身,混迹金融,推崇阅读、思考与分析,专注于心理、情感、职场、理财等领域。微信公共号:大威之声(whatVsay),欢迎关注。

房价飙升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花钱?

记得两年前有本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中提到过的一个观点是——“年轻人不要买房,不如拿钱去学习充电”。记得几个月前李笑来老师因为比特币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以后,依然强调自己多年前的观点——“年轻人不要急着买房,让自己开启心智就好”。而最近有一些网友在试图piapia的打他们脸:——“你说要投资自己,我特么的花了辣么多钱学习考证,现在才加薪15%,北京的房价已经翻了几番了好吗!”事实上,不同人对于有钱是贷款买房还是提升自己看法总是会不一样的。日本金融学家野口真人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叫做《学会花钱》,不仅教给我们如何判断何时是买房的好时机,还告诉我们更多掌控金钱的知识,让我们真正学会如何去“花钱”。三个钱包找到小目标说到“投资”,很多人想到的是望京咖啡馆里那些过江之卿的“天使投资人”,说着PE、VP之类的名词,谈笑间把一个亿当做“一个小目标”。而这本书里讲述的,更加接地气一点的,是用现代金融理论给我们普通人生活带来全新的视角。比如对于普通的上班族,他依然存在“三个钱包”:消费钱包:衣食住行的费用支出投资钱包:能得到未来长期稳定回报的费用支出投机钱包:“可能”未来获得巨额回报的支出这三个钱包形成了普通白领的“财务报表清单”,用金融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和金钱有关的事物,或许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晰吧!因为,没有这个视角的人,往往习惯于一直从一个钱包中支出金钱,因为他们认为钱都是自己的,却不知道,三个钱包,其实是消费、投资和投机之间如何均衡和匹配的关键:所谓消费,关注的是效用(满意度)是否和支出价格相匹配。这时候我们追求的是“物美价廉”。所谓投资,价值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所决定,关注的是稳定可持续的“回报”。所谓投机,关注的是一次性的,产生巨额回报的几率。所谓“一锤子买卖”正式如此。其回报往往是现金而不是现金流。平衡三者关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当下“成功人士”所谓的“第一桶金”,往往和投机有关,然而,他们之所以成功,往往因为获得持续的投资回报,而不是投机。人们会崇拜投资高手,比如价值投资的巴菲特,但往往只会羡慕投机者的好运气,比如彩票中大奖,比如期待着“如果当时我也投资买了XXX股票就好了”,这其实是没有用的。现金流是产生价值的本质平时很喜欢一款叫做《现金流》的游戏,通过模拟人生投资的过程,教会自己如何“跳出老鼠圈”,进入财务自由的“快车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款游戏对于财商低的非专业人士提升财商帮助很大。其中一个非常积极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投资的本质——现金流的重要作用。经营企业的朋友总是在说:“现金为王”,其实这里的“现金”并非给自己手头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而是源源不断的可支配现金。在金融世界里,“将来产生的金钱”被称为“现金流量”,这本小书中其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介绍现金流量,但这个章节的名字却叫——“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值’”。这个章节名称让我不禁哑然失笑:如果能够清晰估算房子的价值,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的住户,哪个不都已经成为巨富了。作者给出的一个公式,叫做:公寓价值=月房租×200如果这个公式套用在北上广深的房价上,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是读过这本书以后发现,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因为房屋出租价格其实和房屋自身位置、环境、建成年月等因素息息相关,但不会和市场价格一样剧烈动荡,所以用该房屋的房租价格乘以月数还是比较靠谱的。即便对于我们国内的房屋价值计算,无非调整一下月数而已,反正最长不能超过70年。但是这个公式对我们来说只是参考而已,考虑到学区房以及上户口等特色问题,我们还是考虑以这个公式考虑国外买房的比较好……现金为王?人是最宝贵因素虽然所有关于金融的书籍都会强调现金流的重要性,这本书却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意外,在金融世界里,大家把人的价值看得很重。“人、物、钱”经常作为企业经营的三个要素被提出来。为什么人是金融世界的第一要素呢?作者的解释很有意思——从资产负债表上看,资产按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顺序排列,反应的是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但是,现金不等于现金流,企业的价值是资产产生现金流量的价值。现金不能产生现金流量。应收账款也只能变成现金但无法创造现金流量。工厂、设备自身可以创造现金流量。而人,可以让设备和工厂创造更多的现金流量。这和马克思他老人家强调的劳动价值理论同出一辙。最后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投资自己重要还是投资买房重要?”如果单纯说“投资”的话,目前的房价和房屋价值已经无法对接,购房已经成为一个投机而不是投资行为,意味着可能得到巨大丰厚的回报,也可能遭遇很大的损失风险,但为自己的知识去花钱是一个投资行为,虽然慢,但收益会非常稳定。持续发展到某个拐点成为一个巨大的爆发式的增长。所以,从“投资”角度上看,让自己增资才是王道。而如果只是想要投机,买房或许可能是当下回报率很高的一种方式,在自己资金充足或者风险承受能力尚可的情况下,完全值得一试——至少,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这个房价飙升的时代,在这个工资增幅越来越追不上CPI的时代,学会花钱,并非是学会怎么省钱持家,而是学会用金融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用投资的思路是看待自己的成长,以及生活。

你今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决定你未来有多少钱。

我的婆婆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和无数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一样,他们经历过苦日子,每一分钱都花的精打细算。他们会为了买到更便宜的菜多走20分钟去更远的菜市场,也会津津乐道于哪里的米、面、油更便宜。他们那一代人,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代,尤其对于金钱。于是,他们热衷于攒钱,婆婆曾经说起,在30年前,我的公公是当地煤矿上的一名技术型骨干,每个月能够领到100多元的工资。而在当时,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每个月只有30元左右的工资,公婆一家也算是人人羡慕的小康之家了。但他们保持着一惯的勤俭,后来攒了近万元。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如你我现在所知,当年的万元户,在现金贬值的洪流中,被冲刷的一干二净。现在的一万元,不过是吃上几次大餐、买一台家用电器的价格。对于上一代人而言,在他们的人生理念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儿孙攒钱。从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开始,在他们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个孩子未来结婚、生子、买房需要花费多少钱,再考虑一些机动因素,钱似乎怎么也攒不够。于是,从孩子出生起,他们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紧紧按住口袋里的每一分钱,给孩子留待未来之需。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成家,可以松一口气。孙子的到来,让笑开了眉眼的爷爷奶奶,又一次开始了攒钱之路。我无意质疑他们的金钱观,我深知,正是父母一代这样固守的消费观念,才把我们送到了这更远的未来。只是想反思,在时代的瞬息万变中,这种观念,是否还适用于新一代的我们。学会如何花钱,从认识花钱行为开始。在曾经供职于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的日本金融大亨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一书中,以家庭主妇的视角,将人的钱包分成了三份,分别是:“消费”、“投资”、“投机”。这三份钱包,把我们日常的金钱支出行为统统囊括其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清晰的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差别,深入挖掘各自的含义,思考与三者相匹配的花钱方法。这也决定着,我们未来得到财富的能力。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我们日常享受美食、漂亮衣服、乘车等等都属于消费行为,消费会让我们感受到愉悦,消费也是我们持续赚钱的动力。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也就是说,投资,是为了增强我们未来的赚钱能力而消费的金钱。也是所有金钱使用中,最具有回报效益和持续性的投入。投机,是指“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的行为。各种赌博,以及彩票、六合彩等都属于投机行为。回到我们篇首的问题,金钱的使用贯穿我们的一生,如何才是真正明智的统筹支配一生的财富?作者在书中用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将深奥的经济学道理演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每个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在金融世界里,人们常把“人”、“物”、“钱”作为企业经营的三要素被提出来,之所以是这样的顺序,也是有着深刻的道理的。人是社会生产的主导者,最具备赚钱能力的也是人。我们说让物生钱、让钱生钱,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眼界和选择决定的。而人的价值,不是由他拥有的现金总额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赚钱能力决定的。只拥有钱的人,未必会成为别人尊敬的对象,而拥有赚钱能力的人,往往才能够得到别人真正的钦佩。现金在你拥有的一刻就开始腐烂了。考虑到利率和人民币贬值等问题,今天的钱价值会明显高于未来的钱。所以,单纯的储蓄,是一种最为保守,也是折损率最高的金钱处理方式。存入存折的现金是不会流动的,如同一潭死水,今天的100元,到明天可能只有90元的价值。即使我们不能抹去对晚年生活的不安,对意外时间的未雨绸缪。但也不能因此牺牲自己现在想要做的事情、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一门心思的为晚年生活做准备。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们上一代的“万元户”,即使在当年累积到了惊人的财富,到如今却不得不面临资金的巨幅贬值,这种累积几乎是毫无意义的。必要的是我们要提升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尽量使自己的赚钱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时间。最高效的投资是教育投资。高明的投资,是抓住资本创造的源头——人。而对人而言,最高效的投资是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知识储备和赚钱技能,提升人的决投资决断能力,将教育所学顺利的运用在商业活动中,我们未来的赚钱能力就将持续提升。抓住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间,包括适合于大部分人的0-6岁的幼儿教育,7-23岁的学校教育、以及24-40岁的职场黄金学习期,挖掘人的自身潜能,培养赚钱的关键技能,增加见识和眼界,都是对人的未来可以进行的最高效投资。真正的让钱流动起来,所谓的“把钱花在刀刃上”,指的就是这种投资于人的未雨绸缪,而不是单纯的为晚年生活和疾病攒钱。过早的在上升通道中放弃对自己能力的投资,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一本金钱使用说明书

如果您和我一样,同意金钱是工具,获得金钱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用这个工具为我们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才是。那么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困惑,为什么其他工具都有说明书,而我们在收到一笔钱的时候,却不会同时获得一份使用说明书呢?如果我有这辈子花不完的钱,我自然不需要去学习怎样花钱,我也不会去学习如何赚钱,我不用拿时间换钱,因为这太不划算。我没有这么多钱,相信这世界上99%的人都没有,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有节制的使用金钱这个工具,最大化生活的意义。一. 不要预支幸福在我看来,大部分的透支信用卡,贷款等提前消费,都是在预支未来的自由和快乐。对于年轻人来说,穷一点也不可悲,可悲的是,欲望超过了赚钱的能力。那些蛊惑你提前消费的人会让你相信,你未来的赚钱能力肯定会更强,而你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真是正中了年轻人的下怀,单单拿出每个句子来看,都是事实。但是,逻辑缜密的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漏洞呢?是能力增强的快,还是负债滚雪球的速度更快。这一点,他们有给你比较过么?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买不买他们的产品,青春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赚钱的能力会变强,但是不会持续增长,还要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会衰退,随着新家庭新生命的诞生精力会分散等因素。所以,这个增长只是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然而,负债确是如滚雪球一般的成几何级数增长。更可怕的是,负债的压力,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如果你不想在体力和精力都不济的时候,老无所依,就要在精力旺盛的年纪,积累财富,然后换取精力旺盛人的注意力。注意,财富不单单是金钱,也包括自身的能力,真诚的人际关系,还有最重要的,健康的身体。年轻,是一个起点,无论选择积累还是选择透支,都会如滚雪球一般的,在未来的日子里被放大,时间越久越明显。选择权在我们自己。二. 金钱从不流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腐烂不透支金钱,不意味着,我们要囤积它。我爱钱,可是我知道100元纸币本身并不比一张4A纸张更有效用,而是人们给它赋予的意义让它与众不同。数字时代,这个意义只用数据库里的一串数据代表。所以确切的说,我爱金钱赋予我的自由和安全感,而不是金钱本身。金钱背后的意义只有在交换的时候,才会被体现。其他时候,它和一张纸,一串数字没有区别。囤积财富本身并没有意义,或者说,财富从停止流动那一刻起就开始腐烂。也许你会说,为了获得安全感,我必须要有一定的积蓄,是的。可是同时你必须意识到,你存在银行里的钱不是不在流动,只是你把你的工具无偿或者低价的借给别人去用了而已。别人用你的工具做事情,还给你原来的工具和一点点微薄的补偿。随着时代的发展,你的工具还会贬值,贬值的比补偿还多。为什么不自己学会怎么使用这个工具呢?毕竟,为了获得它,我们把生命中大部分黄金时间都奉献出来了啊。经济学里有一句话说,今天的100元,大于未来的100元。要是你借给人家钱,人家等数偿还,那么,他就占了你的便宜。这里有个折现率的问题。(折现率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希望读者回去之后查阅资料,尽力理解。)当前时间点的货币价值=N年后的现金流量/(1+折现率)的N次幂所以,未来的100元<现在的100元,100年后的1亿对你来说也是0。三.花钱不等于消费老百姓平时说的花钱,就是钱从自己的账户转移到别人的账户里去。所以,我们记账的时候,就一条条的纪录下来,或者按照,衣食住行分类。有一种更好的分类建议是,按照“消费”“投资”“投机”来划分。消费:为了获得效用,或者说自身的满足感。投资:为了换来未来更多的现金流。也可以说是抵抗金钱的贬值。投机:概率几乎为零的投资。明知道几乎不可能赚钱而为之的举动。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1. 消费消费是不是明智,取决于花费同样的钱,是不是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在消费方面,有个著名的经济学名词,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你一定要理解它的概念,这对于做决策非常有用。还要注意的是,效用是主观的,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一个妙龄女郎,觉得话费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一条裙子,会获得自信和快乐,她觉得值。但是她爸爸很可能觉得她太浪费了。最后,即便是用一个人,随着境遇的不同,对同一个物品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一瓶矿泉水在超市卖一元钱。但是如果此人困在沙漠里,那么一瓶矿泉水就是无价的。效用是主观的,但是价格不是主观的,是供需决定的(当然还有政府调控,这个不在本文讨论范围)。稀缺的物品就可以要高价,供大于求就必须降价。2. 投资投资是不是明智,取决于花费同样的钱,换取未来现金流的数量。现在人们总爱说自我投资,但是这些人未必真的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换取未来现金流的才是投资,为了满足求知欲和虚荣心的,那是消费。比如买书,如果你看书,对你的工作有帮助,你因此升职加薪了,获得的收益是书的很多倍,那你买的这本书,就是投资,而且是收益率极大的投资。但是,你买本小说,在周末的时候打发时间,你就是用它来陶冶情操,是消费。我不是说后者不好,我是让大家分清楚,消费和投资,不要动不动就说在自我投资。3. 投机如果你深信,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不是最特别的那一个,那你一定不会去投机。就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才会不相信概率统计出来的结果。会认为,概率趋近于零但是不等于零,我一定就是那个幸运儿。自我为中心的人认为,之前一直倒霉,那么接下来就会幸运;或者之前一直幸运,就会爆掉RP。而深信概率论的人知道,这些都是独立事件,这一次的结果,对下一次毫无影响。概率论让你用神的视角俯瞰世界。请记住上面这句话。每次你要投机的时候,或者不由自主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请你站的高一点。你所观察的样本,是概率统计样本的冰山一角,根本得不出什么正确的结论。四. 正视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无论是哪种花钱的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确切的说,整个人生都没法消除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买医疗保险,人身保险。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比如概率论、期权、组合投资。但是,风险依然是不可以消除的,这也正是生活的乐趣所在,不是么。折现率=投资回报率=风险前文提到了折现率,折现率反应了投资回报率,也反应了风险的大小。小风险带来小的收益,大风险带来大的收益。有的时候,我们看见别人赢的盆满钵丰,却不知道人家背后承担了多大的风险,也不知道这是多么小概率事件。人们一直在想办法提高收益,规避风险,在金融行业,有两种规避风险的方式,是“组合投资”和“期权”。组合投资就是我们所知的,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期权,买家交一笔保证金,达成协议,将来的某个时间,可以按照某个价格,买股票的权利。如果读者是和我一样的理财小白,那我在这里就多解释一下。期权就是交保证金,然后买卖双方说好,卖方的股票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可以以某个价格卖给买方。股票上涨的话,买家就会用期权里规定的低价买入股票,高价卖出,挣得收益。股票下降的话,买家就会自动放弃行使权力,而损失,也仅仅是保证金而已。这样,就可以使得买家的投资风险降到最小。这只是入门级别的解释,想要了解更多更深,就要自己亲自操作以及看更多的资料了。股票的价格波动率(不确定性)越高,购买期权的收益就越大。反之亦然。这也是为什么说,期权是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手段了。我很喜欢书里面的一段话,“人生的价值和期权一样,都是由起点(出生时)到终点(死亡时)期间饶了多少远路决定的。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受人生,我们要承担风险,走过生命中的高峰和低谷,这样才能品味到超越寿命的人生。”《学会花钱》《怎样花钱》是一本金钱使用说明书, 也是人生使用说明书。那些最懂得市场规律,最会玩弄钱的人,未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些一生勤奋工作,囤积财富,不给自己任何享受生活的机会的人,可能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而如果一个人,可以靠自己赚的钱,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是奢侈的欲望),有人爱,有事做,并且活得充实快乐,那么,TA就是一个会驾驭钱的人。我爱钱,但是它和其他能让我生活变得更好的工具无异,我想做钱的主人,借着它过更充实有意义的人生。

活了20余年,才发现自己原来不会花钱

刚知道有本书叫做《学会花钱》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诧异,毕竟花钱这个事儿还要学?这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买卖吗?为什么还会有本书专门来说怎样花钱?好奇心驱使,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才看了一个章节,我就深深叹了口气,好吧,我承认,我确实不太会花钱。一、 你知道你花出去的每分钱是花在哪了吗?我一直都有记账习惯,如果你问我,“哎,你今天一天都把钱花到哪了呀?”我会特别淡定地拿出手机,打开APP,有条不紊地告诉你,“三餐花了25元,公交花了2元,今天上网买了考研辅导书花了48元。”然而,这远远不够。在我的概念里,花出去的每一分每一角都被统称为“花费”,然而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里告诉我们,花费有三种——消费、投资和投机。所以我那天的支出情况其实是这样的:消费:三餐25元,公交2元投资:买书48元投机:0元所以,这才是我们花出去每一笔钱的正确“打开方式”。二、对于消费:你有没有花了不该花的钱?所谓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的行为。比如我们为了满足食欲去吃饭,为了放松心情去购物,那么支付的相应费用就是消费支出。但一笔钱究竟花得值不值取决于效用。我们在花钱之前往往会预估从某种商品中获得的效用,以估算它的价值。书中坦言,花钱的决策机制非常简单,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值大于价格时就可以购买,价值小于价格时暂时观望。原则说来确实简单,但是我们好多人都入了“不该买却买了”的坑,这又是为什么?因为效用,是指情感的满足程度,它具有很高的个人主观性。比如一个人被困在沙漠里三天三夜,最后一点水也喝完了,这时候他会说,“如果这时候有一瓶矿泉水,就算是2000元我也买!”但实际上,一瓶普通矿泉水只要2元钱。所以,效用并不单单是由价格决定的,它还受到购买者伸出的状况、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思考下,现在手机品牌那么多、功能那么全面,你为什么偏偏买并不十分实惠的iphone?它对你而言价值大于价格吗?三、 对于投资:你知道它将给你带来多大的货币价值吗?还是回到我在开头谈及的我某一天的开支,里面有一项花费是买考研用书,这个项目就属于投资。因为如果我考研成功,那么我的月薪就会得到一个增长,这种会给我带来未来货币价值的支出就可称为是投资。这种“将来产生的金钱”就被称为“现金流量”,它指的并不是存在于当下的现金。而某项投资能带来多少货币价值,是看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额。就好比我考研,它能为我带来的货币价值,就是之后加薪的这个数额。那其它投资也是如此,当我们投资与理财产品或其它方面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此来评估这项投资是否值得。四、 对于投机:你为什么明知道概率小却会去尝试?我之前写过一篇文,有提到某天我从健身房出来,正巧经过一家彩票店,当时彩票店已经关门了,但是门口扫了一大堆的废弃彩票,这让我陷入深思,为什么如今还有这么多人在买彩票?野口真人在书中阐述了多种概率误区来表明我们时常会陷入商家的陷阱,并保持盲目乐观。中彩票的概率低吗?很低,几乎为零,但又不为零!每个人都想着万一我真用2块钱换到一个大奖呢,运气这事谁说的准啊,然后就去买了。这时,我们是不理性的。对于这类投机事项,《学会花钱》并没严令禁止,它反而给出了一个公式: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你预期得到的钱)=概率x未来现金流量(如果投机成功可能会得到的钱)当参加此项投机的费用少于“概率x未来现金流量”,那么这笔交易是划算的,我们可以参加,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消费的价值由效用(个人满足程度)决定;投资的价值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决定;投机的价值由其将来产生的分红决定,当然还包含了贵金属及绘画作品等不会产生现金流量的商品。知道了开支的真相,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去预算每笔开支,让每笔钱都花得值得。

让钱越花越多的三招

有人在付费语音提问软件上问我“怎么才能有钱?”这个问题60秒钟我实在是说不清楚,所以我决定写个长文,期间因为生孩子耽误了很长时间,今天终于有机会把这篇文章写完。我个人觉得脱离欲望和赚钱能力谈理财、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瞎掰。这两点也是很多人有幸福的愿望,却没有幸福能力的原因。我接下来的大部分内容会涉及这两点,而这两点都需要你行动起来的。【跟钱有关的常识】对于理财而言,跟钱有关的常识包含很多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如果都懂我们就去学校做教授了,可是不懂肯定不行,跟钱有关的基础常识有那些?有多重要呢!我们先来看看日本最畅销的理财类书,野口真人的《学会花钱》(原名《お金はサルを進化させたか よき人生のための日常経済学》)的目录:第一章 一流投资家的判断和主妇相同——价值和价格第二章 不懂房地产,也能三分钟估算房子的价值——价值和现金流量第三章 工龄资历是新社员的希望——时间及其影响第四章 钱包里的“歪曲硬币”——概率的错觉第五章 明知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的理由——判断的习惯第六章 拉面馆和法国餐馆,哪一个价值更高——风险和回报第七章 蚂蚁和蟋蟀,谁的生活更好——绕道的价值因为这本书是从故事出发讲解理财,我从常识术语方面总结了一下每一章的重点:第一章 价值、价格、消费、投资、投机第二章 现金流、市场价、成本价、现值第三章 折现率第四章 概率第五章 现金流平均值第六章 标准差、风险、预期收益率第七章 保险、期权很难想象,在金融界摸爬滚多年,经历了从日本上升到经济飞速发展再到泡沫破裂急剧下滑的整个过程,却始终能被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公司倚重的野口真人先生写出的理财书籍,竟然专门写故事解释这些基础常识。可读完《学会花钱》我才发现,这些经济学常识,并不是说懂了就能立刻让我们有钱,他的目的是让我们做出“升值”的选择。知道了这些基础知识,当你打算进行购买钻石、房子、彩票、名家画作、打折毛衣等等消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一眼看出商家的目的,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光在花钱上,这些常识也能帮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明白人。《猎鹿人》中的俘虏如果能懂简单的概率知识,也不至于在俄罗斯转盘游戏中发疯。【思维方式】现代金融理论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出了12版还在全世界畅销,就是因为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去生活。在《学会花钱》中,作者将用故事教会你日常必备的金融学、行为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知识。比如比较法系车和日系车耗油率实际上是讲解平均数这个常识、用一杯价格偏高的咖啡讲解现金流量、赌徒聚会游戏是讲概率。通过这些金融类的分析型故事不光是为了学到跟钱有关的常识,更是为了养成思维方式,从现金流量与地价的关系角度来思考一下生意方面的事情:小酒馆云集的地方,自身就拥有了揽客能力,店家即便不去招揽,也有客人会来。但是在偏僻的地方开一家酒馆,要想招揽客人,酒馆自身就必须有很强的揽客能力。钱不是攒出来的,钱在到你手里的时候,就开始贬值,当然这不是说不让你储蓄。而是提醒你如果你不停的为晚年生活储蓄,埋头攒钱,最后死在储蓄的路上,那就像是蚂蚁窝里的工蚁,成为“财富的奴隶”了。明智花钱不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而是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变成你未来的财富。花钱肯定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在商业社会,钱就是用来“喜欢就买”的。所谓的效用,是指情感的满足程度。具有很高的个人主观性。能给我们带来效用,花钱就有意义。花钱的决策机制非常简单,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格)。例如保险作为期权的目的,是无论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与否,都要规避现金流量损失的不确定性。如果可以使现金流量稳定,购买保险的目的就达到了。人们实际获得的收益大于预想收益时,感受到的效用会更大。野口真人建议为了更明智地花钱将钱包“分成”“消费、投机、投资”三部分。我们必须意识到消费、投资与投机之间的差别,深入挖掘各自的含义,思考与三者相匹配的花钱方法。养成好的思维方式,每次动用钱包前都想想自己的花费属于何种。我们把钱拿出来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价值,一条不合身的裙子、一件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的摆设、一块吃不了的面包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价值。同样也要学会看到隐藏的价值,有一次,跟前领导吃饭,他让我帮忙下单三本《认识商业》我说这么贵的书,为什么要买三本?他说办公室一本、家里一本、送给孩子一本,随便那本发挥作用都会带来几千本书的收益。见我不解,他解释到管理决策遇到问题看看,就算赚不到钱,亏损少了也好。给孩子那本,孩子那怕只读了开头,对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也是极大提高,这就决定了半辈子的事。何况这种经典书,买了就算放着也是升值。在投资和生活中客观的看待问题,是思维方式中非常重要一点。日本的普通主妇正在以FX投资者的身份拥有推动市场的影响力。中国也不例外,从06年牛市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证券市场,大多数人身边开始出现“股神”的赚钱神话。但是幸存者是被神选中之人,是极少数。幸存者偏见Survivor Bias,是个著名而有趣的逻辑错误,在投资学中它尤其重要。即人们倾向于只看到少数案例,而忽略大量相反的案例。匈牙利数学家Abraham Wald在二战中统计轰炸机损失时指出,与直觉相反,轰炸机身上中弹最少的、而不是最多的部位,是最致命的部位,因为回不来的飞机不会说话。我们分析这个现象时,如果只看结果,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就会犯错误。我们想尽可能地提前知道概率,或是提前知道未来现金流量的期望值(均值),这是明智使用金钱必不可缺的要素。【投资自己】在经济世界中,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的资本活动”。“人、物、钱”经常作为企业经营的三要素被提出来。人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所以对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投资自己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赚钱能力。当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发生了改变,几年后的我们就会成为另外一个人。投资自己,不仅限于金钱上的投资,在时间上、精力上提高自己的投资都是投资。我们可以浪费时间,不能浪费生活,在任何事情上的投资只要是能提高自己,都是值得的。我在刚毕业成为小职员的时候,每天都花大量时间阅读。同事觉得我花这么多钱买书,读书浪费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些“浪费”,让我在公司减薪时,从容的辞职换了更好的工作,而不是忍受薪水降低的同时更多的工作量。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取决于该员工创造的现金流量的大小。在一般的企业里,工资与挣钱能力的关系是:新人入职的时候,工资高于赚钱能力;成为中坚职员之后,情况就发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赚钱能力高于工资;接近退休时,工资再一次高于赚钱能力。野口真人认为三十多岁的时候可能是效用的峰值。人超过三十岁,可能会更重视现在。在最好的时候,投资自己,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强化,发挥到极致。罗曼·罗兰说过“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就像本文在开头强调的那样,务必学习那些基础的知识,把基础做好之前,追求更高的收益是徒劳的。《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讲如何预测未来,强调“周期性变化告诉我们许多种不同的确定性。人类已经找出300个显著的周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精确的预测未来。莎士比亚说:世间事,也有涨潮时节,及时把握,终可功成名就。”必要的是我们要提升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尽量使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时间。通俗点说要让自己活的更久,这样才能有更大的价值。这种投资自己的理念,在教育中同样重要,越来越多的财商教育资源,可多好的书、培训班,都不如父母亲身示范的效果。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并不是希望他们把钱存起来,而是希望他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些钱。家长是为了让孩子们可以用这些钱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经历或是对自己进行投资。人生也是一样。我们所有人能够活在当下,都是多亏了曾经各种各样的人对他们自己进行了投资。安贫乐道是“贫”不是没有,众议院议员克莱尔·布思·卢斯说“钱不能买到幸福。但是,钱可以让你在不幸时衣食无忧。”在生活中合理的利用钱,不是做守财奴,凡事适可而止。金融理论中提到“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含义是“不确定预想的事件是否会发生”,而并不是“危险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和危险不同。所以,风险不应该是令人厌恶的事物。有些时候,风险是游戏变得更加有趣的精髓。完全没有风险的世界,也就不会存在投资和游戏,显然非常无趣。人们的习惯之一,就是“满足程度受金钱变化的影响,而不是受总额的影响。”钱的多少对于满足程度的影响不大,影响我们满足程度的是钱的变化。人们从原始社会开始,对于变化的反应就很敏感。人们的动态视力非常强,却注意不到逐渐发生变化的风景。我们对于金钱的变化也很敏感。我们会根据变化的状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反应的强弱程度,取决于变化参照的时间点,而不是地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追求赚钱的乐趣,看着账户里的钱增长是快乐的。我们可以浪费时间、浪费钱但不能被困在不喜欢的生活方式里。

启蒙式金融读物

是一本很好的金融知识启蒙读物,特别是对于我这种金融小白,很有“师傅领进门”的作用。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日本人的缘故,还是精于投资,书中的语言往往听起来波澜不惊,实际暗藏深意。书中出现了很多数学元素,公式以及公式的推导、衍生,只要稍微推敲一下,也不是很费力。1.数学知识:概率论、统计学2.金融理论:杠杆、期权、对冲3.引人思考的小问题3.1 投资的价值由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决定这是作者反复在书中强调的概念,特别是讲到评估房子的价值。而被归为投机的黄金、钻石、艺术作品的价格,则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黄金有其固定的总量,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其价格,钻石是垄断行业。美术作品有着更加独特的方法,即“价格决定价值”,这是很好玩的,比如某位画家的作品定价1000万,那么这就是其价值。3.2三门问题书的67~68页,讲到的“三门问题”,出自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Let's Make a Deal。参赛者会看见三扇关闭了的门,其中一扇的后面有一辆汽车,选中后面有车的那扇门可赢得该汽车,另外两扇门后面则各藏有一只山羊。当参赛者选定了一扇门,但未去开启它的时候,节目主持人开启剩下两扇门的其中一扇,露出其中一只山羊。主持人其后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换另一扇仍然关上的门。问题是:换另一扇门会否增加参赛者赢得汽车的机会率?有个补充的小问题,书里没有明确的提到,在原始的问题中,主持人是清楚地知道,哪扇门后是羊。这样的话,那么答案是会。这是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有这个条件,才能符合条件概率的特点,才能得出有些匪夷所思的结论。3.3关于概率的直觉“与零后面跟着好多位小数、绝对值较小的概率相比,人们很容易被后面跟着许多零的实验次数吸引注意力。”真的是这样,不管是实验次数还是奖金金额,特别是买彩票的时候,500万的金额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不过相比之下小的可怜的概率,却很少顾及了。4.感兴趣的几句叨叨4.1关于房地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有多大的泡沫,多么扭曲啊。我目前住的房子,房租1300,88平,按照6%的折现率,应该现值26万,而它实际在市场上的售价在90万左右,而且目前还在上涨,这样算下来,折现率要有1.73%?按照书里的理论,“折现率等于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越高,风险越高。”所以我本来以为风险高的,起码50%这样。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大家堵的都是房价的上涨吧,这才是最大的现金流吧,只要能兑现,找到房子的接盘侠。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真的是一头怪物,但是所有人还是把赌注押在了这上面,反正大家已经是一条船上的蚂蚱,然而如果你不买房,没有搭上这艘巨轮,可能分分钟就落后了不知道多少。4.2关于投资自己作者说,“人们尊敬、羡慕的是一个人拥有的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而不是他拥有的金钱。”我和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也认为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特别是我们年轻人,虽然有个怪圈,就是明明我们在青年时代所需求的最多,但往往拥有的最少,青年人的资源需求和资源占有之间极度不匹配。但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强,这真的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年纪。我觉得自己真正的价值观是在离开高中之后逐渐形成的,特别是工作以来,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未来的定位、学着去规划未来。可能是我醒悟的比较迟吧,但现在思考能力逐渐加强是真的。这样的年纪,我不能想象不去学习。“现金在你拥有的一瞬间就开始腐烂了,必要的是我们要提升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尽量使自己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和享受经历的能力维持更长时间。”

已经赚不到一亿了,还不乖乖学着聪明地花仅有的钱?

话说自从王健林“先赚一个亿万的小目标”云淡风轻地说出口后,我看着存折上没几位数的排列是崩溃的。而更崩溃的是,看到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于是明白了自己为何怎么也赚不到钱。因为收支不平衡啊,然后这个时候出现了这本有意思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有来头,他可是日本人气MBA导师,先后任职于瑞惠银行、摩根大通和高盛,精通金融界的运行要义。于是我想着要好好拜读一下,既然赚不到一亿,把手中的一百块花到刀刃上也是本事不是吗?《学会花钱》一开篇,作者首先提出了“三份钱包”理论,即把一个人的钱包分成消费钱包、投资钱包和投机钱包。那么,你是否理解这三者的差异呢?很多时候,我们错把投机当成投资,反而损失了很多钱。你平时正常的花费都是消费,而投资是为了增值,所以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但如果因为想要挣钱而沉溺于投机中,就有倾家荡产的可能。而作者更多地是帮我揭开了面前的层层迷雾,掀开了一直遮挡着的面纱。因为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有想当然的理解和自以为是,并且有所谓的经验之谈“错觉“。但这些我们自以为的逻辑放到经济学中才发现完全是南辕北辙的。而至于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为何我们会有这样的差异化认识,他也在书中做了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形象化描述,并用经济学的分析重新引入正确的概念,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比如有关音乐会下雨延期的概率。他提出因为遭受下雨而必须支付赔偿金的风险会在某一点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当降水概率在20%或者30%时,你会担心到底会不会取消,会不会取消,会不会取消;但当你看到降水概率大于50%时,你心中的大石头落地:尼玛,果然还是要下雨,还是要赔钱的。那这个时候风险就降低了。我当时看的时候想:咦,都超过50%的降水概率了,难道风险还不高吗?在后面的文章里作者写到,其实在金融理论中提到的“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含义是“不确定预想的事件是否会发生,”而不是“危险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我完全是想当然,把自己的理解和金融学中的专业概念混淆了,那既然降水概率都已经超过50%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风险降低了,因为对这件事情更加确定了,如果降水概率变成100%了,那就意味着没有风险了。那什么时候风险最高呢?应该就是下雨还是不下雨是和“TO BE OR NOT TO BE”一样复杂情况的时候,也就是降水概率恰好在50%的关口上,不上不下。又比如我们一直认为时间越过越快,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甚至一年时间都会认为像一天一样。那这种感觉,其实还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雅内法则“,是一个法国的哲学家提出,这个哲学家的孙子介绍的,即人感知的时间长短,和自己的年龄成反比。那是因为人上了年纪以后,动作和思考的速度变慢,原本十分钟可以走完的路程,现在要花双倍的时间,而本来一天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要花两天,以此类推,因为我们自己主观效率地降低,导致我们认为时间也比以前要快一倍,这就是错觉。而在我们国人争议最大的买房还是租房问题上,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公式计算:公寓价值=月房租*200但我用这个公式去计算现在租的房子,无比痛苦地发现上海的房价简直高过经济学原理的离谱!!顿时陷入愤愤不平中。想看的下单啦,《学会花钱》购买链接欢迎关注林小路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让我们畅快淋漓嬉笑怒骂人生又心心相映奋斗不息。

你真的会花钱吗?用好三个钱包,实现财富自由

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又万万不能。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花钱,但我们真的会花钱吗?就像野口真人在他的新作《学会花钱》里说的,“我们虽然完全习惯了花钱这件事,但对于花钱是否明智这样的问题,还是无法回答。”究竟什么样的花钱方式才是真正明智的?说句真话,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为我从没有想过自己的花钱方式,只是赚钱、储蓄、消费,循环往复。读完《学会花钱》之后,醍醐灌顶,开始反思自己的花钱方式和金钱观。可以说,这是一本另类理财书。在《学会花钱》里,从一开始,野口君就提出了我们消费时候的心理活动:只要是认为“价值”大于“价格”,就会产生购买行为。其实巴菲特之类的大师与家庭主妇在购买行为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购买物的标的不一样,巴菲特购买的是诸如股票、期权之类的金融资产,而家庭主妇购买的可能是食品、衣物等日常消费品,但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区别。从这个核心理论出发,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究竟怎么样去判断价值?野口君以一位寻常的日本白领女性的一天消费为例,提出了“分成三份的钱包”概念:消费钱包、投资钱包和投机钱包。后面则针对这三个部分展开各个部分正确的花钱观念是怎样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于这三个钱包价值的判断。对于消费钱包而言,价值往往取决于它的效用,而效用其实具有极大的个人主观性。我们的消费行为其实是由于我们所购买的物品实现了我们情感上的满足。比如我们吃美味的食品,满足了果腹和味蕾的双重效用,而去咖啡厅跟朋友喝咖啡见面,满足了美味和情感交流的效用。而对于投资钱包的价值,则是由现金流量来判断。野口君灵活地运用了各种例子来说明当资产的现金流量大于它的投资成本时,也就是说投入一笔钱,能够产生正的投资现金流的时候,是非常值得投入的,反之则不应该投入金钱。在投资钱包的这个部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的就是引入了“时间”的概念。由于每个人对于时间的感触不同,且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一样,做出的投资判断理应不同。对年轻人来说,能够容忍着眼于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的投资回报是合理的,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则更应该关注于当下。对于投机钱包,野口君抱持着如何让人们尽可能规避沦陷在各种“看上去很美的”投机行为当中。其实,人类经常出于直觉去做很多判断,恰恰是因为我们不擅长概率,并且对于概率的错觉根深蒂固,加上我们一直以来依靠直觉判断的习惯,所以经常会落入投机钱包的陷阱。在《学会花钱》当中,野口君用“中奖率1%的彩票买100张是否中奖率就会提高”,“为什么在所有的博彩业中彩票最流行”,“相同价格的香槟和威士忌哪一种更划算”等生动的例子来诠释了日常生活中如果认识了概率和习惯,我们能避开的若干坑。读完整本书之后,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学会花钱的目的在于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实际上人类千百年来却被金钱所束缚。无论是物质极度贫乏,还是终其一生追求金钱的无限制增长,都不是正确使用金钱的态度。“唯吾知足”的金钱观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消费和投资是应该相辅相成的,用部分投资获得的现金流来获取我们效用和情感满足的消费,心态上保持“够用就好”的金钱使用观,我们就能够摆脱被金钱奴役,获得财务和心灵上的自由。


 学会花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